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大綱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杭有湖兮,名之西湖

西子湖畔,兩三行人。

我猜想現在並不是來這兒的最好時節。正值五月,陽光微灼。初夏的粉蓮尚未長開,全然無了六月的旺盛豔麗。

漫步北山街口,不難想象得出南宋的杭城是極盡怎樣的富麗堂皇,實在是稱得上"一步一風景,一景一傳說"的美譽。

"沒有了西湖,杭州也將不復存在。"

第一次接觸這個名字,是在小學的文化課上。還不識字,用不標準的拼音念出蘇東坡三個字,然後慢慢會一筆一劃地寫在紙上。

蘇東坡作爲詩人,文采驚世;作爲朝臣,憂國憂民。或者可以說,在蘇東坡後,纔有了容光煥發的西湖,纔有了極度奢華的南宋國都,纔有了許仙白蛇的傳說。

我很難忘記結局並不圓滿的故事。漫無目的地走到堤邊,在這裏可以看見斷橋,可以看到雷峯塔。總是驚豔於她的一襲素衣,驚歎於她的爲愛癡迷,惋惜於她的百年孤獨。

寺廟晚鐘

"衰的,靜的,冷的,是吳山廟;榮的,動的,熱的,是學校。"

搬家前,我並不在這座校舍裏。

記憶稍有些模糊了。大概是很久以前,還在老家的時候,住在一條小巷子裏。

巷裏的人並不多,所以鄰里都互相認識。巷裏有間小校舍,說是校舍其實有些誇大了,實際上也只有七八個五六歲的孩童和一個老校長。

校舍挨着座寺廟。同樣也很簡陋,廟沒有名字,只有四五個僧人。校長和僧人是老友,得空就去看看。

說來也奇怪,校舍是沒有散學鈴聲的。幾個學生掐時間掐得極準確,一到點上,老校長正搖頭晃腦講得興致正高,"唰唰"就閃個沒影。老校長自然是信不過我們的,請了隔壁的老僧整點撞鐘。不過結果還是差不太多,老校長講得唾沫橫飛,少得可憐的幾根頭髮甩來甩去,底下的學生鬧得起勁,紙飛機飛來飛去。"噹噹噹"一陣響後,學舍又只剩了老頭兒一人。

那段時間我一直期待着寺廟震耳的晚鐘聲響起來。整一天寂靜的寺廟因爲晚鐘聲熱鬧了起來,清脆的木魚聲,和尚唸經的聲音,寺廟因爲這變得稍顯活力了些。

讀到餘秋雨先生書裏的這篇寺廟,突然想起了很多。

西出陽關

"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沒有被吞食、被遮蔽,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扎扎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

讀了書中的《陽關雪》,突然叫人想去大漠看看。想去親眼見見王維詩中心心念念着的故土,無數將士的白骨安息之地。

"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峯如浪。"

長途跋涉的飢寒,進退兩難的大漠,對故人的極度思念,造就了將士們心頭的哀音。但卻那樣從容。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猶是這種豪放,不得不使人歎服於唐人的微笑。

胡笳和羌笛的合奏,自然渾厚,奪人心魄。漸漸被朔風吞沒,消逝於一個民族風塵的歷史中。空留如潮的沙海、微涼的雪。

回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是還要下雪。

讀《文化苦旅》有感2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在學生時代,我就已經知道這本書,我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對這本書十分推崇,但是不知爲何,我一直沒有機會讀到這本書。今年,女兒五年級了,她的語文老師推薦孩子們讀這本書,女兒讀完後跟我說這本書真的很好看,強烈建議我讀一讀。終於,我翻開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終於享受到了餘秋雨先生給我們提供的這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國之旅。從莫高窟到道士塔,從荒無人煙的西域到人間天堂蘇杭,作者的足跡遍佈了大半個中國。餘先生喜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體現出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因而飽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憂患意識。作者在開篇寫自己遊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的經歷,由己及人,寫出了當今人們骨子裏對“詩”的追尋,歸根溯源,便是人們的歷史文化情結。

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蘊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摸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正如作者在本書序言中所說: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興許我一輩子也做不到行萬里路,但我願意在時間的荒野裏,靜靜閱讀此書。於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嘗不是一場文化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3

