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英子》讀後感大綱

《英子》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6K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英子》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英子》讀後感

  《英子》讀後感1

秋楓老師的長篇小說《英子》在市圖書館開了發佈會,當時我生着病沒有去,引以爲憾。見到《英子》這部13萬字的小說時,已是發佈會後的一週了。

這本書很重。一是因爲這本書的作者已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第一次寫小說就這麼精彩,顯示出一種對人生、對人性的嫺熟、通達、敏銳的洞察力;二是小說裏英子這位不向命運低頭,有膽有識的女子在讀者心裏的形象。

這部小說給我三方面的印象非常深。

一是故事講得好,講得深。一部好的小說考驗的是作者講故事的能力,怎樣講故事?故事是否得心應手,明眼讀者一看便知。作爲寫作者,很多時候對別人講故事很感興趣,總是打開你的聽覺聽。我們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會閒聊,會聊一件有趣的事或者聊天的人認爲有趣的事,有的人會把一件事情講得繪聲繪色,而有的人就比較乏味,究其原因是缺少細節的描繪,細節是最難創造出來的,細節必須真實。而秋楓老師對故事的把控力非常強大,她始終用細膩的筆觸,柔和平緩的語調爲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晉西北山裏的故事。主角英子身邊的一連串故事,就像一個連環套,大環套小環,環環相扣。尤其有一些場景、語言的鋪陳地域特色濃厚,其歷史意義超過了文學範疇。

秋楓老師借英子的故事說着小人物的人生,探索着人性的美醜。人物形象生動得體,具有鮮活的生活氣息。比如小說中巧巧兩口子的醜陋之態和英子兩口子忠厚深明大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眼就看出了人性深處的優劣。

《英子》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爲故事沒有拘泥於歷史的記錄,而是用白描的手法,爲讀者畫出了人性深處的真善美,畫出了生存當中的假醜惡。大到土改場景,小到妯娌矛盾,作者都獨具匠心,鋪陳得力。其人物生命個性展開的過程也是剖析人性美醜的過程,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心理。

二是在人物的塑造上、語言的運用上很有特點。尤其是語言非常接地氣,方言的運用讓本土作者讀起來更具韻味兒,那種原汁原味的地域性語言更感親切。

三是女性精神的傳遞。整部小說不管從年代的跨越,還是具體到心理活動、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情景的推演、懸念的設置,無不傳遞出一個山村女人內心的強大,無不在讚揚這位女性精神深處的不屈不懼,寬厚、善良、堅韌。無言勝有言,無聲勝有聲。

《英子》這部小說,對於人世的滄桑變化寄予了深切的感喟和自省。秋楓老師全身心地融入,全過程地參與,這種感覺可以理解對人性的揭示,對生命的敞開,對苦難的呈現,對地域文化符號的強化。她借過去的歷史事件,從不同的角度、維度和視角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生存中、生命中的一些困惑。

雖然小說裏有的人物形象看起來有點概念化,不夠豐滿,不夠清晰,太順應讀者的主觀意向,但是卻代表了作者的一個美好願望的塑造,那就是讓心裏期盼的美好變得真實而富有美感。也許,這也是每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有所爲,有所愛,有自己的節奏,對未來永遠有個美好的期待。也許只是我一廂情願地這樣認爲,但是絲毫不影響小說的深度和厚度,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真正的愛自己,不是犧牲掉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打拼,而是在當下努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讓自己的內心充盈着喜悅,讓現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度過。”當我讀完秋楓姥姥的《英子》時,我想到了曾經讀過的這段話。

秋楓姥姥就是這樣一位真正愛自己的人,在耄耋之年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祝福老人家身體安康,期待秋楓老師創作出更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英子》讀後感2

多少年未讀長篇小說了,第一次捧讀《英子》,倍感親切。跟着作者的熱忱指引,我一步步走進那幾個陌生的牽動人心的,座落在雁門關外,平魯大山深處的幾個用一條條山間小路串連在一起的村莊。

