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大綱

《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1

社會不只是靠經濟發展就可以實現總體發展目標的,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但是沒有相應的文化發展,整個社會是得不到提升的,只有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發展了文化,社會才能進步。我們要把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聯繫起來,只有繼承了傳統文化,纔能有本民族的特色。與西方文化相比,以人爲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個最重要的特徵。《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一書的作者樓宇烈,從百年來對傳統文化的誤讀開始,爲我們講述了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傳統文化視野下的人和自然,並且爲我們指出了在經濟全球化信息交流更加快捷的現代,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如何與世界接軌。就像書中說的那樣,讀書與做人應該寫成讀書等於做人。清初學者陸隴其說過,讀書做人不是兩件事,將所讀之後,句句落實到自己身上,便是做人之法,如此方叫得讀書。爲了提高自身修養而讀書的人,不見得不重視文章的章句,只是更看重文章內在的思想。讀書的第一個目的是通曉人道,明白事理。通曉人道即要懂得怎樣做人。讓孩子學習《弟子規》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弟子規》中講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言行舉止規範。讓我很欣喜的是現在很多的幼教中都添加了國學課程,而我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去參加國學課程,並不是爲了單純讓孩子去參加那種國學的朗朗上口的表演,而是希望這一代可以從少年兒童時期就開始養成好的習慣。從我和孩子一起學習《弟子規》後,我更加覺得,這並不僅是對弟子講的,每個人都應該按照書中所講的道理去做,身體力行,日積月累,人的氣質會發生變化,人格會不斷地完善。與西方文化相比,以人爲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個最重要的特徵。

中國家庭、社會秩序的維護都是靠道德的自覺自律,以人爲本的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一項重要貢獻。中國傳統的生命觀是:生命是一代一代相延續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這有血脈的聯繫,彼此都是有責任、義務的,我們是要自覺自願地來遵守倫理規則的。中國傳統的生命觀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從小家到大家,從小家庭到大家族,從大家族到家鄉,再從家鄉到國家都是一個整體。我的父親是南方人,17歲的時候入伍踏上了北方這一片土地,從此開始了他四十年的軍人生涯,找了一個北方的媳婦有了我這個唯一的孩子。因爲工作的關係,父親不能過年回老家,但是每到年夜飯在我們家的餐桌上總是會有兩道南方特色的菜,紅燒鯉魚和肉餡元宵。當時的我並不理解這兩道菜對父親意味着什麼,直到父親去世後,又到過年時,接到來自南方爺爺奶奶的電話。他們問我,過年有沒有吃紅燒鯉魚和肉餡元宵時,我才理解那種心酸,那兩道菜並不僅僅是果腹的食物,那是能夠找到我的根的強烈歸屬感的菜,是我與家鄉親人聯繫的紐帶,讓我深刻地記得我和家鄉是不可分離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基點是建立在珍重自然的基礎上的,自然,即事物的本然狀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從直觀直覺入手的,中國文化注重思維方式的本然狀態。通過實踐來看我們的思想那會更生動,而中醫就是傳統文化的具體實踐者。中醫把人看作一個整體,而不是僅僅看病的,生命因中正和平而產生,延續是中醫最核心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於術數”即要選擇保養身心的好方法,又要有正確的理念去指導養生。年前的時候由於上火得了急性扁桃體炎,爲了更快地消炎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打吊瓶。期間一個大學同學前來探望,用她新學的中醫知識給我好好地上了一課。

記得在大學時期她體質特別差,冬天的時候手就沒有暖和過,最近她迷上了中醫,並且報了一個初級的中醫課程班,在認認真真地從基礎學起,用她的話說調比治更重要。聽說了我的症狀後立即翻書找到一個小藥方,我記得特別清楚那個藥方一共才需要13.9元的藥材,配起來可以喝三天,關鍵是喝起來味道還不錯,效果也明顯。她對我這麼輕易地使用抗生素表示了極大的不滿,如果開始依賴抗生素那麼人就會失去自我修復的能力,正如樓宇烈在書中所說,我們的確要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這給了我很大的啓發。現在在兒童醫院裏,中醫兒科的熱度明顯升高,這代表的是人們思想的轉變,因爲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家長開始重視從孩子的根本來調理治療,而不是簡單地用抗生素去求快,而且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更加認可我們的中醫,甚至我們應該稱之爲國醫。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人文顯得格外重要,因爲人文文化是起引領作用的,它指明科技文化發展的方向。如果沒有人文文化的引領,科技文化就像一匹脫了繮的野馬一樣,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去。因爲有人文文化纔會讓我們不至於淪爲物質生活的奴隸。科技文化確實可以改善物質生活,但它不能解決精神層面的生活需求。中國要堅持人文文化,並用人文文化來彌補科技文化的不足、缺失,這對整個人類來講,都是重大的文化貢獻!

