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1

的確,過去的很多東西,讓我們想不起來了,儘管它曾經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如果沒有誰來提醒,也許我們這一輩子都不會把它記起。是現實生活裏的殘酷,還是理想生活中的無奈,從身邊經過的人和事,竟讓我們眼前的景色,成爲了一種最爲熟悉不過的陌生?

人最傷痛的莫過於回憶,明知道當初的那份純潔是最美的記憶,卻不能將往事重新拾起。相知相識也好,單相思也罷,那壓在心底的祕密,是我們維持感情世界的最好的武器。是祕密讓我們舊曾相識,又是祕密讓我們行如陌路。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道出了現實生存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無奈,“我”的身邊美女如雲,而“她”苦守於真摯的一見鍾情,由於每個人對性情的幻想不同,因此以我心度你情的結局,難免讓其中一個人揹負着感情孤寂的沉重。壓在心裏的祕密不爲他人所知,到頭來,多情總被無情傷害。

不管處於什麼樣的社會,只想憑藉一個人的努力來獲取生存,是無論如何都難以維持下去的。但存在於社會中的個人,過份地依賴於別人,也是一種沉重的傷害。《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奉勸“我”,人既不可以無情,也不可以濫情,在情感上的漠然或虛僞,都是對生活不負責任的表現。

人都爲理想而活,但並不是只爲理想而活着,現實中的紛紛擾擾,每個人所擁有的各個羣體,有其不同的姿態,所謂的理想,無不是在構思着羣體的和諧。然而,不爲世事轉移的理想,終歸毀滅於自己的執着。當理想不容於現實時,即便你找到了一個替代品,也將是你孤老終身的象徵。《陌生女人的來信》應該說是一份遺書,而臨死之前才說出來的祕密,也就是情感壓碎了最後的堅持。

情感寄於現實而存在,沒有任何思想能擺脫物質的束縛,不建立在生命載體之上的感情,是無法想像的。每個人的一生,總有一些閃光點,而當生活中充滿了陽光,確是讓我們很難記住這些感動的點點滴滴。也只有黑暗時,才讓我們撥亮了曾經被遺忘的真實。

人有多少熱情能守住過去的情感,黎明和黃昏是兩個世界的交集,而只是極爲短暫的一刻,每一次的感動都在過往即逝。爲生活奔波,與安逸享樂,是我們生活的大部分,誰會在清晨的纏綿和黃昏的安慰中耗費着大量的精力?

依依不捨是對生命的極大浪費,遺忘是減輕生活壓力的最好方式。記不住曾經,好讓我們在生活的道路上永遠大踏步地向前。

團結在情感身邊的人們,總得有部分人被生活的向心力給拋在了邊緣,吸引如果不是相互,那麼生活就不能很好地融合。雖說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溝通,而一旦兩個人的境界不同時,溝通並不能解決相互之間的差異,那我們就會學着怎樣去放棄。

放棄說起來很簡單,其實並不那麼容易,因爲在我們放棄的同時,卻不知道該怎樣去遺忘。如果過去不能遺忘,就根本談不上放棄,我們最終還是念念不忘着那些得不到的東西。

也許二十世紀前後的一段時間裏,人類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情感之類的潤滑劑不能在生活的機器上取到很大的降溫作用,於是,氾濫的情感在此環境裏成爲了不穩定的元素。《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所敘述的情感廣泛地存在於我們人類之中,是現實的距離不敢讓我們把這種人生本能的情感,向感情載體直面表白。也許距離產生着美,我們深怕直露的情感,會破壞彼此間好不容易纔建立起來的,朦朧的美。

得不到的依然堅持,應是人類現實中的最大障礙。現實的功利性教我們懂得了怎樣去放棄,固守着沒有根據的幻想,並不能有助於生活的展開。

人類的悲劇在於,有共同的生存環境,每個人的社會地位卻是懸殊,於是把簡單的生理需要,想像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而我們在處理複雜的局面時,又執意要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來,把好端端的順其自然給弄得一團亂麻。或者是,我們總喜歡把自己想像成至高無上的聖人君子,明知唾手可得卻偏偏做出一番誠惶誠恐的樣子,等到失去了又來強烈爭取,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執着與後悔,結果都跟當初的想法不一樣,就算你得到的,也不是你原來想像的那個樣子。我們生活中,根本沒有一模一樣的東西來讓你實踐,無數個角色構成的一幕幕悲喜劇,是人生永遠不可能複製的結局。

對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是帶着幾分探索的心情去讀的,在“我”的生活周圍,有太多的女人圍繞着,而組織起一個“情有獨鍾”的女子,是多麼地不容易。社會總在得失之間存在着,時間都是單維地把過去給遺棄,你永遠組織不起一個理想中的形象。

當我們創造出一個近似完美的形象時,總是和現實中的原型相去甚遠,甚至,生活中根本沒有這樣的原型。“我”想像出的女人,應是凝聚了衆多的閃光點,但不可能把“她”當成了“我”心中的太陽,因爲,人的一生不能只在陰鬱中度過,“有快感,你就喊出來”吧。