《英孑》之所以引起我由衷的喜愛,是因爲我從《英子》裏,又聞到一股久違的山藥蛋派的醇香。我少時就喜歡讀趙樹理,馬峯,孫謙等人的作品。今天,劉玉娥老師創作的'《英子》是山藥蛋派作品在晉西北地區的再度花開,值得讀者歡呼和慶賀。

《英子》不僅再現了朔州平魯大山深處的淳厚的民俗,民風,特殊的地理環境與美麗的自然景觀,而且濃墨重彩地塑造了一個美麗,善良,堅韌精明,賢慧勤勞,不屈服於命運擺佈的山村婦女的鮮活的形象。作者對農村的社會矛盾,家常理短,牛羊雞狗,如數家珍,講來娓娓動聽。一個個故事,一個個人物,就象發生在讀者身邊一樣,令人感慨不盡,啼笑皆非,或者觸目驚心,潸然淚下。

我特別欽佩作者作品中大量的生活細節的描寫,那樣的實際而鮮活,那樣的真實而豐富,那樣的自然而信手拈來。名家們常說,情節是文學的骨胳,細節是作品的血肉。對於小說創作來說,尤爲如此。小說是寫人的,寫人生的曲折遭遇和情感糾割的。如果人在紙上活不起來,作品就失敗了,誰還願意看下去呢?

英子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山村姑娘,作品細緻而深情地描寫了她一生雨雨風風,苦辣酸甜。作者用大量豐富形象的,極富生活化和個性化的細節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不朽的婦女形象。

請看第二章裏作者對英子的出場描寫:

英子應聲進來,紅花兒上衣藍布褲子,一身淳樸打扮,腦後垂一條大辮子,額前劉海齊眉,一雙穿着青布繡花鞋的金蓮小腳,雙手端着茶盤,茶盤上放着茶壺,輕移蓮步,微微頷首,款款走到桌前,放下茶盤,右手提起茶壺,左手輕輕扶着壺蓋,先客人後她人,各斟了八份淺茶,壺嘴兒向外,輕輕放好了茶壺,拿起茶盤退後一步,輕輕頷首,轉身走出堂屋。

看完這一段,一個美麗矜持,舉手投足一付有着良好家教的大家閨秀的英子,不就活脫脫地站在我們面前了嗎?

這樣的表現手法,讓我不由地想起《紅樓夢》中的各個人物出場的細節描寫,真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看十五章裏作者對那位來給英孑看病的仙姑的描寫:

仙姑是個五十多歲的女人,瘦高個兒,圓臉龐,細眉細眼鼻直口小,梳着個圓頭,一雙小腳,走路很妖氣。她一進門就從頭到腳認真地打量着英子,然後上炕盤腿坐下來,"噓"長舒一口氣,雙手端起老太太給舀來的一瓢冷水,咕咚咕咚一氣兒喝下,之後正襟危坐,讓英子報上丈夫的生日時辰。英子一一說了,仙姑雙手合十閉上眼睛,嘴脣微微張合似乎在念叨什麼,誰也聽不見。

作者無論對主要人物,還是陪襯人物的描寫,都不是一味地介紹說明,而是極力用生活化,性格化的細節來表現。這樣,就使得作品中的所有正反兩方面的人物都血肉豐滿,栩栩如生。如果作者沒有厚實的生活基礎,沒有對大量生活細節的用心歡察,品味,記憶和反覆淘洗,是絕對寫不成這樣的作品的。

在寫小說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側重於故事情節的構造,而忽略那些豐富的細節的描繪。所以,不能震憾讀者的心靈

劉玉娥,一位年近八旬的退休教師,突然今天寫出一部十三萬字的小說,看似奇怪,實則必然。因爲她心中一直有一種想把英子這個人物寫出來的強烈願望,她熱愛新生活,熱愛一年四季辛勞在故鄉這塊黃土地上的一代代的父老姐妹。值得所有有志於農村題材創作的年輕作者們學習。老嫗妙手織錦繡,雅男雖多愧不如。謝謝劉玉娥老師晚年爲廣大讀者獻上的這頓香噴噴的家鄉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