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朝花夕拾讀後感【精】

朝花夕拾讀後感【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朝花夕拾讀後感【精】

朝花夕拾讀後感1

魯迅的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用語言表達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時期難忘的人和事,展現了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時期難忘的經歷。他的童年不是很好。他所做的一切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可。

這讓他感到很難過,但他沒有感到生活的黑暗。他把這些長輩的不同變成了動力,寫進了這部《朝花夕拾》。在《朝花夕拾》中,給我最深的一篇是《狗、貓、老鼠》。在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題目吸引我,也不是內容搞笑,而是魯迅在童年與一隻仇貓的敘事中展現了作者與貓的關係和對貓的厭惡。

這說明魯迅在童年的無知和單純,也寫下了作者在童年與貓搏鬥的樂趣。從魯迅寫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覺到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並不是很好,但總是充滿美好的回憶。魯迅的童年和青年是快樂和悲傷的。我們的童年和青年,像魯迅一樣,充滿了生活的味道。

仔細閱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字裏行間不時透露出來的天真情懷,眼前不禁出現着迷人的鄉村美景。我讀了魯迅先生童年記憶的散文,就像讀了發自迅先生心中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嚮往。

我彷彿看到了年輕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走進百草園。他和昆蟲在一起,採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店,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導,但學生們還是忍不住幼稚。

所有的感覺都是那麼天真,難忘,也學會引起我心中的共鳴,所以我會那麼喜歡,尤其是作者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閱讀讓一個人感到非常善良,充滿激情。童年已經漸漸遙遠,只留下那些瑣碎的記憶,讓我們用心回憶,感受純潔快樂的童年!

朝花夕拾讀後感2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朝花夕拾》的讀後感。

首先說說寫作背景!

1926年8月由於北洋軍閥反動政府的迫害,魯迅不得不離開北京到廈門大學任教,這段時間他整理撰寫了10篇回憶性文章,這種惜時如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讀書之前我眼中的.魯迅是一種剛正不阿的形象,從他豎起的頭髮和兩撇鬍須中我能想到詞語是“嚴肅”“莊重”“神聖不可侵犯”。

初讀《朝花夕拾》我眼中的少年魯迅是調皮的,我甚至捂住嘴巴偷笑,他拔何首烏毀壞了泥牆,從光滑的石井欄上往下跳,還把磚頭拋到隔壁的樑家去了,他的喜怒哀樂總是那麼有趣。

再讀魯迅,我發現青年魯迅在《二十四孝圖》中具有了自己的思考,“子路負米”“黃香扇枕”“陸績懷橘”也不難。他對“哭竹生筍”生疑,“臥冰求鯉”則存在性命之憂,反感“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他對傳統的孝道開始了質疑。在《瑣記》中衍太太的教唆他的話他已經有了辨別和牴觸的思想。

當《父親的病》讀完後,痛斥庸醫勵志學醫,我想他一定是一位稱職的好醫生,可是在《藤野先生》一文中看電影事件和匿名信事件刺痛了一個弱國國民的自尊心,他遭受了羞辱和歧視。從那一刻開始他覺得醫治一個國民的身體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醫治國民的精神,而要發揚民族精神首推文學,於是在每一個深夜,他開始以筆爲劍,努力耕耘。

一個人因爲國家遭受歧視而改變自己的志向,單憑這點他就值得所有中國人敬佩!

朝花夕拾讀後感3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上,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希望總是無所謂有的,無所謂無的。這如同地上的路,但其實好像根本就沒有路似的。但走的人多了,變成了路。

——題記

朝花夕拾,一本好書。帶我走過了初二下學期生活。它是魯迅先生所寫的一部唯一的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這些文章都是從魯迅兒時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謝於廈門。較完整的記錄了魯迅先生從幼年到青年生活的道路和經歷。生動地描述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將往事的畫面和現實的生活結合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注人生、關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音,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拚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

這本書主要描述了四個人物,分別是作者的保姆、恩師、朋友和父親。保姆長媽媽雖然愚昧迷信,但她身上仍保存着樸實善良的一面,通過對這個人物的`刻畫。可反映出作者對底層勞苦人民的同情和伶愛。恩師,也就是藤野先生他的人格令人肅然起敬他的偉大是人人所不及的。還有些簡介我就不再提了,大家自己去書本里,進行挖掘吧。

