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通用20篇)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44K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通用20篇)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1

真是好喜歡這本書,相見恨晚。

合上書本才知道,曾經學過的那種固話了的歷史教科書原來那麼的扁平。比如萬曆皇帝,在我原來的認知中他只是個非常平庸的皇帝,甚至沒有什麼影視作品願意去闡述他的故事。

讀過《萬曆十五年》才明白,在萬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對自己身份的無奈和痛苦。皇帝在體制中逐漸成了一種象徵,他的身份帶給他的限制完全不少於任何一個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意去立儲,正是意識到了自己只是這強大體制中的一個象徵,而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極怠工,這是他反抗的一種方式。而和皇帝對立的文官集團,他們信仰道德禮教,相信世世代代傳下來的規矩禮法,而在皇帝“無爲”的統治之下,他們一腔熱血毫無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間長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漸加深,最終成爲雙方皆敗的悲劇。

另外還有張居正和戚繼光,他們是那個時代中璀璨奪目的人,就如黃仁宇先生所說,他們有造反的能力,但沒有造反的心思。但是這種能力終究是讓人忌憚的,因此他們最終也是樹倒猢猻散的結局,只能感嘆一句“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還有海瑞,以前他給我的映像就是個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海瑞的侷限,真的有點可憐,不合時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動體制,但最終因爲能力和智力都不夠,只能活成一種正義清廉的象徵,而將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塗。李贄就更復雜了,我大概還要去多看一些書才能真正讀懂他。

最終,黃仁宇先生這本書裏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但在個人之上還有體制,體制之上還有更大的命運,人們身處其中無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歷史遺憾。所以,作者提出了自己大歷史觀裏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他說“人世間很多殘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義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所以在一個法制不健全朝代中,皇帝和官員只能以聖賢的“道德”標準去行事,在這樣強大的道德壓力之下,每個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徵,而非有血有肉的靈魂,於是大家被禁錮的姿態都顯得異常絕望。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2

《萬曆十五年》經過記錄在16世紀中國的歷史背景下,萬曆年間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亂,反映了當時社會,高級官員的悲慘人生。

這本書用傳記的手法敘述了當年張居正他生前得志、揚名立萬,死後失勢、遭掘棺之恥;大英雄戚繼光在張居正生前位至“總理薊州軍務”,在張居正死後罷官家居;名士李贄失勢後,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海瑞,一個富有傳奇性的人物充分重視法律的作用並且執法不阿,可是作爲一個賢傳培養下成長的文官,他又始終重視倫理道德的指導作用……即便是鄭貴妃、張鯨、馮保、高拱、盧鏜、也統統沒有好結果,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無不成爲以德替法制度的犧牲品。黃仁宇先生認爲:中國兩千年來,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爲極限,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本書告訴我們在以德替法的封建專制制度下,爲民、爲官之人是沒有保障的。因爲帝王維護或保護的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統治地位。爲了帝國的傳承,帝王能夠犧牲一切,包括所謂的“德”。“德”字何解,就是執法公正不阿,待人謙虛,對朋友不分高低官職。對底下臣民則應當視如兒女,這就是君王所要有的“德”。

沒有保障的爲官之人整天就遊手好閒,吃喝玩樂,沒有保障的爲民之人不屑爲朝廷盡忠,在異族的鐵蹄下,明帝國最終灰飛煙滅。我想一個國家的潮起潮落不全在於國主,民衆纔是最重要的,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想讓船跑得快,水纔是關鍵。順勢的話,朝廷會發展和快,逆勢則會慢,嚴重的話船也保不了。最終,大臣們的貪福之心也所以破滅,居民們的生活保障就得看下一個君王了。

歷史滄桑,萬曆皇帝萬世傳承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齊消失在我們目光盡頭,漸漸的久遠。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3

很早就聽說過《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得到了很多人的推薦,但一直沒有機會閱讀,畢竟是歷史方面的書,和日常生活和工作交集不大。暑假期間偶然機會借到這本書,用了1周多的閒散時間閱讀完。

本書是美籍華人黃仁宇所著,1976年就已經出版了英文版本,本書不單單是一本歷史書,書中通過歷史文獻的研究從財政、人事、軍事、政治、哲學、階級等多個解讀來解讀明朝歷史上“無關緊要”的一年。

在書中黃仁宇先生提供了研究歷史的新角度和方法,提倡用大歷史觀來研究歷史(大歷史觀提倡“將歷史的基點退後三五百年才能攝入大歷史的輪廓”),在這本書中就是通過研究萬曆年間6個主要人物作爲橫截面來研究整個明朝,甚至整個封建社會。

閱讀時感受比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1、封建制度越來越登峯造極,皇帝越來越淪爲一個符號或者“牌位”。這和之前上學時學歷史和平時看書看到的結論不同,之前的觀點是明清兩朝中央集權達到頂點,明朝廢除了丞相,清朝設立了軍機處,只是作爲皇帝的顧問和行政祕書,皇帝的權威得到了無上加強。

在本書中提出的觀點確是皇權在封建社會後期更多作爲一個象徵出現,真正起到統治作用的是一大批文官集團,這些文官集團用儒家經典對皇帝的任何行爲舉止和言行都做出了規定,皇帝在公開場合翹個二郎腿也會受到文官集團的勸諫。文官集團不要求皇帝有多麼文治武功,也不需要銳意進取,只需要作爲一個表徵在那裏就可以。

2、認識到了更豐滿的歷史人物。中學時的歷史教科書在描寫或評判歷史人物時往往一筆帶過,如果我們只通過歷史教科書來了解歷史人物那就真的是管中窺豹了。中學以後通過網絡、圖書也瞭解了一些歷史人物,但這些瞭解都很片面,缺乏專業性。

在書中的6個人物中,比較感興趣的是張居正,戚繼光,這兩個人物耳熟能詳,在看本書之前也在別的地方聽說過兩位的大名,但是還比較淺顯,印象中他們都是爲當時朝代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物。尤其是戚繼光抗倭勝利還有一種民族自豪感在裏面,理所當然認爲戚繼光是大英雄,大豪傑。

看了本書之後纔對兩位名人有了更豐滿的認識,他們不僅有光輝偉岸的一面,也有在當時環境和自身條件約束下“陰”的一面。張居正作爲萬曆朝的首輔,萬曆皇帝的老師,深得皇帝信任,大權在握,爲改革財政制度,支持軍事改革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生活奢華、任人唯親、不擇手段等爲當世文官集團所不齒的劣跡。

戚繼光作爲明朝中後期最爲重要的軍事將領,創立新軍,創新軍事技術、整肅軍紀,清剿了東南沿海的倭寇,但同時他的專橫跋扈,對首輔張居正的密切接觸也廣受詬病。但是戚繼光仍然作爲最重要的軍事將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書中對戚繼光的描寫有一句話很中肯,“戚繼光的才能不是說徹底變革當時社會制度,而是在當時的社會制度和環境下盡了自己最大努力做到局部改善。”

在閱讀時發現另外一點,書中幾乎所有的數字、對話和任務關係都有相應的文獻支持,書後長長的參考文獻列表足以證明著作的專業性。

當然了,由於自己沒有受過專業的歷史學訓練,提出以上感想只是一家之言,也不能對本書提出更專業的解讀。書中一些說法和結論還需要多次閱讀、思考和推敲。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4