日本的敦煌學研究家用沉重的語調在敦煌石窟門前說:“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而在場的聽到了這句話的中國學者們並沒有太大的激動,而是默默的退了出去,在王道士的圓寂塔前,相對無言。——題記

餘秋雨對文化總是有着別樣的情感,他用自己的足跡來向世人闡釋着那不朽的,穿越了千年的文化情結。他用近幾年的心血澆鑄着《文化苦旅》,用鏗鏘的文字表達了華夏民族文化歷經的的滄桑。經歷了多少的苦難,那民族的瑰寶傳至今天,完好無損的又有幾個?那西子湖畔的一代名妓蘇小小,那擁有通天本領卻想成人的白娘娘,那充滿了傳奇色彩的雷峯塔,那寧波月湖西岸擁有濃厚文化色彩的天一閣······他們無一不爲世人傳頌。

似乎是被這寓意深刻的書名所慟,所以便時時翻閱,哪怕年幼的我對裏面的涵義十分懵懂,但並不影響我從那簡單的字詞中讀出那由內心噴射出的怒火,那對文化深沉的愛戀。記憶中感觸最深刻的是裏面的《道士塔》一文。或許是因爲心生哀慼,對那來自遠方,夾雜着血與淚的哭泣感同身受。餘秋雨化身爲憤怒的河濤,控訴着那敗壞了莫高窟文化傳承的無知道士王圓籙,控訴着他僅僅爲了幾枚銀元,便將無價的文明賣給了外國人的無知行徑。

王道士原本是一個知識匱乏的農民,當上道士後便掌管了敦煌石窟。他因爲嫌棄壁洞太過昏暗,竟用石灰將那自遠古流傳下的筆畫逐一掩蓋,將大能的著作永遠埋在了慘白的石灰裏,再不得重見天日。他講那一個個形態逼真的少女飛天雕塑鑿毀,想要改成佛像,最後變得不倫不類。記得最深的一句話是:“我好恨!”這是餘秋雨有心而生的吶喊。他恨自己生不逢時,沒有在那時阻止王圓籙愚蠢的行爲,恨那時的官吏有眼無珠,錯把珍珠當魚目,再把文獻押運歸京時,隨意糟蹋,以至於最後只留下稀稀落落幾本孤本。

猶記得初看到餘秋雨老師的憤慨時,我不以爲然,覺得不就是幾本書麼,丟了就丟了,反倒是那些飛天雕塑,實在是讓人遺憾!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明白了文化傳承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文明積澱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的根本,是一個民族發展壯大的基本。《文化苦旅》中所記載的,只是世界在變遷中所經歷的歲月中幾個遺憾的縮影。誰又能保證能正確的面對古物?甲骨文出土前,那些刻有信息的甲魚殼不也照樣被村民當作藥材賣給了藥鋪?爲了賣一個好價錢,他們便將那些個刻文一點一點的剔除,最後終是再也不見蹤跡。

其實,在當代社會,像王圓箻一樣的人有很多,那個在埃及已有3500年曆史的金字塔上刻下的“丁錦昊到此一遊”無疑給世界敲響了警鐘。在這個人類自以爲進步的時代,毀壞文物,斷送文化的行爲終究是令人心寒。那個刻字的孩子,留下的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7個字,他也葬送了我華夏泱泱大國,文明之都,禮儀之邦的形象,而丁錦昊的事例也引起了國人對我國現狀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這類事,並非個例!

