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華)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華)

三國演義讀後感1

這個暑假我終於成功的讀完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這本書我買了很久了一直沒時間看,現在終於可以利用長長的暑假好好閱讀一遍了,這本書一定會讓我受益匪淺的!

《三國演義》是圍繞着蜀國、吳國和魏國這三個國家的戰爭與政治描寫的故事。這三個國家我最喜歡其中的蜀國,因爲蜀國形成的開始是最弱的,擁有的士兵和土地也是最少的,但後來通過三顧茅廬請來了軍師諸葛亮、利用智謀收復了四川、赤壁大戰的'勝利大大提升了蜀國的實力,可以與吳魏二國相抗衡。雖然蜀國最後由於領袖及大將的相繼離世而被司馬家族所吞併並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但是蜀國的輝煌永遠被我銘記在心。

蜀國擁有好多好多的英雄人物: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其中軍師我最喜歡裏面的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臥龍先生”。他的著名計謀有:草船借箭、智料華容道、空城記……。

蜀國的武將中我最喜歡趙雲、張飛、關羽,因爲他們都非常忠誠而且英勇善戰,一輩子都緊緊跟隨在他們的主公劉備身邊不離不棄、捨身忘我。

這三國這個亂世中,其實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曹操告訴我們做人必須有心計,劉備說想成功就一定要有執着的信念和一顆充滿慈愛的心。諸葛亮扇動羽扇,告訴我們只有時刻謹慎、細心才能成大事。關羽滿臉懊悔:“哎,千萬別像我這樣,心高氣傲,這樣得不到什麼好的結局”。呂布來了,趙雲來了,董卓來了,他們都來到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中,講述他們的人生

《三國演義》不僅讓我開了眼界、讓我領略到了古人超凡智慧的小知識、同時還教會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三國演義讀後感2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爲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爲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讀後感《讀後感 封順泰》。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梟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3

“滾滾長江東似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對三國英雄的讚美!是啊,三國時期是一個軍閥混戰的年代,但也是一個英才輩出的時代。一代梟雄曹操、深謀遠慮的諸葛亮、情深義重的關羽……一個個叱吒風雲、個性鮮明的人物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之中。

寒假期間,我認真讀完了羅貫中的名著《三國演義》。它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戰爭爲主,反映了魏、蜀、吳三個國家之間的激烈鬥爭。大致分爲黃巾之亂、董卓造反、羣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之下,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其中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周瑜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曹操和諸葛亮。

曹操一直是世人眼中的“奸雄”,大家普遍認爲曹操喜怒無常、陰險狡詐。但我卻認爲曹操是一個難得的大英雄,他不僅有勇有謀,能打勝仗;而且才華橫溢,寫出了許多名留青史的壯美詩詞。雖然他曾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因此殺害了呂伯奢一家人,但他當時也是在逃亡的路上,因害怕被追殺而錯殺好人,並且事後也是愧疚難當。但我們不能因爲他犯過錯就全盤否定了他的功績,他的聰明幹練、知人善用和雄才大略,尤其是在官渡之戰中,他以3萬人馬戰勝了袁紹的十萬雄獅,充分展示了曹操運籌帷幄的統帥才華,在歷史上留下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這些都證明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除了曹操,諸葛亮也讓我欽佩不已。他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智絕”,足見他的'深謀遠慮、足智多謀。他火燒赤壁、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就連病逝五丈原還巧妙利用“借屍還魂”計騙走了魏國大軍,可以說爲蜀國的建立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英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我不僅喜歡書中的歷史人物,也喜歡書中對戰爭的描寫……《三國演義》是一部百讀不厭的經典名著,我對它情有獨鍾。

三國演義讀後感4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着不同的感受…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爲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爲屬於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讀後感被譽爲我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的精典只作…它們被我國乃至世界的人民所喜愛…說起其中的故事人物,無不令人口齒生香…寒假,我在家通讀了《三國演義》,它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庸主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驍勇無比的呂布,精通兵法的曹操,荒淫殘暴的董卓……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司馬炎先後平定了蜀國和吳國,三國鼎立的局面就結束了.歷史揭開了一頁新的篇章,國家出現了統一的局面…

