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薦】幸福讀後感

【薦】幸福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幸福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薦】幸福讀後感

幸福讀後感1

幸福了嗎?這是我工作以來一直比較關注的話題,幸福了嗎?就像此書作者白巖鬆說的那樣我們國家10多年的高速GDP增加帶來各種的物慾橫流,滿足了我們各種的物質文化需求,我們一直追求速度的發展,我們擁有了很多,但唯一缺少了幸福感!你幸福嗎?我倒覺得真正內心幸福的人!

原因何在?因爲社會壓力過大,因爲唯物主義,各種現實主義,拜金主義,也許真的無可厚非,這是強壓社會下的自我追求的畸形結果更或這是更適合我們更好地活下去的必然選擇,選擇幸福活下去的權利有錯嗎?當然沒有,生活不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嗎?只是當我們上升到這個民族的高度的時候我們不免擔心,擔心這樣的強壓社會下,這樣的信仰選擇方式,這樣不安的心,讓我們的民族主義也會面臨着怎樣選擇?

看完此書後似乎更加明白了我們爲什麼感受不到那份期待的幸福?房價與收入可笑的對比,物價飛天般的上漲,愛情的現實考驗,尊嚴的奮力捍衛,人文環境的大革命等等都可以是一個我們人認定的答案,但是缺少信仰,方覺是我們最大原因。我們15億人民,1億信佛教,1億信共產主義,剩下的卻沒有任何信仰!就像之前總結有關幸福是什麼的那句話:“小時候,幸福是樣東西,得到了就幸福;長大了,幸福是個目標,實現了就幸福;成年了,幸福是種心態,領悟了就幸福。”細想真就那樣,只是小時侯那個東西比較容易得到,即使特不到也會得到其他的東西得以幸福的安慰,這也就難怪我們往往總在成年後感慨:“要是能回到小時候該多好”因爲小時候能更容易滿足,更容易幸福。但是其實那個東西,那個目標,那個心態不正是我們一直找尋的`信仰嗎?缺少了信仰就談不上幸福了!所以以前的時候我們那麼容易感覺幸福,因爲容易滿足,心無雜念,那麼淳樸。但而今各種物慾橫流,各種誘惑,各種攀比,各種浮躁,傷了也更傷不起,hold不住了,也因此幸福的額度也大大減值,更難滿足。知足者常樂,這句話詮釋的是大家智者般的心態,我們這個年代和這個時代註定給不了我們那樣的環境,有時改變不了這個社會的時候,可以努力改變自己周圍的環境,讓自己活得更幸福些!

祝願你我早日尋找到那份屬於自己的幸福!

幸福讀後感2

最近,我很認真地讀了畢淑敏的《提醒幸福》,真的是感想多多啊!

我曾經以爲自己此生已無幸福。幸福已象歲月一樣地流逝了,它再不會回頭眷顧我,它已經遠遠地離開了我。常常很悲觀、很頹喪、也很無奈。

其實,這是觀念和心靈的問題,是對幸福的不敏感,是對幸福的麻木無知。是固有的思維方式和社會輿論對我深入骨髓的影響。它使我對幸福很不敏感了,常常是別人看我很幸福,而我自己竟感覺不到幸福。

按照畢淑敏的思維方式我捫心自問:現在我幸福嗎?答案是肯定的:現在我很幸福!

我已經學習體會幸福了。我這把年紀了,不能再要人提醒,我得自己體會幸福。幸福就在我的手心裏,幸福就在我的思維中,幸福就在我的`精神上。只要我肯去體會,肯去追求,可以說幸福是到處皆有、無處不在的。