重溫《文化苦旅》我彷徨了,那從古至今都未消逝的文化缺陷,是在向華夏的臉上抹黑。我想,作爲新中國的一份子,華夏未來的驕傲,我們應該尊重文物,尊重我們的文化傳承!自先秦時期的焚書坑儒,我國就流失了大量的典籍,將千年的文化積澱付之一炬,如今的我們,更該對那走過了艱辛大道的文化致敬。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曾記得在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推薦我們去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沒有好好去實踐過,今年暑假趁着學院的讀書月的動力就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涌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歷久彌新,生生不息。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悠悠五千年,浩浩文明史。若問古今同,莫忘語言一。博大厚渾,誕於孔子莊子,精妙含芳,李杜燦爛纖詩。黃沙漫卷絲綢路,難吞華語細細。駝鈴緩搖響中外,並隨華語襲襲。記否,塞北沙場,母語唱爲淚。記否,江湖草澤,母語吟爲詞。若留於異國,勿忘故鄉家族縷絲。縱漂泊流浪,豈離始祖民族咫尺。曾是跌跌撞撞,穿時空越歷史。衆湮沒,惟華語傳今日。國人口齒噙香,輕吐,托起廣博文藝。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尤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其中蘊含的韻味。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爲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天一閣”的描寫。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毫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而且讀書爲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爲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說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對我們來說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說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爲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銳的問題值得我們現代人去深思。

繼續往下說,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爲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應該得好好感謝他們父子兩爲中華文化瑰寶所作的貢獻,正是有了像他們這樣有民族歷史責任感才得以讓華夏文明代代相傳,一脈相連,經久不衰。

相比之下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婪官員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爲了個人的利益竟不惜犧牲整個國家民族的利益,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回想五千年的華夏很多文化瑰寶就是因爲這些人以賤價流失於海外,現在國家每年都要花鉅額資金從外國人手中買回來。哎,有時候想想真是國家的不幸,歷史的悲哀。咱們民族的瑰寶豈容他人踐踏呢?一直以來都蠻喜歡看《國寶檔案》,每當看到這些節目就有一股憤怒感,一方面爲國寶流失感到惋惜,一方面爲曾經那些盜賣國寶的人感到無比的厭惡和不屑。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婪官員,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他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行狀:我就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讀書時所崇尚的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爲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爲搓責和困難而放棄學業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5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認爲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現在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爲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爲,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着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着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脫不掉那悲劇性的結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爲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裏。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於執着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藉外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捲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爲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

讀《文化苦旅》有感6

《道士塔》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讀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覺卻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恨愚昧無知、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數不清的貪婪官員污吏,把珍貴的文物隨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們爲什麼不把密室得再隱蔽些、再牢固些,讓文物過一百年再重見天日,讓我國的研究者們好好地鑽研。

但無論如何,那滿滿實實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中國了。屬於中國的,只有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道士塔》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爲優秀,諷刺、反語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噴薄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銳的炊煙、一支載着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悽豔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羣爲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或許是想和王道士有個鮮明的對比,樂樽和尚僅僅因爲那一道金光燦爛,就要築窟造像,而且過了千百年,這裏真的成了佛教聖地,或者說文化勝地。各朝各代的文化精華都肆意在一樽樽精美的塑像上,於是匯成了色彩的長河、歷史的長河。再於是就散成了一種聚會、一種感召、一種狂歡、一種釋放、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

而現在在莫高窟,成千上萬的遊客是否只把莫高窟當成一處名勝、一處由前人開鑿後人欣賞的藝術殿堂,然後就輕飄飄地走過那10華里,絲毫不覺得勞累,對於歷朝歷代沉重的文化視而不見,那麼就把那些石像當成泥土堆好了。

《陽關雪》,“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們褪色的青衫裏,究竟藏着什麼法術呢?”其實哪有什麼法術,如果一定要說個答案,那我看兩字足矣:文化。這是人們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崇敬的表現。

那一座坍了大半的土墩,若不是因爲王維瀟灑地揮筆寫下了《渭城曲》,說不定早已溶解在時間裏,無影無蹤了。也就是因爲這一曲渭城,才使無數文人迎着寒雪烈日,來尋找土墩,尋找那個千年前穿過陽關的人,尋找千年後仍持之以恆卻不得不失落的唐朝文化。

這便是大唐,能包含一切美與醜、繁榮與衰敗。所以有了唐朝詩人的灑脫、肆意。但可惜唐朝是會結束的,於是經歷了五代的紛亂後,一切全變了。

“風雨天一閣”的藏書令人稱奇。在這裏我知道了天一閣是一個藏書樓,但實際上它已經成爲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範欽一生的心血需要他的子孫後代們用無私和奉獻來延續,需要他們有人義無返顧、別無他求地承擔起這艱苦的藏書事業,要麼只能讓一切都隨自己的生命煙消雲散,這本身就是對文化遺產的一種捍衛,這不由得不讓我們對此蒼老的屋宇和庭園倍加註目了。