這本書有多麼出名就不必說了,以往我有在聽書中聽過兩個版本的講述人講過,這次是因爲一個《一本好書》的綜藝節目引發看全書的想法,所以轉了一本回來看。

書不厚,但是內容很多,每次看萬曆的故事總感覺他就是個巨嬰,作爲一個被推上位的皇帝,他的工作出發點竟然是和大臣們置氣,所以即便不是從現在回看,在那個當下看,他也不是一個好的皇帝。用人不明,意氣用事。但是換成一個青年人來看,他又是可憐的,可以被理解的,從小周圍所有的人對他均有所圖,大臣們圖名,以一個道德模範要求他,小人們圖利自不必說。他的日常就是壓抑和被騙。

這種奇異的矛盾點也讓我看書的時候覺得作者切入點真準,萬曆的糾結何嘗不是每個人的糾結,到底是規則重要還是個人喜好重要?不過明朝確實給我們一個切實的結果,當規則不被遵守,帶來的只有毀滅。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5

《萬曆十五年》共分爲7個章節,除了第一章外,後六個章節每一章都講述了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他們是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在作者的眼中,他們是時代的佼佼者,通過他們自身遇到的問題來反映當時的國家的狀態。

一個王朝的興衰和百姓有着莫大的關係。如果一個王朝的政治能夠適應百姓的需要,那就可以創建輝煌時代,反之則逐步走向沒落。比如唐朝出現過盛世的情形。唐朝的魏徵說過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講的就是王朝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關係的問題,魏徵說的是兩個極端。在百姓擁護的時候,可能就是物產豐富勞動量大的時候,勞動被積累起來,形成國力。而百姓不擁護的時候,可能就是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矛盾尖銳的時候,也就會出現種種問題,直到統治階級被推翻。

《萬曆十五年》講的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政治,軍事,思想,官吏制度所出現的現象。不同的歷史人物代表的是不同階層的矛盾。在具體的矛盾中,如果可以解決,則說明統治階級是被認可的,進而可以得出結論王朝的統治是適應百姓的,也就是可以繼續下去的。可是書中講的矛盾中,幾乎都是無法解決的矛盾了。對於當時的歷史走向,可能已經是岌岌可危的時候了,體制不能改變了,改變就會出現自殺的悲劇,同時這個體制能保護既得利益者,但是這個體制是要觸礁的。因爲種種跡象都表明了前途茫茫了。要洞察到歷史趨勢了。可能王朝的統治像一艘漏洞百出的船,馬上就要觸礁了。這就是問題所在。而對於道德的褻瀆就更加證明了歷史的發展已經不能再容忍了。

當年的孔子,如今的海瑞,都是個人英雄,是不能改變體制的,因爲不能保護階級的利益。道德是發自內心的還是表面的文章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書中通過不同的矛盾展示出的是王朝和百姓的關係已經到了最後,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改變了,王朝是窮途末路了,是夕陽時代了。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6

我還太年少,從這紙業中厚重的歷史,只窺得一些野心,聞得一些感慨,也有了一些見解,今與諸君一談。

縱觀萬曆年間,其實有許多想不明道不清的事,爲何萬曆皇帝前十五年兢兢業業,後期卻廢於朝政?爲何一代首輔張居正有權衡陰陽之術,卻在死後身敗名裂?爲何向來寬厚的申時行, 卻被迫乞骸骨?有太多太多的謎團可以在黃仁宇先生的著作中得以解釋。

黃仁宇先生在本書中提到了人有陰陽兩面,於萬曆皇帝而言,陽面在他創業伊始最爲凸顯,對各種禮儀照章辦理,在過去的15年,他曾祭天地,祭廟祖,慶元旦,賞端午,他接見外國使臣和謝職對修著有功勳的官員,毛老他還曾檢閱軍隊頒發戰旗,並在一次戰役中獲得勝利,以後接受獻俘。然而於陰的一面,身爲皇帝,他不能大刀闊斧的改革,不能立自己心愛女人鄭氏的兒子爲太子,不能出去遊玩,他只能通過不上朝儘量不與官員往來這種消極的行動做最後的掙扎,這是他無聲的吶喊,也是他最後的反抗。他的一生對陰陽失衡的問題都沒有做出解答。而於首府張居正,陰陽對比則更爲明顯。於煬張居正似乎永遠是智慧的象徵,他沒不香了,長鬚且注意修飾袍服,每天都像嶄新的一樣折橫分明,他的心智完全和儀表一致,他不開口則已,一開口頗閤中國古語所謂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然餘音一面全清朝野的張居正,他的作威作福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程度,凡是他所不滿的人,已經用不着他親自出面,則自有其他的內外官員對此人投井下石,以此來討好首輔。

我先是很不解,我知道人有多面。一面,可是人可受到他人的尊敬和崇拜。另一面就很不堪,甚至自己都難以直視。其實權衡這兩面最重要的關係就是自己的信念。就像萬曆皇帝一般身在儒家的思想薰陶中,方可置身於朝堂,而不注重於後宮之事。倘所有朝堂之人,都視朱子爲信仰,萬衆一心,那明朝末期就不會那般的頹壞。政策的實施實施後的成敗,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勿擾,否則理論上的完美人不過是空中閣樓。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7

《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也是他的代表作。

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爲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當年,在明朝發生了若干爲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爲歷史的重點。

作者認爲:“當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作者揭示出了明朝雖然當時國力強盛,但已經開始落後於世界先進國家的原因。

有評論說:它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我們的前輩,古時候的讀書人,或者叫作儒生們,是怎樣作人做事的。古往今來的讀書人,從經典裏學到了一些粗淺的原則,覺得自己懂了春秋大義,站出來管理國家,妄斷天下的是非屈直,結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團糟。大明帝國是他們交的學費,大清帝國又是他們交的學費。老百姓說:罐子裏養王八,養也養不大。儒學的罐子里長不出現代國家來。萬曆十五年是今日之鑑,尤其是人文知識分子之鑑,希望他們讀過此書之後,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氣,在書齋裏發現粗淺原則的熱情會有所降低,把這些原則套在國家頭上的熱情也會降低。

通讀下來,戚繼光給我的印象最深。後來又讀了有關戚繼光的其它史料,感覺戚繼光雖是個偉大的民族英雄,但他也並非剛正不阿,也懼內,也和當朝首輔張居正拉關係。總之,人無完人。英雄也是一個平常的人。