這篇文中我最讚歎的就是這寫作的手法實在的高啊。在文章中,作者把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融合在一起,充分體現出這篇文的詩情畫意。

如果說《朝花夕拾》這篇文是魯迅先生散文集中的經典之作,那麼堪稱是五四運動時期社會人民的真實寫照的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之作的《吶喊》可謂是爲新文化運動的經典小說集了吧。真是一本值得看的好書啊。

在我們需要知識的這一年代,可一定要好好讀書,名人傳記——《朝花夕拾》值得一看!

朝花夕拾讀後感4

魯迅的書,大家應該都有讀過吧!要知道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也是我十分喜歡的一位作家,同時他更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

利用空閒時間,我讀了《朝花夕拾》,其中我感觸最深的便是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這篇文章記錄了魯迅在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所發現的樂趣。

那個荒蕪的百草園,生長着各種不知名的雜草和蟲蟻鳥獸,而魯迅卻從中發現了無限的樂趣,這有高大的皂莢樹,也有矮小的珊瑚珠還有輕盈的叫天子。偶爾翻開石頭,還能發規其中的蟲蟲蟻蟻,更是增添了無限的樂趣。魯迅在這裏探求感受大自然的和諧與美妙,滿足那顆好奇的童心,他置身於百草園中,拋開一切煩擾,盡情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在魯迅童年的生活中,除了有個讓他開闊眼界的百草園,還有個讓他難以忘懷的'長媽媽,這裏記載着他與長媽媽生活中的點滴往事,有長媽媽對他的批評教育,有他對長媽媽的不服,有長媽媽帶來的《山海經》感動與欣喜。這一點一滴到最後都凝聚成了魯迅對長媽媽的無限感激與思念。

生活中有很多像長媽媽一樣帶給我們感動和恩惠的人,家長、老師,朋友,他們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留能我們許多美好的的回憶。我們應孩學會珍惜和感恩,珍惜生活中對自己重要的人,不要等到只留下回憶才知道後梅。

讀《朝花夕拾》,我們感受到百草園中的無限樂趣,他感受到他與長媽媽的深厚感情。我也從文章中體會到生命的樂趣與意義,感悟到生命的價值

朝花夕拾讀後感5

昨天我讀完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很喜歡,現在腦子裏都是魯迅先生的那些有趣的故事。

《朝花夕拾》這本書裏寫了魯迅先生的生活經歷。帶着種種情感,是魯迅先生的散文集,裏面共有十篇。在這十篇小故事裏,有時有些幽默。有時悲傷,有時又讓我感到十分憤怒。

在這十篇小故事裏,塑造了許多形象鮮明生動活潑的人物。看着看着,彷彿就已經看到了那個人,聽到了他爽朗的笑聲看到了他的一舉一動,在那些人物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魯迅先生的保姆,大家都叫她“長媽媽”。

長媽媽不姓長,是因爲她前一個人叫阿長,長媽媽補了他的空缺,因爲習慣,就叫“長媽媽”了。

長媽媽是一個有些粗俗但是心底善良,熱心的人。在第二篇中,因爲長媽媽謀死了魯迅先生的'隱鼠,感到生氣。長媽媽的睡相也很不好,總是在牀上擺成一個”大”字型。擠得魯迅先生沒有位置。

但是長媽媽卻又是那樣的心底善良。那樣的熱心。在那時候,魯迅先生迷上了《山海經》。總是去和藹的叔祖惹那裏看。可是後來叔祖惹忘記放在哪裏了,魯迅先生感到很失落。長媽媽知道後一直惦記着,在休假後給魯迅先生買的《山海經,》,大老遠就衝着魯迅喊,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長媽媽的那份熱心。

在看着長媽媽和魯迅先生之間發生的那些有趣的故事時,總能會心一笑,看着看着,就好像長媽媽站在了我的面前,衝着我笑。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有着像長媽媽那樣的人,他們或許沒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卻熱心樸實,心底善良,給他人帶去了溫暖,讓他人感受到了他們那顆真誠,善良,熾熱的心,令他人感到開心。總能夠完成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似乎擁有着”神力”。

