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童年》讀後感精品(13篇)

《童年》讀後感精品(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81K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童年》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童年》讀後感精品(13篇)

《童年》讀後感 篇1

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改自己曾經的奢侈浪費,應該學會珍惜。——題記

我放下了《童年》這本書,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的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社會基層人民被壓迫的生活,令我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制度的腐敗、醜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社會的黑暗,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追求光明的艱難歷程。主人公阿廖沙黑暗的童年生活深深地震撼了我:四歲喪父,跟隨母親和外祖母到外祖父家生活,卻經常捱到暴躁的外祖父毒打。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每個人都想過着簡單美好的生活,但是周圍有許多殘酷的事情,那些殘酷的事情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他在外祖父家中第一個好朋友“小茨岡”,本來和阿廖沙玩得好好的,但後來被自己的兩個舅舅給害死了。後來的一個好朋友“好事情”竟然被家人們給嫌棄而被趕走了,這些都使阿廖沙十分氣憤。

不過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環境裏,也有溫暖與光明。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勤勞、堅強、善良、對誰都十分忍讓,常常給阿廖沙講些神奇的童話故事,還常常保護他,叫他別再做錯事,也維護了他幼小的心靈。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後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也默默地教阿廖沙做一個勇敢堅強,充滿愛心的人,不要向惡習醜相低頭。

其實,阿廖沙就是高爾基的乳名,他只是借阿廖沙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們的醜陋。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且令人嚮往的。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當成掌上明珠。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我們品嚐,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時光,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千萬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好的學習環境,如果我們還不抓緊時間學習,我們還怎麼對得起父母給我們的養育,怎麼對得起國家對我們安全的保障。

高爾基雖然小時候生活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但是還能成爲一位如此傑出的文學家,是因爲他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也學習到了別人優良的品質,才能成就出這樣一個偉大的人。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珍惜時間是成功的祕訣”。我們現在有如此好的學習環境,是多麼難得呀!所以我們不是更應該去努力拼搏,努力奮鬥嗎?“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纔是把握自己未來的關鍵!”我認爲這纔是《童年》一書最好詮釋。

《童年》讀後感 篇2

童年,是我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讀了這本《童年》,我不禁憐憫起童年就生活在苦難中的高爾基。我更敬佩智勇雙全的外祖母。

我很慶幸,我並沒有生活在那個黑暗的時代,我沒有承受高爾基童年所承受的痛苦和苦難。在我的生活中,有家人疼愛我、朋友幫助我、老師關注我,我生活在親情、友情的懷抱中,幸福、快樂。我還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與同學快樂的學習,津津有味地聽老師講課。我的童年,充滿了快樂,充滿了希望。

可是高爾基的童年並不是這樣,高爾基的童年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每天都有人辱罵他、欺負他、傷害他。他那時年齡與我們差不多大,他卻必須承受我們這個年齡不能承受的痛苦、悲傷。但他依然堅強地成長,並沒有在那樣黑暗的社會中泯滅,他並沒有失去理想與信念,更沒有失去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本書在告訴我們要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要利用現在良好的條件,努力學習。

在高爾基的成長路上,他的外祖母使他沒有偏離正確軌道。高爾基外祖母是那樣勤勞能幹,心地善良,具有悲天憫人的仁愛胸懷,簡直就是至高無上的聖母。她愛這世間的一切,她愛親人,愛幫工,甚至愛馬,愛鳥等。尤其是給予了高爾基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高爾基孤獨的心。外祖母對高爾基的愛,讓高爾基幼小的心靈感受到了溫暖,感受到了親情。培養了高爾基堅強不屈的.性格,讓高爾基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外祖母信奉上帝,她認爲上帝是世界上最仁慈、最寬容、最有愛心的神靈。她對上帝的虔誠影響着高爾基的價值觀。她總是如此有耐心,寬容他人。每當別人欺負她或外祖父打她時,她總是毫無抱怨,當高爾基爲她報仇時,她不僅沒有誇讚高爾基還狠狠的打了高爾基一頓,她總認爲外祖父打她是上帝的安排,其實她可以輕鬆將外祖父扔在沙發上。她也十分勇敢,當染坊失火時,其他的男人都只是慌里慌張站在一旁,像無頭蒼蠅。只有她勇敢的衝進火中,拿走爆燃物支,制止了一次大爆炸。外祖母多才多藝,每當人們聚會時,她都會爲大家展現出優美的舞蹈。她腦子裏總是有源源不斷的,神奇的故事。高爾基非常愛聽故事,他那崇尚正義的性格,嚮往光明的信念,就是從外祖母的故事中一點一滴中培養起來的。正是高爾基看到了她種種優秀品質,才改變了高爾基的一生。她引導高爾基走向正確的道路,她是高爾基童年成長路上的一個必不可少的人物。

