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人間失格》有感(通用20篇)

讀《人間失格》有感(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人間失格》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人間失格》有感(通用20篇)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1

人間失格,即喪失爲人的資格。作者太宰治藉由主人公葉藏的人生遭遇,巧妙的將自己一生的遭遇與思想刻畫其中,並且藉此提出身爲人真切的痛苦問題,從帶澀的行文中更能體會其內心深處的苦楚。

如果你發現這個世界殘酷、複雜以致難以忍受的時候,你是否會選擇這種“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下去”的頹廢性的人生哲學?作者通過故事情節揭露了人的陰暗面,揭露了每個人所展現的不真實的自己的虛假的一面。在作者看來,自己被認定是頹廢的。在世人眼裏“我更像一個醜陋的怪物,雖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個人,但社會卻一直將我當做一個怪物。”他那樣小心翼翼的活着,用所謂的處世之道教養出的做戲的習慣,僞笑着去迎合按理,合情,應該討好的人,這個碰着棉花彷彿也會受傷的謙卑的人,只能用這種做戲的方式,保留他那顆聖潔純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間失格》描述的不是頹廢的精神,而是極度的理想主義、因太過高尚而迎來破滅的理想主義。

讀完此書,才真正理解了書中的一句話“懦夫,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會讓他受傷,他甚至會被幸福所傷”,作者敏感脆弱及純粹的內心,讓他終其一生都在試圖邁向完美,註定了其孤獨,註定,他邁向毀滅,被他的純粹致疾生亡。他清晰的感知到這個世界的冰冷,他說:“人啊,明明一點兒也不瞭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視彼此爲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爲其哭泣,唸誦悼詞。“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往並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也許他的看法太過偏激,世人麼,總是相信時間有真情和溫暖的。可是我們都知道,一路,走走停停,所有人,聚散離合,最終,仍舊是孑然一生。沒有人會將胸膛剖開,將軀體內的陰暗祕密全數交予他人,只是爲了一生中那個短短的瞬間能夠感到絲毫的被在乎的溫暖,略微帶些自棄意味的選擇輕信。葉藏不願意輕信,脆弱單純的心靈豈能接受隨時而來的打擊。面對陰暗、扭曲、脆弱,固執的呆在自己的領域裏。這可能就是作者最終選擇投水的原因吧?

這本書說到底我覺得並不是倡導悲觀主義,更多的是理想主義。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2

在這段時間裏讀了好幾本書,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人間失格》,太宰治的成名之作。

當我第一次剛開這本書時,一股陰鬱氣息撲鼻而來,與這個活潑的世界形成巨大的反差。這是我在心裏就有一個疙瘩,這本書不適合我。

我再一次翻開它時,外面陰雨的天氣滴答滴答地聲響。我讀着竟覺得有格外的幾分享受,這種陰鬱的文字裏藏着治癒人的力量。

如果不去真正細品這本書,只會覺得它是一本清湯寡水的自述文,但當你真正的體會到了裏面的奧祕,你會發現那是一種握不住的溫柔。讀完這本書,我非常想知道太宰治他是以怎樣的心情寫下這本書,在生與死的之間來回踱步,太宰治就猶如野邊的一棵野草每當瀕臨死亡的時候,就有一滴清水讓他重新煥發出生機。他是一個聰明的人,但是聰明過頭看到這世俗的本質又未必是件好事,看穿在歡聲笑語背後的枯燥,在一次又一次的深入其中的假意,他只能以強顏歡笑來面對這個世界。就像他說的爲了迎合世界只能去強裝成一個搞笑的角色變成“小丑”。當別人都認爲他是一個愚蠢愚昧的傻子時,他的目的就達到了。

但就他自以爲可以騙過所有人是,有人看穿了他的伎倆,這對他來是恐懼害怕的,但他並沒有真正的面對,只能隱忍着那份想被世人知道卻不願透露出來的孤獨。

而在這期間這種獨特神祕感也幫助他獲得了許多。他那無助、軟弱、幽默讓很多的女性都招架不住,至此他在女人那裏得到了不少好處,他依靠女人,花着她們的錢,住着她們的房子,逐漸失去了一個男人在社會當中的價值。那段時間裏,他的生活裏好像只有女人的存在,社會的紛擾彷彿已經被他排斥在外。

在書的最後,是作者太宰治對以往生活的抱怨,直到文章的末尾,那字字句句中無不顯露出個世界的真實面目。當我得知太宰治在寫完部作品不久後便自殺時,我深感遺憾,畢竟能寫出這樣直擊心靈的作品已經不多了。正當我疑惑他爲何突然心意已決的離開這個世界,仔細回想這本《人間失格》再結合前面兩記太宰治命運的奔波,也就能明白了太宰治自殺的命運。

總之,這是一本是要帶有着自己堅定價值觀去閱觀看的佳作,畢竟裏頭描寫了大量作者心理獨白,用自殺去尋找自由的鏡頭,且讀者會很容易不知不覺的陷入在情景之中。但這本書也會提醒着人們去反省自身的行爲,他所帶給人們的東西也不少。所以在選擇這本書時,是要看讀者對其思考的方向。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3

“三張照片,三篇手記”,書不厚,若投入,三小時足矣!

電影版的《人間失格》我是很早就看過的,依稀記得是大二,只記得畫面陰鬱,似乎講的是一個富家子弟的淪落生活,僞裝,不羈,放蕩,酒精,女人是他的特寫,僅僅如此而已。

我喜歡這本書的名字,人間失格,自暴自棄的代言詞(失去了爲人的資格),“生而爲人,我很抱歉”,這又是無盡的悲哀。

這種似於陰暗型的小說,亦或是過於現實的小說,人們一般是不願意去着眼的,人莫不過是理想主義者,都願意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都希望現世美好~

但若此真是常態,世間便無了類似於此書的存在!可見,生活就是如此,沒有松柏的常青,沒有生命的循環,有的便是無盡的挑戰和無駐的青春。這便是人生。

好現實的一番記述,寫盡了人情冷暖,曾世炎涼,從小的討好,逗趣,青年的逃避,尋死,到後來的尋求救贖到救贖幻滅,他沒有解脫,他的結局是他的性格招致,他的性格是從小養成,幼時的性格是天生如此還是家庭主導,這就人各執其詞了。

