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愛和自由有感

讀愛和自由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讀愛和自由有感

讀愛和自由有感 1

過去,相較友好地對待周圍的朋友親人,對待曾經的愛人卻是相當苛刻。比如,戀愛的時候會拿一些小事兒去衡量是不是真的愛我?有沒有足夠愛我?若干年後會不會一直這麼愛我的?爲這些傻問題去自我糾結或糾結他人。

讀愛和自由有感

用老公自己的原話說:“不堪回首,那段身心俱疲的日子。”我會把他氣得不知所措,而被氣走的他,最終又不得不捧回一束花來哄我。他問我:“告訴我怎麼做你纔會開心呢?”而現實狀況是“有時真不知該怎麼辦好,不照你說的做不對,照你說的做還是不對。”而這種狀態在婚後一直持續了近兩年,當然糾結的問題不再是具體的字面上討論的愛與不愛,是衍化到生活中愛的行動多和寡,愛的覺悟高與低。

過去,我甚至都意識不到自身的問題,無形中對身邊親密的人施加過太多壓力和不愉快,在此說聲抱歉。後來,意識到問題,卻不知道爲什麼我曾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或缺陷,或是情商不足或是脾氣不佳。直到現在,讀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我隱約從這本書中找到可能導致以上情形的原因。小時候,2-5歲間我是在外婆那養,後面是和奶奶一起長大的,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導致既便是成年後的自己,也會有缺少愛、安全感相對匱乏的感覺。所以在戀愛期間以及婚姻的頭兩年,我就像一個“老孩子”,在丈夫這裏彌補着已逝去的“金色童年”。好在我丈夫的心理狀態發展的很好,面對過去我的無理取鬧,他都無條件的順從,回饋地是滿滿的愛和包容。作者的觀點是,一個人會因意識上的問題造成一生的不幸。如果女孩在童年沒有得到父親的肯定和誇讚,長大後可能在婚姻上比較失敗,原因是她會依戀一個男性,是依戀不是愛,她會想方設法地得到這個人的肯定,沒完沒了的糾纏愛和不愛她的問題,此時她需要的不是愛,還沒有上升到愛,而僅僅是一個肯定。

我想說的是,那些在幼年童年時的某些特殊經歷,是會對成年後的自己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如果幸運地有機會得到釋放或彌補還好,如果一直壓抑着得不到釋放,是會影響一生的幸福感的。而曾經發生過的壓抑,只有在愛和自由的環境中才能得以釋放,即便是在愛和自由的環境中也要經歷一個漫長的彌補期或發泄期。如今的我很快樂,也很感恩,感恩有機會全程陪伴見證孩子的成長,覺得自己真是幸運極了。

我們成人以玩水會把衣服弄溼弄髒的理由限制孩子,卻忽略了玩水是他此刻的發展需要,也想不到玩水玩沙的孩子也在動腦也在創造。我們教孩子玩具應該這樣玩不是那樣玩,對他說了無數個“不是”“不對”,卻不知自己可能限制了他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大大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我們自以爲耐心地糾正孩子樹葉是綠色,不能塗紅色的,卻沒想到其實孩子有自己觀察發現事物的能力。

一個月前,我拿桃花和樹葉給墨墨塗色時,她抓起一支筆,就把桃花和樹葉都塗成同一種顏色(當時沒去糾正)。可令人驚奇的是,就在上週,我拿出同樣的桃花和樹葉給她塗色,她從24支彩筆中挑出粉和綠,說:“媽媽,樹葉是綠色的,桃花是粉色的。”並給塗上了正確的顏色。所以說,不要低估孩子自我發現自我創造的能力,教會灌輸給孩子與孩子自己思考總結髮現是有區別的。孫瑞雪說:“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爲他自己,你必須給他一樣東西,就是自由。”“就算我們說的都對,又能怎樣?兒童認識世界的經驗成人不能替代。”

每一位父親和母親都是愛孩子的,就像母雞愛小雞,獅子愛它的寶寶一樣,尤其當孩子剛剛降臨這個世間,那麼小,那麼無助,吃喝拉撒睡玩兒無一不需要依賴大人,小小的他無論如何哭鬧我們都對他充滿愛意充滿耐心。但是隨着他漸漸長大,獨立思考建立後,這種“愛”恐怕不是每位父母都能做到的。你想東,他向西;你挖坑,他填土。想不發脾氣都難。可是,你卻不知道在大聲對孩子吼叫時,他是有多恐懼多無助。

前兩天,正要給墨墨讀《大嗓門媽媽》的繪本,墨墨忽然神情慌張,直對我說:“媽媽,這本書講過了,這本書講過了。”(其實我沒講過,也不知道書的內容)把它放一邊,墨墨貌似很懼怕這書,又趕緊把它塞進被子裏去了。當時我納悶,平時一個故事要講好多遍才肯罷休的呀!爸爸說他曾講過一遍,我翻了翻,講地是一位大嗓門企鵝媽媽衝着小企鵝大聲吼叫,那聲音把小企鵝震得四分五裂,腦袋身體翅膀嘴巴屁股雙腳眼睛都震掉到宇宙海里熱帶雨林等不同各處,企鵝媽媽找到所有碎片,把它們縫到一起,並向寶寶道歉的故事。當然不是每個孩子看到這繪本都會像墨墨這般恐懼。但故事中孩子的無助,就像書中企鵝寶寶自訴的那樣:“只有雙腳依然站在那裏,然後開始不停地奔跑……我想尋找,但眼睛卻在宇宙裏……想大喊,但嘴巴卻在山頂上……想飛翔,但翅膀卻在雨林裏……"雖然是幼兒繪本,但更像是寫給大人看的。你覺得呢?

