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未來的衝擊讀後感

未來的衝擊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21K 次

導語:未來的衝擊當然不只是以上說的那麼一點,而以上說的也只是泛泛的提提,但是這種趨勢是絕對靠譜的。雖然有很多東西不是我們所能左右的,下面由小編爲您整理出的未來的衝擊讀後感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未來的衝擊讀後感

  未來的衝擊讀後感1

《未來的衝擊》是托夫勒奠定聲名之作,本書的出版也標誌着未來學進入美國文化的主流領域。

在社會的劇變下,短暫性的訊息不斷襲擾人類的感覺,新奇性的事物不斷撞擊人類的認知能力,而多樣化的選擇則不斷攪亂人類的判斷能力。當人類無法適應這三股聯袂而來的變動刺激時,便導致了變動的疾病:未來的衝擊。

未來衝擊的大風暴此前早已席捲一些發達國家,許多人一提起“未來”便爲之色變。他們患了“未來的恐懼症”,開始逃避“未來”,盲目地走回“過去”。

在未來的襲擊下,他們開始退卻,拒絕介入社會。嬉皮避進荒野之地,流落到孤島,不願再食人間煙火,寧願去過着一種“單純而愚昧”的生活。他們開始抽麻煙,因爲神經麻痹之後便不會再去想到未來。他們追求銷魂的高潮經驗,因爲這種高潮經驗可使其忘我。他們走向神祕主義,因爲神祕主義可使他們返回過去的幽遠之鄉。

作爲一個理工科的學生我似乎應該多看看專業書籍,但是我一直以爲專業只是工具,而無法被利用的工具不過是廢品。就像刀在劍心的手裏可以成爲保護一個新時代誕生的工具,在歹徒手裏也可以成爲殺人作惡的兇器,而對於普通人那不過是一段兩三尺長的鋼鐵。

電腦於我就是刀,技術於我就是劍術,再好的刀沒有高明的劍術不過是一個擺設,再高明的劍術沒有它所要追求的道和所要保衛的東西也不過是供人娛樂的雜耍伎倆。所以,要成就一番事業光靠一把好刀一身好劍術是沒有用的,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知道到底什麼纔是自己將要投身於此並奮不顧身的事業。

毫無疑問我們正面對着未來的巨大沖擊,時間比過去的幾百年都要快,甚至這十年的比過去十年的要快,下個月的比上個月的要快,更甚至於今天都比昨天的要快,這個快不是指一天不再是二十四個小時了,而是在同樣的時間裏可以發生的事情更多了,世界變得更復雜了。

然而大部分人卻只是潛意識的意識到這一點,而且選擇的還是逃避,一種出於自我保護心理的逃避,以爲只要自己不把它當回事這世界就永遠不會變,會一直的像印象中的那樣日復一日。人們讓自己沉迷在各種各樣的東西里面,根據網上的一個調查數據,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的對一樣或多樣東西沉迷成癮,網友還評選出“最易上癮事物”,依次爲:網絡(78.5%)、賭博(60.5%)、菸酒(57.9%)、手機(37.3%)、購物(23.5%)、看電視(23.3%)、熬夜(18.3%)、飲食(15.1%)。。

特別是我們這一代人,普遍的選擇縮小自己的生活圈,蜷縮在自己的小世界裏,而且很難在現實世界裏找到歸屬感,網絡成爲了我們尋找歸屬感的地方,在現實中也找不到成就感,網絡也成爲了我們尋找成就感的地方,於是我們總是捨不得離開網絡,就算有時候什麼都不做也要坐在電腦前看着電腦屏幕,似乎看着網絡連接就會感到很安心,就像整個世界都在自己眼前一樣,只要自己想要就可以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至少自己不是孤獨的。

確實很多人都沉迷於網絡和遊戲,但是這卻不是什麼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那網絡和遊戲是否值得他們沉迷,這沉迷又能給他們帶來什麼。《網癮戰爭》的主人公在最後的經典臺詞中有這樣一句話“你天天叫囂着魔獸世界讓我們沉迷,沒錯,我們沉迷了,可我們沉迷的不是遊戲,而是遊戲給我們的那種歸屬感,我們沉迷的是這4年來的朋友和感情,是這4年來的眷戀和寄託。”他們所沉迷的並不只是遊戲,而是那些在現實中所缺失的卻是一個人所非常需要的東西。

