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與地壇讀後感範例15篇

我與地壇讀後感範例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與地壇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與地壇讀後感範例15篇

我與地壇讀後感1

《我與地壇》這本書是史鐵生寫的,它又是一本散文。從中,作者講了二十多歲時,雙腿癱瘓,母親又猝然去世,自己在地壇回想小時候和母親度過的時光。每當文學小說獲獎時,眼前每每有母親的身影。想着:爲什麼母親不多熬幾年呢?瞬間,一滴滴露珠般的眼淚從臉龐留下……

看到這裏,我油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的母親,不禁眼淚往外流。

她,體格中等、微胖,慈祥的面孔下,流露出嚴厲的眼神。也就是這樣,讓我快樂的成長起來。記得有一次,天下着傾盆大雨,我沒有帶傘,本想等雨勢小了再說,但我沒想到,母親竟不顧一切的把傘遞給我,而自己在這狂風暴雨中飛奔回去。我望着她的身影,不禁感到愧疚。是我錯怪她了!原來她對妹妹和對我都是平等的,並沒有偏心。等到家時,她明知道自己在發低燒,卻還不讓我知道。煮菜、掃地、幫妹妹溫習功課。每次我們睡覺了,她還不歇歇。正如,現在暑假,大家都出去玩,而母親卻還要幫爸爸把那些活做完。這十幾年過去,每天都操勞着兒女的.她頭上又多了幾根白頭髮,看着就想到了小時候 不懂事又頑皮的自己。石鐵生的《我與地壇》深刻的讓我感到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所以,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多陪陪父母,並好好學習,完成自己的夢想。不讓向作者一樣後悔。

我與地壇讀後感2

“不要熄滅破牆而出的慾望,否則鼾聲又起。”

讀完史鐵生先生的《我與地壇》,猶如幾顆巨石投進平靜的海面,在我心中捲起濤濤巨浪。我感受到了一股力量,他生命的力量,從他的文字中透出,傳予我力量,堅強的力量。

史鐵生先生的`人生跌宕起伏,或許單用一朝落魄都還遠遠不夠。在他意氣風發,心中懷着鴻鵠壯志的年紀,上天卻突然熄滅了他世界的光—他失去了他的一雙腿。在接下來的人生中,他都只能在輪椅上度過。儘管此時,他只有二十一歲。

在風華正茂的年紀,對未來懷有無限憧憬時,他餘生卻只能禁錮於一座小小的輪椅中。剛開始,他還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他憤怒,他咆哮,他怒吼,他無比憤慨地想質問上天爲何如此不公。他的生命之花好像一瞬間凋謝了,花團錦簇的前路也變得黯淡無比。他開始頹廢,自暴自棄,僅僅二十歲出頭的他便有了古稀之年老人滄桑的面容和心靈

他說“死必然降臨,那爲何不活下去試試?”他跳出往日陰霾,從無數個對於“死”的執念中,悟出了“生”的道理。苦難是人生不同的音符,讓我們奏出華美又獨一無二的樂章。

史鐵生或許渴望健美的體魄,但他有堅強的內心。而我們此時,眺望前方,前路漫漫亦燦燦,何不笑對人生,人間驕陽正好,風過林梢,彼時我們正當年少!

我與地壇讀後感3

苦難給予人的不僅僅是痛苦,對於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來說,苦難有時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具有獨特的價值。

幾乎每個人都會受到挫折,因爲對意義的尋求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一定相信或至少說服自己,厄運終究過去;迎接自己的又是另一種幸福生活。即使一個人處在最惡劣的境遇中,他仍然擁有一種不可剝奪的精神,既可以選擇承受苦難的方式,這就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應以樂觀的態度去看待生命的苦難,轉悲爲喜。

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造就的命運造就的`,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分配和承擔的方式,在苦難中默默的忍受命運的重壓,正如史鐵生的母親,他自己的不幸累計在母親那裏,而母親卻用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爲所愛的人承受一切苦難,爲所愛的人獻出一切,堅定地活下去。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母親對兒子的愛,讓作者明白了面對苦難應該怎樣活下去。

快樂在細微處萌生,我想這世界上並不乏美好,只是我們那雙本應發現美的眼睛閉上了,是太累了或不想睜開了,那麼沉下心來讀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吧!不言放棄,笑對人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4