我們常常以自己的願望,自己想象中的理想模樣去塑造去教育孩子,卻忘了生命的模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構建出來的。正如作者所說:“你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就依賴於你這樣點點滴滴的和他生活的情景,而不取決於你大腦中的某一個願望。所以,所有的願望都取決於你在跟孩子交往的過程中如何去做!”

讀愛和自由有感 2

讀到“從愛走向獨立”這一章,說到成人不獨立就沒有力量承擔生活的重壓,孩子不獨立便容易被外在的力量奴役,他整天察言觀色,謹小慎微,在長久的壓抑下,孩子逐漸喪失了自我。

想想我們平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是迫使孩子去察言觀色,以我們的情緒來主導孩子的言行。久而久之,孩子天生的個性就會隨着我們的情緒變化被泯滅,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啊!

當初我們在等待寶寶出生的時候,心想只要孩子健康、平安、快樂地成長,就是爲人父母最大的心願。初生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由父母任意規劃藍圖,隨着他慢慢地長大,我們的要求隨之逐漸地增多,已不僅僅是快樂平安地成長,還要培養不同的興趣愛好,參加各種特長培訓,奧數學習,孩子已完全失去了自我。多數的父母隨波逐流,早已忘記了初心。

孩子逐漸長大之後,作爲父母,總想把最好的給到孩子,想讓孩子各方面都好、都優秀,可是現實往往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總要有所取捨,在取捨之間,家長很難把握好尺度,但是要儘可能地不把自己的思想灌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畢竟,那是孩子自己的人生

讀愛和自由有感 3

“當給兒童自由時”是《愛和自由》這本書自序的第一句話,看完全書後,回頭再看這句話有很多感想。

本書以愛和自由爲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並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作者相信這樣孩子就可以全面發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用各種事例充分講解了“愛和自由”對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時,作者在全書的快結束部分,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爲的方法。總體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着兒童教育,並總結出一些經驗。但作者沒有對蒙氏思想提出創造和提升,也沒有結合時代和國情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實踐,還是停留在對蒙氏思想基本技巧的尊崇和仿效上。

“當給兒童自由時”,這句話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書的立意。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但無論加上什麼樣的修飾詞,這種施予和授予的關係沒有變,孩子是被動的,是從屬地位的。這意味着,成人有權力決定給什麼樣的愛,給什麼樣的自由。給什麼,怎樣給,取決於成人認爲怎樣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這種施捨的“愛和自由”是功利主義的,並且會因社會的壓力而不斷修正、變化,最終就是妥協和放棄。

讀完這本書,我們可能會記住一些叮囑,會改善你的一些行爲,給孩子“愛和自由”。但如果內心深處,可能還是把這些作爲望子成龍的手段,而不是從本質上放棄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爲一個生命,有權利做自己的決定,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併爲自己的行爲負責,那麼這些改良能堅持多久呢?當升學的壓力和誘惑擺在你面前,能給孩子多少真正的選擇自由呢?

而蒙氏原著中,也大量談到了愛,自由,但是,這並不是蒙氏思想的基礎和本質。“尊嚴和獨立”,生命的尊嚴和個體的獨立纔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張,這種尊嚴和獨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賦予人類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極力想說明,如果你認識不到,不尊重這種天賦人權,你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而愛、自由不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權利,是從“尊嚴和獨立”生髮出來的。如果不認識到這點,所謂的“愛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僞善的,也是善變的。

僅僅“愛和自由”,並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嚴和獨立”地發展,他需要責任,需要平等。不揹負責任,很難談到尊嚴;沒有平等,獨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嚴和獨立,孩子在被施捨的環境中成長,很難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當然需要愛和自由,但不是施捨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擔負各自的責任。這樣,人格才能健康發展,並走向成熟。

蒙氏在尊重生命和人權的基礎上創造出一套教育方法體系。理解蒙氏,首先要理解她的思想基礎。如果只追求技巧、方法性的東西,捨本逐末,在紛擾的社會中,最終還是會迷失和放棄。從商業的角度,“愛和自由”是一個很動聽的口號,哪怕是表面的。但作爲讀者應當慎思明辨,在“愛和自由”的背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尊嚴和獨立”。

讀愛和自由有感 4

正如題目所言,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通過大量的實例來論述自己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於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過,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麼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麼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爲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爲。如果真的愛孩子,又瞭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記得曾經有位姐姐帶着自己正上幼兒園的女兒來玩,小女孩活潑可愛,新奇地望着周圍的一切。年輕的媽媽告訴女兒:“這位阿姨是老師!”“老師。”聽到這兩個字,小女孩頓時害怕地躲到了媽媽身後。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卻笑不出來:小女孩的老師到底對她做了什麼,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老師?

這件事也許是個案,但確實讓我在一段時間之內對中國的幼兒教育產生了擔憂。《愛和自由》就有一個老師粗暴對待學生的案例:某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師扔了一個球給孩子,孩子沒接住,“笨死了,連個球都接不住!”接着是孩子把球扔給老師,結果,老師也沒接祝當時看到這一幕的蒙氏老師想:這回老師沒話說了吧!接着,令人驚愕的一幕發生了,老師說:“笨死了,連個球都不會扔!”

怎麼着都是孩子的錯!可想而知,經常被這麼指責的孩子必然會膽怯、不自信、內向、對別人也不會寬容到哪兒去,並且對什麼都沒信心,也不敢去挑戰自己,更不用提什麼創造力了!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溫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

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是不是就會更加以寬容的心態來面對這個紛亂的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