歷史是一面銅鏡,但遺憾的是,歷史在不斷地重演着,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8

《萬曆十五年》,由歷史學家黃仁宇所着,作者將眼光放在1587這個“無關緊要”的年份,利用萬曆皇帝朱翊鈞、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這六個人物分別代表着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行政首腦、官僚階層、模範官員、軍事將領、思想界的翹楚,通過對他們的描述和點評,側面描繪出明王朝的衰敗。文中六個人物都試圖有所突破和改變,但被制度所禁錮着的他們,只能成爲制度的犧牲品,所以作者也在文中指出,這是“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黃仁宇以“大歷史觀”而聞名於世,在《萬曆十五年》也能充分地體現出來,他認爲以道德爲標準來評判歷史有失它的合理性,於是他另闢蹊徑,從技術的角度,從制度框架來進行分析明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原因,黃仁宇拓寬了歷史研究視野,從歷史的小細節出發,探究宏觀的歷史問題,這也是他所說的“敘事不妨細緻,但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黃仁宇更加註重歷史爲什麼會發展至此,所以他通過聯繫比較、歸納等等方法來得出結論。那麼,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又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結合《文藝復興》一課的教學案例,來探索一下在“大歷史觀”的指導下,歷史教師應當如何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以“問題”開始,以“問題”結束黃仁宇以“中國社會爲什麼不能實現代化”這一問題,而展開一系列對幾千年歷史的探索,在《萬曆十五年》亦是如此,爲了解釋爲什麼明王朝會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他從各個角度,各個細節來論證它。以前的我們一直被框死在歷史是怎樣的,而不去尋求歷史爲什麼是這樣的,所以,對於歷史,學生需要建立起問題意識,只有腦中有疑問,有了好奇心纔會去探尋原因,帶着問題去尋找史料,纔會對歷史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而於歷史教師而言,創設問題情境,不僅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還能有效提升歷史課堂教學質量。以《文藝復興》爲例,在進行歷史教學設計時,可以設計“文藝復興是如何產生的”,“文藝復興是簡單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嗎”這些問題來貫穿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發現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對古典文化並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利用問題來建構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問題意識,同時也能使學生對於歷史課堂中學到的歷史有更深的理解,也利於師生一起挖掘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培養學生的史料運用和分析能力《萬曆十五年》採用了紀傳體的鋪敘方式,黃仁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記敘史實,增強了可讀性和趣味性,雖然結論看似平白無奇,但是它的背後,需要大量的史料來支撐,第一章《萬曆皇帝》所參考的書目,便有《神宗實錄》、《穆宗實錄》、《大明會典》等等。

同樣,在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也要牢牢抓住史料,提升對史料的整理和理解能力。在《文藝複習》爲例,在講述到文藝復興的背景時,便可利用史料進行引導。如“意大利,那裏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這客觀上需要促使一種不同於封建文化的新文化產生並且發展起來……”通過這則材料,歷史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繫材料和書本內容進行思考,從經濟的角度的出發,文藝復興產生的原因。根據材料,學生可以總結出工商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對史料的閱讀和剖析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論從史出”的治史精神,形成歷史學習的正確方法。

無論是從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出發,還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都對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具體的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融入“大歷史觀”,對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內容組織的豐富和發展有着重要意義。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史料分析能力,同時也有助於增強學生對歷史的思考意識和整體意識。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9

週末,天氣蒼白,發黴的心情,覺得該出去曬曬太陽了,和好友一起到書店,買了本中華書局出版的《萬曆十五年》,一口氣看了半本。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爲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在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爲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

萬曆十五年,沒有人能拯救朝政的腐敗。高拱,張居正,海瑞,申時行,直到最後的自以爲明君的崇禎皇帝,在整體制度體制的腐敗下,中華民族也迎來的自己的文化危機。資本主義的萌芽很難興起,傳統的力量依舊強大。在全球化城市化的今天,中國人如何在沒有皇帝的情況下,繼續保持以德治國的傳統,如何保持以孝道爲核心的中國式價值觀呢?這是《萬曆十五年》一書中思考的問題,也在現實中不斷激盪着無數中華赤子的心胸。

這一段時間,國學興起,伴隨着百家講壇的推波助瀾,傳統文化復興的勢頭似乎一浪高過一浪。國學、歷史類圖書開始盛行街面。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說論語,王立羣講史記,漢武大帝,明朝那些事兒,講座,電視劇,小說,歷史以各種形式體裁不斷出現。國學興旺,歷史重溫,文化復興,這是好事。我們小時候,四書五經,史記漢書,都是稀鬆荒疏的很。這些書對我來說都是近幾年開始惡補的,感覺也只是走馬觀花,粗略瀏覽,很難記住了。爲什麼小時候沒有早早把它們看過呢?追究其中原因,除了七八十年代的消費問題外,更多的是教育界的不重視,我輩只是從語文書的枝節中記住了星星點點的古籍名句。中國的古籍、歷史是我們民族的財富,是我們文化的載體。經史子集,諸子百家,裏面名言哲理多多,但是,這些財富卻在很長時間內不受重視,甚至發生斷層。有時候閱讀古籍,真的有種韓愈《石鼓歌》中的痛苦。看了些古籍,我個人覺得,五千年的文化積累,既有精華智慧,也有糟粕垃圾。不能丟棄自己民族的根本,也絕對不能一窩蜂的去全部接受。學習的原則,根本的方法,還是毛主席的話,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萬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經讀過好幾遍了。近來再重讀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國古代政治的最鮮明特點是觀念治國。

早在國人歷史早期,古人便憑藉想象將世界和自身進行描述和理解。這倒也不稀奇,幾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這個特點。但將想象充分賦予到政治中的,中國卻是爲數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諸侯國。周公同幾乎所有的古人一樣,不能科學地理解天下的構成;他同時認爲周王貴爲天子,萬民理應萬世順從,但後來的事實表明,並非如此。周朝人力圖使政治體制順應自然,但由於知識的侷限,實際是讓自然順應了他們的意志,這便造成了政府行爲自上而下的慣例,而中國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終形成,後世之人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這一觀念,改都改不了。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10

統觀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採取傳記體鋪敘方式展開了對明朝萬曆年間的六位重要歷史人物故事的描述,這些人物包括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以及李贄。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在黃仁宇先生的筆下,這些人物都個性鮮明。之所以以他們爲故事主線,大概是因爲他們在明朝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他們在歷史長河中又顯得是那麼渺小,在時代面前他們都是芸芸衆生,自身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被限定了發展軌道,他們試圖打破它,卻發現到頭來一場空,因爲所有人都被時代裹挾着前行。

萬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實際上,從這年起,王朝的覆滅已經不可避免了。或者並不應該這麼說,應該說王朝的覆滅已經註定了,而只是從那時起,端倪更明顯罷了。

本書中提到了歷史的慣性。在我看來,萬曆年間的各種事務都可以用它來解釋。從明朝建立起到萬曆年間,它已經經歷了二百多年以四書中的道德作爲最高意識形態的日子。換句話說,是明太祖所建立的以封建道德爲最高指導的思想綁架了明朝。及至萬曆年間,明朝的發zhan方向已經不是皇帝或是某些臣工可以改變的了,萬曆皇帝的“罷工”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而萬曆皇帝因爲立儲問題與羣臣鬧矛盾,消極怠工長達三十年。而帝國統治機器依然正常運轉,居然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

萬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個時代的中心,是那段歷史的主宰者,因爲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權。然而事實上,他是最可憐的人,他所處的時代是文官集團勢力龐大的時代,他所處的時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學深刻影響的時代,所以他有“人慾”則不達,一是受文官集團勢力的牽制,二是受他內心思想的羈絆。他當然不能像正德皇帝一樣,不顧名聲爲所欲爲,因爲他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他從小所有的教育與文官集團集體認同的道德標準如出一轍,這些從始至終束縛着他。他試圖打破這個無形的牢籠,以至於在張居正死後要那般絕情的清算他,但最後這種種在後人看來竟像個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氣而已,這種報復行爲對於他自身獲得真正的自由沒有任何裨益。身爲皇帝又怎樣,時代決定了他的命運。

時代的潮流是難以改變的,但這並不影響我們跟隨着它,發揮自己的力量。有志向有抱負的人,理應懂得如何與時代相處。但凡聯繫一下過往的歷史,我們可得知,唯有符合大勢所趨、站在時代風口上的人與事,纔可成事、做人。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11

最近認真把《萬曆十五年》一遍,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好讀,又能啓發思考。

打開這本書,沒有枯燥的圖表,沒有複雜的歷史陳述,而是把萬曆、張居正、海瑞、戚繼光這些歷史人物的故事,講得像普通人一樣生動、豐富,觸摸得到。這些人裏,張居正可能是最讓人“心疼”的那個。他能力出衆、志向遠大,努力糾正國家制度的種種問題,在暮氣沉沉的大明王朝算得上一股清流。但他窮其一生,卻根本無法逆轉這個國家衰落的趨勢。在時代的浪潮下,人總是無奈而被動的。萬曆十五年,沒有大事發生的一年,卻藏着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裏,難以明言的種種奧祕!