此外,可以說主人公的淪落和掘木有密切的關係,從罪→罰這一系列的過程中,他扮演了看客和助推者,遇人不淑,這便體現的淋漓盡致。人生有很多次遇見,但往往正是這些遇見影響了他人生的道路。

酒精和女人是貫穿的主線,他通過這兩種方式麻痹自己,從中獲得慰藉,最終傷害他的也是這兩種,讓他看破了一切,他以爲在良子身上看到的純潔能夠救贖他,然而,最終仍是悲劇收場,他的唯一希望破滅了,並非是良子的過錯,他並不恨良子,良子是信賴天才,他恨的是人的信賴之心總會因爲過於信賴別人而遭到玷污。

於是後來又開始重蹈覆轍,他是自我放棄了,他看破了親情,被友情也是傷碎了自尊,愛情的話,我覺得他從沒有愛過一個人,包括良子,良子對於他來說就是救贖工具,否則也不會最後拋下她,人其實愛的往往都是自己。

他對待房東家女兒和那個女學生的手段、伎倆,起先我真的感到憎惡,後來我便理解了,這便是所謂的按別人喜歡的方式來,看透不說透,沒必要搞得很尷尬,其實主要就是爲了好好的僞裝自己。

對這種怒不可言,悲不可泣的存在是滿滿的心疼。也正是這種特帶憂鬱性格帶着他走了又一條路,在路上離不開女人和酒精。人的體內藏着好幾個自己,甚至不只兩個,如同kill me heal me中一般,每種性格都是爲了保護自己。故,人都是多變的。

讀罷《人間失格》,文中有幾處印象很深,一處是靜子和繁子的對話,“爲什麼要喝酒呀?”

“爸爸他啊,並不是因爲喜歡才喝酒的。因爲他實在是人太好了,所以……”

另一處是最後媽媽桑的一席話

“都是他的父親不好”,“我們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就算是喝酒……也是個神一樣的好孩子”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東西,酒並不是人們主動就願意去喝的,似乎,這是一個解脫方式,雖說是一個不高明的途徑,但也是人想要去麻痹自己的一種方式,如同阿葉說的,他一次都沒有想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於是他的解決方式便是傷害自己!

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生活會告訴你,哪有什麼一帆風順美夢成真,只不過遍體鱗傷後慢慢降低了對生活的要求,適者生存罷了!

即便如此,我們仍需要堅韌的活着,我從不認同人們的自殺行爲,人就算百般不如意,百般不順心,但是自殺是一件很愚蠢,很不負責的事情,如果現在你很痛苦,那就活着吧,體驗這一切,今後或許你所遇到的事情都會是美好,差也沒有關係,正所謂,無痛苦,不人生!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4

把每一個明天都當成世界末日,從現在開始邁出第一步。

在和朋友的一次聊天中第一次聽到這本書,然後就對它產生了興趣。我去書店買的。懷着極大的好奇心,我打開書的第一頁,細細品味。

“他以前夏天穿毛衣配單和服,就是爲了好玩;我可以半夜偷偷溜進客廳因爲怕爸爸失望,在爸爸的本子上寫“獅子”字,就是爲了不讓爸爸自己失望……”這一切的最終目的是爲了掩飾他的憂鬱和敏感,把自己僞裝成一個天真的樂觀主義者,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滑稽的怪人。他太害怕這個世界了,認爲這個世界比獅子、鱷魚甚至恐龍還要可怕。他曾經說過:“面對這個世界,我總是膽戰心驚。”他非常敏感和小心,最後被送進了精神病院。面對這個世界,他總是害怕顫抖,但是面對這個世界,他不是嗎?

有些人可能認爲太宰治只是一個著名的五自殺作家,或者認爲他的作品傳達了使人越來越消極的負能量。但當你真正品味他的作品時,你會發現他用細膩的筆觸書寫了他的一生,一種讓你絕望的一生。看了他的三五本書,發現他的作品不是以“罪”“惡”“罰”爲主題創作的,而是以“愛”“善”爲主題創作的。寫每一本書的目的不是讓讀者自殺,而是讓讀者反思自己,救贖自己,不至於落得和自己一樣的下場。

“不要抗拒改變,這是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一切都在一遍又一遍地改變,人很容易變得抑鬱、消沉。但是,如果你再抑鬱再抑鬱,生活還是會被各種事情的變化所包圍,就像站在一個你無法控制的跑步機上,時間和速度都是你無法控制的,所以我會選擇更從容的跑步。在這種被動的生活中盡力爭取一些主動,所以我很討厭‘反抗’這個詞,很消極,很脆弱,很被動。如果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那就讓我改變自己,按照自己的選擇去做。”在我眼裏,《人間失格》可能在解釋這樣一個道理。

當世人知道書中的葉藏被送進瘋人院後,太宰治在書外的生活以他的第五次自殺而告終。我覺得這可能是最精彩的.悲劇了。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5

《人間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作品,該作品講述了男主人公“葉藏”窮極一生都在與內心那個脆弱的自己作鬥爭的故事。

《人間失格》其實是一部悲觀的小說,初次讀完會讓人覺得消極,會覺得作者也太悲觀失望了,生而爲人,真的不必感到抱歉。但當我們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思考一些問題時,會發現主人公經歷的那些事情是讓人心疼的。主人公“葉藏”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但很小的時候,葉藏就看清了周圍人的非真實面孔,葉藏也會通過一些事情掩蓋自己的真實面目,形成了一種討好型人格,爲的是不與他人發生爭執,能更好地融入這個世界,就連不吃完飯、和夥伴打打鬧鬧的這些正常行爲在“葉藏”看來都是不好的,會惹的父親不高興。葉藏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做一些搞笑的動作,滑稽的事情引得大家發笑,就連父親去東京買禮物前詢問葉藏想要什麼,葉藏也不願說出真實的想法反而迎合父親的意願說出了自己想要的禮物,從而引得父親發笑。

在家裏是如此,學校亦是。爲了與老師同學和睦相處,葉藏從來不願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展現在大家面前,葉藏害怕自己的真實面目會讓同學們不喜歡,會讓同學們覺得怪異。當他的同學竹一發現他並非真的想這樣時,他是非常害怕的,於是他又想着討好竹一,和竹一成了好朋友。