朝花夕拾讀後感6

讀後感《朝花夕拾》是魯迅的著作。在這本書中,魯迅想我們展示可其內心深處最爲柔和的一面,有蘊涵着深刻的悲愴和憂傷。所以我體會到這本書的特別韻味:自然、親切、和諧。寬鬆。這本書有許多感人有趣並表現出作者同期的地方:百草圓裏的樂趣,聽祖母將故事的迷戀,的到繪圖《山海經》的震悚,觀看《二十四孝圖》的迷惑不解,期盼看五猖會的焦慮,凝望無常出現的興奮,父親爲病魔所折磨的痛苦,離鄉去異地求學的經歷,在日本留學學生活的艱辛,回國辛亥革命中的失望等等。從這些事中讓我感手到作者他是以爲非常有感情的作家!他對兒時生活的回憶:對自我人生里程的回溯:對親朋好友往事的回憶:對故鄉民俗風情的'描述中,表現出作者對於童年生活的珍愛,對於坎坷人生的珍重,對於親情友情的珍視,對鄉土之情的珍惜!它含蓄。

自然。樸實的筆調背後充滿溫馨的柔情,蘊涵着千萬情思,展示出一位有情有存義真摯的魯迅形象,令我百讀不厭!當然,《朝花夕拾》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它把敘述、描寫、抒情、議論有機地糅爲一體,使作品的表達方式不再單一,使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這本著作巧妙地把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時弊的議論結合得自然恰當,天衣無縫,嘲諷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正話反說,犀利風趣,耐人尋味,在敘事、議論中,常插如相關的童話、傳說和典故,增添了閱讀的趣味。作品的語言清新、樸實、親切感人,是現代散文的經典之作。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作者在作品中表露出來的那種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和戰鬥的氣息。

朝花夕拾讀後感7

點點滴滴的回憶,給了魯迅晚年的快樂,好似一朵芬芳清香的花朵,在陽光下悄然無息的綻放着,散發出它那獨特的幽香。待到夕陽西下的時候去摘取,花兒卻已經失去了晨時的豔麗。可夕陽卻給了它一種令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的力量,這不像是跟魯迅他那獨具一格的朝花夕拾一樣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它那韶光的快樂和壓抑,在自己的心裏印下了美好的回憶,這種滋味,正如是《朝花夕拾》裏的文章,就是一條走也走不完的回憶長城!

我讀者魯迅先生的'散文,眼前彷彿看見了魯迅長大後奔赴日本求學的樣子,“哪裏有天才,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茶的時候用來學習了!”也因此得到了藤野先生親人般的關照,最終考了一個好成績。

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風雨無阻,也因此引起我們的共鳴,每當絕望時,都只因爲一張照片而堅持下去,讀起來讓人感覺異常的奇特。

童年是美好的,是那麼的奇妙無比。我的童年也是多姿多彩的,我家建在海邊,那裏有好多條小溪和小河,小時候,我總會拿着爸爸的漁網偷偷地河邊捉蝦,久違的陽光總是那麼燦爛,我赤着腳,跳到水中與小魚玩起了遊戲,風兒吹過我們的耳邊,好像是在彈一首美妙的歌曲,別提有多高興了,這就是孩子的“天堂”!

時間是無情的,抱着童年一同遠走高飛,童年的腳印漸漸變淺。又一次拿起《朝花夕拾》,感受那個時代童年的悲歡離合,和魯迅一同成長,一同分享着快樂。

朝花夕拾讀後感8

我喜歡看魯迅先生的散文,尤其是《朝花夕拾》裏的《狗貓鼠》這一篇。特別有意思的是,有時候魯迅先生不只說的是貓,常常會代指一些人。

魯迅先生打小仇貓,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討厭貓、恨貓。而這個消息成了事實,被許多人知道了,一些人就趁風起浪,寫了一篇廣告詞:“狗仇貓,魯迅也仇貓!”在暗中罵魯迅是條狗,但魯迅先生心胸寬闊,不去計較這些人對自己的人格侮辱,但他也在努力找着狗仇貓的原因。最後只在一篇童話裏看到了些虛假內容,只因爲狗把貓錯當成了大象,受到動物們的恥笑,從此以後,狗和貓成了一對仇人。

