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傅雷家書》讀後感[薦]

《傅雷家書》讀後感[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書》讀後感[薦]

《傅雷家書》讀後感1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份家書包含了多少愛,而傅雷則在兒子出國學習到成家,寫了上百封。傅聰就在傅雷夫婦這樣的教育下,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許多家長急切的想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往往忽略孩子的想法,說不通講不過就“打”,使孩子更加的厭煩學習,恨不得想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爲一個像馬雲那樣的成功人士,但家長的'教育方式正確嗎?“打”“罵”常常會成爲教育孩子的常用方式,用不恰當的方式教育孩子,沒有用心溝通,很容易使自己的孩子步入歧途。

有好的教育方式爲何不去嘗試呢?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恰當的方式去教育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傅雷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父親!他對孩子的關心、愛護、幫助無微不至。相形之下,一般的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太少了。而我們往往有充分的理由,比如說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其實,有時候是我們面對孩子無能爲力或者束手無策。

單單下決心向傅雷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傅雷在音樂、美術、文學、翻譯等方面的'學識遠非一般人能望其項背。所以,要做一個好家長,必須先提升自身的素養。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

《傅雷家書》讀後感3

父母的心始終念着孩子,孩子從小的一顰一笑一直印在他們的腦海裏。他們渴望孩子能時刻相伴左右,但又希望孩子能在國外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大的發展。面對這樣的矛盾,他們的內心是複雜的。

傅雷對兒子的`教育可謂嘔心瀝血,讓我佩服。有人說,傅雷對兒子是“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看了一封又一封書信,確實如此。這樣用心,讓人潸然淚下。

書信裏字裏行間流露出的這種感情,撥動着我心中的漣漪,讓我不時想起爸媽對我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4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篇。

從書中我看出傅雷雖然愛自己的孩子,但他從來不寵愛自己的孩子,他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懷是希望他以後成爲一個愛國、淡泊名利的人。傅雷教育孩子先成人後成家,是爲了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傅雷的這種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學習,他是我們的榜樣。

我們都應該學習傅雷一家那種多溝通,多交流,互相理解的教育方式,這樣孩子與父母才能互相成爲親密無間的朋友。

《傅雷家書》讀後感5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培育兒女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該的盡的一項神聖的義務與責任。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麼豐富的精神養料。父親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裏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卻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6

矛盾困惑的時候很多,激情滿懷的時候也不少,但是,每當我解決了一個矛盾時,就取得一次長足的`進步,這種日日新的感覺可以給人帶來多麼大的寬慰啊。

但唯一使自己遺憾的就是眼界和心胸上還不夠開闊,遇事處理問題時還不夠冷靜沉着。

《傅雷家書》讀後感7

《傅雷家書》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傅雷的嚴厲,但我們也不難在字裏行間中,感受到傅雷對兒子的,如涓涓細流一般細膩的愛。

傅聰剛出國不久之時,富有社會經驗的傅雷便知道他一定會遇到許多麻煩,於是他寫信給傅聰,告訴他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麻煩,給了他許多的隔空鼓勵與建議。在傅聰的事業取得了成績之時,傅雷肯定了他,並且告訴他傅雷最驕傲的是“多少過分的諛詞與誇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衆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讚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這告訴我們,在取得一定成績時不應驕傲,要告誡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等。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一封封充滿愛的信,更是一部富含人生哲理的充滿生活氣息的作品。

《傅雷家書》讀後感8

傅雷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也是孩子的朋友,兒子傅聰從小對音樂有很高的造詣,是父親的驕傲,但傅雷總是從細節上去引導孩子,務必戒驕戒燥,對學習永遠保持一顆純淨的.心態。

和兒子探討音樂、文學等方面的知識,教誨孩子爲人處事的道理,從行爲禮節、接人待物方面嚴格要求兒子。

《傅雷家書》讀後感9

在讀完《傅雷家書》之後,傅雷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嘮嘮叨叨,時時刻刻都在關心兒子的慈父,一個與兒子無話不談的朋友,一個教給兒子很多生活中,學習上的道理的良師。字裏行間體現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書信中曾有多處傅雷催促兒子傅聰來信,他們盼望遠在異鄉的兒子,能跟他們說幾句。家書中的底線是先”做人“,因爲傅雷覺得孩子的品德高尚,文門欠缺一些,也是沒有關係的。他還教傅聰,要有一顆赤子之心,要保持心靈的純潔,能夠無懼孤獨,纔是人性中最可貴的.無堅不摧的堅強。