在餘秋雨“西湖夢”一文中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西湖另外一個不被我所知的一面,林和靖這位以梅爲妻、以鶴爲子隱居孤山二十年,遠避官場與市囂看透一切的機智、狡黠的文人,一句“流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千古絕唱,然而,春去秋來,梅凋鶴老,剩下一堆梅瓣、鶴羽、象書籤一般,夾在民族精神的史冊上。

從他的“上海人”一文中,讓我們更加佩服他的生活和文化閱歷,他用大量的篇幅從各方面描寫了上海人,尖銳地刻畫了上海人的那種無法自拔、中國近代史開始以來的最尷尬的一羣,並引人思考撞出這種上海文明的契機。上海人、上海人的生活環境、上海的地理優勢是各具特色。上海文明,首先是一種精神文化的特徵,而對實際效益的精神估算卻又是另一心理品性,還有就是發端於國際交往、歷史的開放型文化追求,他們已經傾聽過來自黃土高原的悲愴壯歌,也已經領略過來自南疆海濱的輕快步履,將整個城市陷入思索之中,繼而又很深刻地指出如果要繼寫上海新歷史,關鍵是重朔新的上海人,“如果人們能夠從地理、空間上發現時間的意義,那就不難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他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X從那篇《五城記》,我更加了解了背靠一條黃河、腳踏一個宋代的開封和《清明上河圖》;只需六朝金粉就足以垂名千古的《石頭城》南京,何況它還有明清兩代的政治大潮,還有近代和現代的殷殷血火,展望氣可吞天的未來;還有羣山密佈的西南邊躲藏着一個“怕不辣”的成都,中國歷史文化的豐盈偏倉,茶館小吃與歷史一起細細咀嚼品嚐,等待着從深厚走向寬廣;風韻濃厚與清甜,座落在黃河上游邊的狹長古城,有着令人難以忘懷的牛肉麪與白蘭瓜,也在蘭州民風中迴盪,我們穿越千年無奈的高原時也會浮起一絲自豪;最後說的是廣州的花市,不管潮漲潮退、雲起雲落,始終悠悠然地把慶祝打扮得最爲誠實、最爲透徹,這些都讓我耳目一新,久久不忍合上我的書頁。

作品是作者以一個文化人的身份,站到時代的角度上,發現生活和挖掘文化的極點!最大限度地批判了民族文化的微軟之處,我覺得現在的作品很多都難以做到這一點了!這是我們應該借鑑的地方,我一直認爲作品的作用就是要讓讀者看到自己的意圖和真實所在!在這部作品真的把那些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不愧爲文學的經典!

經歷了生活的磨難與心靈的掙扎,作者運用沉重的筆調闡釋演繹了生命之歌。如歌如泣,如怨如訴,讓人蕩氣迴腸,讀後久久回味不已。

文章的細膩,感覺的獨特,也讓人佩服之至。

作者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這部《文化苦旅》的三十七篇文章文字優美,見解獨到,是一部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好書。它記錄了大半個中國的人文故里、風土淵源,從莫高窟到江南小鎮,從唐朝走到宋代,涉足當今,縱橫交錯,在這裏我知道了好多好多的“人文山水”領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國人文。

通讀完了這部“文化苦旅”,才真的有些瞭解到其中的一些文化淵源,關鍵詞也就落在了這個“苦”字上,用餘秋雨自己的話說:“我發現我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和古代文化和人文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的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的喟嘆,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這種文化內涵的奔瀉便有了“寫文章的衝動”,只是“沒料到的是我本爲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顯得蒼老”,“我就是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旅舍的小桌子塗塗抹抹……”

從餘秋雨的書我們能夠讀出他的人,他的文筆、睿智和探求人文的足跡都讓我望塵莫及。苦旅,不僅僅在人文。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處處都要有這種勇於探求的精神,我們行走在苦旅中。

讀《文化苦旅》有感7

老師曾經讓我們讀《文化苦旅》這本書。我一直不以爲然,一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心想:哼!“文化苦旅”,一定讀起來也很苦吧!可是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對它的看法發生了一個大轉變。

我發現:《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一場會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作者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爲了輕鬆,爲了獵奇,爲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爲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作者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所以,作者把這稱爲——“文化苦旅”。

於是,我跟隨作者走到書中,也開始了屬於我的“文化苦旅”。

在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我靜靜地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注目的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文化的、歷史的蘊藏。

我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窗外車水馬龍,心想:“文化苦旅”結束了,我得到了些什麼呢?