我已經沒有痛苦的感覺了,這就是幸福。

我每天都過得很充實,自己也感覺活得有價值,這應該是幸福。

我每天都很快樂,每天都覺得生活很美。我的幸福感該如涓涓細流,長流不絕。

我還要訓練自己對幸福感應的心靈振顫,要象傾聽音樂的耳朵一樣,用心去傾聽幸福、感知幸福、感覺擁有幸福的心靈振顫。

啊!我好喜歡:幸福的朦朦朧朧,幸福的樸實無華,幸福的喬裝打扮,幸福的心靈振顫……

我要提高對於幸福的警惕和敏感,當它到來的時侯,激情地享受幸福的每一分鐘。讓有意注意的結果比無意疏忽的效果強上無數倍。

畢淑敏說我們要渲染喜悅,我也想說我們還要渲染幸福。“既然種子已經回報了汗水,我們就有權沉浸幸福。不要管以後的風霜雨雪。讓我們先把麥子磨成麪粉,烘一個香噴噴的麪包,”讓幸福的感覺象剛出爐的麪包一樣香甜。

“幸福並不與財富地位聲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靈的感覺。心中有幸福,幸福就會與你常相隨。

所以,我要常常提醒自己:我很幸福!讓我的心暖洋洋亮光光。

幸福讀後感3

室友建亞將他在過去八年中的博文和生活感悟編輯成了這部內容豐富、文筆細膩、情感真摯的散文集。散文集不僅詳盡記錄了一個勤奮上進的學生、一位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師學習及成長曆程中的喜悅和酸甜,也表達了作者對相關話題獨到的見解。讀來別有一番悠長的滋味。作爲大學室友,我們一起度過了難忘的四年青蔥歲月。期間,我們相互鼓勵,彼此學習,偶爾也會搞一些具有奇思妙想的惡作劇。我們一起分享着這些美好難忘的'記憶。

建亞刻苦勤勉的學習精神,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及廣博的學術興趣令人敬佩。工作後的建亞一如既往地堅持着他勤奮認真、博文廣識的態度和精神:他博覽羣書,並將讀書過程中點滴的所得記錄下來,積累成了一冊內容豐富的讀書筆記。這種讀書的感悟不僅是作者自己的財富,也讓我們這些讀者得到了啓發,更爲他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寶貴的資源。他對學生充滿熱忱,在教學上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同時致力於學生在思想上的成長和全面發展。學生取得的優秀成績便是對他付出的最好回報。記得有次高考後他來蘭州參加教學研討活動,期間我們一起聊天時他接到了單位的喜報,說他所帶的班級在高考中表現不俗。建亞的歡欣之情溢於言表,我們也有幸共同分享了這令人振奮的喜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工作五年多來,建亞已數次帶過高三畢業班,並幫助衆多學子圓了大學夢,開啓了人生的新徵程。散文集中學生們對高中生活充滿深情的回顧是對一位有責任感的老師最真誠的褒獎。引導學生認知幸福、理解幸福、走上幸福之路也是一位教師自己幸福之路上最重要的幸福之一。

正如建亞在文中所言,這本散文集不僅是對過去生活的記錄,更是對美好未來的期許。我期待繼續閱讀建亞優美的文筆,分享他的感悟和獨到見解。祝福建亞的“幸福之路”越走越順暢,願《幸福之路》如美酒一般越釀越醇香!

幸福讀後感4

讀了《建設幸福中國》之後,我感受到隨着我們的祖國日益發展,老百姓的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幸福就像一支歌,像春雨潤物細無聲,滋潤着老百姓的心田。作爲新時代的青少年,在幸福生活的擁抱下,我想爲班級打掃衛生,美化教室環境,給同學們帶來健康的學習環境,同學們很高興,我感到很幸福;我願意在馬路上檢果皮、紙屑,美化了社會環境,人們很開心,我也很幸福。但我更願風兒載着這些幸福在藍天白雲間翱翔。

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風兒把幸福飄到醫院裏。產房裏,隨着一聲嬰兒的啼哭,一位小生命降臨人間了。他的小手、小腳在揮舞着,睜着眼睛張望着這個新奇的世界。那位婦女臉色蒼白,卻不斷親吻着自己的孩子。此刻,婦女是幸福的,因爲她的孩子能安全地來到這個世界;孩子是幸福的,他能一出生就得到媽媽的愛。幸福在醫院裏,如春風一樣溫暖。

風兒把幸福飄到了學校裏。同學們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裏讀書寫字,老師帶着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盡情地遨遊。課間,大家都在一起玩耍、聊天。放學後,操場上總有同學們運動的身影。秋天來了,同學們還會尋找一些美麗的落葉來製造書籤。我們多麼幸福啊!幸福在校園裏,如陽光一樣和煦。