狗仇貓的原因不太明瞭,可魯迅先生仇貓可是理由充足的。第一個原因是貓的性情與其它各種動物都不太同,凡捕食雀、老鼠,總不肯一口結束它們,而是盡情地玩弄,放走,捉住,放走,再捉住,直到它再沒新的玩法,玩膩了的時候,這才吃下去。讀到這裏,我忽然明白了魯迅先生其實是在筆頭上做文字,是不是僅僅只有貓纔會這麼做呢?完全不是,這裏就代指了魯迅所處年代的日本人的`所作所爲!他們慢慢地折磨愛國人士,再殘忍的處置他們。

第二個原因是貓雖然與獅虎同爲貓科,可是卻有那麼一副媚態!讀到這裏,我忽然又明白了,那個時代的有些人就是這樣,爲了努力巴結依附向上爬,才做出一副副媚態,以求討好!第三個原因是小時候他家的大花貓吃掉了他飼養的“寶貝隱鼠”。

魯迅先生的散文,字字珠璣,話裏藏話,露出鋒芒,有些內容我還似懂非懂,但這絲毫不影響我走進大師的世界享受文學的魅力!

朝花夕拾讀後感9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集,使人們走進這偉大文學家兒童時代,青年生活,看着偉人的生活,我們好似也勾起了我們的童年,那些平凡的故事卻述說着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道理。

這是魯迅先生晚年之作,卻是這樣一本富有童趣天真而爛漫的,其中的意思“朝花,夕拾”人老了,或許什麼也不想了,目標也沒有了實現的時間了,坐在家中小院的藤椅上,看一番落日的渲染,也許此刻腦海中卻有無數交織的畫面,或許是爲了一件事與家人爭吵,或許是爲了一件小事竭盡全力,想着想着,也許淚水就不經意間滑落,也許是綻放一個由心而生的笑容,也許……也許,可那一定是以後的'事了。

讀完這本書後,然而我第一想到卻不是書中的內容多麼多麼的精神,卻想到了一個孤獨的老人是怎樣伴着黃昏寫下這一本書的,是緬懷?是不捨?還是留戀?從書中那樣輕快,稚趣的文字中卻看到一絲絲的憂,憂從何來,這並不難發覺。

憂愁雖在,章文中的故事情節絲毫不受此影響,反而別有一番趣味。

《狗,貓,鼠》完全是一個孩子的調皮,稚氣的心理,那該是魯迅先生在懷戀了,《阿長與山海經》一個魯迅與他保姆的故事,是兒時的不懂,孩子總是容易感動的,兒時很難忘卻吧?又是懷戀着呢,……共十篇短文,每篇都帶着魯迅的嚮往,嚮往那時的生活,苦,辣,酸,甜,總要嘗一遍才知道滋味的,待到嘗過之後才發覺所有的盡都是美味的,還想再嘗罷。

一個老人,一段段刻骨銘心的年少風華,想必,是該懷戀了。

朝花夕拾讀後感10

孝,即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特別強調的一種,《弟子規》中,對待長輩的態度無疑寫的清清楚楚,“孝”這一概念,早應該在中華民族的傳統中成爲不可磨滅的一條了,從“烏鴉反哺,羊羔跪乳”這婦孺皆知的故事中表達出來了。

文中說,當作者看過二十四孝後,看到做個孝子如此之難,原先做個孝子的方案便徹底放棄了,其實我覺的,做孝子不一定非要將事例硬安到自己頭上,那樣多生硬來着,只要打心眼裏替母親着想,替父親着想,不讓他們爲自己操心,在家務上替他們分擔一些,也是一種孝,雖不如事例上那麼感天動地,但至少也是一種平平凡凡的孝呀!

硬把事例往自己頭上安,是行不通的,畢竟時代在變,你說有一天你父母想吃鯉魚,你說:“好,我要做一個孝子,臥冰求鯉去!”行的通嗎?現在冬天沒有古代冷,湖面上通常才結一層薄冰,恐怕人才站上去還沒來得及臥下呢,冰就碎了,當時別說父母吃不到鯉魚,恐怕也會嚇的趕緊跑到湖邊來救人,再說,現在市場上明明有鯉魚賣,幹嗎要那麼費力去求鯉魚呢?

