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後感範文大綱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後感範文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後感1

這是一部生命的輓歌,這是一部哲學的鉅著,這更是一個父親對女兒濃烈的愛的結晶。我自知以我淺薄的閱歷來評價這樣一本滿是傷痕滿是眼淚滿是沉思的作品是種褻瀆,但內心的澎湃終需用文字來記錄一下,來祭奠此刻剛剛經受了洗滌的心靈

或許是由於之前種種的偶然,造就了妞妞一出世就患了絕症的必然。在她生命的五百多天裏,周國平真切的記錄了妞妞誕生時的喜悅,看着她成長又知道她必將很快離世的絕望無助,妞妞離世時的悲傷。然而,周國平是一位哲學家,書中沒有那種呼天搶地的大悲大痛,沒有那種無休止的抱怨,作者在娓娓道來中,帶給了我們最直擊人心的苦與笑,書中更多的是對生命的追問,對死亡的思考,對自我的反省。

關於親情:

有一千個理由讓你早走,只有一個理由把你挽留,這條理由勝過那一千條理由,這就是我對你的愛——周國平。

周國平是一個哲學家,更是一個父親,一個視他的孩子勝過一切哲學的父親,“寧可做平庸的父親,不做傑出的哲學家”,只要他的孩子活着,隨便什麼哲學死去都好。然而再偉大的哲學家抑或父親在生命面前都是脆弱的,他和雨兒親眼目睹了那可怕的眼疾攜帶着死神是怎樣一步步逼近併吞噬這個弱小的生命。他和雨兒給了妞妞最偉大最無私的愛。但是愛是痛苦之源,愛的越深,痛苦也越烈。所以他們經受着常人難以想象難以忍受的痛苦折磨,在眼淚中高歌,在夢境中祈禱。他們爲了給妞妞一份完整的愛,一直和死神做着殊死搏鬥,但人類終究是卑微和渺小的,在死神的面前,這個偉大的哲學家懷抱他的小女兒低聲啜泣,不肯鬆手卻始終無能爲力。妞妞在來到這個世上五百多天後,還是靜靜地離開了。

關於妞妞:

周國平悉數記錄下妞妞講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因爲妞妞無法用眼光與人交流,所以言語是她表達自己對這個人世間依戀和好奇的唯一方式。她在世上只存在了一年多,她甚至不會用“疼痛”這個詞來表達眼疾發作時的痛苦,她只會一遍遍地重複着“磕着了!”妞妞幼小的心靈還無法理解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叫做“癌”的絕症,更不會知道癌在發病時會如此這般無可名狀地疼痛、但是,她的聰明,她的懂事,她對人世間的好奇,她對音樂的熱愛,無一不讓人感慨這個如此美麗的小生命。

但是,妞妞的意義不僅在此。

因爲有愛,所以有家;因爲有孩子,所以家纔有實質的形式和內容。回了家,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妞妞。每一個妞妞來到世上,都是愛的奇蹟,愛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唯一理由。

關於生命:

此刻,“活着”無疑成了最有分量的詞。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狂傲不羈的吶喊,也不是來自於兇殘猛烈的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忍受所能忍受的,忍受所不能忍受的,在絕望與痛苦的邊緣繼續活着,而且驕傲而堅強的活着。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絕望和希望,在我們的命運裏比比皆是,更如朋友那般親密無間。正如沒有絕對的苦難,也沒有永久的幸福,

我們活着了,在愛與痛的交織裏和冰與火的纏綿中,我們活着了。我們站在苦難的邊緣堅強的活着,因爲我們活着是爲了那與痛苦相交織的——愛。

生命中有太多美好的愛,它在我們活着的過程中輕輕的伴隨在我們身旁。愛或許不是花開定會花落那樣的傷感情懷;或許沒有海誓就要山盟那樣的激情澎湃,它只是靜靜的陪着我們,如夏日裏的一陣微風,雪夜裏的一根火柴,短暫卻又美好,撫慰的,溫暖的只是一顆小小的心。

餘華曾經說過:“活着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責任,是活着的意義。也許生命有些事你無法預料,無法改變,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負責,去擔當。因此不論活着多麼痛苦,你都要活下去,因爲死者不能回頭理解的慘痛就成了生者的全部悲劇體驗,爲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活着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責任。

關於苦難:

自古都有“苦難淨化心靈,悲劇使人崇高”的說法,默默之中,苦難磨鈍了多少敏感的心靈,悲劇摧毀了多少失意的英雄,所以,作者說,不要對我說這些,何必用舞臺上的繪聲繪色來掩蓋生活中的無聲無息,歡樂比憂愁更有益於身體的保養,幸福比苦難更有益於精神的健康。

面對社會的悲劇,我們有理想、信念、正義感、崇高感支撐着,可是面對自然悲劇,我們有什麼呢?任何人間理想都撫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災人禍面前也談不上什麼正義感。身處災難之中,樂觀者會盡量朝前看,看到災難的暫時性,從而懷抱一種希望;悲觀者會把它放在人生虛無的背景下來看,看破人間福禍的無畏,從而產生一種超脫的心境。但是,當災難沉重的無法逃避,怎麼辦?雨兒的的一句“受着唄”讓我大悟,忍受可以忍受的,忍受不可忍受的,其實只要咬牙忍受,世上並無不可忍受的災難。以從容平靜的心態忍受人生最悲慘的厄運,是處事做人的基本功夫。

關於作者:

通過妞妞,我看到了一個偉大的父親,我看到了一個充滿愛心充滿責任感的父親,我看到了一個父親面對苦難時的痛苦掙扎,我看到了一個父親面對抉擇時的艱難糾結,我看到了一個父親最深刻的反省。

但是,周國平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父親,他更是一個哲學家,雖然他說只要有了妞妞,隨便什麼哲學死去都好。但他終究是會用帶有哲學的眼光來看待思考面對的一切。而雨兒是一個普通的母親,所以雨兒說“人家都說共同受難的經歷會加深感情,纔不是呢。痛苦是不能分擔的,說到底,每人都只能承擔自己的那一份。你對妞妞的思念和哀傷,我不能幫你緩解,反過來也一樣”;“那會兒你躲起來寫作,我真的覺得很孤單,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你畢竟還有一個文字的祭奠,我什麼也沒有”,最終,他們在共同經歷了失去妞妞這一遭遇後還是分手了。或許,無論是周國平還是雨兒,他們都需要自己的方式來祭奠,來更好地面對以後的生活。

我很欣喜的看到若干年後周國平能再次出版《寶貝,寶貝》這本書,來記錄一個完全不同於妞妞的小女孩健康快樂的生活,可是,我所未知的雨兒呢?

世界上有無處不在的善良,也到處充滿有意和無意的傷害。上蒼無法讓所有的善良得到疼愛和珍惜,也無法讓所有的傷害得到懲罰和譴責。但是,命運不會到處複製相同的悲劇,我們沒有理由埋怨人世的不公和不平,我們有更多的理由面對歲月,說聲感謝。

活着,沒有理由不好好活着,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後感2

初讀這本書是在高二,被封面讀上可愛的插畫所吸引,翻開書本遍未再合上。

周國平是個大作家,學術上的東西被大家所稱道,但通過這本書,我看到了他那顆溫柔而深情的心。他飽蘸着愛與深情的筆觸令我忍不住一次次落淚。

妞妞是周國平與第一任妻子生下的女兒。文章從妞妞的媽媽——雨兒的孕期講起。滿懷希望與憧憬的一對年輕父母正在等待小生命的誕生,溫溫柔柔的筆觸讓人沉浸在美夢中不願醒來。當然,美夢終有大醒的一刻。這對磕磕絆絆的小夫妻終於迎來了小生命的到來,一個長得“很像妞妞”的妞妞。兩個人高興得忘了所有的艱難與困苦一心撲在小嬰兒身上。在此處,作者的描述實在讓人動容。我不禁想到,當初的我,也是這樣一個小生命,被一對年輕夫期盼且深深愛着的生命。原來,父母對子女的愛一點都不平淡,不是溫水,而是空氣,包裹着小嬰兒的每寸肌膚,每段生命。這種愛靜靜在胸膛裏燃着大火,熊熊烈焰,一直燃燒着,直到生命盡頭。如周國平所說,“極度無私又極度自私。”我終此一生,也是回報不了這樣厚重而熱烈的愛的。在一首歌裏有這樣一句歌詞:親情比愛情厚幾釐米。我也這樣感受到了。有一天我也會像我的父母愛我一樣,去愛別的,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小生命。生命的奧祕,於我們像是海洋深處的魚,閃着幽光,在無形中指引着我們一生的軌跡,也指引着人類前行的軌跡。

