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巴菲特傳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巴菲特傳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巴菲特傳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巴菲特傳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巴菲特傳讀後感1

主人公巴菲特是美國最成功的集團企業塑造者,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資產總值超過六百二十億美金。是一個比韋爾奇更懂得管理的人,也是最具有影響力的人之一。以世界頂尖投資人和令人難以企及的能力創造財富而贏得世人的稱讚和追捧。巴菲特也是一個平凡人,因爲他跟普通人一樣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中。可是他卻擁有一個普通人難以樹立也難以擁有的偉大目標和決心。他從小就樹立目標跟理想,長大後追逐自己的理想,中年達到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而老年的他便成爲世界的焦點。

巴菲特是成功的。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他天生便對數字有着濃厚的興趣,即使人們隨便說出某個城市的名字,他也能準確的報出人口數,死亡率,賽馬勝算等等。即便是老年的他也能說出某個城市或者公司五年甚至二十年的盈利狀況。由於對數字有天賦這一點,對於投資上是非常有利的。

有理想有目標的我們是快樂的,可是我們又要考慮如何實現我們的理想與目標。這時我們要注意即使有了理想有了目標卻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能成功的實現自己的理想達到自己的目標。

失敗乃是成功之母,那我們還考慮那麼多有什麼用呢?放膽去實現自己的理想達到自己的目標吧!

曾聽張愛玲說過這樣一句話:“成名要早。”,我腦袋突然閃過“成功不是等到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爭取的”這一念頭。

是的,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我從不認爲我一定能成功,但我始終追求一個比昨天更棒更成功的自己。我也不認爲自己有過人的才能,但我不相信只要是我努力換來的成果會不如別人。

我有我的理想我的目標,我會用努力證明我也可以成爲像巴菲特一樣棒的人。

  巴菲特傳讀後感2

沃倫.巴菲特——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資本家、最成功的投資人,與比爾蓋茨比肩的世界富豪。有人說,作管理的人,一定讀一讀德魯克的專著,作投資的一定要了解巴菲特。作爲這樣一個凝企業管理和投資智慧於一身的傳奇人物,巴菲特成爲人們追逐的明星和學習的凱模。

懷着同樣的敬慕與好奇,購得這本書——《巴菲特傳》,作者,羅傑洛斯坦。通過本書瞭解了巴菲特成長與財富積累的歷程。變化的只是財富數字的不斷累積,不變的是巴菲特獨特的投資智慧和人生信條。

巴菲特從恩師格雷厄姆的投資名著《聰明的投資人》中,悟出了投資的真蒂:真正的投資之道是價值投資。這一理念告訴我們,投資股票不是簡單盯住低買高賣就可以真正的成功的。而是要看到價格背後,投資對象的價值。巴菲特對於自己投資股票的祕訣常解釋爲:別人瘋狂我害怕,別人害怕我瘋狂。巴菲特的在成功正是在於他從不盲目從衆、從不道聽途說,而是用自己的獨立思考來作出判斷。他具有無與倫比的獨立思考能力,專注工作和不受外界干擾。我想這是他之所以成功的重要核心能力之一吧。他不僅揭示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道理,同時告訴我們“世上就怕認真二字”。

因此,我們在生活與工作當中,要學習這種獨立思考模式,而非人云亦云,只有這樣才能創新,才能創造出常人所不能的業績。當然切記不要走向極——固執已見、盲目自大、標新立異。巴菲特懂得適時收手,激流勇退,也懂得逆流而上,獨闢奚徑。這本身就是一種人生智慧。《道德經》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那些貪婪者受到了懲罰;巴菲特一生都在追逐最具價值的股票,它看到股票背後的長期價值,他同時更加相信企業所有者、經營者的品格。

凱瑟琳與墨菲都是他認爲可信賴的人。所以對於他們的股票巴菲特始終不離不棄。他投資的了許多公司,可能不被人們看好,但他執意買進。那樣靜默的不爲人知。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巴菲特如水一般總是流入低谷窪地,永遠追逐着價值的窪地。不與衆人強爭那些被普遍看好的股票,而總能獨闢奚徑,此謂“不與人爭,而無不爭”。巴菲特繼承了格雷厄姆的衣鉢,但沒有固守其理論,而是有了更大的創新。這也是他比老師更成功的原因之一吧。是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使我想起了我國著名管理學家,南開大學教授陳炳富先生曾經送給學生的話:循門而入,破門而出,似我者死,學我者生。只學我心,不學我手。

水的精神,巴菲特的智慧,也給當下的我們另一個有關擇業的啓示。大學生就業難,難在都想站在高處而不願隱於低谷,難在不能用智慧的頭腦看到水終將歸入大海的方向。也許,我們選擇了一個目前很小的企業,一個起薪不高的崗位,一個偏遠的就業地點。但小企業會成長,低薪會漲高,偏遠也可以成爲中心。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找到這個“價值”點。如果將擇業也看作是投資,那麼我們要用價值投資的頭腦,大隱於價值的窪地,也許正是聰明的選擇。

感謝巴菲特讓我知道:

一、人需要長遠的目光,看到人生與事業的長期價值,而不要爲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

二、人要獨立思考能力,更要有獨立思考的水平,充分論證、理智的分析,人應該有自己的判斷而不要盲從;

三、堅持誠信,相信人格的力量。人對了,就會做出正確的事,即使暫處危難也終將成功;

四、金錢在某種意義上說,那就是一個符號。我們追求它的,不是物質的奢華,而是人生樂趣與人生意義;

四、當你選擇了做正確的事,終會使你因爲這樣的選擇與長期堅持而獲得成功;選擇了值得尊敬的人,你也將得到他們的尊敬。

五、人生的智慧不在於沉浸在喧譁擾嚷中,而在於洗盡鉛華後的黙黙思考。

  巴菲特傳讀後感3

我一直很猶豫看名人傳記,特別是政治人物的。我不知道就評傳和自傳而言,誰更接近人物的本來面目。人不能脫離社會交往而存在,要接受別人的評判;卻又不得不聽從內心的聲音,堅定地走自己的路——無論謗譽。對一個人物而言,我不喜歡塑造出來的高大偉岸,同樣也討厭他被人誤解或貶低。

特別是隨着閱歷的增加,接觸到一些歷史被歪曲的現象之後。如果作者能夠了解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想法,記錄下周圍人對他的評價,還原人物的本來面貌,再加上圍繞傳主所發生的事件描述,這纔是一部好的傳記。幸好,巴菲特告訴本書的作者,(對傳記的創作)他不會給予任何協助,當然也不會橫加阻攔。他不鼓勵但也不反對作者通過各種渠道來獲取有關他的素材。對於一個長壽、健在的關注對象,支持或反對者的聲音尚存;走訪、採集信息和檢索都還便捷,所以,我寧願相信書裏所寫的和書外的他十分接近。

一部五十萬字的傳記讀完,給我印象較深的是他立志很早(12歲時發誓要在30歲前成爲百萬富翁)、樂於實踐(19歲時已有13年經商經驗)和勤于思考(如何投資而不是投機),他堅持在自己看得懂的領域、用自己擅長的理論和方法、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投資分析而不是經營管理)。

當然,沃倫·巴菲特也不會是一個沒有瑕疵的人,他有着自己的脆弱、敏感和慳吝,但既然是閱讀傳記,更多的還是要從別人的經歷中反思自己的行爲。雖然不是一個專業人士、對投資也不感興趣,這本書依舊給我以啓迪。不定在哪一天,遇到什麼事的時候,腦海中會浮現他的影子,給我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