沒錯,在他的小時候,或者讀書的時候,他的這種性格都是很好與人相處的,可是他自己並非真的快樂,只像是活在了別人的世界,想着取悅他人。就像別人說你不會畫畫,你就不會畫畫,別人說你墮落你就墮落,活在了別人的給的設定裏。相反的是,主人公很會畫畫,也會寫作,內心也是一個向陽的人,一直在追求光,並非喜歡墮落的生活。

他喜歡畫畫,也和一個畫畫的人成了朋友,他的朋友喜歡瀟灑的生活,他們一起去了喝酒的地方,有“韻味”的地方。在紙醉燈迷中迷失自我,不,是解放自我?慢慢地,他變得放縱,愛喝酒,墮落,和一位女子殉情,差點坐牢……

他也有想過過正常的生活,直到遇見了一位女子,祝子,彷彿是他人生的一道光,差點就要講他解救出來,可是,他看到的是世態炎涼,人性的冷漠,這世間與他所想的並不是一樣的,他的光又熄滅了,於是他又醉酒……

他怎麼會走到這一步呢?文中有表達,大概是,若不是他沒有直接告訴他父親有拿錢給他重返校園,他實在受不了世人虛假的面孔,他的人生定不會如此吧?他沒有錢,也不能拖累別人,只能靠賣畫拿錢買酒。他的人生就是這樣放蕩的,在他看來,是不配爲人的……直到最後被送進了精神病院療養。

讀完了整個作品,你會主人公是什麼樣的人呢?在我看來,他是一個追逐光的人卻膽小的人,他缺乏的是重新再來的勇氣。其實,不必懼怕,不必忽略自己的感受,不必討好別人,人活於世,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悅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儘管可能會很難。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人和人的交流並非完全真實的,很多人都可能要帶着面具相處,但你也要相信當你真誠地對待別人,別人真誠地待你是一種收穫,別人非真誠地待你也是一種教訓,只要我們真誠地做自己就很好啦。

讀完《人間失格》,心疼主人公的遭遇,但也更想以一種新的姿態去面對世間的百態,相信自己,會更好的。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6

“因爲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爲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人間失格》

在一次書店的閒逛中,無意接觸了太宰治先生的書籍《人間失格》,我懷着淡然的心態開始讀這本書,卻以意猶未盡結尾。看似平淡的敘述中帶着魔力和侵蝕力,一點點打動我。

小說主人公葉藏酗酒,放逐自我,用藥物麻痹自我,自殺,輾轉於多個女人之間,藥物和酒精侵蝕了他的身體和靈魂,他痛苦不堪,卻又無法掙脫。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直面的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普遍課題,描寫了社會中概率越來越高的自閉者、叛逆者、邊緣者的悲劇。作品主人公就是這些人中的代表。葉藏若是處於當下,一旦試圖叛逆、忠實於自我地生活,那麼社會會越來越容不下他,他就會被異化成“人間失格者”。

“人間失格”中的“格”一詞我將之理解爲對待人生的態度,誰沒有過痛苦和折磨?人間失格者不論何時都會存在,只是存在皆有意義,不論何種際遇都必有其須經歷的因緣。與其凝望着深淵,不如懷抱溫柔,明媚地活着。這是最基本的積極處世之道。

迴歸當前,我們正走在家庭與社會的交界處,昨日我們還是那個身着校服,爭分奪秒的高三學子,如今我們都已成爲即將步入大學社會,成爲獨立生活的人。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未來,我們應懷抱溫柔,成爲陽光明媚下的是光明者,不忘初心,方可在今後的道路尋得更好的自己。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7

你說,你是一位徹底的搞笑分子;你說,人活着沒有太大的樂趣;你說,人間失格,你也失格。

可在我心中,你所詮釋的,是真正的你,真正的人性。要知道,你,從未失格。

在《人間失格》這本書中,我領悟今生,嘆惋人生。作者按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下此書,書中道盡了人間的不公與人性的腐敗。在第一篇,作者寫下了這樣的一件小事:他爲了使自己受到關注,故意捉弄着自己,如在上課起立後坐下時故意摔倒,上完廁所出來時故意沒穿好褲子從而引發了同學們的大笑,吸引了他們的眼球,主人公也得到了歸屬及關注。我想和主人公對話。此時此刻的你,將嘲笑化作爲了自身的歸屬。又是什麼引發你再次質疑呢?

你認爲是自己精神上有問題,認爲自己像一個小丑。不,你不是。這,是人性。

人的性情,自身是控制不了的。他們就如同電影裏的男主角女主角,希望得到比其他配角多的鏡頭及大衆的眼球。我們又不妨問問自己,當第一次接觸人世時,是否也希望自己能夠受到關注?還記得八歲時的一次鋼琴比賽,爲了更受關注,我讓媽媽爲我買來隆重的裙子;爲了更受關注,自己一整天泡在琴房裏仔仔細細彈熟每一個音節。人性,呵,又不妨說是累的自身;人性,呵,又不妨說是個人內心中的虛榮與虛僞

總有人說,人間繁花似錦。可若不去努力,度過那一個又一個黑暗的夜,又如何換取成功後的似錦人間?

作者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僞裝、捉弄,他累了不,他的心累了他最終不願面對自己,那個虛僞,卻被真實的自己看透了的自己。他選擇了遠方的一處光明,年僅39歲。

這,也是人性。勇敢後的人性。

讀完此書,我習慣性地看了背面的評論,衆所周知,無非都是誇獎、讚揚,我不禁嘆惋;多少名人,是死後才得名;多少讚揚,又是當事人所不知?