風兒把幸福飄到家庭裏。每天,吃着媽媽親手做的可口飯菜,享受着媽媽囉嗦的嘮叨,這就是幸福;飯後,當我爲正在看報紙的父親端上一杯水時,父親會微笑,我知道,這就是幸福;晚上,當我在臺燈下奮筆疾書時,媽媽爲我端來一杯熱氣騰騰的牛奶時,我的心暖融融的,我知道,這就是幸福。幸福在家庭裏,如甘泉一樣滋潤。

原來,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幸福,是需要愛的付出。

作爲新時代的青少年,我是幸福的。我願像風兒一樣傳遞着幸福,撒下愛的種子,讓每個人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學習!

幸福讀後感5

我看過的書不少,涉及到哲學方面的書卻不多,但《幸福之路》這本書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書中作者運用通俗而富有哲理的語句,對“什麼使人不幸”、“幸福是可能的嗎”及“幸福的人”等論述,深入透徹地闡述了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來源,給我們指明瞭一條通往幸福之路的人生道路,同時強調人的社會價值,讓人受益匪淺。以下將淺談一下我對這本書的體會和領悟:

《幸福之路》一書是1950年榮獲諾爾文學獎的英國著名作家羅素先生所着,當時評委會旨在表彰他的“哲學作品對人類道德文化所作出的貢獻”。羅素先生在這本的序言裏:“在以下篇章中找不到深奧的哲學原理,也找不到艱澀的博學深思,我的目的僅僅在於,通過但願是普普通通的東西的感悟將一些議論收集於此。

我相信,通過我在本書中做出的`努力,許多不幸中的人將會變得幸福甜蜜”。序言裏簡要的闡述了書中論述的是他自己生活實踐的結果,是他的觀察積累而成的人生感悟。因此上,這本書通俗易讀,對於追求幸福的人們有啓發作用。在整篇文章中,羅素先生先分析了“不幸福的原因,而後討論了幸福的原因。在篇章上半部分通過大量事例論證了憂鬱、競爭、疲勞、嫉妒、犯罪、被虐、畏懼和輿論是造成不幸福的原因和現象,形成人們不幸福的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社會環境,一部分是由於心理素質;

在篇章下半部分首先分析了快樂的可能性,然後論述興致、情愛、論家庭、工作,閒情、努力與捨棄,最後論幸福的人,在整篇文章裏,羅素先生以通俗而富有哲理語句,結合自己經歷證實過的看法歸納起來,以書中所言:”一個幸福的人,以客觀的態度安身立命,他具有自由的愛和廣泛的興趣,憑着這些愛和興趣,同時憑着它們使他成爲他人的愛和興趣的對象,他獲得了幸福“。

因此上,作爲一個普通的人,只有讀懂了自己,讀懂了生活,他就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同時也就感覺到:幸福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在《什麼使人幸福》的文章中,羅素先生對什麼使人不幸的外在形式、因素及對自我專注的三種最普通的類型:罪人、自戀者和誇大狂進行的論述,得出了造成不幸的主要結論”這

幸福讀後感6

手捧朋友推薦的《幸福的方法》,心中倍感安定。它讓我不知不覺地開始品味生活,反思自我,實現幸福。

幸福是一種心境,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能放下多少。一個人不幸福,主要是妄想太多,追求不停。貪戀很重,總希望擁有一切。明明已經擁有很多,總覺得自己擁有的還不夠,一直不停地追求下去;讓自己不安心,只能越來越不幸福。

其實,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海子的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給人一個極爲幸福的意像,但寫出如此文字的人幸福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要不然,他也不會走上絕路。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海子想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明天”每天都會來,卻從來都沒有真正地來過。海子把幸福寄託在虛無的“明天”,結果當然是不可能!曾經認爲,今天累一點苦一些,放棄現在的幸福,就會換取明天的幸福。然而,最後等待我的只能是花落空折枝的遺憾。捫心自問:今天不幸福嗎?爲什麼要等明天?從現在起,只要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情,用喜悅和期待的心情去接受每一項任務,在現實生活中挖掘幸福,那麼你就會感到人生更充實,幸福就伴隨左右。

