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讀後感(精選6篇)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讀後感(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是林沖由逆來順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節,也是封建社會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小編整理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讀後感(精選6篇)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讀後感 1

優秀古典小說《水滸傳》,在我國人民羣衆中流傳甚廣,影響深遠。書中第十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歷來是爲人們擊節稱賞的著名篇章之一。在這一章中,作者運用了多種藝術表現手法,着力描寫了林沖從一個封建統治集團的依附者,被徽宗皇帝的寵臣太尉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終於投奔梁山,成爲農民革命英雄的轉化過程。在人物性格的精細刻劃和故事情節的生動描寫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燦若羣星的“梁山泊”英雄形象中,林沖是人們十分喜愛的一個。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這不算低的社會地位,加上優厚的俸給、溫暖和美滿的小康家庭等多種社會因素,使他對封建統治者和自身的前途存在幻想。雖然他武藝高強,對“屈沉在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憤,卻養成了他逆來順受、忍辱妥協的性格。他在小說中剛一出場,就遇到高俅的乾兒子“花花太歲”高衙內攔路調戲他妻子。當他聞訊趕來,於怒喝聲中舉拳欲打時,一看“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內”,“先自手軟了”。在愛妻遭調戲的奇恥大辱面前,職任八十萬禁軍教頭,英名遠播的林沖,居然嚥下了一腔盛怒,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攔魯智深去追打高衙內,說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着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這裏,第一次顯示了林沖屈辱忍讓的思想性格。但是,逆來順受並不能解脫林沖的困境,當陸謙設計調開林沖,妄圖讓高衙內引誘他妻子時,林沖按捺不住了,他把嚥下去的一腔憤怒,全部傾瀉到無恥走狗陸謙身上。這時,林沖仍然避免觸及“本管高太尉”,但從他拿了尖刀,追尋陸謙的激烈行動中,可以看出林沖反抗性格的緩慢發展過程。後來,他在陸謙與高衙內進一步設下陷阱,陰謀迫害下,誤入白虎堂、刺配滄州道、遇險野豬林……在一個接一個的打擊迫害中,林沖的'反抗性格逐步發展和增強。儘管如此,他依然想從妥協退讓中尋求苟安,沒有放棄“掙扎着回來”的幻想。林沖思想性格上這種矛盾鬥爭,在“風雪山神廟”這一回中,達到高潮,發生了突變,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他終於掙斷了逆來順受、忍辱求生的思想繩索,反抗性高度昇華,走上了造反、起義的道路。

第十回一開頭,作者先寫了李小二和小酒店,這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安排。林沖被誣陷下獄,刺配滄州,在難中忽然間遇見故人李小二。作者順筆交待了林沖在東京時曾救助過他,使李小二免遭官司,還爲他賠了錢財,又接濟他路費。這一簡短的插敘,既表現了林沖扶危濟困的性格特徵,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爲顯得合情合理。林沖告訴李小二“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相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裏。”對自己遭受統治者陷害的冤情,講述中雖含有怨意,但更多流露出的卻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由此可以看出,林沖此時的思想性格,還沒有完全擺脫忍辱負重、聽天由命的軟弱的一面。他心中仍舊抱有刑滿釋放、重獲生路的願望。林沖還對李小二說:“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兩口”。這淡淡的一句話,分量卻不輕:它表明扶危濟困的英雄林沖,身在危難之中,依然不顧自己的苦難,一心爲別人着想的高貴品質。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讀後感 2