誰又能把這世界想個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說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諸多苦難給這人間,你也可以爲消滅種種苦難而奮鬥,併爲此享有崇高與驕傲。

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會墜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夠存在麼?要是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了醜陋,漂亮又怎麼維繫自己的'幸運?要是沒有了惡劣和卑下,善良與高尚又將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爲美德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會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

我常夢想着在人間徹底消滅殘疾,但可以相信,那時將由患病者代替殘疾人去承擔同樣的苦難。如果能夠把疾病也全數消滅,那麼這份苦難又將由(比如說)相貌醜陋的人去承擔了。就算我們連醜陋,連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們所不喜歡的事物和行爲,也都可以統統消滅掉,所有的人都一樣健康、漂亮、聰慧、高尚,結果會怎樣呢?怕是人間的劇目就全要收場了,一個失去差別的世界將是一潭死水,是一塊沒有感覺也沒有肥力的沙漠。

我與地壇讀後感5

江南的高溫天悄然而至。街上行人似乎少了些,連樓下乘涼的居民們也不見了蹤影。在盛夏的午後,翻開《我與地壇》,去尋一處清涼。

那深藍色的封面,給人以心曠神怡。手指觸摸着封面上微微凸起的書名,覺出它對往事的述說。

書中講述着史老先生的人生旅途。剛開篇,就出現了一座廢棄的.古園。這座古園歷盡四百餘年的滄桑,注視着史老先生的成長。也是在這裏,他完成了對人生的思考,對生命的領悟,對未來的期待。

史老先生的青年時期,因爲一場病,雙腿殘疾。正值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史老先生卻失去走路的機會,換作任何一個人都會有抱怨,有不甘心,有失魂落魄。這樣的時期,我們需要獨處。於是史老先生找了一個寧靜的去處,獨自思考。正如他所說:“在人口密聚的城市裏,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他在這個僻靜的地方靜靜思考各種事情。

一開始,他覺得整日呆在這樣的地方是逃避,是爲了把自己的世界與外界隔絕。他在這裏一連幾年,看書、寫作,確實好受一些。漸漸地他會一連好幾小時地想關於死亡的事。終於,他弄明白了,一個人的出生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死則是不必急於求成的事,那一天遲早會到來。除了生與死,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

我與地壇讀後感6

終於看完了,全書總基調還是很樂觀的,前面描寫母親的時候,感觸頗多,母親總是在無私奉獻着,爲你操勞,爲你好,等你明白一切,希望給她展望你的成就的時候,卻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一代代的輪迴,一代代的積澱,母親也在一步步的影響着史鐵生先生。

中間的好運設計頗是有趣,設想一個極爲完美之人,最後發現一通假設之後,反而會讓人感覺生命毫無意義,然後再來爲人生勾勒苦難,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性格,最終,也會形成不一樣的我們。這也是一種做事的態度,切勿找一些沒有難度的事情去做,那樣的話,沒有挑戰,沒有意義,終會感覺無聊,正是因爲其中的過程的紛繁複雜。纔會讓我們能夠有成就感。

後來看到一段段的抒情描寫,開始還看不太懂,春天,肉體,靈魂,秋天,一系列的詞語,隱含的有些深奧,直到快至結尾,說起自己登門探訪,然而不受待見,才知道這是愛情的結束,不過後來進行了解,幸得希米能夠陪伴餘生,給他精神的慰藉,讓我感覺好受了許多。

小時候的那些事情,玩味十足,文革,帶來了太大的傷痕,不過也因此鑄就了一批深刻的文人。

而看到最後一部分,感覺心裏莫名的開心,大家都來幫助他,幫他全國各處跑,還出國參加會議。感覺史先生有這麼一羣朋友,足矣。

我與地壇讀後感7

在高中時期我們就學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說來慚愧,我們當時在上這篇課文的時候,我沒怎麼用心看這篇文章,沒體會到母親對兒子那種深沉的愛。在後來重讀這一篇文章,文字很樸實,很平淡,簡潔,但卻深深打動了我。

