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通用10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通用10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篇1

讀了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受到了很大的啓發。這是本很值得讀的書,書中強調品行修養的同時,還介紹了爲人處事的技巧。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習慣組成的,俗語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絕大的影響。因爲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長年累月影響着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着我們的成敗。本書將習慣定義爲“知識”、“技巧”與“意願”三者的混合體。這種定義雖是第一次聽說,但確實有道理。人類在幼年時候務必完全仰賴他人,經由長輩的引導與養育而成長,但隨着光陰的流逝,我們日漸獨立。生理、心理、情感與經濟潛力等方面都不斷成長,直到有一天最後能夠完成自立。是的,我們從出生就已開始在學習不一樣的習慣,良好的習慣讓我們終生受用,其中它裏面講的成熟期三個階段:依靠期、獨立期、互賴清晰地展示了一個人從依靠到獨立再到被依靠與依靠之間的發展歷程。

書中透過一些細緻生動的故事來漸進入自我的觀點,它涵蓋的不僅僅僅是一些大的道理和人生方面的東西,更可貴的是他還探討了一些具體到家庭、教育與人相處等方面的事物。這七個習慣是一個整體:“用心主動”的態度,“以終爲始”的願景,“要事第一”的把握,“雙贏思維”的互賴,“知彼解已”的溝通,“綜合綜效”的合作,“不斷更新”的創造,它們相輔相成,不管是領導還是職工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它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成敗得失。

書中主要強調品行修養的同時,還系統地介紹了爲人處事的技巧,其中有兩個習慣卻在一旁觸動我、提醒我,值得我去爲他深思,那就是“用心主動,”“要事第一”的習慣。用心主動,就是對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懇主動,勇挑重擔,高效能人士爲自我行爲以及一生所做的選取負責,他們效力於實現有潛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的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透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我的影響範圍。作者告訴我們,工作中要採取行動,化消極爲用心,不要說“我辦不到。”作者要我們認識自我,有時問題的反面是契機,學會成功地與人合作的習慣。要事第一就是自我管理的原則,這個習慣是一個讓人受益非淺的習慣,它能夠說是前兩個習慣的具體實踐,書中提到“有效管理”,有效管理就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領導決定什麼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我們的重點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見、情緒或衝動所左右,從這個好處上說,自我管理的實質就是自律和條理,是對計劃的實施。應對社會日新月異的進步,我們務必不斷地自我更新,自我提高,隨着技術的進步,我們的經驗是靠不住的,不能靠吃老本。我們要圍繞目標,自我投資,把身體、精神、智力和社會情感都持續健康、

用心地狀態,與時俱進、用心主動的去學習新知識,堅持把新知識理論付諸實踐去檢驗。堅持學習,堅持實踐,不斷地堅持,不斷提高,進而構成螺旋式上升的趨勢,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最終到達由內而外的造就自我的目的。讀書的目的就是爲了使我們進步,從這本書中,我學到很多東西,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必須要有一個用心主動的工作態度,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把要事時刻放在第一位,避免被偏見、情緒左右。另外要有雙贏的思想,做到誠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與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兩人意見不一樣時,要多與人溝通,在分歧中尋求收穫。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篇2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在讀完這本書後,我自我最大的收穫是深刻地認識到要提高自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力,務必從改變自我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對事物的認知方法以及對競爭環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時輔助一些必要和實用的有效方法。“用心主動”的態度,“以終爲始”的願景,″要事第一”的把握,“雙贏思維”的互賴,“知彼解己”的溝通,“統合綜效”的合作,“不斷更新”的創造,會使每一個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七個習慣是一個整體,它們相輔相成,既講到了個人要全力以赴確立目標,進行個人修煉,並由依靠轉向獨立,從而實現“個人成功”,也講到了要透過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等,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而不斷更新更是涵蓋了前六個習慣,督促我們從身心開始完善。其中讓我啓發最大的是“要事第一”這一種習慣。|||“要事第一”是一種自我管理的原則,有效管理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作爲一名商業客戶經理,每一天必然會被許多如針對性營銷政策的落實、客戶的走訪、對區局營銷支撐、領導交辦的臨時事宜等瑣事纏身。自我以前在工作期間,感覺到在工作中常常難以避免被各種瑣事、雜事所糾纏。由於沒有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經常被這些事弄得筋疲力盡,心煩意亂,總是不能靜下心來去做最該做的事。有時候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矇蔽,根本就不明白哪些是最就應做的事,結果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致使工作效率不高。學習了“要事第一”這一章後,我認識到工作是要有章法的,不能眉毛胡一把抓,要分輕重緩急,這樣才能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節奏、有條理,到達良好效果。爲提高工作效率,我每一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對一天的需要處理

