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少年閏土的讀後感大綱

少年閏土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少年閏土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少年閏土的讀後感

少年閏土的讀後感1

我還算一個渴求知識,並善於鑽研的孩子。以往我對於知識的獲得,自以爲是地認爲其來源途徑不過在於書本抑或老師,現在通訊發達了地球變小了,我開始覺得互聯網應該是我們最好的獲取知識的工具了,除此以外似乎沒有別的更好的來源。但現在讀了《少年閏土》後,我才發現,原來知識更多是來源於生活。

在文章《少年閏土》中,那個雖是農家孩子卻有着豐富知識的閏土,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作者)雖是城裏的學童,竟然知識比閏土還單薄,這還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現實中,學校雖然也能學到知識,但老師更多的是教我們學習的方法。而在生活中,知識是無處不在的,許多偉人也是在生活中學到了並發現了重要的知識:牛頓被蘋果打中腦袋後發現了萬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發現了水的浮力;古埃及的一個廚師在不小心把羊油倒進了草木灰中,竟意外地發現了最早的肥皂……

在電影《劉三姐》中也有一個典型的例子。三個秀才只懂得背誦四書五經,不注重生活裏的知識,居然連“牛走後來我走先”這樣違反常識的的話語也說得出來。這哪裏是“秀才叫牛鈀地”啊,明明是“牛讓秀才鈀地”!可見生活中知識是多麼重要啊!但也許現在有些人和《少年閏土》中的“我”一樣,連麥子和韭菜都分辨不清。

而書本上、互聯網上,甚至老師的知識都是來源於生活、並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如我們小學的四個主科:語文教會了我們如何說話;數學教會了我們計數;英語教會我們和國外的人進行交流;科學讓我們認識了周圍的世界,瞭解環境中的各種東西。你看四門主科和生活密切相關,都來源於生活,那麼生活中就一定還有更多的知識等着我們去發現了。

所以, 從現在開始, 我要留心生活的每一件事情,努力在生活中尋找知識,在生活中發現知識。因爲,每一個偉大的發現都可能來源於生活,這也是我讀了《少年閏土》後最大的收穫和感想了。

少年閏土的讀後感2

每個人總會認爲自己的故鄉是最美麗的,同時也是最獨一無二的。幼時在故鄉的那些種種美好、快樂、純真的回憶,好像一本厚厚的相冊,少年閏土,就是這本珍貴相冊中的一個人物。而相冊的名字就叫——故鄉。在作者魯迅老先生的心中,閏土佔據着不可磨滅的地位。也許,對作者來說,閏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知道自己很多不知道的新鮮事兒。所以魯迅先生,就用手中的筆記錄下了自己兒時在故鄉和閏土發生的令人難忘的趣事。

在魯迅先生還是個有錢人家的少爺時,就認識了閏土。初次見到閏土,他那紫色的圓臉,散發着生機和活力。頭上頂着一頂小氈帽,脖子上套着的銀圈顯得特別顯眼。可能是因爲第一次見着那麼大的庭院,他怯生生地打量着四周的環境,透着稚氣的臉龐上還流露出幾分靦腆。在大人們心中,閏土是一個不愛說話的孩子,但私底下和魯迅先生可是無話不談,他對作者講了許多自己快樂的鄉村生活: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潮汛觀魚。炎炎夏日,金黃的沙灘上躺着無數顏色鮮豔的貝克,遠遠望去如同在金燦燦的沙礫中盛開着成片典雅高貴的玫瑰:夕陽紅、浪漫紫、可愛粉、神祕藍、清新綠、純潔白、高貴黑……每種貝殼的顏色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被這樣的美麗場景所吸引的閏土,情不自禁地把他們一一拾起,小心翼翼地放進自己的小竹籃裏;一個清風徐徐的寧靜夏夜,閏土在那綠油油的瓜地中看瓜,一個個綠得可愛的西瓜惹得猹眼紅。“沙啦啦沙啦啦……”耳尖的閏土聽見了猹咬瓜的聲音,只見按少年從容不迫地捏着一柄鋼叉躡手躡腳地朝猹走去,等到時機成熟便朝猹盡力地刺去。可猹卻機靈地逃走了。也正是這些事情,勾起了作者對鄉村生活,對自由生活的嚮往。無邊無際的海灘、活蹦亂跳的魚兒、色彩絢麗的貝殼、寧靜廣闊的雪地……一切的一切,讓人感到多麼有趣、新奇、愜意、嚮往。而閏土就是一個活潑、可愛的鄉村男孩,作者雖然和他相處的時間並不長,但友誼的種子早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了。