她就像一個聖母,影響着高爾基的一生。她那高尚的品質使我敬佩她,雖然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她的許多優秀品質是世界上許多上流人物所不擁有的。我不得不承認,我也沒有她身上的許多優秀的品質,所以我要向她好好學習,成爲一個像她那樣智勇雙全的人。

《童年》讀後感 篇3

童年,像一顆甜蜜彩虹糖,閃爍着七彩的光芒;童年,像一杯可口的可樂,融合着記憶的味道;童年,像一塊香濃的巧克力,包裹着往事的回憶。

童年,是我們每個人最開心,心裏最純潔無暇的時光,那時,我們可以盡情玩耍,一切煩惱都被拋到了九霄雲外,看書,玩耍,爬樹,都是無拘無束,但是,高爾基的童年卻與衆不同,他3歲時就失去了父親,11歲時不得不自己謀生,一個僅比我們小1歲的孩子呀,就要承受着生活的重擔與打擊,但最後,他卻搖身變成了一個在文壇享有盛譽的大作家,爲世人所敬仰,他爲什麼會有着脫胎換骨的改變?我從高爾基的《童年》中找到了答案:

還記得五一去城際穿越時,前一天我剛看到高爾基在外獨自穿越城市的篇章,他穿越時由於身無分文,因此買不起食物和水,但是,他硬是靠着自己的毅力與耐心,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來到了一個碼頭,隨着一艘船離開了這裏,當時,我很想像高爾基一樣,自己獨立,堅強不屈,做一個永不放棄的人,但是,在隨後城際穿越的過程中,我將這個想法完全拋之腦後,到了濟南,我們找不到旅館,沒有住所,那時,我急的原地打轉,停滯不前,根本不想解決對策,儘管我是城際穿越小隊的隊長,但是,我早已被困難打垮了,而隊員們則與我不同,他們都在積極地想辦法,我就顯得更加無能了,這也是由於我平常的鍛鍊少了,所以在緊要關頭之下才不能想出對策,多虧領隊事先預訂了一個旅館,把我們帶到了那裏,否則,我們就只能原地徘徊了,現在我想起來這件事,不禁會責備自己:“如果你是高爾基,面對他那惡劣的環境,你能撐過去嗎!”事實上,社會對每個人並不是公平的,但是,只有我們會自己來將不公平變成公平,用自己的智慧、勇氣與力量來改變自己當前的形勢,纔會適應社會。

第一次讀高爾基的《童年》時,我發現高爾基雖然是一位大家,但是卻沒有用那些華麗的辭藻,而語句中也沒有什麼修辭方法,但是,這本書的字裏行間都透出了高爾基對現實的不滿與抗爭,將他的真情實感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這讓我很吃驚,我們平時在作文中都用了許多修辭手法,但沒有得到什麼好的效果,總是感覺空洞洞的,感覺不到自己的真情實感,讀了《童年》後,我才知道,其實寫作文並不是修辭手法用的多,作文就顯得充實,而是要將自己的真情實感充斥於文字之間,用一個個神奇的漢字,來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纔會寫出好文章。

童年,似一個茂密的森林,它包容着一切東西,我們在這片茂密的森林中,會遇到有利於我們的,和有害於我們的東西,關鍵在於,我們應將有益的東西吸收,讓自己的童年更加充實,自己的未來更加美好!

《童年》讀後感 篇4

阿庫麗娜的樂觀、堅強和善良不僅使她從不在黑暗中迷失方向,從不屈服於黑暗,而且像燈塔一樣照亮了別人的困惑。以阿麗莎爲例,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在她來之前,我似乎睡在黑暗中,當她出現時,她叫醒了我,並把我帶到一個明亮的地方。她把我和我周圍的一切排成一條連續的線,織成一條彩色的花邊;她成了我一生中的朋友,最親密、最理解、最珍貴的人——是她對這個世界無私的愛充實了我,讓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去面對困難的生活。”-受阿庫拉光輝性格的影響,阿萊莎獲得了力量並變得強大。她心中也有一朵向日葵,沒有成爲物質利益的`奴隸。

