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三國演義》讀後感15篇(合集)

《三國演義》讀後感15篇(合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三國演義》讀後感15篇(合集)

《三國演義》讀後感1

《三國演義》是明代羅貫中所著。它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被人們廣爲流傳。這本書我百看不厭,書中有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其中諸葛亮是我最喜歡的人物。

諸葛亮字孔明,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劉備和孫權共抗曹操時,諸葛亮來到江東,見到了周瑜。周瑜見諸葛亮足智多謀,十分嫉妒,一心想除掉諸葛亮。周瑜心生一計,讓諸葛亮三天之內造十萬支弓箭。讀到這時,我真爲諸葛亮憂心忡忡,心想:三天造十萬支箭談何容易!可諸葛亮卻滿口答應了,不料諸葛亮派了二十條船和六百名士兵,在大霧天的時候,到曹營草船借箭,一點功夫沒費,“借”了十幾萬支箭。周瑜哀嘆道:“諸葛亮神機妙算,我不如他!”

諸葛亮心胸也很寬廣。諸葛亮南征時,七次抓了孟獲,而七放。最終讓孟獲心服口服,親自向諸葛亮謝罪,諸葛亮不計前嫌,設宴款待孟獲。蜀國再也沒有爆發內亂。

諸葛亮遇事冷靜,諸葛亮到西城縣時,司馬懿率十萬大軍殺奔而來,諸葛亮沒有慌張,使出空城計,製造出有軍隊埋伏的情景,才得以脫身。

諸葛亮的形象深深烙入我的.心間,我要像諸葛亮一樣,做個心胸寬廣、遇事冷靜、足智多謀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三國演義》主要講述公元三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讀完這本書,我被曹操這個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吧!曹操詭計多端、多疑,歷史多以“*雄”而論之,爲何我不愛“英雄”而獨愛“*雄”呢?“*雄”顧名思義*而雄者。曹操最被大家所詬病的無非兩點:一是誤殺呂伯奢一家後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二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敝之拙見:第一點可從史書找反駁,第二點曹操之所以那麼做是時事所迫,不得已而爲之。而且在董卓進京後羣雄都無動於衷,只有曹操挺身而出,難道這不是英雄所爲嗎?曹操爲人誠實、親民、從不陽奉陰違,這樣的人在現代也是值得尊敬和學習的。

看到曹操的`這些品質,聯想到生活中,我們還好意思說他“*”嗎?馬路上老人摔倒了,圍擁而觀、拍視頻、發朋友圈已成常態,扶與不扶早已不是重點,甚至連報警都不願動動手指。如果我們都能像曹操一樣挺身而出,那麼社會的負面新聞會少之又少。工作中領導提出一個並不完善的方案,拍馬*、阿諛奉承聲聲不斷。如果我們能像曹操一樣直言進諫,那麼公司的業績會是蒸蒸日上。說到我自己,每次都是能言善辯,卻總是不屑於去實踐,結果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讀懂了曹操,就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爭做一個現代“英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雄”,我們正值治世,讓我們做能臣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3

近期,我讀了家喻戶曉的《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內容豐富,一個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讀後令我感嘆不已,其中令我最敬佩的`就是臥龍先生諸葛亮。

說起諸葛亮,我最佩服的是他的才智過人。記得一次,周瑜要陷害諸葛亮,嫉妒他的才華讓他三天之內造十萬只箭,本以爲諸葛亮辦不到,可諸葛亮竟然胸有成竹地答應了,我真爲他捏一把汗。諸葛亮算到三天後會有大霧,到了第三天,他命人在船上插上草把子,在第三天夜裏,果然起了大霧,他率領士兵來到曹操水寨,曹操怕有埋伏,下令射箭,將兩邊的草把子射滿了箭。之後,諸葛亮下令掉頭返回,借到了十萬支箭,成功躲避了周瑜的陰謀。

還有一次,司馬懿來攻城,他讓士兵扮成老百姓,在城門前隨意地灑掃。司馬懿看到這情景,心裏想:不對,應該是防守嚴密的城樓怎麼會變成這樣?忽然,聽到從城樓上傳來的琵琶聲。瞬間這個琵琶聲急促起來,司馬懿以爲這是敵軍的反攻信號,急忙逃走了。

諸葛亮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識人心,對劉備忠誠不二,他真令我敬佩!

