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四年級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大綱

四年級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四年級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利用放寒假的時間,我看完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

四年級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魯濱遜是一個很喜歡周遊世界的人,但他的父母不同意他周遊世界,然而他並不放棄,最終堅定信念達成了心願。魯濱遜一個人不幸流落荒島,這個荒島與世隔絕,沒有名字,荒無人煙,有的只是亂石野林,雨季中的狂風暴雨、旱季中的烈日暴曬,甚至還有地震的威脅和食人族的侵襲。而他孤獨無助,身邊只有有限的食物和用品,再加上幾支槍,在這樣惡劣的環境和生活條件中,要想生存下去該有多難啊!然而他整整堅持了28年,靠着自己的雙手蓋起了房屋、開墾了良田、畜育了羊羣、造起了小船、教化了野人,這個充滿了勇氣和智慧,意念堅強,百折不饒的人,就是魯濱遜。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明白了無論在什麼地方,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利用自己的智慧獲得勇氣,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和挫折!

四年級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2

在暑假中,我讀了一本令人讚不絕口的書---《魯濱遜漂流記》。

魯賓遜是本書的主人公。在一次航海中,魯賓遜所乘的船在一個荒島附近觸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幸運地活了下來。海浪把他捲上了沙灘。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與絕望之後, 他憑藉自己頑強的毅力,與大自然展開了英勇卓絕的鬥爭。他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利用槍和簡單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過起了荒涼的野島生活。經過不懈的努力,他不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傢俱,還有牧場、種植園,甚至還養了獸類。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這完全是他憑藉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創造的奇蹟。

魯賓遜是一個善於幫助別人的人,他從一幫食人族手中救下一個俘虜,那天是星期五,所以就給他取名叫“星期五”。從那以後,“星期五”就成爲他忠實的夥伴和僕人。魯賓遜還教他學會了說英語。不久,他又從食人族手中救出了幾個俘虜,和他們一起勞動,共同生活了28年。後來,一艘英國船隻經過荒島,魯賓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乘船離開荒島,返回英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要不畏困難,即使面臨絕境,也不能沮喪,更不能絕望,要敢於同命運抗爭,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明的大腦創造幸福的生活。

四年級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3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小說是英國作家笛福在1719年根據一個真實事件創作的。它講述了一個叫魯濱遜的人因爲海難獨自一人漂流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在這個小島上,魯濱遜戰勝了無數的困難,最後不但生存了下來,而且將小島建成“世外桃源”。

讀完這本書後,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魯濱遜很了不起。魯濱遜出生在一個有錢人家裏,但他不安心享福,卻屢次出海冒險。當魯濱遜被困到荒涼的無人小島上時不是自哀自怨,而是鼓起勇氣應對挑戰。在荒島的28年中,魯濱遜遇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危險,他都沒有退縮,而是憑藉着勇敢和智慧一一化解。在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他都能伸出援助之手。我認爲魯濱遜能做出這麼多了不起的事情是因爲魯濱遜有一種勇於開拓進取,永不言敗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支撐着魯濱遜度過了一個個的難關,支撐着他用28年時間把一個荒島改造成一個“世外桃源”。

開拓進取,永不言敗的精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開拓進取”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好像還早了點,但現在我的年紀和少年時的魯濱遜年齡差不多,少年時的魯賓遜願意受苦受累,每件事都自己動手,爲將來的“開拓進取”做準備。但我現在做到了這一點麼?我現在學習的目的其實還不夠明確,很多時候是爲了應付老師和家長的檢查而學習,如果沒有他們的督促,我還能自覺地努力學習麼?“永不言敗”就更難了,不用說在魯濱遜那樣的艱苦環境下,就說這幾年來我學樂器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往往想到的就是放棄,如果沒有父母的堅持,我還能考到現在的級位麼?

也許正是自己和魯濱遜巨大的差距才讓我覺得魯濱遜了不起吧。看完這本書,我想自己除了欣賞到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之外,還應該學習魯濱遜那種開拓進取,永不言敗的精神,因爲這種精神正是我所缺乏的。

四年級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4

這個學期,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魯濱遜漂流記》。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英國的水手因船沉了而流落到了無人的荒島,在進退無路的情況下,他開始想辦法自救——做木筏、造房子、種糧食、養牲畜……竭力投入到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去。他靠自己的雙手,憑着自己的智慧,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把這個荒島變成了“世外桃源”,還勇敢地救了一個土著人“星期五”,和他共同生活,最終離開了荒島……

魯濱孫是一個充滿勞動熱情的人,偉大的人,堅毅的人。孤身一人在這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8年。面對人生困境,魯濱孫的所作所爲,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與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他敢於同惡劣的環境作鬥爭。