的事情進行羅列和分類,按照如下四個方面畫一張圖表:重要而且緊迫的事情、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情、緊迫但不重要的事情、既不緊迫又不重要的事情,對照圖表規劃自我一天的工作。這樣堅持一個月後,我覺得圖表讓我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首先,圖表讓我的工作目標變得能夠觸摸和實際,從而避免浪費時光和漫無目的地瞎幹;其次,圖表爲我節省了超多的時光,我每一天能夠排定事情的優先次序,能夠明確一些事情究竟是就應做還是不就應做。排定優先次序能夠幫忙我確定將最重要的事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上,以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所左右;第三,圖表大大地調動了我的工作用心性。每一天制一張圖表,使我對自我的工作目標更加清晰,當一天的工作結束時,檢視當天的圖表,能夠發現哪些工作還沒有完成,哪些工作還能夠做得更好,從而使自我的用心性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透過一個月的實踐,我覺得我的時光分配比以前更加合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每一天工作的情緒也更加愉快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爲了學習前人和他人的經驗,是爲了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只有把從書中學來的東西用到實踐中,才能真正到達讀書的目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會透過不斷的努力和探索,透過培養這七個習慣,我相信我能夠循序漸進地獲得不斷的進步,逐漸成長爲一位真正高效能的商業客戶經理。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篇3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剛拿到這本書,一看名字覺得實在普通,讀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獲益良多,給予我很多的啓發。看完了整本書才理解它銷量超億冊的原因。對於我這樣剛剛開始工作的新人來說,一本好書就如同一個好的嚮導。

在書中,史蒂芬?柯維提出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七個習慣分別是:一、用心主動;二、以終爲始;三、要事第一;四、雙贏思維;五、知彼解己;六、統合綜效;七、不斷更新。這七個習慣交給我們人生的態度、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團隊合作的精神,告訴我們要懂得抉擇、要學會換位思考,並強調永不止步,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對這七個習慣,我談談自我的理解。

習慣一:用心主動

我們要主動出擊,不要被動的去適應壞境,要勇於去創造環境,未來是掌握在我們自我手中的。以用心的心態去應對身邊發生的一切。我們更要學會去抓住機會,因爲機遇是一向在你身邊的。

習慣二:以終爲始

我們自我在社會中扮演的主角都是不一樣的,因爲每一個人都是唯一的,每個人都應按照自我的主角確定自我的目標,朝着自我的目標不斷的去努力。一個人如果沒有自我的目標就如同一艘沒有舵的船,只能在大海中隨波漂流,只有有理想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習慣三:要事第一

要懂得如何抉擇,注重分析事物的重要性。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第一位,合理安排日常事務。一個高效能的人必是一個有條不紊的人,

習慣四:雙贏思維

雙贏纔是真正的勝利,損人利己的人看到的都是短期的利益,這種行爲其實是自斷後路,對方在受到損失後必然不想再與你合作或者相處,甚至會尋機報復,以彼之道,還之彼身,損人利己其實就是損人損己。

習慣五:知彼解己

對於我們這些剛開始工作的新人來說,學習處理人際關係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課程。史蒂芬?柯維交給了我們最關鍵、最基礎的原則:知彼解己、換位思考。辦公室裏,和諧的氣氛最重要。處理好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營造和諧的氣氛,才能更好進行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習慣六:統合綜效

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優點,每一個人都能成爲自我的老師善於聽取他人意見,相互學習,相互增長。統合綜效就在這種學習型、創造型合作中使效益到達最大化。一根鋼管、一塊石頭,這兩者都是最簡單的東西,單獨每一個的作用都很有限,但是如果用這塊石頭作一個支點,兩者結合就變成了一個槓桿,足以撬動千斤巨石,這就是統合綜效的作用。