討論過父母對子女的愛之深厚,繼續講這一家三口的悲情故事。真的是一個悲情故事,而故事成了真事時,就顯得上天尤爲殘忍。我是個不喜歡小孩子的人,小嬰兒的哭鬧令人心煩,“熊孩子”則是種種惡行都令人無法容忍。而周國平筆下的妞妞,卻是如此一個令人心生憐愛的妞妞。聰明伶俐是個俗氣的誇小孩的詞,但放在書中妞妞的身上這個詞便立刻貼切鮮活了起來。是“父愛濾鏡”的加持也好,是真的小孩子都如此可愛也罷,妞妞曾一度成爲我心中第一可愛的小孩子,她讓我重新燃起對小孩這種生物的喜愛。言歸正傳,妞妞是如此一個貼心而可愛的小天使。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啊。很多“俗氣”的話都是很久以後才明白的,原來一點都不俗,原來每字都是真理。對,妞妞是個小天使,可愛又可親,令父母願意爲她付出一切。這裏,周國平便成了一個“女兒奴”,然而被愛奴役,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非常希望大家去看一看這本書,妞妞那種可愛,在一種非常微妙的程度,不單純是視覺上可愛,也包括心理。讀者很容易和周國平達成一種共鳴,感受到那種血緣上的羈絆。我常常讀着讀着就產生一種妞妞是自己的女兒的感覺,漸漸也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在讀到後期妞妞被病痛折磨的死去活來時,常常淚眼滂沱。

妞妞開始表現出視網膜母細胞瘤的臨牀症狀。這是無藥可救的絕症,夢境從此開始破碎。剛開始時只是概念性的打擊。絕症。“我小小的女兒得了癌。爲什麼會是我的女兒?爲什麼?”小小的孩子什麼都不懂,但也感受到了大人的傷心。“如此善解人意的小女兒,爲什麼偏偏得了癌?”病情開始惡化,眼底的腫瘤開始長大,壓迫着神經,也壓迫着雨兒和周國平戰戰兢兢的心。小小生命開始承受着成人也難以承受的痛苦。一家三口開始了奔波,一刻不停地在與死神進行着拉鋸戰。在治療期間,周國平夫婦漸漸遇到了許許多多與妞妞病症相同的孩子,其中不乏比妞妞病得更嚴重的。爲什麼見到的都是孩子?因爲得了這種病的都是孩子,而一旦得了這種病,活到成年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那種疾病的殘忍程度實在是令人望而生畏。小孩子的眼睛非常漂亮,眼白泛着幽幽藍光,亞州人大都棕褐色虹膜,而我們的小孩卻有着純粹的黑色眼睛,而今,眼底卻生出來無法控制的腫瘤,破壞着眼球,破壞着神經,向四周擴散、蔓延。生病的`小孩就已經很可憐了,那些被父母拋棄而未得到及時救治的小孩就格外悽慘。

這裏描述到了一位仁心仁術的好醫生,免費收治了數名被遺棄兒童。即便是無藥可救的絕症,即便是無親無故的流浪兒童,這名醫生也用力拉了一把,告訴他們,你們沒有被世界拋棄。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那個把妞妞、把這一家三口推入深淵巨怪口中的高材生醫生和那幾名冷漠狠毒的醫護人員。醫護人員並不都是白衣天使,前面提到的幾個,說是惡魔也不爲過。這裏,醫德教育的重要性便得到了深刻凸顯。(這裏,我再次誠懇地推薦廣大醫學生去看一看這本書,思考一下“性命相托”的真正分量。)

那名高材生在妞妞患視網膜母細胞瘤這件事裏可謂是“功不可沒”。在此,我想用沒齒不忘來形容這種恨意。我完全不能理解這名醫生的動機。爲什麼要讓一名孕婦接受X光的照射,並且是以一種完全不合理的頻率和時間?這種常識性的東西他爲什麼要漠視?我甚至要懷疑他是蓄意的。在作者感性而充滿隱喻的描述裏,他彷彿一個魔鬼,硬生生地把小妞妞從母親的腹中剖出,奪走。一個家庭,自此離散。其次,雨兒懷孕期間患上肺炎去醫院就診遇到的醫護人員的刁難實在讓人心寒。“今天我就是不給你看!”這得意的話語像一枚淬了毒的鋼釘,生生釘在患者的心中。這是怎樣一名醫生啊?這種人如何做得了醫生?病人的苦苦哀求換來的是怎樣的回答?在此也無需多言了,這種不負責任的醫生,不配做醫生。