三國演義讀後感5

今天我讀了一本經典好書《三國演義》,裏面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吸引了我。特別是“三氣周瑜”這一章,讀後我的感受很深。故事是這樣的:

周瑜和諸葛亮打仗。在城下,諸葛亮故意令守城的趙雲激周瑜,氣的周瑜摔下了馬;在船上,周瑜得知諸葛亮和劉備正在山頂飲酒取樂,氣得咬牙切齒;後來他又收到諸葛亮給他的信,更是氣得奄奄一息,仰天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亡。實在是可惜又可悲!

周瑜之所以被氣死,是因爲他的心胸太狹窄了。諸葛亮正是把握住了他的這個弱點才把他置於死地的.。如果周瑜心胸開闊一些,結果或許就不會是這樣了。我們做人一定不能像周瑜那樣,心胸狹窄,不能容人,我們要學會容忍別人,不能動不動就發火,也不能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互相吵架,傷了和氣。

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幾個同學在辦黑板報,因爲顏色的問題產生分歧互相爭吵起來,本來是一件小事最後發展成誰也不理誰了;你的好朋友不小心弄壞了你心愛的鋼筆,你不依不饒的和他鬧個沒完,結果傷害了兩人的友誼;還有一些同學故意找茬,和你過不去,你氣不過將拳頭揮向他……這些都是因爲缺乏寬廣的胸懷導致的惡果。因此,我奉勸大家遇事要大度,別人與自己的意見不同時,要互相商量,不要爭吵。當別人犯錯時要原諒他,不要抓着他的錯誤不放,否則會讓你們的關係越鬧越僵。

我的脾氣也不是很好,有時也會和同學發生一些小矛盾,也會因爲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同學鬧彆扭。以後,我要做一個胸懷寬廣有度量的人,遇事冷靜,不亂髮脾氣,防止自己成爲第二個“周瑜”!

三國演義讀後感6

這個假期,我和孩子一起讀了《三國演義》,看了三國演義的電視劇,雖然只看了一部分,但是仍然有很多感悟。三國演義對核心人物的刻畫可謂是栩栩如生,比如機智過人的孔明,重情忠義的關雲長,一心復國的劉備,都是書中膾炙人口的人物,然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一代“奸雄”曹操。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在書中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有勇有謀。當董卓專橫霸道時,很多官員都畏懼董卓,敢怒而不敢言,更別說有對抗董卓的舉動。然而這時曹操挺身而出,要去刺殺董卓,寧可犧牲自己也想爲民除害,他的勇氣,他的膽識令人敬佩。

曹操專橫霸道,但是他的專橫霸道來源於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想用自己的專橫霸道創設一個社會安定團結、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他的專橫霸道不同於董卓,他愛民如子。記得書中講到,有一回秋冬之際,曹操率兵出征,經過一塊兒麥田時便下令誰的馬要是踩到了農民的麥子便要處斬,可見,他也體恤人民,對待投降的將士,曹操又何嘗不是仁慈地對待他們呢。

曹操的雄才大略不僅在軍事上,還在於他的治國上。曹操佔據青州的時候,田地荒蕪,居民流離失所,農耕不振,經濟衰退,簡直就是一顆無可救藥的重災區,曹操就實行軍民屯田制,不僅大力發展生產力,還從中獲得了充足的軍糧,使民有所食,軍有所養。

曹操重信守諾。在關雲長與劉備、張飛都失去消息時,曹操愛惜關雲長的才能,答應關雲長的三個約定將關雲長留在了自己身邊。而後關雲長得到了劉備的下落,執意要去尋找劉備,曹操雖然知道關雲長這一走會變爲自己敵人的大將,但仍然信守諾言,親自送關雲長踏上尋找劉備的旅程。

這就是曹操,一個專橫霸道,愛民如子,重信守諾的有血有肉的一代梟雄!