在我看到史鐵生獨自搖着輪椅去地壇散散心,母親目送他出門,隨後又偷偷的跟着他,他發現了母親卻還是假裝沒看到時,我被打動了,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母親其實很害怕他會想不開輕生,同時又不想讓兒子知道自己的害怕,只是用沉默的方式關愛着兒子;而史鐵生的內心是痛苦的,他難以接受雙腿殘廢的事實,那時候的他沒有感受到他的母親因他而承受着更大的痛苦與折磨。

據史鐵生回憶,當母親送他出門的時候,說:“出去活動活動,去地壇看看書,說這挺好。”許多年後他才漸漸明白,母親的話實際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禱告,是給他的提示,是懇求與囑咐。只是在母親猝然去世後,他纔有餘暇設想。

《我與地壇》在書寫他與母親的點點滴滴,沒有熱烈、哭嚎、哀勵、宣泄等所有激烈的表達方式,也沒有最常見的`赤裸抒情,只是用一種內斂到近乎壓抑的語調,講述着母親看似平常的幾件小事自己母親過早離世帶給他無法挽回的損失與至痛。

在人生的得與失面前,我們的父母總是顯得比我們更緊張或是更喜悅,我們所表露出的痛苦遠不及我們加給父母的痛苦程度之深。

我與地壇讀後感8

他與他的《我與地壇》,出現在了我的語初中語文課本中,我在看題目,便以爲是詞藻華麗的寫景文章。細讀後才知道,這樣洗盡鉛華的文字,是建立在他這悲痛的命運之上,是他經歷了風風雨雨後的心靈獨白。

地壇像是史鐵生冥冥中註定的摯友,等待他的出生,等待着他在最有朝氣的年齡上呼的殘廢了雙腿,而後爲他在喧囂的城市間開闢了一塊寧靜之地,讓他拜訪每一棵樹,每一塊草地,在滿地月光裏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的思考“要不要去死”而又“爲什麼而活”。都說史鐵生是一個身殘志堅的人。但是哪能有一個人在這種狀況下馬上微笑着面對生活呢?在他堅定自己時,一定在這過程中,他反反覆覆的思考“要不要去死”。終於他給出了自己答案,“一個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了我們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個事實時,已經順便保證了他的結果,所以死不是一件不必爭於求成的事。”在這個答案裏坦然和接受已經遠遠超過了懼怕有無奈。

史鐵生在書中說過“就命運而言,修論公道”。這是無奈嗎?我認爲這只是對現實的接受,在坦然接受的寧靜後,依然接受命運,接納自己,以平常的心,更出色的活着。

願每個人都能在無盡的思考中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土地,在那裏思考着我們的“餘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9

殘廢兩條腿的感覺是痛苦的,是無法承受的,作者想過任何事,包括生離死別。在地壇中,他彷彿找到了自己的歸屬,無論是開心還是不開心,他總會去那兒,因爲在那兒。他總能思考和發現很多東西,他的母親也總到地壇去找他,雖然是悄悄的,作者也明白,但他仍對母親抱有一絲慚愧。想想看,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做着喜歡的事,即使再怎麼傷心,也能得到一絲絲的安慰。人生就像舞臺,演着即興的劇本,遇見不同的人,即使乏味的演員總能讓自己發光起來,生命也是,總不能輕易放棄吧。

楚怡媽媽:

“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變得可疑。的確,誰能把這個世界想個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而說的,於是就有一個最令人絕望的結論,有誰去充當的那些苦難的角色?又有誰去體現這世間的幸福,驕傲和快樂?只好聽憑偶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這是史鐵生在文章第五節講到的一個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的故事,從而對人的命運進行了闡述。作者在這荒蕪冷落的園子裏堅持了15年,在這園子裏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不同身份的人,將他們的人生遭遇描寫的很透徹,那對中年夫婦、熱愛唱歌的小夥子、飲酒老頭、女工程師、長跑家,身份不一樣的他們都肩負着不一樣的人生和重任,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上帝在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給你打開了一扇窗。