  《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2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度,無數文化和經典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值得我們去學習,而人人都要做的,那便是,傳承。

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說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爲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鬆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橫眉冷對的魯迅……他們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浩然正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外不衰執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氣質。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詩《正氣歌》以其浩然正氣與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氣”鬥,共產主義者李大釗“要爲人間留正氣”大義凜然犧牲在張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詩人朱自清臨終前雖貧病交加,以其浩然正氣餓死不領美國糧。傳承,在這些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見證。

文物是民族文化的象徵,是一段歷史的記憶。商朝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代表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秦始皇的兵馬俑則是君王的追求與宏大的志向。在觀賞中,我們看懂了文化,但有些文物更需要我們對文化的保護,八國聯軍侵華洗劫並燒燬了圓明園後,近年來不少愛國人士本着對文化的保護正在追討十二生肖首,歷史讓我們銘記,時刻敦促我們對人生責任與義務的正確認知。

回望歷史,明確自身責任。唐太宗曾說:“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歷史的存在,更多的是來時刻警示我們,以古比今,明確時代青年的責任。王昭君嫁至匈奴爲和解漢匈關係,維護和平;張騫通西域爲促進民族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繁榮;鑑真東渡,鄭和下西洋也都是爲傳播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歷史中,每個人都承擔着時代的責任,無論爲民族還是國家,都是我們所景仰的。或許我們在這一秒承擔了一定的責任,下一秒就會改變甚至民族或國家的命運。正如魯迅先生曾說:“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然而,要承擔遠方的責任,首先還是要明確歷史責任,不斷提升人生的價值感和使命感。

中華文化,需要我們傳承。偉大的愛國主義,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這一切,都是我們值得學習並傳頌的。倘若沒有盡到歷史賦予的責任,傳承便會隨時間一起慢慢流逝掉;傳承文化,便是夯實人生大廈必不可缺的基石;傳承文化,品悟生命的意義,爲了民族的美好未來奠基。

  《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3

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獨具特色的精神風貌。想到中國,我心中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什麼尊老愛幼,什麼執著追求,都是我們中華兒女的代名詞。風流人物、九州風景、民間故事、藝術符號、八方習俗、文學瑰寶……都反映了我國的傳統與改革。我沉浸在這一則則故事裏,猶如置身於廣大的海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記載了許許多多,有神話、有歷史、有藝術、有瑰寶……其間我最喜愛那美輪美奐的民間故事。那牛郎不顧那洶涌奔流的銀河,同兒女拿起糞瓢去舀那天河的水。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們那堅強而執着的愛情,感動了皇母娘娘,終於允許他們相見一次。這讓我想起一句話:把愛情去掉一個字,那就是愛。是啊,這就是純真而堅韌的愛啊!梁山伯與祝英臺到死都要相見,在墳墓裏化作一對鴛鴦鳥,飛到高高的樹上去了。那扯下的裙角,化作蝴蝶,也化作心裏沉澱的愛意了。

