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通用31篇)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通用3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通用31篇)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

今天讀了《親愛的安德烈》。

這些書信最初的願望是龍應臺想借此走入十八歲的兒子的內心世界;因爲她發現,她和兒子,幾乎已經無話可說。那個曾讓她擁抱,讓她親吻,讓她牽手,讓她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個冷冷的看着她,愛她卻不喜歡她的安德烈。她無法忍受和兒子成爲了這樣有愛、但卻彼此不認識不瞭解不喜歡的人。

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兩代人之間,還是異國的兩代人之間,而且是好長時間沒有生活在一起的異國的兩代人之間,其實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裏去了?可愛的安安哪裏去了?小鳥長大了,總會要單飛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麼溫順。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小雞仔長大了,它金燦燦、毛茸茸的樣子哪裏去了?我鬢髮蒼蒼了,二十歲的青春容顏哪裏去了?

答曰,隨時間去了。

父母終歸就是父母。是那個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響他的人;是那個怕他飢,憂他寒,爲他千里擔憂的人;是那個願意爲他付出太多太多, 以他的快樂爲自己最大的快樂。

孩子終歸是孩子。是那個感恩父母的無私奉獻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個願意用自己的寸草心來報答父母的三春暉的人。他真切的願望是,等有一天我長大了,要讓父母因爲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沒法強求自己一定會成爲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們沒法強求何一個人成爲自己的知己一樣。因爲年齡,父母不會熱衷於同樣的事情,因爲經歷,你走過的路他還沒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們興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靈犀的知己。而對於父母,卻是從全心依賴到慢慢分離,交集越來越少,觀念愈發迥異。小鳥長大了會單飛,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獵,孩子長大要獨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來難免會不可思議。父母只是那個巢,而不可能是它飛行的旅伴。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終要成就的是——“我之爲我”。

所以不要試圖清晰孩子的每一個念頭,不要追問他還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祕密,否則就會陷入一種愛得深太想問,但知道問了會換來抗拒和逃離的傷感境地。

有時候父母總是認爲,自己經歷了鳳凰涅盤得來的真經,一定得讓孩子如視珍寶的珍藏玩味,否則他就要費時間走彎路受折磨,還可能荒廢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擊,這怎能不讓父母揪心憂慮?

不知道一個先知先覺的`人總在身邊指點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說的一切道理其實都是廢話,生活需要每一個人獨立地慢慢經歷,反覆周折,才能體驗。哪怕你的願望只是告訴他最後不要倒下去,要站起來,那都是奢侈的。有沒有你總是諸葛亮的感覺?他有沒有先讀愛情小說再談戀愛的感覺?他會不會覺得自己始終被動且後知後覺?

有時候父母也會把愛和佔有混爲一談。安德烈是變了,但媽媽沒有說於他自己而言,他是變得更浮躁更煩惱了更墮落了?還是更踏實了更成熟更快樂了?媽媽關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擁抱親吻那個可愛的小男孩的感受了!愛就希望佔有,佔有就是一種限制,愛希望回報,回報就是一種索取。愛,有時候也會變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視對方獨立平等不可強求不可冒犯。是不是老覺得我是對他好,就可以理直氣壯?是不是還覺得,我是愛他的,就可以肆無忌憚?而對於被愛的人,其實常常不願把愛自己的人定義爲侵略者或者入侵者,於是便寧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起,不得不面對父母的時候,就帶上耳機。還記得《黑天鵝》裏那份母愛嗎?

龍應臺的《目送》,寫的還是太傷感了。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眼看着這個自己深愛的孩子越走越遠,而且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孩子走遠了,又覺得無限荒涼和悽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裏,沒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我們其實全都牢牢的記在了心裏。我們也願意用最大的愛去回報,只是,請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我願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來讓我的媽媽過上相對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質,這樣我會得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和滿足;但我不願意聽她嘮叨一分鐘,我覺得這不是不愛,只是因爲我們不是能在語言交流上取得愉悅的人。如果說她在說,我在聽,我不違心的告訴你,那僅僅是出於禮貌和孝敬。

當然,我覺得龍應臺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說,龍應臺從政。我是有點很難理解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談論的都是國家大事,世界,國家,民族,公平,自由,正義,很像是政治家們在探討議論人類的發展,時局的走向;這跟我看《傅雷家書》的感覺不太一樣。我想對龍應臺來說這可能是職業習慣思維定勢,但對安德烈來說,他只是個人主義的自由慣了的年輕人,有幾分熱情,幾分牽強,就很難說清了。

比如說,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長時間不在身邊,從小過着優裕的生活,十幾歲周遊了半個世界。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孩子是獨立、自由、無憂而任性的人。他會放縱自己沉迷於自己的喜好,比如說朋友、音樂、足球、啤酒,而不願意拿一點點時間來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是否達到了最終的目的,消除了心靈上的隔離;還是隻是一個母親一次有些癡心有些偏執的努力,其實在我的心裏,我覺得可能沒有。

要隨時間去的東西,即使你追憶的再辛苦,它也是不會回來的。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

本書的寫作背景是: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的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她覺得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牆:“我可愛的安德烈哪裏去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她一定要認識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就這樣,他們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該書所包含到的內容可謂包羅萬象,大到嚴肅的.人生觀、價值觀,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裏面涉及到政治內容和文化內容也讓人收穫頗多。但我更感動於的是這對母子之間爲拉近彼此關係、消除隔閡而做出的探索和努力,以及在此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理解和包容。應該說,父母對女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這種愛所帶來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的。所以說,愛,並學會如何去愛,這大概就是每一位父母需要學習的課程吧。

西方有句諺語:地獄之路有時是好的意圖鋪起來的。爲什麼良好的意圖有時會帶來令人失望的結果呢?可能有人會歸之於“社會”、“政策”、“時代”甚至“孩子本人”等因素上,可我覺得,最主要是你沒有找到愛的方法。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愛,父母又該如何去愛,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

首先,我們要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安德烈對母親說:“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我相當欣賞這句話。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附屬於任何人。可現實是怎樣的呢?書中的一個例子很有意思:龍應臺的小兒子菲力普說:“媽媽,你的華人朋友要問我什麼問題時,我就站在那裏,可是他們的眼睛是看着你的,並向你提問。”比如:他幾歲?他會說中文嗎?他讀幾年級?龍應臺大受震撼,從此以後,即使站在朋友身邊的孩子只有醬油瓶子那麼高,她也會彎下腰去和他說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爲孩子代言的程度可能遠不止如此,孩子的愛好、學習甚至工作、情感我們是不是也幫他做出了決定,並自認爲是爲孩子好?當孩子反抗時我們是不是大發雷霆呵斥他的不聽話不懂事?孩子也許需要引導,但決不是粗暴的干涉。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

一直都很喜歡讀龍應臺的書,有人說:“讀龍應臺的雜文,可以感受到她的萬丈豪情。”但是,讀《親愛的安德烈》,我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作爲一個母親面對孩子時的萬丈深情。不管她的頭上有多少讓人仰慕的光環,但是,在孩子面前,她和我們一樣,只是一個柔腸百結的母親。

用了一天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爲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爲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爲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4

親子教育是每一代的父母都很關心的問題,也是每一個做父母的責任;特別是這些年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的多元使這些年代的父母們面臨更多親子教育的棘手問題,一大批教子的書籍和講座應運而生;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生活中和實際工作中,我發現這樣的現象:重視親子教育並看過很多教子書籍的父母、甚至是教育工作者不能把理論、知識轉變爲行爲,甚至存在誤解和歪曲。春節假期裏,不經意間看到龍應臺寫的的這本《親愛的安德烈》,使我感慨,也激發我整理這些年對“親子教育”的思考。

我發現父母抱怨“孩子出問題了”,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父母不瞭解“發展心理學”。雖然父母都是從小一步步長大,可很多時候當我們長大成人後,就忘了十歲、二十歲時,我們是怎樣的?!

——一個一歲多的嬰兒撕破了媽媽喜愛的書、把媽媽一遍又一遍遞到手裏的玩具扔到地下,嬰兒的行爲可能會讓已精疲力盡的媽媽很煩、很生氣。那麼,你知道嬰兒是在探索世界嗎?他是怎樣瞭解事物的呢?嬰兒期養育的關鍵是什麼?作爲父母,我們怎麼幫助嬰兒瞭解世界而不是打擊他?

——三四歲的孩子,早上媽媽急急忙忙把孩子穿好衣服、襪子趕着上班,可孩子偏偏把穿好的襪子脫了,倔強地擺弄着襪子非要自己套在腳上不可!孩子爲什麼要這樣?是孩子不聽話嗎?父母是否意識到這是孩子要成長、要“成爲自己”最初的獨立宣言?這樣的“獨立宣言”一直持續到青春期。就像書中安德烈對母親龍應臺的獨立宣言“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與’,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

在親子教育中,父母總關注知識技能的獲得,卻很少關注身爲父母的自己,殊不知,父母人格的完善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有次看見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跟在爺爺身後,看見地上有個花花的糖紙,定定的看着糖紙、然後自言自語似的說:“爺爺,糖紙…,有人吃糖,…吃糖不好…,爺爺,這是誰吃糖了?”這一幕使我想到,假如這個孩子長大後,因爲不曾對糖有美妙的記憶不吃糖,或者不再壓抑、控制對糖的嚮往而使自己無法控制特別愛吃糖,他知道自己的這個特性是怎樣形成的嗎?假如,把“糖”換成“願望”,對我們內心的願望,比如:性、工作、成功呢?

——一個9歲的孩子伸着頭看着幾個同齡孩子抱着手機遊戲陶醉其中,我猜測,這個孩子很羨慕,這很符合孩子的心理,因爲那些遊戲確實很好玩,因爲孩子是通過一起玩耍、相同的話題跟小夥伴建立連接的;但當他看到媽媽走過來時,卻說:“玩遊戲對眼睛不好!”;

——一個10歲學鋼琴的小女孩,每天晚上要有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當看見媽媽有意也或無意看鐘表的舉動,就急忙起身離開電視去彈琴了;

在這些孩子和父母的互動中,外在的東西已不重要,也沒有對錯,不管是糖果、電遊還是鋼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從孩子身上看到我們自己:自主還是被動?依賴還是獨立?我們的人生選擇是服從於內心還是外在?我們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我們有怎樣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又是怎樣形成的?只有知道了自己,纔可能更深刻的理解到,在親子教育中,作爲父母是怎樣刻畫着孩子的心靈!在這本書裏,龍應臺給兒子的信中,有很多是對自己的回顧和整理,而不是對兒子說教。

親子教育中的誤區: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

“我的”意味着:我喜歡的就是你喜歡的;我想要的就是你想要;你很了不起我也了不起;你失敗就是我失敗……

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安德烈對母親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書裏也蒐集了一位讀者的來信,這位讀者說出自己的痛苦:因爲沒有按照母親的意願選擇職業而和母親關係僵化。寫到這兒,我有些難過,想起前幾天問孩子:“你是不是有時候很煩媽媽管你?”雖然,我知道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因爲我總會有些不隨她意的要求,要她別睡太晚、別起太晚,要她別吃不健康的東西……可心裏還是希望孩子能理解媽媽,並且知道媽媽已很努力地“放手”讓她做自己了,就像龍應臺寫到:“安德烈,青年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護着你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你當某個程度的‘別人’,可不容易啊!”。後來,我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給孩子一封信”的時候,寫了內心真實的想法,“媽媽在你成長路上,肯定會出錯,會誤解你、傷害你,但媽媽在努力……”沒想到,孩子看完信感動地叫着“媽媽”跑過來,擁抱着我!其實,孩子更容易寬容我們!