習慣七:不斷更新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如同池塘裏的水一樣,我們每個人都要不斷進行更新。從身體、精神、心智、社會情感等四個方面磨練自我。經過良性循環使我們不斷成長。

史蒂芬?柯維說習慣是知識、技巧和意願三者的混合體。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所以要想成功,這七個習慣是關鍵,要想養成這七個習慣,我們務必要有養成這七個習慣的意識。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它務必有個開始,開始就是此刻。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篇4

“統合綜效的基本心態是: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不同,那麼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值得加以瞭解。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以及個人眼中所見到的不同世界。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益處不大,要有分歧纔有收穫。”昨天中午休息的時候,我又看了一遍習慣六,同事問我,這書好麼,看幾遍了?我當時回答,書寫的很深,每一個習慣,看一遍有可能看不懂吃不透。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說這段話,就寫的特別好,給你們讀讀,然後我就念了一遍。

平時大家聚在一起都是工作上的事情,很少有這種時候,所以我就多說了幾句。我說第二個習慣,以終爲始,最開始我就沒看懂,迷迷糊糊的。直到第二遍我打算寫讀書筆記的時候,仔細的來回翻看,才理解什麼是終,什麼是始。什麼是以終爲始。就是你先想好你要在你的墓誌銘上留下什麼字,在別人眼裏,你要什麼樣的評論。你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想清楚這個,就是人生的終點大致什麼樣子的。然後按照這個去開始走你的人生之路。這就是以終爲始。我就這麼解釋的。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中午和同事聊起來別的事情,後來聊到做飯,我說我不會做飯,很少做飯,也沒那個心情。我有一段時間,迷上了做慕斯,每天就想着要做什麼樣的,怎麼做,需要買什麼材料,要做什麼口味的,硬一點還是軟軟的。我當時的那個感覺就是,有那個心情就想用做點什麼來表達一下,而那時的我,心裏甜美,就選擇了做慕斯來表達我這種心情,柔軟,香濃,美好而甜蜜。也是失敗過好幾次,做了幾次後,纔有了起先心裏勾勒的樣子,滿足感油然而生。說到這裏,得到了同事的共鳴,然後她滔滔不絕的講起她做飯的感覺,其實做完吃不了多少,也不見得有多好吃,就是滿足於先有個想法,想做什麼,然後自己去買,動手去做,最後的結果一點點接近原先自己在頭腦中勾勒的樣子。這個過程,是自己完成的,所以特別滿足而開心,很享受。

幾乎是那一瞬間我豁然開朗,這個過程就是以終爲始的最接地氣的詮釋。我說出來,同事也覺得這個例子更好理解。終就是一頓飯做完的樣子,始就是想好後,開始按照這個終去行動。人生亦如此。我忽然覺得每個人喜歡做的事情不一樣,但是之所以喜歡,應該或多或少有一些原因是他們在這個喜歡的事情上找到了這種以終爲始的感覺。

這個中午的談話,讓我有所得,我選擇及時的記下來。收穫的不止是更深刻的理解了以終爲始。還讓我覺得這是一次統合綜效的典範。

先談一下什麼是統合綜效。我的理解:就好像是一盤象棋,一方共16個子,每個子代表一個有生力量,16個加在一起,就是16個有生力量,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你若能讓他們開誠佈公的去交流理解創造,就會產生20,甚至2000的力量。而現實中,能否下好棋,下贏棋,是看掌控棋子的人,是否瞭解每個棋的用法及相關走法上的配合,還有是否有足夠的下棋經驗和次數,來進行試驗與熟練。每個棋子都有自己的優點缺點,關鍵在於如何調配。若把每個棋子比作人,每個人也是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在於要尊重差異,取長樸短,這樣就能使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也就是說各個部分之間的關係是最重要的。而能做到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就是統合綜效。

而統合綜效的前提,是尊重,溝通,互信,合作,進而才能創造出額外的價值。大部分人在一起共事時,都能做到起碼的尊重,但是不會敞開胸懷的溝通,沒有氛圍。而不能敞開心的溝通,那就談不上互信,合作也只是表面文章而已,更談不上創造。以前的我一直想不通,爲什麼大家要一起出去吃飯,我不是一個善於交際的人,但是我會去思考。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近期我終於想明白了。重要的不是吃飯,是大家在一個相對不緊張的環境中一起做些放鬆和快樂的事,進而能夠營造出一種氛圍,增加彼此的瞭解,擴大彼此的信息,增進情感,加深彼此的敞開程度。這樣建立了更多的情感賬戶,相處更加融洽,彼此能夠更加坦誠,相互尊重,即使意見不一,也會真心實意去努力理解對方。