我仍然記得文章中的一段話:“那雙帶着微笑的黑眼睛向所有人傾注了溫暖靈魂的光芒。她用頭巾扇着燃燒的臉,像這樣唱道:“主啊,主啊,一切是多麼美好啊!你看,一切都很好!"這是她內心的吶喊,是她生活的口號。"-阿庫雷納心中的向日葵變得如此憤怒,它可以追逐未來的太陽。我認爲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因爲她的內心在哭泣,她的生活口號是“樂觀”。因爲樂觀,她不害怕生活的艱辛。因爲樂觀,她在混亂的黑暗中依然堅強。因爲樂觀,她對未來有着永恆的期望。

阿庫雷娜無疑是一朵長在荊棘中的向日葵,但憑藉她的樂觀,她培育了力量和希望,澆灌了一朵屬於光的花。

我們,生活只是起點。還有許多事情等着我們去經歷,許多夢想等着我們去實現,還有許多奇蹟等着我們去創造。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可能並不令人滿意,但也遠比阿庫拉生活的多刺的地方好。既然阿庫拉可以用她的樂觀讓她變得堅強,對未來充滿希望,爲什麼我們不能呢?請不要從悲觀的角度看世界,要樂觀,要堅強。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一直都有美。

人們常說,我們這一代是祖國的花朵,那麼我們爲什麼不選擇做一朵生長在野外的向日葵,用我們不變的信念去追逐陽光,讓我們自己在風雨中成長,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燦爛,而我們應該做一朵溫室裏的花,依靠一切,然後靜靜地等待死亡?在溫室裏,我們對未來也有無限的夢想,但是我們能這樣離開溫室嗎?這樣,我們能做什麼來實現我們的夢想?我們如何讓生活變得精彩?不要讓軟弱限制你追逐陽光的步伐,讓恐懼阻礙你的成長。不要等到晚年才發現你最初的夢想是在遙遠的童年留下的。

因此,請讓你的靈魂一直保持微笑,請讓你的靈魂不再害怕生活的災難,變得堅強。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有時候,你乘着波浪,把我渾濁的帆擺正,在深邃的大海上架橋。請不要讓你心中的向日葵停止追逐太陽,請不要讓你自己停止追逐夢想。這樣,當你快要死的時候,你就可以給自己的生活一個滿意的答案。你可以自豪地說:“我生命中所有的白色都充滿了世界上最美麗的顏色。”

時間匆匆流逝。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無法知道下一秒會遇到什麼。但至少,我們應該是一棵不怕風雨的向日葵。我們永遠不會停止追逐太陽,即使我們在一個到處都是荊棘的地方。

《童年》讀後感 篇5

假期裏,和兒子一起讀了高爾基的《童年》。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爲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裝卸工、麪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高爾基刻苦自學文化知識,並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實的途徑。《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被人們稱爲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高爾基那悲慘,令人憐憫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這部書真實地再現了十八世紀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態。

《童年》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阿廖莎孩時的磨難。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外公的粗暴、自私,兩個舅舅的愚蠢、惡毒,甚至他們的兒女也不善良,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人們的醜陋面目:既貪婪,又殘忍,爲了個人的利益吵鬧、打架,勾心鬥角,甚至不惜傷害別人的性命。

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也有善良、正義的存在。外祖母給了阿廖莎正義的力量,讓他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她經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故事,在無形中教會他做人的道理,使阿廖莎在惡劣的環境中沒有染上陋習,並且不畏艱難,堅強的和邪惡做鬥爭。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四周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和阿廖沙相比,現在的孩子是多麼的幸福,他(她)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多彩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爲很多的孩子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在他們看來,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現在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寵愛中長大,誰也沒有走進“人間”,當然,大街的乞丐不必說,那是極少數的。現在,如果讓一個11歲的孩子獨自在社會上闖蕩,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有阿廖莎那種堅持不懈、奮發向上的精神。

《童年》,讓我們學會珍惜,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學會感恩,感恩我們和諧的社會。我們現在的生活是美好的,在美好的生活中要有一顆美好的心靈;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多爲別人着想,關心身邊的弱者;尊重、關愛我們的長輩,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不應該爲一些小事情而耿耿於懷,要有一顆純潔、寬容的心,美好的走完這一條人生的道路!