此書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紹一個人物,以每個人物來反映這段歷史;它從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人的角度來寫的。反映當時從皇帝、首輔、地方官員、將軍、哲學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從這些朝廷中各種人中,我們可以看出,明朝的太陽早已成夕陽,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從軍事上來說,戚繼光——這個孤獨的將領,帶領戚家軍平倭寇之後,並沒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許是因爲明朝的重文輕武,導致戚繼光在此後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沒有得到什麼重視,而後軍事掌控於庸才之手,軍事力量也逐漸下滑,到了努爾哈赤起兵之時,明朝的軍事力量早已成爲不堪一擊的“紙老虎”了。再加上朝中無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滿族的鐵騎埋沒。而從統治階級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風邪氣盛行,一些忠義之臣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像這樣的朝廷難道還能長治久安?只能等着滅亡了。而萬曆十五年,恰恰爲此埋下了深遠的伏筆!

這本書讓我明白許多,也讓我明白了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裏極力想說的觀點:道德與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與法的位置。

自從秦朝因重法而滅亡後,自西漢以來,各朝都開始任用儒家。但是治國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觀念,還是需要法家的,於是明儒暗法這一治國之道誕生了。但是一直以來儒都是高於法的,也就是說道德是高於法律的。這一點到了明朝最爲顯著,明朝的官員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時,是在用道德觀念來判定對錯,而明朝的道德觀念是被朱熹的四書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標準裏就非常強有力地表現出這一點: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這樣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觀得以解決,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觀填補,沒準有一些沒有道德觀的官員回去鑽法律漏洞,以圖私利。但是如果讓法律高於一切,就會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況,無論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麼面面俱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法律肯定會有漏洞,這個時候又沒有道德觀,社會將會更加腐敗。只有讓法律和道德齊頭並進,社會纔會和諧。

《萬曆十五年》並非只寫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故事,也並非只寫萬曆年間的故事,他寫的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優越的終結,是對“儒與法”的深刻剖析。取名“萬曆十五年”也許只是個象徵,也許只是因爲音韻的和諧。

這本書閱畢,有一種憤慨之情,熱血噴張的感受,與對世道蒼涼的哀嘆,歷史的確有它的魅力啊!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12

《萬曆十五年》是對明代衰亡原因的概括,選取的人物分別反映了不同方面衰亡的原因,而這些原因又可以歸結到社會制度的某個問題上去,讓人明白明代衰亡的表面與內在之間的必然性。

從“表”上看,分爲幾個方面:

第一,皇帝制度本身是君主專制,而皇帝決策常常有誤。並且在與羣臣的較量中,羣臣佔優,皇帝便報復性地消極怠政。一方面皇帝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皇權正在被變相地攻擊而受限。前朝的集權化導致了萬曆年的皇帝即便不謀其政也不讓大臣出頭,結果拖累了社會發展。

第二,官僚政治嚴重。書中有一句話說“官只擔心民衆吃不飽,不擔心民衆吃不好。”官們更關心的是“合法與非法的收入”,地位,名利。私心人皆有之,但放到國家層面,缺乏法律規定,便一發不可收拾起來。這其中重要的一環是張居正。《明朝那些事兒》這樣評價他:“最奸的奸臣都被他趕跑了,你說誰最奸。”他對皇帝來說是父親一樣的存在,而張居正本身是官僚階層的頂點,是剝削階層的主力。儘管他本人渴望更好地治理國家,重視民生,但他所在的陣營卻因他的力量壯大甚至與他本人、與皇帝對抗。

第三,是崗位待遇問題嚴重。明代官俸之低衆所周知,而正是這一問題導致監察部門對腐敗視而不見,從而使人民生活水平與生產力長期低下,轉而又威脅到崗位待遇與稅收的規範性。

第四是部門管理上的不科學。其嚴重後果從倭寇攻入內地環南京城搶掠後全身而退可見一斑。曾經發展水平世界第一的明朝被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國來的流寇惡民如此狂虐,其部門管理確實存在極其嚴重的漏洞。說到底,還是中央機構、文官集團沒有一種有效的制度來管理軍事機構,使其能高效運作又不至威脅中央集權。而文官集團在日本人的長刀架到脖子上之前並不想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這些人更在意的是壓制武官以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主導社會風氣,攫取更多物質利益。因此,若無張居正這樣的人力挽狂瀾,事情還不知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然而這四個方面,以及其他未提到的方面,在書中被歸結到一點上:道德統治社會。以四書五經作爲不成文的治國方針,讓人的利益、慾望缺乏可見的管制,而使行爲與準則漸相背馳,而形成的了“陰”與“陽”。明代是一個充斥着“僞物”的朝代。哲學家李贄也因研究這種現象而名聲鵲起,最後卻觸犯了士紳階級利益而在當時身敗名裂;張居正生前勵精圖治,死後也被大清算;二輔門生參奏大輔,三輔門人蔘奏二輔;戚繼光因自己用士兵武器戰鬥而得以留職,他的同僚卻因支持技術創新發配邊疆,只因技術發展要重新洗牌各個衙門和官職。文官集團曾爲這個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卻成爲了社會毒瘤。這不是什麼人性的悲哀,人爲利益來去本無可厚非,說到底還是治國之本出了差錯。

由此觀之,要整頓的是執法制度和力度、社會生產製度、軍隊編制,而最重要的還是限制這些“僞物”,着眼人的生活水平,儘可能利用當時的剝削關係促進技術發展,再促進社會革新,這樣以來就可能爲我們的明朝續上個幾十上百年的壽命了,直到工農社會真正的主人再次爲自己代言。

可是歷史是不能假設的,萬曆十五年一去不復返。我們只有在它的教訓之上盡全力把未來的事情做到最好了。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13

《萬曆十五年》雖然以此爲題,但實際上萬歷十五年但是是個引子,黃仁宇只是借在這一年發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開文章,把萬曆十五年作爲敘述的線索和落腳點,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後期萬曆年間從皇帝到官員國家暗藏的癥結,顯示了在落後的制度裏無論怎樣的個人,身處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樣的發奮,無論是他個人,還是他所想改變和擺脫的社會環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錮着,讓個人成爲了這制度的犧牲品。既然個人憑一己之力已無法做出任何改變,這制度讓明王朝離開了世界的中心,甚至無法跟上白山黑水邊上一個小部落的節奏,明王朝已經到了沉沒的邊緣,落日沉沉,敗落已經是無可奈何的事了。

