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證明》讀後感大綱

《證明》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證明吧,當我們要想證明某個事實是真的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出具證明。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證明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證明》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證明》讀後感

《證明》讀後感1

記得小時候,作爲一個小孩子,我常常對未來充滿癡癡地幻想,那真是心有多大,夢就有多大。哈佛這兩個字,自然早早紮根於我的腦海裏。時光飛逝,經過十多年的奮鬥,現在,我最終與哈佛無緣。平凡人一個,唉,安分的做一個平凡的大學生吧。哈佛,我也就在夢中與你邂逅吧。

相信哈佛這兩個字對天下的學子們,都有無限的魔力,這兩個字與我,雖不至於令我魂牽夢繞,拿出懸樑刺股的決心向其發起衝擊,但是,同樣的,在我心裏,這兩個字,分外神聖,分外高大.

哈佛的諾貝爾獎得主33位,美國總統7位。

哈佛爲何如此偉大,如此傑出?

在我看完《哈佛的證明》後,我略微有了一點想法。

首先來講一個故事。當年泰坦尼克號的悲劇發生時,遊客們都拼命涌向救生船,但是,偏有一個青年,逆着人潮,奮力返回船艙,僅僅爲了搶救一本培根的散文集。這個青年,叫威德納。最終,他和散文集一起永眠於冰冷的海水中。這個愛書如命的青年便是哈佛的學生。

故事沒有結束。在這之後,威德納的母親,也就是泰坦尼克號那位倖存的老太太,以她兒子的名義向哈佛捐贈了一個圖書館。而這座圖書館,是哈佛最大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研究圖書館,僅圖書就有345萬多冊。

哈佛的祕密就在這故事裏。

哈佛的校徽上,那幾個拉丁字母,意思是真理,這是哈佛的校訓。

哈佛沒有宏偉的高樓大廈,只有新英格蘭的紅磚牆,和隱藏其間的100座圖書館。

隱匿於哈佛的紅磚牆間的,是一個有一個對真理和知識有着無限渴求的人,一羣思想豐富,心靈單純的人們。就是這樣的青春,高尚的靈魂,撐起了哈佛浩瀚的蒼穹。

知識對於他們,就如同空氣對於生命,沒有空氣,生命消逝。沒有知識,他們的靈魂死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他們最好的誓言。

哈佛的財富,不在於歷史悠久的建築,不在於那浩若星辰的藏書,而在於一個個人,以及他們身上傳承的精神。過去的輝煌,只能建成雕塑供我們瞻仰,而這羣青年,卻可以憑藉自己的雄心,走出哈佛,去開創未來,一個未知,充滿機遇,光明的未來。幾百年來,一代代的學子,匯成洪流,不斷涌向未知的洪荒,不斷流動,不斷生長,無數浪花的激盪,令世界震動。

書中描寫的一個個哈佛人,都是那樣的可愛,甚至當你去看病,那裏的醫生,即使高負荷的'工作後,仍然像見到熟人一樣地接待你,熱情,溫馨,給人一種在家的錯覺。當然,還有那裏的飯店老闆,與初次見面的你熱情寒暄,讓你都不好意思繼續矜持下去。哈佛整一個火紅的太陽,包裹住靠近它的人們,給以他們溫暖與力量。

其實,哈佛最令我動容的一點,不是產生了多少諾貝爾獎得主,而是那一百座圖書館!

一個大學,居然可以擁有一百座圖書館啊!呵呵,我無法想象,當被這些圖書館包圍其中時,是否會有被淹沒在書海的感覺。走進圖書館,迎面撲來濃郁的書香,書架上,一本本書整齊的排列着,無聲地訴說繽紛的過往,只等你去發現。這真好似一個人飄蕩在茫茫的大海上,無力感是否會涌上心頭呢。但這感覺又有點特別,因爲,這無力中,肯定夾扎着相當的渴望。

今年初,當我第一次離開我從小成長的地方,第一次親眼體驗人生中的第一場雪時,我看到了一幅難以釋懷的畫面。

臨近期末,幾百個大學生,在圖書館大門開啓的一剎那,一擁而上,向門裏擠去。先前排隊的秩序,彷彿被圖書館大門瞬間吸食乾淨。我只看見,無數晃動的人頭,和發出吱吱響聲的在人流夾縫中左搖右晃的玻璃門。