在工作過程中體驗幸福。泰勒博士指出:對於把工作看成使命感的人來說,工作本身就是目標,他們對工作充滿熱情,在工作中達成自我實現。工作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恩典,而不是打工。

我非常贊同泰勒博士的觀點。事實上,教師崗位這個大家庭裏的 成員們都在以實際行動詮釋着幸福。教師的幸福源於學生的成功和學生對教師的'真情回報,源於教育教學工作的成就,源於家長、社會的信任、尊重,源於領導的肯定和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幸福。生活不會特別眷顧某個人,人生總是福禍相依,苦樂參半,但你只要能做到從容處世、看淡得失和感恩生活,享受努力的過程,珍惜幸福的成果,知足長樂,你就會很幸福。放下匆匆的腳步,關注生活中極爲尋常的事物,你就會發現,幸福來的如此簡單。其實人們在瘋狂的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應該稍稍停下來深思一下,在最基本的物質生活得到保障後,幸福感並不因爲物質的積累而增加,其實人們的需求並不多,幸福是如此簡單!收集自己一點一滴的幸福, 你會發現原來自己生活在幸福的海洋裏!

幸福讀後感7

建設幸福中國

辰龍元始攜福到,

土鞭洋炮震耳頰。

千門旗錦簇新春,

燈了靄霞映萬家。

正如期盼,禮炮聲撥開新年的凝雲,午夜敲鐘,心盡是靜靜的,此靜非彼靜,靜中摻着寥寥的雜感。我的日子越發幸福了,家境越發優越了,城市越發蓬勃了。我的新年是充溢祝福的,我仰着臉賞着煙花,卻不曉此時此刻,天際那邊有多少困苦的孩子,他們正低着頭哭泣!

我是幸福的,從小到大,我目睹着中國幹部個個走基層,探民衆,我深知,整個中國都被黨和政府的陽光普照着,我是中國人,我是驕傲的。中國民族多,地形衆,自然有貧瘠之區與富達之州,這差距隨着時間變大,城市一天天被拉起來,反之一切都太急促,由不得大山谷子裏的風反應,追逐,就邁了新一步。

古有皇督之所歷在大城;現有政府大樓拔地而起,政眼在此,繁興就在此,政眼不在此,恰若此地又山瘠水迢,那便多多少少的落後了——這是理應的。可中華是一個整體,千秋萬世,不可分離。從楚漢到隋唐到元清,千百年,千百戰,我們的文化脈脈流淌。何謂幸福中國?幸福之大中國也!13萬萬子民,千萬裏國疆;南海自雪域,江南自邊疆,主席自工人,富甲自苦農!全中國幸福,這乃是幸福中國,

你可曾踏進那一方教室,你可曾撫過那一寸陽光?在離我們極近的地方,有幾多從低矮土樓的門縫裏擠出來的苦澀的.懇求的眼神?農村的孩子,缺水,缺糧,缺學校,同爲祖國的金葵,天壤之別的命運把那些山區孩子鎖在了大山裏。拯救這些悲慘,這正是我們應去做的。爲什麼有的地方不得發展?那是因爲這裏缺人才,缺技術。就造成了代代惡性循環啊!把自己讀的聖賢書,把自己的一技之長,現出來,獻給國家。如果讀的萬卷書只爲福利自己,那真是枉費!報國的方法有千百種,當今以善報國,才真正的利國利民。真正的建立幸福大中國,是我們新一代的責任,無論何崗位,都可以助建設幸福大中國的一臂之力!

成長路之漫,我們之成長,牽着祖國之成長,晴朗的那一天百花齊放,這可謂真幸福。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善助則國睦睦,少年團結則國統一,日出東海,龍虎放光,待到億萬農工兒童歡笑時,幸福之中國得以成!