看起來黃仁宇只是選取了幾個獨立的人物作爲章節來撰寫,而實際上他選取的這些人頗具代表性,作者總是把他們放在一個更大的社會制度與背景中來敘述,他們看起來是個人,他們認識到了自己時代前進與滯後的碰撞中所出現的問題,也付出自己的發奮,他們都是作者認爲那個時代中的佼佼者,但無論是堅持道德的力量維持復古亦或是某種程度追求自由和變革,結果對於個人命運或者個人的社會追求來說都是失敗的。正因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對抗制度,每個人都是制度鏈條中的一分子,當他想改變這鏈條時,他無疑會被鏈條上的其他人所殘酷打壓,維持守舊平衡的羣衆力量是強大的,而想阻擋時代的前進也是個人辦不到的。因此即使某個人意識到了現實與社會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無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際,只能感受着社會的暗流涌動而束手無策。

第一章從小事切入萬曆的宮廷生活和處處被安排好的成長環境,他最終清算了自己堅持原則的老師和首輔張居正,想獲得自主的權力,最後發現皇帝只但是是制度的執行者而已,並不具備自主權。而第二章裏繼任的首輔申時行則發奮在皇帝與文官集團之間折中共濟,留意謹慎地維持文官集團內部的平衡,使國家機構能夠正常運轉,但這種處世態度並不爲文官集團理解。第三章皇帝爲立儲一事與羣臣對抗,認清了自己所處的環境無法實現自己的個人意志,最終對百官採取疏遠、消極應付的態度,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好處,也採取消極敷衍的做事態度。第四章進一步借內外政的大事證明了皇帝不能以個人意志做出決定而實際決定於羣臣,活着的皇帝個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沒什麼區別。第五章清官海瑞期望恢復洪武皇帝時的制度和風氣,然而這樣做無疑與社會時代相悖離,雖然道德值得敬佩但無法真正施行。第六章從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角度敘述了明朝武官處於被文官壓制的境地,而無法有所作爲。第六章社會名人李贄的思想與社會的衝突,其實是儒家內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學與傳統朱熹理學的對立,然而李贄的思想雖然批判時弊,但並不能建立新的思想體系,故而本質上無法改變社會反而顯得自相矛盾。

總而言之,作者的觀點是認爲明代當時的制度已然極爲落後,財政與組織上極爲鬆散,導致國家實力名不副實,而微薄的薪水也導致文官陽爲道德,陰爲私利,實際主導國家的文官集團都處在此種陰陽衝突之中不能自拔,而任何企圖的改變都遭到了強烈的攻擊和反對。皇帝、首輔張居正和申時行、海瑞、武官戚繼光、思想家李贄從個人的'角度應對混亂的現狀期望有所突破和改變或者憑藉道德的力量恢復平衡,但種種發奮在對抗現實的龐大羣體時都顯得無可奈何和無能爲力,正因他們既然無法改變制度,就無法避免的遭到來安於此制度的文官的攻擊,因此即使是小的改良也無法推行,留意謹慎地持續平衡也不可能,國家此時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問題只是時刻而已。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14

近期,在同事的推薦下,我閱讀了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受益頗深。

此書內容豐富,涉及明代政治、經濟、社會多個方面,作者從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幾個事件作爲中心點展開敘述,從國家政治制度、決策方式、知識分子等,層層加以剖析,將他們置身於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中進行評述,冷靜客觀地探討他們的功過是非,指出種種做法對將來的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作者看似隨意着筆,實際上分析了晚明種種問題的癥結,即以道德代替法制,整個國家發展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明清的衰落也成爲歷史的必然。

《萬曆十五年》英文版原名直譯爲《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黃仁宇這樣概述“無關緊要”:“1587,是爲萬曆十五年,次歲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這一結論,作者是通過一系列事件解讀出來的:皇帝的怠政、張居正的獨斷、申時行的中庸、海瑞的固執、李贄的無奈、戚繼光的自強,這些人或身敗或名裂或鬱鬱而終,無不作爲犧牲品遭殃受害。透過一個個人物的命運,作者梳理的是大明王朝的體制和政治狀況。事實上,黃仁宇的筆觸並未侷限於1587年,而是縱覽了整個明朝,乃至可以透視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政治與經濟體制,追尋其衰落的必然原因。

《萬曆十五年》的章節安排幾乎都以人物命名,萬曆皇帝屬於最高統治者,而張居正、申時行是志在改進文官系統的皇帝顧問,海瑞是倡導復興傳統道德的地方官,戚繼光是志在強軍的武官代表,李贄則是一個思想的“離經叛道”者。

顯然,人物的選擇具有典型性,把人物與制度的故事放大來看,就出現瞭如下圖景:萬曆皇帝獨處權威的頂峯,但更大意義上卻是皇帝制度的一種象徵,受着道德治理規則的種種約束——祖宗成法、道德禮儀及文官系統的運作機理,這些約束不僅使他喪失了發揮個性創造力的機會,也剝奪了他作爲一個常人的權利,所謂“專制、無能、貪婪”也可視爲萬曆在自我意志屢屢受挫之後的“消極怠工”。張居正和申時行官居首輔,張居正10年新政,最終只能在文官們的道德責罵聲中草草收場。由此可見,人物的悲劇實際上是一種與制度互動過程中無所作爲的悲哀,無論是萬曆皇帝,還是張居正、申時行、海瑞與戚繼光都不能以自己的行動分別使皇帝制度、文官制度(包括經濟和法律制度)及軍事制度得到改觀。

我們漸漸瞭解了作者的歷史觀,從小處看,1587確實是平凡的一年,然而從這小處看開去,我們將視線擴大到前後幾百年,無論政治家張居正還是申時行,軍事家戚繼光還是思想家李贄,不管他們做出怎樣的努力,明朝的衰落已經無可避免,而究其原因,則是明朝開國以來的各種制度和舉措造成的,是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造成了整個中國近代以來的落後。這種狀態從黃仁宇對張居正新政的評價中可見一斑:在下層行政單位間許多實際問題尚未解決以前,行政效率的增進,只會造成文官系統內部利益的糾紛,但這些實際問題不能引起技術的改進而只會被升級爲道德問題加以解決,即用大而無當的抽象道德原則來掩蓋問題和恢復平衡的狀態。概言之,人物和制度的悲劇都源於一種“無法突破僵局”的悲哀。

在作者看來道德絕非萬能,我們需要技術與法律這種方式來解決一些不需要道德出面解決的問題,道德的目的應是遠大的,它是作爲一個指引而非硬性的規定。如果將道德作爲一種硬性的規定,則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缺乏變化與活力喪失發展的機遇,二是對道德的挑戰,這不僅不能使政策一以貫徹和實現,也會給社會造成動盪與不安。黃先生以史爲鑑,警示今人,這也是他站在全球的角度以宏觀的視角來審視歷史,也正如富路特先生在英文版中的序言所言:“歷史學家檢討過去的錯誤,以作爲將來的警戒但同時也要忠告讀者,保全有價值的事物。”