讀《文化苦旅》有感8

讀過餘秋雨先生的很多本著作,但令我最深刻的還是這本《文化苦旅》,在老先生筆下的每一個文字都有靈魂,很真實,真實到彷佛你就是文中的人物,在經歷着文中的年代。

第一次打開這本書,就被裏面的文字深深吸引,從敦煌莫高窟走進去,跟着老先生一起感受文化的偉大,感受着歷史給我們留下的氣息,那種莊嚴神聖感盪漾在心中,彷彿在撫摸一個初生的嬰兒,但同時也很傷感,因爲我們的私慾、我們的無知,我們一遍又一遍的去破壞這生生不息、吐納百代的獨特秉賦,可惜、悲憤、氣惱的情緒無處安置。莫高窟,它是一千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這生命裏蘊藏了我們所有的信仰,我們要虔誠的接受它的洗禮和薰陶。

從莫高窟開始,跟着老先生一起暢遊了陽關雪、白帝城、都江堰等等歷史著名聖地,感受着那個年代的繁華,聯想着當時文人墨客的集會,你的心中似有龐大的力量推動着你,向前,一直向前,去看,去聽,去感受,那些古詩詞裏面的場景就這樣呈現在你的眼底,很美,很愜意,一場文化的盛宴在你心中種了蠱,客觀可嘆。

一本書,出神入化的講解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探索了千秋百代歷史的更迭,囊括了中華大地的人文山水,在你沒時間出去走走的日子裏,我想你應該去讀讀這本書,給自己心靈上來一次洗禮。

讀《文化苦旅》有感9

一路走來,沿途的風景,被沉重的歷史籠罩,被歲月的文化薰陶,彷彿那一處處的古蹟在過往中醞釀出了一種經久的苦澀,那麼鮮明,於是也該平一平心,迴歸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題記

我很想去作一次旅行,一次只有一個人的旅程,沒有太多濃重的色彩,就這麼走着,去到一個充滿古韻文化之地,感受時光變遷的痕跡,文化的薰陶。

當那些繁華過後的寂寥,文化背後的故事,歷史的沉思摻雜着你的回憶而涌現出一種複雜情感時,便會體會到一種別緻的情。我知道此時我的心境正是餘秋雨當年的心境,但是他卻是已經真真正正地進行了這樣的一場旅行。

輕輕合上《文化苦旅》,再一次的體會,也不再是當時懵懂無知地沉浸於景的淺思維,只覺得淡淡的愁緒與一種難以名狀的複雜心情在心中揮之不去。或許這就是所有讀者的感慨與共鳴吧。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到溫婉柔麗的江南小鎮,從絢麗的敦煌壁畫到荒蕪的廢墟,餘秋雨一直都在追尋着古人的足跡,不論是風土人情,歷史人文,山川萬里,似錦繁花,無一不可入題。他不是憑空而論,而是對國內外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由心撰寫。他寫出了這一代中國人心中的糾結,寫出對文化的思考,也就是這樣,文化苦旅纔是爲我們所鍾愛的吧。文化苦旅,這樣一個富有詩意的文詞。它所承載的,是夾雜在旅途中的歡心,喜悅,澄澈,又是哀傷,反思和沉鬱,種種情緒交錯相融匯成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卻又複雜鮮明的字眼“苦”。何又爲苦,是旅程苦,文化苦,還是歷史苦,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無法知曉。承以文化二字的“苦”意味深遠。