領導者是通過營造氛圍來提升績效的人。這句話是《可複製的領導力》一書中的話,我覺得感觸很深,很多概念由模糊變清晰。有時間會把這本書也寫一個讀書筆記。

回過頭來總結一下,昨天中午的談話,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氛圍的重要性,也體會到了氛圍帶給大家的不是嚴肅不是壓抑,而是圍繞話題,自由表達自己的意願,想讓別人知道在這個話題上我的感受是什麼樣的,這種感覺和在會議上不想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是沒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覺。讓人熱血沸騰,坦誠交流的效果就在於此,我們完成了創造。一個不經意間的談話,昇華了對人生的感悟。激起了所有參與者的談話的慾望,這就是統合綜效中說的放心大膽的表達情感或者顧慮,你會看見你的收穫與進步。雖然坦誠往往與風險相伴。作者:尼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篇5

讀了史蒂芬·柯維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使我受益良多,非常深刻的觸動,可以使人的思想境界提高了。

他在書中介紹如何培養良好的習慣以修養品性,並用實例闡述如何更好地爲人處世。

  一、關於個人成功的三個習慣

書中提及的前三個習慣是針對事情需要養成的習慣。史蒂芬·柯維博士將其總結爲關於個人領域的成功:從依賴到獨立。

積極主動的態度是實現個人目標的原則,很多事情是需要我們主動去創造、規劃,如果每天都是被動、消極,不好好考慮要做什麼,更不採取任何實際上的行動,將永遠無法成功。所有我們應該要主動去考慮自己想幹什麼並付諸行動。

有效能的人士總是積極主動地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併爲自己的行爲負責。這種“負責”的精神就是書中所說的“以始爲終”。許多人一開始確實“積極主動”地確定了目標,但在埋頭苦幹的過程中,便漸漸淡忘了做事的初衷,事情便成了虎頭蛇尾。所以史蒂芬·柯維博士建議,在完成事情的整個過程中要確保自己的行爲與目標保持一致,全力以赴,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並把事情做對。

史蒂芬·柯維博士並建議我們凡事要分出主次,這個習慣作爲自我管理的原則,完全要靠自已來掌握和堅持。以往的自己偶爾會爲一些瑣事而破壞了原有計劃,如此看來,以後需要分清次要事情上的牽絆,時刻集中精力於急要事務。

  二、關於公衆成功的三個習慣

擁有好的人際關係等於爲自己鋪平了更多的道路。想要在公衆領域取得成功,必須經歷一個從獨立到互賴的過程,擁有雙贏思維,能夠知彼知己,並懂得綜合綜效。

主動了解對方,知彼知己並對自己性格做出清楚明瞭的剖析,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己。這一原則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也是造就“雙贏”必不可少的一點。

在雙方有了充分的相互瞭解後,就需要將各自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即利用“綜合綜效”。綜合效益是有效而正確的原則,其成效超出此前的所有習慣,代表了互相依賴的環境中的高效能,代表了團隊協作和團隊建設精神,能讓團隊成員通過合作實現創造。

  三、不斷更新,平衡自我素質的習慣

自我提升和完善的過程必須包括天性中的所有四個層面: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每個層面的更新都很重要,因此只要平衡好四個層面的更新進度,才取得理想的效果。

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也就是說,創造財富的能力纔是真正的財富。

可見,七個習慣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將習慣貫徹到實際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才能循序漸進地獲得實質性的變革,成爲真正的高效能人士。所以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給我的感觸非常深。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篇6

看到這本書的第一章重新探索自我的時候,我就已經被驚豔到了。書中羅列出的困惑,恰恰是我現在正好遇到的:

我很忙,確實很忙,但有時候我自己也不清楚是否有價值。

要做的事太多了,我總是感到時間不夠用。

看到別人有所成就,或獲得某種認可,表面上我會擠出微笑,熱切地表示祝賀,可是,內心卻難受得不得了。

爲什麼我會有這種感覺?這些問題已經困擾我很久了,我也嘗試過去解決這些問題,可是我壓根不知道如何解決。所以在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些問題從此不會再困擾我了。

