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範文(精選15篇)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範文(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範文(精選15篇)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1

這本書主要講了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就必須要搶先一步,抓住時機,先下手爲強。當今世界競爭激烈,企業想要脫穎而出,站穩腳跟,就必須要善於抓住時機。通過舉北大荒的知青李曉華在20世紀80年代成爲百萬富豪的例子和日本索尼公司創始人井深大的例子告訴我們要學會創新,速度是成功的助推器!有速度纔有優勢。

書中日本索尼公司的創始人井深大的事例令我印象深刻。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一臺美國錄音機,便搶先買下了專利權,並很快生產出日本第一臺錄音機。1952年,美國研製成功“晶體管”,他又搶先買下這項專利,回國數週後便生產出日本第一臺晶體管收錄機,銷路一直很好。從井下深的身上我看到了速度,看到了先下手爲強的精神。他之所以能去的成功是因爲他善於抓住機遇,善於抓住時間,速度很快,不亞於其他人。並且他還有一顆聰慧的頭腦,善於思考,善於創新。我認爲現在許多的企業家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現實生活中,學生們在學校學習,在學習上努力、勤奮、刻苦的學生在考試中常常能取得較優異的成績也同樣在於他們善於抓住機遇。他們知道考試臨近,於是在考前努力地複習,抓住這個考試的機會考取優異的成績,向老師以及同學們展現自己的能力。這樣就能得到許多人的支持,甚至可能能在未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我覺得在學習中我們至始至終都應該傾盡全力,來不得半點偷懶,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2

記得小時候,老師讓我們寫“愚公移山”讀後感,有同學寫的作文的大意是這樣的:既然屋前有個山擋你的路,你就搬家或者繞着走就完了唄,你非要從中挖出一條血路來,還害得子子孫孫跟着受連累。結果卻被老師重點批評。

現在回想起來,那座山到底該不該移,還是要歸根於愚公家的那塊地價值所在!以及移山所需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是否大於或小於喬遷成本! 但是愚公堅忍不拔的精神以及持之以恆的態度,不得不令人折服,簡單而又執着,這正如《從優秀到卓越》該書中提到的“刺蝟理念”,比方說我們公司運營所涉及到的過程量,以及以租賃成交來消化公司成本和帶動買賣成交——這些理念,沒什麼好討論的,必需照辦堅決執行。說到管理,這讓我想起中國古代三國時期的劉備,他能支起一個三國鼎立的局面,靠的不是劉備多麼會帶兵打仗,而是一幫爲他賣命的部下——對,這個CEO靠的是管理,靠的是發現並挖掘第五級經理人……當然這得追溯到劉備三顧茅廬爲和桃園三結義說起,有些跑題了…… 第五級經理人表現出一種令人折服的謙虛,他們都不愛拋頭露面,保持低調,把成功歸於別的因素,而並非他們自己。我覺得這很符合中國的文化底蘊,中國人推崇謙虛謹慎,講究中庸之道。

起先這個讓我想到了中國首善陳光標,他是國內第一個提出來裸捐的人,高調捐款,高調曝光,同時,他也是中國著名企業家,在某些領域也確實做到了卓越,還有李書福,馬雲,那他們爲什麼選擇高調呢?幾天之後,我終於有了答案,一方面,就事論事,慈善事業需要宣傳和帶動一批人;另一方面,這得歸功於“高調做人,低調做事”。本書中講到的“第五級經理人”所具備的謙遜講的是一種心理素養,一種態度,一種境界,不帶任何商業目的和其它目的。

以上是我對此書印象最深的兩點!刺蝟理念和第五級經理人! 本書重點講了什麼是第五級經理人,具備第五級經理人,才能框定企業發展方向,此外企業還該具備什麼,企業文化,企業的靈魂所在,需要不斷的摸索與創新,怎樣讓“第五級經理人”奔騰不息川流不止,以及“第五級經理人”該做哪些事不該做那些事,如何認知“技術”在這整個實現卓越過程當中所佔位置與作用,它只能充當一個加速器,不能充當企業可觀持續發展的救心丸,如何讓企業步入一個持續發展良性循環的道路,直視面對當下面臨的困難,並且迎難而上,以百折不撓的信念克服困難並達成目標。 我在想“leap”是否該翻譯成“卓越”,本文表達的卓越更多是持續領航發展的企業或個人纔算的上是卓越,它所表達的僅僅是“基石長青”,而決不是“永垂不朽”。

整本書如同是給我安排了一頓健康大餐,飯前先是喝下一杯湯,清湯入胃墊底,然後才進入主食部分,餐後還呈上水果拼盤,其中個別需要慢慢消化,值得細細品味。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3

爲什麼要成爲卓越的公司呢,因爲這個社會永遠是優勝劣汰,贏家通吃,如果不能成爲某一領域的霸者,將來就會被別人吃掉。我相信這也是我們公司奉行不晉則退原則的原因吧。爲國網提供服務的公司,從20xx年的2000多家到20xx年的300多家,再到20xx年的8家,這就是現實的殘酷。從衆多公司中脫穎而出,我們公司無疑是一家優秀的公司。但是我們並沒有滿足於這些成就,而是要突破自己,成爲一個卓越的公司。

這種觀點與《麥肯錫方法》中提到的二八原則不謀而合。如果是20%的人創造了80%的利潤,那麼,我們就應該抓好這20%的人,使之成爲核心競爭力。在做事上,也要善於找準問題所在,將主要精力投在20%的關鍵點上,做到事半功倍。很多畢業生聽到我們公司的時候,都會鄙視的說:“小公司”,我卻不這麼認爲,我眼中的天麗科技,雖然短小,但是精悍,富有戰鬥力。公司並不是跟人數成正比的,一個有用的人,勝過千百個做負功的人。

卓越的公司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人們之所以會覺得某人或某家公司一夜爆紅,是因爲媒體的報道給了我們這樣的錯覺。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首先要勇敢地面對殘酷的現實,然後要堅持刺蝟理念(用一個簡單明確的理念來指導所有的工作),我們的目標是成爲像麥肯錫那樣的諮詢公司,爲客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我們的刺蝟理念就是“助您做得更好”。遵循先培養訓練有素的人,其次形成訓練有素的思想,再次採取訓練有素的行動這樣一個模式。即我們公司常說的“先人後事”。在這樣一個長期的積累的過程中,我們公司一定能夠完成飛躍。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4

《從優秀到卓越》是超級暢銷書《基業長青》的作者柯林斯的又一力作,它描繪了優秀公司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偉藍圖。對於那些業績平平的公司,如何才能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呢?是不是卓越的企業都有所謂的特殊"卓越氣質"?發展的瓶頸是不是真的難以突破?