——“我把經驗教訓傳給孩子,就可以使孩子免遭挫折,少走彎路”

可以說這是所有父母的願望,但好的願望未必預想的結果。因爲,人生成長中最有價值的其實是挫折!當我們到了不惑之年以後,回想自己的過去,讓我們變得睿智的是當年“不聽老人言”而導致的“吃虧在眼前”;可我們卻幻想着我們的孩子不用這樣成長!這對父母來說的確難以做到。龍應臺看着失戀的兒子,這樣寫到:“可是,我不能不意識到,我的任何話,一定都是廢話。……我只能讓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會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希望陽光照進來,照亮你藏着憂傷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見盡頭的路”

——教育就是“言傳”“說教”或者“講道理”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兒童有超出我們想象的能力,甚至這些能力是成人喪失的;有心理學家說“從來沒有嬰兒這回事”,的確,假如我們大人當着孩子面說的不是我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千萬別以爲你“說的”會有用!言語只是溝通表達的一種形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5

用了很長時間細品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的合著《親愛的安德烈》。兩年前,兒子購得此書,推薦與我。由於頸椎原因,一直沒能讀盡。近幾日,端起此書。這本書用母子間互通的三十六封家書來抒發母子情,同時又將兩代人的相左勾畫的淋漓盡致。其實對於我來說,看到這本書着實晚了些。所以我把此書的觀感記錄下來,告知有需要者。

媽媽與兒子的隔空交流,不僅在文字上、感情上、思維上,更是兩代人的融合,是青春期遇上更年期,一個十八歲的孩子疾呼:“媽媽,我能感到苦悶,表示我還活着,但爲什麼我總覺得找不到自己,原來這就叫迷失?”“我想要嚎啕大哭,但我沒有眼淚,我想要逃走,但我沒有腳,我想要狂吼,但我沒有聲音。

兒子,我好像死在你陰冷的影子裏。”青春的`波動,使他迷茫。我們每個人何嘗沒有過這樣的情形呢?而書中的母親更是對兒子的所作所爲不理解。她認爲本該刻苦學習的時段,卻突然間出現那麼多的變故,成爲“一個我不認識的人,他在想什麼,怎麼看事情,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他爲什麼這樣做,那樣做,什麼使他尷尬什麼使他狂熱,我的價值觀和他得價值觀距離有多遠……我一無所知。”作爲母親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經歷呢?

其實,母親對子女的愛不等於喜歡,更不等於認識。正常的溝通不能因爲愛而省略。多少個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出現過嚴重的問題。曾幾時,我面對高中的兒子也是一籌莫展。慈母的愛凍結在終年累月的嘮叨和沉默裏,好像藏着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面對高中緊張的學習,兒子卻依戀上網絡,幾近節省伙食開銷,用午休和晚休的時間,鑽進網吧。

這還得感謝“大智若愚”的友情提醒,使我第一次偷看了兒子的qq日誌。他思想的起伏之嚴重令我窒息,我不知所以。之後便是沉默,便是小心翼翼。這也真成了可望溝通卻沒了語言。平日的嘮叨戛然而止。若當時看到這本書,也便像黑夜海上的旗語,被我這隻小船看見,豁然開朗,遇見了方向。可是沒有,我在黑夜的航船上摸索,不是很順利的溝通,只能用最笨的辦法搬家陪讀,切斷一切入網吧的時間,在我的降服中告一段落。兒子很優秀,也很現實,曾幾何時,他也留給我一封信,現在?狗旁諂椒康某樘肜鎩?春筧夢藝鵓。信讓龍應臺母子三年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更如冰水融?……

龍應臺曾用“清狂”二字形容兒子青春期變化,而我要用“傲滿”來形容現在的孩子們,“清狂”絕非“輕狂”。“輕狂”含舉止輕佻之意;“清狂”則謂:放蕩不羈。杜普《壯遊》詩:“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蘇東坡時:“老夫卿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我相信他所寫的就是清狂。而“傲滿”不只是“驕傲”,更不是“充溢”,而是自大、自戀、自清、自狂。

對於母親,對於孩子,都應該認真仔細的閱讀這本書。讀後會令你清新明瞭,母子相處之道能少走不少的彎路。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6

輕如鴻毛的陽光鑽過樹隙,跌落在指尖。

“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就講述了龍應臺母子兩國異地生疏,以這36封家書慢慢建立起來久違的母子親情。這是一部兩代共讀的暖心作品。

使我有着較深感觸的,莫過於《給河馬刷牙》這篇了。前文安德烈不屑於回答母親關於理想的問題而胡謅一通,引起了她的深思。她列出了一組數據:聯合國青年失業率。再加上自殺率,這怕是讓所有家長都退避三舍的問題了。21歲的安德烈是否也感受到現實的壓力呢?大作家提摩,一直過着不穩定的生活,身爲人母的龍應臺自然出於母性本能擔心自己的兒子淪落成如此。

記憶追溯到那個美麗的`夜晚。清晨三點,安德烈點起煙。他告訴母親:他,很平庸。到這個時候,他的母親終於能回答他了。“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這讓我的眼睛蒙上了一層霧,也讓那個夜晚變得更加寂靜。一位母親,她放棄了自己的兒子可以帶給自己的體面和榮耀,只是用一種更無私的愛去帶給他關懷與希望。安德利。如果要去爲錢去勾心鬥角,還不如給河馬刷牙。他,爲自己而活。我不知道給河馬刷牙這個題目有意或無意,幫我略解了一位母親一顆包容的心。

我的母親,現在還希望我能過上高品質的,社會上層人的生活。嚴格嗎?其實更多的是寵溺吧。或許多年以後,她也會跟我這麼說,“孩子,只要你快樂就好。”

陽光籠罩着我,慢慢淌進我的心間。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7

很早就聽說《親愛的安德烈》值得一看。昨天開始到今天,兩天時間把它看完。他不太像一本書,他是一封封信的合集。

原本我是以一個母親的角度去讀,可最終結果是我有點人格分裂,我家寶寶才一歲,我無法將他代入到安德烈的角色。而更加本能的是,我輕而易舉的將自己的18歲代入了。一方面我是母親的角色,而另一方面在閱讀安德烈的部分時,我又是18歲時候的我。甚至找出了18歲時候的日記來看,瞧,我都忘了18歲的我在想什麼了。

我很羨慕安德烈,他有小王子一樣的家庭背景。他可以大談政治、愛好、休閒的生活方式,他去過了半個世界,他的家庭讓他會三種語言。在他的18歲,他已經做了大多數人50歲都做不到的。即便如此,他覺得自己很平庸。

我的18歲在做什麼?我出生在典型的內陸的農村家庭,家裏重男輕女。我學習成績特別優異,可是我沒想過要考大學,因爲我知道我沒錢去,能讀高中在我們那個村子我已經是特例了。那個時候的我,留着男孩頭,每天都是穿校服,現在的我想回過頭看看那時候的我長什麼樣子,可是卻沒有照片。我從來不知道政治跟我有關係,也沒去過除了縣城以外的地方。英語課文和試題我答得比誰都好,對於我而言,它就是是一門功課,我從沒想過別的國家的文化,天哪,那是多麼遙不可及的體驗。

我的18歲,幾乎裸考,考上了一個還行的學校。好在有國家的助學貸款政策,我上了大學。人生因此變得不同。原來自由、政治、生活方式,這些我都可以開始追求。我的18歲,一個人去了遙遠的南京,開始從一個封閉無知的環境,進入了一個花花綠綠的城市,開始追求我的夢想和自由。那個時候我並不清楚自由的真正含義。以爲旅遊是自由,以爲恣意瀟灑是自由。

很羨慕安德烈擁有可以交流的母親,除了要有對孩子的尊重與用心之外,我認爲其中的必要條件是母親的文化、包容。我的母親是典型的中國式傳統母親,她每天任勞任怨、全心爲這個家付出,可是我們確是無法溝通的,學習、世界、情感,沒有一樣她能理解,她只能木訥的聽着、聽着,就這樣了。

大學四年,很少回家,都是在打工賺生活費。偶爾按賴不住回家一聚,完全沒有共同語言、日復一日的枯燥,很快就讓我厭倦逃離。

對父母,我沒有責怪,他們非常勤勞但沒有情感上的溝通和追求,這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共同特徵。相反,我很感謝,至少我不用和村裏的同齡人一樣做底層的流水線工人、到年齡隨便找個人嫁了、然後生孩子、帶孩子、過上和他們的上一輩一樣重複的日子。我可以有更輕鬆但賺更多錢的工作、我可以有思想來思考我的現狀和未來、我可以有時間來休閒來發展愛好,這些是與我的父母輩不同的,因爲我的改變,我的後代也會更加的不同。雖然與安德烈相比,相隔了天差與地別的。但這就是每個人的命運。正如龍應臺所講,即使是安德烈,會不會有另一個方面的貧窮呢。

讀到你是哪國人,講述幼兒園、小學、中學畢業的鏡頭,一開始的捨不得,到後來奔向前方的果斷。我想起我自己第一次住校,哭哭啼啼了很久,而到後來,每次回家呆的厭煩了巴不得腳踩個風火輪離開。也設想了,現在每天全身心依賴我的小寶寶,以後長大了也會成爲一個迫不及待離開撒歡的臭小子。我的.眼淚就那麼的流下來。

關於他們說的香港、中國臺灣、德國的文化和政治,我理解度很低,畢竟離我很遠,沒有體會。我只知道我們那時候,同一個種族同一個地方還會分你來自哪個學校我來自哪個學校的小團體,很正常。我對政治的敏感度尤其低,確實也跟我沒有關係,誰上臺不都是共產黨當政。只要我黨保佑有生之年不打仗就好。我覺得中國人是很幸福的。雖然會有一輩子也不一定能買一套房子、家人一生大病就回到解放前、教育資源貧富不平等、社會傾向於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但至少我們可以自食其力,餓不着凍不着,也不用擔心隨時有生命危險。

貧窮使我缺少對於物質的敏感和賞玩能力,但卻加深了我對於弱者的同情和理解。我永遠記不住那些英文品牌的名字,老公說我沒有品味。我都承認。我不敢大膽搭配,嘗試新的風格,所謂的極簡主義就是我的擋箭牌。但是對於弱者,我有超過常人的同情和理解。我希望地下通道不再有常住的流浪漢,希望醫院門口、車站廣場那些斷手斷腳的人可以得到安置。我很早就知道我不適合做商人,我做不到榨取員工剩餘價值,我做不到爭取利益最大化,我做不到要犧牲一些環境或者付出一些代價。

讀完這本書,其實我沒有找到舒解我迷茫的方法,其實我的問題也不是這本書能解決的。但至少,在書中、包括讀者來信中,我看到了跟我一樣迷茫的人。原來我並不孤單。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8

《親愛的安德烈》是臺灣作家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寫的三十六封信!他們通過寫信的方式,敞開心扉,瞭解彼此!

