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影的告別》讀後感(通用11篇)

《影的告別》讀後感(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影的告別》讀後感(通用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影的告別》讀後感(通用11篇)

《影的告別》讀後感 篇1

這是一首構思非常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詩。流連於影的世界裏,我擔心被“黑暗”所吞併,或者被“光明”所消滅。

因爲影“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所以它“不想跟隨你了”。然而現實又是那樣的無奈,處於一種生存困境中,它“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這樣,不管是人,或者是影,出路只有一個,那就是反抗。於是,它反抗黑暗,因爲反抗黑暗,故爲黑暗所不容“黑暗又會吞併我”,可它的生命價值正在於反抗黑暗中。當黑暗被消滅時,光明真正來臨之日,卻又是影消亡之時,“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魯迅先生寫道“我願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於你的白天;我願意只是虛空,決不佔你的心地。”魯迅先生當時處於歷史的生存困境中,而筆下的影之價值在於反抗黑暗,當自己辛苦奮鬥得到的光明來臨之時,卻又甘願於消亡。這是何等的生命境界,怎能不讓我感動呢?最後,我想說,即便“我將向黑暗裏彷徨於無地”,我還是願意如魯迅先生那樣“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這就是《影的告別》帶給我的最大的生命啓示。

《影的告別》讀後感 篇2

“人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就會有影來告別,說出那些話——”或許,總有那麼一個不知道時候的時候,我們看見了,或者忘記了;或者,就這麼上了天堂,下了地獄。天堂也罷,地獄也罷。既然已經忘記,已經逃離,又何必苛求。但至少,影曾經追隨過,在那浮浮沉沉之中,總有那麼一抹倩影成爲心中拂之不去的美麗。聽說靈魂是個個體,再無影的陪伴,這道路,終是伶仃一人,那麼,可曾設想,有多少時光,留給那抹倩影,做最後的告別。

打開書的扉頁,已不知是誰用狂草寫下“勁草之美”,也不知何時曾認真讀過。細想來,年少不經事的心看着那蒼白的字眼,只覺一絲枯燥。我承認,我不是一個合格的讀者,以至於我平淡的讀完此書,再無勇氣打開。現如今,若不是某些偶然和必然,它早已成爲塵封已久的祕密了。打開書,看到的是別樣的風景,想必這就是經典。在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閱歷下,看到的是不一樣作者,聽到的是靈魂深處潛藏已久的心。我不知道,下次啓程是何時,只是如今,我準備延續這份丟失已久的冷靜。

很多人和我一樣,認識魯迅卻不瞭解魯迅,欣賞魯迅卻不認同魯迅。誠然,一個時代的背離,下一代的新生,使我們再無法真切的瞭解他。而我只是想,再多瞭解他一點,哪怕我所謂的瞭解只是浮煙。

他說:“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這是一種荷戟獨彷徨的毅然,哪怕再苦悶,再無助也仍然選擇歡笑。在那“彷徨於無地”之中,也曾有多少決然,那種與生俱來的堅強,讓我看到哪怕是哭也不虛無的他。強顏歡笑,獨自遠行,終是選擇了黑暗。確乎如是,黑暗給予的是不同於光明的力量。一杯酒祭奠,又將啓程。

也許現時的率真不允許我們僞裝堅強,不由,魯迅文字中的假裝,引起我們的不屑。可又曾想過,驕傲獨立如他,又怎會用懦弱掩飾自己,只是我們不懂,我們永遠承載不了他背後的重壓。

那聲“朋友,我不想跟隨你了,我不願往。”道出了心事,是誰追隨者誰,又是誰獨自承受,以至於鋒芒盡顯真情思。又是誰像誰在告別,告別你,靈魂深處孤獨的人兒。那一刻,纔是真正承擔毀滅與虛無。

不過我想,所謂的虛無,也不過是似有卻實無的假象,黑暗的代名詞而已。“我願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於你的白天;我願意只是虛空,決不佔你的心地。”這是難懂的話。姑且讓我認爲是一種迴應,一種拒絕現有和將有,而毅然選擇黑暗和虛無的過程吧!只是面對這世界,那些拒絕變得如此微弱。若不是一顆堅強的心堅守着,誰能設想結局如何。他是一個成功者,發出無從逃避的生命的聲音。

最終還是,“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裏。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自己。”還是一個人遠行,這份選擇需要多少的勇氣。獨自承擔,是失去了所有,卻也收穫了全部。這生命中,所謂的“有”“無”,也不過是一瞬的遐想,或許只是當一個人的時候,纔是本我的最高點吧!我並不想真切地感受當一個人選擇獨行時的心情,許是落寞的,但只相信,有一種驕傲,那是在將要放棄時唯一的動力。

我讀《影的告別》,竟再讀不出影的虛無,許是魯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讓我不知覺忘記事物表象。訴諸筆端的,已是那個充滿靈魂的影。更覺得,魯迅只是借這份虛無揭露事實罷了。這不僅僅是影的告別。有那麼一些人,毅然選擇離開這個骯髒的年代,用自己所及的去拒絕渾濁,那種奮鬥,有人放開了富貴,有人甚至獻出了生命,只有魯迅,以筆作戰。而這一戰,打得太久太久,以至於今,再無法忘記。

