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誰動了我的奶酪》的讀後感範文大綱

關於《誰動了我的奶酪》的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叫席祥坤,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誰動了我的奶酪》。

關於《誰動了我的奶酪》的讀後感範文

這個故事是由斯賓塞·約翰遜博士創作。內容是描述四個主人公在充滿變數的迷宮中尋找奶酪的心路歷程。

作者在他序言中說到:這本書最有價值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中折射出的道理幫助他明白如何認真對待變化的形式,並及時作出調整,從而實現人生中質的飛躍。

在1900年的美國紐約,有一個小夥子,他的父親此時剛剛過世,與此同時他又收到哈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爲了不讓高昂的學費成爲家庭的負擔,小夥子開始思考如何靠自己來賺取學費。

當時正值美國建築行業的新興時期,各個建築工地都急需建築材料--磚塊,而那些原本廉價的磚塊也隨着行情的走俏而價格攀升,許多精明的商人看準了這一商機,紛紛投資生產。

而這個年僅十八歲的小夥子也看準這個商機,不過他沒有去投資生產磚塊。而是另闢蹊徑,先是購買一批的質量上乘的沙土和器械,然後又招募了幾名技術師傅,小夥子利用手頭的資源辦起了培訓班,專門教授如何燒製磚塊的技術。許多失業者慕名而來,掏了學費來學習這門技術,而那些投資建廠的商人們也急需這些技術工人。結果可想而知!

在短短三個月內小夥子就賺到了他大學四年所需的全部學費和生活費。

更傳奇的是在33年之後,在美國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當年初出茅廬的小夥子當仁不讓的變成美國政府新一屆的總統,而他執政後又推行一系類變革的“新政”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大蕭條,這個人就是美國曆史上任期最長連任4屆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年少時的羅斯福看到商機不盲從,深思熟慮,轉變視角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盛年時,他不畏懼變化,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使美國走出了經濟危機的泥潭。

無畏的.嘗試變通是一種勇氣,而如何變通則需要智慧

醫保工作繁雜瑣碎,又要常常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那作爲我們醫保從業人員又該如何面對?如何解決呢?

就在前不久,我遇到這樣一件事,那是4月27日一個週五的下午,當時,我正低着頭整理着手上的工作,忽然感覺我的工作臺被人敲了一下,我擡頭一看一個滿頭大汗的中年人,向我點頭笑了一下,然後遞給我一套出院手續,我接過資料查看了一下,瞭解到這位家屬,是替他的父親來辦理公務員補助的,在溝通的中,中年人告訴我,因爲工作的原因他還要趕時間去機場。

爲了證明他所說的,他還專門拿出了動車票讓我看了一下。拿到發票我很快就覈算好了補助的金額,然後他告訴我,他的父親是一名享受照顧待遇的公務員,按照規定,當患者屬於公務員中照顧類別時,我們要審覈患者醫保本後備注欄裏的照顧級別和醫保局的簽章,然後提高補助比例。可是他因爲來的匆忙,忘帶了醫保本。

這下把我也難住了!辦吧,沒有審覈他的醫保本,我違反了工作原則。不辦吧,他已經沒有時間返回去取醫保本了。想了想後我決定給七里河醫保局的陳愛榮老師打電話看看能不能查詢一下患者在醫保局的備案信息是否享受照顧待遇,打過電話之後得到了的肯定答案。隨後我快速的處理了這筆業務。這個中年人臨走時誠摯的說了聲謝謝,我的心裏也甜甜的!能夠得到患者和家屬的肯定,是我們醫保工作者最大的心願。

在工作中堅持原則是執着,

學會變通是智慧!

執着是山,變通似水。

山水輝映,纔是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