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考快與慢》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1

我們大腦有說不清楚的侷限:我們對自己認爲熟知的事物確信不疑,我們顯然無法瞭解自己的無知程度,無法確切瞭解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我們總是高估自己對世界的瞭解,卻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當我們回顧以往時,由於後見之明,對有些事會產生虛幻的確定感,因此我們變得過於自信。

——《思考,快與慢》

《思考,快與慢》是一本集所有行爲經濟學的一本書,作者用了各種實驗來反映出我們生活中做的各種決策,包括感性和理性的決策,讓我們重新審視一下自己行爲當中的規律,認識到自己某些行爲習慣。

書中把我們的思維分成兩個系統:自主系統和耗力系統,其中自主系統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麼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於自主控制狀態;耗力系統是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來,通常與行爲、選擇和專注等主觀體驗相關聯。

我們所做的大多數事情都是由自主系統引起的,但當事情變得困難時,耗力系統便會接手難題。自主系統在熟悉情境中採取的模式是精確的,所作出的短期預測是準確的,遇到挑戰時作出的第一反應也是迅速且基本恰當的。然而,自主系統存在成見,在很多特定的情況下,易犯系統性錯誤。這個系統有時候會將原本較難的問題簡單化處理,對於邏輯學和統計學問題,它幾乎一無所知。自主系統還有一個更大的缺陷,即我們無法關閉它。

而耗力系統的典型特徵表現在其各項活動都需要付出努力,但其自身卻很懶惰,不願意多付出。但是,一些至關重要的任務卻只有耗力系統才能執行,因爲這些任務需要付出努力和控制自我,由此方可抑制自主系統產生的直覺和衝動,比如人們在面對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時候,首先是自主系統的衝動,然後纔會是耗力系統的控制冷靜,再比如股市投資中人們的追漲殺跌的衝動,是來自於自主系統,冷靜之後的抉擇纔是來自於耗力系統。

舉個例子來說:一支球棒跟一顆球加起來是1.1美元,球棒比球貴1美元,請問一顆球是多少錢?

很簡單的一道題目,但是按照系統一的直覺,好多人應該會直接說是0.1美元,但是利用系統二仔細想想,就發現正確答案是0.05美元,答案的設計彷彿是我們受到了控制,通常情況下,大多數人保持連貫的思維或時不時積極思考都需要自我控制力。不斷轉換任務和提高大腦運轉速度從本質上說是不會讓人感到快樂的,人們總是儘可能避開這種情況,這就說明了爲什麼最省力法則能成爲法則。比如書中要求受試者一邊看能引起感情共鳴的電影,一邊抑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都會讓人或多或少不開心,這樣相當於關注兩個任務。人潛意識中反而會想着這件事,把意志力用在不能做的事上面。當你的認知、情感、或身體這些不同形式集中於一個任務,那麼會完成得更好,也就是全身心專注的力量。

通常常見的無意識的系統是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做出判斷,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但系統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爲事實”的原則,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所以佛家說要不迎不拒)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作出錯誤的選擇。有意識的系統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作出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採納系統的直覺性判斷結果。這也就說明了引子裏說的話,我們總是高估自己對世界的瞭解,卻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

我們的思考系統因此就會決定了我們做的投資決策,例如我們都比較喜歡確定的獲利,但遇到壞的選擇,多半會更願意去冒險。

你會選擇確定拿到900元,或着90%的機會拿到1000元?

你會選擇確定失去900元,或着90%的機會失去1000元?

結果多數人都選擇確定拿到900元以及90%的機會失去1000元。

再比如當我們的股票有盈利的時候,多數人傾向賣出,尤其是獲利比較豐厚的時候,但是當我們虧損時候,就會一直持有等得回到原價,因爲當虧損實現之後會產生後悔或錯誤的感覺。這種直覺有可能都是不可靠的,需要有理性的分析,再做出理性的決策。

上面的幾個例子也只是管中窺豹,書中介紹了很多經典有趣的實驗,指出了什麼時候能夠相信自己的直覺,什麼時候不能相信,指導我們如何在生活,工作種做出更好的'決策,避免一些常見的思維失誤。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2