《三國演義》讀後感4

看完《三國演義》以後,我彷彿看見子桃園三結義的誓言、煮酒論英雄的曹操和劉備、千里走單騎的關羽、火燒糧倉、草船借箭的諸葛亮、單刀赴會、刮骨療毒的關羽、七擒孟獲的計謀,探淚斬馬謖的不捨、造木牛流馬的聰慧,還有那愛惜賢士的曹操……三國啊!你真令我佩服!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有很多,其中從曹操、劉備、關雲長、張飛、趙雲、諸葛亮最爲重要。這幾個人裏面我最佩服的就是關雲長和諸葛亮。關雲長他有勇有謀、視死如歸,爲了劉備和兄弟他願意赴湯蹈火。而且他的毅力也非常的堅強,在中了周瑜的毒箭以後,他的手中了毒沒法再戰,直到有一天“神醫”華佗來到關雲長的`營地,在得知了關雲長中毒以後,立馬給他醫治,需要切開肉。把骨頭上的毒給弄掉,可是關雲長卻一點都不怕,並且在這療傷時還一邊在下棋;治完以後,還像一個沒事人一樣,可見他的毅力是多麼堅強。

諸葛亮他神機妙算、才智過人、料事如神、胸有成竹。識人心,識天象,這一對詞,很符合他。在“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故意刁難他,逼他十天之裏內讓他造出十萬根箭,諸葛亮答應了,並且只讓魯肅幫他找二十條船,和一些草人,利用曹操謹慎、怕死的性格,成功向曹操“借”來了十萬來支箭。

周瑜也大吃一驚,長嘆道:“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三國演義》不愧是我們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令人回味無窮,讓人讀了一遍後,還會繼續讀兩遍、三遍……

《三國演義》讀後感5

我最喜愛的書是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司馬炎建立晉朝期間的事情。

小說裏,我認爲最有趣的故事是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火燒赤壁和天下歸一。其中,我最佩服的人是武功超羣的關羽,早年在家鄉仗義出手殺惡霸,逃命到涿縣和劉備、張飛結爲兄弟,又在黃巾起義中立了大功。在溫酒斬華雄中,董卓的上將華雄一路殺了十八路諸侯中的一些將領。這種情況一直到了關羽上陣才破滅。曹操燒好酒後,還有人看不起關羽,但關羽殺華雄時,聲音如山崩地裂,關羽提人頭回來喝酒時,酒還是溫熱的。

在大意失荊州中,一向在打戰這方面所向披靡的關羽被殺了。但是擒住的關羽是孫權部下,關羽沒有投降,。東吳爲了奪回荊州,派了年輕的陸遜用計讓關羽大意,支出大量的兵士攻打曹操的樊城。陸遜乘機佔領了荊州。傅士仁和糜方因爲跟關羽有仇怨,便向東吳投降了。最後關羽敗走麥城,只剩下三百將士,試圖衝出重圍,抵不過東吳大量兵力,被東吳擒住了。

關羽父子被殺,坐騎赤兔馬以絕食而死,和舊主關羽多年情義深重。

從中,我們感悟到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大意,不然就會像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

《三國演義》讀後感6

在勞動節假期,我讀了一本書,叫《三國演義》的書。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公園一八四年黃巾軍棋藝至二三零年西晉建立統一了中原。

這本書描述了各國的軍事、政治、外交和其他戰爭,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腐朽,顯示了統治者的無能,反映了老百姓對戰爭和分裂的反對。 要求祖國和平統一的願望。

在衆多的人物中,我最欣賞的是諸葛亮和趙雲。趙雲素有“常山趙子龍”之稱。趙雲勇是其中一位著名的五虎將。在曹操的十萬大軍之上,殺人滅口,來來回回七次。不管是哪個曹將軍,都不能打敗他,但是讓趙雲科去吧!

