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棋王》讀後感範文錦集

《棋王》讀後感範文錦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棋王》讀後感範文錦集1

一直以來很想看阿城的《棋王》,然而時間上斷斷續續地,終於把《棋王》看完。字數不多,大概3萬字左右,但是這是一部偉大的尋根文學,阿城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某個時代的精神。李孿壬說同爲知青,阿城悟出人生,史鐵生悟出命運。《棋王》應當屬於阿城的成名之作,也是開啓悟道人生的里程碑之作。

《棋王》讀後感範文錦集

看完後,有兩個比較深刻的感觸。

一個是小說對於吃的描寫,入木三分,只有對於“餓”的深刻體驗下才有對於吃這個動詞細緻的描寫。苦難的深重是這個年代的特色,人人自危,在沒有油水造成胃酸氾濫的年代,在描寫棋呆子吃相的那一段,在描寫衆人吃蛇那一段,我們都可以從字表面之下看這個時代造成的苦難,然而又能夠看人們積極地生活着,無論生活多麼艱難。苦難大多數尋根作家都會描寫,但是阿城卻不張揚,不過分渲染,彷彿這是極爲尋常的生活,當生存成爲一種負擔的時候,活出自我是一種奢侈,然而不管生命多麼渺小乃至岌岌可危,在苦中作樂成了大多數民衆的統一作風。於是看棋這段能看出多少人的狂熱,如果說狂熱是一種絕望,那麼多少人陷入不由自主的絕望,一如這個年代的政治。

而是小說中王一生的“呆”是另一道風景。你看得他下盲棋時候的呆,下棋下得被人偷錢包之後的呆,吃飯一絲不苟的呆,以至於後來驚心動魄的“戰九雄”九子連環車輪大戰的癡。無不讓你覺得這個“棋王”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他有獨特的魅力所在,是一種人性,一種精神,一種境界的所在,在這個年代的堅持更讓你覺得難能可貴,生活的奄其實不難,何以解憂,唯有下棋。他的專注,他的認真,他爲棋而生。他癡,他呆,他不懂世故。可是依然不妨礙他深入你的內心,讓你認可他的存在。我由此想了阿甘,想了莊子文下的奇人,那些活出自己生命的獨立個人。

恰恰通過棋,可以讀人生,即使不懂下棋,然而看《棋王》依然有自己的感觸,人生不恰恰是一種態度?看懂人生和看懂下棋姿態完全有共通之處,否則魅力不會感染你。人生不是靠拯救,不是靠救贖,而是靠堅持,靠淡泊。慾望往往令人進步,而後使人墮落。人類存在一是性慾,一是思想。性慾創造了人,思想則承載了記憶,以及創新。如何讓普普通通的自己保存與大衆不一樣的性格,需要物質,也需要思想。《棋王》也許能告訴你。

《棋王》讀後感範文錦集2

在亂得不能再亂的車站裏,父母兒女似生離死別在哭鬧,王一生卻平靜地坐在廂裏,要求與對座的人下棋。這就是阿城筆下的棋王,他活脫脫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裏,他作爲一個普通人,卻完成了不平凡的人生追求。

王一生的確是個平凡的人,看阿城幾筆細緻傳神的對於“吃”的描寫便可盡知。他“吃得很快,喉節一縮一縮,臉上繃滿了筋。”“若飯粒落在衣服上,就馬上一按,拈進嘴裏。”“吃完以後,他把兩隻筷子舔了,拿水把飯盒衝滿,先將上面一層油花吸淨。”我們在後面他對家庭的敘述中可以理解他爲什麼會這樣重吃,而通過他對於“饞”的嘲笑,又可以看出王一生在貧寒困頓中仍執拗地追求實在樸素的人格操守。

在動盪的歲月,無數渺小的人展示了他們永不泯滅的人生價值。爲了幫助王一生參加比賽,“腳卵”把祖傳的明朝金絲鳥木棋送了禮;畫家爲睏乏的人尋找睡覺的地方;哥們兒不顧路途遙遠前來助威;以及在貧病屈辱中掙扎的母親,用一雙弱手,用檢來的牙刷把磨出一副如象牙般光潔剔透的無字棋,阿城創造了一個博大的世界,使人們在無法選擇的時代和命運中,具有正視現實人生的勇氣,尤其是那副“無字棋”。賦予平凡的生命以偉大的魂魄。