我們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這,是又是人性。

你,已離去。而我,會珍惜。

所以,大膽地去做每件事吧,那些自己喜歡、熱愛的事。每當遇到質疑,千萬別在意,也千萬別停下前進的腳步而去關心起他人眼光,努力衝向自己的似錦人間,努力擁有人間似錦。

因爲,你,從未失格。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8

太宰治原名津島修治,日本小說家。於1909年6月19日出生於(日本)青森縣金木村,他的一生是沉沉浮浮,充滿波折的。

讀完他的遺作《人間失格》,又名爲《喪失爲人的資格》,也算是他的天鵝之作。我輕輕合上這本書,。全書由序言、三篇手札組成,是典型的太宰治套匣式結構,而書裏的一句“生而爲人,我很抱歉”,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裏,讓我印象深刻,我覺得那是一種自我否定吧,可我還是不明白。

在我看來,太宰治的一生如同夜晚的煙花一樣絢麗奪目,但也同消散在空中的煙花一般悽美。從小太宰治就對文學創作充滿着熱愛,中學時的他更是熱情高漲並於18歲那年考入東大法文科,拜井伏鱒二爲師。1935年起,他的作品開始進入衆人視野,在日本文壇大展身手。而且當時的他還曾寫過一部以魯迅先生爲原型的短篇小說——《惜別》,也是很棒的文學作品。這樣看來,太宰治的人生似乎是一帆風順,事業有成。也沒有什麼能夠使他甘心自我放逐,靈魂墮落的事。那他爲什麼認爲自己失去爲人的資格了呢?爲什麼會寫出“生而爲人,我很抱歉”那樣自我否定的句子呢?我感到不解,也想去繼續探究。

其實這個是和他的家庭,他的思想狀態和當時日本的社會環境有關的。太宰治的父親曾任貴族院議員,所以在那時來說太宰治屬於社會中的資產階級,也就是了他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後最討厭的一種人,他開始痛恨自己的身份,內心也開始變得灰暗。或許有人認爲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我並不這樣認爲,當時的中國也處在馬克思主義席捲的巨大浪潮中,但我們的文學家,小說家包括一些資產階級也沒有因此自甘墮落啊,他們積極的給自己做思想工作,積極的心態面對一切。所以太宰治的自我放逐還和他自己的思想有關。

而他的母親體弱多病,他自小在親戚的照顧下長大,直到小學二年級才得知母親的存在,所以說母愛的缺失,對太宰治的人生也有着不容小覷的影響。太宰治在16歲之後收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對自己的身世非常厭惡,因此產生了自殺傾向。在18歲時,他喜歡的作家芥川龍之介自殺,(所以他也嘗試了第一次自殺)。在21歲時,與家裏斷絕關係,深刻厭惡學校生活,於是和咖啡館的女招待投海自殺未遂。在那之後,太宰治便退學了。他的精神生活並不安定,有過多次自殺,人們都說他的作品中飽含着極其消沉的頹廢墮落氣息,所以稱他是無賴派的旗手。在戰爭結束後,太宰治的文學作品迎來了它的黃金創作階段,但他的生命也似乎走到盡頭了。

在完成《人間失格》後,他於1948年6月13日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也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山崎富榮一起在玉川上水自殺。結束了他這短暫而絢麗的一生。

寫到這裏我好像明白了什麼,太宰治一生中有過五次自殺,好像是在說,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值得他留戀的了。也可能是想告訴人們,人間不值得。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太宰治對生活的不解,對自由的渴望,對未來的迷茫,讓他不得不自我否定,因爲他無法否定這個世界,無法否定當時的社會背景,也無法否定其他人的思想。所以他難過的在他創作生涯的最後一刻寫下“生而爲人,我很抱歉”。

是啊,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向往自由和陽光,可總有人不得已藏於黑暗裏。可能有時自我否定也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肯定。

我想太宰治也是嚮往自由的人吧。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9

這部電影我下載過一次,沒怎麼仔細看。現在看到原著,覺得真的不錯。它在形式上類似於《狂人日記》,但這部小說是自傳體的,這與太宰治的經歷密切相關。讀書筆記就像是作者的真實寫照。

不知道是英雄拋棄了社會,還是社會拋棄了英雄。他從小就害怕社會,害怕人,完全逃避是不可能的,所以就玩遊戲隱藏自己,不讓別人發現這個外星人。他的早熟很明顯,甚至有一些洞察力。這個早熟的男人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他發現了人與人之間的欺騙,越被欺騙越被稱爲完美的人。對於年輕人來說,這大概是一個可怕的發現,因爲他們知道,如果不能出軌,就不一定能留在人羣之中。當然,我並不認爲這意味着太宰治在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這一點,而是他長大後明白了這一點,然後將這一觀點注入年輕英雄的內心,爲他未來的行爲奠定基礎。

人們稱太宰治的文學爲“流氓文學”。如果我們只理解“流氓”的中文字面意思,我認爲太宰治不是這樣。我覺得小說裏的人物有點存在主義的文學英雄。每個人都明白這個世界的荒謬,但又能怎樣呢?大概是被動抵抗吧。不反抗就是反抗。你應該被社會拋棄,被排除在人的行列之外。從序言中提到的三張照片可以看出,這裏沒有人的氣息,它與世界和社會是分離的。可能看起來他很懦弱,有女人支持,沒有出息。然而,當他年輕的時候,他把自己描繪成一個梵高式的“魔鬼”,他很自滿,但後來

沒再畫類似的畫。這未嘗不能說是他對自己的認識,最根底的是一個惡魔。但是一直沒有爆發,雖然一直“禍害”着人間。他的一直酗酒,以及後來的藥癮,是對社會的逃離,還是對自己本性的壓抑?

說起女人,完全可以看做是太宰治本身的翻版,他本人是帥的,電影裏的主人公也是帥的,這一點對於女人的魅力是不能忽視的。另一點就是那種頹廢的憂傷的氣質,也對於女人們有吸引力,覺得有些神祕吧。更爲重要的是這種頹廢憂傷完全不是爲賦新詞強說愁,不是表面化的,而是骨子裏的,是從對於人生社會的思考而來的。他完全有機會成爲一個有用的人,成爲一個社會上的普通人,但是如果是那樣,就不會有多麼吸引女人了。