說他救贖了世界。不然,世界也救贖了他。

魯迅自己也說:“愛夜的人要有聽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愛夜的人於是領受了夜所給予的光明。”魯迅便是這般愛夜的人。黑暗中的身影,高傲如筆桿挺立着,即使肉體倒下了,脊樑也不會倒。他很成功,毅立在黑暗之上,掀開了一絲光明。當這份光襲下時,一切黑暗安息了。那個愛夜的人,終是光明的使者,而這份光明,便是黑暗的救贖。顧城“說黑暗給了我黑暗的眼睛,而我用他看到了光明”,也許便是這等意味吧!

寫到這而,我不敢說我很瞭解。我想,他是一個大家,一個大家的魅力,在於他給我靈魂深處的震撼。

不僅是《影的告別》,整本《野草》,滲透出的思想境界,許是我一生都無法追逐的。本不需追逐,只是因爲魯迅,我開始思考有些人生,開始明白某些價值。說不上膜拜吧!

我永遠無法明白,這個時代塑造的他有多堅強,讀他的文字,想象着。不爲什麼,只爲他是魯迅,一個用生命在思考的革命者。他的記憶深處,有一種繁華落盡的蒼涼,有一種亂世無爭的坦然,一種不甘心。有時候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的時候,他依然抱着最初的理想。沉下去而又浮上來,這些,又怎是一個普通人做得到的。若是生在現代,必成大事,將是一代偉人。只是這一切又怎麼能說,已是生於那個時代,他纔是魯迅,錚錚傲骨下一個不屈的靈魂。

《影的告別》讀後感 篇3

“人在睡着的時候就會有影來該別。”這句話讓我感受到其實人從來不是孤獨的,因爲至少還會有影的相伴。我不願去地獄,天堂,黃金世界,然而黑暗又會吞併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然而我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一種無奈,一種彷徨,一種淡然,一種釋然。其實,我們不用時時刻刻地拼命去追求那是人認爲無所不能的財富,權利。

我們只要能活得感受到生命每個階段不同美感就好。我們不必隨波逐流,死心塌地的追求着我們被世俗化了的夢想。像影一樣,即使願望只剩下彷徨於無地,我覺得纔是最真切的。影只有在人們睡着的時候,才能夠表達自己的夢想,自己內心的想法,而那時候已是黑夜。其實影一直都在不自由的環境下生活,它被時間控制,被人所在的位置所控制。它已經沒有自我選擇的留下或者離去的權利。

因此,即使我們心中一直相隨的形影的概念也要被打破了,影要告別體,它不要再象曾經那樣追隨體了。但告別了體後卻沒有找到要去的地方,無論是地獄,天堂,還是黃金世界,都不想。因此,它只能彷徨於無地,要問無地是什麼?我想這是作者能夠意會的吧!不管無地是怎樣一個地方或者不是地方,我想我都極其佩服影的勇敢。

《影的告別》讀後感 篇4

魯迅在中國文學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從小到大聽的最多的作家,最最熟悉的作家就是他了。佩服他在那樣的一個殘破的中國要掙脫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封建主義的束縛的時代,是爲數不多的清醒者,滿懷激情,用筆桿子去喚醒愚昧的國民,你也曾經彷徨,曾經吶喊,曾經傷逝,爲的是激勵一代代的有志青年,爲的是追尋那一片光明。

人們把《野草》給予了很高的藝術地位。在五四落潮後反思思想上對人生,對人的存在價值,以及社會的現狀讓他有了一定程度的質疑,他感到煩悶和痛苦。在這樣的條件下創作的《野草》,便賦予了自己的那種微妙的感覺、心理、情感,是對絕望的反抗的一種藝術的再現。

魯迅的作品,初次的品讀,我的第一感覺是晦澀的,很難捉住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但他的作品就像烈酒,初入可能是順着喉嚨流下去就象是一團火一路燒下去的感覺,但細細的品味有一股濃濃的香醇味,回味在身體裏的一種舒適感。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對於《影得告別》的賞析,純屬我個人的看法。正如魯迅曾經說過的:“真的勇士敢於面隊慘淡的人生,敢於面對淋淋的鮮血。”“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天堂裏,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地獄裏,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你們將來的黃金世界裏,我不願去。”面對激情消退的青年,他呼籲,他吶喊。在面對明與暗之間,他選擇了堅持,選擇面對黑暗的現實。人的影子,在完全黑暗與完全光明的情況下,都要消滅,它只能存在於半明半暗之中。反抗黑暗,黑暗會吞併我;而光明真正到來之時,光明又會使我消失。這是怎樣的一種境地。但作者寧願被黑暗沉沒,也不願苟活於明暗之間。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影的告別》讀後感 篇5