整本書很的內容很豐滿,最使我記憶深刻的思維定式那一部分。作者舉了自身的例子,以生活中教育自己的小孩爲引子,講述了自己的思考以及一系列闡述。同一件事物,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客觀的,因爲每個人的經驗不同,也許雖然別人看到的和你不一樣,但是可能比你客觀的多。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也會遇到很多問題。在業績不好的時候,我就會忙的焦頭爛額,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然而一天下來,感覺忙碌了一天,回過頭來想想,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幹了什麼,感覺是在瞎忙活。當看到人家項目組好的時候,我的內心只會更加焦慮。

那麼業績不好的時候,到底應該怎麼辦?我可能忽略了很多東西,我只看到了業績不好,可能這段時間,諮詢的轉化率還是上升的,這就不能一概而論了。假使諮詢員的轉化率是下滑,那麼我應該相信,諮詢員個人比我還要着急。而我也不應該盲目的去責怪諮詢員,可能諮詢員這陣子遇到了什麼棘手的問題,所以導致了不在狀態,從而導致了業績的下滑。

正如書中所講,固步自封的思維只會把失敗歸咎於別人和環境的缺陷,如果我們認真的剖析自己去發現問題,換位思考去解決問題,那麼很多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篇7

讀完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掩卷沉思,感觸頗深。通過研讀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很多,更讓我更加認識自己,瞭解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諸多不足。以前的自己認識太淺顯,只是浮於表面,認真的讀過之後,纔會發現自己需要在很多方面改進自己,這就是精神的.力量,我相信自己在以後會做的更加出色。

下面是我的一些讀後的一些認識: 俗話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極大的影響,因爲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着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着我們的成敗。書中論述的七個習慣不僅僅對於高效能人士有價值,也是人生自我修煉的信條,是非常精闢和正確的人生道理。它表達的是一種新的思想水平,強調以原則爲中心,以品德爲基礎,要求“由內而外”地實現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

作者把習慣定義爲“知識”、“技巧”與“意願”相互交織的結果,並通過一些細緻生動的故事來漸進入自己的觀點,它涵蓋的不僅僅是一些大的道理和人生方面的東西,更可貴的是他還探討了一些具體到家庭、教育與人相處等方面的事物。

書中所論述的七個習慣是密不可分的整體,相輔相成。

習慣一:主動積極——個人願景的原則,即採取主動,爲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爲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創造改變,積極面對一切。

習慣二:以終爲始——自我領導的原則,個人、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心投注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要事第一即實質的創造,是你的目標、願景、價值觀及要事的組織與實踐。

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鼓勵我們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一種信息、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

習慣五: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當我們改變以回答的心態,而以瞭解對方的心態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啓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

習慣六: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統合綜效是創造第三種選擇,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種遠勝過個人之見的辦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

習慣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則,在四個基本生活方面(生理、社會、情感、心智)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它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

讀書使人進步,這本書讓我學到很多東西,僅有事業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顧事業、家庭、人際關係、個人成長等人生其它層面的和諧發展纔是真正的成功。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不僅需要一個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把要事時刻作爲第一位,避免被偏見、情緒所左右。另外要有雙贏的思想,做到誠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與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兩

人意見不同時,要多與人溝通,在分歧中尋求收穫。因此,我們在學習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時,重要的是一天一點實踐,一天一點努力,才能提升自己成功的高度。最怕看書時一陣激情,結果轉眼就又恢復了原來的自己。在不斷實踐“七個習慣”的過程中,完善自我。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種原則,也是一個過程,一個在成長和轉變之間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一個人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篇8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它強調以原則爲中心,以品德爲基礎,以及能達到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的由內而外的修煉。由內而外即反求諸己,由個人最基本的部分,思維、品德與動機做起。

習慣一 積極主動

主動爲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負責,並依據原則和價值觀,而非情緒或者外在的環境下決定。積極主動的人是改變的催生者,摒棄被動的受害者的角色,不怨恨他人,積極面對一切,由內而外的改變自己。

習慣二 以始爲終

以終爲始是一個人應有的職業習慣。以終爲始的基礎是想象力——設想的能力、看到願景的能力、用自己的頭腦創造目前無法用眼睛看到的事物的能力。以終爲始意味着,每天、每個任務、每個項目開始之前,你都要對自己的方向和目的有一個清晰的構思(即願景),然後再動員一切積極因素去實現它

習慣三 要事第一

爲了生活更加平衡,有些事情不做也是可以的。必要時也可以拒絕。但是哪些事情必須首先去做,哪些事情可以延後,判斷的標準是什麼?怎樣把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的優先事務?

