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時間移民》讀後感

《時間移民》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時間移民》讀後感1

《三體》之後第一次讀劉慈欣的小說,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大劉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文字體系,將人文歷史和硬科學糅合在一起,爲讀者帶來思維上的衝擊。甚至,部分場景讓你細思極恐,所謂的“幻想”其實離我們很近。他善於運用從具體到抽象的寫作方式,把浩瀚雨中的萬物都變成了隨時可以捨棄的塵埃和慧尾。“對這樣一種赤裸裸的數學真理,對於習慣了模糊處理的中國人來說,無疑像是吞下一根魚刺。”

《時間移民》讀後感

他的語言時而刻薄:面在進行搜查時他被帶回家一次,當時妻子和女兒都在家,他向女兒伸出手去,孩子厭惡地驚叫一聲,撲在媽媽的懷裏縮到牆角,她們投向自己的那種目光他只見過一次,那是一天早晨,他發現放在衣櫃下的捕鼠夾夾住了一隻老鼠,他拿起夾子讓她們看那隻死老鼠……

時而冷靜:我們基本上被自己所知道的歷史騙了。那些名垂青史的英雄,有一大半是卑鄙的騙子和陰謀家,用他們的權勢爲自己樹碑立傳且成功了;而那些爲正義和真理獻身的人,三分之二都默默地慘死在歷史的塵埃中,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剩下的三分之一則在強有力的誣陷下遺臭萬年,就像現在宋誠的命運;他們中只有極少數的人得到了歷史正確的記憶,其比例連冰山的一角都不到。”

有時又從上帝視角看向人類:偉大的'鏡像時代將到來,全人類將面對着一面鏡子,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能在鏡像中精確地查到,沒有任何罪行可以隱藏,每一個有罪之人,都不可避免地面臨最後審判,那是沒有黑暗的時代,陽光將普照到每個角落,人類社會將變得水晶般純潔。

在時間旅行的故事裏,我們見證了移民衆生相。

《時間移民》讀後感2

時空尺度下個人存在變得無比渺小,原本的自我心靈的追求會變得毫無意義。過去乃至人類種族在整個時空的大背景裏都只變成了其中的一秒鐘。

物理學家或者愛好者眼裏,短暫而有限的種族歷史,就像木棍下挑逗的蛐蛐,沙灘上踢起的沙粒。這種極大與極小,帶來的巍峨宏偉迷茫追求失落希望諸多感受,令人沉醉。

相比於營養自身,這種犧牲自我而在人類知識歷史上開疆拓土的人,帶有一種相當濃烈的犧牲色彩。也盪漾着一種恢宏博大的智慧。無論知識和智慧,誰爲骨架,誰爲皮肉,都無法否認二者結合爲一,所謂的心靈和靈魂纔有了豐滿。

古人所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奇妙的吻合。以前講過,沒有知識的智慧總會顯得有些迷信。現在想說,沒有智慧的知識總是缺乏人性的溫度。

天地生萬物,陰陽相合,美妙。兼顧神性和人性,肉體與靈魂,知行合一。我驚訝的發現,釋儒道本就是一個東西。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時間移民》讀後感3

讀《時間移民》讓我知道了科學只是工具,探索沒有盡頭,我們擁有的只是我們所觸及的極其渺小的一部分。但我們可以遵循着科學的原則進行延伸和拓展,拓展從想象力開始,這方面科幻小說的作用尤其之大,甚至可以當做一種文明成長的先鋒動力。就像諾蘭導演的《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這樣的大片背後都有科學精神,使得整部電影遠不止電影故事的精彩和表現形式的美好。而在科幻之外,可能更是人性層面的思考,這纔是決定科學去向的關鍵。科技分爲天啓科技和修羅科技,前者讓我們愈發美好,而後者則是給我們帶來威脅,其本質在乎人性人心,當我們不再有隱私的時候該如何應對?改進人類基因的技術我們能否接受?一個個的問題就很扣入人心。科學有很多時候都是冰冷殘酷的,就看我們怎麼應對。在這個方面,作者劉慈欣就顯得很務實,豐富的想象力有着着陸的痕跡。

《時間移民》是作者劉慈欣二十餘年創造的精華。在這本書中劉慈欣構造了未來世界人類最神奇的可能性。故事講述了由於環境惡劣化和人口壓力,地球政府決定派出遠征隊伍,選取25歲以下的人類成員向未來移民,移民隊伍進行了多次停留,但每一次的停留,那裏的環境也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最後一次的航程“移民大使”把時間鎖在了未來1100年,在這個時間裏,地球恢復了原始生態,人類開始了原始生活,開始了新文明的起點。

讀完這本書就好像親身經歷了一次時間的移民,從過去到未來,想象力帶着科學的翅膀,就有了飛翔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