妞妞死了,死於人生的開始。妞妞最後用藥安樂死,父母做出最後的掙扎,下了這個決定,讓小女兒走得不那麼痛苦。我們沒有資格更沒有立場去批評他們。最愛妞妞的是他們,最痛的也是他們。看到妞妞最後在病牀上掙扎的那一段,心一直揪着,實在是令人難受。醫學的意義,就是努力、盡力去減輕像妞妞這樣的遭受疾病折磨的人的痛苦。醫學生誓言中一句“除人類之病痛”是如此簡略,卻又如此的艱鉅

文章十分濃墨重彩,不是詞藻華麗,而是情感深厚。這本書裏,愛也愛得深,恨也恨得切,而最令人銘記於心的,則是痛,是妞妞承受的病痛,是周國平夫婦看着心愛的小女兒飽受煎熬時的切膚之痛,是濃重的絕望。希望廣大醫學生、醫院體系的建設者都可以想象一下這種痛和絕望、這種對生的渴望、對明天的渴望。語言蒼白,無法言及萬分之一,有機會還是希望大家找書去看,看一看,什麼是愛,什麼是痛。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後感3

沒有被苦難壓倒,這不是恥辱,而是光榮。

文章不長,可幾乎每篇都會讓我流淚。不是以一個孩子或是母親的角度來詮釋生命的意義,而是從一個身爲哲學家的父親。記憶中,我的父親是不善言辭的男人,莫說用文字記錄下心境,就連用言語表達也是具有難度,索性不說、不寫。而周國平先生卻實實在在地表現了出來,甚至於讓作者身臨其境,理解心中的苦悶。

文章的開頭就向讀者敘述了妞妞在人間僅活了562天便夭折的事實,讓我不得不用沉鬱的心情往下看。

從母親肚子裏抱出的孩子,第一聲啼哭不帶一點悲傷,是那麼響亮地那麼明媚地暴露在空氣中。是的,就像周先生所說,每個新生兒都是哲學家,從神界而來總是用超然的眼光看着世界,不帶一絲悲涼,因爲悲傷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產物。從醫院抱回家的路程很短,卻着實讓身爲父親的周先生苦惱,小東西是那麼軟,那麼信任地抓着衣襟,大人不得不凝神屏息。我也記得母親曾和我聊起過父親第一次抱我的時候,那麼大一個人卻那麼窘迫不知道如何下手,那麼一團軟綿綿的肉帶着淺淺的呼吸那麼安然地躺在懷裏不帶任何心機,是那麼讓人覺得心神安寧,更何況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哺育孩子的過程正好讓自己重溫那不留痕跡永遠失落的搖籃歲月,填補了記憶中無法補全的空白。

後來的日子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更是父母的成長,本不耐心的母親也能心平氣和溫婉地爲孩子吃奶而定住不動幾個小時。可是幸福的日子總是那麼短暫,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周國平和他的妻子知曉了孩子患有眼癌,一個機率很小很小的疾病。從一開始認爲經過治療就能康復,到後來作者也不由怨恨老天爲何要如此耐不得寂寞而這麼快召回這個天使。

妞妞無法用眼光與人交流,所以言語是她表達自己對這個人世間依戀和好奇的唯一方式。她在世上只存在了一年多,她甚至不會用“疼痛”這個詞來表達眼疾發作時的痛苦,她只會一遍遍地重複着“磕着了!”每每看到這兒總是禁不住埋怨,爲何苦難要這麼折磨一個孩子。

這讓我不得不想起史鐵生的《地壇》。同樣是悲劇一般的日子,在亙古不變的地壇裏看見那螞蟻也在忙忙碌碌,自己有什麼理由去赴死哀愁呢?每個季節裏都有盛開的花朵,在含苞待放時也忍受着痛苦,或是嚴寒,或是酷暑,卻依然要綻放生命中最輝煌的色彩,因爲這是責任——把美麗帶去人間。妞妞死去了,無需太久,作者和妻子也將死去,世上知道悲痛的人都將先後死去,每個人的生死都在這個世界上不留一絲痕跡。正如周先生所說:死亡是不存在的。也如史鐵生先生所說:死亡就像是一場盛大的節日。

苦難與生命交錯着,難捨難分,有無處不在的幸福也有無處不在的悲傷,但是生命不會複製着悲劇而渺小的我們更沒有資格去埋怨不公平,因爲我們有更多的愛去面對生命。能夠迎接生命裏的痛苦,本就是一種活下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