夢想的組織和實現,不論迫切性如何,均要針對要事而來。

習慣四 雙贏思維

雙贏思維是在一切人際交往活動中不斷尋求互利的一種思維模式。怎樣在自己與他人之間建立互信關係?同事之間是否真心樂於分享?跨部門之間的協作是否以利人利己爲目標?雙贏品格是雙贏人際關係的基礎。雙贏品格特徵是: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態。任何有成就的組織,都煥發雙贏品格的光芒。

習慣五 知彼解己

捨棄回答先去聆聽。對方獲得瞭解後會覺得受到尊重和認可,進而卸下心防,坦然面對,讓溝通更加順利。

習慣六 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又稱協作增效。統合綜效是建設性合作的習慣,意味着你能與他人共同創造一些個人單幹時達不到的業績。協作增效的實質是重視差異、尊重差異、建立優勢並彌補弱點。人們一旦經歷了真正的統合綜效,他們就不再放棄。

習慣七 不斷更新

在基本的生活面向,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中不斷地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會提升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篇9

我很早就接觸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它是我在參加工作2年後特地在書店挑選的,因爲當時覺得自己需要去系統地認識與塑造自己的習慣,這樣有助於自己今後的全面發展。還記得買書的時候因爲是塑封的,無法查看裏面的內容,沒拆封之前心裏有些忐忑,不知道這本書會不會也像有的書一樣,一個勁的講大道理,沒有實際可應用性,沒有那麼物有所值。不過後來真正看了後覺得這本書還是很值得閱讀的,它強調品行修養的同時,還系統地介紹了爲人處世的技巧。而這一次,公司的學習活動也提到了要好好閱讀這本書,並從中汲取到一些提高自我的東西,這再次證明了這本書的價值所在。

第二次比較系統地去閱讀這本書,回首過去,對照現在,展望未來,又是另一番感受。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習慣組成的,俗語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因爲它是連貫的,在不知不覺中,長年累月地影響着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着我們的成敗。

書中通過一些細緻生動的故事逐漸闡述作者的觀點,它涵蓋的不僅僅是一些大道理和人生內涵,更可貴的是他還探討了一些具體到家庭、教育與人相處等方面的事物。這七個習慣是一個整體:“積極主動”的態度,“以終爲始”的願景,“要事第一”的把握,“雙贏思維”的互賴,“知彼解已”的溝通,“綜合綜效”的合作,“不斷更新”的創造,它們相輔相成,我是覺得無論我們目前處於社會的哪一個位置,在這本書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點,然後逐一去展開,一步一個腳印地向着良性發展。

我是一個模具設計師,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比如要自覺地去承擔設計任務,而不是等着組長分配或指定。而在我們日常的設計工作中往往可以去做到“以終爲始”,對我來說就是在設計一副新的模具時,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去想象要把它最終設計成什麼樣子,然後以最終目標爲起始點一層一層地累積上去,這樣做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當你有了一個目標後,你的設計思維不會凌亂,會更有條理性,做起來也會相對得心應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把要事時刻放在第一位,避免被偏見、情緒所左右,在設計工作中其實是新模與備模以及一些工程更改的任務相互穿插,這時就需要我能冷靜理性地判斷哪些是緊急的,是第一時間要解決的,而不是盲目地去工作。另外要有雙贏的思想,做到誠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與人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知彼解己,如遇到兩人意見不同時,要多與人溝通,在分歧中尋求收穫。而在某些高端技術問題上,只憑一兩個人是無法很好地去克服解決的,這時候就需要團隊一起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從而達到統合綜效的合作境界,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即使再難攻克的技術難點都會慢慢地迎刃而解。至於不斷更新地創造,這一層我想就需要我們個人以及團隊在有過一個比較長久時間的技術以及經驗的沉澱後,可以針對性地對一些現有的技術、標準等進行革新,在一切都成熟的條件下還可以創寫技術專利。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相互關聯,相互遞進的,不能一下子吃成個胖子。因此,我想我們在學習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時,更重要的是一天一點實踐,一天一點努力,在不斷地摸索、碰壁中柳暗花明。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篇10