在很多時候,我們希望可以擁有自己的空間,不被束縛。其中有一段對話令我感同身受,“你好嗎?”“好啊。”“學校如何?”“沒問題”……

是的,這是一個兒子與母親之間乏味的對話。我們長大了,總認爲自己是個獨立的“人”了!

可是,我們沒有想過父母,他們很愛我們,很希望我們之間有更多的瞭解,並通過有效地溝通來增進彼此的感情,也希望走進我們的內心,可以更加了解我們。

正如龍應臺所說:“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爲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是啊,安德烈已經十八歲了,不再像個小孩子一樣黏着媽媽了,他長大了,也變的獨立了……

是的,在和青少年孩子的溝通問題上,天下的媽媽大概都是相同的。我的媽媽也不例外。上了初中,因爲離家較遠,所以我不得不住校。離開了溫暖的家,不能每天和父母朝夕相處,所以每天晚上的電話成了我和媽媽的必修課。

開始的時候,我們也如龍應臺和安德烈一樣。“今天怎麼樣?”“挺好的。”“學校生活還適應嗎?”“非常適應”……經過一段時間後,我意識到了這種對話的蒼白無力。本來我與媽媽之間的溝通就是爲了瞭解彼此,可是現在這樣的簡短對話,既還原不了我們的真實生活,也提供不了任何我需要的幫助,對我們來講都毫無意義。猶如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有一次週末回家,在飯後的閒聊時間,恰巧媽媽和我談及了相同的.問題。原來,我們兩個心裏都有着同樣的感受!媽媽因爲捕捉不到我真實的生活信息,而感到無助和不安;我也因爲逃避問題,而過於敷衍,流於套路,沒有真實勇敢地表達自己。

通過這次談話,我也認識到我在和媽媽的溝通中存在不少問題。我想:下次和媽媽電話溝通時,我會如實說明我在學校的真實情況,即便媽媽跟我談些我不想說的事,我也會端正態度,耐心回答!媽媽也說以後要多看到我的努力和進步。通過這次談話,我們改變了溝通的策略。媽媽每次打電話會更加關注我的感受,開場白變成了:“今天感覺怎麼樣?”這樣的問話,讓我感覺很輕鬆,沒有被逼迫,被隨意評判。於是我更加願意多向媽媽講一些我在學校的生活狀況。大多數時候媽媽只是默默傾聽,偶爾有一些問題,媽媽也會提供一些自己的觀點和角度。每當這個時候,媽媽雖然沒有給我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總會讓我豁然開朗。我們的通話時間也比以往長了許多。媽媽也會把自己每天的所見所聞,生活的高峯低谷告訴我,使得我的住校生活不再單調乏味。我們的對話內容不再蒼白無力,逐漸變得充實起來。我們也開始真正走進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在這個世界上,有哪一個父母會不愛孩子?我們在長大,他們也會隨着時光的流逝不再年輕。我們要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多與他們溝通交流!

就是這樣,龍應臺母子倆敞開心扉!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我相信,通過這樣的談話,我和媽媽的溝通會越來越順暢!媽媽也會重新認識她人生裏第一個十三歲的我,我也會更加深入瞭解我的媽媽!這更會增進我們的感情和相互欣賞。因爲愛就是溝通的理由!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9

這本書還是我初中的時候讀的,當時是我爺爺買給我的,因爲我爺爺是個老教師,最喜歡讓我看書,小時候覺得爺爺好煩啊,老是要我背古詩什麼的,現在很感謝爺爺了,給我買了那麼多書,很多書我其實沒有怎麼認真看,因爲提不起興趣,講實話,龍應臺的人生三書我全部都認真看完了,完全是自己要看的那種,她,很吸引我。

《親愛的安德烈》首先很奇特,至少當時書讀的不多的我是這樣認爲的,是龍應臺與安德烈的書信往來,所以很真實很自然。當時的安德烈十八歲。我覺得她屬實是一位很成功的母親以及教育者。“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爲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十八歲,十八歲的安德烈是個成年人了,他的生活充滿樂趣,他喝酒、聊天、開派對、旅行……身爲母親的龍應臺,很想走進兒子的內心,去重新認識這樣一個成年人。

在信中,他們談國家意識,談文化認同,談世界觀、人生價值,談愛情觀,也會談抽菸問題……有爭論,有認同,有時會吵起來,我覺得有趣極了,我當時羨慕極了這樣的母子關係。但是現在我不羨慕,因爲現在我十八歲,我成年了我長大了,我回頭去看我的成長曆程,我的母親也是一位極棒的母親,從小到大給了我很大的尊重,給了我絕對的自由,並且在一些不能放任的方面對我絕對嚴格。越長大越覺得母親真不容易。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這一段話,我深深地喜歡着。人生如果是鋪滿荊棘的曲折小道,充滿了泥濘和坎坷,那麼父母就像是系在我們身上的安全繩,不論我們去往何處,都守在我們身邊。看了這本書,當時年少,更多的是對安德烈的羨慕,如今回首,更多的是理解和感恩。我十分感恩我的母親,她很偉大,溫柔似水,教會我太多溫暖的東西。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0

兒子成長了,本來就和母親漸行漸遠,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對這個世界的抱負,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無法跨越進去的圈子。於是,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也就漸漸平淡。 龍應臺慌了,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繫。於是,她邀兒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一方面她可以透過書信來了解兒子的想法、內心到底在做什麼打算,以及爲人母親最渴求知道他過的好還是不好?這36封信就是如此產生出來的。

每每看到他們的書信,讓我嫉妒,又讓我喜歡。我嫉妒他能有這樣充滿智慧的母親,但我也深深喜歡他們的文字,感覺心靈在享受着一次次盛大的洗禮。他們能以這樣的方式去溝,這並不是很多孩子都能做到的。尤其在現在的社會,網絡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很多孩子早已忘記了和父母的交流,他們習慣於在網絡上敲打文字,以無聲的方式和同學、朋友、甚至陌生人交流。從而很多問題就出現了,孩子的叛逆,這就是缺少溝通。

我想,等我的孩子長大時,他是否也願意和我說說心裏話呢,我想更多是如何把握我們母子之間的關係,在生活中要做他的朋友,多站在他的角度看問題。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1

近期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這本書是龍應臺和安德烈合著。龍應臺出生於1952年2月,是一位臺灣作家,安德烈是她的兒子,出生於1985年12月。這本書被稱爲“人生三書”之一。

一開始,我對這本書沒有什麼興趣,挺不情願看的,但後來在媽媽的強烈推薦下才開始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安德烈和他母親龍應臺的“家書”,“家書”這種方式使我感到好奇,母子之間明明可以打電話,爲什麼要用“家書”這種書信呢?我猜是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情吧。

其實內容講的是安德烈和他母親的對話---只因他們母子之間相互不理解:媽媽焦慮,孩子自以爲有見解。於是他們就採用了這種方法來溝通,後來孩子理解了他的媽媽,通過三年時間慢慢的理解對方,安德烈說“家書”記下了他們三年的生活歲月。

平時我和爸爸有許多不理解,現在也沒有解決,我準備用同樣的方法溝通,同時,我也推薦爸爸能讀讀這本書。我也要向安德烈一樣,耐心和父母溝通。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2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櫃裏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教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說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後還真有不少收穫。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回到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臺必須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着的讀者。本書爲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後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打開心中的鎖,因爲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此刻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爲了孩子,所以就應當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爲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爲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必須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杯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當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期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3

這是兩代人思想的碰撞,但也是兩代人相互瞭解、溝通的方式。龍應臺和安德烈,他們談對政治、國際、民主的主張,談品味、談音樂、談對KITSCH的理解……跟安德烈同樣年紀的我,卻無法說出自己的獨立想法,深感慚愧。

“我擔心的不是你職業的貴賤、金錢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

“父母親,杜宇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爲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他、討好它。搬傢俱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知識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在那個電光石火的一刻裏,我就已經知道:和你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離開,對着你的背影默默揮手。以後,只有的鏡頭不斷重複:你上中學,看着你重進隊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國遊學,在機場看着你的背影在人羣中穿插,等着你回頭一瞥,你卻頭也不回地昂然進了關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你說這次遊行留給我什麼印象?一,一小撮人上街去爭取本來就應該屬於他們的權利;二,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們生活在什麼制度下(只要有錢就行);三,大學生對政治——衆人之事——毫無關切;四,大學只管知識的灌輸,但是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

“我發現我在心裏對自己說,你面前坐着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裏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裏的煙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他就是一個別人。”

“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不回頭的.卒。”

“人們的期待,那是一種你自己必須學會去抵禦的東西,因爲那個東西是容易把你綁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說話,傻就不假裝聰明。”

“我像你的兒子一樣,發現要找一條出路,就是要把自己和父母用手術刀分割開來。狠狠地把他們視作獨立的別人,看清楚他們的優點缺點,把兩代數十年的恩怨情仇稀釋了,才能找回我自己,才能找回自己的真正情感世界。”

“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本經,是爲母者終身奉讀的經。這本經好不好讀,就看做母親的耐心、愛心、運氣及造化了。風箏即使放手飛了,這本經還是常留母親手中,還是會繼續讀下去,繼續牽掛下去。”

“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生活架構裏,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這本書不僅僅在自己成長方面給予我營養,更在親子教育方面給與我更多的幫助。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4

這段時間讀了幾本書,印象最深刻,最喜歡的是龍應臺女士的《親愛的安德烈》。

看這本書時,心情是激動的,因爲我和龍應臺一樣,想要了解我十六歲的女兒,即將成人的她,在想些什麼,今後想要幹什麼,這個世界在她眼裏究竟是怎樣的。

龍應臺女士寫這本書的初衷,也是想了解自己十八歲的兒子,這個已經成年的`兒子,已經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可愛的小男孩“安安”,而是變成了一個棱角分明,有點“冷”的陌生人。爲了瞭解自己的兒子,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以書信的方式,歷時三年寫成這本書。

這本書帶給我許多的驚喜,雖然龍應臺女士和我母親同齡,而且她和兒子生活的背景更國際化,臺灣、香港、德國,她們接觸到的世界更廣闊,所以她們談話的內容更豐富,涉及親情、愛情、價值、國家、歷史、政治等方方面面。但書中最核心的內容,母子之間通過書信表達的愛與關切,是最打動我的。

做爲一個有着十六歲女兒的母親,我也渴望和女兒的交流,我們也愛着彼此,但就像書中說的,我們不會交流,不懂表達。吵架成了我們之間溝通最多的方式。

這本書涵蓋了太多的東西,讓我瞭解到了臺灣、香港、德國種。種不同的社會形態。我驚奇於龍應臺女士的敢說,對時事、對政壇敢於批評。也驚異於安德烈的思想豐富,對國家、對價值觀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

而我和女兒,在這方面欠缺的太多,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貌似信息極其開放多元的時代,可我們在談論什麼,在思考什麼呢?