淅淅瀝瀝的風雨迷失了石窟最初的.模樣,混混亂亂的風塵換來了如今的恥辱。這一切源於愚昧無知。在百年前,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王道士做出瞭如此讓人痛惜的事。他目光呆滯,畏畏縮縮,只是個農民,卻摧毀了敦煌璀璨的文化。他粉刷了洞窟的壁畫,損毀了塑雕,致使文物一車車的流失,換來的只是極少數爲他所用的錢財,留下的只有那麼丁點讓人仍存念想的文化。文化因無知而粉碎,應該憎恨還是可憐?”我好恨!”這是餘秋雨發出的感慨,文人在恨,研究院的專家在恨,或許大家都在恨。一字字像什麼?不華麗卻涌自肺腑。要責備嗎?或許不用,因爲國人仍在努力,撥開烏雲,讓世界都知道中華文化的價值。

這一段旅程艱辛如此,其他古蹟卻又是另一番風采。靜謐優雅的江南小鎮,恬靜的陽關雪,還有浩淼的洞庭湖。不知是否仍有“碧瓦銜珠樹,紅輪結綺寮。無雙漢殿鬢,第一楚宮腰。”的景緻,“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的情節,“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的輪廓。曾經的文人墨客書寫過的詩句,那些滿含的情感是否猶存。靜聽着千百年來不曾改變的風聲鳥聲,是否依舊能感受到那種久遠

文化,文化,依舊是那個熟悉的詞,現在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已經可以讓那些渴求文化的人稍稍寬心了。而我們日益繁重的文化也是一種汲取文化的過程。在這個夏季,文化苦旅讓我明白了文化,學會更深沉的思考某些事物。而餘秋雨告訴我們的是那中國文化落在山重水複,莽莽蒼蒼大地上的真實的步履。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日記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爲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啓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爲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悅,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悅。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爲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啓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爲豐富的“情感”,纔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如果你沒有讀過文化苦旅,也一定知道這本散文集的作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餘秋雨,作爲散文大家的作品,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讀過之後給我帶來的啓發也是很深刻的,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中國的文人在歷史上經歷着滄桑的鉅變,承受了很多壓力,然而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卻是非常寶貴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合上新版《文化苦旅》的最後一頁,我靜靜地端坐在桌前,開始記錄自己閱讀此書的真切感受。

這是一本一打開就想通讀全篇的散文集,每一篇都精彩絕倫。也只有像餘秋雨先生這樣的博學鴻儒才能將古今中外的名勝、時事熱點、人生起伏等話題細緻入微、引經據典地描摹出來,結合他自身的經歷和思考把一個個名勝古蹟的前世今生,把每一個話題的不同側面都深挖出來,然後用貼切、自然、溫和的文字儒雅地呈現在我們讀者面前。讀每一篇都有一種如沐春風的享受感;讀每一篇都不自覺地屏氣凝神;讀每一篇都覺得十分地安靜、踏實。這本書文采斐然、字字珠璣自然不必說,文字所挖掘的深度更是讓我爲之動容,深受啓發。

其實有個不謙遜的想法,我在讀這本書之前也同樣萌生過遊歷各大文明古蹟,寫一些感悟、心得之類的文字,但也正是因爲對打算去的文明古蹟知之甚少,覺得還不足以對其背景、歷史、文化達到了解和熟悉的程度,所以遲遲不敢出發,更不敢怠慢地寫下一些記錄性的文字。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有種格外親切,像是在跟自己對話的感覺,這不就是我一直在找尋的嗎?這不就是我一直深藏在內心想去做的事嗎?於是如獲至寶般反覆地研讀,直到我靜下心來寫這篇讀後感仍是誠惶誠恐,不敢有絲毫怠慢。欽佩餘先生的才華橫溢,更羨慕他能運用自己的才學,把自己所想所思充分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幸運。

讀到《風雨天一閣》才知《易經》中有“天一生水”之義,想借水防火,此之爲天一閣的名字來源。合卷後餘先生與裴明海先生赤腳淌水進天一閣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天一閣之於範氏家族幾乎成了一種宗教式的朝拜對象,範氏家族世代謹遵祖訓,經歷過多少孤寂,天一閣如今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就有多偉岸。

