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新《聊齋志異》讀後感

新《聊齋志異》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46K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聊齋志異》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新《聊齋志異》讀後感

新《聊齋志異》讀後感1

我覺得,很多人聽見《聊齋志異》這本書的名字就會害怕。當然,裏面講的都是一些鬼故事。我也是個比擬膽小的人,從小到大,只要有人講和妖魔鬼怪什麼沾邊的鬼故事,我就會跑得遠遠的,捂着耳朵不聽。

前幾天,我剛看完《封神演義》的時候,姥姥就拿來了一本原版的《聊齋志異》說讓我看。當時我就呆住了,我本來就膽小,姥姥爲什麼還要讓我看這些?姥姥好似看出了我的顧慮,對我講,《聊齋志異》裏面的鬼故事並不是那麼可怕,每一篇都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特別是原版的,裏面都是文言文,順便可以鍛鍊我的閱讀理解能力。我聽了姥姥的話,心中頓時平靜了許多。姥姥看我承受這本書了,便讓我到她房間裏,她指導我來讀。

我跟姥姥來到她房間,翻開《聊齋志異》,天,映入我眼簾的'是滿篇的文言文,我又往後面翻了翻,天,一篇譯文也沒有。姥姥笑了笑,先讓我翻開一篇自己比擬熟悉的。我想了想,前幾天看電視的時候看到了“羅剎海市”,就先讀那一篇好了。

我翻到那一篇,姥姥先是讓我自己出聲地讀一遍,接着讓我自己試着翻譯一下,最後幫我把自己理解錯的那些再給我講一遍。讀了幾篇後,我猛然覺得讀文言文沒什麼難的,而每一篇也確實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經過姥姥的指導,我已經可以自己讀幾篇《聊齋志異》中的故事了。

我讀完一半《聊齋志異》這本書的時候,就感覺,這本書不光給我們講了鬼故事,反而每一篇都會通過這個鬼故事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並且我還覺得,現在《聊齋志異》中的許多故事都被改編拍成了電視劇、電影。這些雖然被改編拍成了電視劇,可以給大家視覺上的快感,但有些被改編的故事,就已經和原文的內容不太一樣了。

我感覺,改編,改編,始終是不能離開故事本身的,而那些《聊齋志異》的電視劇,雖然可以給我們帶來視覺上的快感,但其故事本身的道理還是要通過閱讀來理解,這樣纔可以加深自己對這個道理的印象。所以,要想深刻的理解一本書,或深刻的理解一篇故事給我們的啓示,不單單需要在外表蜻蜓點水般的淺讀,而是要用自己的內心去理解,這樣,自己的閱讀水平纔會上升一個又一個臺階。

新《聊齋志異》讀後感2

《聊齋志異》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優秀典範,書中那花妖狐媚、幽冥王界的故事,讀起來耐人尋味。曲折又巧妙的反映了當時社會上的腐敗。

《聊齋志異》會聚了衆多的優美而動人的鬼狐仙怪等故事。書中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說情節,如《畫皮》、《嶗山道士》、《促織》等,讀起來令人讚不絕口。

《畫皮》是講一個姓王的書生,在外出路上遇見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女子稱自己是大戶人家的妻妾,受不了正方太太的`擠壓,所以套了出來。王書生見女子可憐,心生憐憫之心,於是王書生收留了這一女子。

就這樣,平平常常地過了好幾天。有一天,王書生碰到了一位道士,道士說書生身上妖氣很重,問書生最近是否有生人來過他家。王書生矢口否認,道士無奈的搖搖頭走開了。書生回到家,見書房的門從裏面插着,他心生奇怪,光天化日插門幹什麼?他輕輕捅破窗戶紙,只見一個張牙舞爪得厲鬼正在對着一張人皮描描畫畫!書生恐懼不止,立即找到道士,道士見書生心意誠懇,便收復了妖怪。

《聊齋志異》的內容十分廣泛,以鬼、狐、妖來反映當時社會關係與面貌。蒲松齡的故事裏大多都是反對封建、揭露當時官場的腐敗還有爾虞我詐的人。有的那麼是讚美老實守信、孝敬長輩等優良品質,整本書使人讀起來愛不釋手。

讀了這本書,我突然有一種錯覺。妖、鬼、狐雖可怕,卻沒有人心可怕。面對現在爾虞我詐的社會,人心險惡,自以爲是的人們,也許真的不如那些花妖狐媚……

輕輕合上《聊齋志異》的最後一頁,望着手中的書,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的書名很有特色,其中“聊齋”是他書屋的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故事。連起來解釋,顧名思義,在聊齋這個書屋記述的奇異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蒲松齡,他是清代文學家,小說家,字留仙,號柳泉。《聊齋志異》是一部具有獨特思想風貌和藝術風貌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書中有六個最典型,最經典的故事《小倩》、《陸判》、《畫皮》、《小翠》、《阿寶》、《小謝與秋容》,各有不同的特色與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