我們談論的最多的是學習、功課、考大學,可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涉及這方面的話題,他們幾乎沒有討論。他們討論的事太豐富、太多元,他們思考人生、思考政治、思考人性。可我們呢?有多久沒有思考了,看抖音、刷韓劇的我們,簡直就是井底之蛙,只看見自己頭頂的一小片天空,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麼遼闊,多麼精彩。

看完這本書,我反思了很多,雖然我們因爲生活的環境和自己的學識經歷有限,導致目前這種膚淺的生活,貧瘠的思想,但只要認識到了,什麼時候都不晚。

多讀書,多寫字,對女兒多瞭解多溝通,把她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讓我們不要生活在思想的沙漠裏,一點點改變,一點點深入瞭解生命的真相。

從今天開始,試着去聽女兒喜歡的音樂,哪怕覺得很吵,也要聽完。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她的書《目送》中的這段話,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爲它觸動了我們心底最柔軟最在意的那根弦。而已爲人母的我也是因爲這段話,開始讀龍應臺的另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

依然清晰的記得,念大學的時候,往返市區跟學校的公交車上,總在播放一條叫做"Family"的公益廣告。母親一直在追孩子,從頭髮黑亮、身形挺拔,追到白髮蒼蒼、氣喘吁吁。而孩子,從家跑到小學、高中,再從大學進入社會,最後,纔在疲憊的晚上停下了腳步,想起了家中步履蹣跚的母親。就這樣,在短短几十秒的時間裏,幾乎兩代人的一生濃縮其中,不由讓人感慨萬千。

而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中,龍應臺對母與子關係的描繪,也很有意思,與之前看的公益廣告有幾分相似。她形容母親與兒子是萍飄,水浪一打,就四處散去。她說父母是孩子在大雪天登高跋涉時偶遇的小木屋,小木屋裏有熊熊燃燒的柴火,她的兩個兒子安德烈與菲利普在裏面短暫歇腳,避風取暖,天亮時柴火熄了,又繼續上路。她還說,母與子的緣分,就是一次一次看着孩子離開,對着他的背影默默揮手。這些描繪有意思在於,它們都以離開與被離開的關係力證了父母與孩子日漸疏離的不可抗事實。

世上的愛多以聚合爲目的,愛他/她,所以要和他/她在一起。可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爲目的。愛他,就給他自由,讓他獨立。在漫漫生命之旅中,我們的上半程沒有孩子同行;孩子的下半程,我們也不可能與他們共度。無論我們和孩子彼此多麼相愛,都無法一路相伴,他的旅程只能自己去走。爲人父母,能爲孩子做的,只是給他無條件的接納,對他堅定不移的支持,讓孩子時刻有被愛的把握,分享我們的人生經歷和建議,幫他建立起照顧自己的能力,最終成就他自己。

所以,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裏,記錄了很多她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片段。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這一篇:安德烈二十一歲的.時候,在爭取交換留學的競爭中落榜了。十歲那年,安德烈參加一場音樂測試,表演曲目是《兩隻老虎》,因爲太緊張,加上沒自信,唱出來的聲音就像指甲在颳着黑板壁,忽高忽低,一會兒斷掉,一會兒又續上,歌詞大半都忘了。而這些都不由讓龍應臺想起自己十四歲那年,從臺灣的鄉下苗粟縣進入了臺南大城市的經歷。苗栗縣的學校旁邊是水汪汪的稻田、綠油油的清水池塘,體育課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少了那麼幾分"正式"的味道。而臺南的學校,操場的周圍被鋼筋水泥的"森林"包裹着,上體育課就是操練各種器械,鉛球,標槍,跨欄……這些全是身爲鄉下孩子龍應臺沒見過也不會使用的東西。扔鉛球是城裏孩子的基本活動,鄉下孩子不會扔,會被笑,因爲城裏孩子從未見過不會扔鉛球的人。

所有這些安德烈與龍應臺經歷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失敗"。交換留學賽場上的安德烈是失敗者,城裏大學校操場上的龍應臺也是失敗者。做一個失敗者的滋味不好受,就跟跌倒會痛,被落下會失望,被放棄會氣餒一樣。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關於"失敗者"的奇怪定義。就跟龍應臺的一個比喻一樣,同樣一個操場上,有人在跑五千米,有人在百米衝刺,有人在散步。五千米的人可以把慢悠悠散步的人稱爲"失敗者",百米衝刺的人可以把氣喘吁吁的跑五千米的人稱爲"失敗者",氣定神閒的散步者也可以把滿面通紅的百米衝刺者歸爲"失敗"的。然而,實際上是,大樹有大樹的長法,小草也有小草的活法。小草充大樹不行,大樹裝小草,也同樣不行。

龍應臺在體育課上的失敗啓蒙,給她的教訓,不是要稱爲"成功者"的一員,而是在於反抗由所謂的"成功者"對失敗下的定義。"失敗者"要在失敗的當下,四腳朝天、一敗塗地之後,"從容地爬起來,有尊嚴的走下去"。"失敗"的智慧,就在於你從中明白了自己的跑道,並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這是他們共同的成長與所得,不是做母親居高臨下的給予,而這也是我在書中觸動的地方。

安德烈曾經問過母親一個問題:如果你能搭"時光穿梭器"到另一個時間裏去,你想去哪裏?未來,還是過去?爲什麼?

龍應臺說她要坐着時光機先去過去,看看孔子時期的中國。她還要去未來,到2030年,那時安德烈四十五歲,弟弟菲利普四十一歲。龍應臺想偷看一下,安德烈與菲利普是否幸福。但她又不想去,因爲她可能不敢看。

你呢?如果把這個問題拋給你,你有時光機,你想回到哪兒去?如果是我,我想回到過去。我想回到父母還年輕的那段時間裏去。

那時候媽媽還穿那件涼涼的藍格襯衫,頭髮綁起來,在青春裏恣意飄散,跟現在我身邊的漂亮女孩一樣。我可以和她做朋友,聽她講她的祕密,幫她做她不會的數學題。

那時候爸爸也許很貪玩,70年代的娛樂,樣樣都會。冬天穿大黑呢子衣,再掛黑色大圍巾。春天穿夾克,下面配高腰牛仔褲,捲起了褲腳,再蹬一雙白球鞋。

那時候爸爸媽媽還沒有我這個煩惱,他們的人生好像還有無數可能。就跟我現在一樣,在他們身後,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注視。

在那段時間裏,我有的青春父母都有過。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6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是著名的臺灣女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合著的一本書,共收錄36封書信,龍應臺與安德烈透過這些信件相互瞭解、彼此靠近。

此書的大意可概括爲:在安德烈14歲時,龍應臺因工作離開安德烈去了臺灣,母子兩個分離,等她回到兒子身邊時,安德烈已經18歲了。他們不但是兩代人,而且是兩國人。龍應臺女士發現,雖然兒子長大了,但母子之間卻無形中多了一堵牆,這堵牆隔斷了他們之間的交流,對待同一問題,雙方意見分歧;這堵牆阻礙了他們之間的親情,兒子不願意向母親傾訴,更不願意聽母親傾訴。爲了融化這塊兒堅冰,母子兩個用了三年時間,以書信的形式彼此進入對方的世界和心靈,龍應臺瞭解了18歲的兒子,兒子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我非常羨慕這種真誠的沒有絲毫障礙的交流,希望我和自己的父母、兒女也能敞開心扉,深入交流,可以告訴他們我們的思想,告訴他們我們想要的是什麼,然後傾聽他們喜歡什麼,他們希望什麼,最後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明白各自的難處和各自的目的。

我覺得書信是一種非常樸素的交流方式,運用書信交流沒有正面交流的拘束感,在信中的言語都是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感受,你可以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煩惱,甚至可以向他們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他們改變或者達成共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啓示,讓我學習到了育兒知識,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想我會多一些方法,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聆聽,少一些急躁。這真是一本好書,我要把這本書推薦給身邊做父母的朋友,讓他們也認真讀一讀。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7

如果用“如飢似渴”來形容我讀這本書的感覺,應該絲毫不過分,當我一邊聽着舒緩的音樂一邊以驚人的速度讀完這本書的時候,突然覺得,遇到《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是我的幸運,更是我的幸福。

每個做母親的都希望能夠跟自己的孩子,以恰切的方式進行交流,瞭解孩子,靠近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大概是地域和工作的原因,龍應臺選擇了通信的形式跟兒子溝通:她跟兒子有一個約定,就是母子共寫一個“專欄”並發表。三年的時光,在母子之間的“飛鴿傳書”中,徐徐度過。

《親愛的安德烈》共收入了龍應臺和兒子之間的三十多封書信,每一篇讀來都是那麼親切自然。他們談生活、談學習、談工作……讀他們的文字,似乎是在體驗一種別樣的人生,不僅可以增長智慧,而且可以豐富心靈。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觀點明晰、思想深刻、充滿睿智的“教科書”,也許它會幫助許多彼此越來越陌生的母子、或者“隔膜”不斷加劇的父子敞開心扉,走出“陌生”、“冷漠”的泥潭,走向灑滿陽光、開滿鮮花的美好境地。

可以說,龍應臺和安德烈,無話不談,而他們選擇的話題往往給人以觸動和啓迪。他們談音樂,談交友,談愛情,談貧富,談種族,談環保,談文化,談國籍,談品位,談成敗……甚至談到生死,但他們的交流總是在一種平和、平等、尊重、商討、自然、溫婉的氣氛中進行的。一場交談,就是一場傾心的“華章”,沒有咄咄逼人,更沒有與粗暴與輕率。兒子永遠保持自己獨立的秉性與人格,他大膽表達自己認識世界、感受周遭的體驗、收穫和疑惑,母親的言語則有種春風化雨的力,講故事,打比方,拉家常,旁徵博引……不論採取那種方式,總能讓兒子明白其中的是非曲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啓發從而接近事物的“真相”。

比如,龍應臺跟兒子談到“玩”的問題時說,不懂得“玩”確實是一種缺點。她引用席慕蓉的話說“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生活裏沒有接觸過大自然,譬如摸過樹的皮,踩過幹而脆的落葉,她就沒辦法教他美術。因爲,他沒有第一手接觸過美”。她還說:“上一百堂美學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到大自然裏走一天……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裏頭弄髒自己的褲腳,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

但是她又對兒子說:“我是否一點也不擔心我的兒子將來變成冬天裏的蟋蟀,一事無成?我當然擔心……性,藥、搖滾樂是少年輕狂時的自由概念,一種反叛的手勢;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再閃避道上的荊棘。”

這樣的談話多麼富有魅力而充滿藝術色彩啊,看得出,她即鼓勵兒子玩,但又要兒子區分玩的界限,把握玩的方式、方法和度。如果說勸誡是一種藝術,那麼在龍應臺這裏發揮得淋漓盡致。

再比如,談到“將來想做什麼”的時候,作者跟兒子說:“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什麼樣的工作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即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爲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裏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每天爲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鬥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有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多麼生動而又震撼的聲音啊,發自心底,娓娓道來,入情入理,怎麼能不讓聽者爲之感動?