魯濱孫又是個資產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剝削掠奪的本性。其實學習也是這樣,也有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如果我是他,當船在暴風雨中失事的時候,我會像他那樣不向命運低頭繼續遠航嗎?不,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不會去接受那充滿困難和挫折的生活,因爲我沒有那份自信。

如果我是他,當獨自一人置身於荒島之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我會像他那樣不自暴自棄,重燃生的希望嗎?不,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因時順變,積極自救,因爲我沒有那種能力。

如果我是他,當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類開宴會時,我會像他那樣勇敢地站起來,在僅有一個助手的情況下同他們搏鬥嗎?不,我寧可躲得遠遠的,祈禱他們永遠不要發現我,因爲我沒有那種膽量。

。我們需要具備魯濱遜那樣的刻苦奮鬥的精神。

安逸的生活煉不出精幹的水手,平靜的湖面造不出時代的偉人。環境優越,生活舒適,往往會誘發這種惰性,阻礙人們成長;而惡劣的環境卻能激人奮發,使人立志改變處境,因而促使一個人成長。有了這種敢於挑戰的精神,不管環境是好是壞,都能創造條件,克服困難成才。否則,優越的環境,會成爲滋養惰性的'溫牀,艱苦的環境會成爲淤埋弱者的深淵。

正如人生道路,它坎坷,它不平,到處有荊棘,石頭,高山,急流。人生,並不滿布絢爛的朝霞;它是由痛苦,磨難,快樂的絲線,組成的網。當我們受到挫折,積極對待。我看到這樣一句話:"天不總是藍的,水不總是清的,草不總是綠的,花不總是豔的,人生也可能一帆風順!"花要凋落,草要枯黃,但春天又給它們生機。

《魯濱遜漂流記》給我的啓示是:只有奮鬥,纔有出路。

四年級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5

《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回想起來這已經是我第二次讀《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了。但是這一次我卻對這本書有了更深的瞭解了。

再一次讀完《魯濱遜漂流記》之後,我感悟到了人生的道路中不能遇到困難就唉聲嘆氣,應該勇於面對困難,遇事還要樂觀一些,都不要把任何事都看得那麼絕對,要多想想辦法來解決問題,就像魯濱遜一樣,雖然身陷荒島,卻不坐嘆命運不濟,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家畜,製造器具,縫製衣服等,把荒島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榮的家園。就像在發現有野人的時候,剛開始手忙腳亂。可是最後他沉着冷靜,以他的勇氣和智慧和“星期五”並肩作戰,一起打退了野人。這也體現了一個人遇到困難,只要沉着冷靜的去應對,就要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對人就像一顆種子,他會想盡辦法衝破泥土,去感受太陽的溫暖,當他經歷完千辛萬苦回頭望去,他已是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了。在我們的旅途中不能只停留在原地,要時刻想着“只要我努力,明天會更好,”

這樣纔不會因滿足於現狀而自失。魯濱遜又是個徹頭徹尾的“經紀人”,他熱衷於航海,並不因爲什麼浪漫的追求,而是完全爲了利益。他在海島上曾經發過幾句金錢無用的感慨,但說過以後立刻就把見到的錢幣意義收好,最後又一錢不落的帶回英國。在他看來,非經濟的社會關係和活動是次要的。他被海盜俘獲時曾鼓勵同爲海盜奴隸的小男孩佐立一起逃跑。並許諾要使他成爲“了不起的人”,然後一但逃出成功。又有人出了個好價錢,他只稍微猶豫,略講價錢就把那孩子買了。後來他在荒島上解救了一名土著,給他起名“星期五”,便順理成章地把他收爲奴僕了。從這些看來一個人也要存在一些利益觀點,也要具備一些經濟頭腦,會分辨哪些對自己有利,哪些對自己有害,不能滿足於現狀,有時要做一些未來的打算,才能更保險一些。小說的語言流暢,文字通俗易懂,這也體現了這小說的一大特點,它是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了。

四年級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6

一天,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中主人公精神把我深深吸引,那本書就是《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從小就開始喜歡上了冒險。有一次,他竟突發奇想要去漂流,他說幹就幹,找了幾個夥伴,準備了一下就開始了漂流。但路途中遭遇風暴,他的夥伴不幸沉船,魯濱遜一個人漂流到孤島上。他在孤島上頑強地生活了二十八年,在這些年,他用自已的智慧和才幹,造房,養動物、打獵等,他還救了一個野人,面對這樣的困難,他並沒有感到絕望,而是不斷創造機會,自已造了一艘船,又重新回到了祖國。由此可以看出,魯濱遜他不畏困難,非常樂觀,並堅持不懈,最終克服了一切困難。