有意思的是,札記的最後提到了他的父親,覺得這一生好像是與父親拔河一樣。我們當然不能說這一切都是父親造成的。但是父親也有很重的影響。小時候的家庭環境,對於子女的不真正瞭解,都是塑造他的性格的原因。(男孩仇恨父親:三島《午後曳航》裏小孩子的籌謀,父親是敵人,是英雄的敵人。)但我不認爲這就是一出性格悲劇,不能簡單地劃分。他看起來是被社會拋棄了,但是方方面面還是在社會中,即使成爲一個“廢人”。他思考到,“所謂的世人,也就是一個人”。單數複數的指稱已經不足以概括這其中的關竅了。面對一個人的嘲笑和指責,與面對全部人們的嘲笑和指責沒有什麼兩樣。因爲人們有這樣的本事,“在互相欺瞞的情況下,居然雙方都沒有收到任何傷害,甚至幾乎沒有受騙的感覺”。大概所有的人早已融爲一體了,只有主人公不是,所以他感到很“抱歉”。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10

“年少莫讀太宰治”,仔細想來,這句話說得並不無道理。少年人天生帶着燦漫的朝氣,你瞧,他們那一雙雙笑盈盈的眸子裏都是星野涌動——但太宰治於讀者,卻像是明亮生活中一抹突兀的暗色調,令人心生悲慼。頹廢、陰鬱、孤獨、消沉……再多的負面詞語堆積在他身上,都不嫌多。

太宰治最廣爲人知、爲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他的絕筆之作——《人間失格》。小說以一種絕望、衰頹的口吻記錄下“我”可恥的一生。

合起這篇小說,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主人公葉藏似乎就是當今社會無數人的縮影:膽怯、敏感,以討好他人爲生存目的。不論是在本子上寫下自己並不想要的禮物給父親看,還是寫滑稽可笑的作文供老師笑;不論是寄生於自己並不想參加的地下活動,還是與無數個女人發生親密又疏離的關係——他只是敏感地不安地去看這個灰色的世界,盼望着能夠找到一絲幸福與快樂讓他有勇氣活下去。

他並不快樂。

他並不快樂,但他仍願意撐出一張笑臉,去爲這個讓他心生絕望的世界帶去盡力的歡笑;他並不快樂,但他不願給他人帶去苦悶與喪氣,不願讓他人嚐到他百般痛苦苟活於世的滋味。

他在生與死之間遊離,在愛與恨之間徘徊;他與看不見的敵人戰鬥着,不過是想要一份真實的、不摻一絲雜質的情感——“想要被愛而哭泣,是因爲嚐到了人的溫暖”。正是因爲如此,他纔在年少時與一個女人相約跳海,他似乎認爲只要有這份情感,豁出性命也不足以感恩上天對他的恩賜。

所以葉藏的原型太宰治先生一生多次求死,卻比任何人都要愛這個世界。正如他在遺書中寫道:“生而爲人,我很抱歉。”

神的孩子,一生都在取悅別人。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11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爲人的資格》)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在發表該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初讀這本書的時候,看完書的簡介,我有一種“我從這個世界路過”、“人間不值得”的感覺。

《人間失格》是主人公葉藏在看到自己年輕時候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爲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分別介紹了葉藏的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寫了主人公葉藏爲了逃避現實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痹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多少個晚上原以爲自己的消極纔是內心的真實想法,看着書告訴自己“不要極端”“不要抑鬱”“不要像這個人一樣”的說教,但是如果你不是跌落塵埃又怎麼會有作者那種被世界拋棄的想法,“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不是自己親身經歷的又怎麼能去客觀的評價。

讀完這本書,它黑暗、陰鬱、沒有光澤但是它起到了屬於它的作用。太宰治用了自己的投河,成功給予了自己永久的解脫,留給了無數讀者和文人永遠的談資。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感謝這個和自己抗爭了一生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最後的輓歌。同時我們也應該告誡自己,提高逆商,即使只是從這個世界路過,也應該留下自己精彩的篇章。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12

今天終於把這部名篇粗略地讀完了,對於某些心理活動的刻畫打心底有了許多感觸,雖然引發了自己一些負面情緒,但不得不佩服筆者對人性悲劇本身的刻畫功力。

《人間失格》描述了一個孤獨無助的靈魂,置身於人世間,看似無異於他人一樣生存着,但始終無法理解人類的生活,恐懼人類,卻又無力反抗,只能逆來順受討好人類,身在人類當中,靈魂卻彷徨在人世之外,被人世間的風颳得千瘡百孔,這個人就是主角大庭葉藏,葉藏是一個對人類充滿恐懼,只能戴上面具扮演丑角來和人類相處,直到死都無法理解人類的這樣一個人。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這是我讀這本書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人間失格》是我讀過的書當中比較特殊的一本,本書一直被認爲是作者的自傳體小說,和作者的生平高度一—致,作者太宰治寫完這本書之後沒多久,第五次自殺,成功辭世,對他來說,這大概是最好的解脫。作者以自傳的形式訴說了自己的人生軌跡,真實而又深刻,小說主人公葉藏酗酒,放逐自我,用藥物麻痹自。我,自殺,輾轉於多個女人之間,藥物和酒精侵蝕了他的身體和靈魂,他痛苦不堪,卻又無法掙脫。

非常沉重的獨白,是人生絕望的極致,太瞭解人生,也就絕對悲觀,這也許就是太宰治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劇。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卑微而自由,這是葉藏或者是太宰治的選擇。與他相比,我還是更喜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做一個幸福的人,即便生活有着再多的不如意,依然選擇勇敢的活下去,活下去,纔是生活!

人間失格,讀過便相當於一—次心靈的洗禮,洗禮過後,依然要重複着日復一日的生活,並告誡自己,要好好的活。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13

——爲一顆敏感柔弱的心建立起圍牆

“從孩提時代,我就一直在討好周圍的人,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不抵抗是罪嗎?”

“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

初次讀完這本書後,我被其中抑鬱的氣氛壓抑的喘不過氣來。主人公大庭葉藏在自己內心遊走徘徊的想法彷彿聲聲詰問在向我尋找一個答案。我想告訴他,不抵抗不是罪,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沒有錯,那些流言和嘲笑傷害不了你,你可以把他們都踩在腳下,強大到讓世人來仰望你。

可是我不能,這般說辭對於葉藏來說就像一碗沒有什麼用的雞湯,表面看泛着營養的油花,喝下去卻令人作嘔。因爲對於他這樣的人來講,一個不友好的眼神都像箭一樣將他傷害到體無完膚。

這樣的人,悲劇的結局似乎無解。而那些虛僞、狡詐、僞善、刻薄的人卻看似擁有正常的人格,過着正常的輕鬆的生活。

爲什麼會這樣?