幸福讀後感8

美國心理學之父——塞利格邁,那位做了習得性無助實驗被廣爲流傳的心理學大家力作《真實的幸福》是一本提升幸福感不可不讀的經典。

科學研究表明,有幸福感的人會更長壽、愛笑的女人更幸福,所以,幸福只是一種主觀上的感受,一種來自自我內心的滿足。在遭遇打擊和挫折後,我們很容易放棄希望,不再努力,其實樂觀的人具有堅韌性,他們把自己所面臨的挫折看成是特定的'、暫時的,是別人行爲的結果。

過去的事不能決定未來,不要把自己桎梏在過去。

感恩、寬恕能改變你的記憶,感恩能增加美好記憶的強度,而寬恕則將痛苦記憶的保險絲拆掉,使他不能再被引爆。

未來不全像你想象

如果你把不幸的事想成“永遠”、“從來”、“總是”,把它歸因到人格特質上,那麼你就是一個悲觀的人。如果你把不幸的事想成“有的時候”、“最近”,把它當成偶發事件,你就是一個樂觀的人。樂觀的人認爲好事會惠澤到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而悲觀的人則認爲好事只是特地條件引起的。

抓住現在的幸福

眼前的幸福和過去、未來的幸福有非常不同的成分,他包含愉悅、滿意、愉悅,帶有很強的感官和情緒特點,例如狂喜、興奮、高潮、歡笑、興高采烈等。純粹的感官上的滿足與快樂,不需要思考。滿意是做了我們最喜歡做的事而帶來的感覺。這種滿意會使我們整個沉浸在裏面,失去了自我意識。

人在快樂時,更有創造力,視野變寬,更有探險精神,這個變寬變廣的過程增加了他們的資源,使他們面對挑戰時更可能獲勝,反過來又增加他們的積極情緒,從而更擴大了他們的視野。

美好的生活來自每一天,都該將突出的優勢、有意義的生活用於增加知識、力量和美德。這就是我讀這本書最深的感受,活動當下,幸福着我的幸福。

幸福讀後感9

“幸福”一直是我們關注的話題。中央電視臺“百姓關注”欄目組曾經做過中國人幸福指數調查,城市人幸福感要低於農村人。城裏人渴望幸福,追求自己的幸福,常常仰天長嘆:“我的幸福在哪裏?”我也不例外,總想有高人指點迷津。於是,各種書籍成爲我尋求答案的金鑰匙。

假期閒暇時光,一篇畢淑敏的《提醒幸福》走進我的視線,讓我頗有感觸。

畢淑敏是國內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曾30餘次獲獎。她的《提醒幸福》是一篇哲思文。作者睿智地提出一個觀點:提醒幸福。文中告訴人們怎麼享受幸福,讓人真切地感受幸福,讀後如沐明媚的陽光。文章開頭指出:“我們從小就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列舉了一系列正常生活中提醒災禍的生活現象。比如:小心感冒,小心受騙;別驕傲,別高興太早;注意風暴,注意路滑……“我們太多注重自己警覺苦難”,“我們太忽視提醒幸福”。因此,感受幸福需要不斷地訓練,“我們要提高對幸福的警覺。當它到來的時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鐘”。

什麼是幸福呢?文中說:“幸福是心靈的震撼。”“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幸福是平平常常的,是溫馨的感覺。”“當我們一無所有時,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爲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時,那些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說:我很幸福。因爲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不再存活時,那些人類的優秀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爲我曾經活過。”

幸福在哪裏?耳旁似乎傳來同名的一首老歌:“它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裏……”幸福就在我們身邊。不是嗎?一個信任的眼神,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張鼓勵的字條,一次成功的體驗……面對天真可愛的學生,作爲老師的我要告訴他們幸福所在:在父母的關愛中,在老師的諄諄教導中,在勤奮的學習中。提醒孩子時刻注意身邊的細節,學會感受幸福,學會感謝幸福。

常常提醒自己關注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裏經常看看太陽,心就會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這就是幸福!

幸福讀後感10

幸福是什麼?

