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範文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導語:《里仁篇》是《論語》的第四章,是論語核心思想“仁”的重點闡述,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論語里仁篇讀後感範文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範文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範文篇1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本章主要解釋君子的做人原則。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論富貴貧賤與道的關係;第二層次說君子成名之道在仁;第三層次說君子如仁者安於仁,窮困潦倒還是疾速緩慢始終堅守仁的做人原則。

一般說富貴貧賤是指現實中人的處境,有時人們還會說貧窮富裕高貴卑賤,孔夫子這句話富貴與貧賤相對,因此,這四個字沒有用其引申意義,也沒有褒貶的意思,就其本義而言,僅僅表明人在社會中境遇,富就是有財富,富裕;貴,在社會中處高位,是指爲官的人;貧指沒有財富,生活拮据,貧窮;賤,表示在社會中位卑,從事具體事務的人,“踐也,卑下見踐履也(《釋名·釋言語》)”。富貴貧賤是社會中普通人的一般生活狀態,是個事實,古今一樣。離苦得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是現實人的基本訴求。如果一個人僅僅停留在物質需要滿足這個層次上,那麼,這個人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而在儒家的世界裏,人之爲人的意義在於要超越基本慾望滿足這一層次的人,成爲真正的君子。

什麼是君子呢?《論語》學而章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里仁章後文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顏淵章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一般認爲君子一是指古代的統治者與貴族的通稱,如:《春秋左傳·桓公十二年》引詩經語:“君子屢盟,亂是用長,無信也”。《孟子·滕文公上》說:“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君子也指人格高尚的人,如孟子說君子有不戰;荀子說君子博學。《周易·乾卦》卦辭:“九三,君子終日乾乾。”漢代班固的《白虎通·號》:“或稱君子何?道德之稱也。君之爲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稱也。”宋代王安石《君子齋記》:“故天下之有德,通謂之君子。”當然,君子還有其他的意思,這裏無須多言。結合《論語》原句,基本可以確定“君子去仁,惡乎成名”的君子即指人格高尚的人。

什麼是道呢?把“不以其道得之”與“成名”“違仁”等句聯繫起來分析,這個道就是“安分守己、推己及人”的做人原則。這個原則在《荀子·榮辱》也可得以印證,荀子說:“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則異矣:小人也者,疾爲誕而欲人之信己也,疾爲詐而欲人之親己也,禽獸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慮之難知也,行之難安也,持之難立也,成則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惡焉。”與君子相對而言的小人使用的是惟利是圖,偷巧使詐獲得富貴的道,而君子則不是,君子坦坦蕩蕩,堅持自己的原則,身體力行地做事,平等待人地處事。也就是說君子已經超越物質滿足的這一層次的需要。君子的成名在於立德、立功、立言,而“三不朽”的成就纔是真正的成名。儒家堅持自己的價值取向,珍惜個體的名譽,絕不會以不擇手段而臭名昭著,與其這樣的成名,倒不如默默無聞。因此,真正的君子就會表現在無論什麼時候遇到什麼事情,無論是急促緩慢,還是顛沛潦倒都時時刻刻不離開仁道,違背仁性,須臾之間都不失掉人的尊嚴。

看看今天,爲名爲利者何其多啊,爲求成名可以露光,還要曝光,拿隱私當新聞,拿本能當真情,個人的慾望與媒體的逐利導致無良效應成倍放大,學術可以造假,評估可以糊弄,學分可以交易,權力可以尋租,人人沉淪。不見君子,人何以期?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範文篇2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此句須反覆誦讀,方能真正體悟聖人之殊勝意。“仁者”是儒家價值的中心,人希賢、賢希聖、聖希天是士君子的成人之路,也是人性自覺、自尊的必然選擇。賢人、聖人、天人構成了儒家價值的果位次第,層層遞進。發什麼心,成什麼果。

孟子說過一段話:“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內心所懷的念頭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尊敬他。假定這裏有個人,他對我蠻橫無禮,那君子必定反躬自問:我一定不仁,一定無禮吧,不然的話,他怎麼會對我這樣呢?如果反躬自問是仁的,是有禮的,而那人仍然蠻橫無禮,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問: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問是忠的,而那人仍然蠻橫無禮,君子就會說:‘這人不過是個狂人罷了。這樣的人和禽獸有什麼區別呢?而對禽獸又有什麼可責難的呢?’”