閏土的生活和那時魯迅先生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那個社會,大人們認爲我們應該在豐衣足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豪宅中做一個少爺、小姐,好好地“茁壯”成長。但是,又會有誰知道在這些少爺、小姐的心中,最令他們嚮往的不是豪宅生活,不是每天只能擡頭看見一片“四角的天空”,而是樸實、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讓我們想象一下,當作者這個少爺被家人“困”在屋中讀書的時候,閏土正在做些什麼呢?也許,他正坐在田間的樹陰下悠閒自在地逗蛐蛐呢。

閏土,一個普通的農村孩子。他生活的環境並不富裕,但他卻生活得十分快樂、自在、無憂無慮。他的身上散發着濃濃的鄉村氣息,是一個十分陽光的男孩。但是,誰知道,隨着時間的流逝,閏土的天真活潑、無憂無慮被當時封建社會的理念磨損的所剩無幾。

在魯迅先生的心中,兒時和閏土在一起嬉戲的往事,是一個夢,一個美麗又夾帶着一絲傷感的夢。然而,這個夢也被作者永遠的珍藏在了心底,去品味這其間的甜蜜,其間的樂趣,其間的溫暖……

少年閏土的讀後感3

讀完《少年閏土》這一篇文章後,我想到了自己……

從前我家離學校不遠,放假時也可以去找同學玩。當時,我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後來,我搬家了,搬到了楊家坪九龍坡區,這裏離動物園很近,媽媽說從窗臺看過去能看到動物園裏面,剛開始,我挺高興的,可是慢慢我覺得自己很孤單,就像兒時的魯迅一樣,被困在、約束在小小的家裏,像一隻失去自由的小鳥。十幾歲的孩子最想幹什麼?那就是玩!

我希望自己和閏土一樣,可以邁出家門盡情地玩,像自由的小鳥,像無憂無慮的白雲一樣玩!

以前,老師說我作文寫得很好,想象力豐富,那是因爲有題材,如果沒有題材,那我寫出的作文能有什麼?所以我希望全世界的家長能讓我們這些可以說是假日時足不出戶的孩子像閏土一樣有外出的自由。閏土是一個見多識廣,十分開心、快樂的孩子,假如把閏土鎖在家裏,那他會是見識廣又擁有快樂的人嗎?不,我只能說不!世界上有幾個人足不出戶又擁有快樂?沒有一個人是這樣的。

少年閏土是一個活潑、機智勇敢的人,相信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像少年閏土一樣,那就讓他們多出門吧,多學知識吧!

少年閏土的讀後感4

短暫的`相識,純真的情誼,濃濃的思念,永久的回憶,今天,我讀了魯迅先生的《少年閏土》,深有感觸。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與閏土相識了,閏土向我講起自己在海邊的經歷,讓“我”很是欽佩,可是後來,閏土要回到自己的家鄉去,我們兩個難捨難分。“我”與閏土在以後的幾次互相托帶禮物中,彼此的友誼在這裏得到延續。