《萬曆十五年》像一扇窗子,打開了我們的視野,他教給我們看待歷史的一種方法。黃仁宇先生在談到自己寫作的《萬曆十五年》時曾說:“不僅可把歷史看作一個鏈條,也可把它當作一個雞蛋來剖開。”透過1587年這個歷史橫斷面,我們不僅看清它的細節,更可以把握歷史的主脈;不僅可以瞭解它的外觀,更可發現它的深層結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黃仁宇倡導的“大歷史觀”的端睨。意大利史學家克羅齊說:“一切真正的歷史都是當代史”。讀《萬曆十五年》,或許能啓發我們換一個視角看問題,觀察世界,回顧歷史,透視人物,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樣,或許會有許多真切的感受,或許有許多獨到的發現。

當前我們身處中華民族的巨大轉型時期,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會越來越強大,這是我們每個人有目共睹的,也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事情。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不斷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只有牢固樹立和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爲追求在經濟繁榮、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會和諧等各方面的共同理想,才能切實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實踐中積極爲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奉獻智慧和才華。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15

記得在上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向我們推薦過《萬曆十五年》,還給我們講過許多首輔張居正的故事,可是一直都沒有機會好好來品讀一番,實在是可惜,終於藉此機會我能好好的來體會一下其中的韻味,並榮幸的發表一下我對它的感想。

首先,令我感到驚訝的是這本書的英文名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譯過來就是“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這不禁讓我感到一絲疑惑,“無關緊要的一年”?那又爲什麼還要寫它呢?帶着這絲疑惑,我情不自禁的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這才讓我意識到萬曆十五年並不是簡簡單單,平平淡淡的一年,用文中的話來說是“1587年,是爲萬曆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裏作悲劇性的結束。萬里丁亥年的年鑑,是爲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可能是帶着對高中語文老師所說的故事的好奇,再加上有好多人對我推薦過這本“好書” ,導致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很高,但是與之相反的是我讀起這本書來味同嚼蠟,好不容易硬着頭皮讀完了,卻不以爲然,對網絡上對這本書清一色的好評也無法苟同,相反我十分贊成金庸先生對《萬曆十五年》的評價,認爲這本書其實並沒有世人所認爲的那樣好。

《萬曆十五年》,它選擇萬曆十五年來代表中國製度上落後於歐洲,說主因是中國不以數字來管理國家。但其實萬曆十五年張居正去世還不過五年,張居正的善政還沒有遭到敗壞,以萬曆十五年的中國來和歐洲先進國家相比,中國還遠遠的走在前面。至少,北京、南京、揚州、杭州這些大城市遠比倫敦、巴黎要更加衛生、乾淨和先進。

中國當時的主要缺點不是不用數字來管理國家,而是明朝中央集權、君主權威至上的中國政治(明太祖手上建立的君主絕對專制),張居正重視“制度”、“法治”、“公平”,即使在封建統治下,也能很好地管理中國這樣的大國。他注重“循名責實”,用現代的名詞來說,大致上便是“實事求是”。《張居正》雖是小說,但在我看來比《萬曆十五年》這樣的學術文章,更加真實,更加接近事實。

黃仁宇先生的“歷史上長期的合理性”之論,則隱隱包含着“歷史命定”、“必然趨勢”的意味。如此一來,歷史上的所有罪惡,人民遭受的一切苦難,似乎都可以淹沒在這個“合理性”中,忽略不計。 讀了整本書,我的唯一感受:全中國就那2萬多官員和皇帝是活物,他們按照先哲的指示,決定着國家乃至民族的未來,其他的行屍走肉已經完全喪失了自主意識和現實影響力了——這絕不是象我這樣一個接受馬列毛史觀的人說能接受的。而且他以西方和現代的雙重中心論評判古代中國,認爲古代史既已先驗地指向近代中國的失敗結局,所以凡事無不荒謬;但是他又以歷史目的論和歷史意志論觀察現代中國,相信現代史最終必將指向未來“數目字管理”的理想制度,所以凡事無不合理。前一種思路認爲歷史無處不錯,後一種思路又認爲歷史處處不錯,前後相互矛盾,按照後一種思路,凡是發生過的歷史都是合理的,那古代中國的制度爲什麼就不合理呢?一種延續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天下又哪有合理的制度?更何況近代西方文明也不過才崛起數百年,而且黃先生一再強調從技術而非道德角度看歷史,但我覺得他的錯誤其實不在於不講道德,而在於不懂得講技術,看上去解釋了一切,實則說了等於沒說。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如臺灣學者江政寬所說的“他以敘事史學的手法,在學院的歷史書寫主流之外,爲我們鋪陳了一條探究歷史的可能道路,而這也是當前中文歷史書寫裏最爲欠缺的。”總而言之,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以上僅爲個人觀點。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16

明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國歷史上原本是及其普通的年份。但是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中,以該年前後的史事及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物爲中心,抽絲剝繭,梳理了中國傳統社會管理層存在的種種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探索現代中國應當汲取的經驗,教訓。

黃仁宇先生在這本書中,分別講述了萬曆皇帝朱翊鈞,首相張居正、申時行,古怪的模範官僚——海瑞,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以及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六位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蹟。他們互相獨立,同時之間又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好多地方。

萬曆皇帝不同於明王朝之前的皇帝,他的職責和權限已與前代大有不同。他的祖先一言一行都被臣下視爲道德標準,而他卻是在他的臣僚教育之下長大的。他的責任範圍乃是這羣文臣們所安排的,他的情感更需做絕對的抑制。他與他的祖先們雖然在他們臣僚的協助下,平常生活工作的形式相似,但在本質上卻毫不含糊。

明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初設立了作爲行政工具的文官制度,但此時的文官卻早已成熟。多少年來,文官已經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力量,強迫坐在寶座上的皇帝在處理政務時擯棄他個人的意志。皇帝沒有辦法抵禦這種力量,因爲他的權威產生於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實際上所能控制的則至爲微薄。此時的文官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個性情平淡的君主作爲天命的代表,其任務就是在他們爭端無法解決時做出強制性的仲裁。他們要求這位守成之主與日常的生活隔絕,在仲裁中不夾帶個人的嗜好和偏愛以引起更多的糾紛。簡單的說,就是皇帝最好毫無主見,因此更足以代表天命。這種關係,已經由萬曆的曾叔祖弘治做出了榜樣。弘治皇帝越是歉抑溫和,聽憑文臣們的擺佈,文臣們就越是稱頌他爲有道明君。

這樣一個皇帝,實際上已經不是國事的處置者,而是處置國事的一個權威性的象徵。他應該做到寓至善於無形。如果他能夠保持感情與個性的真空,經常演習各種禮儀,以增強抽象的倫理觀念,他就和上述要求恰相符合。到萬曆皇帝這一年,由於其特殊性,更是能通過各種事例體現這一點。萬曆皇帝在從政後期,看破這一點,雖然依舊有被老祖宗賦予的權力,但是這權力已經“無能爲力”,遂轉而“無爲”。