信息時代這只是四個字,在不同的人眼裏有不同的意義,對於有些人也不過是四個蒼白空洞的文字,但是毫無疑問,網絡是無法被忽視的存在,人們會越來越多的待在網絡終端前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這肯定是沒有錯的,這是一個完全可以造福於社會的技術。很多人把現在很多人沉迷網絡歸咎於網絡的出現,但事實是這現實的世界有問題,是它不能滿足一個人最根本的需求,歸屬感和成就感,一個人渴望不孤獨,渴望和自己的同類待在一起,一個人渴望實現自己的價值,渴望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是因爲現實滿足不了,人們才轉而投向網絡的,就像沒有網絡的時候人們沉迷於其他東西一樣,比如吃喝玩樂,它們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然而網絡和其它沉迷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不同於沉迷於酗酒抽菸賭博,網絡可以有它積極的一面。網絡不是魔鬼,相反它將是拯救我們的天使,只要我們有一個真正好的網絡,一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沉迷其中的網絡。我堅信一個好的網絡是可以給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積極影響的。但是一個好的網絡不是GFW創建的,不是綠壩創建的,不是敏感詞創建的,也不是打着保護青少年創建的,一個好的網絡應該是一個良好的信息平臺一個把人們關聯在一起的社區,它不是把人們拉離現實,而是能讓人們能更好的在現實中生活。

其實現在大部分人並沒有找到網絡的入口,或者說,現在真正的網絡入口還沒有真正的形成。現在大部分人在電腦前很多時候都是條件反射,或者很多時候都是陷入網絡的,是被陷在網絡的某個角落,遊戲或者論壇又或者別的什麼。網絡現在的意義還只不過是一個娛樂的地方,或者說是打發時間填補空虛的地方,它還只是在拉你脫離生活,而不是在幫助你生活。而未來的網絡將會是另一個樣子的,它會讓你和世界更好的交互,可以讓你更好的生活,它會讓你和別人交流更無阻,讓你更好的和社會溝通。

隨着移動網絡接入技術的發展,更便攜功能更強大的網絡接入設備必然會出現,成本也會越來越低,甚至我們可以想象會有那麼一天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網絡接入終端隨身攜帶,也會有那麼一天網絡接入服務是不收費的。那時網絡會是什麼樣子的呢?就像一個貼身顧問一樣每天陪着你,甚至可以說是成爲你的一部分。

而我們做IT的人的任務就是建設一個值得人們沉迷的網絡,一個可以造福於社會的網絡,我們希望網絡能給人們帶來的是溫暖,不僅是虛擬世界裏的溫暖,更是現實世界的溫暖。我們要做的不是讓人們脫離現實沉迷網絡,不是讓網絡和現實對立起來,而是讓網絡和現實統一起來,網絡讓人們更好的瞭解社會,更好的在社會中找到歸屬感,更好的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幸福,更好的在社會中實現自我的價值。

而顯然,這一切不是在向錢看齊的驅動下所能夠完成的任務。這是需要我們的政府作出努力的,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爲這是一個公益工程。我可以肯定的說,這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一個政府能否做好這項工作是和這個國家未來前途是否光明息息相關的。

未來的衝擊當然不只是以上說的那麼一點,而以上說的也只是泛泛的提提,但是這種趨勢是絕對靠譜的。雖然有很多東西不是我們所能左右的,但是我們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讓這個世界向更光明的方向發展,這樣即使悲劇了我們也能少一些的'遺憾。

  未來的衝擊讀後感2

離傳言中20xx世界末日的到來,還有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我們無法預知傳言是不是真的,面對大自然的力量,我們顯得比較渺小,唯一能做的就是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偶然間讀了美國著名作家阿爾文?托夫勒所著的《未來的衝擊》一書。雖然書是在30年前寫的,但如今看來還是對我們有啓發和教育意義。書中作者講到我們這個時代是需要變革的時代,生活在其中的我們應該適應這種變革。

書中作者講述了未來的衝擊主要受到了知識和技術的影響。科學在不斷地發展,技術推動着社會的變化。電子技術﹑宇宙航空技術﹑大部分的新工業都隨着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而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據統計,科學家的數量在增加,各種技術人員層出不窮,每天都有新的科學或者發明出現。