三國演義讀後感7

雖然我讀過的書並不是很多,但有一本書讓我至今都難以忘懷,它就是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書裏面的故事有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周瑜打黃蓋、官渡之戰、三顧茅廬……這些故事我都很喜歡。

這本書之所以讓我難以忘懷,是因爲這本書中的人物形象描寫的'栩栩如生。書中人物外貌描寫栩栩如生,關羽的面紅耳赤,張飛的濃眉大眼,劉備的慈眉善目……

書中語言描寫讓人身臨其境。其中,有一個篇章中語言描寫讓我很欽佩諸葛亮,周瑜得知諸葛亮比自己的才華高十倍時,大怒,心想一定要殺了諸葛亮,諸葛亮通過三寸不爛之舌讓周瑜輸的心服口服。這一段寫出了諸葛亮的才華。

書中的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戰爭的激烈,看着看着,彷彿我也是劉備手中的一名得力干將,可以隨時加入戰場。

這本書不僅人物形象描寫的栩栩如生,情節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比如說周瑜刺殺劉備那一段,眼看着馬上就要成功了,卻被關羽給阻擋了,再比如說諸葛亮和周瑜聯合攻打曹操的那一章,最終還是被曹操給識破了計謀。

在這本書中,我最佩服和喜歡的就是諸葛亮了,他是劉備的謀士。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他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中忠誠與智慧者的代表人物。除了諸葛亮,我還喜歡三國裏其他人物,忠勇無雙、義博雲關的趙雲,忠義的關羽……

讀了這本書,我不但瞭解了三國時期的歷史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蹟,還讓我懂得了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遇到困難要勇敢地去面對,努力克服,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三國演義讀後感8

有一回,我、爸爸和媽媽在飯桌上一起吃了頓火鍋。裏面有肉串、有雞翅,有紫菜、有各式各樣的丸子和青菜等等。當時,電視里正在播放《三國演義》。這下,爸爸就非要搞個有獎搶答,他問:“誰在桃園結爲兄弟啊?”我們無一人回答,“誰?你們說!”他急不可耐的又說了一次。

我聽着很煩,就說:“劉備、關羽、張飛。”爸爸一聽,立刻將準備好的的東西給了我,我一看,竟是一個白丸子,一個牛肉黑丸子,和蝦仁紅丸子,紅丸子下方還包着紫菜。我過了一會兒全知道了,白丸子就像是劉備的臉,紅丸子加上紫菜就像關羽的臉和長鬍子,黑丸子就像是張飛的臉樣。仔細一想,老爸還挺有創意的.嘛。

突然,節目演完了,我們十分失望。這是,爸爸又笑着說:“我來講下面的內容吧!”雖然故事情節我都知道,但我還是想聽聽這個“催眠機”能說些什麼,就說:“好吧!”我趁爸爸講故事,把菜都吃完了,一開始我就笑嘻嘻的。爸爸“哼”了一聲,就開始講:“孫堅打撈到了傳國玉璽,回到了東吳,建立了吳國,卻被劉表射殺,孫堅死後將東吳給了孫策,孫策得知許貢要殺他,便殺了許貢。”

到了這,我問:“許貢是誰啊?無間道?”爸爸說:“是孫策的一個謀士,他見孫策勢力大,想殺了他。”他說完,笑着又繼續講:“之後,被許貢的朋友殺死,從此,東吳託付給了孫權,讓他又是解決不了可以問張昭,也可以問周瑜……”我聽着聽着,眼皮上像有幾頓重的東西拉着,像快睡着了。因爲一點趣味也沒有。

這就是我們家在飯桌上聽《三國演義》的故事。

三國演義讀後感9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豪邁霸氣,第一句就讓我爲之震撼。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寥寥數語,卻是在正文的第一句話便引人深思。歷史的腳步不停,改革不斷,矛盾、分裂、紛爭、統一,它的舞臺上總是上演着一幕幕勾心鬥角、羣雄稱霸的劇情。而《三國演義》,則描寫了東漢末至西晉初,近105年的歷史風雲。

所謂亂世出英雄,那時的割據混戰,自然也是豪傑並起,而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曹操和諸葛亮二人。