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比如說我在《開學第一課》上看到的劉浩。劉浩是一個十歲的盲童,但他並沒有悲觀,開始學起鋼琴,在劉浩的母親帶他去學鋼琴時,別人都不想教他,但是劉浩很樂觀,在家開始苦練,他還對媽媽說:“我長大一定要當一名鋼琴家!”由於劉浩的執着,劉浩的媽媽也付出了很多艱辛勞動,爲劉浩用針在牛皮紙上一針一針紮起的五線譜,讓劉浩堅持學習鋼琴,不能放棄。劉浩和魯濱遜的樂觀很讓我敬佩,我還要向他們學習堅持不懈的精神。

四年級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7

今天,我讀的一本《魯濱遜漂流記》,裏面講了魯濱遜是個勇敢的探險家和航船家。他憑着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魯濱遜放棄了富裕和舒適的生活,種種困難都沒有壓倒他。那一天,海上風暴和海嘯出現了,全船除了魯濱遜就沒有一個人。他流落了孤島,爲了找到合適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小山下搭了一個帳篷。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和木板以及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了一個臨時的圍牆。只過了幾天,山上發生塌方,魯濱遜不但把土運出去,還裝上了天花板,免得再出現塌方災難。

一次魯濱遜無意掉在牆角的一顆穀粒,竟長出了莖幹,不久,長出了十幾個穀粒。從此,魯濱遜一到雨季就撒種子,得到了更多糧食。經過種種考驗。魯濱遜成了種田高手。一年兩次,每次都能收穫,魯濱遜有了生活的口糧。

造船回鄉的時候到了,魯濱遜又花費了數年的時間,無數的心血,但沒有事先考慮周全,船離海太遠,無法下水,但他沒有放棄,堅持了下來……

魯濱遜在孤島上生活了27年,一直沒有放棄,成了一番不平凡的事業。我知道了只有堅持才能勝利,我們要學會堅持不懈的精神。

四年級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8

讀了《魯濱遜漂流記》後,我爲主人公魯濱遜那種堅持活下去,一定能回到英國的那種頑強意志和樂觀的人生態度所感動。魯濱遜憑着相信自己能活下去的渴望,才奇蹟般地在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存了下來,讓讀者震撼萬分。

《魯濱遜漂流記》主要講了魯濱遜是一個英國人,在一次航海中遇到大風船翻了,他漂流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他戰勝重重困難,在孤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終獲救,回到英國的故事。

讀了《魯濱遜漂流記》後,我知道了我們要學會堅持,不要半途而廢,前功盡棄,要像魯濱遜那樣學會堅持下去,相信堅持就是勝利,不要放棄一絲希望。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魯濱遜孤身一人,幾次差點兒就沒命了,可他都沒有放棄回到英國這個念頭,他一人與死亡作鬥爭,要不是他堅持了下來,怎麼會活着回國,又怎麼會有這麼一段經歷。二十八年,魯濱遜都堅持了下來,整整二十八年啊!這是多麼漫長的時間呀,魯濱遜都能堅持,難道我們在學習上連一天也堅持不下來嗎?而且魯濱遜還要面對孤獨、寂寞、缺糧食等許多問題。而我們呢,什麼難事也不用面對,在學習上都堅持不下來嗎?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問題,首先要肯定能完成這件事,然後盡力的去做,千萬不要半途而廢,要努力的去完成,當你成功完成時你纔會發現同,當初半途而廢是多麼不應該。

讀了《魯濱遜漂流記》後,我把座右銘改成了:堅持就是勝利。他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我,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廢,堅持、堅持、再堅持。有一次,我做一道非常有難度的奧數題時,做了幾遍都不正確,就打算不再做了,心想:就算我解答出來,但也不一定是正確的,又浪費時間、精力,乾脆不做了。正當我放棄準備做其它事情時,突然,我看見了書桌上的座右銘,想起了魯濱遜的經歷,我的這點困難和他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任何事情貴在堅持,萬一考試碰到這種題目怎麼辦,想到這裏,於是我又把此題反反覆覆的仔細看了幾次,認真的分析了題目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並一一的列舉出來,還畫了一個示意圖,經過我不懈的努力,終於將這道難題做出來了。此時,心情感到非常舒暢,成功感油然而生,想到剛纔半途而廢真是不應該。

今後,我們在成長的路上還會碰到很多困難、挫折,只有像魯濱遜那樣相信堅持就是勝利,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才能闖過生活的暗礁險灘,迎來光輝的明天。

四年級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9

假如把你放在荒島上,你能在上面生存下來並在上面生活長達 年之久嗎?我想不能。但魯濱遜做到了,他在荒島上神奇而又離奇地生活了 年之久,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魯濱遜被困荒島完全源於他年輕時的爭強好勝。他曾懷着航海夢想踏上了航海之路。年少輕狂的他卻不知道正是航海改變了他的一生。在一次航海途中,他坐的船突遇風暴,全船人除他無一倖免於難。他獨自漂流到了一個孤島上,在一番沮喪後重拾信心,開始了新的生活。