我與地壇讀後感10

初次讀了《我與地壇》這部書,我被史鐵生那樸實無華的文筆和如此崎嶇坎坷的命運驚呆了,他年輕時的倔強,衝動完完全全與現在生活中的我十分地相似。

他在二十歲時就失去雙腿,面對迷茫的生活與自己現在如此的不幸,看着在地壇公園來來往往的行人,看看他們健全的雙腿,再看看自己那將陪伴自己終身的輪椅,心中的憤怒與宣泄世界對自己的不公是可以理解。但是在回來看看我,我擁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家庭環境,負責的父母……我有什麼理由宣泄自己的不滿呢對於史鐵生來講,我連發脾氣的資格都沒有。史鐵生的.命運仔細想想也是一種幸運:他有着一個“活生生”的地壇朋友,時時都與他談心,還像書中所說“它爲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他還有一個辛勤的母親,往往在他絕望之際把他從生死線上拉回來。總是默默的承受着史鐵生的暴怒無常與倔強,她強人自己的病痛,爲了自己兒女的美好未來生活含辛茹苦。

不論做什麼,只要能夠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活着,這就是每一位母親對她的孩子最大的渴盼啊!正可謂“遊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線”,只要孩子能夠找到自己的快樂,實現自己的理想,母親都一定會默默地支持着,無私地奉獻着,這也正是“母親”所最偉大之處!

我與地壇讀後感11

今天讀的是史鐵生《我與地壇》中懷念母愛的一篇散文——《合歡樹》。母親還年輕的時候,由於一心想爲我治好病,忽略了我對寫作的癡迷。

直到一次敷藥將我燙傷,才逐漸對治好我的腿絕望,開始像治腿一樣瘋狂的支持我寫作。文中母親兩次的瘋狂,一次是瘋狂治病,一次是瘋狂支持作者寫書。從瘋狂二字中,表達出來的是一個母親對兒子滿滿的'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母親也曾對我們各種瘋狂,比如小時候瘋狂的讓我們好好學習,長大了瘋狂的爲兒女找工作跑前跑後...

這些瘋狂可能不被年輕的我們所理解,但是不能否定這瘋狂中,滿滿的都是母親對我們的愛。文中作者說“三十歲了,第一篇小說發表了,母親卻已不在人世”。在感觸作者懷念母親的同時,也不免感到遺憾與惋惜。我們現在好多人的母親還健在,那麼等到未來有一天,母親離我們遠去的那天,你會像作者這樣惋惜與遺憾嗎?我希望不要,希望大家珍惜現在,從現在珍惜這份無私的、也許不被理解的母愛。

在生活中,多陪母親吃一頓飯,多陪母親逛一次街、多陪母親嘮嘮嗑。多年後你雖然孤獨一人想念母親,悲傷、難過着,但這種悲傷中不再有遺憾,這種悲傷也許更是一種還念與享受。就如作者所說“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呆一會。悲傷也成享受。”

我與地壇讀後感12

讀了《我與地壇》,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說,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是啊!命運哪有公道可言!這是一個充滿差別的世界,幾乎每個人都會受到挫折,作者母親對待挫折和苦難的態度,對兒子的愛,讓作者明白如何面對苦難並堅強的活下去。人的一生中會面對許多苦難,勇敢克服,不言放棄,通過承受並克服以後,你將獲得一筆特殊的財富。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我們都要向作者學習,不屈服命運的安排,樂觀進取。一次考試失利,一次的批評,都算不上人生的苦難,更應該努力克服學習生活中的小事,積極進取。我也要像作者的母親學習,我也是第一次做母親,一直也在學習的路上,作者的母親對作者的理解和尊重,她理解兒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煩悶、任性,用寬怒、順從給兒子尊重,自己卻默默承受着超過兒子百倍的痛苦,她的內心是多麼的強大,愛的偉大而又隱忍。作爲母親的我,反思自己,對孩子的.付出,沒有做到任勞任怨,甚至有時因爲孩子的成績,暴跳如雷,缺少耐心。我會加強與孩子的平等交流,享受和孩子共同學習成長的樂趣,一起克服生活中的小磨難。

作者的博愛感染了我,雖然作者自身殘疾,他對生活的熱愛流露筆尖,他細緻的觀察每一位出入地壇的人,精心的記載地壇的變化。心底有愛,才知道感恩。沒有辜負他母親對他深沉的愛!