本章講述作者在經過研究後發現實際情況與人們一直以來“將一個公司從優秀到卓越的第一步是爲公司設定一個新的方向、新的願景和戰略,然後找到合適的人,再朝這個新的方向前進”的認知恰恰相反。在確定方向之前,挑選合適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要把精力放在組建合適的管理隊伍上,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財富,合適的僱員纔是。

一、什麼樣的人是合適的人實現跨越的公司組建管理隊伍不能遵循“1個天才加1000個助手”的模式,雖然舉足輕重的天才是公司最大的財富和成功的原動力,但是一旦天才離開,公司沒有完整的管理系統很快會變成一盤散沙。要挑選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組建卓越的管理團隊才能將公司引領到正確的道路上。

在挑選人才上,看重的是品質的好壞、價值觀是否統一,而不是高學歷背景、實際技能的掌握、特殊的知識和工作經驗。實現跨越公司的管理隊伍是由這樣的人員組成的:一方面,在尋求最佳解決方案上,他們會爭論不休堅持己見,另一方面,一旦有決定了,他們就會服從決定,絕不計較個人得失。真正合適的人都想成爲偉大事業的一份子,他們不是爲了計較一時的回報而是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爲創建偉大的公司竭盡力。

二、如何挑選合適的人

沒完沒了的重組和隨心所欲的解僱,從來不是實現跨越公司的成功之道,在人力篩選上要做到嚴格但不冷酷無情,如何做出嚴格的人事決定,有三個基本原則:

第一,若無法確定,則寧缺毋濫,保持觀望態度;

第二,一旦發覺換人之舉勢在必行,就當機立斷;

第三,將傑出人才用於抓住天賜良機,以圖發展,而不是解決你的最大難題。

如何挑選合適的人,其中作者有提到“在徹底否決之前會花上一番功夫研究是不是隻是職務不合適的問題”,這一點我覺得在我們的工作中很適用。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擅長的領域和不完美的地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考覈和工作歷練後,要能夠發現每個人的長處和傾聽他們自己的意願。有的人認真細心適合嚴謹細緻的工作,有的人靈活多變適合與客戶溝通交流,要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使人力資源得到最佳的配置,這樣才能組建一支卓越的團隊。

挑選合適的人,與自己尊重的人一起爲自己喜愛的事業共同拼搏,這將成爲人生中一段美好的經歷與回憶,堅持先人後事的觀點,是擁有卓越公司和美好生活的關鍵。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5

"第5級經理人"是吉姆·柯林斯提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柯林斯把經理人分成5級,就像一個金字塔,第5級經理人在塔頂,是經理人的最高境界。第1級是能力突出的個人,第2級是樂於奉獻的團隊成員,第3級是富有實力的經理人,第4級是堅強有力的領導者,能達到第4級的經理人已經是鳳毛麟角了。第5級是最高境界的經理人,他們能將個人的謙遜品質和職業化的堅定意志相結合,建立持續的卓越業績。前三個層次的經理人並不難理解,但對於第4級和第5級經理人,就難免會存在諸多疑惑。表面上看,第4級經理人同樣優秀,有着執着的內在驅動力、清晰的理想願景和非凡的執行能力,但他們有非常濃厚的功利色彩,往往拘泥於刻板的形式和不可侵犯的權威,有時候甚至呈現出自負的傾向,往往更加看重自己而不是事業本身。而第5級經理人更關心事業、運動、使命和工作,而不是他自己,所有卓越公司都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是第5級經理人掌舵。

第5級經理人往往具有雙重人格:平和而執着,謙遜而無畏。這些人不事張揚,默默無聞,"都不愛拋頭露面,但同時又表現出不惜一切要使公司走向卓越的堅定意志"。林肯被公認爲是具備第5級經理人品質的總統。在別人眼裏,林肯有着謙虛、羞澀的個性和笨拙的舉止,但這絕不是懦弱,他有着鋼鐵般的意志力量,在他溫和的外表下隱藏着一種內在的強烈的情感,一種儘可能追求完美的獻身精神。正如里奧羅斯金所說"弱者纔會殘忍,強者纔會溫柔。"

第5級經理人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他們永遠會尋找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把培養接班人作爲任內的一項重要工作和重要職責。他們非常樂於看到別人的成功,永遠願意爲別人鋪上紅地毯。這些體現了他們具有的一項關鍵品質,公司的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公司的成功高於個人的財富和名譽,他們希望看到公司在下一代經理人的領導下取得更大成功。哪怕世人都不知道公司的成功是他們努力的結果,他們仍然甘之如飴。相反,在那些沒有從優秀成長爲卓越的對照公司中,有的經理人爲他們的接班人留下了隱患,或選擇無能的接班人,或兩種情況都有。他們離開之時,也是公司業務開始下滑走向分崩離析之日。

爲了形象地說明第5級經理人的謙遜品質,柯林斯用了"窗口與鏡子"的模式來表示。在成功的時候,第5級經理人向窗外看,把功勞歸於自身以外的因素,如優秀同事、接班人或前任。如果沒有特定的人或者事件,他們就把功勞歸於運氣。同時,如果事情不順利,他們就會朝鏡子裏看,主動承擔責任,而不是怨天尤人。相反,那些平庸公司的領導人,在成功的時候,向鏡子內看,功勞歸功於自己;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總是向窗外看,埋怨下屬、埋怨外部環境,埋怨運氣差。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第5級經理人往往會被創造業績的渴望所驅動、所感染,是一羣爲理想而願意獻身的人。只要能夠使公司走向卓越,"他們會賣掉廠房或者解僱自己的兄弟"。這又和中國的儒家文化推崇的外圓內方的個性和"修身、齊家、平國、治天下"的爲政理念有共通之處。柯林斯更加強調了領導必須"把謙遜的個性與職業獻身精神結合起來的能耐",把兩個看起來似乎矛盾的東西作爲卓越領導的'品質,這是過去的管理學沒有深入研究過的。但是,它經過柯林斯的"考古發掘",成爲我們今天的重要財富。一方面,我們當然要追求我們的理想,永遠不放棄;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謙遜的心態與姿態,學會在成功時看窗外,在挫折時看鏡子,而不是相反。

