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張良拜師讀後感範文大綱

張良拜師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導語:《張良拜師》講的是一個關於尊敬師長的故事。張良原是韓國的公子,想刺殺秦始皇,結果刺殺失敗。爲了躲避秦始皇的搜查,他只好改名張良。小編精心準備了張良拜師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張良拜師讀後感範文

  張良拜師讀後感1

寒假,老師讓我們在假期裏讀五本書,寫五篇讀後感。同時老師還告訴我們第五本書是關於中華傳統美德的書。有一天,媽媽帶我買了一本這樣的書,裏面我最喜歡的一章就是《張良拜師》。

張良是幫助劉邦建立漢朝基業的重要謀士。張良年輕的時候,有一天,他出來散步,不知不覺,走到一座橋上。看到一位老人坐在橋上,老人見到張良也不避讓,反而故意走到他面前,故意把鞋扔到小河邊,讓張良去撿,張良非常生氣,但看他是個老人,就幫他撿了回來。老人又說:“給我穿上。”老人又把骯髒的腳伸向張良,可張良還是沒有生氣。見此情景,老人高興地說:“你這個小夥子不錯,剛剛我是試探你,五天後再來橋頭見我。”

五天後,張良一大早就來到橋頭,讓他大吃一驚的是,老人早已在橋頭等他了。老人見他就生氣地說:“與老人見面,怎麼可以遲到,你五天後再來見我。”五天後,老人還是比張良早,又讓他五天後來。又過了五天,張良大半夜就來到了橋頭,等了好久,老人才來,老人很滿意,交給他一本書,是《太公兵法》。後來,張良幫劉邦打天下時派上了大用場。

張良尊老愛幼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把這種美德發揚光大,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張良拜師讀後感2

前幾天,我看了一個勵志故事《張良拜師》,它講述了張良和一位老人的故事。《張良拜師》這篇勵志故事中的主人公張良,幫一位老人撿回了掉到橋下的鞋,雖經老人再三爲難,但是張良還是把鞋撿了回來,並幫老人穿上。後來老人讓張良學點本事,要求張良五天後來這兒等他。前兩次老人都先到了。第三次,張良前一天晚上就到了,過了一會兒,老人才來。老人高興地把一卷兵書交給了他。張良專心致志地專研,後來成爲了一位着名的軍事家。我喜歡這篇故事,因爲它使我懂得要熱心、尊老,還要虛心求教。我一定要像張良一樣,虛心接受別人的教誨,幫助他人,學到真正的本領。

《張良拜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遵守約定只能早到不可遲到,要尊敬長輩,不要以爲長輩太老就可隨意放縱自己不懂尊重。要懂得感恩!

其實,長輩的話是非常有用的。這個故事講了一個老爺爺試探張良,第一次約張良,張良竟然遲到,第二次老爺爺又約,張良又遲到了,第三次再約張良,他乾脆不睡覺直接來了,這次總算沒遲到,老爺爺看他很有誠意,就送給他一本書,並告訴彵多研究就可以當帝王的老師,過十三年到濟北郡山下找一塊黃石,那就是老爺爺!

《太公兵法》張良一看就好好的研究起來了,很多年以後他成了有名的兵法專家,十三年後他找到了那塊黃石,陳它當珍寶一樣祭拜,張良死後他的`家人一樣把皇石當寶貝一樣供起來。這就叫吃水不忘挖井人!

同學們,你們應該都聽過或看過《張良拜師》這個小故事吧。當然了,我也不例外。

我看了這個故事之後特別敬佩張良。因爲在老人喊張良爲他穿鞋時,張良不僅沒有對老人表示不理不睬,反而爲老人撿起了鞋子並穿上。如果我是張良的話,我纔不理會這個老人呢!好心有好報,老人讓張良在5天后到橋上與他會面。張良雖然前兩次並沒有趕在老人前面,但是張良並不泄氣。在第三次時,張良終於趕在了老人之前到了橋上。老人很滿意張良的表現,便將《太公兵法》給予了張良。

張良是一個多堅強的人啊!做事不灰心,不氣餒,一次不成有第二次,兩次不成有第三次,直到成功爲止。我一定要向張良學習,以後我要更懂禮貌,我要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我現在可以慢慢改要一些壞習慣:控制自己不要讓不文明的話脫口而出;見到親戚或朋友等熟人可以主動打招呼;儘量爲父母分憂,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我想,我只要努力去做,就一定可以改掉這些毛病的。我不僅可以學到張良的文明,我還可以學到張良做事不氣餒的精神。因爲有了這種精神,我做事纔不會半途而廢。我現在要努力知難而進,不要知難而退。往後,我要監督自己和家人。在家裏再也不可以出現髒話的影子,我要讓它永遠消失。

我一定要做父母的好孩子,老師的好學生,城市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