時間過的真快,一晃兩年過去了,這兩年,馬不停蹄的畢業、工作、戀愛、生活。從一個職場小白變成一位都市白領,從不懂生活到現在開始學着去平衡工作和生活。期間,有過挫折和無奈,有過驚喜和歡快,經過生活的洗禮,身上的書卷氣少了很多,迭代成對生活的堅毅和熱愛。這兩年,一切的經歷和閱讀都內化爲一個詞——閱歷,這些閱歷讓我突然懂得: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塑造性格。

提到成功這個詞,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名利和物質,諸如腰纏萬貫,揚名立萬,拜將封侯,卻極少有人會提到身體的健康、人格的完善、個人的成長、家庭的和睦,畢業兩年混跡職場,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工作究竟是爲什麼,難道僅僅是找一份養家餬口的事情做,還是有其他?直到有一天聽到一句話看到一本書,讓我瞬間頓悟,我渴望成功,但是年輕人要追求的更多應該是:持久成長的能力。

這一句話是我的直屬主管告訴我的:你還小,只要不斷成長,學到了本事,賺錢,賺大錢那是遲早的事情。

而那本書告訴我,想要擁有持久成長的能力,我必須重塑我的性格,這本書便是史蒂芬·柯維的大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那麼七個重要的習慣究竟有哪些。這七個習慣又是怎麼樣幫助我們對重塑性格的呢。

  習慣一: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喜歡積極主動的人。

剛剛入職那會兒,作爲一個新人,什麼都不懂,但是領導吩咐下來的事情是一定是要辦妥的,剛剛畢業,多少有點年少輕狂,當時記得很清楚,當接到任務的時候,一個人坐在工位上自己琢磨,但是怎麼着結果都達不到領導的要求,這個時候,我的師父直截了當的告訴我:你一個大老爺們,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觀意識,你自己不積極主動的請教,難道還等着我反過來找你不成。這一下如醍醐灌頂,馬上抱着個本子,也不怕別人說我無知,到處請教,自己悶了3天的問題,經過別人的指導,半天就給搞定了。

經此以後,積極主動成爲做事的第一法則,採取主動對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爲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正如書中所說:積極主動的人是改變的催生者,他們摒棄被動的角色者,不怨天尤人,發揮了人類思想獨特的稟賦,自覺,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識,同時以由來愛的方式來創造改變,積極面對一切,他們選擇創造自己的人生,這也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決定。

  習慣二:以始爲終,我們都喜歡大小事宜都有個。

我們的身邊總是有這樣的人:嘴巴上說的好好地,什麼時間要把什麼事情給做好,可是總是沒有下文;我們也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剛開始的時候各種勢頭,各種計劃和願景,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不了了之,連一個失敗的結果都沒有。我們老祖宗有一個經典的詞來形容這種事情:虎頭蛇尾。

誠如書中所言: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的創造,先是在腦海裏醞釀,其次纔是實質的創造。大事小事,都要有個結果,做事,我們最想要的狀態是,凡事都要形成閉環。這樣,我們才能從成功中得出經驗,從失敗中獲取教訓。性格塑造,我們需要以始爲終。

  習慣三:事分輕重緩急,我們當下要做的永遠是要事第一。

剛剛入職那會兒,事情繁雜,忙忙碌碌,恍恍惚惚,每天像個陀螺似的不停的在轉,可是就是效率低下,做不出來成績來,還被領導和客戶兩頭訓,簡直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後來被領導訓了一次,但是也教了我不少:重要而且着急的事情馬上做;重要但不着急的事情次要做;不重要且着急的事情可以協調資源讓別人幫忙做;不重要且不着急的事情最後做。瞬間頓悟,至此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有一個神奇的定律是“二八定律”,我們回過頭去看,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決定,以及關鍵性的事情占人生的20%,而剩餘的80%的事情是次要的;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有80%的效益是由20%的關鍵性人創造的。不管是生活還是職場上,我們一定要樹立要事第一的做事原則。