閒暇讀魯迅先生的這首構思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詩,感覺是那樣地深入我的內心,影的告別讀後感。我竟然也擔心被“黑暗”所吞沒,或者被“光明”所消滅。我終於明白我爲什麼既不願沉溺於黑暗之中,卻又沒有勇氣去尋找光明瞭,因爲我是那樣地不想和自己的影子告別。我似乎也看到了影“彷徨於無地”的淒涼,內心似有一種東西在涌動,內心一次次地被打動,深深地發顫。

我爲魯迅先生的那種無邊的孤獨感而哀傷;更爲我自己那深無邊際的孤獨感而哀傷。

一直以來,感覺自己一直在黑暗裏獨行,無論怎樣都感受不到有別的影的存在,或許,沒有更多的人會想象那是一種怎樣的孤獨,彷彿是一潭深深的黑水,無數次地把你淹沒,僅管無數次地掙扎着爬上來,但那黑潭彷彿有種不可抗拒的魔力,無論你怎樣地小心躲避和逃離,然而總在不覚間又被深陷進去,沉溺……身處在“黑暗”與“光明”的交接點,無疑就陷入了生存的困境之中,然而,現實卻真是那樣的無奈,於是我想,或許真的只有沉沒,世界纔會真正的屬於自己

魯迅的文字很深邃,讓人看不透,卻總會讓人有新的收穫。我讀《影的告別》也能夠強烈感受到魯迅文字的魅力,以爲自己讀懂了,好像又沒有讀懂,處在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中。

讀《影的告別》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一首訣別詩,字裏行間都透露出被拋棄的悽恨。影子在控告拋棄它的“人”。天堂,地獄,甚至黃金世界,影子都不肯去,卻一直跟隨着“人”,爲什麼,因爲是人把影子帶到這個世界上,賦予影子的靈魂,所以在影子的世界裏,人就是它的全部。可是在人的世界裏,影子卻可有可無。最後,影子決定離開,離開便是滅亡。“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裏。只有我被很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終究是生命之重無法承受生命之輕。

這首詩讓我想到了魯迅筆下子君的命運,是涓生喚起子君解脫禁錮的勇氣和激情,一旦被“生命全部”拋棄的子君最後的結局便是滅亡,讀後感《影的告別讀後感》。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千千萬萬的子君——把生命附屬在男性身上的薄命女子。這究竟是男權社會下造成的悲劇,還是女子性格的悲劇,誰又能說得清楚呢?聯想到現在,女權解放運動提倡了那麼久的當代社會,可是如今又有多少的子君能夠擺脫男權,得到真正的解放。

開始讀《影的告別》我毫不猶豫地將其看成是絕戀詩,可是讀多幾遍,我又不以爲然了。再次讀的時候,覺得魯迅大概說的是人的悲劇吧。人沒有辦法脫離社會尋找絕對的自由,不得不在“黑暗”和“光明”中尋找自己的生存之地。

人本來就是一個雙重體,在光明的白天,總是以一種“自我”的形態出現在社會,可是到了黑暗的夜裏,“本我”的慾望就是顯現出來,總“彷徨於明暗”之間,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影子想找到“那全屬於我自己的世界”,人又何嘗不是呢?最求個體的自由,從社會的各種條條框框中解脫出來,可是誰又能做到呢?《影子的告別》大概說的就是人對自由最求卻無法實現的彷徨吧。像顧城,海子,海明威,追求自由不得便是滅亡。

《影子的告別》還讓我讀出一種人生的無奈。在歷史的浩淼中,個人本身就無足掛齒,輕得就像影子,“你還想我的贈品,我能獻給你什麼呢?”歷史是要在人的推動,可是作爲個人的人又能對歷史起到多大的作用,到頭來人生就是一場空,什麼痕跡也沒有留下。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魯迅想到表達的意思,可是我總是會想到自己,我不是偉人,只是一個平凡得再不能平凡的人,在庸碌的社會中生存着,最終像影子一樣,不會留下任何痕跡,更不會被世人和歷史記住,那究竟生存到底是爲了什麼呢?

《影的告別》讀後感 篇6

我一直以爲,中國的現代新詩,有着兩部奠基之作,一是郭沫若的《女神》,一是魯迅的《野草》。而不同於《女神》的是,作爲散文詩體裁的《野草》,既是奠基之作,同時亦是巔峯之作,無論是在文體的創造性上,還是在現代詩性所抵達的深度與廣度上,至今都未見有作品超越。即使置於魯迅先生的全部創作中,《野草》亦堪稱皇冠上的明珠,或將是他最具時間穿透力的作品。

然而,如同李商隱的無題詩一般,《野草》雖爲經典,卻隱晦難解,衆說紛紜。詩集中的《影的告別》《墓碣文》《死火》等篇,詩思詩境,尤顯複雜,使得大多的批評文字,淪入魯迅思想的考證,索隱,於文本所固有的詩思詩境之美,終顯隔靴搔癢。因此,我的這篇賞析文章,主要試圖進入散文詩《影的告別》的文本內部,進行一番詩性的巡遊。

