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紅樓夢》讀後感【實用】

《紅樓夢》讀後感【實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紅樓夢》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樓夢》讀後感【實用】

《紅樓夢》讀後感1

名著《紅樓夢》的一大特點就是“耐人尋味,吊人胃口”,真假難辯,有無莫認,五十回下半場“暖香塢雅制春燈謎”就是很好的佐證。結果就在眼前,我們愣是拿捏不定。

李紈出了兩個謎語,“觀音未有世家傳”,“一池青草草何名”,黛玉、湘雲應答爲“雖善無徵”,“蒲蘆也”。“慈悲爲懷”,“孤苦無依”可不就是李紈的寫照嗎?李紋出的謎面對的是“山濤”,李綺出的謎面對的是“花”,可不就是紋如濤,綺比花嗎?

接下來,湘雲、寶釵、寶玉、黛玉各制一謎,可看作是四人聯謎,四謎相聯,謎中有謎。這應該纔是曹公的本意,也應該是五十回下半場的重頭戲,暗示了四人的歸宿,抑或紅樓的歸結。

作者末尾並未給出後三謎的底,乃至今日還是後人的念想,衆說紛紜,莫衷一是。湘雲出的是“溪壑分離,紅塵遊戲,真何趣?名利雙虛,後事好難繼”,謎底爲“耍猴兒”,這應該是後三謎的引子,接下來幾句“衆人都不解,猜了半日,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戲人的”,和尚、道士、偶戲人,這不就是寶、黛、釵出的謎的底嗎?只不過大多數人不敢這樣猜罷了,這是曹公擺的“空城計”。三國時代,魏蜀交戰。蜀軍街亭失守,敗退漢中,諸葛亮領兵數千老弱病殘被困西城,奇設“空城”,司馬懿統軍數萬硬是不敢進城。兵者,詭道也。曹公是紅樓版的“諸葛亮”,爲我們演了一出“空城計”。

在作者眼中,和尚、道士、偶戲人何嘗不是俗物,況且“鏤檀鐫梓一層層”不就是和尚頭上的香戒嗎?不仙不人不就是道士嗎?主人指示,驅城逐塹的犧牲品不就是偶戲人嗎?三物難道不就是三人的命運歸宿嗎?

真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拙知濁見,磚瓦之言,或許能引他山之玉。

《紅樓夢》讀後感2

人們最記得的人,莫過於林黛玉了。因爲在衆多人眼裏她是性格最單一的人,人們只認爲她很愛哭,心事很重,很刁蠻,很愛吃醋。但人們錯了,殊不知她是最愛笑,也是最想笑的`人。她經常和姐妹們開玩笑,逗得大家笑得肚疼。

可無奈,在榮國府中她沒有一個真正愛她的人,都是些外姓親戚,只將她放在眼裏嘴上,從不放在心裏。試問如果你在別人家呆着是否得處處小心翼翼,不說的太遠,就連在姑姑家不照樣也得小心翼翼嗎?

如果你一個人在沒有親人的外姓親戚家,看到別人在親人懷裏撒嬌,不也得哭泣半天麼?而寶玉和黛玉的情緣也真應了“一個閬苑仙芭,一個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噓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即使最後賈母爲了寶玉的未來,寧可犧牲黛玉,顯出了黛玉臨死都無依無靠。

那邊不懂人情事故的寶玉在舉新婚禮,人們齊聚一堂,熱鬧非凡。那邊多愁善感的黛玉在一個人寂寞的等待死亡。這段亂世情緣也就此結束了。斷送了寶玉和黛玉的一生。要說黛玉不在乎,又怎會因寶玉而死。

要說寶玉不在乎,又怎會出家了塵緣?最後寶玉在被騙婚後寧死不屈,希望人們能把他和黛玉兩個快死的人放在一起,可他並不知道黛玉已因他而死。這其中的絲絲縷縷,又怎說得清!