他的兩任首輔兼老師儼然是兩個極端,張居正鋒利,申時行圓滑。無論是鋒利還是圓滑的處事風格,目的都是爲了萬曆朝堂的穩固。可惜,歷史悠久的文官制度所帶來的弊端,以道德代替法律,終究讓他們所做的一切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張居正死後被他一手培養的皇帝批判,後人也顛沛流離。申時行也不得善終,無法功德圓滿。拋去他們首輔的身份而言,精通儒學的他們,將忠君做到了極致。萬般皆下流,惟有讀書高。如果我是張居正,如果我在1584年還活着,我一定淚流滿面。身爲讀書人,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他所有讀書人的高傲,和自己嚮往的君子之風,在萬曆皇帝的猜疑中,灰飛煙滅。可是人間再無張居正,人間再無申時行。這一切一切的源頭,是當年暗流不斷的朝堂,更是綿延了幾千年的文官制度。

海瑞就是這一制度下最具代表的人物。他是個清官,毋庸置疑。但清官不是萬能的。他清廉、節儉、不畏權貴、不屑與官場的腐敗之風爲伍,這是從小接受的儒家教育的結果。他將道德視爲至高無上的準則,甚至在判案過程中依舊秉承着道德原則。“他不是依靠強有力的機構而只憑個人的判斷去裁決爲數衆多、頭緒紛繁的爭執,其是否能一一做到合情合理,無疑是一個極大的疑問。”他會失敗,毋庸置疑。這並非是他個人之錯,政府不用技術和經濟的力量扶植民衆,而單純依靠政治上的壓力和道德上的宣傳,結果只能是事與願違。而遏制法治的成長髮育,以抽象的道德代替法律,是極爲危險的一種方式。海瑞以一己之力想對抗整個文官集團,甚至在他被免官之時說“舉朝之中,皆婦人也。”只會削減他同僚對他的同情。

相對於海瑞,戚繼光這個武將甚至可以說是更明白爲官之道。戚繼光有着很高的軍事能力,在當時全國邊防守衛混亂的情況下,他成功組建並訓練了戚家軍,使這支部隊成爲了抗倭的一把利刃。明朝中後期有才能的武將已經消失殆盡,筆者說,戚繼光是一位孤獨的將領。不似明前期的武將似百花爭奇鬥豔,這個時期,只有戚繼光一枝獨秀了。不得不說,明前期的軍事力量非常強悍。自古以來就有這麼一句話,文官可亂國,但只有武力可以覆國。所以每個朝代都在盡力打壓武將的權利。明朝也不例外。“帝國的軍隊,經常的任務是面對內部的叛逆,而非外部的侵略者”。這句話,放在今天來看,簡直是不可思議。在當時卻是實實在在的現實。書中對邊界軍隊的描述來看,不知有多少馬匹,不知有多少士兵,沒有組織的軍隊後勤補給,可以說邊防的守衛軍,形同虛設。無法想象,這個時期積貧積弱不僅僅是百姓,軍隊也無法避免。

至於哲學家李贄,他不相信衛道士們口中的「存天理,滅人慾」,認爲衣食住行就是天理,人慾是一種很正常的存在,這是實話。但是,他也是矛盾的,就如同千千萬萬與他一樣,從小接受儒家文化教育長大的書生們,似乎是在思想上認同道德,而大部分人卻不能身體力行。李贄說出了他們不敢承認的真話,卻只是停留在了表象上,而真正的問題來源於這個時代與社會,讓他無法從中超脫出來。他的一生都在試圖與整個社會抗爭,而自身也是矛盾的,最後,自殺在了監獄中,也許,這就是這個封建時代的悲劇。

作者將這一年放進了世界史中,讓人對西方的崛起和東方的衰落有了一個大致的對比。從這一年開始,世界悄然改變,西方書寫了一部大國崛起史。表面上四海昇平的大明,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17

《萬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經讀過好幾遍了。近來再重讀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國古代政治的最鮮明特點是觀念治國。

早在國人歷史早期,古人便憑藉想象將世界和自身進行描述和理解。這倒也不稀奇,幾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這個特點。但將想象充分賦予到政治中的,中國卻是爲數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諸侯國。周公同幾乎所有的古人一樣,不能科學地理解天下的構成;他同時認爲周王貴爲天子,萬民理應萬世順從,但後來的事實表明,並非如此。周朝人力圖使政治體制順應自然,但由於知識的侷限,實際是讓自然順應了他們的意志,這便造成了政府行爲自上而下的慣例,而中國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終形成,後世之人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這一觀念,改都改不了。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18

讀完《萬曆十五年》,我想重點通過萬曆皇帝,張居正,海瑞這三個人物來分別分析明代的社會制度,政治狀況和倫理道德。

書中,萬曆皇帝早期曾是充滿激情的,曾希望勵精圖治,他閱覽各朝實錄,同學士們討論歷史興亡,親自徒步十餘里前去求雨……但隨着文官不斷地對他提出勸諫,對他不合道德的意圖作出抗議,萬曆皇帝深感自己是不自由的。自秦開創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以來,君主受限的因素變成了倫理道德。多少年來,文官已經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力量,通過所謂道德禮法,強迫坐在寶座上的皇帝擯斥他個人的意志。皇帝已不是國事的處置者而是一種權威性的象徵。縱使身爲九五之尊,天子依然受制於羣臣。萬曆皇帝清楚地認識到這點之後,索性以“無爲”來對抗文官,採取了長期怠工的消極對抗。

在我看來,個人私慾同倫理道德在大部分情況下是相背的,而萬曆身爲皇帝,在衆目睽睽之下,絕不能有逾距的行爲。如果將私慾比作陰,道德比作陽,那麼一衆文官都不希望皇帝有陰的存在。他不能立心愛的皇貴妃之子爲太子,也不能在死後同貴妃葬在一起,他無法置文官的意見於不顧。明朝廢宰相,設內閣,是君主專制高度強化的時期,但是萬曆年間,皇權卻依然受到束縛與限制。這是合理的,因爲皇權理應受限以保證政治的清明。但這又是不合理的,因爲朱元璋廢除宰相設內閣是爲了加強君主的權力,而到了後世,這種制度卻過度僵化,以至於在這樣的體制之下,萬曆皇帝只能成爲被體制束縛的傀儡。

從第一章開始,這本書就提到了張居正。張居正是個有執政才能的人。他生前權傾朝野,死後卻慘遭抄家清算,甚至連“太師”之名也被奪去。他的不幸下場除卻他自己處事不妥的因素以外,還離不開衆文官集體對他的參劾。從這裏我們還可以看出,明朝時期文官集團是非常具有團體意識的,他們懂得什麼時候同別人聯合起來對付敵人,來憑藉多數人的力量達到自己的目的。

張居正一生勇於改革創新,着實有功勞,他生前被人忌憚,還有很多人試圖同他交好,而在他倒臺之後,大家卻又集體檢舉他的表裏不一,獨斷專行和待人不善。這應該可以稱作是“世態炎涼”。書中寫,同鄉之間,甚至是同年之間參加科舉獲得功名的官員,甚至考生與主考官之間,都是應當相互關照的。明朝時期文官俸祿微薄,爲了彼此之間相互照應,產生了很多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團體。張居正在任官時期憑藉自己個人好惡提拔官員,以致很多有權力的人都是他的親信。而申時行在擔任首輔之任時,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不斷調解官吏之間,官員與皇帝之間的各種矛盾。有人曾背地裏評價他,說他並沒有什麼建樹。申時行只覺得他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在他看來,如果他的施政記錄是一張白紙,這反倒證明了一切都被納入規範之中,都在正常運轉。不管這兩個人以怎樣的方式處理政務,都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明朝政治體制之下官場上的腐敗。