人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就會有影來告別,說出那些話——

在人們的日常經驗中,“形”與“影”可謂須臾不可分離,無論是“影”告別“形”,還是“形”拋棄“影”,似乎都是難以發生的現象。然而,“形”爲實,“影”爲虛,由這種虛實相伴相隨的關係,人們可以引發無數的聯想,比如,人的生存、生活爲實,人的思想 、理想爲虛,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就是一種“形”與“影”的關係。人的思想 、理想依附於生存、生活,但在一定條件下,人的思想 、理想又確可以藉助於如言語、紙張、影視等媒介,別離了一個人的生存、生活,而獨立地在另一個世界生髮影響。我舉這樣一個例子,是想說明,在詩性的空間,魯迅的“影”來向“形”告別,自有其理趣所在,並非表象的不可思議。並且,魯迅在“影”的告別時,預設了一個“人”——即“形”,“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亦頗有意味:本來,在人的夢境中,就允許出現任何荒誕的場景,況人在深酣的睡眠中,是不會關注現世的時間的,自然也不會關注到光線中的影子,一直相隨的影子,此時似乎已不存在了。因此,在睡到這個恍兮忽兮的夢中時分,出現影子告別的獨白,讀者是不會感到突兀的。

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天堂裏,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地獄裏,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你們將來的黃金世界裏,我不願去。

由詩篇的佈局,我們可以把“影”告別的獨白,看着是一種夢囈,然而,它們卻不是那種不知所云的夢囈,而是每一句都隱含着現實邏輯的支撐,這樣,它們就成了詩,神奇的超現實的詩。在人的視覺經驗中,“影”往往是陪着“人”——“形”,盤桓於大地之上,它既不會脫離人的腳步的牽繫,向上飛昇到所謂天堂,亦不會破開泥土的屏障,向下潛至所謂地獄。至於有些人類允諾的未來的黃金世界,對“影”也不會有什麼吸引力,因爲“影”無論是落到黃金還是白銀上,都不能改變其灰黑的性質。因此,作爲“影”的這一段開場白,並不會令人感到意外。然而,讀者們都知道,在“影”的獨白中,還寄喻着魯迅先生的一種精神世界,這就值得深入探究一番了。不樂意去“地獄”,似乎好理解,《野草》中的《失掉的好地獄》篇,即表達了魯迅對那種人間“地獄”的一種鄙視。但不樂意去“天堂”,去將來的“黃金世界”,於一般人而言,就有些驚世駭俗的意味了,因爲那都是一般人所夢寐以求的地方。對於天堂,天性就是一個深刻的懷疑主義者的魯迅,實際上從未信任過,在魯迅的全部創作中,似乎就沒有出現過一絲出離人間的天堂光亮,而散文詩集《野草》的主色調,就是一種煉獄的灰暗,襯着影子的彷徨。至於將來,不錯,魯迅曾相信過“進化論”,相信新的必然戰勝舊的,青年一定勝於老年,但現實一次又一次地嘲弄了他,終使他對“將來”幻滅——一個本身即充滿侷限、缺陷的人類,顯然是不可能生髮出純粹純淨的未來的“黃金世界”的。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樂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隨你了,我不願住。

我不願意!

早已先知般洞悉了民族,洞悉了歷史,洞悉了未來的大孤獨者魯迅,以一連串的“不”,把自己推向孤獨的極地。

這裏,我想着重探討一下“然而你就是我所不樂意的”的“你”,也就是與“影”相對的“形”。對此,論者們歷來各有所見,衆說紛紜,有的認爲是曾經並肩奮進而終於頹唐的戰友,有的認爲是指圍繞魯迅身邊的青年朋友們,有的認爲是指作者所處的那個時代,或所揹負的歷史。爲了使對《影的告別》的賞讀更爲流暢,更爲一般的讀者所理解,我們不妨暫取這樣一種說法,即詩中的“形”與“影”,都是來自魯迅自己的分裂,“形”是現實生存着的魯迅,“影”是另一個希翼中的魯迅,是詩人與自己的糾纏,辯白,構成了這首詩的流動。然而,循着詩意的發展,讀者有理由發問,這個拒絕了“天堂”“地獄”“將來的黃金世界”,同時又不樂意相伴“形”的“影”,它將如何存在呢?因爲日常的經驗中,實難以想象。

