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爸爸爸讀後感1500字

爸爸爸讀後感15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導語:《爸爸爸》作爲尋根小說,它的美也在於楚文化中光怪陸離的情景,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爸爸爸》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爸爸爸讀後感1500字

  爸爸爸讀後感精選範文【1】

聽說一種“花咒”——後生看中了哪位女子,只要取她一根頭髮,系在門前一片樹葉上,當微風輕拂的時候,口唸咒語七十二遍,就能把那女子迷住,仁寶也試過,沒有效果。

聽說他捱了打,後生們去問他,他總是否認,並且嚴肅地岔開話題:“這鬼地方,太保守了。”後生們不明白,保守是什麼意思,於是新名詞就更有價值,他也更有價值。

不過衆人覺得他穿着皮鞋殼子,總有沉思的表情,想必有些名堂。邀伴去犁田,倒樹,幹這一類庸俗的事,不敢叫他了。

話份也是一個很含糊的概念,初到這裏來的人許久還弄不明白。似乎有錢,有一門技術,有一把鬍鬚,有一個很出息的兒子或女婿,就有了話份。後生們都以畢生精力來爭取話份。有話份意味着有人來聽你說話。

“汽車算個卵”他說,“臥龍先生,造了木牛流馬。只怪後人蠢了,就失傳。”

想來想去,覺得沒有了臥龍先生,世道怕是要敗了,這雞頭寨怕是要絕了。

他捏着彎刀來的,要選一塊好位置,砍出一個尖尖的樹樁,坐樁而死,死得慷慨。他見過這樣死去的人,前些年洞龍柺子就是一個,他咳痰,咳得不耐煩,就去死。死後人們發現樹樁前的地皮都被十指抓得坑坑窪窪的,起了一層浮土,可見死得慘烈,死得好。載上了族譜。

  爸爸爸讀後感精選範文【2】

韓少功先生曾經在一篇《靈魂的聲音》的隨筆裏這樣談到小說:“小說只意味着一種精神自由,爲現代人提供和保護着精神的多種可能性空間。包括小說在內的文學能使人接近神。如此而已。”

沒有故鄉的人身後一無所有。韓少功的小說世界由尋根而開始,虛構出一個人性複雜、光怪陸離的文字空間。譬如在他的早期獲獎小說《西望茅草地》裏,作者就試圖寫出生活的複雜和人物的多面。當韓少功連續拋出《歸去來》、《爸爸爸》、《女女女》等小說佳作時,一個成熟的作家站在了讀者的面前。《爸爸爸》是敘述一個部落失敗歷史的寓言,是對失落的父性、陽性的呼喚,同時也是對“媽媽性”的咒罵,幽默中透露着蒼涼。《女女女》則是對自然人性的呼喚,也是一次女性精神的探險,對讀者來說也是一次毛骨悚然的旅行,是美“女”與怪“須”的雙面運演。評論家吳亮認爲:“韓少功這一時期的小說在當代是獨步的,它的價值不用等到將來的追認。在兩個世紀行將交替之際,韓少功的小說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當代的思想困境,它是前後無援的。”文學理論家劉再復則認爲:“我相信,丙崽(《爸爸爸》的主人公)的名聲還會愈來愈大。人們將會認識到,韓少功發現了丙崽,是一個重要的藝術發現。韓少功幫助我們發現了人性,發現了自己。”

1985年開始,韓少功重構的小說世界包含兩個層次:隱性的和顯性的。顯性層面奇奇怪怪撲朔迷離,難以把握。索解須深入到隱性的層次。在韓少功的世界裏,顯性有時表現爲對隱性慾望、本能的掩飾,更多的時候則是被壓抑的慾望、本能的變態化外顯,這從一個角度解釋了韓少功所塑形象爲什麼多爲“畸人”。

九十年代,韓少功由湖南來到海南島,經過一系列的風風雨雨,在沉靜後又推出了他的“幻想自敘體”小說,如《領袖之死》、《會心一笑》、《北門口預言》、《紅蘋果例外》、《鞋癖》、《真要出事》等。這些小說大致包含了三種故事:一、自傳性的回憶錄;二、混亂的城市體驗;三、知青歲月的魔幻再現。韓少功在這樣的寫作中似乎已擺脫了“尋根”時的某種理想,開始以一種世俗化的情感來體驗記憶體驗生活體驗過去,然而在神神鬼鬼的敘述中又始終有一種智者理性的抗爭。小說的語言從容自然,還雜夾着一絲的調侃,彷彿有一種看破世情的大徹大悟。而在小說《鼻血》、《餘燼》等篇什裏,韓少功以幻想重新裁剪了時間與空間,打通各種隔閡,讓過去、現在和來世同時發生,讓陰面與陽面穿透轉換。這種幻想已到了入魔的程度———日常現實真實性沉淪了,迷失了,如莊子之夢蝶。