讀到這些話,我就在想,不管是爲人師,還是爲人父母,我們是不是也曾經或者常常這樣替孩子着想?讓孩子快樂而又尊嚴的活着?就像有些孩子說的:“媽,你過你的人生,我過我的,好嗎?”

讀《親愛的安德烈》,每一封信,都有一個明確、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或者主題,它帶給讀者的思考是深遠的。因爲,也許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讀這些信,讓我們看到了作爲母親的龍應臺的良苦用心和思維智慧,也讀懂了作爲母親的心願、責任和使命,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十八歲的男孩子的成長過程。也許,他的成長正是我們自己孩子未來人生的一種印證。

不過,我明顯的感覺到,用書信和文字交流,確實有種特殊種特別的感覺。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8

人生中,不得不需要溝通,溝通的人類最基本的能力,學會溝通,才能學會和大家一起品味人生。人的一生,需要與各種各樣的不同性格,不同品格的人溝通。溝通是通往彼此的橋樑。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是作家龍應臺與她兒子安德烈的36封家書,兩代人,兩種文化,需要溝通,而這種溝通算是世界上最深情的溝通——母子之間的溝通。

安德烈那時十八歲,算是一個成年人了,而母親龍應臺對於在國外的兒子,那種最深情的愛,流露在家書的字裏行間。這位母親說道:我失去了小安安沒有關係,但我要了解、走進現在的安德烈,重新瞭解一個18歲的人,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爲我愛他。兒子的話語中,也流露出對媽媽的關心與期待,當然是希望媽媽開開心心的生活着,他說:3年過去了,雖然您並沒有走進一個二十一歲的人的世界中,但我理解,因爲你愛我,希望能夠更加了解這個二十一歲的人。這位母親第一次認識了這位二十一歲的人,而他也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書中除了這種最深情的母子之間的溝通,還有許許多多的小片段讓我感動。母親讓兒子在國外不要被他人所影響;學習是爲了自己,爲了將來有更多的選擇的機會;努力做好你自己……兒子讓母親對社會上新的事物要多去了解,不要太過於緊張;希望母親生活的開開心心;希望母親能夠走進他的世界,因爲他愛他的母親。

深情的溝通,讓我感動。人世間需要太多的溝通,然而最基本的溝通,就是這種深情的溝通——母子間的溝通。學會溝通,善於溝通,瞭解他人,悅納他人,人生就會變得多姿多彩。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9

說一句“我愛你”或是“我想你了”到底難不難?

對深愛的人說“我愛你”,對分別已久的朋友說“我想你了”,大多數人都應該做得到。那麼對父母呢?對父母說“我愛你”“我想你了”也這麼容易嗎?

小時候爸爸出差回來的時候總是會問我:“想不想爸爸?”

然後我就會說:“想啊。”

“真想還是假想?”

“真想。”

這樣類似的對話在每個人小的時候都應該出現過。但似乎孩子越長大,就越不會向父母表達愛和思念了。不會表達並不是不愛,而是像龍應臺感覺到的一樣,“愛”,卻不一定“喜歡”。

有些時候特別希望自己永遠是一個三歲的孩子,這樣爸爸就不會變老,媽媽也不會變老,我們之間的距離也不會拉遠了。雖然我和爸爸媽媽的關係一直都挺融洽,也會經常的溝通,但在有些方面還是會有隔閡。

我長大了,所有和我一樣的孩子都長大了。雖長大了的孩子對於父母來說還是孩子,但這些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抱負,自己的朋友圈,這些都是父母無法跨越無法進入的。甚至當他們摔倒的時候,都不再需要父母的安慰和攙扶。

於是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一點一點趨於平淡。加上孩子和父母是完全不同的兩代人,看待問題的眼光不一樣,興趣愛好也不一樣,必定會更加疏遠。

龍應臺出生於臺灣上世紀50年代,來自一個漁村。她的兒子是臺灣和德國混血的80後,生活在德國。如此不同的兩代人進行對話,他們討論的話題涉及面很廣,比如:族羣問題和身份認同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個體權利、價值取向和職業規劃、流行文化和藝術鑑賞、生活習慣、個性發展、衰老、死亡以及戀愛問題等等,母子之間互相交流、溝通,貫穿其中的是關懷和愛。

從他們的信件裏,我看到龍應臺在認真地瞭解、認識兒子,同時也在努力解釋自己。在一些話題的討論中,她多次提到大陸見聞,說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飯館裏,16歲的從甘肅山溝小村裏出來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個月賺兩百多塊,寄回去養她父母。當安德烈說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的時候,龍應臺就問:“安德烈,那16歲的女孩,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你能想象嗎?

從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間的差異。他們長於理性思考,而我們重情感抒發。我們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們不會思考,也不會想去思考。當然在一些問題上,安德烈跟我們一樣顧慮、煩惱。“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我幾乎確定不太可能有你們的成就,你會失望嗎?”龍應臺說:“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要你和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父母和子女之間需要的是互相的溝通和理解。但是還有很多的父母並不願意和孩子溝通,也沒有想要體貼瞭解孩子內心想法的慾望,只是一味的拿着大人的架子。也有很多的孩子對父母不尊敬,凡事也不會去體貼父母的想法。不論是交流,是溝通,還是彼此之間的理解和信任,都是互相的,是雙向的。我們不可以一味的要求父母來理解我們,要求父母來關心我們,來愛我們,我們也應該嘗試着去了解他們,體貼他們的想法。因爲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不再是小孩子,我們不應該任性,而應該理性的思考問題。或許長大了的孩子不能像小時候一樣向父母表達出自己的愛和想念,但是我們可以用互相之間的理解和支持來表達。

不管孩子處在什麼樣的地位,在別人眼中是一個怎樣的人,父母永遠會給予孩子最不求回報的愛。不管孩子遇到什麼困難,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最忠誠的朋友。這種無私的愛只有父母纔可以給。

我永遠的朋友,一輩子的支持和依靠,我希望你們能夠一切安好。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0

這個星期,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令我感觸頗深。

《親愛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合着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經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臺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臺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一樣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臺“第一次瞭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可是你明白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期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

就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的一個好朋友——婷婷,平時在學校裏學習成績很優異,是他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他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有異常多的好朋友,活潑又開朗,可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一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己悶在房間裏,不喜歡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歡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說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可是和我在一起時,她就有說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景、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之後,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明白:婷婷的爸爸又經常出差,所以沒有時間與爸爸媽媽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喜歡傾訴,總覺得歡樂的事情應當與每個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歡和爸爸媽媽聊天,他們明白了我的情景,也會很歡樂,這就讓我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我,她們在傾聽我的話,我們在一起學習,他們在陪伴我成長。而婷婷不喜歡與父母交談,覺得自己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因爲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絡的詞彙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並不瞭解自己的兒女到底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說些網絡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婷婷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很想把這本書送給婷婷,期望她能經過閱讀這本書,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因爲生活的重擔,使他們有些無暇顧及你的一些喜好,書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多少青少年想擺脫父母,獨立生活的心聲:“也就是說,你到今日都還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恐怕婷婷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吧!使婷婷與爸爸媽媽之間的隔閡能夠慢慢被清除,變回那個開朗大方的她。龍應臺明白了兒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動與父母交流,父母必須會明白她的想法的吧!

我期望天下的父母看這本書,讓同學們閱讀這本書!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1

這本書一口氣就能讀完,書本身內容不多,更主要的是引人入勝(也許這麼說有點不恰當),能讓人跟隨文字一起感受一起思考。

看書的簡介就知寫的是母親與兒子的對話,想象內容肯定和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啊交流什麼的有關,確實也是這樣,但書不單單是寫代溝的。由於母親和兒子身處不同的文化環境,交流也多了一層特殊性。豆瓣上的內容簡介中寫道“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着的讀者,爲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我覺得太誇張太官方了,其實這就是一本很親切的書,與我曾走過的成長心路親切,與充滿疑惑的青蔥歲月親切。

書的內容就不重述啦,只是讀的時候想到自己19歲時也是這樣的對世界相看,什麼都有話說,愛記錄,有很敏銳的感受,困惑迷茫而又充滿希望,現在看來覺得很淺但是很真實,生命活得自由自在。詞窮了,願我們漸漸長大的同時也不忘擁有,或是曾擁有過,一顆年輕的心。

以下是書中摘錄:

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僞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

十八歲時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環境保護、政府責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難補課。但是生活的藝術,這其中包括品味,是補不來的。音樂、美術,在我身上仍舊屬於知識範圍,不屬於內在涵養。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個要時時提醒自己去保持的東西,就像一串不能遺忘的鑰匙,一盆必須每天澆水的心愛植物,但是生活藝術,應該是一種內化的氣質,像呼吸,像不自覺的舉手投足。我強烈地感覺自己對生活藝術的笨拙;漁村的貧乏,使我有美的貧乏,而有知識沒有美,猶如大海里沒有熱帶魚。

尷尬的局面就常出現,譬如說,講“勤儉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或者“中秋和七夕蘊含中國人的美學”時,很多人句子講一半就,嗯,卡住了,不知怎麼講完這個句子,因爲,執政以來,自稱“中國人”在今天的臺灣可能招來白眼,極端不正確。但是把句子改掉,說,“勤儉是臺灣人的傳統美德”或者“中秋和七夕蘊含臺灣人的美學”,又好像偷了別人的東西似的。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羣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羣衆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裏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裏頭弄髒自己的褲腳。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