嗚呼嗚呼,我不願意,我不如彷徨於無地。

這一句詩中,詩人爲“影”尋找了一個地方——彷徨於無地。關於“無地”,我以爲,可以理解爲虛無之地,不存在之地。對於現實生存的人來說,要描摹它的特徵,似不可爲,它似乎是如陶淵明的“桃花源”之類的虛幻存在,但還要遙遠還要消極,它沒有陶淵明的那些鮮活的場景,版圖上塗滿了白色的孤獨,似乎正好適應着虛幻的“影”的彷徨。“彷徨”二字,在這裏是一個無法繞過的字眼,它不僅是《影的告別》這首詩的主調,更已成爲魯迅一個時期的精神世界的符號。《影的告別》創作於1924年9月24日,而這一年,也是魯迅重要的小說集《彷徨》開始創作的時間,魯迅在精神上,正處於他的第二個寂寞苦悶期。《新青年》團體已分裂,“五四”已退潮,曾經的戰友們“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遺下孤獨的他,成了布不成陣的遊勇,“依然在沙漠上走來走去”《〈自選集〉自序》。與此同時,魯迅的個人生活也不順意,與章士釗的官司,與現代評論派的筆戰,尤其是家庭內部,與二弟周作人的失和,都使得魯迅的情感受到深深的傷害,由此大病了一場。因此,這一時期,魯迅的心境是灰暗的,幻滅的,而本來就有着灰黑性質的“影”,無疑與他的彷徨着的精神狀態發生了某種合拍。

我不過一個影,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裏了。然而黑暗又會吞併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影”告別“形”之際,是“形”正睡得“不知道時候的時候”,顯然亦是黑暗正濃厚的時候。在這濃厚的黑暗中,本身即是灰黑的“影”,自然無法使自己顯現,而最終爲黑暗吞併。那麼,去那純然一片光明的世界呢?灰黑的“影”同樣無法尋到自己的處所,而只能爲光明消解。這兩個處境,反映了告別“形”之後,“影”所面臨的矛盾,悖論。

然而我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如在黑暗裏沉沒。

在“黑暗”與“光明”之外,“影”還有一個選擇的處所,就是“明暗之間”。在日常經驗中,我們知道,“影”是來自於“形”對光的遮蔽,而產生的一種物理現象。因此,影子最顯著的存在,是在黎明或黃昏這樣明暗交織的時間。然而,“影”又不願彷徨於這最能彰顯自己存在的時刻,因爲明暗交織的曖昧,於詩人所摯愛的人類,或友人們,並非是理想的生存場所。因此,他寧願“在黑暗裏沉沒”,“肩住黑暗的閘門”《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放他們走向純然的光明處。但能否得到這樣的結果,詩人自己並無把握,他只能苦悶而彷徨。

然而我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

這一段出現了與詩篇前面的句子結構相近的兩個句子:“我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與上一段的“我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與詩篇開始的“人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它們的前後呼應,不僅在一種相近句式的復沓中,增強了詩意的濃度,更是在一種節奏的迴環中,突出了“影”彷徨的效果,令人回味不已。這一段詩中,“影”新出現的一個動作亦令人關注,“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表現了試圖有所行動而又無奈的“影”,竟想以虛無的酒,來麻醉自己虛妄的存在,麻醉虛妄的存在中的苦悶,希翼能模模糊糊地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

嗚呼嗚呼,倘若黃昏,黑夜自然會來沉沒我,否則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現是黎明。

然而,別離了“形”的“影”的悲劇是,它無法遠行,行不了多遠。如果所處的是黃昏,行程的盡頭便是吞沒它的“黑夜”;如果所處的是黎明,行程的盡頭便是使它消失的“白天”。這一段詩意,可謂是對詩篇前面的“我不過一個影,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裏了。然而黑暗又會吞併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這一段詩意的變奏,迴旋,同樣是以一種詩的語言藝術,表現了“影”彷徨不已,難以告別的情景。

朋友,時候近了。

我將向黑暗裏彷徨於無地。

“朋友”的呼喚,在這裏顯得傷感,絕望。由於“時候近了”,“影”不得不做出自己的最終選擇,如果說在前面的詩境中,“影”曾面臨着“光明”“黑暗”“明暗之間”等多種選擇,現在,它終於決定選擇“黑暗”。“影”之所以選擇“黑暗”,從“影”的角度說,或許是由於“影”的性質也是屬於相近的灰黑,或許是“影”考慮到,在“黑暗”裏,“影”雖會被吞沒,但至少還可以以某種虛無的方式存在,而在光明的包圍中,“影”將會徹底的消失。當然,這一段詩意,還可以與下一段詩意一起,聯繫到魯迅的社會思想,作範圍更爲廣闊的解讀。

你還想我的贈品。我能獻你甚麼呢?無已,則仍是黑暗和虛空而已。但是,我願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於你的白天;我願意只是虛空,決不佔你的心地。

這一段詩思頗爲複雜,似乎可越出詩人自己分裂出的“形”與“影”的關係來理解,它令人聯想到魯迅與他的青年朋友們,及所處的時代之間的關係。這裏,我想引入魯迅先生的兩段原話,來作爲某種參考:

“我終於還不想勸青年一同走我所走的路;我們的年齡,境遇,都不相同。思想的歸宿大概總不能一致的罷。”《北京通信》

“一切事物,在轉變中,總是有多少中間物的……他的任務,實在有些警覺之後,喊出一種新聲;又因爲從舊壘中來,情形看的較爲分明,反戈一擊,易致強敵的死命。但仍應該和光陰偕逝,逐漸消亡,至多不過是橋樑中的一木一石,並非什麼前途的目標範本。”《寫在〈墳〉後面》

