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帝國的神話》有感大綱

讀《帝國的神話》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讀完《帝國的神話——盛唐一百三十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要是能重來這個題目也早就想好了,然而遲遲沒有落筆,確切地講是不敢落筆,因爲要寫的是唐朝,我心中最神聖的那段歷史。不敢寫,生怕自己的文字配不上五千年中最輝煌的一頁。直到此刻才真切地體會到李白麪對黃鶴樓上崔顥的千古絕響的那般敬畏。“眼前有景道不得,爲有崔詩在上頭”,而面對盛唐,我亦如此敬畏,如此渺小。

讀《帝國的神話》有感

這本書的作者是吳蔚,一位穿梭於歷史縫隙的作家。她總能用獨特額創作嗅覺捕捉歷史的細節,以獨特的視角和方式寫歷史,懸疑小說如此,敘述事實也是如此。

《帝國的神話》從隋文帝楊堅開始寫起,由武德、貞觀至開元、天寶,描繪了盛唐(含武周)一百多年的壯麗畫卷。其間靈活運用插敘的手法,把人物關係、事件脈絡、奇聞軼事融入史實之中,洋洋灑灑,蔚爲大觀。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京杭大運河、玄武門之變、文成公主入藏等人物事件,還囊括了長安城變遷、宮殿坊市建造、與西域各國邦交關係等細微描寫,讓我對盛唐氣象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和學習。

幾年前,李榮浩的一首《李白》迅速流行,我覺得用“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這句歌詞形容我的古人夢再貼切不過了。要是能重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有人選民國,在風雲變幻中領略時勢造英雄的風采;有人選秦漢,感受駝鈴古道絲綢路、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壯闊;而我一定會選擇唐朝,那個神話般的帝國。就用這個題目寫些文字,聊表我對唐朝無限仰慕和神往之萬一吧!

盛唐印記之一:融合

經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長期分裂割據,戰火頻仍的中原大地終於在隋唐時期安定了下來。隋二世而亡,入2曇花一現般短暫。唐則成了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統王朝。

然而長期的動亂也並非全無好處。書中,吳蔚開篇就介紹了西魏、北齊、北周等少數民族政權的更替以及獨孤信、李虎、宇文泰、楊堅作爲柱國將軍的顯赫歷史,可以說無論是隋還是唐,都是民族融合的`產物,都有少入民族的血統。少數民族對中原漢民族的衝擊和挑戰加快了各方面的融合,那個時代是一個大融合的時代,促進了多元發展和血緣改善。讓尚武精神和淳樸民風在民族文化中留下永恆的印記。

民族融合推動着文化的發展和融合,大唐的文化無疑是中華民族文化中最燦爛的瑰寶。道教首次作爲國教登上歷史舞臺,佛教也有了寬容的發展空間,鑑真東渡、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藏等都成爲佛教中廣爲流傳的佳話;李杜劉白的詩詞文章,龍門莫高的雕塑壁畫、歐柳顏張的龍飛鳳舞、畫聖道子的翎毛丹青……中國歷史進入第一個全盛時期,大唐以其強大的國力和博大的胸懷吸引着各國遣唐使來華留學,直到如今,日本、朝鮮還都看得到唐朝的影子。近代中國“師夷長技以自強”,唐代的中國就是世界之師啊!

正如書中提到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如此光耀萬邦,流芳千載的煌煌大唐,讓我怎能不心馳神往?

盛唐印記之二:長安

西周的鎬京,大秦的咸陽,漢唐的長安。

幾千年的滄桑興衰給我們留下了一座印記之城——西安,我更喜歡叫它長安,因爲它承載着長治久安的希冀,承載着大唐的血脈。

絲綢之路的繁盛帶動國際交流的深入,使長安成爲當時世界最大的國際化都市。在唐代的長安城,你能看到日本、高麗的遣唐使,波斯、大食的商人,于闐、龜茲的寶馬,天竺的蛇舞,佛教、伊斯蘭教的信徒,他們被長安的魅力吸引,被盛唐的氣象吸引,同尊一個“天可汗”。

去過兩次西安,執念地追尋長安的影子。在古城區東坊西市的街道中,你依然能依稀看出“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的佈局,從而驚歎宇文愷的匠心獨運;在驪山半腰俯瞰華清池,你彷彿看到“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佳人倩影,從而感嘆楊玉環的恩寵無限,李隆基的帝王風流;在雁塔廣場上信步徐行,你能想到“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名士風采,從而感受文人學子金榜高中的欣喜;你能想到“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豪邁,從而折服於李白的浪漫詩情;在古城牆上憑欄遠眺,你能看到今天與一千多年前的盛唐一樣萬家燈火,關河寧定,河清海晏,四海承平,從而沐浴盛世中華。

這樣的長安,歷史與現實的融合、古老與現代的都市,帶着大唐脈搏的律動,煥發着不朽的時代生命。

盛唐印記之三:自信

我去過很多歷史博物館,無論哪裏,只要你走到唐代展區,眼前立刻變得色彩斑斕,氣勢恢宏起來。有唐三彩的駿馬、健壯的力士、婀娜的仕女、異域的使臣。每一件展品都表情豐富,色彩明豔,動作舒展,他們是活的,是燦爛的,是自信的。

自信源於國力強盛。唐代土地、人口、生產、水利、科技共同支撐起了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精兵良將開疆拓土,東至高麗、西至大食、南至交趾、北至遼東,大唐是疆域最大的中原王朝。西域四鎮的設立,大理、南詔、吐蕃、回紇、渤海、高麗的臣服,那時我們中國是真正的八方來賀,世界中心。

直到現在,唐朝的自信還影響着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在海外,我們都叫“唐人”;論傳統,我們都穿“唐裝”;中國人,我們都背唐詩……唐朝的強大與自信是每一箇中國人心底的驕傲。唐朝的自信是骨子裏的自信,是文化的自信,更是文明的自信。今天我們講文化自信,要的就是唐朝的自信,一種強盛、包容、泱泱中華、正道滄桑的自信。

文章的最後,我寫一首小詩,寫給唐朝,也寫給每一個渴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續寫盛唐輝煌的中國人:

千載中華自泱泱,十億堯舜慕盛唐。後起兒女多努力,中華復興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