從這一封封書信中,我看到了傅雷望子成龍的良苦用心,也學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在寒假期間我讀了《傅雷家書》這本書是傅雷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等的書封信,其中大部分是寫給出洋在外並最終成爲著名鋼琴演奏家的大兒子傅聰的信件。千言萬語,字字涌動,我爲傅雷的精神感動。信中有對過去教子過於嚴格的悔贖,有對兒子進步的表揚和鼓勵,有對音樂和藝術的.指導和探討,有對兒子生活的關心。

傅雷對兒子是以嚴厲而著稱,我以爲他們父子關聯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讀了此書之後,想法有了改變,雖然他們沒有通信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麼都無可代替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身處異國他鄉的傅聰維繫與家鄉親人關係的紐帶便是那一封封家書信。

在書中傅老先生字裏行間都流露一個嚴父對遠在他鄉的兒子的牽掛與關心。書信內容大到國家尊嚴,小到生活瑣事。這一封封信中所包含的教育使得傅聰有了如今的成就,一顆愛國的.心,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偉大的鋼琴家。

傅雷及其兒子在我們看來是近乎完美的,是令人羨慕的。我們也要盡力的去做好自己人生中的每一件事,不負你我白活一遭,正如傅雷所講“人活着要有意義”。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在八月十六日晚的信中,傅雷對傅聰在行爲習慣、舉止和談吐等方面進行了信心的糾正和教導,可見平時傅雷是多麼關注傅聰的。其實天下的父親又何嘗不是這樣?對孩子的教育一絲不苟,處處關心孩子,爲孩子着想。人們說父愛是一座山,不善於去表達,可他巍峨的身軀,永遠是你依靠的屏障,在你的心裏屹立不倒。

回想起生活中與父親的點點滴滴,我用心去感受,那堅實的愛,是風雨所不能剝蝕的,是他物所不能替代的,唯有母愛才能與之媲美。想想以前爲一點小事而與父親賭氣,他的心裏是多麼的.痛苦,我欠他的,太多,太多,我願用以後那微不足道的孝心去彌補他心中的傷痛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傅雷家書》是一本很特殊的書,他不是跟市面上的大多數書籍一樣,《傅雷家書》收錄的是一位父親對於教育子女的語言,總的來說,就是一封封的信構建自己對於子女的諄諄教誨,體現了作爲爸爸的他對兒子苦心孤詣。

《傅雷家書》中傅雷沒有用華麗的語言來傳達自己的人生經歷,自己的總告。他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真誠的心來和自己的.兒子進行心靈的交流。

每一位父親對於教育自己的子女都會很用心,而傅雷更是對於兒子在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從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傅雷對於孩子的教育的重視程度,同時也看出了傅雷與兒子之間的友好關係。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名字早聽說了,真正讀是最近幾天的事。雖確確的有些許感觸,總不大好意思明白的`說出來。人家是一家人的私底下說話,但是看看那境界、那高度——時代有些影響也罷——

我只能說:“做人要向他們樣,要能廣大要能高。”修養不是一半兩天有成效的事情,但我們可以馬上學習到一種好方法:寫!日記、信等。每日裏學到一些東西,思想有些進益,一定要及時的寫一寫,纔好整理成自己的東西。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沉浸在《傅雷家書》這本書中,感受着這份沉甸甸的愛。那一封封書信,最短的不過百字,最長的`幾千餘字,但是無論長短都流露出父親對兒子濃濃的關愛和熱切的期盼。

傅雷在信中,既是父親,也是朋友,老師,他在信中除了關心兒子的生活瑣事外,還與之談人生,談藝術,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先爲人,次爲藝術家……終爲鋼琴家“是傅雷先生教育理念之基礎,信中多次告誡傅聰如何做一個”人“,培養其正直,剛強,有毅力等優秀品質。

人們都說,一本好書能夠影響讀者一生,使其獲得豐富的人生啓迪。《傅雷家書》就是一本好書,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書,它能使父母更懂得孩子,使孩子更理解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