雖然諸葛亮呢?名稱姓諸葛亮,被稱爲“臥龍先生”,總是在羽毛扇的手中。這樣,人們認爲這是一個安靜的性格。更令人敬佩的是,她能理解天文,地理吧!同時準比現代樂器。我聽說他是在世界上僅次於五丈原去,還用自己的`木製雕像嚇跑敵人,是“死諸葛嚇辜負”呀!

看完了這本書,我想那時候的爭鬥,和現在的分班也一樣,那時的兵便等於我們現在的知識。我要對學生自己說:“我要好好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7

我懷着激動的情緒,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其中的一篇“赤壁之戰”。這篇文章選自羅貫中的著名小說《三國演義》,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孫,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得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孫權與劉備聯合,率軍在赤壁與其相抗。

黃蓋獻上火攻之計,周瑜、黃蓋又連施苦肉計,再使蔣幹去送詐降書。之後火燒赤壁,曹軍損傷無數,只得丟盔棄甲,狼狽而逃。曹操呀,你爲什麼輸得如此慘烈呢?是兵力不夠嗎?難道你的八十萬大軍還敵但是孫權的三萬人馬嗎?頃刻間就灰飛煙滅了嗎?是軍隊士氣不振嗎?想你曾破袁紹、斬呂布,一路高歌,勢如破竹。也許是你輕易信人,先是中了周瑜的連環計,再是信了蔣幹的詐降書。曹操阿,曹操,任你生性多疑,也逃但是周瑜的連環計;也許因爲你們是遠來之師,一路跋涉,筋疲力盡,周瑜完全是以逸待勞;也許是你們人生地不熟,而周瑜擁有長江天險,纔會前牽着你們的鼻子走;也許是你太輕敵;仗着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必須會獲勝;也許是你們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識水性,別看在陸地是精銳之師,所向披靡,無戰不勝,可一到像長江這樣的`大江、大河之上,就成了一羣烏合之衆了;也許是孔明太聰明,東風有意周郎便呀,也許……

曹操呀,你的敗給現代人留下了不少疑問,至今仍有許多人在爭論,你的敗到底是必然的,還是天意呢?

《三國演義》讀後感8

暑假裏,我讀了一遍原版的三國演義,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明代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講述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各爭天下,最後由司馬炎統一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書中的人物都個性鮮明,如:志向遠大、寬以待人的劉備,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足智多謀的曹操......

其中,我最喜歡關羽。他在曹操的軍隊裏時,斬顏良誅文丑,曹操送給他許多金銀財寶,他都不要,只想快快回到劉備那兒。沒過多久,他知道了劉備的下落,帶着劉備的二位夫人和原來的五十兵卒,告別了曹操,頭也不回的走了。一路上,他過五關斬六將,越過重重關隘,終於和劉張二人相聚了。關羽真是重情義、武藝高強,有着萬夫不擋之勇的人啊!

他十分勇猛,並不是空有一身蠻力,還有謀略。在魯肅邀請他去參加宴會實際上是在宴會旁埋伏刀斧手,想要逼關羽獻出荊州。關羽知道他的`用意,但又怕孫劉聯盟解散,與就讓水軍在看到信號後來援助,自己拿着青龍偃月刀,帶着十個人,駕着一葉小舟去參加宴會。關羽在宴會上假裝喝醉,摟着魯肅往岸邊走,刀斧手都不敢靠近,使得魯肅的計劃落空了。但後來,因爲他太驕傲了,纔有了“大意失荊州”這件事。

我很喜歡這本書,它不僅讓我知道了三國時期的歷史變化,也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比如:滿招損,謙受益......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爲像關羽那樣有勇有謀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9