這大觀園就像社會一樣,有各種人,而巧姐是最後一個活下來的人,鳳姐也遭到了報應。大觀園也走向敗落,最後家破人亡,這場夢就如同過眼煙雲在悲痛與家破人亡中結束了。

《紅樓夢》讀後感3

三大師談《紅樓夢》內容簡介:當研究“紅學”熱潮迭起之時,重讀王國維、蔡元培、胡適三大師的“紅學”論著,將對今天的“紅學”研究多有助益。本書收入我國國學大師王國維、胡適、蔡元培有關評論《紅樓夢》的三篇文章,即《<紅樓夢>評論》、《<石頭記>索隱》和《<紅樓夢>考證》。

買這本書是因爲我在看《紅樓夢》,我的老師說不僅要自己看,自己悟。還應當多多看看別人的評論,這樣看書纔好。想來如今紅學研究方面的書還真是不勝枚舉,因此還是找來一些資深的大家來看。本書是由國學大師王國維、北大校長蔡培和白話文發起者胡適所著。三位前輩的見解一定是很值得我們後生晚輩學習的……

王國維的論文從美學、倫理學、哲學的'角度討論了《紅樓夢》中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悲劇意義。感覺作者被叔本華哲學深深吸引,文中多次引述且涉及哲學理論的部分也只以叔本華的爲主。雖然我並不瞭解也沒有讀過叔本華的哲學,但從這裏分明感覺到王國維之投水自盡與叔本華悲觀主義哲學之影響難脫干係。王國維喜歡這樣的悲劇氣氛,喜歡《紅樓夢》的悲劇結局,我也喜歡,我因此也動了讀一讀叔本華哲學的念頭。以前之所以不讀是怕自己陷進去拔不出來,羅素這樣的社會活動家、和平主義者的積極的哲學更吸引我。現在忽然覺得,既然人生本就是一出悲劇,讀叔本華也就順理成章。

《紅樓夢》讀後感4

一本對我們有益的書,會使我們終身收益。我最喜歡讀《紅樓夢》。

我書櫃裏的'書都被我看了好幾遍了,沒意思了,我就到書店去選書。選擇來選去,選了《紅樓夢》。回到家,我很快就囫圇吞棗地看了幾回,越看越入迷,這就像是在看電影,又像是身臨其境。

時間老人卻加快了他那匆忙的步伐,我纔看到第十一回:蒙龍恩蓋造省親園,大觀園試才題對額,媽媽就讓我睡覺了。我還看得不過癮呢!突然靈機一動,我可以把書藏在牀上呀!於是,我飛快地上牀假裝睡覺,然後打開手電筒。可光把整個房間都照亮,我連忙用被子矇住頭津津有味地看起來,儘管大汗淋漓,可還看得如癡如醉。媽媽似乎發現了,不時進來查房,不過我都逃過了。書裏的人物開心,我也偷笑;他們傷心,我也傷心……我彷彿身臨其境一般。

幾個星期後,我終於看到了結局,心滿意足了,卻又爲主人公林黛玉、賈寶玉而嘆息。我真希望能改變他們的結局。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這部著作是他嘔心瀝血、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而寫成的。《紅樓夢》這本書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藝術精湛,寫出了那時因思想封建造成的悲劇。寫得是那樣生動感人。我從中學到了不少寫作方法。

一本好書會使人終身受益。

《紅樓夢》讀後感5

故事講的是一個宗族的興衰,一個宗族的細節。作爲主人公賈寶玉,應該說是一個剛柔並濟的人。他的柔軟部分是環境造成的'。他們家的女人都是女人,掌管整個家庭的都是女人。自然,他應該說,“如果你在朱者赤附近,你就會是黑人,如果你在墨西哥附近”。他們的宗族之所以誕生,是因爲家族中有一個女人入宮,成爲皇帝最寵愛的妃子,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其間有兩個女人不得不提,就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多疑多愁善感,但賈寶玉就是愛她。她身體虛弱,祖上看不起她,就騙賈寶玉嫁給薛寶釵。林黛玉聞訊大怒,但賈寶玉揭開西帕,發現不是林黛玉,林黛玉又死了。她很痛苦,於是出家了。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了古代對婚姻的疏忽。他們往往都是爸爸媽媽經手的,更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候根本沒見過面就結婚了。而且在古代,女人都是爭着入宮的,因爲那樣會讓宗族富裕起來,但是皇帝有幾千個妃子,她們愛了一陣子,很快就會被人遺忘,那爲什麼還要入宮呢?皇帝的曬兒子們都在喝酒玩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吃上一頓卻不吃下一頓。他們飽受生活之苦,令人匪夷所思,難怪一次又一次地發生起義和“造反”。邪惡的命運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這種悲壯的戲碼讓人不寒而慄,讓人不禁對古代的苛捐雜稅心生怨恨。他們把老百姓一步步推向火坑邊緣,實在讓人深惡痛絕。