第5級經理人修煉,永遠不是技巧的學習,而是心智的昇華。需要收起冰冷的面孔,用愛的力量去對待周圍的一切。愛家庭、愛工作、愛公司、愛事業、愛客戶、愛朋友、愛市場、愛對手,所謂真愛無敵,正是此理。這種平和而頑強的性格,不僅體現在公司的戰略決定中,也體現在純粹工人式的勤勞作風中,也體現在一種溫情脈脈的富有人情味的風格中。正如美國電器城首席執行官活澤爾所指出的,作爲企業負責人,不能做一匹表演的馬,而要做一匹拉犁的馬。這是典型的第5級經理人沉澱的價值觀。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6

讀了《從優秀到卓越》,感想似乎很多,但要表達出來,似乎又覺得自己的語言是那樣的缺乏,不過我確確實實感覺到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每次讀它,總是有些地方能引起我心靈的震撼,它默默改變着我的思維方式、行爲習慣……是的,改善思維,改變習慣,確實很難,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我想只要認識到了,就是新的起點。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完善、挑戰自我,那麼他的人生纔是有意義的。《從優秀到卓越》就是你完善自我的良師益友。本月的學習心得:

《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從各個方面分析、解讀了優秀員工的含義,包括工作態度、工作方法和工作道德等幾個方面,讓我對自己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對自己以前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深思和反省,爲我的成長指明瞭方向,對我的職業生涯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態度決定一切。想要做好一個工作,首先就是要端正態度,包括對自己的,對工作的,對別人的。對自己嚴格要求。在自己的崗位上要踏實肯幹、愛崗敬業、力爭上游,對自己嚴格要求,時時鞭策自己,超越自己。

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並在工作中尋找樂趣。“全心全意熱愛工作”“今天比昨天更努力”方能讓自己取得提高,做好工作。對工作負責。工作成果是考察一個員工的主要指標,對工作要積極主動、盡善盡美、善始善終並敢於承擔責任。接受一個工作的同時,就是接受了一項使命,要積極參與到這項工作相關的個個環節,保證個個環節的順暢無誤,將工作圓滿完成是最終的目的。不因爲工作中有困難而放棄,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對每一項工作都有圓滿的交代。

如果工作中有了錯誤要勇於承擔責任,不找藉口推脫,並在錯誤中學習,不重複同一個錯誤。對工作夥伴親切友愛。繁重的工作對每員工的身心都會造成壓力,而壓力避免不了的同時,對工作環境的氣氛就有很高的期望。每個員工都希望自己能在一個和諧、友愛的環境中工作,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工作環境的製造者,所以,給別人一個微笑就是對別人的一種關懷,而這種關懷是相互的,最後的受益人還是自己,所以,微笑吧,微笑着面對自己,微笑着面對他人,微笑着面對生活。有了對各方面正確的態度,是爲了更好的投入工作,而工作能否做好,還取決於工作的方法是否正確。而依靠團隊的力量,具備較強的執行力,並用最好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是達到工作目標最正確的途徑。“沒有完美的員工,只有完美的團隊”員工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個高效的團隊就是大海,任何一個員工都不能脫離團隊,而沒有團隊精神的組織就是一盤散沙。員工作爲團隊的一份子,要首先考慮團隊的利益,只有團隊的利益得以保證,員工的權益纔有保證。

要與團隊裏的其他人員通力合作,互相幫助,優勢互補方能完成團隊共同的工作目標,也使員工的價值得以體現。與團隊成員的協作涉及到與上級和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其中與上級的關係要求員工要具備較強的執行力。對上級的工作佈置,要求員工要有較強的執行力,因爲“沒有付諸實施的話,再周密的計劃也一錢不值”正確理解領導的意圖,明確自己工作的目標,貫徹始終的盡職盡責,工作中個個環節的把握控制,最後達到合乎要求甚至比要求標準更高的工作成果,該員工方可稱爲具有較強的執行力,並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當然,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具備執行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基礎條件。

另外,在執行的過程中,要掌握方法“走捷徑”。勤于思考、積極學習、快速掌握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法寶。工作的方法不是教條的,也不是僵化的,將複雜的工作簡單化的程度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反之則越低。勤于思考就是不安於現狀,不受前人的思路約束,在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有積極尋找有效的“捷徑”提高效率的思想;積極學習就是努力挖掘自己本身的潛力,並向周圍的人學習,彙集所有人的智慧,致力於工作效率的提高;快速掌握就是在“捷徑”找到以後,快速吸收、掌握學習到的新知識,爲工作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儲備知識力量。

勤于思考、積極學習、快速掌握的有效運用就會使工作效率逐步的提高。無論是員工還是團隊所依託的強大後盾都是所在的企業,員工與企業是相互依託的,企業對員工來說就是最大的團隊,企業給了員工歸屬感,員工是企業價值的創造者,企業與員工是息息相關、榮辱與共的。對員工來講,應該將眼光放長遠,看到企業利益與員工利益的密切關係,不要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企業的利益有保證員工的利益才能保證,要熱愛自己的企業,維護本企業的形象,隨時保持高度的企業危機意識,時刻不忘給自己的企業提供有益建議,爲企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員工的熱情,就是企業的活力。企業需要的員工不僅要具備工作的各項能力,還要擁有忠誠的品格。忠誠是人的寶貴品格,也是一個員工應有的最基本的職業操守,沒有忠誠的品德,即使有再強的工作能力,企業和社會也不會認可。沒有忠誠的品質、沒有良好的職業操守的員工,在企業中難以得到認可,敗德行爲得到的利益也只是暫時的。簡單說,就是要學會工作先要學會做人。

以上是我對《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我想如果我們都能按照書本上的法則“修煉”,我們每個人都向着卓越員工的目標邁進,一定能使我們企業和員工的價值共同實現!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7