許多年前,人們會這樣說:“有食物才幸福。”“有錢才幸福。”女人會說:“有一個漂亮的鑽戒是幸福。”男人會說:“有別墅大宅纔是幸福。”小孩說:“美味的比薩餅是幸福!”這些倒是能體現社會的進步,生活條件的改善。可直到讀了《建設幸福中國》,我才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其實就是那點點滴滴的小事:和你的`父母吃頓飯是幸福;和你的親人通一次話是幸福;能讓別人誠實地信任自己也是幸福……幸福,其實就是那來自心底裏的溫暖,她能讓我們感到快樂、希望,這纔是真正的幸福!反之,一些人只是把擁有大宅、名車、名錶看做幸福……這些可以讓他們獲得短暫幸福的奢侈品所帶來的快樂僅僅是表面上的快樂。揭開他們的內心世界,貧瘠空虛!

其實,我們能平平安安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一種幸福!而這種幸福更是需要珍惜的。珍惜時光,生活就會充實;珍惜親情,家庭無比溫馨;珍惜友情,你會自由快樂。如果是隨意揮霍幸福,一旦失去,無論再如何挽留也無濟於事,帶來的只有更大的悲痛!所以,當幸福來臨時,我們更需要珍惜幸福!

珍惜幸福十分必要,而創造幸福更難能可貴。愛因斯坦曾說: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偉大的科學家們用雙手,用智慧,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原子彈爆炸,衛星升空,高鐵一日千里,神七太空遨遊,創造的中國讓世界震驚和佩服。奇妙的創造力使祖國強大,我們才能感受到幸福。那麼,我們該如何創造幸福呢?我覺得應該好好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用知識謀取幸福。因爲我們是祖國的新一代,如同初升的太陽一樣,充滿活力和希望。其實,我們只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撿起一張紙、爲鄰居掃雪,這些都是建設幸福中國的體現!用雙手創造幸福的社會,才能從心底裏感到幸福!

《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昭示我們:建設幸福中國,我們責無旁貸。而在奉獻和創造的過程中,我們就能夠體驗到幸福和快樂:幸福中國,快樂人生!

幸福讀後感11

提醒幸福這篇文章其實在初中課文裏就學過,當時就覺得很好,可是那是的自我還小,讀不出其中的深意。之後陸續又讀過一些畢淑敏教師的文章,覺得很多都說出了自我的心聲,最近重溫提醒幸福,心靈再次受到洗禮。

文章開頭說“我們從小就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天氣剛有一絲風吹草動,媽媽就說,別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識了一個朋友,爸爸就說,細心他是個騙子。你取得了一點成功,還沒容得樂出聲來,所有關切着你的人一齊說,別驕傲!你沉浸在歡快中的時候,自我不停地對自我說:“千萬不可太高興,苦難也許立刻就要降臨……”文章中的這些描述和現實中的我太相似了,我已經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看得見的恐懼和看不見的恐懼始終像烏鴉盤旋在頭頂,很少有時間去享受生活的樂趣。

所以,畢淑敏說幸福也需要提醒真的很對,她還說,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我覺得這句話說得有些純粹了,作爲一個人,不可能事事順心沒有一點痛苦,可是,即使有痛苦,也未必就不幸福。我常常寫日記,把開心,幸福的瑣事記錄下來,那就是一個提醒幸福的'過程,因爲每次寫着開心,幸福,心裏那種滿滿的知足感,真的會讓你感嘆:“我很幸福!”。我也常常把不開心,把痛苦的時刻記錄下來,在那一刻,的確感受不到幸福,但當我回頭去看那些經歷過的痛苦的時候,我明白,我過來了,我成長了,我提高了,每當那時,我還是能感受不一樣的幸福。就算你正經歷着苦難,你也同樣能夠感受到幸福,因爲幸福不是事情,不是經歷,而是一種心靈的感覺。

幸福就是:在那一刻,你並不是期盼能得到更多,而是慶幸自我已經擁有了這些。所以,我想引用畢教師的話結束我的文章:“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爲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能夠依然微笑着說:我很幸福。因爲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能夠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爲我以往生活過。”