讀到《道士塔》、《莫高窟》,漸漸懂得了中華文明在歷史長河中交融、傳承、破壞等一系列經歷之後所呈現出的滄桑,在有信仰的文人心中的地位和分量,正如書中所寫的“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再到《喀什》,文化匯聚的福地,古代璀璨的西域,更是讓我心馳神往。《都江堰》,人類文明的奇蹟,千百年來庇護着天府之國—成都平原。《黃州突圍》、《杭州宣言》讓我對杭州,對西湖,對《赤壁懷古》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關於第四部分《人生之旅》,關於“文革”的描述作者着墨較多,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經歷過這段歲月的人們身心所受煎熬之深。不堪回首的“文革”,以及洪武年間“胡惟庸案”,深藏在人性中的某種心理學可以通過《烏合之衆》這本書得到很好的解釋。

相比老版《文化苦旅》中關於上海人的刻薄描述,我更喜歡新版《文化苦旅》中作者對此類文章的刪減與重新整理,讓《文化苦旅》,從《牌坊》如夢起點出發,穿越中國幾千年的璀璨文明,再與世界各大文明的交融碰撞,最後收筆於《祭筆》。讀此書更像是坐在餘先生身旁,聽這位長者細細講述他這一路走來的心路之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在這裏,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有幸拜讀《文化苦旅》,在這本書裏,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涌地向我們奔瀉而來。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的心頭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認爲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其實不然!

讀着《文化苦旅》,我彷彿置身於敦煌,走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反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我記得一車車的經典,一箱箱的文物,以你難以想象的低價收走。那是民族的痛,那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滴血。但是後來中國站起來了。當年,日本學者滕枝晃曾怎樣狂妄地斷言:“敦煌在中國,研究在國外。”而今,他不得不承認:“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這是一種欣慰,這是瑰寶迴歸後的欣慰,然而你可曾知道,一百年前的莫高窟,曾有過一場浩劫,可見莫高窟至今還能美麗綻放,實屬不易。

也從這裏,讓我們嚐到了苦澀。再看看天一閣,你可曾知道曾經有幾代人用他們的心血,來守護住了這座瑰園?你來看看,80歲高齡的範欽中在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最終,藏書閣存了下來。你也許會感激範氏家族的無私奉獻,但在感激與仰望的同時你能體會到,這是一個家族在守護美麗的苦澀!

的確,中國“文化瑰寶”的傳承,是需要多少代人苦心經營和艱辛維護,正如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爲,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我想苦即爲美,一種像青花瓷那般優雅婉轉的美,也許會有殘缺的遺憾。在書裏我們找到了心靈與心靈的撞擊,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在這兒,也超過了時空的限制,經歷一次艱難的旅行。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何嘗,人生不也就是一種苦難旅行!不經歷風雨,怎見美麗的虹彩!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雖然這本書我讀不太懂,只挑了幾篇感興趣的細細讀了讀。本來我以爲是遊記,但細細看,表面是寫美景,其實也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能反映作者的生活、思想。

《莫高窟》讓我更深地瞭解了當時人民的愚昧,王圓祿的滔天罪惡,認爲牆上的壁畫很是難看,所以刷了白白的漆,洞窟內終於像一個人住的地方了,但是,莫高窟原本紛繁的內心逐漸走向空洞與蒼白;因貪財,把經書壁畫,賣給外國人。這是國恥,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其中我讀的最多的是《江南小鎮》這篇。文中描寫得很美,但作者好像還是掩蓋不住心中的苦悶。想到這種平靜想到的苦悶。精緻的石橋,依山傍水的房屋,白白的輕盈的炊煙,再看看那水中倒影着的柳樹、房子,一切都顯得格外幽靜,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安閒,那般享受。與世隔離,沒有喧囂,沒有競爭,沒有艱險,如同作者之說,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不屑於榮華,因此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

這讓我想起了我去烏鎮遊玩時看到的。去烏鎮的路上,已是細雨綿綿,煙霧朦朧,並不像無錫那樣灰濛濛。第二天,地上溼溼的,空氣裏夾雜着泥土的芳香,我們去了西柵。來到那,租條小船,漁夫爲我們划船。左看看,右看看,黑色的房子襯着碧藍的天空,沒什麼陽光,讓人心曠神怡。再加上沒什麼人,更顯自在。