縱觀書評,大家對諸葛亮無疑是全民稱頌,因爲他的智慧,因爲他的才德,這是公認的,無可厚非———然同樣身爲主角之一的.曹操,評價卻是褒貶不一。若問對曹操最深刻的印象,對方八成會答:“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話固然讓人不敢苟同,但在我看來,那發言之人仍不失爲一位英雄。

曹操是悲劇的,他是梟雄也是奸雄,他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命運卻總是和他開玩笑。他曾陷入刺殺董卓失敗的亡命之涯,也曾因多疑誤屠伯奢一家上下,他的經歷使自己彷徨而痛苦,於是迷芒中,曹操便吐出了那樣一句話。

無可否認,曹操是奸詐多疑而殘忍的,但與此同時,他也是求賢若渴愛才惜才的。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以母誘徐庶、多次發求賢令等事蹟,充分說明了他的求賢若渴、唯纔是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果然不錯。

《三國演義》還有很多豪傑與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它塑造的不僅是人物與歷史,還有軍事與靈魂。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有一天,我們去書店買了一本《三國演義》。它的主要內容是東漢、蜀國和魏國是如何形成的。曹操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他才華橫溢,善於用人,做事果斷。但是奸詐詭祕,老謀深算。關羽:很重義,性格堅強,武功超羣。劉備:善良,愛人如子。張飛:直率勇敢無敵。我喜歡的故事中有草船借箭,諸葛亮在火燒赤壁。

在《草船借箭》一章中,周瑜請諸葛亮商量如何對付曹操,諸葛亮說:當然是弓箭。周瑜讓諸葛亮造十萬枝箭,諸葛亮答應三天完成。他讓魯肅借給他20艘船和600名士兵,準備一些綠布和稻草,在霧的幫助下從曹軍借了10多萬支箭。看到這裏,我非常欽佩諸葛亮。他真的很聰明。諸葛亮大火燒赤壁,更體現了他的足智多謀,他用計劃讓曹操的水軍鐵索連舟,然後用火攻最終勝利。

我們苦學習,成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科學家,爲祖國做出更多貢獻。

通過閱讀《三國演義》,我瞭解了諸葛亮的孔明,南陽人,被稱爲臥龍先生。劉備三顧茅廬邀請他出山後,他通過自己的智慧幫助劉備最終建立了蜀國。在我心中,諸葛亮是一個偉大的人,我非常欽佩他。

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中佔據如此大的地位,是因爲他是一個足智多謀的軍事家。草船借箭和空城計劃充分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勇氣,以少勝多的軍事才能。

諸葛亮不僅是一位有才華的軍事家,也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爲農民灌溉農田,發明了自行車。爲了解決軍糧運輸的困難,他發明了木牛流馬。

諸葛亮也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他首先向劉備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政治建議,並最終協助劉備通過聯吳攻魏的策略建立蜀國。他還採取了撫民生息的方針

軍事家、發明家、政治家、文學家諸葛亮不值得我們欽佩嗎?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三國演義》從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寫到王浚平吳,時間跨度較大,爲大家繪聲繪色地講述了東漢末年和魏、蜀、吳三國的歷史故事。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尖銳矛盾。

故事裏塑造了許多個鮮明典型的人物形象:智謀超人的諸葛亮、陰險奸詐的曹操,粗獷爽直的張飛、勇武的.趙雲、重義的關羽、仁義的劉備。他們的形象栩栩如生,不可磨滅。“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空城計”、“七擒孟獲”。這些故事長期被人們以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傳播推廣。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它是一種運輸工具,載重量大約四百斤以上,爲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草。諸葛亮發明了一些實用的東西,而且智謀過人,因此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三國演義》記載了大量軍事、政治、鬥爭的知識、策略和經驗,比如:王允使用“美人計”讓董卓與其義子呂布自相殘殺;劉備“三顧茅廬”最終感動了諸葛亮,把他請出了臥龍崗;黃蓋行“苦肉計”卻被諸葛亮識破,白白捱了一百軍棍。