《童年》讀後感 篇6

童年——這個美妙的字眼不禁讓我們想起自己美好無憂的經歷。變幻的白雲;淅瀝的雨;讓人感受不同的風……周圍的一切散發這襲人的和諧和幸福。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那麼的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

這本書講述了小孩阿廖沙三歲到十歲這段時期的生活狀態,他在幼年時期就失去的父親,勤勞善良的母親因無法養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過童年。阿廖沙只上過三年學,十一歲就走向社會,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當過學徒、搬運工、守夜人、麪包工等。他從小飽受痛苦的煎熬,受盡外祖父與兩個舅舅的虐待,幸好還有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的外祖母,把他教育成一個正直勇敢,充滿愛心的孩子。還有淳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裏,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在阿廖沙的童年中,我還知道得當時俄國腐朽的社會制度,黑暗現實和自私、愚昧的小市民氣息。

讀完了這本書,我的感受頗深。首先,與高爾基的童年相比較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兒時的悲慘遭遇,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幸福的!在家裏,父母寵愛着,關心着,保護着。在學校,有老師的教導和同學們的陪伴,真正可以說是無憂無慮。而高爾基呢?與我們恰恰相反。有人說:“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就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高爾基,成就了高爾基。在如此邪惡和污穢的社會中,他那顆光明和博愛的心沒有動搖,沒有被污染,反而變得越加開闊、光明。也許,這就是他成功的祕訣吧!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堅強勇敢、正直自信。

與他有着同樣經歷的人有很多,在我們的身邊就會有一個,先不說他們那些不普遍的`,就說說生活在貧困山區的兒童,他們家境貧窮,好的還有好心人資助讀書,不好的從小就要擔起整個家,供弟弟妹妹讀書,每天起早貪黑,跋山涉水去學習、去工作,回到家還要做飯,自理。說實話,只要我們每個人捐獻一份愛心,即使不多,也可以幫助很多困難的人。

當我提到這些事的時候,我想很多同齡人都會說,如果我生活在當時那些惡劣的環境時,我也一定會自立自強,尋求到生存的方法。但是,又有誰會了解到當中的艱辛、悲苦呢?當我讀完高爾基的《童年》時,相比之下,我才發現原來我就是那隻在蜜罐中長大的蜜蜂,從小就不用對生活擔憂,長輩會給你採蜜,而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吃完這些我自以爲已經吃厭了的父母的呵護。與貧困山區的夥伴相比,我們又是那麼的幸福,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教育,又有父母、長輩在身後作我們的精神支柱,給我們前進的動力。只要我們腳踏實地,就一定能在衆人面前脫穎而出。

最後,我還想說一句,童年已經過去了,我們可以回味,但我們不要老是想着以前,應該要放眼未來,向着目標,往更遠的地方前進,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童年》讀後感 篇7

我讀了《童年》這一本書之後,感受到了作者兒時的悲慘遭遇,才深知,我們這一代的孩子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從小被父母寵着,慣着,千依百順,唯我獨尊,沒有受一點委屈和痛苦,還整天怨天尤人,做一點事情就叫苦叫累。無論父母如何用心良苦,我們都不知道,不懂得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童年》是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爲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小名)從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四歲的主人公阿廖沙因爲父親去世,和母親回到外祖父家,後來隨母親改嫁,和繼父一起生活。在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掌管着家裏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兩個舅舅爲了分家不顧一切,常爲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泄。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外祖母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人。每次在外祖父打阿廖沙的時候,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阿廖沙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好事情"等等。後來,阿廖沙不堪外祖父對母親的打罵,離家出走了。不久,母親就去世了,但是,阿廖沙沒有屈服,他在這些困難中懂得,活下去就是希望,只有鬥爭才能生存。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架,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爲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着。

讓我們向高爾基看齊,一起做一個堅強的人;刻苦學習的人;學會生存的人;不管身處怎樣的環境,面對怎樣的挫折,都要執着求知、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持之以恆,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要爲長輩着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爲了以後,爲了將來,爲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一起努力吧!

《童年》讀後感 篇8

這半年我一直陷入自己的情緒中不能自拔,無論看什麼書總是認識字,但書的內容無法入腦,更別說入心了。《解析童年》一書在李老師通知的第一時間內,我把它買了回來,並立即認真地去讀它,但很無奈《解析童年》一書的內容仍是無法入腦,讀了一遍,作者說了什麼,我沒有一點印象。我知道我的狀態束縛了我,目前不適合讀書,於是就把《解析童年》束之高閣。

7月7日看到李老師提醒要交讀後感的羣郵件,我又立即把《解析童年》找出來,但這兩天事情比較多沒有來及看,今天(7月9日)早上我6點起牀後又記起了讀後感的事,就立即從序言看起。不知道是早上比較靜的原因,還是要交作業的壓力,今早比較進入狀態,作者的序言深深地開啓了我的認同感,當我讀到“深刻領悟教育者的內核,在於修爲自我。深刻領悟到做一個好父母,亦在修爲自我。”時,我大腦進行了如下的頭腦風暴:

哪些部分需要修?爲什麼要修?和孩子對立的部分,控制孩子的慾望、念頭,引起自己負面情緒的部分要修。爲什麼和孩子有對立,爲什麼要控制孩子,爲什麼會引起負面情緒?因爲那個時刻我的內在只有恐懼沒有愛。愛的特點是平靜、接納、包容、同理心,有效轉化,而恐懼的特徵是不安、對立、控制。是我在恐懼,所以只能修我自己。如何修?感受自己恐懼什麼,接納那份恐懼,然後審視自己恐懼的對象是否是真的'和帶給我恐懼的觀念是否正確。

我知道我現在仍沒有狀態用心把此書讀完,不過今早這一小段腦震盪足矣,關鍵是接下來踐行這次的腦震盪,覺知自己的言行,情緒,修爲自我。孩子是一面鏡子,完全反映了父母的內在狀態和家庭環境,孩子辛苦的表演也只是爲了幫助我們認清我們的內在狀態,喚醒父母心中的愛。如果我們不體會孩子的表演,就太辜負孩子的那份愛了。我決定從此刻開始以家庭爲道場,以孩子爲老師,用林宗顯老師親子溝通中“鏡子投射溝通指令”進行一場內在的修行。鏡子投射溝通指令如下:

1、從孩子身上我看到了什麼?

2、從孩子身上我看到我自己怎麼了?

3、從這些事件中,我看到了什麼?

4、從這些事件中,我看到我自己怎麼了?

5、孩子透過這些事件,想告訴我什麼?

當我寫下這些文字時,我的胃在翻騰;從顫中穴到喉嚨堵塞得厲害,尤其是喉嚨感覺發炎了,腫脹,想吐但又吐不出來;背和肩膀疼痛;心裏有種說不出來的無助和悲傷,淚在眼裏打轉,想哭又哭不出來。

此刻我更確定不是孩子需要這次的夏令營我陪孩子參加,而是我需要這次的夏令營孩子陪我參加。我也更確定這次夏令營我想要什麼:給自己放個假,和自我來一場約會,在海邊,在遊樂場,和我的內在談一場戀愛,而孩子是那個見證人,老師和同伴是那一道道風景。感謝我的孩子和愛人給我參加夏令營的機會,感謝丫丫老師在我恐懼一個人帶孩子出遠門時給我的鼓勵和支持,感謝這次夏令營的籌備者,參與者,您們共同的努力和付出使夏令營即將舉行。

《童年》讀後感 篇9

暑假裏,我讀了《童年》這本書,裏面的內容讓我受益匪淺,看到高爾基和我們那不一樣的童年,又不禁爲他的悲慘童年而感到悲傷。

《童年》講的是五歲的高爾基失去了父親,而後又經歷了母親改嫁等一系列的變故。爲了上學,他只能去撿廢品賣了錢當學費,自己供自己上學。高爾基身上穿的破舊,在身邊的富有同學面前,受到了不少屈辱,可是他並不在意,把這一切化爲動力,促使自己努力學習,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

讀完了這本書後,我陷入了深思。現在,我們的條件是多麼的優越,不用擔心沒錢上學,更不用撿垃圾維持生活。身上穿的都是名牌的衣裳,用的也是五花八門,色彩鮮豔的文具,各種樣式的書包,還有許多不知名的東西,應有盡有。而高爾基呢?他是多麼的悲慘啊!別說是文具了,就算是衣裳也都破爛不堪,是補丁摞補丁,還受到外公的百般虐待。相比之下,我們就像溫室裏的花朵,享受着小公主、小皇上之類的待遇,不愁吃,不愁喝。簡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是對於高爾基來說,這根本就是神仙般的,想也不敢想的奢侈生活呀!而他卻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勤奮地學習;相比之下,我們這些過着幸福生活的人,卻是那麼的不爭氣,真是自嘆不如呀。如果,我是高爾基,那一定會爲自己的貧窮家境而自卑的對學習沒有了信心,而他卻把嘲笑化爲了進步的階梯,我真佩服不已啊!