因此,在魯迅的詩意中,“影”的贈品決不僅僅是字面上的“黑暗”“虛無”,而是願與“光陰偕逝”,沉沒於過去的“黑暗”之中,成爲引往未來的“橋樑中的一木一石”。

我願意這樣,朋友——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裏。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

“我願意這樣,朋友——”與前面的“朋友,時候近了”的傷感、絕望相比,有着最終作了選擇之後的堅定,坦然。

現在,卸去了所有牽繫的“影”,成了一個徹底的孤獨者,它別離了“形”,別離了“天堂”“地獄”“將來的黃金世界”,甚至它趕赴的“黑暗”中,亦沒有別的影存在——這是一種何等純粹的“黑暗”,使得“黑暗”本身似乎亦泛出了一種神奇的光亮。許多讀者曾經閱讀過這樣的詩意:一滴雨水落進了大海,在符合邏輯的想象中,這滴雨水將與大海在一種無限中相互溶解,直至微小的軀體遍及了大海,從而也就是在某種意義上擁有了大海。一條影子的沉入黑暗,亦可作如是觀,並有了詩篇的最後,“影”這樣滿意的獨白:“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然而,作爲魯迅的讀者,我們應不僅止於此,應將詩篇的詩意繼續延伸下去,就是“影”不僅擁有了這“黑暗”的世界,而且由於它的讓出了未來的光明,從而使得這光明是如此純粹,透澈,實際上成爲了“影”另一種意義上的建設,擁有。

一首傑出的詩篇,應有着多重的解讀,《影的`告別》自然也不會例外。這篇賞析文章到此,只是在《影的告別》這首意象豐富、意境豐厚的詩中艱難地踏出了一條小路,以助讀者領略小路兩側那目不暇接的風光。而要探險得更多的風景,讀者自可離開這條小路,探入路側的那蓊蓊鬱鬱、廣闊深邃如原始森林一般的魯迅的世界中去。

《影的告別》讀後感 篇7

人說,山水總是長在心臟的位置,淌過時間的河流,就能尋覓到那個有夢的地方。我從隔世的遙遠裏,踩着命運深淺不測的紋絡,仍走不出一段成熟的歲月。 ——白落梅

等待憶城的三月煙雨,如待字閨中的人兒等情郎一般焦灼而羞澀。當所有的花兒都在夜裏蠢蠢欲動,河岸嫩柳的風情萬種開始瀰漫,憶城的煙雨和花開纔開始紛紛踏至……

古語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中桃花始盛開”,那是循律而開的四月芬芳,花滿山澗,想來,也是挺有詩意的!而憶城,就不那麼循規蹈矩了。

當縷縷炊煙從某個寂靜而寒冷的早晨升起,倏忽間,便把三月的煙雨給招來了,這時,整座小鎮都變得寂靜而深沉了。沒有雨打芭蕉的沉重,也沒有竹葉蕭蕭的寒瑟。它就這樣朦朧而羞澀地沉寂着,宛如江南小巷裏,撐着油傘踏煙雨而來的妙齡一般柔情,細膩。 這樣溫情的流光裏,我彷彿忘記了季節的尺度,不,不是忘了,而是從未記得。我輾轉於憶城變幻莫測的季節,行走於冬與春的縫隙裏,而當煙雨散盡,山間野桃含笑,鳥語遍野時,我才恍然從煙雨裏醒來,哦,原來山間隱逸着“人間的四月天”。

淡看山間花開,閒適走過溫情的須臾,轉身,一片片油菜花競相開放,更迭了所有寂靜的時光。漫步于田間小埂,踩着童年留下的腳印,去捕捉在油菜花上炫舞的蝴蝶蜜蜂。低下頭來,把灑在油菜花上的芬芳細細咀嚼,把殘留在菜葉上的煙雨悄悄裝進行囊裏,於某個寂靜無聲的夜晚裏,把它們拿出來裝點異鄉的窗。 於某個寂靜的雨夜裏,我把昨日憶城的煙雨柔情、“四月芳菲”攤開,任它在時間流浪的夜晚遊走、別離!而那憶城的三月煙雨和芬芳,也終有人掛念,終有人在,等……

《影的告別》讀後感 篇8

這是一首構思非常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詩。在魯迅先生的所有散文詩中,《影的告別》最能深入我的內心。流連於影的世界裏,我竟然也會擔心被“黑暗”所吞併,或者被“光明”所消滅。我似乎也看到了影“彷徨於無地”的淒涼,內心似有一股什麼東西在涌動。於是,我明白,影其實就是魯迅先生本人內心的象徵與寫照。