幸福讀後感12

世界上沒有什麼比親情更可貴、更持久,多一份理解、信任和寬容,是每一個家庭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由於血緣和親情的關係,使整個人類社會中擁有了千千萬萬個家庭,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也是所有的情感之中最密切、最牢固的,它凌駕於愛情和友情之上!然而,這間不容髮的親情中,會發生一些隔閡,就是所謂的代溝,正確合理的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成爲家庭和諧相處的首要問題。

社會這個大家庭是由無數個小家庭組成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合理的處理家庭矛盾,正是因此,諸多家庭因爲一時不和最後鬧上法庭的案例不勝枚舉!美國著名作家、成功學家卡耐基在《努力創造家庭幸福》一文中爲我們詳細的總結了這一問題的答案,其實,卡耐基所說的答案,並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想要解決問題,還是要考慮到諸多方面,比如每個家庭成員的`性格等等,總之有了別人的建議,還要付諸行動去實行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卡耐基的解釋,總結開來,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相互理解”。作爲父母,要讓孩子有自己的自由空間,讓他慢慢的瞭解自己,慢慢的學會獨立!作爲孩子,應該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無論要做什麼決定,都要告訴父母一聲,所謂“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雙方要多進行交流,及時的化解誤會!夫妻之間,相敬如賓!

家庭矛盾得解除,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努力,多一些傾聽與訴說,多一份理解,方能有溫馨的家庭氛圍,少一份猜疑,多一份信任,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家庭,對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承載着生活的希望,家庭的和諧程度決定着每個家庭成員的喜怒哀樂,家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疲勞時的休息室,它承載着的是無法言說的感情!

幸福讀後感13

看這本書時,很多次有感動到極致的感覺,就像看一部特別好的電影。

電影是虛構的,但這本書記錄的是真實的。作者馬麗娟老師:在10年不間斷的教育實踐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教學觀察筆記及隨筆心得,最終形成本書。

我們天天都在講“要給孩子幸福”,那麼究竟怎麼樣纔算是給了孩子幸福?怎麼樣纔可以讓孩子感受當下的幸福?我的理解:給孩子當下的幸福,就應該讓孩子享受他這個年齡段應該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給予孩子我們所理解的“幸福”。所以,當你看見孩子不顧剛穿上的新衣服,專注地趴在地上看螞蟻時,請你不要阻止他;當孩子不顧弄髒雙手玩泥巴時,請你不要指責他;當孩子天馬行空地給你描繪他的理想時,請你不要嘲笑他……因爲,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在讀這本書時,有一些精彩片段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片段:點燃心靈的蠟燭

“我們要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真實地學會一件事情,就像他們真實地學會等待一樣,孩子們纔會真實地活在當下。”

我的收穫:孩子們一旦學會了一件事情,他就是真正地學會了,不會忘記的一種學會。如果我們讓一個小孩子很快地學會一件事情,那麼相信他忘記得也快。因爲那是他人將發現硬塞進孩子的記憶中,並不是孩子自己想真實地體驗它而記住它。所以,就如作者所說的“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點燃他們內心那盞不滅的'蠟燭,保護好它,讓它燃燒得更明亮、更久遠。”

讀這本書,我就像在看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字裏行間充滿着愛與親切。看着故事裏的孩子們遊戲、學習,看着看着我就會被這些小傢伙感染,跟着他們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學習,一起思考,一起感悟,一起成長。

我喜歡這本書。因爲書裏沒有深奧難懂的語言,沒有驚人的創見,沒有苦心的勸導,有的只是老師對孩子濃濃的愛,一種發現優點的眼神,一種可以溫暖孩子心靈的光,引領幼兒成長。透過作者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孩子們的世界:一個寧靜的世界,一個充滿力量的世界,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我覺得應該用心去體會孩子,真心將自己的生活和孩子們融合在一起。

幸福讀後感14

以往問過自我:幸福是什麼,我總是很久都找不到答案,只是一味地認爲自我還沒有足夠幸福的時候。幾天前閱讀過畢淑敏的散文“提醒幸福”,合上書本時,我最終找到了答案,也許幸福有時離自我很近,只是在我關注着隨時可能降臨的悲傷時,它悄悄溜走。

我們太多注重了自我警覺苦難,卻太忽視提醒幸福。請從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嗎?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騙上當……提醒榮辱不驚……先哲們提醒了我們一萬零一次,卻不曾提醒我們幸福。

也許他們認爲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也許他們以爲好的東西你自會珍惜,犯不上諄諄告誡;也許他們太崇尚血與火,覺得幸福無足掛齒。他們總是站在危崖上,指點我們逃離未來的苦難,但避去苦難之後的時間是什麼?那就是幸福啊!