很久以前就看到過海瑞備好自己的棺材,然後去痛罵皇帝的故事。海瑞這個人的性格特點非常鮮明,那就是正直,甚至正直到了古怪的地步。他力求節儉,吃穿用度一律從簡,甚至連文書用的紙張都做出了嚴格限制。他的剛正不阿受到了一致的讚揚。文人飽讀四書五經,知道什麼是忠義,他們知道怎樣能夠流芳百世,所以哪怕放棄生命也要來販售自己的道德。我們沒辦法揣測海瑞本質上是不是出於這種情懷,但是他確實身體力行,比誰都要清廉正直,愛惜百姓。

這到底應該如何形容?我們爲他的高尚人格而感動,稱讚他的品性,稱讚他的節操。但是這種崇高的背後,實際滲透着千百年來爲中國社會所恪守的倫理道德。這種道德觀念經由歷朝歷代留存至今,皇帝用道德來統治人民,但自己和自己的臣子卻無一避免地受到了道德的洗禮。沒有人能逃脫精神上的禁錮,道德已不僅僅是統治者的工具。當統治者試圖利用道德來穩固自己的政權時,道德卻也使政治體制越發固化。即使如此,皇帝和官吏都不是絕對的“陽面”。他們嘴上往往頌揚着道德,行動上卻將個人私慾排在前面。海瑞受到集體表彰,但背地裏,百官排斥他,厭惡他,彈劾他。宋代大儒朱熹對於四書的註釋被列入了科舉考試的內容,明明社會風氣理應更加純良,而人們內裏的私慾卻與表面的道德越來越遠了。

從主觀上來說,我很欣賞張居正先生。雖然他也有短處,但是我認爲他總體上是功大於過的。“工於謀國,拙於謀身。”是海瑞對他的評價。他的勵精圖治,他的銳意改革,還有他出言譏諷無能者的行爲,都讓我很有感慨。看到第三章的題目“世間再無張居正”的時候總覺得唏噓不已,隱約能感覺到黃仁宇先生對這位首輔應該也是一種惋惜的態度吧。

全書開篇提到“……這些事件,表面上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再看本書目錄,從萬曆皇帝到首輔張居正,從將領海瑞到思想家李贄……每一個章節都對不同的歷史人物進行了着重敘寫。受着種種限制束縛的萬曆皇帝,活的得一直都像他死後所葬的地下玄宮一樣凝固與窒息。海瑞同張居正一樣都是在不斷求索,希望能找出一種合適的方式,使帝國能納入他們所設計的政治規範內。然而最終他們的命運都是無望的,生在一個道德倫理不斷加強,君主專制不斷僵化的裏,每個人的命運都是早就寫好了的悲哀,正如這個即將走向覆滅的社會制度。

同大多數進行整體性理論概括的書籍不同,《萬曆十五年》以單獨的個體爲着眼點,以1587年爲時間主軸,向前後左右不斷延伸,向我們展現了明朝萬曆年間的社會狀況,由此又能夠見微知著,從而窺見當時整個中國社會的發展趨勢。中國在明朝中期之前,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自明朝中後期以來,便不斷沒落,再也不復昔日的榮光。

萬曆十五年總會帶給我一種沉重感,書中的很多人都在努力地伸出手試圖挽回着什麼,然而更多的人選擇無動於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努力者的功夫都是於事無補,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只好選擇放棄。或者說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放棄了什麼,又順從了什麼。一代王朝走向覆滅,而搖搖晃晃的封建制度也最終轟然倒下,只留下了落後的中國。這是社會的必然,也是社會的悲哀。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19

《萬曆十五年》經過記錄在16世紀中國的歷史背景下,萬曆年間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亂,反映了當時社會,高級官員的悲慘人生。

本書用作者自我的話來說,能夠算是“大失敗的總記錄”,萬曆皇帝、元輔張居正、首輔申時行、清官海瑞、名將戚繼光、哲學家李贄,這六個人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即便是書中側面提及的人物,也通通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並非個人原因能夠解釋,而是“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種以傳統道德治理國家的制度已經山窮水盡,導致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爲時代的犧牲品。

明朝稅重民窮,水深火熱是衆所周知的。《萬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有的認爲稅收過多是百姓貧困的首要原因。而黃仁宇先生並不這麼認爲。他認爲民窮的根本在於律制的腐敗和政府的低能,國家稅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自肥腰包。明朝採取極其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並不着眼於提倡輔助先進的經濟以增加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後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

歷史就是這樣的神奇,透過歷史能讀懂未來。歷史總是在創造匪夷所思的故事,相同的歷史,由不一樣的人去描述,就會有不一樣的歷史觀。歷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細節之中,不一樣的人發現的細節不一樣,所得到的感悟就迥然不一樣。《萬曆十五年》所表達的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縮影:絕對大多數的人都穿了件絢麗的外衣,那就是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裏卻幹着傷天害理的勾當,來滿足自我的私慾。

還有兩個人的比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繼光,雖然他們是一文一武毫無關聯。我想比較的其實是海瑞的不合實際和戚繼光的實事求是。海瑞和社會政治現實格格不入,我們能夠敬服海瑞的高潔,但我仍質疑海瑞的做法對社會有什麼進取作用。而戚繼光呢,在明朝軍制如何落後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現實,從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實事。明朝有此名將,軍事上卻難有進取,不得不說,中華歷來被外地入侵都是內部不團結的時候。武將有好下場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來還是得讀書啊。

書中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從沒有說道德能夠全部不要,只是道德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和技術解決的問題,不要先扯上一個道德的問題,因爲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能妥協。所以,在現代應加強法制建設,同時重視道德作用。只可是不要把道德技術化,要優先研究法律的作用,這樣便不會重走以前的老路。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爲忠,敬祖爲孝。自古以來,忠孝佔據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能夠用於治國,孝能夠上升爲忠。觀其《萬曆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家,再來治國的呢?

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當我們觀察身邊周遭組織裏的這些人,從他們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當中,能夠看到企業未來的興衰,從而培養出一種對未來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們去品讀。

萬曆十五年優秀讀後感 篇20

提筆即是練字時,寫下即永恆!

看完了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後,讓我又重新認識了歷史。

全書共分七章,分別寫了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大學士申時行、首輔張居正、模範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識分子李贄、抗倭英雄戚繼光等。同時,也寫了他們之間存在的重重矛盾,如皇帝與羣臣的矛盾,保守派與自由派的矛盾,官員與官員之間的矛盾等等。

《萬曆十五年》從“大歷史觀”的研究視角出發,選取了明朝萬曆十五年作爲考察切入點,運用歷史小說的敘事模式和傳記體式的章節,通過對關鍵歷史人物悲慘命運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國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這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大歷史觀,即宏觀的、系統的歷史,也即“從技術的角度看待歷史”。

《萬曆十五年》以1587年爲關節點,在歷史的脈絡中延伸,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的歷史大事與人物着手,記敘了明朝中晚期的種種社會矛盾和開始走向衰敗的跡象。作者指出,“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爲歷史的重點”。正是從這些細枝末節的中,作者認識到,萬曆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走向滅亡的轉折點,是歷史的關節點。

推薦大家可以去讀一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