《紅樓夢》這本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悲傷,時而憤懣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也許,一切都不可能完美,人也是如此。

《紅樓夢》讀後感6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紅樓夢》,讓我欲罷不能。每每讀到佳句,歡喜的緊,讀到傷心處,淚眼連連。

《紅樓夢》以賈府衰亡爲主要線索,全書以賈府爲中心,描寫上至朝廷,官場,下到市井、鄉里的人情世故和風尚習慣,可謂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最吸引我的就是上至寶玉,金陵十二釵,下至丫頭都是那麼的`具有才華,個個都出口成章,讓我刮目相看,更讓我崇拜得五體投地。印象最深的就要數黛玉和寶釵了。

黛玉或許是從小體弱多病,又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因此養成了她多愁善感的個性,她的眼淚總是又多、又細、又長。空有了一顆玲瓏心和無人可及的詩情才藝,真是讓我倍感遺憾啊!

反之,寶釵從小就在大戶薛家出生,又有母親和哥哥的疼愛,她的性格就大家閨秀所具備的大氣了,因此也更得長輩們的喜愛了。更是“是非面前繞道走”,連丫頭們都喜歡她。而我又覺得她雖然表面上是風光了,但做每件事都要思前想後,肯定是件特累的事。

《紅樓夢》裏對每個人都是刻畫得入木三分,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心思,讀了以後真是受益匪淺,更感到世態炎涼,真真假假,到頭來都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紅樓夢》引人入勝的地方數不勝數,真不愧爲是文學史上的瑰寶啊!

《紅樓夢》讀後感7

我國兩千多年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歷史,發展到清代中葉,已經到了它的“末世”,雖然雍、乾之時出現了某種經濟繁榮,但從整個歷史過程來看,它也不過是一陣子的迴光返照而已,很快就“昏慘慘似燈將近”了。然而在當時的文學領域內卻產生了一件稀世的瑰寶,它不僅是封建文學發展的高峯,爲世人所矚目,而且它的燦爛光芒,將永不熄滅於世間,成爲我們民族的驕傲,它便是小說《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座完整而又宏巨的藝術寶殿。它“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皆不同”,已經數不清看書多少遍,甚至以探案的視角反覆推敲脂評,卻始終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能描摹出它的整體和全貌,這僅是就其外觀而言。至於登堂入室,以探其藝術壺奧,則更是難上加難了。

單就《紅樓夢》這樣一部前所未有的傑出小說,卻是一部未完成之作,就引起我無限遐想:紅學研究者說《紅樓夢》是“政治小說”,那它寫的是什麼時候的事呢?現在的.程、高本是有後四十回的,而原稿現存八十回,八十回後《紅樓夢》本有多少回呢,曹雪芹究竟有沒有寫完《紅樓夢》呢?脂硯齋是誰?畸笏叟和脂硯齋是一個人嗎?全書是怎樣終結的?林黛玉是如何死的?賈寶玉真的出家了嗎?賈府敗落的起因爲何,其中又有一些什麼情況呢……隨着讀《紅樓夢》時間愈長,也愈發覺得《紅樓夢》全書充滿謎團,就像那些晦澀的經文,每個字都有象徵意義,每一句都有無數種方式解讀,每一次讀都會有新的感悟。

《紅樓夢》是一本難以讀懂的書,是一本可以讀一輩子的書。真是“一入紅樓,終生不醒”呀!