可是,我不能不意識到,我的任何話,一定都是廢話。因爲,清純靜美,白衣白裙別上一朵粉紅的蝴蝶結——誰抵擋得住“美”的襲擊?對美的迷戀可以打敗任何智者自以爲是的心得報告。

如果在一條直線上,你一定要我“選邊站”——站在中間“偏左”還是“偏右”的位置,我萬不得已會選擇“左” 。說“萬不得已”是因爲,老天,如果說我目睹和親身經歷的二十世紀教了我任何東西的話,那就是:不要無條件地相信理想主義者,除非他們已經經過了權力的測試。一個有了權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義者,纔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不曾經過權力測試而自己信心滿滿、道德姿態高昂的理想主義者,都是不可靠的。

我也願你看清理想主義的本質──它是珍貴的,可也是脆弱的,容易腐蝕腐敗的。很多人的正義感、同情心、改革熱情或革命衝動往往來自一種浪漫情懷,但是浪漫情懷從來就不是冷酷現實的對手,往往只是蒙上了一層輕霧的假的美麗和朦朧。

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願景,眼睛熱切望着前方,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麼一下子,就看不見了。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

(安德烈)人跟人之間願意花時間交流,坐下來爲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爲了聊天而聊天,在歐洲是生活裏很大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種生活藝術。香港沒有這樣的生活藝術。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2

“你18歲的時候,最快樂的事是什麼?最遺憾的是什麼?你和你父母談過嗎?”在一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很多學生都會問我這些問題。當時,他們與父母的溝通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的關係甚至處於冰點。所以,我決定和我的學生們一起讀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

這本書的作者是臺灣作家龍應臺。她是一位兇猛的文學鬥士,被譽爲中國最強大的筆;她也是一位敏感的母親,有兩個反叛獨立的混血兒子。”《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和大兒子安德烈的書信集。它包含36個字母。這36封信反映了母子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意識形態的影響。它們記錄了兩代人爲消除隔閡和衝突所作的努力,爲中西文化碰撞提供了清晰生動的例證。

在序言中,作者說:“要遇到一個18歲的孩子,你必須從頭開始。你必須放手。”不管我們是誰,我們18歲的孩子可能很熟悉,相信理想,嚮往自由。但面對我們18歲的學生或孩子,我們總是在他們的地位和身份方面與他們進行不公平的溝通。他們會反抗,他們會掙扎,他們甚至會開始逃跑。我們生活中許多18歲的孩子和父母都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正如作者所說,“就像水上的浮萍,他們彼此分離,對世界其他地方漠不關心”。我們更需要的是一起努力。讓我們在生活中再遇到一個18歲的孩子。他們也第一次認真地瞭解父母。無論是通過信件、對話還是遊戲,我們都需要找到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聯繫。

想想我18歲的時候,忙碌緊張的高中,我早晚都遇到了父母。我們的談話似乎都是關於“你想吃什麼?”今天學習怎麼樣?”考試怎麼樣?”這樣的關心和問候。現在學生的情況也差不多了。家長更注重孩子的學習。似乎他們對孩子的情感、愛好和願望知之甚少。更不用說深入的交談和理解了,更何況,幾天不跟家長說一句話是不可能的。”我只知道有多少父母和孩子住在同一個房間裏,但沒有什麼可談的。他們彼此相愛,卻不認識對方。他們渴望接觸,卻找不到一座橋。在《親愛的安德烈》中,兩代人之間的對話可以如此廣泛和直接,沒有說教,而是敞開心扉。從“當德國人在德國踢球時,你會爲他們歡呼嗎?”爲了探索兒童對歷史和國家的理解,從一部關於階級與貧富差別的電影和社會公正兩方面探討生活中的兩種道德,從一夜之間的新聞事件談起民主理想主義的觀點,從香港和德國的咖啡館談起文化。從彼此的問題中談論死亡和未來。我想如果你想更全面地瞭解一個人,你可以試着瞄準一個問題,不僅是你的提問和回答,而且是互動交流,這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如果18歲的擔心不是生死攸關,肯定是一些小事,但會影響一整天的心情。家長會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學會像雞湯一樣平衡,但很難體諒別人的感受,照顧好自己的位置。但這是我們生活中應該學會處理的麻煩,因爲我們的思想是獨立的,但我們是社會羣體中的人。對於未來,我們需要牢記龍應臺的話。”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功,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生活的框架下,什麼樣的工作更有可能給你帶來幸福?首先,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對你很有意義。如果你的工作沒有綁架你,讓你成爲工作的.囚徒,讓你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更有可能幸福。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時,你就會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了你時間,又沒有剝奪你的生命時,你就有了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感會讓你快樂。”長久以來,無論是高考、考研、就業、升學、戀愛、婚姻、家庭等,都需要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己,認清生活的本質。我們的最終責任對象是“我們自己”。而那些18歲的老路,無論誰有高人的指點,有多少深坑和險情你都要避免,還是自己走。

安德烈與母親龍應臺的交流,是我們生活中的望遠鏡和放大鏡,它使我們能夠看到遠處的天空,以及我們生活中的困難和平凡。我們也可以在這裏找到18歲問題的正確答案。我們也慢慢地用眼淚和離開去理解:所謂的父母是那些不斷地快樂和悲傷到背後,想要找回擁抱卻不敢說出來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這是第一次出生併成爲人類。再說,他們是第一對父母。我們也是第一批孩子。事實上,我們都在成長。當孩子因爲父母而幸運時,他們爲父母感到驕傲。這是我們必須獨自走的路!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3

初識龍應臺,源於她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而在這本書裏,她更多的是一位母親,一位與普通女人無異的母親,慈愛,嘮叨,渴望與孩子交流,又失落於孩子漸漸的成長與離去。

書源自於母子之間三年的書信往來,代價“你不要打那麼多電話‘騷擾’我”——安德烈如是說。安德烈的觀念此刻看來與當下的我們並無差異,渴望獨立的人格,對前途的茫然,對政治事件的批判,對東西方文化的感知,對父輩觀點的質疑等等。安德烈是幸運的,她有一個睿智的學者母親,能夠將自己的思考化作一封封書信。或許,這些書信的意義在於,她寫出了許多人想到卻道不明的思考。

以下是書中幾段觸動的文字。

關於成長中的得與失

——安德烈,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可是給了我一種本事,悲憫的本事,同情的本事,使得我在日後應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僞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禮貌的核心關懷所在。你懂的,是吧?

同時我看見自己的缺陷。十八歲時所不明白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環境保護、政府職責、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難補課。可是生活的藝術,這其中包括品味,是補不來的。音樂、美術,在我身上仍舊屬於知識範圍,不屬於內在涵養。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個要時時提醒自己去堅持的東西,就像一串不能遺忘的鑰匙,一盆必須每一天澆水的心愛植物,可是生活藝術,應當是一種內化的氣質,像呼吸,像不自覺的`舉手投足。我強烈地感覺自己對生活藝術的笨拙;漁村的貧乏,使我有美的貧乏,而有知識沒有美,猶如大海里沒有熱帶魚。

而你們這一代,安德烈,明白什麼、不明白什麼?網絡讓你們擁有廣泛的知識,社會富裕使你們習慣物質的追求和享受,藝術和美的薰陶、唾手可得。你們這一代“定錨”的價值會是什麼?終極的關懷會是什麼?你,和那個甘肅來的疲憊的少女之間,有沒有一種關聯?我的安德烈,你認爲美麗的熱帶魚游泳也要有方向嗎,或者,你要挑釁地說,這是一個無謂的問題,因爲熱帶魚爲自己而活?

關於國家認同感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以作中國人爲榮,“爲榮”和“爲恥”是連在一起的。我當年流傳很廣的一篇文章叫做“中國人你爲什麼不生氣”,一位有名的前輩寫的是“醜陋的中國人”,批判的都是我們自己。然後突然,“中國人”這詞變成了別人,甚至是“敵人”,而我們變成了“臺灣人”。

一個被長年灌食某種飼料的人,見到飼料都想吐。民族主義的飼料——不管是中國牌還是臺灣牌的,我們都被灌得撐了,被剝奪的,就是一份本來能夠自自然然、單單純純的鄉土之愛,純潔而珍貴的羣體歸屬感。它被弄得變形了。

關於平庸

——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爲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爲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期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爲自己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麼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終,還是“自己”二字。所以,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爲了貼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

關於痛苦

——我不明白你們這一代的德國少年是否讀過《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和你一樣,在法蘭克福成長,他的故居我也帶你去過。23歲的歌德愛上了一個已經訂婚的少女,帶給他極深的痛苦。痛苦轉化爲文字藝術,他的痛苦得到昇華,可是很多其他的年輕人,緊緊抱着他的書,穿上“維特式”的衣服,紛紛去自殺了。安德烈,我們自己心裏的痛苦不會因爲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它對別人也許微不足道,對我們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大,很痛。

關於家

——給你一個家,深深地紮在土地上,穩穩地包在一個小鎮裏,是因爲期望你在泥土上長大;期望你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期望你,在將來浪跡天涯的漂泊路途上,永遠有一個不變的小鎮等着接納你,永遠有老友什麼都不問地擁你入懷抱。不要你和我一樣,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完美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沒有人期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爲苦楚而成爲比較深刻的藝術家。

關於父母

——父母親,對於一個20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爲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傢俱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4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和讀大學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書信集。在安德烈十四歲那年,龍應臺離開歐洲去臺北市政府工作,這一走,就是四年。等龍應臺四年之後再回到安德烈身邊時,她發現安安變了,以前那個讓媽媽擁抱、親吻、牽手,以至於讓媽媽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不見了。站在龍應檯面前的,是一個“不認識的人”,“他在想什麼,他怎樣看事情,他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喜歡什麼厭惡什麼,爲什麼這樣做那樣做”等,龍應臺都一無所知。四年的時間,猶如一道鴻溝,把龍應臺遠遠地阻隔在一個鮮活的世界之外,以至於“想和他說話,可是一開口,發現即使他願意,我也不知說什麼好”。應對母子之間這樣的陌生和距離,龍應臺決定打破。

這樣的場景,一點也不難理解,14-18歲是快速成長期,這個階段,成長的不僅僅是個頭,更重要的是思想,當兩人的交往出現四年休眠期時,當兩人有了四年的距離時,你再想進入對方的世界,就必須想辦法打破阻隔兩人的堅冰,即使你們是母子。

爲了瞭解安德烈,龍應臺決定和安德烈互通書信,在徵得安德烈的同意下,兩人一堅持,就是三年。

在35封來來回回的信件中,母親慢慢走近了兒子的世界;在35次來來回回的爭論中,兒子逐漸瞭解了母親。作爲讀者的我們,也在這35封你問我答、我爭你論的信件中,逐漸澄清了兩代人的人生觀以及東西方的文化區別、思維區別,因爲這不僅僅是兩代人在對話,更是是兩種文化在對話。