如此美麗的愛情,如此純真的愛,也值得我爲之感動。但還是文學瑰寶更對我的胃口。我同書本一起探討誰纔是《三國演義》的“一號人物”。《三國演義》我看過,但不過草草翻了一下而已,根本不記得什麼“計”。這個故事裏卻貶低諸葛亮,擡高反派曹操的身價。其實也不算是貶低擡高,事實證明就是這樣。諸葛亮表面謙虛內心卻十分狂傲,不但編造歌謠搞當地個人崇拜,還廣告揚名,即使屬下是個能人,他也認爲那不過是弱智。反而曹操卻真實得多,他是一個生來就有領袖能力的人,也是個浪漫主義者,他乾的那些壞事,也多半是“不得不”的。我們很多人都認爲周瑜氣量小,心胸狹窄,恨不得殺死處處都勝過他的諸葛亮,就是教科書也是這樣說。其實並非如此。殺諸葛亮是爲了護國家的安全,是替大衆着想。這樣一分析,我想你也改變了傳統的看法吧。

九州風景也是美麗的很。天空灰濛濛的一片,連火紅的果實也沾染上了一絲素白,草尖上幾滴霧氣凝成的水珠,映出遠處朦朧的山峯。走在這樣的霧裏,連衣服都會溼淋淋的。這樣輕幽淡雅的風景,無不顯露出中華秀麗的自然風光。

這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是令人興奮難以忘懷啊!

  《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4

文化無疑是一個高頻率使用詞語。但究竟何爲文化,少有人能說得清楚。再進一步講,中國文化的精神是什麼,更是很難說清。張岱年先生與弟子程宜山博士的《中國文化精神》一書,則試圖從中西比較的角度出發,將這些文化問題講個明白。

文化定義的中西之辨

在世界文化研究史上,曾發生過一場文化(culture)與文明(civilization)的詞義之爭。英美學者在指稱文化時,常常用文明這個詞,但是德國學者則常常使用文化這個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咬文嚼字的爭論,實則體現了西方文化研究中兩種對立的傳統:即英美的實證社會學傳統和德國的歷史哲學傳統。在實證社會學傳統的研究者看來,文化就是人類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而歷史哲學傳統的研究者認爲,文化是一種以生命或生活爲本位的活的東西,或者說是生活的樣態,他們認爲文化的形態化、制度化、模式化正意味着文化的死亡,因此也就有“文化是活着的文明,文明是死了的文化”的觀點。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是“文治與教化”之意,西漢的劉向曰:“凡武之光,爲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晉束皙說:“文化內輯,武功外悠。”不難看出,文化不僅是一種在人本身和身外自然的基礎上不斷創造的過程,而且是人不斷從動物狀態中提升出來的過程。通俗地講,文化是“文”與“化”的合稱,如果“文”不能影響、教化、感化人類的心靈,給人精神性的啓迪,那就不能成爲“文化”。比如,自然界中的一座山,本身是沒有文化的,可文人對山進行讚美寫成優美的詩句,並給人帶來美的感受與啓迪,那麼自然中的這座山,就賦予了文化的意蘊。此書對文化如此定義:“文化是人類在處理人和世界關係中,所採取的精神生活與實踐活動的方式及其創造出來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活動方式與活動成果的辯證統一。”書中探討中國文化精神時,基本上也是在這個定義的基礎之上拓展開來。也許,並不是所有的學者都贊同這個定義,可是對此定義中提到的`物質、精神等關鍵要素,想必不會提出強烈的質疑。

文化精神的中西之異

任何一種文化能持續發展,必然有着特定的精神作爲支撐。文化失去了精神,就如同失去了靈魂。何爲中國文化精神?這又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此書中,張岱年和他的弟子把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歸納爲四點。一是剛健有爲,這涵蓋了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兩個方面。二是和與中,其思想主要是解決人與人的關係,包括民族關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人倫關係。三是崇德利用,主要是解決人自身的關係,即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關係。四是天人協調,其精神是解決人與自然的關係。如果對這四種基本精神進行重要性的排序,那麼天人協調的精神,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今天,唯有進行橫向比較,才能更清晰地認識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書中認爲,中西文化精神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人與自然關係的認知方面。中國文化比較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而西方文化則強調征服自然、戰勝自然。