他從絕望中振作起來,開始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穀子,每天與孤獨和恐懼爲伴,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創造了奇蹟,幾十年後他就有了兩個不錯的莊園和成羣的牛羊,吃不完的糧食、水果,有了自己做的鍋碗瓢盆,桌椅板登,勤勞的他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還收服了一名野人,取名“星期五”,在二十多年後,他憑藉自己的毅力和智慧逃離孤島,返回英國。

從一無所有到有了莊園、牛羊,從發現腳印到收服野人,從孤單寂寞到有人陪伴,故事曲折離奇,使我的心也跟着跌宕起伏,時而開心,時而欣喜,時而擔心,時而恐懼,心情變化多端。

當我看完後,真的被震撼了,掩卷沉思,魯濱遜之所以能在荒島上生活 年,是出於他求生的願望和他對希望不放棄的信心。在任何時候,無論環境有多惡劣,我們都不能放棄希望。就拿 . 四川大地震來說,那些被廢墟瓦礫埋住的四川同胞們,是什麼讓他們在磚瓦里堅持了那麼長時間?對,是對求生的渴望。他們在這種生死關頭還不放棄希望,不向死神屈服,頑強地等待着救援隊的到來。正是這種不放棄希望,堅持不懈的精神,才把他們從生與死的分界線上拉了回來,讀完後,我不禁反省自己,在生活中一遇到困難,挫折就退縮,半途而廢,如今想起來覺得臉上火辣辣的,慚愧極了。

魯濱遜在島上生活,除了堅持不懈的精神外,還有一點就是創造力。魯濱遜在二十多年中建起了房子和很多傢俱,還種了糧食、果樹。可見在荒島上生存,創造力也是不可缺少的,他創造了奇蹟。

看完這本書後,我總結出一個道理,即使是一個平凡的人,只要有志氣,有毅力,對生活充滿信心,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厄運的挑戰,只有這樣才能成爲生活的強者。

四年級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0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笛福的作品,二十多歲的他是個商人,但後來又破產了,之後當過情報員,設計過開發事業。他還從事過寫作,早年以寫政論文和諷刺詩著稱。1719年,笛福的第一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出版了,大受讀者喜愛。這本書講的是魯濱遜·克魯索的冒險之旅。出身在中產階級的魯濱遜本可以按照父親的安排,依靠殷實的家產過一種平靜而優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闖蕩的魯濱遜卻當上了水手,航行於大海上。但一次貨船失事,魯濱遜獨自一人流落到一個荒島。身處絕境的魯濱遜以難以想象的勇氣和毅力克服困難,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開荒種地,砍樹建房,圈養山羊,修造船隻,還救出了將要被土著人吃掉的土著俘虜“星期五”。最後,魯濱遜救下了一艘船,結束了他長達20多年的荒島生活。

小說的第一章描寫魯濱遜的家庭。他有兩個哥哥,一個當兵在戰場上犧牲,一個一直下落不明。所以,魯濱遜的父母也就不想再失去這最後的一個兒子。魯濱遜從很小開始,腦子裏就充滿了闖蕩世界和外出冒險的念頭。他的父親本來是想讓他學法律的,但他除了航海冒險對其他一律都不感興趣,家人一再開導他,但他不聽。一天,魯濱遜的朋友叫他一起出航,他沒和父母商量就走了,結果遇上了一個可怕的大風浪,發誓如果回到大陸一定聽父母的。最後,他們終於得救。第一次航海就不順利,使他灰心喪氣,本想回到家裏,但又想起小時候的志向,又繼續出海。

看來,一個人小時候的目標還是決定着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我們要從小離目標,並朝着這個目標而奮鬥。如果沒有這個目標,那我們就會迷失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我們設立目標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能力和條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而且不能光是嘴山說說,說到要做到。有時候會認爲自己不行,然後就不幹了,半途而廢,我們千萬不能這麼做,這樣會使自己大失信心。如果這個目標實在是沒有辦法完成時,我們可以適當的調整目標,保持到最佳狀態。

小說中魯濱遜漂到荒島後,沒有食物了,不懂農業的魯濱遜只能硬着頭皮去耕作,第一波種子種下,剛好遇上旱季,結果種子全廢了,魯濱遜受到了打擊。慢慢地他發現旱、雨季的規律,收穫了一大批的糧食。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只有踏踏實實地學習,勤奮努力,才能收穫成功。我們初中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我們要做好自己的本分。

魯濱遜的離奇遭遇告訴人們,當遇到困難、挫折、不幸時,只要有勇氣、毅力,並充分調動自己的智慧,就可以創造出超乎想象的奇蹟來。我們就應該學習他的這種精神,克服困難,努力學習,這樣,必定會使我們的人生充滿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