其實,這些事例所要說明的',是“孝”的精神,“孝”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種精神,平平凡凡的“孝”反而更加的溫馨,向一縷淡淡的香氣迷漫在家庭之中,使每個人都感到淡淡的幸福。

不用那麼驚天動地,平平凡凡的“孝”,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更加的溫馨、幸福。

朝花夕拾讀後感11

手捧着《朝花夕拾》我感觸頗多,這本並不厚重的書,卻散發出無窮的魅力,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濃重感情,深深吸引着我。

當初見到這本書時,雖然沒有看內容,可書名的意思卻已讓我浮想聯篇,或許魯迅先生的文章確有魔力,不經意間就把我感染了。

這本魯迅先生的風燭殘年之作,應有它自己的意韻吧!

在讀書的'過程中,魯迅先生的曾經往事,都好像一一浮現在眼前,而我的喜怒哀樂也都隨着往事的情節而變化。

讀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魯迅先生的那種對童真的懷念和心靈的渴望與追求。

它彷彿是一頭年邁的獅子,正在發出自己對青春的怒吼,這怒吼聲悅耳動聽,讓人感到活力四射,像要回到的春天。

現如今,當這些往事都浮現在我的眼前時,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名登山愛好者,在自己的堅持下終於攀登上一座高山到頂峯時,回首望見自己所留下的漫長的腳步時的雄心壯志,又像是奧運健兒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與拼搏,終於拿到渴望的金牌時的慷慨激昂,熱淚盈眶,還像是魯迅先生回憶這些往事時所露出的溫馨笑容,這無不體現着魯迅先生對童年的懷念和堅定着棄醫從文的信念。

仔細回憶品味一番文章的內容,我突然發現這好像我的童年啊,雖然生活的社會環境不一樣,可快樂卻是一樣的。於是我總結出這樣一個道理,當一個人從年少輕狂走向成熟穩重,又從成熟穩重回憶年少輕狂時,這個人應該有這樣的一個念頭,“童年啊!惹人懷念啊!”

朝花夕拾讀後感12

《朝花夕拾》是魯迅在晚年創作的回憶性散文,回憶了他幼年到青年的事,是瞭解研究魯迅早年生活思想與當時社會風貌的書籍。它追憶了那些無法忘懷的人物或事件,抒發了對往日親友與師長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批評。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父親的病》一文,他講述了父親得病,於是請了兩名當時“名聲”很高的`醫生,結果他們面對金錢的誘惑,爲魯迅的父親瞎開藥方,用花言巧語換取了他人的生命。寫出當時社會的渾亂,庸醫誤人,揭示了這些人故弄玄虛勒 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當然這篇文章不僅講述的故事情節和寓意,體現了當時社會的現狀,還有它的寫作手法,寫作方式也是非常的巧妙,令人驚歎不已。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幼年的魯迅在百草園內玩耍,寫了許多對百草園的景物描寫,其中就在這篇文章的第二段就有許多這樣的描寫“不必說碧綠的草略,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讓我們看出百草園不僅大且景色優美,當然在寫雪天捕鳥這付件事情中,也用到了許多動詞,用了許多動作描寫,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捕鳥的過程與方法。寫出了童年的魯迅所散發出的童真童趣的氣息,感受到了魯迅對自由的嚮往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朝花夕拾》抒發了魯迅對舊社會的不滿,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天的幸福生活,學習革命先列們不屈不撓的精神,像急迅一樣探求真理,像範愛農一樣愛國,像田野先生一樣毫無民族偏見。舊社會的黑暗與今天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朝花夕拾讀後感13

進入小學之後,我知道的並讀過的名著不少,而在這些名著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這是魯迅先生筆下唯一的一本回憶性散文集,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

在魯迅先生的彌留之際,回憶起自己童年的點點滴滴,回憶起自己身邊那些充滿溫暖與愛的人,心中應該是別有一番滋味。本應該是快樂的童年,卻被當時封建的思想所籠罩着,透露出腐朽的氣息。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用筆墨最多的一個人物,便是長媽媽了。在《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文章通過阿長與‘我’之間發生的幾件事,來寫‘我’對阿長的懷念並反映社會的黑暗。長媽媽這樣一個典型的人物,形象獨特而不平凡,通過對長媽媽經歷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社會比較黑暗腐朽的事實,在這篇文章當中,字裏行間透露出的愛與同情。讓我們再一次回到了那個純真的年代,學會去關懷身邊的每個人!