我心想,平日裏冷冷清清的圖書館,此刻,是否消受得了這突如其來的幸福。

白雪紛紛,那天清晨,我瞥見了我的百年母校蹣跚的背影。

我不禁要問,爲什麼哈佛沒有在中國,或者說,在中國,爲什麼沒有像哈佛這樣的學府,這樣的一個讓知識生長的最佳土壤。

今日,《哈佛的證明》給了我回答。

《證明》讀後感2

這本是松本清張的短篇集,共收錄短篇小說四篇。

其中《證明》與《新開發的區域》發表於1969年,《密宗律仙教》發表於1970年,《留守宅事件》發表於1971年。這段時間正值戰後日本經濟騰飛。經濟的蓬勃發展往往伴隨着社會的亂象。

今天讀完了第一篇《證明》。

故事講述信夫爲文學夢辭去公職,專心在家寫作,可作品始終不獲承認。

‘’屢屢失敗而產生的沮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焦灼,以及與社會隔絕的宅男生活,令他的情緒如過山車一般。”

生活長期脫離社會,加上一直無法在文壇展露頭腳的挫敗感,使得信夫把怨氣都撒在妻子久美子身上。

他會拷問久美子的行蹤,甚至在牀上時,把久美子當作自己發泄憤懣的工具。

當初久美子爲了支持丈夫追尋文學夢而重入職場,用自己一個人的薪水支撐家庭。對信夫種種乖張的行爲久美子始終在忍耐。

後來久美子出軌平井忠二,而且越陷越深。她是把在自己丈夫那裏得不到和付不出的愛都寄託在了平井忠二身上。

當久美子知道自己只是平井忠二衆多女伴中的一個,她的內心痛苦異常。

信夫因爲不堪忍受自己在文學創作道路上的持續失敗而自殺。久美子發現信夫的屍體後,先去殺了平井忠二,然後將現場僞造成信夫殺掉平井忠二後自殺的樣子。這是久美子的復仇。

犯罪現場僞造得極爲成功,久美子也向警察坦誠自己出軌於平井中二,這成爲了警察眼中信夫殺人後自殺的理由。

一個月後,逃脫了法律制裁的久美子自殺。

久美子的出軌對象平井忠二,是佛學家兼隨筆作家。松本清張安排這樣的社會身份給他,可真是莫大的諷刺。

平井中二主動勾引久美子,是因爲他看出了久美子對自己的欽慕以及久美子家庭的裂縫。於是他趁虛而入。偏偏又不是真的愛久美子,身邊被他迷惑的女子大把。佛學家不是應該清心寡慾麼,平井中二卻一邊“研究佛學”,一邊在酒池肉林裏肆無忌憚。

還有故事裏的畫家守山嘉一。松本清張說他曾在巴黎生活了十五年,在日本是頗有名氣的油畫家,擅長評論以女性身體爲題材的各種繪畫,活躍於日本各大論壇、講座以及媒體,五十八歲的他在業界既有知名度,又有威望。

然後本來談工作的見面,守山嘉一卻把久美子約到了高級餐廳,在知道了久美子已婚之後更是大開黃腔。擺明了就是在引誘久美子。

守山嘉一之所以最終沒有對久美子下手的原因,無法是因爲他意識到久美子的丈夫是一個善妒的丈夫,他只是不想給自己享樂的生活找麻煩罷了。

再回頭看一看久美子的丈夫信夫。

他有自己的文學夢,可是卻因爲沒有背景,不會討好編輯,就算有相當的實力,卻永遠無法出頭。讓那些比自己年輕,對文學幾乎一無所知的年輕編輯訓斥,爲了不得罪人,將自己的作品按照編輯的意見改得面目全非。

一直到死,信夫都只是一個空有夢想,被人玩弄的角色。

是什麼讓有夢想有實力的人永無出頭之日,是什麼讓沽名釣譽淫人妻女的人炙手可熱?

我真希望久美子沒有自殺。

活下來,從此變強大。我希望她可以變成《黑色皮革記事本》裏的原口元子,獨自迎戰所有的敵人。我甚至希望她可以變成《白夜行》裏的西本雪穗,去痛快地復仇!

久美子從來沒有爲自己活過。

信夫還在做公職的時候,她在家裏照顧信夫的起居。信夫爲了夢想辭去公職,她就重新工作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擔。信夫體貼,她沒有享受,信夫暴虐,她只是忍受。爲了逃避家庭的壓抑,她落入平井中二的陷阱,成了對方衆多情人中的一個。她痛苦,然而平井中二又怎麼會爲了她放棄其他到手的女人。

然而久美子不是原口元子,也不是西本雪穗,她做不到獨自迎戰整個社會的惡意,也沒辦法向所有人復仇。

她的復仇好像流星,閃耀一刻後就墜落。

是什麼讓有夢想有實力的人永無出頭之日,是什麼讓沽名釣譽淫人妻女的人炙手可熱?又是什麼,讓美麗、隱忍、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的人只有死路一條?

久美子死了。我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