對於作爲母子關係的兩個人來說,兩人之間在生活和工作等很多方面存在差異。例如,母親拒絕奢華、崇尚簡單生活,在生活上從不浪費、不奢侈,對於這樣簡單的生活,兒子怎樣看待呢?兒子的評價是“你的衣服就是披上一個裝馬鈴薯的麻布袋或者蓋上一條地毯”,兒子十分疑惑:“爲什麼不花點時間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爲什麼不偶爾去個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自己從來沒有聽過的音樂?”再例如,對待寫作,龍應臺總是在好多天前就準備稿子,而安德烈非要等到交稿那一天才寫稿子;龍應臺寫作時是“吹毛求疵,注重細節”,安德烈寫作時是一邊聽音樂一邊和朋友寫MSN一邊寫信給媽媽;龍應臺把寫作當做“事”,安德烈把寫作當做“玩”,他期望寫的本身就是一個好玩的、愉快的過程,而不是工作壓力……

這就是媽媽,這也是孩子,很多時候,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於家長的看法。家長要想培養出一個有思想有見地的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允許孩子對自己說“不”。

對於作爲中西方代表的兩個人來說,兩人的對話又揭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別,這種差別體此刻生活態度和思維方式上。龍應臺很驚奇歐洲青年爲什麼沒有任何畏懼,背起揹包就敢千里闖蕩;爲什麼滿腦子都是玩;爲什麼他們的父母不要求他們努力讀書,出人頭地;爲什麼他們的學校對他們沒有期待,期待他們回饋社會,報效國家……其實,這一系列的疑惑背後,是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西方人崇尚“個人思維”,東方人崇尚“團體思維”。也就是說,在西方人意識裏,一個人背起揹包就能夠走天下;而在東方人的意識裏,即使玩,也應當是一羣人圍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大風吹或者躲貓貓,也要有必須的意義和價值,要從羣體中尋找安全和歡樂。而安德烈呢,他享受的則是更爲閒適的生活方式:三兩個朋友,坐在咖啡館裏,就爲了友情而來相聚,就爲了聊天而聊天,就爲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爲了感受一下微風習習的午時……

這就是東方和西方的區別,東方人習慣於團體主義思維模式,西方人習慣於個人思維模式。很難說,是“團體思維”高於“個人思維”,還是“個人思維”優於“團體思維”,但有一點不能否定,在西方個人思維模式下,他們變得愈加的獨立和自尊,而我們的盲從和隨大流意識,跟我們的團體思維也應當有很大的關係。

經過龍應臺的文字,我再次審視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父母與子女到底是什麼關係?子女是父母的附屬品嗎?是父母的私有產品嗎?父母有權利對子女的一生做出規劃嗎?

在養育兒子的過程中,我一向採取的是“放養”態度。但,看看龍應臺的文字,我對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又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父母僅僅是子女來到世界的一個通道,父母僅僅是子女生命最初的守護者以及成人後的守望者。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眼睛熱切地望着前方,奔向他的人生的願景,而父母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

龍應臺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她說:“父母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爲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緣分,就是在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離開,對着你的背影默默揮手。”

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時給他以守護,長大後給他以守望,並且,這守護和守望,還都是一廂情願、自願付出,僅此而已。對於長大的孩子,父母到底有多少權利參與他的生活,或者幫他做出決定呢?我們再看看龍應臺的做法。當二十一歲的安德烈開始抽菸時,龍應臺也很生氣,恨不得把他嘴裏的香菸拔出來,“扔進大海”。但,龍應臺沒有這樣做,她在內心對自己說:“你面前坐着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裏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裏的煙拔走。他早已不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是一個‘別人’。”二十一歲,已經到了獨立自主的年齡,是成人就得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也爲自己的錯誤承擔後果。一旦理解了這個邏輯,他決定抽菸,做父母的就沒有權力或權威約束他。龍應臺只能說的一句是:“你得尊重你共處一室的人,所以,請你不在室內抽菸。”

關於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看法,龍應臺的文字也給人很大的啓示。當安德烈對媽媽說,他也許會很平庸時,龍應臺這樣說:“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歡樂。什麼樣的工作能夠給你歡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裏是你歡樂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者到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比較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爲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一天爲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鬥爭,還不如每一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

是的,人生過程本無意義,而我們就是要賦予它意義,我們賦予它意義的唯一方式就是體現自己的價值,感受生活的歡樂。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時,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能給人帶來極大的歡樂。

除了對工作的看法,龍應臺對朋友關係的思考也很精闢。她又打了一個比方:“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能夠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攔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羣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僅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能夠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職責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很多時候,我們在感慨友情的難得,殊不知,是自己沒有精力和本事再去培植友誼。

較之龍應臺的《目送》和《野火集》,《親愛的安德烈》更具有一種溫情,因爲她是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上去書寫,但,即使是和十八歲的兒子的通信,睿智的人也在字裏行間播撒下思考。親愛的朋友們,在讀艱澀的文字之餘,在繁忙走親訪友的間隙裏,不妨,也拿起這本書,放鬆一下,看龍應臺到底在怎樣說。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5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爲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於是,龍應臺邀兒子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去認識她生命中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也使兒子安德烈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孩子長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也和母親漸行漸遠。他們是兩代人,中間隔了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了東西文化。在他們的對話中,涉及到了生活習慣,藝術鑑賞,東西文化,甚至衰老,死亡。

書中《給河馬刷牙》裏,龍應臺說了這樣一句話:“當你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現在的學生都被要求努力學習,上着小學,中學,大學,最後工作。但是,有多少人卻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又有多少人爲了金錢與權力每天忙碌着,做着自己不喜歡的事?工作的真正意義,應該是去體驗人生,感受生活的快樂。而金錢與權力,從來就不是快樂的核心因素。而現在有多少人已經在繁忙的工作中失去了快樂,忘卻了最初的夢想,迷失了自己?所以,現在的努力是爲了以後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去選擇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工作。

《獨立宣言》裏安德烈說:“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家長都希望孩子長大後也像小時候一樣喜歡他們,可是孩子長大後也會有自己的思想,會接受新的事物,也就與父母之間產生了代溝。而父母的關心往往卻給孩子帶來無形的壓力。父母不能永遠陪伴着孩子,孩子總有一天會走向社會。所以父母應該學會適當地放手,去讓孩子有自己生活的能力。在這本書裏,我也看到了一位努力嘗試走近兒子生活的`母親。她和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深愛着自己的孩子,她去接受新的事物,努力想去了解兒子的世界。這是多麼無私而卻卑微的愛。作爲兒女的我們,在接受了許多新事物,在認識這個世界的同時,是否也應該回頭看看,去重新認識一下自己的父母?

這是一本兩代共讀的書,在這本書裏,孩子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父母的想法,理解父母的愛;父母也可以更加認識孩子的世界,學會放手。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6

兒子成長了,本來就和母親漸行漸遠,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對這個世界的抱負,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無法跨越進去的圈子。於是,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也就漸漸平淡。龍應臺慌了,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繫。於是,她邀兒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一方面她可以透過書信來了解兒子的想法、內心到底在做什麼打算,以及爲人母親最渴求知道的——過的好還是不好?這36封信就是如此產生出來的。

從他們的對話裏,我看到的龍應臺,是一個愛兒子的普通母親,她在認真地瞭解、認識兒子,同時也在努力解釋自己,三年的對話是成功的,母子收穫了巨大的幸福。在我看來,龍應臺對“中國”和“中國文化”非常熱愛,反獨裁、反強權,追求民主、關心民生,厭惡作秀的政治人物,呼喚公平正義。在給兒子的信裏,她對“貧乏”、“愚昧”的漁村娓娓道來(“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僞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她對故土臺灣愛的深沉。在一些話題的討論中,她多次提到大陸見聞,關於將來,說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飯館裏,16歲的從甘肅山溝小村裏出來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個月賺兩百多塊,寄回去養她父母,安德烈說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龍應臺就問:“安德烈,那16歲的女孩,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你能想象嗎?”回想自己,龍應臺說:“18歲的我,不知道高速公路,不知道下水道,沒進過音樂廳和美術館,不知道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龍應臺對安德烈說:“我對於享受和物質,帶有幾分懷疑的距離”,爬黃山的時候,她看到挑90斤重的少年挑夫,一邊水泥、一邊食品,早晨4點出門,黃昏爬到山頂,回到家深夜,肩膀被扁擔壓出兩道深溝,一天掙30塊錢。她說:“安德烈,30塊錢不到3歐元,不夠你買3球冰淇淋,山頂咖啡一杯20元,我不太敢喝,但是不喝,那個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難呢?”她講黃山少年,我很激動,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也動容了。

從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間的差異,教育、意識,很多方面。比如,他們長於理性思考,而我們重情感抒發,他們會積極參與、干預現實,而我們更多是旁觀。18歲的安德烈和他朋友討論的內容在我們看來是不用討論的,沒什麼好討論或者討論不出什麼,我們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們不會思考,也不會想去思考。我們依賴長輩、領導,我們相信,我們從衆、附庸。就香港選舉時間表出臺問題,安德烈置疑香港人數的少,在他看來,爭取小小的本該的權利,爲什麼不發出聲音呢?龍應臺是呼喚民主的,她在之列。當然,一些問題上,安德烈跟我們一樣顧慮、煩惱。“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我幾乎確定不太可能有你們的成就,你會失望嗎?”龍應臺說:“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要你和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完全贊成龍應臺,但事實上只有少數的人不是被迫謀生。以龍應臺的這一段文字來看,我認爲,她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所有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但爲什麼世上還是有這麼多的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壓在孩子的身上呢?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頂尖中的精英,不斷的期許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這或許就是變相的施壓吧。但……就放任着他一事無成、遊手好閒?不!所有的母親都會擔心,會緊張。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親的爲難之處。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7

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他們的心態啊。也就是說,他們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 題記

讀《野火集》從此知道了龍應臺,知道了原來有這樣一種寫作方式,有這樣一種批判精神可以通過筆端展現出來。還記得當時的震撼,以及在無數次的作文中給我的啓示。很敬佩這位女性,可能比起魯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筆觸,龍應臺是溫和的,但她卻實實在在地活在我們這個世紀,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更覺得親切,覺得真實。帶給自己更多的尊敬。

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爲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爲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爲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8

一直特別喜歡讀這種貼近生活的書,可能是好理解或者是得到某一瞬間的共鳴。我熱愛人與人之間的碰撞和交流,就像三毛書中寫的朋友親情的那些暖和怨總讓我悲傷或溫暖。在這種美好的生活中如果再有一點感情的點綴,讓人很容易愛上這個世界。