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從優秀到卓越也絕非一蹴而就,他們都是經過大量的積累,在有充足準備的基礎上進行跨越。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絕非是一種誇張的手法,而是對所從事的事業不斷學習、創新、積累、沉澱的過程,如果沒有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怎能在更大的舞臺上綻放光彩。我們所看到的那些耀眼的光芒背後都包含了艱辛的磨鍊和艱難的過程。

我們一直都認爲優秀是卓越的前一步,沒有優秀哪來卓越。而作者在開篇就提出“優秀是卓越的大敵”的觀念。作者吉姆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組把30年間出現在《財富》500強排行榜上的企業進行逐一分析,從1435家企業中篩選出11家取得巨大成功的企業,並與那些實現跨越卻並不能持久的企業和未能實現跨越的企業進行對照分析,他們發現了從優秀到卓越的內在機制和決定性因素。本書具體圍繞着訓練有素的人、訓練有素的思想、訓練有素的行爲三個方面展開分析,以第三者的角度去分析,以數據和事實說話。

其實那些真正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企業並不是因爲他們比常人聰明,也不是因爲他們能想出好點子。可以說卓越企業的基因在很多企業身上出現過,所不同的是,卓越的企業能把最初的理念和原則堅持得更加徹底。追求卓越一定是每個企業家最初的夢想,那些已經成爲卓越的企業一直都是還未成爲卓越企業的參照物。從優秀到卓越是有規律是有軌跡的。當一滴水遇到大海時,它會感嘆自己曾經走過小溪和江河,有了比較它才知道大海的廣闊。從優秀到卓越也是如此,它是一種昇華。我們一般做到優秀就自我感覺不錯了,而當我們上升到卓越之後我們會說“還可以有所提升”,因爲認知和格局不一樣了。商界有句話叫“商場不相信眼淚,不同情弱者”,在這種弱肉強食的時代,只有不斷超越不斷創新,穩步去實現優秀到卓越的跨步,才能更加容易保持優勢,才能從遊戲的參與者走到遊戲規則的制定者。

同樣是一滴水,它經過小溪和江河最終流進大海,源於他對大海的渴望以及堅持不懈的追求。從優秀到卓越的路徑雖然是千變萬化的,但他背後形成的機制卻遵循着一定的法則。就像合縱應用式教育《成功法則》一樣,雖然通向成功的路徑很多,但最終獲得成功的方法卻是一致的,因爲萬事萬物都有它的成熟規律,而從優秀到卓越的企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從上到下都有一致的目標和追求卓越的決心。沒有哪一個實現跨越的企業是沿着別人走過的道路獲得成功的,追隨別人同樣的道路,永遠不能達到卓越,所以我們在實現跨越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獨特的創新,而這些源於不斷的學習。

最後還是一滴水,爲什麼那麼多滴水,最終卻不是所有都流入大海?有的在途中乾涸了,有的經不住誘惑流進河中,通過本書對國外這麼多家企業的分析看我們國內的企業,優秀的不多,卓越的自然更少,但我們要找到一個共性,不論優秀還是卓越他們都離不開“人、思想、行爲”三大要素,而這三大要素都要是訓練有素的才能真正實現跨越,拿華爲來講,華爲能成爲卓越的公司不是因爲他有多大的背景,而是源於這麼多年來一如既往的堅持,這份堅持不是因爲上層的堅持,而是從高層到基層的堅持,在敘利亞戰亂時,華爲的基建人員依然堅持搭建而不是撤退。我不是說他們多麼無私無畏,而是他們所有人都有一種註定卓越的氣質和信念。

書中從爲什麼要卓越到如何做到卓越再到怎樣能做到卓越三個方面去分享,不難發現人才是卓越的必備因素,我拿自己現在身處的企業來對照,合縱一直都非常注重人才的培養,合縱今天的人才都是企業自身訓練出來的。而書中提到的“先人後事”也同樣體現在合縱這個平臺型企業中,就像我們每啓動一個項目時都把最合適的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從而實現價值最大化。合縱能做到今天並且不斷在壯大就是因爲我們一種貫徹“說我所做、做我所說”的理念,這也就是書中給我們傳達的觀念,而合縱與其他企業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我們有自己獨立的教育體系,課件就是準則,課件就是我們每個人行動的指南,所以這就是合縱沒有白紙黑字的規章制度還能高速運作的原因。

從優秀到卓越的轉變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是因爲一個好的項目,不是因爲某個人的靈感,而是一如既往堅持得到的積累,最終在一個轉折點上引爆,實現最後的跨越。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8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都是經過了大量的積累,在有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的變革。“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沒有對所從事事業的不斷學習、創新、積澱的過程,就不可能在別人的眼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都不可能創造出奇蹟。我們所看到的美好瞬間,背後都包含了艱辛的磨練和艱難的過程。

《從優秀到卓越》是美國作者吉姆?柯林斯所着,這是柯林斯繼《基業長青》之後又一管理力作,是一本關於“成功之後如何更成功”的著作。柯林斯和他的21人工作研究小組運用半年時間把30多年間出現在《財富》500強排行榜上的企業進行逐一分析,從1435家公司中篩選出11家取得巨大成功的企業,並與那些實現跨越卻並不能持久的公司(柯林斯稱之爲間接對照公司)或未能實現跨越的公司(柯林斯稱之爲直接對照公司)進行對照分析,發現了從優秀到卓越的內在機制和決定性因素。作者具體圍繞訓練有素的人、訓練有素的思想、訓練有素的行爲三方面展開分析。他並沒有以當事人的角度灌輸給讀者他自認爲的信條,而是以第三者的理性來看待這件事情,以數據和事實說話。公司從優秀到卓越,跟從事的行業是否是朝陽行業沒有關係,跟合併、收購等企業重組沒有關係,跟技術變革沒有太大的關係,而與管理者及其決策有根本的關係。從優秀到卓越的答案“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普遍適用於任何機構”。

柯林斯爲我們撥開迷霧:那些業績卓越的公司之所以卓越,並不是因爲“他們比常人更聰明、更有魅力、更有創造力和有更高深的思想”,他們也“並不一定比我們更善於想出好點子”。卓越企業的基因或許在任何一個一般的企業身上都可能出現過,所不同的是,卓越企業能把這些理念和原則堅持得更加徹底。自工業社會以來,追求卓越註定成爲每個企業家的夢想,卓越的企業也一直成爲每個企業家效仿和追捧的對象。在這本着作中,作者詮釋了關於卓越的三個問題:

一、爲什麼要從優秀做到卓越?