因爲我讀《三國演義》太投入了,以致於晚上做夢都會夢見《三國演義》裏的人物,但卻是“古今結合版”的:我在半路上遇見了同學和她媽媽,我說“阿姨,我用一下你的手機,給我媽媽打個電話可以嗎?”阿姨委婉地說“你還是去李輝莊找關羽用他的手機打電話吧!”醒來後我把我做的這個可笑的夢講給媽媽聽,媽媽聽了和我一起哈哈大笑。

世界上有許多象諸葛亮、司馬懿、周瑜、劉備這樣的英雄人物在爲自己的祖國效力,因此我們要像他們一樣報效祖國,但第一步就是要好好學習。讓我們一起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有了本領長大了報效祖國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近期我讀了中國古內四大名著之一——由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使我深有感觸。

《三國演義》講述了在三國時期,三個大國:魏、蜀、吳中的明徵暗鬥,但最終全歸於晉國。其中我最喜歡諸葛亮,因爲他聰明機智。

當讀過諸葛亮草船借箭後,我的心爲這一震。三天吶,三天內交出十萬支箭,那要動用多少人手才行呢?但諸葛亮第一天沒有行動,第二天沒有行動。我暗暗地爲他捏了一把冷汗,他可是立了軍令狀,三天交不出箭可就要人頭落地了,一代英才就這樣死了嗎?還是他另有妙計?往下看,第三天四更有毋分,諸葛亮終於行動了,但他只是用草船,我心想:這跟箭又有什麼關係呢?我也像魯肅一樣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我急不可待地往下看,原來諸葛早有妙計,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諸葛亮可真是聰明絕頂啊!

當讀完諸葛亮空城退敵後,我不禁呼道:“妙計,妙計!”雖然馬謖自負失街亭,但諸葛亮則膽大心細,以空城退城外百萬之兵,這一計不傷一兵一卒,用得妙,用得巧,用得準,司馬懿也是對孔明心有餘悸,不敢冒然進攻,可見諸葛亮做事情小心謹慎,熟知敵人的弱點。

讀過《三國演義》之後,我會向諸葛亮學習,多讀一些書,多積累一些知識,熱愛自己的國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的國家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許多重擔還等着我們去挑,我們應該熱愛國旗、國徽,熱愛祖國美麗的一山一水,絕對不容許任何外來勢力干涉我們的內政,絕對不容許敵人侵犯我們神聖的領土,長大後用我的滿腔熱情去報效祖國。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暑假我懷着種輕鬆的心情有幸拜讀了羅貫中先生寫的《三國演義》,愈讀下,我對這本書愈發着迷,我彷彿置身於東漢末年的羣雄逐鹿的情境之中,各具特色的人物,各種戰爭場面,都讓我拍手稱絕。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羅貫中用靈動細膩的筆觸將從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到西晉太康元年三國統一年間近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以及魏、蜀、吳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栩栩如生的展示在我們的面前。它告訴了我許多爲人的道理:做事要謹慎,三思而後行;仁者總會得到人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書中,我還知道了有像諸葛亮一樣足智多謀的人,也有像董卓一樣惡貫滿盈的人,更有像周瑜一樣小心眼的人。最令我欣賞和欽佩的是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又識人心,他足智多謀,博學多才,能夠看清時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的結局也是令我唏噓不已。關羽的義也讓我由衷佩服,爲國家,他忠肝義膽,有勇有謀;爲兄弟,他義薄雲天,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爲私,他知恩圖報,華容道義釋曹操,怎一個“義”字了得。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說不盡,形形色色的人物,總能給我們一些啓迪。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能學習劉備三顧茅廬的持之以恆,真心實意;學習關羽的忠肝義膽;學習諸葛亮的博學……總之,我們作爲一個小學生,當前的任務就是要好好學習,爲將來的一番事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我們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像海綿一樣吸取各種知識,並學以致用。長大以後,一定能成爲棟樑之材,爲祖國爭光添彩。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用陰謀,明說,暗奪,淡薄。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林俊杰一首《曹操》,是否唱出了羣雄爭霸的沙場上的悲壯。作爲四大名著之一,它至今仍散發着自己獨特的光芒。一個個鮮明的人物與一條條絕妙的計謀在作者羅貫中的筆下表現得淋漓盡致。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位人物當屬諸葛亮了。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軍師,爲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爲蜀國立下了許多的功績。像我們所熟知的“草船借箭”、“空城計”、“七擒孟獲”、“火燒赤壁”無不令人叫絕。就算當自己一無所有,他也能夠從容、淡定,急中生智,爲自己化解危機,這種心態更是我們當代人處事過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還有一位讓我很佩服的人物,他“丹鳳眼,柳葉眉,面如重棗。”他手握“青龍偃月刀”,騎着“赤兔馬”。斬顏良,誅文丑,刮骨療毒不怕疼。他堅定不移地拒絕了曹操的邀請,選擇永遠忠於故主。他就是關羽,英勇的關羽,瀟灑的關羽。