中國傳統文化何去何從

中國傳統文化曾經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是自15世紀以後逐漸衰微,特別是“五四運動”之後,有人認爲中國傳統文化嚴重阻礙了中國步入現代化的歷程。這種論調雖然偏激,可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是客觀存在的。至於最主要的缺陷,張岱年在書中認爲:那就是缺乏實證科學的文化傳統。它具體表現在人們重整體輕分析、重直覺輕知解、重關係輕實體、重實用輕理論。這對於以分析、知解、實體和公理化體系爲特點的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顯然是不利的。另外,中國古代強調“天地一體”“變化日新”,其許多結論與支配近代自然科學的“理學自然觀”格格不入。這裏要指出,中國人缺少實證科學的傳統,並不意味着中國就沒有科學技術。比如,當前很多人都套用西方科學的標準,認爲中醫藥學不是科學,原因是中醫藥學不能把病理說清楚,中醫藥學中的“穴位”“脈象”“養氣”“食補”等學說,在西醫科學中根本就不存在,也沒有“科學”根據。然而,中醫藥學在治療各種疾病方面,發揮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們不能因爲中國缺少實證科學的文化傳統,就徹底否認了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盲從或者貶損中國傳統文化的兩種極端,必須引起警惕。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該何去何從?筆者認爲,一方面要充分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將世界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爲我所用,正可謂古爲今用、洋爲中用,真正做到美美與共。中國傳統文化之探索,是一條沒有止境的道路,無論世界變化的節奏有多快,作爲中國人,永遠都可以從中汲取力量。

  《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5

弘揚中華美德,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講究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它不僅反映一個人的教養,還反映一個社會的精神風貌。

做一個文明禮貌的人首先反映在語言上。中國有一句諺語:“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謙虛恭敬,文明高壓的語言不僅可以反映個人的優秀品質,還可以影響他人,淨化社會。但是還有很多人傲慢無禮,說話粗野低俗,這樣不僅說明個人缺少教養,有很容易成爲惹是生非的禍端。所以我們要學會禮貌用語,簡單的禮貌用語有“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禮貌用語,做一個文明的接班人。

做一個文明禮貌的人還體現在行爲中,而我們的行爲應該是謙虛、恭敬、彬彬有禮的。一個人的文明行爲反映了其品德修養。赫爾岑說過:“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基本的文明禮貌行爲有:遇見他人時,禮貌地點點頭或問候;與人分別時,禮貌告別;遇到老弱病殘孕者主動讓座並給予幫助;等等。我們的行爲要文明,要做一個文明的接班人。

我國的周恩來總理,擁有者恰到好處、堪稱完美的交外禮儀,爲外國友人稱道,“他甚至被馬歇爾稱爲:世界一流的外交官。”一天,周恩來總理前去機場送別外賓。機場上,賓主雙方親切握手、擁抱、告別。目送外賓進了飛機艙門後,部分隨行人員準備離開,三三兩兩往大門走去。周總理本來正滿面春風地站立着,靜等氣機升空,可回頭一看,臉色大變。但他馬上控制了自己的情緒,吩咐身邊的祕書把撤去的隨行人員叫回來。周總理始終筆直站立,目視飛機起飛,漸漸遠去。隨後,周總理轉過身來,對那先失禮的隨行人員所:“客人還沒走,機場已經沒人了,人家會在嗎想?你們是不是不懂得外交禮節?那好我來給你們上課。”周總理聲音不高不低,說話不緊不慢,講起了基本的外交禮節,“按外交禮儀”,主人不但要送外賓登機,還要靜候飛機起飛,飛機起飛後也不能馬上離開,因爲飛機還要在飛機場上空繞圈。”

周總理待人接物的真誠,謙遜與禮貌,贏得了國內外人人民的愛戴和敬仰。周總理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該向周總理學習,學習他的文明,他的禮儀,這樣才無愧於“禮儀之邦”的美德。

我們青少年更應該意識到文明的美和重要。在我們的校園裏,有着許多不文明,不和諧的現象,校道上,垃圾隨處可見,不文明的語言也不絕於耳,在花園裏,有的同學爲少走幾步路而直接從草坪上踏過。可見,創建文明、和諧的校園需要我們每一位同學提高文明意識;做一個文明的接班人。

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還會來;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不是金錢來衡量的;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徹徹底底地失敗了,因爲你已經忘記了做人的準則。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有文明,有禮貌的接班人,每天都與古人的智慧碰撞,學習古人的禮儀,以弘揚中華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