講到未來衝擊力受到知識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我們可以引申到教育領域,教育知識和觀念的普及。我們常說從理論到實踐,理論是實踐的基礎。知識的普及,知識積累的加速發展,給技術供給了燃料,換言之使得社會變化也加速發展。

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人們的生活節奏趨向於走兩個極端化,要麼生活節奏快,要麼生活節奏慢。步調慢的人厭惡步調快的人,步調快的人也看不起步調慢的人。強烈的反差,正是未來生活結構中習以爲常的變故。

此書中作者認爲未來社會是一個用完就扔的社會,未來存在於預料不到的地方:在那些像波濤般席捲着技術高度發展的社會流行時尚中。時尚產品更迭速度過快,我們生活中物品的轉化也就變得越來越狂亂,產品過多,導致我們對待產品抱着用完就仍的態度。由此帶來的結果是,我們似乎深入了探索高度短暫性社會生活的腳步。,就今天來看,我們的確是進入一個用完就扔的社會,追趕時尚的步伐從未停歇過。

除了寫對未來人們生活的預測外,作者還講到了未來的生存戰略。首先要做到的是善待大自然,不要試圖去破壞生存法則。對待出現的突發狀況要視情況而定。人類在發展的同時,也消耗了地球上許多不可再生資源。因此,發展壯麗的宇宙事業也成爲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事。

讀了這本書,給我體會最深的一點:雖然未來無法預知,但我們現在對待自然,對待社會的態度給未來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我們能做得是適應它,不要妄想改造它,只有適應社會的變革,我們才能在未來生活的更好。

  未來的衝擊讀後感3

說到“未來”這個詞,總難免會有很多遐想,想必多數人都對自己的未來進行過描摹和勾畫,而托夫勒所著的這本《未來的衝擊》,把人類未來可能面對的一些境況進行了闡述,讓我在書中去極力感知未來發展的趨勢。

每個人基本上對未來都會存有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未知,因爲不清楚前方會出現什麼對當前的生活造成衝擊。書中提到“除非人類能迅捷地學會控制個人和整個社會的變化速度,否則我們將註定要遭到適應能力普遍崩潰的厄運”。這句話帶給我的啓示是,對於個人而言,掌握自己很是關鍵,若要更好的面對未來,面對未來帶來的衝擊,首先就是要使得自己的內心足以強大,保持好自身生活的步調。對於每一個凡人來說,想要改變社會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但是作爲組成社會的個人來說,我們若能把我好自己,完善好自己,便也能在對社會的完善和推動上盡一份力。

書中在談到的生活的步調時,我感受頗深,在說到“步調”這個問題上,作爲一個四川人,生活的步調相比起沿海城市來說,是要比較緩慢。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使得生活的節奏在不知不覺中加快,有人喜歡這種“快”的充實感,高頻率的節奏反而會讓他們消除一些不安和焦慮,我在想這是不是一種變相的逃避呢?不過,行動起來總是比單純的焦慮讓自己更舒坦一些。我個人認爲步調緩慢並不是一件值得被嘲笑的事情,這不一定意味着虛度時光和碌碌無爲,相反若能在生活的高壓中保持淡定,那也就具備着抵抗未來衝擊的能力。

“短暫性”這個概念是書中不斷被提到的,我們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係豈不是這樣嗎?每一段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都會隨着時間的流失而被割裂,正如我們從小學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學,在不同的階段我們建立起的友誼關係,最終都會因時間的推移漸漸消逝。這讓我在深感“短暫”帶來失落的同時,產生了一種珍惜眼前,珍惜當下的感覺。

在說到未來的家庭面貌的問題上,書中談到未來“職業雙親”這個概念,這讓我感到即驚訝又無奈。所謂的“職業雙親”指的是專職培養別人孩子,它們不會是治療人員,而是受託養育孩子,報酬很高的實際的家庭單位。在我傳統的觀念看來,教育孩子本是父母的事情,因爲既然孕育了一個生命,就應該與他的生命產生聯結。而職業雙親割裂了親生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一種“共生”關係。

我不期望隨着社會的發展,如書中所談到的那樣,家庭這個概念被逐漸消融,人們之所以有家的概念,是因爲那是一個溫暖的地方,得以讓人安心靠岸的地方,能夠抵擋得住未來衝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