書名很形象,思考,快與慢。

原來我們的思考方式有兩套方式,一套算是天性吧,就是憑直覺去想問題,想到什麼就認爲答案是什麼並且是正確的,這就是快思考;而另一套則是組織更多的信息、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的理性思考,通過綜合分析後得出結論,這種就是慢思考。人吶,應該說腦子都是比較懶的,看到一個問題,無意識地就選擇用系統1的思考方式,只有對自己抱有懷疑態度或者經過一定培訓的人,纔會有意識地去啓動系統2的思考方式,系統2就是用來質疑、驗證系統1的。

讀這本書啓發挺大,當遇到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時,不要輕易去否認別人,先想想,並且要多想想,甚至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想,因爲往往自己看一個問題受到了自己的經驗、環境、以前接受的意識等的影響,並且容易過度自信地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網上那些噴子們,感覺多半時候都是在用系統1思考,特別是那些帶人身攻擊的噴子,別人說個啥,趕緊噴,也不想想別人爲什麼這麼說,用了什麼論據,噴子們是隻要對方的說法和自己的想法不同,就開噴,就算要噴,也得講事實說證據吧,也得一條一條地反駁吧,不能一來就開始人身攻擊,這樣只能顯示出噴子還在比較低層次的水平,沒有包容心和敢於懷疑自己、追求真相的心。

慢思考挺難。因爲受了很多與生俱來的快思考方式的影響,所以容易產生偏見、過度自信等等。我很好奇的是爲什麼我們的天性是快思考的方式而不是慢思考的方式呢?書中沒有給出答案,可能要涉及到生物學或者是人類學吧。慶幸的是研究者們竟然意識到了這麼不容易發現的東西,知道了人出生就喜歡快思考方式,並且快思考方式會產生偏見、錯誤、不理性等等,提醒了慢思考的重要性,讓我們也有了意識,在生活中儘量去多培養自己的慢思考方式。

針對上面爲什麼人天性是快思考方式我突然想到了一個想法,也不知道是不是。快思考方式其實是一種簡化複雜事物的思維方式,就是把紛繁複雜的事情通過概念替換,情景聯想等等換成比較簡單容易回答的方式。可能是遠古時代人們要生存,會有很多突發情況,要快速對突發情況做出判斷,沒辦法在短時間內考量各種情況,而是通過聯想到上次的處理方式來快速做判斷,所以漸漸人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快思考優先的結果。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3

將人思考的系統分爲系統一和系統二,雖然我們都知道直覺反應可能會錯,但有時會更相信自己的直覺,我們以爲仔細思考後的答案是正確的,但其實並非如此。丹尼爾用各種案例與實驗再告訴我們系統一二的區別。

大多數情況下,人是懶惰的,思維也是懶惰的,我們更喜歡用直覺去思考問題,曾經自以爲是,但是在涉及選擇方案的時候自認爲100%正確的正好是思考的陷阱。

在這本書裏,感悟最深的就是思維困境。我們會無意識的選擇,進入思維謬誤,一旦有自我損耗,面對相同的事物的評價各異,我們認爲的公平恰恰是不公平的。反而給我有了思考的空間,面對新事物時會考慮到啓動效應、光環效應、錨定效應,在看到舊事物時會出現情理之中的吃驚小於意料之外的情況,也會存在認知放鬆的窘境。

但是作者也說了,認識到自己的偏見有助於團隊合作。書中很多的思考謬誤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犯的錯誤,瞭解自身思考的侷限,及時聽取不同的意見,瞭解彼此的看法,能夠有助於團隊的成長。

閱讀《思考,快與慢》就像一場旅行,我們走出了家鄉,走出了自身的侷限,我們看到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看到了與我們相似的人羣,找到了歸屬感;我們遇到不同想法的人羣,發生了思想的碰撞擦除新的思維火花,經歷過之後更加確信某件事,雖然書中會說到眼見不一定爲實,你所認爲的現實可能是自我虛構的幻境,但是去感悟一番也是別有滋味。這場旅行中我迷失了自我,因爲發現自己過去錯的一塌糊塗,但是轉念一想,錯中也是有對的成分,明知一些思維方法是錯的,反而能更加明白看待問題的方法,睡了一覺以後,又是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