《紅樓夢》讀後感8

《紅樓夢》,一部面帶笑容的悲劇。《紅樓夢》不但描畫了一個封建權貴家子由草木開花走向凌夷的夏商周生存,並且還膽量大地指控了封建權貴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它們的種種做假、詐騙、貪得無厭、腐朽和罪惡。

它不僅指出這一親族的定然解體和失去生命,同時也暗中示意了這一親族隸屬的階級和社會形態的定然解體和失去生命。曹雪芹筆觸下所發明和熱烈地愛的主人翁是那一些有決心反判那一個接近死亡的封建權貴階級的貳臣忤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一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決的是封建社會形態的做假道德和不符合理的社會形態制度。一邊兒是木石前盟,一邊兒又是珍寶姻緣。一邊兒是封建社會形態下務必尋求的功名光環,一邊兒是心馳心裏嚮往的自由之身。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爲我們展出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稀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所有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琳琅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臨封建禮教下的種種壓迫使受害和冷漠,甚至於以性命的支付爲代價,質本潔的尋求始末不棄。我們興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刻,看見了導致悲劇的一個關緊因素:林黛玉的純潔高尚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初的世俗格格不入,沒有辦法與社會形態合成一體,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表現出來,也是她悲劇的着手。

《紅樓夢》讀後感9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著名作家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嘔心瀝血寫出的。這本書是圍繞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展開的,同時,也講述了一個家族由盛而衰的過程。

書中塑造了許多鮮明的人物:才華橫溢、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嬌生慣養的寶二爺賈寶玉;舉止嫺雅、圓滑世故的薛寶釵;心狠手辣的“鳳辣子”王熙鳳;樸實幽默的劉姥姥…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林黛玉了。“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黛玉覺得自己的處境與這落花一般,就算落下了,消散了都不會有人去憐惜!花瓣灑落一地,黛玉吟詩葬花,淚珠打在花瓣上,落在讀者的心裏。這是多麼淒涼啊!寶釵姐姐是我最喜歡的角色。她雖不如黛玉才華橫溢,但她很會做人,得到賈府上上下下的喜愛,就連黛玉都願與她親熱。寶釵姐姐能很好的處理人際關係,爲人處事多了幾分理性,是典型的大家閨秀。而最令我憎惡的`是王熙鳳。王熙鳳殘忍的害死了尤二姐,還假惺惺的哀悼,真是兩面三刀!最終也沒落得個好下場,真是自作自受。

但賈府的衰敗,是偶然,也是必然。劉姥姥進大觀園那會,我深深感受到了賈府的奢侈。從大觀園遭到檢抄時,我也感受到了賈家人的放蕩,因爲有權勢所以犯了許多罪,如果不是寶玉和賈蘭中了進士,下場說不定更悽慘…

但是,黛玉的死,寶玉出家,寶釵孤獨終老,賈母去世,終將隨着書本完結,但寶黛兩人的故事,會永遠留存,被人們熟知!

《紅樓夢》讀後感10

《紅樓夢》,中國古典小說的顛峯之作。四大名著大家都知道吧!它位居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一般認爲全書前八十回由清代小說家曹雪芹所作,後四十回由高鄂結成。

《紅樓夢》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全過程爲創作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主線,展現了一段錯綜複雜的家庭興衰史,揭示了封建未世的人間百態讀來令人唏噓感嘆。

《紅樓夢》一編500萬字的文章,幽默語句更是數不勝數。就比如說:“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擡頭!”佳作也這樣:“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紅樓夢》結局悲慘慘諒,賈府被抄後,賈雨村犯了案,被貶爲平民發回原籍,簡直是“說觀察家辛酸處,荒唐愈可悲,來同一夢,休笑世人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千里共嬋娟。”

說到賈寶玉,他是《紅樓夢》的.男一號,用同學們的話說他是一個好色之徒,整個女兒國中他是唯一的男居民,他娶了林黛玉,自從林黛玉病故,又娶了薛寶釵。其實賈寶玉前世是一塊靈石被女媧娘娘錘鍊,卻被扔在了青山峯下。一天,一個和尚和一個道士來到青山峯下,說起了人間繁華,石頭起了凡心便投胎,可一不經意就投到了女兒國。

紅樓夢呀紅樓夢,真不愧是南柯一夢,讓紅樓夢點燃我們心中的火把,讓《紅樓夢》永恆,讓經典永恆。

《紅樓夢》讀後感11

桃花樹下,漫天飛舞的花瓣伴着滴滴淚,落進土裏,滴在人心上,痛徹心扉!