相比高爾基童年的生活,我們可以用——掉進了蜜糖罐一樣形容現在的生活,可是,儘管這樣有些人還是不滿意現在的生活,挑這撿那。我也曾經做過一件這樣的.事。

那天,我考了全班第一,媽媽爲了獎勵我,做了我最喜歡的餡餅。我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突然,一塊刺鼻的東西被我吃了進去,我連忙吐了出來,問媽媽:“這是什麼呀!”媽媽一看,不以爲然的說:“是姜。”我一聽,連忙把餡餅丟到垃圾桶裏。要知道,我是最厭煩姜的,那刺鼻的味道讓我聞了很不舒服,吃了更是噁心。媽媽見我把餡餅浪費了,十分生氣,說:“今天只有這一種帶姜的餡餅,你吃也要吃,不吃也要吃!”我聽了媽媽的訓斥後也耍起了性子,坐在那不理會媽媽。最後,媽媽實在是犟不過我,又給我重新做了餡餅,這才讓我如願以償。現在想想,我真是不應該浪費餡餅,姜又不是對身體有害的東西,何況這餡餅沒有了姜也是不好吃的呀!這餡餅如果在高爾基的眼中,那會是怎樣珍貴的食物呀!以後,我一定不會再浪費食物,而是珍惜每一粒糧食。

讀了《童年》這本書,我深深地感知到了我們和高爾基不一樣的童年,看出了一代人與另一代人的不同。以後,我們也要學習高爾基那種不向困難低頭,奮發向上的精神,好好珍惜我們現在美好的童年。

《童年》讀後感 篇10

第一眼看到你,我便被你那與衆不同的氣質所深深吸引了,是啊,你勾起了我對往事的回憶……像是清晨的雨露,可遇而不可求,讓我着迷。又似朝陽的晚霞,一身絢麗的光彩,耀眼奪目。彷彿是那迷茫的霧,讓我迷失,又讓我得找。童年,那短短的字,卻影響了我的一生。想起小時那個羞澀、無助的我,卻有你們輕輕挽起我的手臂,牽引着我,扶持着我。於是,懷着好奇的心,我不自覺地打開了你,因爲我想了解你。

當我知道你的遭遇,我表示深深的`同情,因爲曾經的我竟荒謬的認爲,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現在想想,兒時的我們是不是太過於天真了。但是,同時我也爲你感到慶幸,在你黑暗的背後仍有光明。像是一個生手不見五指的地方,卻有一處微弱的光芒。把置於地獄的我們,慢慢引向天堂。那種感覺是從一種無助到生的希望。也是一種前進的動力,爲此,我替你也表示高興。你有一位疼你的外婆,她就是你的生命之光,我知道,在這裏你很委屈,因爲這裏沒有公正,充滿了爾虞我詐。想想這個以武亂輸贏的社會,又有什麼公正可言呢?感謝還能看到這麼一個純淨的你,雖然偶爾也有怨恨,卻也乖巧懂事,不受貪婪、吝嗇、污衊的影響。你很厲害,阿廖沙。

沒錯,這就是偉大作家高爾基寫的《童年》。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還不懂事的我們。當老師們感慨萬千的對我們說:“生活就像一部電視劇“的時候,我沒怎麼理解,也覺得不可能。當歲月流逝,當一個個朋友離我而去。心涼了,也痛了,或許就像老師說的有可能再也見不到了,時間揮逝,想想當初那個怎麼也不可能離開這片土地的朋友,竟是被離棄的孩子,當她的親身父母找來,我徹底的呆了,不知說什麼,感到世界都靜寂了。這是多麼不可思議,像是那百分之一纔可能發生的事,卻那麼湊巧的發生在我們身上。見過那些離異的夫妻嗎,我萬萬沒想到我們班會有那麼多父母都是離異的。生活就是這樣,有些人在這種情況下迷失了自我,有些人卻在這種情況下愈發頑強。像是主人公阿廖沙一樣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受污穢。

如今,我已長大,已深深體會到老師那語重心長的話。也倍感知道《童年》的奧祕。我知道了,人生無常,像電視劇一樣離奇,越是讓人難以相信,越可能發生。所以,人生也是坎坷的,就算是泰坦尼克號也有失算的那天,然而面對這麼一些釘子,除了繞道,也可以俯身將它們撿起。有時候,逃避不是方法,或許你也可以嘗試着去接受,去改變。在光明與黑暗的道路上是可以選擇的,只不過這個抉擇會讓你付出一點痛的代價,然而風雨過後終會有彩虹,你的一生不會註定都是倒黴的,相信也會有讓你開心的一件事。