故事的最高潮是王一生坐在空場上,與九人同時對奕的情節。“上千人不再出聲兒。他雙手支在膝上,鐵鑄一個細樹樁,似無所見,似列所聞。高高地一盞燈,暗暗地照在他臉上,眼睛深陷下去,黑黑的似府視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頭亂髮中,久久不散,又慢慢瀰漫開來。”阿城在高潮之外卻創造了一個虛靜的氛圍,使人不禁屏住呼吸,凝視這個“瘦小黑魂靜靜地坐着”。在這具虛與靜的氣氛中,使人們集結起飽滿的情緒,感受到生命的永恆價值。只有心沉到底處,靈魂靜到極處,才能溶於紛紜的大千世界。

棋下完了,王一生戰勝了所有對手。他有些發木,突然嗚嗚地說:“媽……兒今天……媽——”他手裏緊緊地攥着一個無字棋。看到這裏,使人終於爆發出內心積聚的悲苦、激動,流下淚來。

王一生以有所有不爲而有所爲的人生觀念,超越了那個畸形的時代,完成了一次人生價值的積極證明。他並不只代表他自身,而代表着在那沉浮的年月中,尋找人生真正的精神支柱,探索宇宙生命、永恆和諧的理想的人們。

《棋王》讀後感範文錦集3

從一個小故事開始吧,兩個小孩玩着泥巴,津津有味,投入忘我,肆意攪着和着,或者捏一些醜拙的形象。我想他們都體會着世上最純潔的歡樂。後來,來了一個大人,他看了一會兒,誇獎其中一個孩子捏的像。悲劇開始了,從此他們再玩泥巴時,總是開始評價,開始比較,從此,他們玩泥巴更多的是爲了得到大人的誇獎,或者贏過旁邊的小朋友。大人的肯定意味着更多的零食,更多的玩具,更多的關愛。也許這沒什麼不對,可是,又有誰發現了,他們當初最純潔的歡樂丟了。

《棋王》講的是一羣知青的故事,“我”在下鄉的火車上遇見了後來的棋王,並且成了朋友。他們被分到了不同的農場,很長時間沒見面。後來棋王請假來農場看“我”,和“我”的舍友,一個下棋高手相識,以棋會友。後來舉辦象棋大賽,棋王因爲經常請假到處下棋而沒有得到假期,失去了比賽機會。他沒有着急,也沒有惱怒,決定賽後私下找前三名切磋。賽後季亞軍一起來了,他說同時和兩個人一起下,後來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包括冠軍共九個。一場大戰開始了,上千人圍觀。最終他贏了,僵在椅子上沒了知覺。

故事很簡單。當然主題也有很多。我從棋王的身上看出來的更多的是,那個玩泥巴的孩子的精神。那些單純的以玩泥巴爲樂的孩子的純真。棋王,他在乎的不是輸贏,不是別人的眼光,而是象棋。他的全部心思都在象棋上,包括“呆子”的外號,包括外人怪異的眼光,沒有什麼能動搖他。“王”的稱號也是別人給的,他不在意,他不管什麼王不王,他在意的只是棋。只是楚河漢界的風雲變換。

也許勝利能給我們喜悅,也許別人的誇獎能給我們喜悅,可是,我們是不是很久沒有單純的沉浸在某件事中快樂了,哪怕玩遊戲。我們總是在比較,看着別人的眼光,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博得掌聲。其實,我們很早就失去了這種快樂,做什麼無所謂了,只要能有讚揚,有鮮花和掌聲。漸漸得,我們在別人的眼光裏改造着自己,自己的天賦也慢慢被磨平了。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政治課本里有,可是又有幾個人會信服,然後爲了全人類的幸福奮鬥終生,在現在這個思想開放的年代,應該很少有這樣的人了。所以人在思考,思考活着的意義。周國平說過,人只有找到永恆的價值,人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所以有宗教,可惜,尼采一句“上帝死了”,打碎了所有人的夢。科學,已經毫不留情的打敗了宗教。雖然我們沒有宗教傳統,可是我們的祖先都在爲了留名青史奮鬥終生,他們有明確而堅定的目標,他們感覺自己所做的事是有意義的。而現在,價值中空,誰也無法否定。所以,我們怎樣生活下去,那就是生活的樂趣,因爲生活太美好,所以我們願意激情地生活。象棋是棋王的一切,有棋下的日子就是好日子。我們能,如果只是爲了他人的評價,別人的誇獎足以支撐我們一聲?不會所有人都讚揚的,當褒貶不一的時候,我們是否會動搖。我們需要做回玩泥巴的孩子,我們需要忘我的喜歡生活,這樣的人生充實而有意義。當然,如毛姆所說,我們的樂趣應該是健康的,並且有利於成長的。