確實,在生活中,很多很多的閃光點我們是無法抓住的,因爲它們分散在各個地方,很難收集。對於每一次感動,多是讓我們心跳一下而已,難得讓它們在記憶中留存,考慮到每個人的生活不僅僅只在感動中度過,爲了整個情感世界的有序運作,人們總是在現實中放棄着一些夢想。

陌生,卻讓人覺得是那麼地熟悉;熟悉,而很多時候又讓我們感到陌生。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常把一個人錯認,是對這種悖論的最好詮釋,多少的一見鍾情,無不是在某個陌生人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最熟悉的東西。

理想建立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盡力去追求,而得不到的東西,我們只能把它存放在夢中。在夢中,僅僅在夢中,而且也只是短暫地停留一下而已。

從一個純潔的小姑娘,到一個涉世太深的夜總會的女人,是怎樣的社會現實把“她”造就成了一個悲劇人物?“我”想不僅僅是“我”對一個女子感情歷程的漠視,更多的是我們的社會對於生存其中的個人,而表現出的一種漠不關心吧。

真的,我們身邊的人,都在爲着自己的生存而忙碌,自己的感情猶在忽略,又何曾由我們去關心過別人的情懷?環視周邊的風情,猛然發覺,在我身邊的,都是些熟悉的陌生人。他們讓我樂於相處,而處處又讓我不敢相信,“質本潔來還潔去”,本就是一句安慰自己的'話語。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2

高爾基在給茨威格的回信曾寫到:“以其驚人的誠摯語調,對女人超人的溫存,主題的獨創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藝術家才具有的奇異表現力,使我深爲震動。讀着這個短篇小說,我高興的笑了起來——您寫得真好!由於對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於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動得難以自制,我竟絲毫不感羞恥地哭了起來。”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優秀短篇小說之一。

著名的小說家41歲生日的那天,從外面遊玩回到家裏,在信箱裏看到一封厚的奇怪的信,他好奇的打開信封坐下來看:

一個女人,在生命以最美綻放的十八年,去守侯一份僅僅是她所珍惜的愛情。看着深愛的人周旋在香肩軟腰裏,一次邂逅,一次遺忘;再次邂逅,再次遺忘,心是怎樣的痛?

不是沒有失望,只是任失望一次次侵襲,卻控制不住自己繼續愛着,又或者,她根本沒想去控制。從年幼的她撞到他懷裏那一刻開始,愛,是那許多年一直支撐她活下去的勇氣。“世間再沒有比置身人羣之中,卻又孤獨生活更可怕的了”,“我一心想着你,在心靈深處始終單獨和你呆在一起。”不在他身邊六年,就是這樣靠回憶,不到一年的點點滴滴的回憶度日。然後,回到他的周圍,希翼着能到他的身邊。

“我一回來就去找你!”這是他離開前的承諾,一個男人是這樣可以輕易的將承諾說出口,卻又完全不留任何痕跡的忘記。可以不擁有,但是不要擁有後再失去,那種空白的痛讓人難以承受。這個堅強的女人卻帶着深深的失望,和一個屬於他們的孩子,孤身遠行了,帶着愛離開了。

“我希望你想起我來總是懷着愛情,懷着感念。紀念那忘卻的時刻。”然而,他卻不會想起,如果沒有這最終的一封信。

8年,又是8年的時間,她回來了,她遊弋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中間,爲了讓他的孩子,可以過和他同樣的生活,不沾染灰塵,雜質的生活。她永遠接受不了任何人,在內心,她只愛一個人,一個將她遺忘的那樣徹底的一個人。可以放棄自尊,放棄一切去愛他,不在乎自己會不會讓他覺得低賤。又是一次離別,同樣的房間,同樣的話語,“我一回來就去找你。”她灼灼的看着他,希望他可以回憶起她曾經的幸福,但是,他沒有,終沒有記起這個女人。她知道,這又是一次永遠不會實現的承諾。

她這樣失落的穿戴着,即將離開那間承載着她一生夢的房間時,在鏡子裏看到他往她暖手套裏塞進鈔票時,我體會着心如刀割的感覺。在他眼中,她只是個風塵女子。是的,沒有自尊的風塵女子。那一刻,她絕望了吧?疼到顫抖。

頭髮花白的管家都能記得的,而他卻能這樣忘記。眼淚終於在無人看見的地方滴落。

“可一夜之間他就殘忍的撇下我走了。一去永不復回。我又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了,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孤單。”恆久以來她的愛轉移的承載體也失去了,終於,內心不可承受的坍塌的了。絕望,徹底離開,結束自己的傷,自己的痛。

這樣一個爲愛而生,爲愛而死的女人,讓我心疼,讓我動容。這就是女人,爲愛可以不計一切,可以飛蛾撲火,爲了一點點的幸福,即使再短暫的幸福,可以用一身的傷痛去守侯。無論那是個怎麼樣的男人,無論是否值得。愛了,永不回頭。

信終於看完了,一些零碎的片段似乎可以拼湊起來,他似乎記起當初的小女孩,記起那三天的相處,那個年輕女郎的美麗,可是他不知道她的名字!他的身體已經麻木,手上的信滑落在地,桌子上的花瓶,在今天他生日的這一天,第一次空着,他也知道已經也將空着,他似乎吻到了白色玫瑰淡淡的味道還瀰漫在這個屋子!他的眼淚終於掉下!