《童年》讀後感 篇11

時鐘是不會停止的,當它敲響了我的18歲時,我仍然回憶我的童年,仍然翻閱已經讀過幾遍的《童年》一書。因爲這樣我會覺得自己的童年比文章中主人公的童年要好幾百倍,同時我也能學到主人公的那種精神,每個人都需要的精神——堅強,勇敢,真直和自信。

阿廖沙的童年困難重重,這使他的童年充滿坎坷和仇恨,不禁讓我萬分感嘆我的成長經歷是多麼的順利。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是在黑暗中度過的,飽受痛苦,他被外祖父打得失去知覺,結果生了一場病,他被餓了五天五夜等等。即使在這樣的環境的中,他也沒有放棄過對生活的期望,沒有被醜陋的惡勢力摧毀,反而變成了一個堅強的,勇敢的,正直的,自信的人。想到這裏,我又有點慚愧,有點對不起童年的美好年華。

他的這些精神財富主要體現在挫折面前永不低頭。其實艱難的挫折並不可怕,因爲它可以鍛鍊我們的意志,使我們進步,讓我們練就一套對付挫折的方法,所以有的人說:挫折也是一比無形的財富。

家喻戶曉的張海迪,對於命運的折磨,她選擇了堅強,最終成爲幾代人歌頌的人;貝多芬是大名鼎鼎的音樂家,但他沒有沒有聽覺,一個音樂家居然沒有聽覺,如果沒有貝多芬你會相信嗎?高爾基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有點相似,他仍然選擇了勇敢和自信,最終成爲著名的作家。

不經歷風雨,只見得彩虹。孟子說過:“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說只有通過艱難的磨練,才能成就大業。

《童年》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不僅是精神上的,還有道德品質上的感悟。有一句誓言:“人因爲有善而美麗,是因爲有善而偉大”。一顆善良的心對於一個人有多麼重要?善與惡是對敵人,如果只有惡,沒有善,那麼這個世界將變成什麼樣?這一對敵人就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兩者只有善才具有真正的價值。而阿廖沙在被餓了五天五夜後,卻沒有對外祖父記仇,這不是善嗎?生活中的`善可以化解一切痛苦,善是一種高品質的體現,人卻因爲有善而偉大。

《童年》一書讓我獲益匪淺,我更加肯定“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佳話。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遇見困難的時候,沒有哪個人是一帆風順的,但正是這些一次次的磨練讓你走向成功。當你在善與惡面前選擇善,能以善治惡,那你就是一個偉大的人。

我的童年比阿廖沙順利得很多,沒有經歷那麼多的大風大浪。這在大多數人眼裏是幸運的,當我讀過《童年》一書後,才知道這未嘗不是人生的一大損失呢?現在的社會,那樣的童年不再有了,那樣的悲劇也不會再重演。但我們還有青春,就讓我們用青春的活力去做一個成功而偉大的人吧!

《童年》讀後感 篇12

青春是一個普通的名稱,它是幸福美好的,但也充滿着艱苦的磨練。

——高爾基

《童年》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大部分人也都閱讀過,但這本衆所周知的名著卻給我留下深刻的人生思考。

首先,它教會了我堅強與勇敢。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它們不知何時會降臨,也不知究竟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傷害,但我完全知道,在它們來臨時,我們必須堅強和勇敢。只有用堅強和勇敢來武裝自己,纔不會被晴天霹靂所打擊,纔有足夠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對待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這就如同在地震來臨時,堅強、勇敢的人逃生的希望更大,因爲他們勇敢,勇敢就能使頭腦清醒,也就可以找出最好的自救辦法。所以,堅強勇敢是每個人應該具有的品質,有了堅強和勇敢,我們能在黑暗中發出那微弱的一束光,沿着光走,就能看見藍天。

其次,它還告訴我生活中總會存在希望。希望是每個人都喜愛的一個詞,它預示着美好、光明與成功,它是幸福的女神,是機會的象徵。而在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什麼?不是沒有金錢,不是沒有權力,而是沒有希望。正如我上面所提出的,希望代表機會,沒有了希望也就沒有了機會。這也就意味着花枯了不會再開,人青春過了不會再重來,走進黑暗就不會再重見光明……因此,請讓你的心靈永遠相信希望,相信希望就在前方。人活在希望中渾身都是勁。這樣,你的心就會一直髮光熱,一直充滿活力,一直鮮紅滋潤。記住:希望只會眷念相信它的人!最後,《童年》不僅讓我體會到故事主人公阿廖沙童年的黑暗與痛苦,更使我體會到人間的光明與溫暖。樂觀淳樸的茨岡人,正直無私的老工人葛利高裏以及善良公正的外祖母。他們都是溫暖與光明的使者,令阿廖沙在黑暗中綻放出束光,也給我帶來了積極的能量,鞭策我奮進,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小茨岡”的去世令我感到震驚,激起了我對十九世紀俄國草根階級人民的同情,對十九世紀俄國兒童悲慘命運的憐憫。