說起這篇文章,還要從讀研期間做家教的經歷談起。爲了養家餬口,讀研期間帶了幾個初中學生,指導他們學習語文。在這個過程中,我特別重視對他們閱讀的指導,鼓勵他們多讀書。我幾乎給每一位同學都講過《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篇小說,當時《水滸傳》也是中考必考內容,而我也希望通過一篇的“解剖”,爲學生提供閱讀經典小說的方法。果然,幾位同學在我的指點下,將整部《水滸傳》讀完了,還時不時交流心得體會,我自然十分自豪。既然要講這篇小說,我就想一定要讀出自己的體會,也要給學生講出自己對這篇小說的理解,讀了幾遍之後,有了一些心得體會。但畢竟不夠系統,也不夠深入,這時我想起了金聖嘆的評點本,於是便去圖書館借到了金聖嘆的注本。不得不說,金聖嘆是一位藝術感非常強的評點家,他對細節的揣摩、對人物的分析以及比較閱讀的方法,都很有啓發性,可以說他纔是施耐庵的“知音”,是理想的讀者。隻言片語的評點,往往包含着十分豐富的信息,我正是將自己的心得體會與金聖嘆的點評有機融合,形成了自己對這篇小說的獨特解讀。

2012年,我開始試着發表文章,首先便想到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以及金聖嘆的評點,於是便糅合成一篇文章《金聖嘆的評點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可能這篇文章更像是材料的堆積,後來一直沒有發表。過了三年,當我把粵教版語文教材的部分篇目研究之後,開始將目光轉向人教版教材。2015年高考之後的20天,我又對這篇文章進行重讀,連續寫成了4篇論文,分別是《細微之處見功力》《十五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處細節探究》《李小二眼中的“狐疑”——<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細節探究》以及《<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敘事視角探究》。前3篇文章從題目上就可以看出,是屬於“細讀文本”的產物,文章題目中雖然都有“細節探究”的字樣,但內容並沒有什麼重複。第一篇抓住了“營前”“迎着朔風與揹着朔風”等細節,對作家的縝密心思進行分析;第二篇專門闡述“此間東門外十五里有座草料場”中的“十五里”的妙處,爲什麼不是三五里或者四五十里,這個“十五里”肯定不是作者隨便虛構的,而是經過了生活邏輯方面的推算。第三篇專論李小二的“狐疑”,即透過李小二的眼光來看兩個陌生的客人,即陸虞候和富安。這些心得,多數是在讀研期間研讀的成果,現在按照中學論文的模式,將其形成了教學論文。第四篇專門闡述《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敘事視角,是借用了西方結構主義敘事學的研究成果。文章寫成之後便陸陸續續投了出去,但剛開始效果並不理想,很長時間文章都沒有機會面世。

2015年11月,終於等來了第一篇關於《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論文的發表,即《李小二眼中的“狐疑”——<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細節探究》,發表在《語文報·教師版》第310期。過了三四個月,《中學語文》雜誌要發《十五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處細節探究》,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學語文》雜誌上發表文章,當時感覺很開心。2016年的5月份左右,《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編輯張曦女士通知我《<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敘事視角探究》通過了複審,如果通過終審的話就會發表在該雜誌的第8期上。2016年9月初,我剛到教研室上班,有一天突然在《語文教學與研究》上看到了《細微之處見功力》的發表,當時感覺很意外。這四篇文章的發表,說明了我對文本細節研讀的方向是正確的,中小學教材的文本解讀確實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而且,文本解讀與我讀研時期的專業高度契合,最終成爲我主要的研究方向。可以說,這些文章的寫作與發表,正是對文本進行“窮追猛打式”的解讀的結果,是“秋風掃落葉式”的解讀。這種解讀,不是一般的教學閱讀,而是“細讀”,抓住文本的細節,進行全面深入的剖析,從細節之處探究文本的精妙與藝術成就。

後來,我將文本解讀與教學內容的確定結合了起來,這一點也成爲我教學研究的新方向。順着這個方向,我寫成了幾篇關於教學內容重構的文章,也陸續發表了一些。2015年12月份,我開始寫作《文本解讀與教學內容重構》一書,這時我就在想,可否將此前對《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解讀成果有機轉化爲“教學內容”的研究,過了一個月,我將想法付諸實踐,形成了《轉變“要素板塊框架”,重構小說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文章,發表在《中學語文》2017年第4期上。至此,五篇文章形成了一個從文本解讀到教學內容研究的內在脈絡,最終全部發表。遺憾的是,我一直沒有機會給學生講這節課,教學設計與教學課例一直沒有寫作。

