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莫問他鄉與故鄉》讀後感

《莫問他鄉與故鄉》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莫問他鄉與故鄉》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莫問他鄉與故鄉》讀後感

季羨林先生是當代的大家,在中國古典文學、語言學、佛學、教育學等領域都有極深的造詣。只有自己深入瞭解,才能給學生傳遞最恰當的知識。查閱有關他的資料時,我翻閱清華大學校史,看到了我們未曾知道的一些故事,瞭解越多越肅然起敬。

1935年,清華大學進行第一批德國交換研究生的選拔,有季羨林、曹禺、張駿祥、田德望、李長植、喬冠華、任華、朱慶永等18人申請,最終只錄取了季羨林、喬冠華、敦福堂三人。這些人清華最優秀的人才,能從這些人裏脫穎而出,更是不容易的。

季羨林的家境並不好,能夠堅持讀書,是經歷了好些困難的。到德國留學,還是打敗了一衆優秀學子才取得的機會,他對學習的態度自然是珍惜而熱愛的。

然而當時有很多人,家庭條件好的人都到德國留學,卻並不是都像季羨林三人一樣的學習態度。在《初抵柏林》中,季羨林寫道:“當時在柏林的中國留學生,人數是相當多的。原因並不複雜。到德國來鍍的是24K金,在中國社會上聲譽卓著,是搶手貨。所以有條件的中國青年趨之若鶩。……這裏有吃,有喝,有玩,有樂,既不用上學聽課,也用不着說德國話。”這些人只圖一個國外留學的美名,以此換取一些實際的利益。而這些人,沒有什麼求知的真心,白白浪費了絕好的學習機會。

現在的孩子們何嘗不面臨着一樣的問題?社會衡量人的標準是財富至上。學習也被拿來功利地衡量,是否有用?有什麼用?你的知識值多少?

“讀書無用論”的橫行之下,學習既不是唯一的出路,生活中又有各種各樣的誘惑,學生的求知慾已不知道被消磨了多少。又如“文科無用”的觀念,從何而來?——掙不了大錢。

“學習”在現代社會是普遍缺失的。每當看到人人手中拿着手機沉迷其中,真如同宗教裏面吸人心魄的“邪術”一般,就感覺到一種絢爛的荒蕪。綜藝、影視、娛樂、論壇,段子橫行,所有的`人都用這一樣的句子、一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還生怕自己跟不上時代,學不會新興的詞句。這是網絡的時代,是消費的時代,是娛樂至死的時代。

花花世界,令人沉醉,可是關上手機之後呢?只剩下疲憊的雙眼,和轉不動的大腦。學習的能力已經被人們丟棄了。

一邊讀這本書,一邊對照現實。直讓人感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正是如此,越讀下去越是讓我感懷深刻——德國的老師們,嚴厲與嚴謹到不近人情的地步。

《我的老師們》一文中,季羨林引用這樣一段話:“德國19世紀的偉大東方語言學家埃瓦爾德說過一句話:‘教語言比如游泳,把學生帶到游泳池旁邊,把他往水裏一推,不是學會游泳,就是淹死,後者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季羨林的老師瓦爾德施密特,就採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把梵文的基礎教給學生後,季羨林覺得很簡單,沒什麼壓力。誰知第二堂課,老師根本不講解枯燥的語法知識,而是直接開始帶領學生練習繁難的語句。一開始練習,季羨林便冷汗涔涔,磕磕絆絆,說不出來,頗覺吃力。

這一課給了他當頭棒喝。怎麼才能理解這麼難的東西呢?季羨林開始了預習,爲了兩個小時的課,他足足努力了兩天,他說:“我自己覺得,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真正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自己懂得什麼不懂什麼,只有自己最清楚,依照自己的學情,充分預習,學習纔有了最大的收穫。他的老師在無形中,給了他壓力,讓他在壓力中形成了自覺求知的習慣。多麼優秀的老師,多麼有效的教學方式。

今天這樣的時代,對老師的要求實在可以稱得上苛刻。但是,春秋時期禮樂崩壞,纔有孔子存在的意義。時代日新月異,孩子學習的慾望和能力都在被剝奪,這大概才顯得出教師存在的意義。

北宋教育家張載說:“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不敢說自己有如此能力,但是總可以盡一己之力,在浮躁嘈雜的世界裏,帶着孩子們尋一方寧靜,踏上求知的旅程,感受純粹的“樂知者”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