但是,現在二十一世紀了,在我們身邊仍有一些不幸的兒童默默地忍受着痛苦。記得有一次,我和家人到沙灘吃飯,忽然,悠揚的琴聲從遠方飄來,越來越近。一看,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衣衫襤褸的`、身上揹着吉他的小女孩,和她同行的是一位目露兇光的老頭。他們一邊走,小女孩一邊彈,老頭就向兩旁正在吃飯的人遞上餅乾盒,意思是求人施捨點錢。餅乾盒裏已有許多零錢,看來小女孩也彈了很久了。可能是累了,小女孩一味地彈錯音不斷重彈,那老頭一個巴掌扇到她的臉上,她小聲的啜泣起來還是繼續彈。來到我面前我投了一張十元的鈔票,輕聲問小女孩:“太累了嗎?”小女孩怯生生地瞥了老頭一眼立刻說:“不累!不累!”美妙的琴聲依然在我耳邊縈繞,而此刻,我只想關閉我的耳朵。

還有邊遠山區的孩子,有暴力傾向家庭的兒童……他們統統都需要關懷和幫助。同樣是兒童,爲何有不平等的待遇呢?請大家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吧!

《童年》讀後感 篇13

這段時間,我讀了《童年》這部作品。故事中小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生活牽引着我的心:在我們看來,童年是童話的代名詞,童年是寶貴的、珍貴的,童年是一個美麗的回憶。但對於阿廖沙來說,童年是黑暗的,他從小就失去了父親,住在外祖父家,缺少家庭溫暖的他目睹了兩個舅舅爲了家產的明爭暗鬥,還常常遭受外祖父的毒打,經歷過悲劇性的生死離別。母親再次嫁人,卻沒能幸福;繼父的無情和冷酷,使他成爲了孤兒。但是,有沒有人想過,他還只是一個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孩子呀!

我佩服他,佩服他的堅強。在痛苦、傷心的環境中努力着;“他怒吼一聲,把我緊緊地夾住,惡狠狠地將我撂在長凳上,摔破了我的臉。”“爲了我和外祖母的生活,我必須每天堅持撿廢品,不過,錢不是那麼好掙的。”……我們中每個人,哪一個曾面對、經歷過,幾乎沒有!那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去面臨困難就放棄,有什麼權利艱苦點兒就忍耐不了,有什麼資本害怕一點就退縮,是的,我們沒有!人生的路要自己走,自己闖,不是放棄了就有人幫你,我們只有成爲一個知難而進,堅持不懈的人,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只有好好學習,才能闖出自己的.一份天地。

我同情他,同情他出生在那個黑暗、殘酷的舊社會下,有着因爲四處漂泊的苦難經歷,“每逢星期日,我就要拎着大口袋去大街小巷撿破爛。”眼睜睜的看着親人一個個的死去卻無能爲力“看着母親越發白無血色的臉,我的心一陣絞痛。”經常受到那種身體和心靈的極度痛楚“他抓住我的頭髮,把我向牆角摔去,又拿起他的樹條,毫不留情的抽打在我的臉上、身上。”但我們卻很幸福,我們每天可以吃飽穿暖,有學可以上但他卻很少有安寧的日子,他必須承受我們這個年齡所不能承受的東西,而我們在這種憂越的環境中,還停留在希望作業能少些的低層面上,怎能對得住我們豐沛的物質條件,怎能對得住這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們應該羞愧!

我羨慕他,羨慕他的不抱怨和天真。我彷彿看見他乾淨的眼眸裏透露着心聲,那是一串串的問號;“爲什麼他們天天吵架,我卻成了出氣筒?”“爲什麼媽媽不要我,弟弟那麼小離開就離開我了?”……然而,他並不抱怨,抱怨人世的不公,抱怨社會的殘酷。現在的大多數孩子,一個個都是在蜜罐中長大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遇到一點兒事就抱怨個不停,不會去自己解決問題,出了錯誤抱怨這個抱怨那個,然而阿廖沙就這樣默默忍受了老天的不公。

同學們,我們應該學習阿廖沙的堅強、忍耐,學習對任何事物的不抱怨。珍惜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努力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