《三國演義》講述了在東漢末年發生黃巾起義,張角、張樑、張寶引大兵造反,皇上讓人調集人馬出征擋住敵兵,並招兵買馬,於是引來了許多英雄豪傑把黃巾軍全部擊退了。之後封侯的封侯,封官的封官,後來發生了羣英大戰,一直到三足鼎立才停止,最後司馬氏一統天下。這本書中講述了在三國時期的衆多英雄人物,如劉備、曹操、孫權……每個人物都被刻畫的無比生動,這也是我選擇重點讀這本書的原因,而讓我最欣賞的就是三國衆英雄都有的`特點“勇敢”。

如果不是讀了《三國演義》,可能到現在我還不能體會到勇敢。有一次爸爸帶我去水世界玩,我當時特別開心,真希望一眨眼就到達那裏。到了之後才發現水世界裏面的遊樂項目都特別驚險,我感覺自己的腿一直在抖動着。這時爸爸拉着我的手說:“走,我帶你去看看那幾個據說最好玩的地方。”我們來到了大滑梯旁,我在猶豫不決時想到了三國中的英雄人物,我想像他們一樣勇敢,於是我鼓起勇氣爬上大滑梯,併成功滑下來,當時瞬間感覺自己變得勇敢啦!

讀名著使我快樂,讓我受益。不僅是《三國演義》,還有許多的書籍值得我們探索。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在假期中,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真是受益匪淺啊!《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

正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從周朝末年七國紛爭,併入於秦統一天下開始,楚漢相爭,又並於漢……書中有上百個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羅貫中筆下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董卓,心胸狹窄的周瑜、長厚的魯肅、機智的'孔明……這些鮮明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有這些人物,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關羽,文中描述對他外貌直接描寫的文字極其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騎一匹“赤兔馬”,他降漢不降曹、秉燭夜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來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刮骨療毒,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這些英勇事蹟讓我歎服。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其所描繪人物所用的筆法令我敬佩,抓住人物個性,突出人物的特點,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非常生動形象。還巧妙的運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手法。故事中“赤壁之戰”描述的尤爲生動,讓我有身臨其境之感,真爲作者高超的筆法折服!

《三國演義》--四大名著之一,真的值得我們去好好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它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羅貫中,主要講的是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發生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佩服關羽,他不僅武功好,而且人品好,幹出許多出人意料的事,比如:斬華雄的頭、單刀赴會、水淹七軍,最令人敬佩的還是那次讓華佗把自己的肉切開,刮骨治療,他一邊治療一邊與別人專注的下棋,如果是我不打麻醉針,肯定會痛的受不了。關羽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

諸葛亮的.聰慧令人讚歎,他遇事如神,儘管是明天的事,他也能猜到,所以什麼陰謀也瞞不住他,他還知道天文地理。他立過許多功:借東風、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空城計、木像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普通人都想不到。他還會搞發明,比如:木牛,流馬,它可以提高運輸速度,幫人們減少疲勞和痛苦。瞭解完諸葛亮讓我明白了知識的重要性,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誰擁有了知識,誰就能輕而易舉獲得戰鬥的勝利。

當我們面對困難時,要學習關羽,努力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在學習上要向諸葛亮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今日我將和大家一起煮酒論“三國”。

書中講述了許多的故事,如《空城計》、《草船借箭》、《大意失荊州》……我印象最深的是《三顧茅廬》。劉備得知諸葛亮有平定天下之才,就備好禮物,帶着二位兄弟去拜見他。劉備來到茅廬前,親自上前叩門,童子說,先生今天早上就出門了,劉備很失望。過了幾天,劉備得知諸葛亮回來了,馬上又去拜訪。當時正是隆冬時節,寒氣逼人,還下起了大雪。當他們來到茅廬前時,身上都堆滿了雪。劉備上前叩門,童子說,先生正在堂上讀書呢。劉備大喜,來到堂上一看,不料這人不是諸葛亮。劉備給諸葛亮留了一封書信,希望能與他見上一面。轉眼到了春天,劉備三人又去拜訪諸葛亮。三兄弟來到茅廬前,童子說,先生在草堂睡覺,還沒睡醒呢。劉備讓關羽和張飛在院外等候,自己去草堂等他。等了半天,諸葛亮終於醒了,劉備見了他便鞠身下拜,向他講述了自己匡復大漢江山的決心。諸葛亮見他如此誠心,便答應輔佐他平定天下。