書中“火燒赤壁”的故事十分驚心動魄。著名導演陳凱歌也曾將它精心改編過後以電影的形式重新詮釋。那時,胸有成竹的曹操指揮着百萬大軍,誓要將東吳拿下。而吳與蜀選擇聯手抵制這場戰爭,因爲他們謹記脣亡齒寒的道理。周瑜與諸葛亮兩人更是一同商量計謀,一步步使曹操的陣營淪陷。他們先是找到曹操的弱點,設計讓他誤解自己的水軍大將,將之處死,造成水軍無人操練的結果。接着又和黃蓋使出苦肉計,打入曹軍內部,帶他們進入設好的.陷阱。最後,諸葛亮巧借東風燒掉戰船,使曹操輸得一敗塗地。這一環扣一環,巧妙地連接、設置,真是令人歎服!我彷彿身臨其境,被周瑜、諸葛亮的聰明所折服,爲甘寧的忠勇而落淚······

作爲祖國未來的棟樑,我想我們必須具備趙雲那樣的膽識,張飛、甘寧一樣的勇猛,魯肅那樣的忠厚,周瑜、諸葛亮的機智及關羽的重義。只有這樣,我相信我們祖國這顆東方明珠的未來才能越發變得強大,實力才能越發變得雄厚,光芒也將更加璀璨、奪目。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放寒假了,我又把媽媽給我買的《三國演義》看了一遍,書中有許多英雄人物是我喜歡的。

諸葛亮,字孔明,幹過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舌戰羣儒,巧借東風,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真是足智多謀,他用過好多計策,比如:空城計,疑兵計,火攻之計,激將法……

關羽,字雲長,武功絕頂,義氣深重,也深有謀略。有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等輝煌事蹟。

劉備,字玄德,他用人有方,使天下許多英雄都投到他的旗下。他三顧茅廬,使諸葛亮出山,定三分天下之計。

這真是一本好書啊!

讀三國演義有感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的確,關羽自始至終都不失一個英雄的本色。

關雲長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傷,……都將關羽的忠義之舉,智勇之能,一展無遺,其虎牢關的英勇,白門樓上的恩義,令赤兔馬都爲之殉命,何況人乎?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麥城之戰失利,關羽面臨着心與血的生死抉擇,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貴權力會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損其白,竹可破不可毀其節”他揹負着忠君的滄桑與巍峨,透着不盡的壯烈與蒼涼,留給世人一個從容赴死的背影,赤誠,雋永……

其實在當時,見風使舵已成氣候,哪國強大就降哪國的亦不少見,像馬超,姜維,張鬆……或許在當時會威名遠揚,但當歷史沉澱到今日,他們也就暗淡無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長安樂,但關羽寧死不降,蜀國的恥辱就是關羽的恥辱,這時,體面的義無反顧是唯一的。因爲,中國人不僅活在生命的`百年裏,還注重活在千年的歷史中。

餘秋雨說過:“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關羽的悲劇,又蘊含着多少滄桑的感傷和無盡的蒼涼!都說勝者爲王,我卻一直在心裏稱他爲“失敗了的英雄”,不管定語爲何,他依然盈滿炎黃脈搏的英雄本色。

關羽,演繹了千年不變的精魂,演繹了蕩氣迴腸的凝重。

忠義永存,英雄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