當一滴水遇到海洋,慨嘆海洋的廣闊是因爲她走過了小溪、江河,有了比較才知道什麼是更大更廣。從優秀到卓越,是一個過程,一種昇華。做到優秀的時候,你感覺到“很好”;做到卓越的時候你纔會說“還可以更好”。當今的市場經濟,奉行弱肉強食、贏家通吃的準則,市場不相信眼淚,不同情弱者,競爭態勢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只有不斷超越別人、跨越自己,穩步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目標,才能達到一定的成功高度和發展境界,才能更易保持優勢領域和強化馬太效應,才能從遊戲的參與者變爲遊戲規則的制定者,最終成爲引領待業發展的強者。

二、如何從優秀做到卓越?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滴水,加入小溪、江河,奔流不息地匯入大海,是源於水對海的堅定與不懈的追求。公司從優秀到卓越的模式雖然千變萬化,但其背後的形成機制卻遵循一定的法則。做到卓越的公司,至少需具備兩點:一是合乎“道”法,即真正把握本行業的實質,按照業內固有的客觀規律辦事,不犯或少犯錯誤,不走或少走彎路,不爲困難所屈服,不爲假象所迷惑,始終沿着既定的、正確的方向前進;二是獨樹一幟,奇兵制勝。做到卓越是要求企業的各個部門、所有人員、每一個環節都能把一種卓越的理念和堅定的信仰以及追求目標的決心加以融會貫通。沒有哪個實現跨越的公司是沿着別人走過的道路獲得成功的。追隨別人的道路,永遠不能做到卓越。

三、誰能夠從優秀到卓越?

水往低處流,但不是所有的水都能流向大海,有些中途乾涸,有些流向小水溝。縱觀國內企業,優秀的不多,而卓越的就更少,不論是優秀也好,卓越也罷,都包含“人、思想、行爲”三要素,而三種要素只有是訓練有素的、高水平的,才能實現公司質的跨越。真正的卓越公司與外聘的高級經理無關,與內部薪酬系統無關,甚至與技術、規模、環境都沒有必然的聯繫,他們不卑不亢、不轟轟烈烈、不刻意創造轉變,不存在僥倖的突破和從天而降的奇蹟,唯一與卓越密切相關的是,選定適合的目標和路徑,堅定地走下去!

《從優秀到卓越》是美國作者吉姆·柯林斯所著。是繼《基業長青》後又一管理力作。柯林斯和他的工作研究小組從1965年至1995年30年間出現在《財富》500強排行榜上的企業進行逐一分析;找出了11家實現了從優秀到卓越業績跨越的企業,與未能實現跨越的公司進行對照分析。發現了從優秀到卓越的內在機制和決定性因素。讀後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共鳴和感悟。本書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俞和軍翻譯。

該書講述的從優秀到卓越的過程是:積蓄力量?再實現跨越!具體是圍繞三方面展開分析: 訓練有素的 “人”,訓練有素的 “思想。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9

最近一個極富爭議的社會話題:關於年輕人是否應該堅持996。所謂996就是從早9點到晚9點,週一到週六的一種不間斷工作狀態。爲此,馬雲、劉強東等互聯網大佬連續發聲,鼓吹996的多般好處。

之後,新華社、人民日報相繼發文對這些強勢觀點加以駁斥,也將他們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但站在互聯網利益方的CEO們紛紛站隊力挺996,而廣羅大衆、社會公知卻極力反對與諷刺這個道貌岸然的荒謬論斷。

996作爲進入21世紀以來,IT界已形成默認的加班文化,被視作中國互聯網人爲夢想奮鬥、拼搏的精神寫照。現如今卻被抖漏出來,背後反映出國民經濟疲軟,人力成本極速擡高,以及互聯網經濟發展增長乏力的客觀現實。

既可以解讀互聯網大佬們以自我奮鬥成功史爲標杆,鼓勵年輕人獻身創業的革命號召,也可以理解爲資本家貪婪無恥,口是心非,爲盡力壓榨員工的忽悠做秀。

馬雲對媒體發聲,認爲996是年輕人的福分,提倡趁着年輕就要不惜一切去奮鬥,因爲青春一晃而過,此時不奮鬥更待何時。此話乍一聽好像沒什麼問題,但細細琢磨好像又不是那一回事。

誠然,馬雲在創立阿里巴巴時將身價性命都搭了進去,通過艱辛奮鬥最終實現夢想成就卓越。但我們再往前鑿,馬雲之前只是一名英語老師,不知他在當老師時是否也遵循996的工作狀態。

既然馬雲經常說他最懷念教書的時光,卻又爲什麼毅然決然的在已非青春之時下海創業呢?其實很好理解,馬雲經過多年的教書生涯,認爲教書實現不了他內心的卓越定義,而棄師從商纔是他內心卓越的歸宿。

馬雲最終找到和確認了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後,投身其中並通過996般(實際更加艱辛)的工作狀態,才能在競爭白熱化的互聯網經濟中脫穎而出。

但成功後的馬雲,卻將自己的工作狀態方式強加在所聘員工身上就十分可疑了。這些年輕人現在在公司的身份好比當年馬雲教書育人時的身份一樣,都是一份安身立命的飯碗而已。

無論是馬雲還是別人都無法去定義每個年輕人自己對於人生夢想和卓越的定義。有的人夢想不是做一名IT男,他可能想當老師,想獻身國防,想回鄉務農,想投資賺錢,不一而同。

但只要這些夢想不是甘心爲了給一個資本家打工奉獻,那麼996的工作狀態就無需強加到他們身上。

“幸福是靠奮鬥出來的”。我們不反對奮鬥,但我們要搞清楚對於自己的幸福到底是什麼。這個幸福就是對於自己的夢想與卓越。

我想說,成爲一個卓越的人,必先成爲一個優秀的人。年輕人奮鬥的目標應該是實現優秀並邁向卓越。從大學畢業到工作多年是年輕人實現優秀的必然過程。

這需要從人生閱歷到工作技能都要獲得明顯提升。然而成爲優秀並不難,因爲只要甘於吃苦、善動腦筋大多數人都會實現。但優秀並不代表人生成功與卓越。

世間百態、芸芸衆生,可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每個人從出生到死去,都在塵世中愛恨交織的活着。但有的人活得精彩,有的人活得渾噩。