去年10月份,我從廣州二中跟剛回來,有一次讀《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突然對“管營”這個不起眼的人物產生了興趣,因爲這個幕後主使、罪魁禍首最終安然無恙,對文本進行前後勾連,寫成了《一個被忽視的人物——略論<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的“管營”》,不過這篇文章還沒有發表,是一條“漏網之魚”。

這幾篇論文的寫作,我有兩個心得體會。首先是要有獨立的文本解讀的意識,通過行動與實踐,形成過硬的解讀能力,最好能夠在細節處深挖,讀出作家的匠心所在。教材篇目,還有大量的“空白”,等着教師去“填空”。當然,這需要坐得住冷板凳,需要靜下心來,真正回到文本本身。第二就是要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用一定的語文觀或者教研觀,去指導論文寫作。例如我自己最基本的語文觀就是,要通過文本解讀確定這節課“教什麼”,即教學內容。我在寫文章時,便會有意識地運用這種方法,去指導我的教學研究。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便會形成一個系列,將來出版成書,也就指日可待了。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讀後感 3

一大篇文字之中,先是星星點點的小火,隱隱綽綽地由老軍“向火”引起,中經草料場大火燃燒後,又忽明忽暗地以老莊客的“向火”了結,這與情節漸漸推進,矛盾步步激化;與林沖性格漸漸發展,以至於昇華突變,都自然而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能達到如此和諧神妙的藝術境地,實在是罕見的'!

“風雪山神廟”這一章對風雪的描寫,也是成功的,與人物性格的變化,故事情節的進展,鬥爭高潮中環境、氣氛的烘托緊密結合,其作用與藝術效果跟寫火有異曲同工之妙。試看林沖剛到草料場,“正是嚴冬天氣,彤雲密佈,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矛盾衝突的浪頭也漸漸涌起;到林沖買酒時,“那雪正下得緊”了,情節的緊張氣氛也在不斷增濃;最後到林沖在山神廟前手刃仇人時,“那雪下得更猛”。這些描寫不但很好地渲染了氣氛,爲塑造人物服務;而且對雪的本身描寫也生動逼真。從“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到“那雪正下得緊”,接着“越下得緊”,到最後“那雪越下得更猛”;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下雪各個階段的不同特徵,用準確、簡練的語言,恰當地表現出來,使人讀了如臨其境。魯迅先生在他題名爲《“大雪紛飛”》的雜文中,曾經這樣說道:“《水滸傳》裏的一句話‘那雪下得正緊’,就是接近現代的大衆語的說法,比‘大雪紛飛’多兩個字,但那‘神韻’卻好得遠了。”這種評價是中肯而又恰當的。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讀後感 4

《水滸》中英雄人物鬥爭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羣衆中流傳,有的至今還展現在舞臺上,如“三打祝家莊”、“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沖發配”等等。林沖是《水滸》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個美滿的小家庭。

他對封建統治階級抱有幻想,本無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乾兒子高衙內蓄意霸佔林沖的妻子,雖多次調戲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於是高俅利用權勢指使他的狗腿子陸謙(陸虞候)、富安等人設下毒計,誣陷林沖手執利刃故入軍機重地白虎節堂,圖謀行刺,把他送交開封府發落。開封府尹明知林沖冤屈,但迫於高太尉威勢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滄州。高俅又令陸謙買通押差,要在赴滄州途中的野豬林害死林沖,幸被魯智深救了。

林沖和魯智深分手後路過柴進莊院,受到殷勤接待;柴進又寫信給滄州官府託請照顧林沖。林沖到了滄州牢營,由於送了銀子給差撥、管營,又有柴進薦書,不僅免了一百殺威棒,還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後(課文節選的內容由此開始),陸謙、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蹤來到滄州,與差撥、管營合謀,必欲置林沖於死地。林沖被殘酷的`現實步步緊逼,雖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終於殺死仇敵,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爲宋江起義軍中著名的首領之一。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讀後感 5