龍應臺帶有中國母親的特點卻又有一些特別,安德烈帶有二十歲年輕人的心聲特點卻又有異國的風情。今年我二十,不得不說當讀到他說我是一個平庸的人,我心裏震動一下。我想我也是比他更更平凡的人。三流學校沒有志向沒有興趣大概我最迷茫的時候就是此處吧。我想我就是註定平凡的人,所以我就是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玩遊戲時大喊大鬧沉浸其中,可以夜晚叫上朋友跑出學校遊蕩城市的角落,可以坐在那裏看上一下午的書,可以對路過的人肆意大笑,我想這是二十歲的我獨特的迷茫和頹廢,我沒有目標便只好浪費生活。想起家中的親人何不內疚,但是我難以邁出我的步伐達到他們的期待,只好做生命的享受着,我是一個小小平凡的人。當龍應臺說出我只想讓你快樂,如果我淚腺發達肯定會流淚。因爲我們都想做令人驕傲的孩子,同時也渴望理解。

倆代人的溝通帶有親情的傳遞也有思想的碰撞,特別有意思。我想交流纔是真誠的傳遞方式。當我們想了解一個人,就要跟他說很多的話,真誠的說話。在中國不得不說親情的重量是最重的,但是那是父母一昧的給予他們的愛,孩子也要尊重父母努力的達到期待。這是親情麼,是,這是幾千年的親情,但我想算一種賦予的契約,做父母的應該怎麼做做孩子的應該怎麼做。我們從未了解彼此。這不是那種你知道你怎麼做你爸會痛扁你也不是你媽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拉的什麼屎,是那種你說出一個觀點,竟然是認同或者討論,而不是那種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我想在中國很難,因爲父母給予的太多,連龍應臺這種開明鼓勵獨立的母親,在孩子說抽菸喝酒什麼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去詢問和勸誡,他們不管自己孩子有沒有主見或者在何種心情下做這種事,只知道這不好要停止。這就父母身上那種你永遠是小孩,我要永遠保護你。這種深愛,大概很多時候都讓孩子喘不動就想他們能把心放在自己身上,享受自己的日子。可當我們爲人父母又是如此,這是典型的中國情感。沒有好壞,只是想要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會慢慢改變。當讀到安德烈說他看到中國二十歲的年輕人的幼稚表現,我羞紅了臉,因爲我也如此。

一個母親能與孩子這麼交流,是一種多大的感動。我們都退讓一步,不能全部認同但我學着理解你的世界。以上吐槽了可多,其實是隨心寫。我知道這邊本書感動的.是親情,我也羨慕能如此真誠的同最愛的人交流。我更喜歡他們討論的香港人的快生活對政治的討論對恐懼的討論去愛情的見解,這纔是內容,是生活。是倆代人的不同是碰撞,但是我讀了共鳴也讀到了感悟。原來每個人都是如此有意思。說是心靈雞湯吧,也算,但我不認同。因爲我並不是求雞湯而來,我只想看看這對母子的不同和思想的不同階段,一個二十歲的世界和一個四十的世界和增加我們對生活的感悟。

不管是誰,只要我們愛,都要想着去了解,在生活中永遠不要忽略與他人的溝通。這是愛應該有的最初步驟。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9

2004年,也就是14年前,龍應臺突然發現兒子“安安”不見了,站在面前的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青年,面對兒子時她不知如何開口,不知他在想什麼、在乎什麼,這是一個如此親密又如此陌生的人。

愛不單單是心裏的思念、言語的關懷、全力的付出,更多的是理解,懂纔有愛,愛而不懂那是虛假的愛,那終歸愛的是自己。

她強烈地要認識這個18歲的親密陌生人。智慧的人,永遠是不單有想法,更關鍵的是還有辦法,而且是妙法。她請求安德烈以書信的方式與她共同寫一個專欄,條件是一旦答應就不能半途而廢。安德烈答應了。

龍應臺覺得: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在信中,他們談國家意識,談文化認同,談世界觀,談人生價值,談對工作的態度,談愛情觀,談抽菸問題……對話並非總是順暢的,有爭論,有各執己見。比如安德烈對龍應臺說:“你聽不懂我的意思對不對我們的代溝就在這裏:我上面所說,沒有一句我的同儕聽不懂,而且,我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他們根本不需解釋。”他要求媽媽“問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當然更多的地方充滿一個母親眷眷的讓人感動的情,有很多觀點有着讓人眼前一亮的智慧的火花。

從2004年5月12日的第一封信,到2007年8月24日的最後一封,歷時3年3個多月時間,母子2人書信往來共36封,以專欄的方式刊載。這36封信影響了臺灣、大陸以及國外許多的家庭,許多的父母,許多的`兒女。因爲兩代人“親而不懂”“愛而不知”的問題,就好像情感上的“代溝癌”一樣,擴散在父母和子女的肌體內,父母給錢、買房、贈車、送飯用各種方式表達“疼愛”也收效甚微,子女節日送禮物、生日送蛋糕、老花鏡、防滑鞋、菸酒糖茶頻繁表達“敬愛”也難暖愛子之心。

龍應臺給他的兒子足夠的自由,他們可以在同一個問題上各抒己見,沒有對錯,他們相互尊重對方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讓我們覺得:龍應臺不像是安德烈的母親,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個願意聆聽的朋友,在她眼裏安德烈是一個自由的人,她無權強令他做什麼。龍應臺這樣的態度使得她的兒子可以無憂慮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瞭解了自己的兒子的想法、人生觀和價值觀。這種寬容、這種理解使得他們彼此瞭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給了他正確的指引方向。

安德烈是個幸運的人,他是一個自由人,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她不像其他的母親給孩子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許,在她眼裏,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爲,做母親的無權干涉只能引導。而當安德烈失落的時候,她會安慰他,鼓勵他。

龍應臺用書信的方式瞭解兒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放下作爲長輩的架子,以一個朋友的方式與兒子交換彼此的想法,沒有批判、沒有責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駁,還有安慰。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0

前幾日去書店,給外甥女買童書,瀏覽了龍應臺的書籍,初識她是因爲《目送》,在噹噹網上很是暢銷。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讓自己很是感慨。我很難想象母親和孩子竟可以這樣的交流。當龍先生遇到了所有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孩子終歸還是漸行漸遠時,甚至她的問題更爲嚴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長過程中並未陪伴在孩子身邊,而且兩人中間還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異之牆。但是龍先生選擇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於是兩個人便一起寫了三年專欄,通過一封封跨越大洋的書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談,讓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兒女溝通的方法。36封家書談論的內容包含生活,社會,經濟,政治,人生,母親與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說《傅雷家書》是父親對孩子諄諄的教誨,那《親愛的安德烈》就是母親與孩子深刻的交流。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雖是以母子交流爲主,但大多通過對時事,對人生,對事情的交流來體現。文中涉及了許多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兩個我很有感觸的說一說。第8封,第9封信中,兩人討論了“兩種道德”的問題。主要針對日益明顯的貧富差距問題,不僅在臺灣在德國,在大陸也是,整個世界也是。我們在吃着好幾百塊的大餐時,是否可以想到還有孩子在山區裏不知道什麼叫披薩不知道什麼叫漢堡。在我們倒掉殘疼剩飯的時候,是否可以想到非洲那些因飢餓導致水腫肚皮滾圓最終死掉的孩子。這是個非常嚴峻的現實問題,也是個非常嚴峻的道德問題。於是龍先生就提到了兩種道德,消極的和積極的。我們可以節約,可以不浪費,可以隨手關掉無人房間的燈,在並非很熱的時候不開空調,但是這個只是消極的道德。積極的道德是主動的抵制,主動的做一些事。而我覺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觸的話是“菲利普(龍應臺二子)說,誒呀媽媽,那你雞也不要吃了,你知道他們是怎麼大量養雞的嗎?他們讓雞在籠子裏活活被啄成一堆爛肉,你說人道嗎?我說,我又不是聖人,我只管我記得、做得到的。道德取捨是個人的事,不一定又邏輯來管轄。”雖然這話聽起來自私,卻確實解決的我的問題,許多次我徘徊於消極和積極的道德之間不知如何取捨——那只是個人的事。

第27封信《給河馬刷牙》更是使無數人潸然淚下。文中龍先生主要寫到他的兒子覺得自己會一直平庸下去,而問龍先生是否會失望,龍先生的回答是隻要覺得有意義,可以帶來快樂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別的'比的,自己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何來平庸?“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爲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爲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也讓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們要求我們好好學習的目的並不是要讓我們成爲什麼人,而是讓我們有選擇成爲什麼人的權利。

“龍應臺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爲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臺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這樣的文品、人品,值得我們去品讀。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1

早秋的上午,陽光跳躍在桌面上,微風拂過臉頰擾亂了額前的髮絲。教室裏冷風呼呼作響,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可我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熱血沸騰,爲兩代人的思想溝通所震撼。

三年的時間,讓母子二人由“陌生”變爲“熟悉”。龍應臺說:“我可愛的安安,哪裏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裏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吧。但當龍應臺發現那個可愛的安安變成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棱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的安德烈時,她想到了用一種最溫婉的方式---寫信。文字,真的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動人的力量,兩代人的溝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詞透露的溫情中逐漸消融。

透過書信,我彷彿看到了一個陽光的大男孩:在德國長大,深受歐洲古典藝術和美的薰陶,喜歡聽旋律優美的音樂,崇拜爵士樂,喜歡單純地享受聆聽。在他的來信中,我感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強烈碰撞,愛國情懷與避政心態,安分保守與熱情奔放。我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種文化。

我最喜歡的一封信是龍應臺給安德烈寫的《文化,因爲逗留》。在香港這座繁華而又忙碌的.大都市裏,隨處都能看見急衝衝趕路的白領公務員,各種嘈雜聲充斥着人耳,快節奏的生活壓抑得人喘不過氣來。這種生活真的就是我們想要的嗎?想起暑假裏和媽媽一起去臺灣誠品書店,在這裏書是一種文化,而讀書更是一種享受。不同年齡的人因書在此匯聚,甚至還有人提着行李箱,只爲感受書本的魅力。書店裏橘色而溫暖的燈光將書本籠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寧靜,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關照。文化經典就是被時間的篩子所挑選的金塊散發着迷人的香氣,沁人心脾。這大概就是經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過了龍應臺和安德烈的來信,我不禁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進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會出現叛逆情結,漸漸地與父母的交流變得少了,每天都單調地重複三點一線地生活。看到龍應臺給兒子的信後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們也想和我溝通交流的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

與經典裏所描繪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媽媽並不是細膩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於表達的,中國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愛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週,因爲要上晚自習,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買飯。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燉好排骨送到校門口。當爸爸轉身離開時我看到他被汗水溼透的襯衫,心裏有種莫名的感動。有多少次父母對我們的付出被我們認爲是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擁有的美好。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書中母子二人的對話,讓我的心靈有很大觸動。反思自己,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通過這本書我找到了與人心靈溝通的橋樑。心中釋然,昏黃的路燈下是一家三口拉長的身影,留下一串歡快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