正如書中所言,你的目標,願景,價值觀及要事處理順序的組織與實踐,次要的事不必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到第二,無論迫切性如何,個人與組織均要更多聚焦要事,重點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習慣四:共享經濟的時代,每個渴望幸福都要有雙贏思維。

我們的生活中更多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在思考別人的心理,評價別人的行爲,真正意義上做到換位思考的人幾乎都是自帶魅力的,在人羣中他們也更加受到歡迎,因爲明白換位思考的人都是“雙贏思維”的積極踐行着。生活中這樣的例子真的是不勝枚舉,史蒂芬·柯維在書中就舉了一個自己經歷過的事情:

有次他去坐地鐵,有幾個孩子不停的在打鬧,根本一刻都不得閒,而坐在他旁邊的家長對孩子的這種行爲既不阻止,也不言語,乘客對此嗤之以鼻,柯維忍不住說了一句:“先生,你的孩子太鬧了,可否請你管管他們?!”

那人擡眼看了看柯維一眼,如夢初醒般說道:“是啊,我該管管他們,他們的母親一個小時前過世了,我們剛從醫院出來,我手足無措,孩子們大概也一樣吧。”

就在這一瞬間,他的思維轉變了,並積極的詢問他:“您的夫人剛剛過世麼?我感到很抱歉!您願意和我談談嗎?或者我能爲您做些什麼?”就這幾句話,這一切都變了。

生活和職場中,不是隻有敵人和自己人,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針對這紛繁複雜的世界,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互求互換的思考框架與心境,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機會,財富及資源,鼓勵我們解決問題。

  習慣五:知己知彼不僅僅可以百戰不殆,知彼解己。

市面上“成功學”大行其道,在競爭的充分引導下,我們看重的永遠是“輸贏”,不知道有多少回,我們不能夠和同事同學、至親至愛的人坦誠的分享我們的成功與失敗,尤其是工作之後,因爲利益和競爭的關係,我們不能直面我們的內心,在談話中我們也沒有全神貫注的聽別人在講什麼,而是急於思考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麼回答,輸贏在我們的心目中佔據了太多的位置,導致我們不能好好的去卸下心理防備,坦然而談,不懂得別人,也更加不能直面自己的內心。

如柯維所說,當他不再急切回答,以誠心去了解和聆聽,別人便能開啓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對方獲得理解後。會覺得受到尊重與認可,雙方對彼此的瞭解也就更能促進溝通,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

  習慣六:世界上不是隻有非此即彼,綜合綜效有時高效。

由此去和客戶談點事情,因爲一個條款雙方不能滿足對方,僵持不下,儘管氣氛還算緩和,但是這個事情已經快到了談崩的狀態,就在上洗手間的期間,我打電話彙報了這個事情,直接了當的問老大:這個條款還有沒有變更的可能?他直接回答:完全變更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原則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酌情修改,你就按照這個態度再談一次,要是對方也可以讓步,就直接簽署吧。

按照這個方式,我再去聊,最後對方都作出了讓步,促成了這件事的最終達成,從目前來看,正是這次雙方的讓步,讓雙方更加信任對方,也促成了後續更多的訂單。

這個方式,柯維將其定義爲:綜合綜效,這種方式談的是創造第三種選擇積分,不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創造第三種更好的辦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瞭解了彼此,甚至還稱讚彼此的差異,欣賞對方,解決問題及把握機會的手法,個人的力量是團隊和家庭統合綜效的基礎,能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實績。

  習慣七:每一個人都是有一個操作系統,需要不斷更新。

每個人的“操作系統”,大概由概念與關聯、價值觀與方法論、實踐與踐行三個板塊組成,人的大腦是神奇的,不僅“軟件”可以升級,硬件也可以自主的升級,任何一個心智健全的人,都有一個自己一套的“操作系統”,可是時代在變化,我們要是不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統,那邊會被時代這個大的背景所拋棄。

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工作組成了我們生活的基本面,我們剛剛提到了7個習慣,只有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才能提升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方可打造一個完美的自己。

我們的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着巨大的變化,生活和職場變得更多元,更緊迫,對我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的七個習慣,希望可以幫助你塑造性格,擁有高效和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