在《水滸傳》裏,有許許多多的英雄,像智多星吳用,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等等,而豹子頭林沖則是比較早出現的其中一位。他有一個美麗且賢惠的妻子,有美滿的家庭和很高的社會地位。可在民反的背景下,卻使林沖這位本不會造反的人偏偏鋌而走險,走上了梁山。

林沖從屢遭迫害卻不願反抗,到橫豎是沒有活路,只有奮起反抗在災難中殺出一條血路。使他成爲農民代表和象徵,終於顯露出真英雄的本色。

在林沖上梁山故事的前一部分,《水滸》以十分細膩的藝術筆觸,反覆描寫林沖雖屢受迫害,卻不願反抗的心態。在高衙內調戲他的妻子時,他爲了不得罪他的頂頭上司,而又保住他那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的職位,所以他忍受了這奇恥大辱,以求平安無事。

誤入白虎節堂是高俅陷害林沖的一個大陷阱。由於當時上司如父母的封建社會,他怎麼也不敢把上司往壞處想,更不會想到上司還會無端地陷害他。此外,恐怕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利用這次機會與高俅套近乎。所以,他把一個騙局當真了,自己把自己的眼睛捂起來,往陷阱裏跳。直到被捉,才醒悟過來。

到了被刺配滄州牢城,由於柴進的書信,他暫時在牢中過得還不錯,也只等着有一天遇赦,便回東京去。然而高俅仍然不放過他,派陸謙和富安來謀害他。草料場得一場大火,林沖僥倖沒有被燒死,可是會東京的路卻被燒斷了。於是林沖只好把陸謙三人都殺了,並且剖開了陸謙得心。儘管林沖的殺人手段是殘忍了一些,可是他有好好的一個家庭,這樣頂天立地的`一個禁軍教頭卻被高俅,陸謙迫害得家破人亡、有國難投,就更應該用這種嚴厲的手段懲罰仇人!只是這個時候,林沖才顯露出他那真英雄的本色!終於是氣魄宏大得造反英雄!

林沖在奔往梁山的途中,在朱貴酒店的粉牆上寫了一首詩:

仗義是林沖,爲人最朴忠。

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

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東。

這首詩概括了一個朝廷命官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和經過,顯示了林沖丟掉幻想以後激發出來的反抗精神,迴盪着一股悲壯的英雄氣。

總而言之,林沖終於是英雄了,終於是一個氣魄宏大的造反真英雄!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讀後感 6

您請聽茶,對茶菊花,抑或是閒敲棋子落燈花,都是令人嚮往閒適只景。

但是,這樣的閒適並不是一個嚮往馬革裹屍,血濺沙場的七尺男兒所向往的。

電視劇有一幕,生動的詮釋了林沖的'悲涼。

鵝毛大雪,獨自一人,長槍銀影如無邊星河,颯颯生輝,所向必披靡,若說舊漢飛將軍李廣拔箭能箭汲石羣,那他林沖長槍也能以一敵百。

一句“好槍法!”怎不令人心痛:何以英雄要自賞,何以英雄不在邊疆殺敵報國,而在此風雪間自遣自愁?

英雄要有用武之地方爲英雄,正如駿馬遇到伯樂纔是千里良駒,一代京城教頭,朝尚寶槍意風發,晚競面刺字發配滄州,威嚇爲何?

又爲向區區一個太尉之子,能隨意調戲良家婦人?區區一差史,小許錢財便置國家利益不顧,一把火便燒掉草料場七十二堆!

一個昏庸的朝代,一個飽受外族欺侮卻不圖反抗的國家,醉生夢死不是英雄之花盛開的土地,

記得有人說過:“人生有許多扇門,有些門是永遠不會爲你打開的,選擇了不打開門,只會傷害自己!”

可惜的是,當非人人能參透千奇百怪的門,畢竟世上高人不多,再者連王勃,李商隱等一代天才也參不透,他們的枉自辛勞,更何況一個武將?

幸而有火,當雄雄大火燒斷了一切不應有的譽戀,燒掉了纏在天地的雪花是,長影便毅然翩轉離去,僅留下一絲清風與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