如此看來,“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自有大義在那裏,大義就是仁者愛人、惡人的標準。進一步解釋,“惟”是“只有”、“僅僅”的意思,有強調的語氣。“能”是“能夠”的意思,指有能力做。“好”、“惡”是動詞,分別指“喜歡”與“痛恨”。“人”與“仁者”相關,這句話就是:只有仁者能夠喜歡有仁的人,能夠痛恨無仁之人。聯繫里仁一章、二章之句義,仁是內在於人的,而且需要人自身的努力保有仁性。能夠這樣做的人就是仁者。仁外化爲天地萬物之性就是化生孕育萬物之生,仁內化於社會文物制度就是禮義廉恥,在孔子的政治世界裏就是克己復禮了。所以這句話也可以解釋爲只有保有仁性的人,能夠根據儒家知禮義廉恥之大義喜歡仁人或痛恨不仁之人。

所以朱熹引用遊酢的話:“好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繫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無私心,所以能好惡也”。朱熹根據一般人的好惡突出仁者的好惡,仁者有其正,這個正就是那個大義吧。針對宋代士大夫的生活風氣,朱熹與遊酢所指的宋代的那個仁者就有無私心的大正大義了。其實,仁者能夠好人惡人不僅會隨着時代變化呈現出不同的意義,關鍵還在於對仁義這一話語的再闡釋罷了。成就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合格公民,也未免不至於是了。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範文篇3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本章孔子旨在告訴我們貪生怨。《說文解字》曰:“放,逐也”。《廣雅》以“放”爲“置”。《莊子·天運》有語“放風而動”,“放”是依賴,依靠的意思。《新唐書·隱逸傳序》引用孔子語義,曰:“放利之徒,假隱自名。”“放”是追逐的意思。後儒孔安國也說:“放,依也”。他認爲每事依利而行是取怨之道。宋代士大夫多用心於義利之辯。今不妨引用不同學派之代表性解讀,綜合參考之。理學家程頤在《程氏經說》中說:“心存乎利,取怨之道也。蓋欲利於己必損於人”。程伊川把義和利對立起來,以損人利己爲招怨之道。王荊公後學陳祥道在《論語全解》中說:“利者,外物也。求在我,所以寡慾也;求在外,所以多怨也。所謂多怨者,不怨已多怨乎人,人亦怨乎已”。清儒認爲陳祥道多雜老莊思想,寡慾說可證清儒不虛也。然而就“多怨”至簡的說法,陳用之解釋爲自己與別人互相埋怨倒也比較中肯。湖湘學派張栻《癸巳論語解》多經朱熹編輯,敬夫、晦庵二人已是多年朋友,可以把《癸巳論語解》看做朱夫子贊成的解釋。張敬夫說“放,依也。放於利而行者,凡事毎求便利於己也。怨,由不得其欲而生。彼雖每求便利而事亦豈能盡利於己哉?不得其欲則怨矣。其胸次擾擾,無須臾以寧也。若夫君子正己而已,無所求利,故無不足。而奚怨之萌哉?”

綜上所述,“放於利而行,多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做事的原則是逐利或者憑利益行事的話,那麼,當他做事損人利己時他就會招致對方的怨恨,如果他自己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就會埋怨社會或者別人。其實,古今一人,凡人就有慾望,都有需要。而如何才能夠滿足自己的慾望、實現自己的需要卻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徑,中國的道家智慧是清心寡慾,道法自然。佛家的智慧就是緣起性空,因果報應。儒家的智慧就是崇德立業,推己及人,以仁爲本。今天重新審視孔子的這句話,有了更爲開闊的對待人生的考察視野。多怨的人往往多有心理依賴,習慣於依賴個體、依賴家庭、依賴單位、依賴社會,而一旦撤掉依賴或者依賴不在,自然就會充滿抱怨。抱怨他人者自然會被他人抱怨。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現代社會,儒家的啓示就是培養自我實現的主體性與擔當意識和遵法守德的人生價值的取向。如此,方可樂天知命、少生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