讀罷本文,我對魯迅和閏土之間的美好情感深深感動。同時,魯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閏土農村生活的嚮往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本文也明確的告訴我們:既要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要像閏土一樣投身自然,獲得更多的切身體驗。在這篇文章中,多次體現了魯迅的這種感受:“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四角的天空….”這句話充分寫出了魯迅的感慨。同樣,也寫出了我的心聲。同學們整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裏,每天只來往於學校和家庭之間,生活天地如此狹小,與見多識廣的閏土比起來,我們簡直如井底之蛙。也許,當閏土正在雪地捕鳥時,而我卻埋頭無盡的作業中;也許,當閏土在看瓜刺猹時,我卻早已進入夢鄉;也許,當閏土在海邊看跳魚時,應該和夥伴玩耍的我卻有在舞文弄墨……由此可見,我們的生活是何等單調、乏味。文中魯迅還寫道,“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這些事魯迅都不曾遇見,讓他感到無比新鮮,但在閏土眼中,確實何等平常。所有這些趣事,都使魯迅和閏土的情誼愈加深厚,並使他們不願分離。

少年閏土,你聰明、純真、樸實,給了少年魯迅無數的知識和樂趣,我也要像你那樣珍惜友情,親身實踐,投身自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迎接挑戰。

少年閏土的讀後感5

《少年閏土》一課通過我的回憶,刻畫了一個活潑可愛、聰明能幹、有豐富常識的海邊農村少年形象。表達了我與閏土短暫而真誠的友誼及對他的懷念之情。我在2017年5月7日下午聽了師大附小熊海斌老師執教的《少年閏土》一課,感覺受益非淺。

熊老師開課就以課件的形式出現了少年閏土看瓜刺猹的畫面。老師深情的朗誦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跨下逃走了。一段,將大家帶入到了當時的情境當中,引人入勝。然後熊老師帶領同學們整體感知課文,找出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四件事。熊老師重點講解了看瓜刺猹一段,通過引導學生想象創設身臨其境的感受,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入情入境的朗讀。熊老師對四角的天空處理猶爲精妙。他出示四角的天空的畫面,引導學生想象我在庭院裏幹什麼?師生對答:冬天,閏土在雪地上捕鳥,我在幹什麼?夏天,閏土在海邊拾貝殼,我在幹什麼?夜晚,閏土在瓜地裏刺猹,我在幹什麼?潮汛來時,閏土在海邊看長着兩個腳的跳魚兒,我在幹什麼?這樣使學生理解爲何一個衣食無憂的少爺會羨慕農村少年閏土,體會少年閏土勇敢、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特點,同時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熱愛農村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本課開課新穎獨特,朗讀入情入境,高潮跌起,引人入勝。值得商討的是本課教學是否可做一些課後拓展,如課後閱讀《故鄉》原文。運用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瞭解人物內心的方法來體會長大後的我和閏土的內心活動,然後同學之間交流中年閏土是怎樣一個人。將課內的學習方法用於課外的閱讀實踐當中,達到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少年閏土的讀後感6

細讀魯迅先生的《故鄉少年閏土》,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佈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忽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他,正和閏土在廚房裏談天說地呢。這是初遇閏土的第一天。閏土很高興,他和我不停的述說着在城市裏看到的東西。少年閏土是一個富於表現力的少年,是一個有更多的新鮮生活和新鮮感受要表達的少年。

然而,閏土在歲月裏一點點一點點地長大,成了一個大人。他不但是身體上的改變,也是心裏之中的改變,他對魯迅恭恭敬敬地叫:“老爺。”而先前那歡笑着叫魯迅:“迅哥兒!”的閏土早已經在社會的冷酷之中淡淡的,消亡了。讓人費解。所以說以前的社會是吃人的。才讓魯迅要拿起筆去反擊這個社會,爲後人開出一條大道來,讓後人走過這條道開出新的路來,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人們常常說要懂事,可這不一定,還不如天真無邪,歡聲笑語要好的多。

當看了這篇文章,我感到了一種悽然的感覺,自己不禁顫了一下,難道友誼在時間的過濾之後會褪色,會暗淡嗎?當魯迅激動得叫了一聲:“閏土哥!”而閏土默不吭聲。之後,又喊了一聲:“老爺!” 我知道他倆的友誼不那麼深,原來的大海已如一條溪水。

我變得恐懼起來,我害怕現在的摯友會貶值,多年以後,也許知識記得有這麼一個人。我不希望這樣,就像魯迅不希望水生和宏兒走他們的路。哎,難道世界上沒有永恆的友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