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七年級《偉大的悲劇》讀後感

七年級《偉大的悲劇》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導語:登高英雄們雖然葬身於極地,但他們的靈魂去得到了昇華;他們雖然在角逐上失利,但他們不會感到羞愧。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偉大的悲劇》課文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七年級《偉大的悲劇》讀後感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範文【1】

冰雪覆蓋的南極,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勇敢的探險家。1911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南極展開了一場富於戲劇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這場角逐後,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在歸途中悲壯的覆滅。勝利和失敗,又有了新的定義……

一個月的差距,註定了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如此殘酷的現實,必須接受的現實。不僅如此,斯科特還要在世界面前爲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還是他所熱烈追求的。他的誠信,令人敬佩的紳士風度,這時充分的顯示出來。

而當他們在歸途中與死亡抗爭,一個個倒斃時,沒有一個孬種,都是響噹噹的漢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壯。

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無私的愛,在那一刻,暴露無遺。

“力拔山河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當年項羽敗了,後人卻冠以英雄二字。因爲他至情至性,當得起這二字。今日斯科特一行人敗了,我們仍稱之英雄。他們的品質,令人折服。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擊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範文【2】

1912年的3月,南極的一個帳篷裏,斯科特和他的夥伴們勇敢地走向死亡。而他們的對手阿蒙森,則意氣風發的回航。對於這次探險的失敗,茨威格是這樣評價他們的:“所用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但悲劇的發生總是有原因的,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我發現了……

斯科特隊伍裏,有大量西伯利亞矮種馬和少量愛斯基摩狗;阿蒙森的隊伍裏則全是愛斯基摩狗。狗能和人吃同樣的食物,而馬不可以。由於兩支探險隊的'食物都是靠外界供給的,所以都出現了糧食危機。阿蒙森在到達南極點後,果斷的殺掉了22只狗作爲糧食,駕着僅剩18只狗的雪橇返回。而斯科特的雪地狗們因爲飢餓襲擊了他的馬羣,再加上南極的極地氣候凍死、餓死了不少馬,所以最後只剩斯科特五人自己拉着雪橇前進。

西伯利亞矮種馬不能抵擋南極的奇寒,而愛斯基摩狗在零下50度的天氣裏也能行走自如,一天走28公里輕而易舉。因此阿蒙森一行人一路優哉遊哉的駕着狗拉雪橇養精蓄神,每逢休息日還照常休息。斯科特的矮種馬總是出現狀況,有時還要用人來拉雪橇,自然行進的路程要比阿蒙森慢了許多。

綜上所述,我發現在什麼樣的地方要用適應那種環境的動物,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例如在戈壁灘上最好的工具是“沙漠之舟”——駱駝。它們千百年來已經適應了那種乾旱的氣候,可以爲人類做許多事;而在森林,我們可以騎一些馴良的大象,它們是最可靠的坐騎和保鏢;在大海上,聰明的海豚可以幫我們渡過難關。所有的動物都有特殊的本領,但施展這些本領需要相應的地方。西伯利亞矮種馬最適應的地方是西伯利亞平原地帶,把它強帶進南極,難免會失敗。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範文【3

1911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南極展開了一場富有戲劇性的角逐。《偉大的悲劇》寫的就是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在歸途中悲壯覆沒的故事。

有這樣一個細節感人至深:斯科特在挪威人插的旗杆下面發現了一封信,挪威人請他把信帶給挪威的哈康國王,斯科特忠實地接受了這個任務。

斯科特儘管十分沮喪於他不是到達南極的第一人。但他仍然“在世界面前爲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追求的。”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悲壯的覆沒,但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忠誠,這是一個多麼平常的品質,但在南極時,它發出了埋沒已久的不朽的光芒。它如一面鏡子,照亮了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使每一個人在崇高的面前感到羞愧,併爲之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