世間定義一個人是否卓越,往往以他取得的世俗成功來加以定義,例如達到官運亨通、學富五車、榮華富貴或榜樣擔當等人生目標。但我認爲一個人是否卓越通過本書能夠尋找到答案。

卓越的人應當具備書中提到的刺蝟理念——三環理論。每個人從智商、體力和性格不盡相同。對於世界和自己的認知也千差萬別。一個人最大的難點,也是最大的幸福在於瞭解自身真正的人生喜好和追求是什麼。

有的人理性、熱血擅長當兵從戎;有的人性格內斂,智商很高,思維縝密,卻物慾不高,這類人善於科研技術;有的人天生自由,感性隨性,這類人善於藝術創作。

作爲活在當下的年輕人,應當感謝這個偉大時代和國家。不再爲基本生存而掙扎,不再被專制教條環境所禁錮。能夠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是多麼奢侈和幸福的事情。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就算你和我一樣從各個方面都不屬於天賦異稟的奇才,可能在各個行業都無法做到卓越。但我們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家庭,還有下半輩子的生命去安度。

但馬爸爸不會告訴你這些,他只提奮鬥,卻不告訴你奮鬥的目標是什麼。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夢想,就去追求什麼。不要怕失敗,年輕時的失敗就是人生資本就是經驗。

沒有挫折哪來的領悟,沒有領悟如何擁有刺蝟理念。當你想成爲卓越的人,無論是世俗的還是內心的,再來閱讀《從優秀到卓越》纔有足夠多的收穫。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10

在介紹這本書之前,先來聊聊作者其人。吉姆·柯林斯,管理專家,先後任職於麥肯錫公司和惠普公司。從企業人的利益視角來看,我給他的標籤是管理諮詢行業的先鋒。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對作者、書的定位一無所知,一直到看完,纔算弄清楚了幾件事。

第一,作者做的是管理諮詢。做諮詢的風格是,做大量的研究,自己得出結論,在表述的時候並不需要把各類信息一一道來,給客戶的是明確的結論,要講出來的信息都是經過篩選之後的、可以用來支撐這個結論的信息。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書中每個章節的標題都是一個明確的結論,再輔以各類事實佐證。如,第二章的“第5級經理人”、第三章的“先人後事”、第四章的“直面殘酷的現實但決不失去信念”,等等。

第二,作者對自己所剖析的這些企業,遠非我們平時所認爲的學術研究或是簡單的面對面訪談那麼簡單,作者曾服務於大量的名企。從書中,我們更多能看到的是作者對於企業管理的見解,作者並未做背景資料介紹。企業管理是一個很大的概念,脫離具體的市場運作,空談企業管理,很容易掉進“只講大道理,實際行不通”的陷阱。以作者及其研究團隊的經歷,可以判斷,書中的觀點並非空中樓閣。

弄清楚這兩件事,才能更好地理解“這本書堪稱管理經典”,更好地去接受作者的觀點。

一、看作者如何做調研

1、確定研究對象

本書的研究團隊花了6個月的時間做“財務分析”研究,選定研究對象。選定條件特別苛刻:

第一,其累積股票收益率在15年內相當於或低於市場平均水平,此後有一明顯的轉折點,在隨後的15年中其累積股票收益率至少是市場平均水平的3倍;

第二,一個公司表現出的從優秀到卓越的模式必須獨立於本行業,若整個行業都是如此,就放棄該公司;

第三,保證根據附加標準作出選擇時不會帶入個人的偏見,任何可能給研究帶入個人偏見的選定條件都不予採納。

花6個月的時間、以如此之高的標準作一項研究的準備工作,態度之嚴謹令人佩服。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平時言必及執行力,但是正向的執行力,應該是把對的事情徹底地做好。

2、大量資料的收集與系統的分類

整個團隊閱讀並系統整理了近6000篇文章,記錄了2000多頁的專訪內容,並將這些資料歸入戰略、技術、領導等類別。

3、全面的分析方法:定性+定量

4、如何從千頭萬緒中提煉出明確的理念

“先得出一些觀點,再用數據對其進行檢驗,然後修改原有的觀點,構建一個理念框架,看它能否承載住事實的重量,一直到所有的觀點都能融合彙集成一個前後貫通的理念框架。”如果你需要經常寫報告,你就能理解這句話的價值。事事求完美的結果常常是寸步難行,寫報告亦如此。

二、最有啓發的幾點

1、第5級經理人

書中對於第5級經理人的描述,與我們平時生活中、媒體中見到的成功領導有點差別。相對於能高效地朝既定目標前進的第3級經理人、執着追求願景的第4級經理人而言,第5級經理人具有雙重人格:平和而執着,謙遜而無畏,甚至能夠爲了公司利益犧牲個人利益。

看這一章的時候,腦子裏想起一個人:馬化騰。一直沒有關注過這個人,只是記得一段訪談,大意如下:馬化騰說自己是個很不習慣公開演講的人,但是現在因爲公司需要,才經常會在媒體露面。就這麼一個細節,始終記得這個人,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第一時間想起。

2、先人後事

“卓越公司的主管們不是首先確定目的地,然後才把人們引向那裏。相反,他們首先讓合適的人上車,然後才決定去向何處。首先,如果你是從‘選人’而不是‘做事’開始的話,就更加容易適應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第二,如果你有合適的人在車上的話,那麼如何激勵和管理他們就不再是問題。合適的人是不需要嚴加管理或勉勵的,他們會因爲內在的驅動而自我調整,以期取得最大的成功,併成爲創造卓越業績的一部分;第三,如果車上坐的是不合適的人,不論你是否找對正確的方向都無關緊要,因爲你還是不能擁有最卓越的公司。”

3、刺蝟理念的三環圖

這個沒看懂啊,長期以來,我一直試圖弄懂“我對什麼充滿熱情,在什麼方面能夠成爲世界上最優秀的”,但是木有找到啊!!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11