當然,人是需要社會化,需要融入社會的,可是,我們難道就必須泯滅自己的所有個性嗎?特別是在中國,我們好像更在意他人的眼光,長期的村落生活,人們好像已經習慣了透明的生活。從小我們接受的就是要做讓大家都說好的事。集體的價值觀,意志,行爲方式纔是正確的。所有的人,不管天資如何,總是在用統一的普世的標準在培養。所以,我們很難出現天才。就像諾貝爾獎。我想愛迪生在火車裏發明燈泡的時候,一定沒想着要讓誰誇獎,要讓誰表揚,而是純粹的喜歡,就像自得其樂的玩泥巴的孩子。

從《棋王》中,我想我們也許該做回最初那個毫無顧忌的,隨心所欲的玩着泥巴的孩子。我們也該學會不把別人的目光當成唯一。我想如果我們沒有損害他人利益,他人這就不會干擾我們了吧。這將是一場持久的掙扎,從我們深深的傳統中。

我們的生活需要這樣純粹的快樂,這些快樂會讓我們愛上生活,生命的價值也無非是在最熱愛的事業中綻放。當然,這些還會有副產品,比如天才的創造,比如諾貝爾。

該行動了,把注意力從大人的讚揚轉移到手中的泥巴上來。捏的像不算什麼,也許你會捏出下一個沉思者。

《棋王》讀後感範文錦集4

從未了解過這一段歷史,但卻非常清楚,那就是個瘋狂的年代,人的生理被擠壓到極限,讓人不由的感慨:“活在那個時代,着實需要驚人的勇氣與智慧”。

《棋王》主人公王一生的命運十分坎坷,無論怎樣顛沛流離衣食無着,始終不曾放棄心中的信念,酷愛下棋視棋如命,他的母親去世前,用拾來的牙刷把一點點磨製出來的,白色圓潤,近乎透明的棋子,放在棋王的包裏,也許,那一刻就象棋王哭着說出來的那樣:“媽,兒今天,媽……”,出身卑微的妓女母親,對象棋已近癡迷的兒子,王一生對人談起自己的母親曾經不堪的經歷,始終沒有迴避母親低賤的過去,卻始終是對母親的理解和深愛。

知青們去參加了象棋比賽,王一生去晚了,腳卵便將自己家傳的象棋送於了“領導”,於是,王一生被作爲照顧對象批准參賽了,但他拒絕了,他認爲那是對自己畢生最愛的背叛,是對信仰的褻瀆,他沒有參賽,在最後,他在比賽決出冠軍後向他們發出挑戰,並且是1人對10人,這比賽已經超脫了棋盤,那是一種個人的信仰與精神的支撐,它同時也代表了那個時代的人和現實的對抗,使他贏的了比賽,最後,冠軍的老頭出來求和,棋王用最後的力氣答應了……夜黑黑的,伸手不見五指。王一生已經睡死。我卻還似乎耳邊人聲嚷動,眼前火把通明,山民們鐵了臉,肩着柴禾林中走,咿咿呀呀地唱。我笑起來,想:不做俗人,哪兒會知道這般樂趣?家破人亡,平了頭每日荷鋤,卻自有真人生在裏面,識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類,就是每日在忙這個。可囿在其中,終於還不太像人。倦意漸漸上來,就擁了幕布,沉沉睡去。”

看完後,棋王走後的一句話還在我腦中迴盪,媽,兒今天,媽……,眼睛已經溼潤了,一個畸形的時代,一個充滿信仰與力量的靈魂,不,不是一個,而是一羣對將來充滿期待的人與哪個時代所發生的故事,我又想起了周總理的那句話,中國不會這樣下去的,什麼是舊?什麼又是新?舊的不一定都是糟粕,新的並不一定都是精華。沒有舊哪來的新,簡單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在造反派否定一切的行爲中被撕得粉碎,真是無知和愚昧的悲哀,也是我們民族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