畢淑敏的這段文字讓我想了很久。真的,我們總是擔心苦難隨時會降臨,但憂心重重地早早做好準備又能改變什麼呢?既然準備無用,何不好好地享受苦難來臨前分分秒秒的幸福呢?我們總是說苦難或幸福,但其實苦難和幸福是並存的。我們那麼重視苦難,卻爲何總是找不到幸福?

畢淑敏用美麗的文字這樣形容幸福:幸福絕大多數是樸素的,它披着本色外衣,親切溫暖地包裹起我們。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幸福有時會同我們開一個玩笑,喬裝打扮而來。幸福有時會很短暫,不像苦難似的籠罩天空。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能夠擴大也能夠縮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是啊,正如她所說,多種多樣的幸福時時刻刻都縈繞在我們的身邊,空氣裏歡快的氣氛,是幸福;朋友們親切的問好,是幸福;家人們關懷的話語,是幸福;同學們嘴角的微笑,是幸福;甚至經歷苦難後的些許殘留的歡樂記憶,也是幸福。幸福大到能夠包容所有的悲傷,小到只是一個眼神的溫暖。大大小小的幸福,點綴着我們的繽紛世界,只在不知不覺間而已……

天空中飄落下一片枯黃的`楓葉,我好象能從那隱隱約約的紋路中看到它曾在一棵樹上成長的幸福。回想,在看到路上消瘦的乞丐時,我爲自我生活的充實溫暖而幸福,看到拄着柺杖的殘疾人時,我爲自我健康的身體而幸福。我大聲地告訴自我,要從此記住每一個幸福的鏡頭,從此提醒自我幸福的存在……

幸福讀後感15

讀完這本書,我從中瞭解到了許多身殘意堅的同齡人的故事,享受自己的幸福,更欽佩他們的堅強。江奇同學自強不息的精神更是久久留在我的腦海裏,永遠也抹不去。

江奇,剛出生時,他右手的五根指頭粘在了一起,像一團肉疙瘩。江奇經常好奇地問媽媽:“爲什麼我與別人不一樣呢?別人都有一雙正常的手,而我的右手卻有一團肉疙瘩?”媽媽爲了不傷害他的自尊心,於是就撒起善意的謊言:“寶貝兒,只有這樣我以後才能認出你呀!而且,你的右手還握着上帝賜給你的堅強的心呢!”江奇聽了,很認真地對媽媽說:“媽媽,我要上學!我會比別人更優秀的!”

上學的第一天,江奇因右手無法握筆,所以寫字很困難,老師走到他身邊,讓他冷靜下來,用自已的左手握着他的左手耐心地教他寫字。雖然他寫得不是最好的,但大家都能看出來,他很用心,很認真。經過他的不懈努力,他左手寫字的能力越來越好!

有一年學校有跳繩比賽,老師問同學們誰想參加,江奇聽了之後積極的舉起了手想要參加。大家有的嘲笑他一隻手不可能跳起來的;有的很好奇,他明知道自己只有一隻手爲什麼還要跳繩?大家的思想很複雜。江奇不服氣,拿起繩子,他把繩子的一邊握在左手裏,繩子的'另一邊竟然緊緊地捆在他的右臂上,他開始努力的跳,不一會兒,江奇的手臂上多了一條傷痕,並流出了血,老師與同學們目瞪口呆,急忙勸他不要跳了,可他卻不放棄,並且每天堅持練習。

江奇同學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美德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處不在,而我們每個人只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做到講文明、懂禮貌、尊老愛幼、勤奮好學。就會成爲一名合格的美德少年,那樣我們的世界就會充滿溫暖!《奔跑的幸福》爲我揭示了美德的魅力,令我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