第五級經理人具備兩個特質,將各人的謙遜品質和職業化的堅定意志相結合,建立持續的卓越業績。所有卓越的企業都會擁有這樣的領導人,他們會拋開自己的需要,投身到建立卓越公司的宏偉目標之中。第五級經理人不是沒有自己或自身利益,只不過他們將自身利益放在公司利益之後。

“先人後事”也是一個重要的理論。我們需要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不合適的儘早下車,選對了人,自然事情就會朝着目標而去。但要區別的事,先人後事並不是說要如何去構建一個合適的管理隊伍,而是說要決定目標之前,必須要有合適的人在車上。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這是成功的基礎。真正的人才,不需要去激勵,也不需要去管理。他只要認同了車子的方向(目標),就會發揮一切能力帶領團隊達成目標。

企業當中需要刺蝟理念的人,他們集中一個核心理念,或者一個核心價值觀,而不是發散思維,四面開花,堅持核心的事情並且努力做到行業內的最佳。但要達到成熟刺蝟理論,需要的不僅僅是堅持自己的個人意志,而是要明白自己對什麼充滿熱情,知道推動自己的經濟引擎是什麼,知道自己在什麼方面可以做到最優秀的,即需要全部的三環理論。因此,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充滿熱情,在哪裏充滿潛力,並且可以持之以恆,形成一個閉合的三環。

作爲存在於企業的個人來說,我也會秉承着刺蝟理念,堅定公司的核心文化理念,保持對於我從事的這份事業的熱情,努力使自己的責任感與自己的三環相吻合,我相信我會走向卓越。

“飛輪”和“厄運之輪”闡述了積累的重要性。卓越的企業必定是經過漫長的積累,飛輪一開始是緩慢旋轉的,所有推動的力量都是爲了將來的飛躍,這前期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反之,“厄運之輪”忽視了積累,他們更多的是通過一個刺激點,一躍成爲優質的企業,但通過作者的調查不難發現,所有沒有經過積累的企業,雖然段時間內積累了大量財富,但之後也會快速得衰敗。積累是重要的因素,在哲學裏我們稱之爲“量變引起質變”,量是重要因素,沒有量的積累,不會有飛輪之後的質變。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12

一、卓越的企業領導人必然是品質高尚的人

書中將公司經理人分爲5級,分別是能力突出的個人、樂於奉獻的團隊成員,富有實力的經理人、堅強有力的領導者和第5級經理人。第5級經理人是指具有謙遜品質和堅定意志的企業領導人,他們個個具有雄心壯志,永遠把企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計較個人的得失,他們把對社會有所建樹、有所創造、有所貢獻作爲人生的最大價值。這讓我感觸很深,因爲能形成這種價值觀者首先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修養,我國古代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修身養性齊家平國治天下”最高人生目標中,也強調了修身養性的重要意義。這是做人,特別是做一個卓越的人的基本原則。

我們應該成爲怎樣的領導者呢?如果真的想讓事業邁向“卓越”,就要以“第5級經理人”的標準鞭策自己,加強學習,不僅僅在業務方面,更要在思想道德品質方面,培養謙遜、自信和堅定的內在品質,取得成績時朝窗外看,把成功歸於同事或他人;遇到挫折時看鏡內的自己,責備自己,勇於承擔責任。

二、優先組建優秀的管理團隊

作者闡述了一個新穎的觀念,那就是“先人後事”,即卓越公司的領導不是先決定做什麼,而是設法得到合適的人才,強調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財富,合適的人才是。任何一家卓越的企業,其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成功不是市場,不是技術,不是競爭,也不是產品,而是尋找並留住優秀的人才,就是所謂的“讓合適的人上車”,一定要把握合適的標準,寧缺勿濫。

三、直面殘酷的現實——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幾乎所有的卓越公司都通過“面對殘酷現實”爲起點,但他們無一例外的勇於面對,保持堅定信念,從而走向成功之路。面對現實的關鍵首先要誠實,領導層要多傾聽員工的意見,創造一個讓事實說話的氛圍;其次是保持堅定的信念,並積極的採取行動。

四、做“刺蝟”不做“狐狸”

“狐狸”借指頭緒繁多,總是想着應該做哪些事但變化無常的人或企業,“刺蝟”借指總是聚焦於自己最擅長的事的人或企業,他們具有一個簡單而清晰的理念。柯林斯發現,卓越企業都是刺蝟型的。

五、訓練有素的文化

實現跨越的公司建立了一貫制度,但他們也給予員工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責任。他們聘用嚴於自律無需管理的人,公司只需管理系統,而不需管理這些人。每個人都想成爲最好的,但大多數組織缺乏紀律,不瞭解自己,不清楚自己的最大優勢是什麼,憑藉什麼把潛力變成現實。他們缺乏嚴格的訓練有素的文化規範自己。

六、速度加速器

技術是發展動力的加速器,而不是創造者。合理地使用技術,技術就會成爲動力的加速器而非創造者。實現跨越的公司從來不在轉變初期開拓新技術,原因很簡單——只有當你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技術時,你才能更好地應用技術。技術很重要,但技術本身永遠不是公司卓越或是衰落的主要原因。

七、飛輪和厄運之輪

柯林斯的研究成果表明,從優秀到卓越公司的轉變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優秀到卓越的飛躍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卓越的公司不是靠一次決定性的行動、一個偉大的計劃、一個好運氣或靈光一閃而造就。相反,轉變的過程好像無休無止地推着巨輪朝一個方向前進,累積的動能愈來愈大,終於在轉折點有所突破,一躍而過。

這時,如果有人問你:“那個推動飛輪快速旋轉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是第一下推動力?是第十下的推動力?還是第一百下的推動力?都不是,它是作用在同一方向上的作用力的總和。無論最後的結果多麼富有戲劇性,這種轉變決不是一個突然的運動,它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中間沒有單一的起決定作用的行動,沒有重大的方案,沒有一了百了的創新,沒有純粹幸運的突變,也沒有劇烈的革命。從優秀公司向卓越公司的轉變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行動接着一個行動,一個決策接着一個決策,飛輪一圈接着一圈地轉動——它們的總和就產生了持續而又壯觀的效果。

從這裏我們也清晰我們要想改革我們的事業也不是一蹴而就,急於求成的,要不斷堅持的努力,不斷推動那個巨輪

綜上所述,全文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實例的分析,非常具有權威性,看到理論的基礎上發人深省。其實有多少人想建立一個卓越的公司和團隊呢?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想。