一句“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更是寄人籬下的辛酸,是前途渺茫的悲歌,是淒涼的無奈。

怎能忘了她初進賈府時行進每一步的小心翼翼,怎能忘了她只是一個嬌弱的小女子,又怎能忘了她爲了保護自己而築起的心牆。在別人眼裏,她是孤傲的,可在我的眼裏,她卻是極好的,聰明忍耐!

怎能忘了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嫺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眉梢眼角藏秀氣,聲音笑貌露溫柔,“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的一汪清水啊,就這樣走進寶玉哥哥的心裏,敲醒了自己已沉睡許久的.心。他們或嬉鬧,或責怪,或溫軟細語……在那樣一個連石獅都恐怕不是乾淨的賈府裏,能有這樣心無旁騖的純潔之愛,好生溫馨!

然而,一切終究似花落人亡“了無痕”,長輩的阻撓,長輩的陰謀,讓一對有情人就這樣錯付一汪深情。“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整日整夜的思念怎麼可能不比黃花瘦?千般恨,萬般思,化作縷縷香魂隨風飄散……前世種因,今生還淚,也許這短暫的相逢註定相守無望,註定被分離,就似牛郎織女般被永隔銀河兩岸。陰陽相隔,咫尺天涯。

黛玉,傾盡一生眼淚,只爲“願儂此可生雙翼”,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如此悲痛的離別,如此悽楚的涼意那一羣可恨的人啊,你們知道嗎?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爲誰妍,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風露清愁,莫怨東風當自嗟。我眼中的林黛玉是性情中人,是可憐的,是聰明的,是才華橫溢的。

《紅樓夢》讀後感12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去年暑假我讀了許多的書籍,有令我苦淚的《夏特洛的網》,有的是趣味無窮的《安徒生童話》,還有情節感人,直抒胸臆的《紅樓夢》。而我最最愛和體會最深的就是《紅樓夢》了。

《紅樓夢》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並且我認爲這本書非常的`感人!別看我現在的年齡小,也只讀了一遍,但我還就真懂得了多少呢!裏面的很多情節,看得我經常掉眼淚。

我覺得,當時的社會是真的非常的奢侈,並且《紅樓夢》裏面的賈母是一個非常有權勢的人,說話很有分量,基本上賈府的一切大小事宜都是賈母做抉擇。還有呢,在《紅樓夢》裏,我發現大觀園裏,女孩子是很多的,男的就稍微少了點。賈寶玉有一個表妹叫做林黛玉,她雖然很愛哭,但她特別特別有才華,琴棋書畫是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很談得來,也就是很有緣分。他們經常在一起玩,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但林黛玉最後因爲身體的緣故,病情又復發,所以沒有和賈寶玉在一起。即便是現在,我想起來也是覺得特別特別的惋惜。

看了這部著名的《紅樓夢》後,我從中學得了很多的道理。同時,我也很佩服寫出這部流芳千古的人——曹雪芹!她的文筆也是那麼得好,把每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還把劇情安排的那麼好,那麼的好看!

《紅樓夢》讀後感13

一次偶然機會,我讀了一部不朽佳作——紅樓夢,它記述了家族的興衰,愛情的逐漸沒落,寶玉和黛玉空前絕後的愛情,最後黛玉“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淒涼,多少人爲之流淚。讀後我的感受頗深。四個大字深印在腦海中——遺憾、永恆。

所謂遺憾就是做事達不到預先的結果,而留下遺憾。賈家,經過幾次變遷,由最初的繁榮到最後家破人亡的衰敗,曾經金碧輝煌、繁榮熱鬧的寧國府最後被抄封變得冷落蕭條、毫無生氣,這是遺憾!

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就像“如果有一天你死了,那麼肯定是笨死的`;如果有一次我死了,那麼肯定是被你氣死的”何出此言呢?且聽我慢慢道來:寶玉被騙娶了寶釵,但從始至終,他都認爲自己娶的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黛玉,而黛玉氣他娶了寶釵而吐血身亡,自己心愛的人死了,寶玉的心也跟着去了,間接地寶玉也死了。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這也是遺憾!