無疑,《影的告別》的構思是奇妙的。他在開篇時候,就設置一個場景打開詩意的表述空間:“人在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就會有影出來說些告別的話”。接着,他一共用了連續十一個“我不”,四個“然而”,三個“我願意”來完成文章的構思結構,並通過這一結構,使情感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一遍遍地讀着《影的告別》,我的內心就一遍遍地被打動,深深地發顫。我彷彿看到了魯迅先生在暗夜裏獨行的情景。曾經多少次,我爲魯迅先生那種無邊的孤獨感而哀傷。“我”在黑暗裏獨行,“不但沒有你”在身邊,並且連別的影都沒有。我甚至不敢想象那是一種怎樣的孤獨,因爲每次想起,內心就不由得沉重。我們都知道,影與黑暗是一個“共體”,沒有黑暗,就沒有他們。所以“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這是影做出的無奈選擇。因爲只有沉沒,世界纔會屬於自己。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影說出的“那些話”。即便是天堂、地獄、你們未來的黃金世界,我都不願意去,甚至說“你就是我所不樂意的”。因爲我只不過一個影而已,要真跟隨你,我只能夠“彷徨於無地”。可是,影怎麼會彷徨於無地呢?這是《影的告別》留給讀者的思索空間。我們都知道,人的影子,在完全黑暗(黑夜)與完全光明(正午12點)的情況下,都要消滅;它只能存在於“半明半暗”之中。身處在“黑暗”與“光明”兩個世界的交接點,這是一個生存的困境。

因爲影“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所以它“不想跟隨你了”。然而現實又是那樣的無奈,處於一種生存困境中,它“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它竟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這樣,不管是人,或者是影,出路只有一個,那就是反抗。於是,它反抗黑暗,因爲反抗黑暗,故爲黑暗所不容“黑暗又會吞併我”,可它的生命價值正在於反抗黑暗中。當黑暗被消滅時,光明真正來臨之日,卻又是影消亡之時,“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魯迅先生寫道“我願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於你的白天;我願意只是虛空,決不佔你的心地。”讀着這樣的文字,你能不感動嗎?魯迅先生當時處於歷史的生存困境中,只求貢獻,不求回報。而筆下的影之價值在於反抗黑暗,當自己辛苦奮鬥得到的光明來臨之時,卻又甘願於消亡。這是何等的生命境界,怎能不讓我感動呢?最後,我想說,即便“我將向黑暗裏彷徨於無地”,我還是願意如魯迅先生那樣“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這就是《影的告別》帶給我的最大的生命啓示。

《影的告別》讀後感 篇9

《影的告別》這首詩歌,寫於1924年9月,收入魯迅散文詩集《野草》。

《影的告別》與《野草》集中的《墓碣文》、《死後》、《死火》等篇什一樣,寫離奇詭譎的夢境,讀來晦澀難懂。我們只有瞭解了詩人當時所處的社會狀況和詩人自己的思想情態,就不難體味詩歌所蘊含的意義。正如魯迅晚年所說:“我總以爲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並且顧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爲確鑿。”

1924年,正是魯迅在精神上處於第二個寂寞苦悶的時期。“1920年末《新青年》團體的分裂,標誌着‘五四’退潮時期的開始。……那些在‘五四’高潮中一度熱血沸騰,勇於反抗舊社會、舊禮教的新式青年,在‘五四’退潮後,卻變得消沉、頹唐。”“然而現在何以如此寂寞?難道連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倘使我還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這‘虛妄’中,我就還要尋求那逝去的悲涼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爲身外的青春倘一消滅,我身中的遲暮也即凋零了。”面對依舊“太平”的街市,日漸沉默的青年,作爲主張戰鬥要帶“獸性”的革命鬥士魯迅,自然感到“成了遊勇,布不成陣了”的寂寞,他不得不發出:“新的戰友在哪裏呢?”的呼喚!《影的告別》,正是詩人孤獨,彷徨心境的寫照。詩歌以象徵手法,寫影與人告別時的一席話。這個“影”無疑是詩人自己的象徵,這個“人”(“朋友”)當是將來的黃金世界裏”的熱血青年。

詩歌開篇對那些曾經意氣風發,如今卻“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沉默、頹唐的青年發出了激越地呼喊:“朋友,我不想跟隨你了,我不願住。/我不願意!”,“天堂”我不願去,“地獄”我不願去,對幻想中的“黃金世界”我也不願去。我甘願面對黑暗的現實,直面慘淡的人生,那怕“彷徨於無地”。然而,面對現實,詩人的思想又是矛盾的。現實社會將向何處去?詩人感到茫然。但是,詩人並不沉默,仍奮然而前行。“我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這是一個深感孤獨、寂寞的鬥士的心聲。最後兩節,表達了詩人勇於自我犧牲、義無反顧地上下求索的堅定信念。“我將向黑暗裏彷徨於無地。”“我願意只是黑暗”,“我願意只是虛空”,我願意這樣,朋友——/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裏。/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這正如魯迅在他的雜文《這個與那個》裏曾說的:孤獨的精神的戰士,雖然爲民衆戰鬥,卻往往反爲這‘所爲’而滅亡。”