他努力的站起來,走到門口,推開房門,望向對面的屋子,隱隱約約,那個不起眼的小房間,有依稀的燈光,窗戶微微的開着一線,窗戶後面是女人十八年前童年時的樣子,她純潔,美麗的眼睛,偷偷的觀察着他的一切。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3

張愛玲曾語: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她甘願成爲他身邊的一粒塵埃,那朵滿懷情義的白玫瑰盛放在他的書房裏,也盛放在她無盡的幻想之中,與他無關,與現實無關。

書中的女主角窮盡其一生去熱烈地愛着男主,這就是一場史詩般的暗戀,一位堅貞不渝的女人的獨角戲,一場自殺式的決絕的愛情。她將自己的愛情當做唯一的信仰,真真正正地詮釋了“我愛你,與你無關”。

高中的時候第一次讀這本書,當時已然淚流滿面,作者將一個女孩到女人暗戀時那細膩溫柔的情感描繪地無微不至。

我敬佩於女主角爲男主所付出的一生的等待,那種甘願犧牲無私奉獻的`偉大,更加敬佩她始終保持着那一顆專一純潔的心靈,她擁有一個高貴的人格,不會施捨愛情,但是能夠通過自己的魅力使他注意到她;她不會去勒索、審判愛情,不依附於婚姻形式的捆綁,只是天真地渴望在自己的努力之下那個男人能夠從心底最深處就愛着她。

他並沒有兌現承諾,也許在他的眼裏他們之間的感情只是那虛幻縹緲的幾夜,稍縱即逝,他辜負了她的等待與期待,我爲她感到可悲,憎恨這個男人的深情繾綣的目光,憎恨他對她無情。

然而字裏行間,我感受不到任何她對他的埋怨,充斥着的盡是她對他深刻的愛,是她對他們曾經美好的回憶,是對他給予自己這段感情的感激,是對愛人未來的囑託與不捨。我想她寫這封信的原因僅僅是爲了使他知道這個世上曾有人那樣地愛着他,爲了讓他知道自己值得這樣一份深重的愛。

“我寧願獨自承擔所有後果,也不願意成爲你的負擔。我希望自己是你所有女人當中獨一無二的。我希望,每當你想起我的時候,心中只有柔情和感激。”

少年時期那種傻氣的暗戀誰都不會陌生,我們都曾天真地去喜歡過一個人。與他的每次不期而遇都會成爲你的思維的中心,與他有關的任何事都會讓你默默關注,他周圍的人會讓你覺得親切,他時常在的地方會讓你覺得熟悉,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會讓你久久揣測…即使時隔多年,我們會漸漸淡忘那個所傾慕的他,對他的那份心動也隨之而散,也許現在的自己已經有了去追求喜歡的人的勇氣,學會去表達心底的感情,但是回想曾經,也會無比想念那暗戀時期的懵懂天真的自己。書中的女主角像極了那時候的我們,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會因爲她的欣喜而欣喜,她的悲傷而悲傷,她的期待而期待,因爲她的愛情與我們產生了共鳴。

“我的心緊張得像根琴絃,你一出現,它就顫個不停。我的心始終爲你而緊張,爲你而顫動;可你對此毫無感覺,就像你口袋裏裝了懷錶,你對它的繃緊的發條沒有感覺一樣。這根發條在暗中耐心地數着你的鐘點,計算着你的時間,以它聽不見的心跳陪着你東奔西走,而你在它那滴答不停的幾百萬秒當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可是,爲何會有那麼多的女孩,將愛情視爲自己的全部,在自造的愛情氛圍裏沉迷?這種宿命是那些癡情的人自己設下的,明知這猶如飲鴆止渴,明知這無可救藥,卻還是萬劫不復、一往無悔。或許很多人都會認爲這是女主自討苦吃,但是又有多少人願意承認,這種癡狂正是我們骨子裏對愛情所向往的高度?我們渴望有一個這樣愛着自己,也渴望窮盡一生與自己最愛的人相守到老。

或許大多數的人在某一個階段或多或少地當過這樣一個女孩,然而卻是善於深情、也容易遺忘。我欽佩女主對男主毫無保留的、高貴堅貞的愛情,但我認爲,在愛情之外,我擁有更多的美好,那些對我關懷到無微不至的家人,那些陪伴我成長的朋友,我還有很多的願意去珍視的東西,我有自己嚮往的前途,有自己渴望的人生,我不會只爲愛情而活。我欽佩她,卻永遠不會選擇成爲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