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去發展,可以飛得更高更遠。如果每個企業領導人都想獨自摸索,什麼都從零開始,那麼我們的發展高度是有限的。相反,如果我們借鑑前人累積的智慧知識,包括運用中外的著名經濟學家和管理大師們所總結的一些結論與規律,通過學習,結合自己的經驗和實際情況,感悟出一些能夠使企業實現跨越的理念,或許我們最終能夠成爲卓越公司並且保持基業長青。

大家能否在這本難得的商業鉅著上看到價值,並真正的運用到我們的事業中,相信這個更重要。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13

在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在想:什麼是優秀、什麼是卓越,二者有什麼區別?我特意去百度查了:優秀不是樣樣滿分,也不需要天生好資質,但一定要有自律的基礎。例如並非是享受單調的工作,但是能夠做到自律,這就是優秀。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保證進步。卓越,是另一種優秀,就是高超出衆,非常優秀,超出一般。卓越往往是一種由夢想支配的戰略境界、地位。一個人、一個企業,只有立非常之事方可能稱之爲卓越。他們堅持自己的原則,少走尋常路,銳意進取,勇於變革,常常引領一個時代、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事標竿。一句話,卓越是能夠在實現自己超出常人獨特價值的同時,還能主動的幫助別人實現夢想。

那麼作爲採購員的我們是屬於5級經理人的第幾級呢,1級是能力突出的個人,用自己的智慧、知識、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作風作出巨大的貢獻;2級是樂於奉獻的團隊成員,爲實現集體目標貢獻個人才智,與團隊成員通力合作,我們工作中會遇到這樣一類人常說:我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就行,不需要管別人怎麼樣,這樣的人可能永遠停留到1級經理人甚至不能稱其爲經理人;3級是富有實力的經理人,組織人力和資源,高效地朝既定目標前進;4級是堅強有力的領導者,全身心投入,執着追求清晰可見、催人奮發的願景,向更高的業績標準努力;5級是將個人的謙遜品質和職業化的堅定意志相結合,建立持續的卓越業績。

那麼從優秀到卓越到底應該怎麼做呢?當我們取得了傑出的業績時,我們要學會謙遜,迴避大家的恭維,做到不自吹自擂,把傑出的成績持續下去,戒驕戒躁;爲了長遠的目標,不管有多大的困難,都要有勇往直前的決心和毅力,遇事冷靜從容,分階段制定好目標,建立標準去執行解決困難;當遇到問題是首先要想是否是自己的問題,不應推卸責任埋怨別人,或者說自己運氣不好,凡事自省後方可找到問題所在,古語說吾日三省吾身就是這個道理;成功時不能將功勞全部歸結到自己身上,要將結果歸功於團隊的努力,大家的協助。

這對我的感觸很深,因爲能形成這種價值觀者首先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修養,這是一個管理者的思想境界,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品格。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14

這本書主要講了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就必須要搶先一步,抓住時機,先下手爲強。當今世界競爭激烈,企業想要脫穎而出,站穩腳跟,就必須要善於抓住時機。通過舉北大荒的知青李曉華在20世紀80年代成爲百萬富豪的例子和日本索尼公司創始人井深大的例子告訴我們要學會創新,速度是成功的助推器!有速度纔有優勢。

書中日本索尼公司的創始人井深大的事例令我印象深刻。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一臺美國錄音機,便搶先買下了專利權,並很快生產出日本第一臺錄音機。1952年,美國研製成功“晶體管”,他又搶先買下這項專利,回國數週後便生產出日本第一臺晶體管收錄機,銷路一直很好。從井下深的身上我看到了速度,看到了先下手爲強的精神。他之所以能去的成功是因爲他善於抓住機遇,善於抓住時間,速度很快,不亞於其他人。並且他還有一顆聰慧的頭腦,善於思考,善於創新。我認爲現在許多的企業家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現實生活中,學生們在學校學習,在學習上努力、勤奮、刻苦的學生在考試中常常能取得較優異的成績也同樣在於他們善於抓住機遇。他們知道考試臨近,於是在考前努力地複習,抓住這個考試的機會考取優異的成績,向老師以及同學們展現自己的能力。這樣就能得到許多人的支持,甚至可能能在未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我覺得在學習中我們至始至終都應該傾盡全力,來不得半點偷懶,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篇15

社會科學因爲本身環境的複雜性和人類社會的動態變化,社會科學的結論本身並不像自然科學那樣久經考驗。如何從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找到顛簸不破的真理並加以運用最終達到成功是很多企業者和社會學者畢生追求的。隨着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對經濟上取得成功有着濃厚的興趣,經濟與管理類的圖書層出不窮。就像流行小說不管是從種類還是銷量都遠遠高於經典文學著作一樣,經濟管理類的圖書也面臨同樣的境地,如何挑選一本好的經濟管理類圖書成爲能否準確把握相應規律的重要選擇。

《從優秀到卓越》是柯林斯先生繼《基業長青》之後又一力作。儘管《基業長青》本身受到很多非議,隨着時光飛逝一些在當時看起來“無敵”的企業現在風光不再。那麼涉及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是管理學研究本身的理論失效了還是執行者在執行的層面上因爲做錯了事情而導致公司的衰退呢?

這個問題顯然是爭論不出確定的答案,因爲社會科學的多變性導致我們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闡述相當多看似合理的理由。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書裏所論述的大多數理論在廣泛範圍內引起了企業家、管理學者的共鳴。這些共鳴顯然是對日常經營有着強烈的指導作用的。

瞭解、掌握並運用這些共鳴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去認知商業社會並取得成就。就像張無忌拿到九陽神功之後發現最後一層的心法是錯的,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修煉方纔成功。再經典的書籍總有不切合當前實際的情況,如何運用以便成功挑戰着管理者的能力。

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書中將公司經理人分爲5級,分別是能力突出的個人、樂於奉獻的團隊成員,富有實力的經理人、堅強有力的領導者和第5級經理人,其中第5級經理人是指具有謙遜品質和堅定意志的企業領導人,是決定團隊從優秀走向卓越的關鍵人物,他的思想意識決定着下面人員的價值取向。如何一直成爲一個像書中這樣所倡導的領導人,是我們不斷學習和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