《朝花夕拾》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活靈活現的人物,富有飽滿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着監獄般囚禁人們的'舊社會。一切的感受,都是這麼天真,都是這麼的爛漫。最值得讚歎的是,作者以一個小孩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讀起來讓我感到無比的親切,時不時還會引起我心中的共鳴!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的童年是辛酸的,也是快樂的,我們的童年也像他一樣,無論過得好壞,它都會給我們留下難以磨滅的回憶。

朝花夕拾讀後感14

在來去如飛的世界裏,在流雲中,可曾有過這麼四個字——“朝花夕拾”,在過去的時間裏,踏着記憶的風塵,日暮中,拾着一枚枚閃爍的光芒,但在魯迅眼中,那光芒總是在嘆息中閃過。

魯迅在散文集《瑣記》中寫到了衍太太,大家一定也有聽過這名字,就以衍太太爲例子,她是庇護魯迅的,對小孩是溫和的,但是,衍太太也是不關心小孩的,正因爲這樣,她才隨意對待小魯迅,看到魯迅和其它小夥伴在一起吃冰時,她從未關心關照過他們,還對魯迅說:“我記着,看誰吃的多。”衍太太說話也是有技巧的,從這麼小小的三個字——“我記着”,就可以將自己整個好人的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襯托出衍太太的溫柔以及對小孩子的態度。還有一次魯迅到她家中談需要的錢時,衍太太就演戲說:“母親的錢,你拿來用就是了,還不就是你的麼?”衍太太還講可以到大廚的屋裏,角角落落去尋去,總可以…………打住!總可以尋出珠子是什麼意思?說明了衍太太是個表裏不一的人,當我按衍太太的話去行事後,竟流言出魯迅偷家中之物,衍太太就是一個搬弄是非的人,魯迅罵人還真不帶髒字話!《瑣記》這文中就能明白魯迅的諷刺,這是一個沉重的大石。

拾到的.貝殼總是純亮的,魯迅的童年夢幻而又悠長。我小時候也有摘過桑麻,我喂蠶時,總得拿出幾片桑葉的,那時我是開心的,如魯迅一樣,我的童年也是充滿樂趣的,在《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我總能尋出自己的一些影綽綽的回映。

踩這卵石的路上,雜亂的碎花漫天飛舞,彎下腰,放慢腳步,總能尋到一股香,那便是雜瑣中一點一點的碎花。

朝花夕拾讀後感15

這次,我是第一次讀魯迅先生的書,第一次讀散文。以前我一直在看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楊紅櫻的《笑貓日記》等的書。根本就沒有去看魯迅先生的書。

在《朝花夕拾》的正文前,我知道了幾件和《朝花夕拾》有關的事情。譬如,魯迅先生的.原名是周樟壽,1898年更名爲周樹人;魯迅先生是浙江紹興人;《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等的資料······

在除去小引和後記的10篇作品中,我記得比較清楚的是《阿長與〈山海經〉》和《五猖會》。《阿長與〈山海經〉》裏記敘了“我”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八件事。刻畫了一位雖然沒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對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熱心幫助孩子解決疑難的保姆形象。儘管長媽媽有次不小心把魯迅先生最愛的隱是對鼠踩死,但魯迅先生還是很懷念長媽媽,即使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五猖會》是對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進行了抨擊,體現出了作者對其的厭惡之情。在這篇作品中,我不理解爲什麼魯迅先生的父親要魯迅先生把《鑑略》背下來才能去廟會?

讀完這本書後,我認爲書中大多數都是用側面描寫來反映魯迅先生年少時的生活情況,評說作者所看到的世間萬事,抒發心聲,同時也寫出了魯迅先生本人的感觸。而且這十篇作品,卻是魯迅先生“從記憶裏抄出來”的往事,唯一的一部回憶性散文集。

如果誰要我向他(她)推薦一本書,我會選擇《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