我與地壇讀後感13

苦難給予人的不僅僅是痛苦,對於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來說,苦難有時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具有獨特的價值。

幾乎每個人都會受到挫折。因爲對意義的尋求是人最基本的需要。當這種需要找不到明確的指向時,人就會感到精神空虛,當這種需要有明確的指向卻不可能實現時,人就會由受挫之感。所以,承受苦難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又該怎樣看待生命的苦難呢?倘若一個人落入了某種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去了積極創造和正面體驗的能力,他的生命是否還有意義呢?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及相信或至少說服自己相信厄運終將過去,然後,又能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即使一個人處在最惡劣的境遇中,它仍然擁有一種不可剝奪的精神自由,既可以選擇承受苦難的方式。這就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應以樂觀的.態度去看待生命的苦難。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造就的,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在苦難中默默的忍受命運的重壓正如作者史鐵生的母親,他自己的不幸在母親那裏是加倍的,而母親卻用鹼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爲所愛的人承受一切苦難,爲所愛的人獻出了一切,堅定的生活下去。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母親對兒子的愛,讓作者明白了面對苦難應該怎樣活下去。

和提高,一個人通過承受苦難而獲得的精神是一筆特殊的財富,由於它來之不易,也就不會輕易喪失。

我與地壇讀後感14

這幾天在看史鐵生寫的《我與地壇》,讀這本書的契機還是因爲這本書位列我上初二的弟弟的必讀書單中(但本命年的我到現在也沒讀過這本書,可能因爲這本書太出名了,寫讀後感的人一波又一波,不用看這本書,就知道是一本勵志故事。而世間的`慘痛如此多,爲什麼別人沒有如此出書,難道是因爲沒住在地壇邊上嗎?我帶着這種疑問,打開了這本書。

第一頁映入眼簾的就是作者本人,有點禿頂,笑容樸實,剛開始的印象。書中的第一章就提到了他自己斷腿是如何讓母親受苦,自己又是如何每天跑去地壇排解此種心情(還念念不忘騙了他們家五十多年間搬了幾次家,越搬離地壇越近)其中有幾段寫的挺好,是寫他在地壇呆坐或者懶躺了一天所看到聽到的東西,如果我還在念中學寫作的時候把他摘錄進去肯定可以多得幾分。比如

但是今天寫這個我也不是爲了學習他什麼東西,也不是爲了讚美他如此堅強,也不是爲了感嘆生命如何生生不息。

我完全,就是忽然覺得,我和史鐵生很像。但區別是:他在雙腿都斷的了那段時間天天跑到地壇感悟人生,還有一個掛念他的母親去偷偷看望他,而我,雖然人好好的,心態最近已經崩了,我的地壇就是商場、燒烤店、ktv、tb等這種東西,沒有掛念我的家人去看我,這個時候朋友顯得尤爲珍貴,在身邊互相開導一句。

但是人生呢,大家都是懵懵懂懂纔剛踏入,沒法一句話切中要害,更沒法預知未來幫你做決定,最後,還是要自己往下走,艱難地去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我與地壇讀後感15

這是一本真正安靜的書:安靜的文字,安靜的敘述,安靜的嘆息。作者用那字裏行間細膩的筆調讓一幅幅畫面展現在大家眼前。就在《我與地壇》這篇文章中,我彷彿真的看到了朱漆斑駁的地壇大門,只是不知大門開關時是否也會似尋常老樓大門般尖銳卻不刺耳地“吱”一聲;看到樹幹上留下的蟬蛻在風中搖搖欲墜,只是不知它還要負隅頑抗多久纔會落下;看到在園中優雅穿行的女工程師、無奈而寂寞的長跑家,以及那落了一地的,顏色鮮豔卻已失去活力的小燈籠 ……

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這篇《我與地壇》,他告訴了我,生命還在繼續——你來了,來到這個世界並能夠擁有生命,你可以哀嘆、可以憤懣、可以抗爭,生命還在繼續。正如文中所說:“先別去死,再試着活一活。”也許這一活,便活出了精彩也不一定。枯葉落下,到明年依舊能綠得閃亮;夕陽西下,到了明天依舊耀眼燦爛。生命就是這樣不斷輪迴,無窮無盡。萬物喧囂過後終歸於寂,然而在萬籟俱靜之時,又會突然的`響起一陣驚雷,激起世界的再次喧囂 …… 周而復始,無窮無盡。我想,在作者在漆黑之夜獨坐祭壇時兀自傳來的破響天際的嗩吶聲就應該是生命的迴響了吧,它是生命的召喚,也是作者自己內心對生命的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