我瞭解到的這本書的讀者可以粗略地分爲三種。第一種是和葉藏一樣擁有着邊緣性的人格,自卑、膽小、對世界充滿了恐懼與不安,他們在讀到這本書時,是一種被揭穿了的恐懼、找到同類的欣喜、又有着一種自虐式的快感;第二種是現實中我們接觸最多的人,他們將這樣的懦弱和痛苦理解爲無病呻吟,完全不能理解一個人爲什麼會生活的如此用力;第三種,是我這樣的文青,擁有着正常的性格、生活和社交,可是在看到主人公在發出“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的嘆息時,卻感到由衷的難過。

能夠想到這一點是令人十分壓抑的,我們就像一羣不安分的刺蝟,不是在傷害別人就是在被傷害着。誰沒有一顆敏感而柔軟的心臟,只是我們不知不覺的在這片柔軟外建立了一道圍牆,偶爾的變換着自己的角色。

我親愛的朋友,在你是葉藏的時候,我還是希望你可以試着讓自己變得強大。如果你做回了一個平常的人的複數,你是否可以多一點善意不去觸碰別人的脆弱?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14

故事是由三張照片引起的,上面留下的是“大庭葉藏”幼年,青年,壯年的人生痕跡。自然,也暗藏着作者的前半生。

“他曾在夏天在單件和服中穿上毛衣,只爲搞笑;也行因爲怕父親掃興而在半夜潛入客廳在父親的本子上寫上‘獅子’二字,只爲不讓父親因自己而掃興……”這一切的最終目的不過是爲掩蓋自己的憂鬱和敏感,僞裝成純真無邪的樂天派,塑造成一個滑稽逗樂的怪人。他對這個世界太過畏懼,認爲世人比獅子、鱷魚甚至恐龍都要可怕。他曾說過“面對世人,我總是怕到發抖”他太過敏感,太過小心翼翼,以至於最後被送進了瘋人院。面對世人,他總是怕到發抖,而面對這個世界,他又何嘗不是呢。

他在家之時,做的幾乎爲違心之舉。過年時,家父要爲孩子們採購禮物,便讓孩子們寫下自己的心願單。他並無所求,準確的說是沒有自己的思想,於是父親對着他問想不想要舞獅,他莫不作答。可是當別人都睡去時,又偷偷往心願單上寫下“舞獅”二字。他的靈魂無慾無求,寫下那二字只是爲討父親歡心。他具備了那個年紀不該擁有的“欺詐”的人格。

最後,他被“親人”送往一個沒有女人的地方(他自己所要求的)——精神病院。

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生活會告訴你,哪有什麼一帆風順美夢成真,只不過遍體鱗傷後慢慢降低了對生活的要求,適者生存罷了。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15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簡單的一句,似乎就給葉藏的一生定下了基調,短暫而又漫長,虛假而又真實的一生,這是大庭葉藏的一生,亦是作者太宰治的一生。喪失了做人的資格的人,如何在世間尋求生的方式,又如何一步步走向寂滅。

“因爲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爲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從掛着失真的笑討好所有人的童年,到掙扎於金錢與愛日漸絕望而倦怠的青年,葉藏於安樂時創作絕望之詩,於不如意時寫出生之喜悅,直率地可愛,卻又冷漠地可怕。他如是剖析:“我一直對人類畏葸不已,並因這種畏葸而戰慄,對作爲人類一員的自我的言行也沒有自信,因此只好將獨自一人的懊惱深藏在胸中的小盒子裏,將精神上的憂鬱和過敏密閉起來,僞裝成天真無邪的樂天外表,使自己一步一步地徹底變成了一個滑稽逗笑的畸形人”。葉藏不僅傷害自己,還傷害了愛着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只能說是個畜生。他的人生就是一個由人墮落成畜生的過程。可是,他真的只是個畜生而已嗎?

亦若文末,曾經的京橋酒吧老闆娘所說:“我們所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個神一樣的好孩子吶。”葉藏瀰漫着厭世的怯懦的心底,也曾埋着一種奇異的溫柔。可他爲什麼會墮落成畜生呢?因爲他不能合羣?因爲他交友不慎?或許真正的原因在於他“沒有自我”,他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對待生活只是隨波逐流,任何事情他只要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會放棄,他沒有克服困難的自我意志和勇氣。興許同葉藏一般,怯懦的靈魂在歷經原生的傷痛、曲折的成長、漫長的昏暗後,幸福與不幸福都不再存在,唯一可以視爲真理的,僅是一切都將過去。

慶幸的是,我們所生活的是一個幸福可盼、有人可愛、法律可依和真理可循的強大的社會,可是格格不入的喪失人依然存在,誰又沒有經歷過在痛苦中掙扎的時刻。

所有可選擇的,被選擇的,合起來,便指向了一個人的生命軌跡。爲軌跡奠基的,是面對人生的態度。存在即有意義,不論何種際遇,都必有其須經歷的因緣。與其凝望着深淵,不如懷抱溫柔,明媚地活着。

生而爲人,實爲我幸。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16

依舊是在火車上閱讀的《人間失格》,我想高鐵開通了之後,估計很少有人懷念三個小時的火車,各方面體驗雖然差一點,但是給了我一段安心的閱讀時光。

我在猶豫要不要寫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或許不寫,裝作沒有讀過纔是最好的選擇。

閱讀的時候全然被作者帶領,沉鬱卑微的難以抑制,這可不是什麼好的少年或是青年之書,也不是什麼好的自傳,若是我推薦的話,我會說:“一個陽光的健康的青年不應該看這部作品”,或者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應該讀這個作品”。這個作品就如同文中阿葉小時候的自畫像一般(不對,這個名字也是不能被提起的,像是禁忌之名),如同惡魔的低語一般,把人引誘至無路可退的境界。千萬不要從任何的角度分析此書,尋找悲劇原因的努力註定是徒勞無功的,悲劇之所以是悲劇,是因爲在一開始就被作者寫就了的,讀這本書,就是沿着悲劇的道路上漸行漸遠,令人發狂難以抑制一般。

