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鄉愁》有感

讀《鄉愁》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最近,偶然讀到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一首詩《鄉愁》,覺得甚是喜愛。

讀《鄉愁》有感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短短四句詩,就向讀者講述了詩人小時候就離家求學,與母親只能書信來往的情景。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對往昔的追憶之感躍然紙上。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長大以後,詩人結了婚、成了家,而心畔卻依然縈繞着那絲絲縷縷、扯不斷理還亂的鄉愁,因爲,這時的鄉愁,又多了幾分對愛人的牽掛與依戀。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是啊,生老病死乃人生之常態,無人能抵擋的住。詩人長大了、成熟了,母親卻去了。一座矮矮的墳墓,卻永遠阻隔了詩人與母親,思親之情灑滿天涯……

[點評]結合自己的深刻感受,指出對這幾句詩的理解與感悟。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結尾一節,深化了主題。雖然遠離祖國,卻仍盼望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是啊,那一灣淺淺的海峽,又怎能隔斷這至親至近的相連血脈呢?

縱觀全詩,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而現在,四個簡單的時間副詞卻精確地架構起人生旅程的各個階段。[點評]概括簡潔到位。在詩人的人生中,“鄉愁”一直都伴隨着詩人左右,時時刻刻、分分秒秒。路途的這頭是故鄉和親人的翹首以待,而那頭則是詩人的思念和牽掛,是詩人羈旅多年感受到的疲憊和思索。

點評:

這篇讀後感寫出了作者對余光中《鄉愁》的深刻理解與感受。作者在這篇讀後感中,首先直抒自己對這首詩的喜愛。然後對《鄉愁》這首詩的詩句內容進行了分析,同時在對四句詩的分析中也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最後縱觀全詩內容,進行總結,使文章看起來非常完整,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對詩句的分析中可以看得出來小作者對此詩的理解感受之深刻。所謂文章需要“動之以情”就是如此,只有在文中加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打動讀者,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正是因爲在詩中飽含深情所以才得以傳誦。作者顯然理解了這首詩的內涵,所以有感而發,使這首詩再一次觸動人心。我們在寫讀後感的時候,首先要結合原文主旨,以此爲基礎爲你的作文取一個合適的標題;其次我們要對作品從語言、主題等多個角度去理解和體會。這需要我們對文章內容有個充分的閱讀和深入理解。最後,需要客觀評價,重要的是要有觀點、看法和感受,讀後感之“感”重於讀後感中之“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