下了船,走在深青色石板路上,窄窄的小弄堂,周圍的房子都挨在一起,高高的門檻,古色古香。周圍的房子,都是些小鋪子,不管大小,每個裏面都濟濟一堂。這時,陽光也來湊熱鬧,更顯生機。

現在的無錫,已早已不是這樣的,也許餘秋雨描寫的纔是最真實的江南小鎮,我雖生於江南小鎮,但現代化的進程早已沖刷去了小鎮原有的古韻,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鎮的模樣。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寫下了這本書。它不是愉悅的遊記,是苦澀與辛酸。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聽說餘秋雨,是因爲他的《文化苦旅》,卻一直沒有拜讀。

看見餘秋雨,是在中央電視臺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他作爲點評嘉賓。此時的他,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文化名人了。溫文爾雅,侃侃而談,知識淵博卻稍顯囉嗦。他總是像個穿越歷史的老人對那些後學不厭其煩的諄諄教誨,對比那些靠雷人語言和尖銳批評來譁衆取寵的名人嘉賓,對歷史與文化的探尋,使他顯得厚重些,也厚道些。

拜讀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是女兒上高三後帶回一本《文化苦旅》來,因爲驚異女兒已經開始讀這樣的書了,拿來看了看,上面全是女兒的圈圈點點,還有旁批。更是驚異!於是埋頭看起來。

這一埋頭,再難擡頭。不知不覺中,被它強烈的文化氣息所吞噬,被它厚重的歷史氣息所淹沒!

人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似乎這樣就可以學富五車。其實未必,關鍵還是如何讀,如何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告訴了我們:讀要用心,行要用情。

他是一個古人,青衣長裳,峨冠博帶;他是一個學者,嚴謹勤勉,博學多思;他是一個詩人,浪漫多情,字字珠璣;他是一個旅者,踏遍千山,尋遍萬里;他更是一個憂患者,一個尋根者,一個思想者!

他輕鬆地穿梭於古代和現代之間,將厚重的歷史疊加在歷經滄桑的古蹟上,人文氣息撲面而來。他以今人的眼光探尋古人,勝負難料;又以古人的眼光審視今人,得失自知。

常常在想,學習語文,必研歷史。“讀史使人明智”,似乎還不在此,它能夠使人的思想變得深邃,情感變得凝重,眼界變得大氣。餘秋雨之爲餘秋雨,《文化苦旅》之爲《文化苦旅》,與他是個歷史學家是分不開的。歷史學家的底蘊,文人的情懷,詩人的氣質成就了餘秋雨,也成就了《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之“苦”,不在“旅”,而在“尋”,他以一個現代文人的身份,穿行於長長的歷史隧道中,追尋着古人的足跡,追尋着中華文明的根,難免會帶着一種滄桑感;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審視着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的碰撞,難免會有一種憂患意識。

真的驚異他豐富的想象力。他與百年前的王道士面對面,發出痛苦的吶喊,進行着無力的控訴;他與千年前的柳宗元夜半晤面,暗自神傷,又暗自慶幸;他與三萬年前的古人類走進白蓮洞,一同走進,又一同走出。

總是被他深厚的文化底蘊折服。儒佛道,信手拈來;古今事,娓娓道出;文學的、歷史的、藝術的、哲學的,如數家珍。

大概這樣的文人也有其勢難負(非“其實難副”)的時候。讀《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柳侯祠》時,總是覺得他在面對眼前所見時有一種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情感在裏面,因而情感深沉,筆墨流暢。可讀到《江南小鎮》《寂寞天柱山》等卻忽然有了種“強說愁”的味道。以爲是這些篇目出自同一人之手,自己讀時產生了審美疲勞,再讀,再比較,仍然是這種感覺。於是胡亂猜想起來:名氣大了,約稿的多了?到個地方一定要寫點什麼,自己給自己施壓了?因而有時也勉強爲之?可青城山不是也沒寫麼?也許,是我多慮了,也許,是我的欣賞水平層次不高。都可能吧!

瓦匠,瞄匠,我就是個無事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