簡明扼要的講,人的自我毀滅的傾向。可怕的不是這種毀滅,而是在預設的前提下一步一步引誘着的毀滅,偏偏自己沒辦法左右。

我非常害怕詢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書名爲什麼叫做“人間失格”,究竟誰是“人間失格者”,這樣的問題會被迫讓讀者在腦海中重溫書中的情節,是陷阱。

這種自傳是不能讀的。應當放到書架的最深處。

這不是那種可以一氣呵成看完的流量小說,這是需要細細品的那種書,要周圍安靜,月色如水。

很好玩的一本書,大多書裏都是女人出示色相,這裏偏偏男人出示色相,有點鏡花緣的味道,卻又不盡相同。食色性也的世界裏,在寫者筆下,都是假來假去的一時相互利用,無論身體還是精神上。雖然筆下冷酷,現實也正是如此。只是,寫者對男人偏愛,粉飾得太好,對女人不但少幾分筆墨,還會刻意讓其格外“生動”,似乎不如此不盡意,倒也的確有奇特的味道和效果。其中一篇,似乎終於讓女人美了起來,卻又有些不食人間煙火。也許寫者眼中,女人不是在天堂,就是在垃圾場,可能是寫者的理想吧,或者如柏楊所說,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難。

原以爲是應該抱着嚴肅認真地面孔去面對字碼的,讀書的過程中卻是其樂無窮。因此,不得不感嘆寫者的精神之高,如此醜陋的世間,能寫出漫畫的效果,如此的少。

葉藏的搞笑,也許就是寫者對自己的無奈,自己笑對生活做不到,不如看他人歡笑。很有趣的人,一邊流淚,一邊笑,也許是笑着走的。

非常值得閱讀的一本書,很棒!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17

所謂人間失格,即喪失爲人的資格。

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大庭葉藏從青少年到中年,爲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痹自己,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這是一本不到一百頁的小說,講述的也是主角短短三十年的生命中的一部分故事,甚至,不能稱爲故事,更多的是對內心痛苦、絕望、自我否定的描寫,直刺人心。

關於善意的謊言

主角在青年的時候,就會爲了迎合大人,而說一些並不是自己真實感受的話,爲此,主角覺得很痛苦,但又不得不這麼做,因爲一旦說了自己真實的感受,就會帶來家人的責備,不幸的是,主角又是那麼膽小,膽小到僅僅是一句批評,卻會感到如同閃電霹靂般強烈。

對於這種謊言,我們會叫它“善意的謊言”,爲了迎合別人的觀點,爲了減少衝突,爲了維護岌岌可危的感情,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說過善意的謊言。

別說你沒有說過,有人問你“這件衣服好看嗎?”的時候,有人問你“喜歡我送你的禮物嗎?”的時候,你一定說過言不由衷的話,這似乎已經是成人世界所達成的默契。

這種善意的謊言是什麼時候學會的,我們誰都不知道,或許是在某次說了真話卻得到批評後,或許是在某次說了真話後失去了朋友,又或者只是學着身邊那些已經學會善意的謊言的人。

那麼,何爲“善意”的謊言?善意的謊言和非善意的謊言之間又有何差別?或許善意的謊言是人們所認爲的“爲你好”,或許善意的謊言能夠避免衝突,又或許這只是單方面的“你以爲”。謊言是否爲“善意”,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更是沒有準確的尺度,那杆並不統一的秤存在於人們個人的心中。

是否善意的謊言就是不好的?當然不是。我想這是所有人的答案。以傷害來衡量,如果謊言帶來的傷害比真話帶來的傷害要小,那麼這個謊言就可以稱爲善意的。

對於善意的謊言,我無法評說對與錯,是與非,我能肯定的是,未來的我們,依舊離不開許多的善意的謊言。

關於取悅

你有沒有取悅過別人?父母?子女?伴侶?好友?同事?上司?老師?同學?或者是你養的寵物?

所謂取悅就是違背自己的意願,去讓他人感到快樂或滿足。文中的主角用自己的滑稽取悅同學,取悅老師,用自己的順從取悅父母,於是,他忽略了他自己,當他再也承受不住的時候,選擇一次次的自殺。

我們都取悅過別人,爲了達到某個目的,爲了想要某些人的關注,爲了自己所愛的人能夠開心,甚至是爲了並不重要的人並不重要的事。我們忘了,我們最該取悅的是我們自己。

如果文中的主角能夠早一些取悅自己,讓自己本來陰鬱的內心展露出來,或許他最後悲慘的人生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我們聽過太多人告訴你要怎樣做,看過太多的文章教你應該怎樣做,我們聽話,我們學習,漸漸變成了別人所希望的樣子。但是你自己呢?有沒有問過自己想要什麼,自己喜歡什麼,自己想做什麼?

關於快樂

書中的主角在外人看來是快樂的,甚至是別人的開心果,這裏的“外人”包括他的家人,自始至終,只有兩個人發現了他的快樂是假的。

那麼,我們快樂嗎?

快樂並不等於笑。我們聽說過太多的喜劇或是搞笑的明星患抑鬱症,我們似乎無法理解這些帶給我們快樂的人,居然會有抑鬱症。所以,我們所看到的那些快樂的人,或許正在經歷着人生最爲痛苦的階段。

人並非無時無刻都是快樂的,就像從來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壓抑自己的悲傷、痛苦或是煩躁,這些負面的情緒就像是一個在打氣的氣球一樣,每天都會加入一點,如果壓抑着,不去釋放,總有一天會爆炸。當然,如果一個人一直都只存在負面的情緒

我們是否是真正的快樂?有一種快樂叫做“別人看起來你很快樂”。隨着朋友圈、微博、直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爲了曬自己的幸福而幸福,我們追求他人的羨慕,他人的讚揚,他人的崇拜,然後看到他人曬出來的似乎比自己更加幸福,之前所累積的他人讚美的幸福便蕩然無存,於是,再一次製造自己的幸福,幸福的攀比由此開始,只是,這終究只是個攀比的活動,並不是源於內心的幸福。

關於世人

文中的主角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最爲深刻的一句話“所謂的世人,不就是個人嗎”。或許,這也是太宰治想說出來的話吧。