在文學日益成爲邊緣化的進程中,韓少功在小說創作之外,又發表了大量的思想性隨筆,這些思想隨筆以其銳氣與深刻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可能是隨筆更能直觀地表達作者的思想吧。在這裏隨筆成爲作者手中的武器,對現實進行發言。

面對九十年代的文學,你無法不面對《馬橋詞典》。雖然更多的人的目光是關注作爲事件的“馬橋風波”。事實上,《馬橋詞典》是一本充滿真正先鋒精神和語言魅力的小說。正如書名所指出的那樣,《馬橋詞典》以詞語單元爲基本架構,在它的401個頁碼中,150個詞語,瑣瑣屑屑的,帶着鄉村氣味,不斷地向中心事件集中,向馬橋———一座遙遠的湖南村寨匯攏。一幅充滿人性光輝和思想智慧的歷史長卷就呈現在我們面前。《馬橋詞典》利用一個個詞條組織歷史,樹碑立傳,這顯然是一個罕見的實驗。不難想到,在詞典與文學之間拋出一條連結的索道,這需要不拘成規的想像力。可以說《馬橋詞典》向我們展現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寬廣的視野和豐富的內心,同時也顯示了小說的可能性。只可惜由於“馬橋之爭”,評論家及讀者過多關注論爭官司的結果,而忽略了小說的文學價值與藝術創新。這是傳媒時代的特徵,文學藝術顯得無足輕重。

作爲一位小說家,智者之思的隨筆寫作對小說有多大的`影響?急於對現實對社會發言,會不會損害小說的藝術性?韓少功的《馬橋詞典》已經隱約地讓我們看到文學本體的一次遠離,小說還會是純粹的小說嗎?或者說,小說的形式還會像從前那樣棱角分明嗎?可能沒有答案。但每一位小說家都必須面對。又或者如小說家阿城所說的那樣:“一個民族自己的過去,是很容易被忘記的,也是不那麼容易被忘記的。”

  爸爸爸讀後感精選範文【3】

“眼目無神,行動呆滯,畸形的腦袋倒很大,像個倒豎的青皮葫蘆,以腦袋自居,裝着古怪的物質。跑起來更費力,深一腳,淺一腳,找不到重心,靠頭和上身傾才能劃開步子,目光扛着眼睛儘量往上頂,才能看清方向。”這是丙崽的出場。比二愣子還不如,比段延慶還恐怖,貌似地外訪者。反正是以怪胎。他給人印象深刻。

《爸爸爸》一文頗費人解,主題頗多。丙崽的永遠長不大,到老還是那樣,似乎暗示着生命和時間的駐足,雞頭寨的人們也是那般(愚昧,原始)。諸如斬牛頭占卜“打冤”的勝利與否,殺個男人加牛混着煮熟分給衆人食,坐樹樁死是一種君子的死法,兇悍的“打冤”死亡......悲中帶喜的是仲滿裁縫的兒子仁寶。 人物與事物的怪異可窺一斑。本文人物活動也不具確定性,如丙崽的父親德龍的去向,再就是其母的去向或生死與否,丙崽在喝下毒草汁竟能倖免。本文最悲壯的莫過於雞頭寨的老弱病殘在糧食緊缺的情況下,爲了青壯年的繁衍,喝毒汁而死了。多麼與古時西南地區的穴葬習俗(就是子女將年老的雙親安置在預先挖好的洞穴中並放幾天的糧食,再封死洞口任其自生自滅。更令人心寒的是還有自殺用的石質楞,大多老人最終自殺而死。)都是爲了後人,說一句老人是寶也不爲過。我們曾經錯過很多,聽老一輩嘮地主,嘮鬼子,嘮柴米油鹽醬醋茶,亦是一種經歷。新生命只能誕生在腥風血雨之中,在火的洗禮中,在腐殖質的基質中。

讀《爸爸爸》湖南民俗遺風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