詩人寧願與黑暗、虛空戰死,也決不像“朋友”那樣“睡到不知道時候”,這正是頂天立地的偉丈夫風範。魯迅這種堅韌不拔的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影的告別》讀後感 篇10

時代造就偉人,別樣的時代總能給人別般的思索!魯迅時代,正是中華民族災難深重、面臨生死存亡嚴重威脅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統治者屬於弱勢的資產階級政府,於是民主的思想到處開花。

這樣的社會現實,這樣的戰爭年代,需要一面鏡子,照着自己,以清醒的頭腦,解放的思想,堅定自我,面對現實,直麪人生的慘淡,正視淋漓的鮮血,向着光明前行!而魯迅《影的告別》一文,正是魯迅從直面現實中獲得深切感受,充滿思想。他告訴了我們,雖生不逢時,但活得價值,有意義的活着!在彷徨行走中,定位自我,正是自我思考認識和價值取向的生動詮釋和理性展示。

影子,不言而喻,是徜徉於黑暗和光明之間的產物。“天堂裏,我不願意去,地獄裏我不願意去,黃金世界裏,我也不願去”,“嗚乎嗚乎,我不願意,我不如彷徨於無地”。可見此時的魯迅,已對生活彷徨開來,大千世界,竟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沒有自己想去的地方,心靈得不到棲息和一絲的滿足,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歷史也這麼無情,命運甚至不能由着自己掌握,生活更是無奈,彷徨也達到無地的階段!在彷徨中,卻折射着影子獨立不倚的精神光芒,又可以給人一種隱形的力量:影子是冷靜的,更是理智的,正尋找新的前進中的出路。

“然而我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如在黑暗裏沉沒”。因爲黑暗會吞併它,光明會使它消失,所以,它寧願“在黑暗裏沉沒”。是是非非,孰輕孰重,顯然,魯迅已經思考了其中的分量和程度,在“黑暗”和“光明”的雙重壓迫下,作出明智的的選擇。影子能正確審視自己,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它立場堅定,是非明辨,以至剛強。或許,在“黑暗”裏,它只能忍耐一時之痛去“沉沒”,而在沉沒中積聚力量,影子相信自己,終究會在沉沒中爆發的!

“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

這時,將影子的內涵,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射着影子獨立不倚的精神光芒,要爲光明而付出犧牲和努力:那就是戰鬥,那也正是前進道路的醞釀,它之所以要遠行,因爲黑夜給了它黑色的眼睛,它要用黑色的眼睛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光明是可以在前進中尋求的到的!

一步步彷徨,思想靈魂也就一步步昇華前進着,“我願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於你的白天;我願意只是虛空,決不佔你的心地”。革命年代,黑暗統治,影子也會消失,這是對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解剖,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人生價值取向,那是爲爭取和平、民主、自由的暫時消失,

總之,《影的告別》一文是由此及彼和層層遞進深入開來,是魯迅從現實生活出發,從精神文化的角度的分析(國民思想的麻木劣根性正是阻礙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最大根源),對探求和思索着中華民族過去的歷史與未來的命運是深切思考。 我們堅信,道路是曲折的,走過那道坎坷,那道黑暗,前途就是一片光明的,前行中的彷徨顯得更有價值,對中國革命的前途是充滿信心,充滿期待,因爲那將是一片豔陽天!

《影的告別》讀後感 篇11

形影一直相隨,現在影要告別,啓程獨自遠行,爲什麼?那麼它又要前往哪一站呢?

天堂和地獄是宗教編出來的結果,可望而不可即,影不願去;輝煌的黃金世界它也不樂於去,因爲那隻不過是一種空洞的希望。所以,它願意執着於現實,絕不在虛無縹緲的世界中徘徊、停留。影感到孤獨、寂寞,它厭惡形體,不願無助地跟隨,決心背上行囊,追求自己的夢想,綻放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總是最孤獨的人。影要去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不依附於別人,獨立思考、行動。即使在黑暗裏沉沒也在所不惜,只要白天能夠降臨,決不放棄。 然而,這探索的過程極其辛苦,是半途而廢,還是勇往直前,都取決於影的一念之間。在決心爲戰勝光明之前,必須做好自我犧牲的準備,這其中的內心煎熬非常痛苦。於是,它爲難地躊躇着,內心仍有留戀,放不下形的好,不願輕易說再見,默默地承受着心裏的壓抑。不管迎接的是明或暗,白天與黑夜,只要影付出過,便不會後悔,已把最燦爛的笑容留在來時的路上。

在前往知識的殿堂中,我們也不得不和玩樂揮手道別,拋棄童年的歡聲笑語,時不時也會猶豫駐足。但不久又振作起來,如飢似渴地勤奮學習,把一切煩惱拋在腦後。在這條蜿蜒的小道上闖蕩,難免磕磕碰碰,阻礙我們前進,總要撒手放棄,但一想起勝利的終點在對岸對自己微笑,又不顧一切,加入這場持久戰中,直到看到勝利的曙光照耀在自己的身上。成功之奉獻給努力過的人。讓我們插上飛翔的翅膀,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