劉備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打動了諸葛亮,成功請他出山輔佐自己。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事,都要堅持不懈,纔會取得成功。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少要讀三國,老要讀水滸。”近期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每每讀起這本書,總是令我流連往返。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以描寫戰爭爲主。諸葛亮在陽平駐兵,把大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了,只留少數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十五萬大軍來攻城,諸葛亮想了想傳令打開城門,還派人去城門口灑水掃地。自己則登上城樓,從容不迫的坐着彈琴。讀到這,我不禁爲諸葛亮捏了一把汗,萬一司馬懿真的帶兵攻進城來,怎麼辦?沒想到,司馬懿帶兵來到城前見此情形,心裏想到:這諸葛亮從來不幹沒有把握的事,今日打開城門,城內肯定有埋伏。因此不敢貿然進入,便下令退兵。我爲諸葛亮的智慧敬佩,他有勇有謀,怪不得劉備三顧茅廬。《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五次讀了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

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閱讀,反覆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是四大古典名著中《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在暑假裏,我讀完了這本書,覺得這是一本很好的書。

我認爲本書很好是因爲這本書中有很多英雄人物。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周瑜、諸葛亮、趙雲等人都是些很厲害的人,其中我最喜歡諸葛亮,因爲他神機妙算,有着過人的才能,深懂兵法。史書上評價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句話就是對他才能的肯定。

這本書中有很多精美的文章。陳琳的《爲袁紹檄豫州牧》曹植的《洛神賦》;曹操的《步行夏門行》譙周的《仇國論》等都很有名,其中諸葛亮的《出師表》在這些妙筆生花的文章中脫穎而出。

我認爲這本書很好還是因爲這本書中有很多經典的'典故。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諸葛亮智用空城計,馬謖大意失街亭,陸遜火燒連營,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更是家喻戶曉。此外許多歇後語也是根據典故來的,例如: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阿斗當太子—-扶不起來;靶場上的老黃忠—-百發百中;曹操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等等。

《三國演義》不但是一本英雄雲集的書,而且是一本文采飛揚的書,還是一本充滿經典的書。所以我喜歡這本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今天我讀了一本很有名的書,它就是——《三國演義》。現在就讓我們看看它講的是什麼吧!

《三國演義》描寫了三國時期魏、蜀、吳的興亡史。講的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個人建起了魏、蜀、吳三個國家。

裏面我最喜歡常山趙子龍,因爲趙雲很忠心又很勇猛:趙雲在諸葛亮火燒赤壁後保護劉備的兩位夫人,糜夫人和劉禪不見以後,趙雲四處尋找糜夫人和劉禪,趙雲單槍匹馬往回衝,在一口枯井旁找到了糜夫人和劉禪,趙雲請糜夫人上馬,糜夫人不上馬,投進枯井而死,趙雲把劉禪抱在懷中往前衝,把曹操的八十三萬大軍殺的落花流水,砍死了曹操五十多名將員,終於殺了出去。我還喜歡諸葛亮,他智謀很高,用過火燒赤壁、草船借箭、離間計等等,曹操、孫權見了他都要怕他。

曹操這個人物,他的性格是個多疑的人,所以吃的.敗戰比較多;劉備是個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明君,深受百姓的愛戴,而且非常的愛惜將士,所以趙雲、關羽、張飛等等將士都對他忠心耿耿。

我要向諸葛亮學習,他爲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願爲國家和人民奉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他以身許國,寧死不屈。他認定了劉備,就對劉備忠心耿耿,從此再也沒有投靠他人,這讓我更加敬佩他。

讀完《三國演義》,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個不背信棄義、不爲了一點點利益而去謀害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