我們聽過太多人告訴我們這樣不可以,那樣不行,你要怎樣做,不然的話世人不會接受你。可是,這所謂的“世人”,真的是這個世界上的人嗎?這不過就是個人的想法而已吧,只是想把個人的想法強加到你的身上而找的幫手而已。

不要再強加了,他人的生活自有他人做主,誰都不是上帝

那麼,真正的“世人”是什麼樣的呢?看過了《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人類在原始人時期,因爲地理原因,全球的人類都不盡相同,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思想觀念,隨着科技的進步,世界逐漸變小,那些曾經各有特色的人類漸漸趨同,《未來簡史》中說,在未來,我們可能會被機器所統治,因爲那時候都是數字化了,人的“靈”的作用越來越小。

成長的路上,我們總會聽到這句話,“最終,我們都將變成自己所討厭的樣子。”或許,世人的力量很強大,我們都逃不脫這個“世人”,但是,我們往往最後都會變成這個“世人”。於是,“世人”的力量越來越強大。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18

留在我眼中《人間失格》可能是唯一一本,對於我來說,如果你看不懂,或者是剛看過之後對此嗤之以鼻的人,說實話,我是羨慕你的。

或許你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有多少人曾經抱着這本書在深夜裏哭泣,一次又一次指着封面的太宰治告訴自己“不要極端”、“不要抑鬱”、“不要像這個人”一樣的說教。你們可能會對此嘲笑、諷刺、譏諷,甚至很討厭這樣的人。但是,我只想說如果你不曾跌落塵埃裏,你們又怎麼會了解那種被世界擊倒在地的絕望。

《人間失格》是主人公葉藏在看到自己年輕的時候三張照片的感想爲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分別介紹了葉藏的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寫了主人公葉藏爲了逃避現實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嗜酒、自殺,用藥物麻痹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其實,讀完《人間失格》我一瞬間的反應是不知道爲什麼有一種被救贖的快樂。那時的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不僅僅只有我自己有那麼消極的想法。我並不認爲讀書一定要從中學到什麼纔是好書。我反而認爲在一本書中能從作者的筆鋒中看懂自己,這纔是讀書尤爲重要的。

所以我們需要感謝太宰治,感謝一個和自己抗爭了一生的人,用最後的勇氣,爲所有在未來或許將投入這漫長戰爭中的後來者們,留下了這樣一首輓歌。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19

“三張照片,三篇手記”,書不厚,若投入,三小時足矣!

電影版的《人間失格》我是很早就看過的,依稀記得是大二,只記得畫面陰鬱,似乎講的是一個富家子弟的淪落生活,僞裝,不羈,放蕩,酒精,女人是他的特寫,僅僅如此而已。

我喜歡這本書的名字,人間失格,自暴自棄的代言詞(失去了爲人的資格),“生而爲人,我很抱歉”,這又是無盡的悲哀。

雖然書中寫的葉藏過的是充滿可恥的一生,但是在他自我否定的過程中,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這本書中承載了作者的一生經歷與思想,書中的葉藏,既不能理解女人心作文的淺薄,又不斷被朋友利用,卻認爲妥協退步纔是活下去的方法,甚至爲了混跡世間學習人性的種。種卑劣。

其實我認爲葉藏的一些做法雖然讓他走向毀滅,但是他的做法卻不是無緣無故,而是爲了迎合,爲了更好的去和別人相處,雖然“人們”都在說要做好自己,無關別人,但是誰又能真正的不在乎別人呢,所以作者在做一些“人們”所不認同的事的時候,應該錯的不是他,而是整個世界。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生活會告訴你,哪有什麼一帆風順美夢成真,只不過遍體鱗傷後慢慢降低了對生活的要求,適者生存罷了!

即便如此,我們仍需要堅韌的活着,我從不認同人們的自殺行爲,人就算百般不如意,百般不順心,但是自殺是一件很愚蠢,很不負責的事情,如果現在你很痛苦,那就活着吧,體驗這一切,今後或許你所遇到的事情都會是美好,差也沒有關係,正所謂,無痛苦,不人生!

讀《人間失格》有感 篇20

總有人認爲,葉藏,太宰治的縮影,是頹廢,不堪的,“因爲我更像一個醜陋的怪物,雖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個人,但社會卻一直將我當做一個怪物。”他那樣小心翼翼的活着,用所謂的處世之道教養出的做戲的習慣,僞笑着去迎合按理,合情,應該討好的人,這個碰着棉花彷彿也會受傷的謙卑的人,只能用這種做戲的方式,保留他那顆聖潔純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間失格》描述的不是頹廢的精神,而是極度的理想主義、因太過高尚而迎來破滅的理想主義。

殘缺的人醜陋,試圖邁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卻只能邁向毀滅。因爲他太過敏感純粹,所以,註定孤獨,註定,他邁向毀滅。小時候的葉藏是一個心思很重的孩子,太早的成熟使他有着同齡人所沒有的敏感。雖然生活在所有人中間,但是給人的感覺確實離羣索居的,與周圍的人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在很小的時候他就知道他的幸福觀與這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觀都大相徑庭,併爲此而徹夜難眠痛苦呻吟走火入魔,這種狀態,在其他人看來或許是離經叛道的,一旦他表露這種想法的話,大概會被人當做精神病人送進冷冰冰的醫院吧。

長大後的葉藏越發的頹廢,逃課、酗酒、抽菸、娼妓,糜爛的生活像極了我們眼中壞小子的形象。他陷得越來越深了,終於在某一天,與常子一起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常子死了,葉藏還活着,只是這種活着真的是葉藏所需要的嗎?行屍走肉一般卑微的活着……除了壓抑,還是壓抑,找不到別的形容詞更能形容讀人間失格的感覺。

“都是他的父親不好”,“我們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就算是喝酒……也是個神一樣的好孩子”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東西,酒並不是人們主動就願意去喝的,似乎,這是一個解脫方式,雖說是一個不高明的途徑,但也是人想要去麻痹自己的一種方式,如同阿葉說的,他一次都沒有想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於是他的解決方式便是傷害自己!

當世人知道書中的葉藏被送入瘋人院時,書外太宰治的生命也止於了他的第五次自殺,我想這或許便是最精彩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