在當今社會中,相信人們還存心許多憾事,雖然遺憾二字不難寫,但人的一生很少有人能一生無憾,有些人用一生書寫,甚至用金錢都無法彌補遺憾……

而永恆二字包含了太多太多東西。永恆是指一些已成爲事實而無法改變的。就像黛玉已拋下一切駕鶴西去,縱使寶玉再傷心再不情願也已經無法挽回,林黛玉不會死而復活,這已成定局。寧國府被抄,人們死的死、散的散,這已無法改變,成爲永恆之事了。

時間不停流逝,回望曾經,曾經就像夜空中劃過的流星,它們彼此交錯,交相輝映,瞬間消失於天暮,急促又燦爛,雖只剎那間芳華但成爲永恆不變。

寶玉和黛玉本是一對鴛鴦,天作之和,但月圓月缺,他們就這樣錯過了,歲歲年年人不同,已物是人非,留下無盡的悔意和遺憾,但這成爲事實而流傳千古。

遺憾!遺憾!真是遺憾!

《紅樓夢》讀後感14

春去春又來,花開花落。

我輕輕的合上《紅樓夢》,倚在窗邊,緘默不語,讓自己回到那個風情萬種的故事中去。

淨土從你的指尖緩緩流過,掩蓋着凋零了的花。曾幾時,花兒們自以爲有亙古不變的璀璨,可如今卻是低落的埋葬。曾幾時,你花容月貌,香氣襲人,然而你最後卻徘徊在香玉消損的邊緣。

那時,我明白了花的無奈,你的寂寞,我一時無語,自是低下頭去。

“臉若銀盆,眼似水杏,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連王熙鳳都沒有見過如此標緻的'人。而你對寶玉則是一見如故。當晚你爲引起寶玉擲玉的事還傷心落淚。

“儂今葬花人笑癡,它年葬儂知是誰?”每當花落之時,你都會小心翼翼地將花瓣收集起來,埋進土裏,還免不掉傷心地哭一場。如今,花鋤猶在,可它的主人再也不能使用它了……

在水邊,你吟出了“花落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詩句;在水邊,你發出了“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的疑問;在水邊,你發出了“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感慨;你是憂鬱的,在三生石前你得以甘露滋潤,爲報灌溉之恩下世爲人,“我把這一生的眼淚都給了他,這也償還得過他了。”你從此註定爲了“無故尋怒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的花花公子流盡了眼淚。

你嚐遍了寄人籬下的滋味,賈府中的人勾心鬥角,寶玉送你的手帕上該有多少在賈府流下的眼淚啊!

紫鵑等人哭的死去活來,而你卻奄奄一息了。

你短暫的幾十個春秋,留下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千古奇緣,一段令人感嘆、欣惋的悽美故事,一段聞名遐邇的愛戀,一個千秋萬代的遺憾……

《紅樓夢》讀後感15

《紅樓夢》第二回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賈雨村到“智通寺”的事。那青埂峯下的一僧一道已經分頭行動,各自忙着度脫可以度脫的情鬼去了,所以我認爲在智通寺煮粥的老僧,便是青埂峯下的那位僧人,是前來度脫賈雨村的。賈雨村在門口看到對聯之時,也曾有過疑惑,卻終不明白這兩句“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是爲點醒他而作。對比着想起第一回甄士隱出家前的'那一幕,甄士隱“本是有夙慧的”,故聽到了“好了歌”及道士的言論,“心中早已悟徹”。可見能否被度脫,起決定作用的,不是是否有僧道前來度脫,而是內心是否有“夙慧”,正所謂“佛渡有緣人”是也。

其實賈雨村也非尋常之輩,他能識寶黛二人,能在多年後不忘嬌杏當年的回頭;甄士隱家破後,連岳父都瞧他不起,賈雨村這個外人卻還不忘用錢及物對甄家娘子一謝再謝。我看到這些段落,就覺得賈雨村日後的飛黃騰達都是順理成章的。只是他肉眼凡胎,所見所想都逃不開俗世的紛擾,即使度脫之門已向他敞開,他走進去了也仍會走出來,因爲他實在是不智不通。這一點,想來,那老僧也看出來了,所以任憑賈雨村問什麼,只裝聾作啞不作答,任他去沉浮吧。

第一回,道度脫甄士隱而成,第二回,僧度脫賈雨村而敗。《紅樓夢》多處採用這種對比的寫法,給人一種平衡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