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玫瑰與教育讀後感的範文

玫瑰與教育讀後感的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玫瑰與教育讀後感的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玫瑰與教育讀後感的範文

玫瑰與教育讀後感的範文1

這本書是我們仰慕的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十傑教師提名的竇桂梅老師的教育手筆摘錄。她曾經也與我們一樣,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名女教師,但她不想平庸,想要閃光,所以她開始多次的嘗試,即使失敗也常常光顧她,但她仍然以高漲熱烈的輕快積極的心態面對一切。因爲她知道自己要得是什麼,成功會屬於她的,她充足的自信,她頑強的毅力使她終於成功了。

當她開始真正寫作時,也曾發現自己的文字是那樣的笨拙。有時心裏的感受很強烈,可傾吐出來的文字又是很“蹩腳”;甚至也會有種羞恥感,產生永遠與筆告別的念頭。她的這種想法,想必我們大家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是如此,好在我們的記性都不是很好,過不了多久,又在那兒將文字當成車馬炮,調兵遣將,操練起來。時間長了自己纔會覺得練筆養成了習慣,像吃飯一樣每天必不可少知道自己小有長進。練筆就好比開花,沒有一定的時間和力量,是不可能讓一瓣一瓣的花朵展開自己的面容,以爲剛一動筆就能一鳴驚人,那或者是天才,或者只是妄想罷了。直到後來讀了魯迅先生稱自己的文字是“硬寫”出來,心裏才頗得安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長的、艱苦的修煉。

我們作爲教師應該多寫,不想寫的時候硬寫,養成一種習慣。但是寫的時候必須牢記這樣的原則:有話必說,無話不說,心口如一。自己可以經常激勵自己,生命的能量釋放就好比開花,意志是根。當學習毅力足夠強的時候,寫作不僅是一枝先報春消息,還會創造出萬紫千紅次第開的欣欣景象。反之,將走向萎縮,枯槁,甚至死亡。寫作,記錄着我們教育生命的一次次花開的軌跡。

想要做好教育首先學會寫作,寫什麼,寫自己平時教學的點點滴滴,寫自己的心得,哪怕一條,一句話,都是總結,都是突破,都是小小的成功。

玫瑰與教育讀後感的範文2

幾年前,爲了找幾本書來充實自己的生活,我去了趟圖書館。那天收穫頗多,我不僅發現了一套雙語閱讀書籍,能讓我感受英語的魅力和體驗英語的快樂,而且在一排教育著作前,我還驚喜地發現了竇桂梅老師的《玫瑰與教育》,乍一看題目,我就非常好奇,象徵浪漫的玫瑰怎麼與嚴肅的教育聯繫在一起呢?最近,我又想起了這本書,於是我又去了一趟圖書館,借到了此書,再次好好地品讀。

讀竇桂梅老師的書,就像在讀她這個人。從《玫瑰與教育》這本書裏,我們一樣可以看到她的幽默與風趣,她的鮮明個性和對事物的獨特見解。她確實就是那香飄萬里的“玫瑰”。“我們蕭蕭的樹葉都有聲響回答那風和雨,你是誰呢?那樣沉默着?我不過是一朵小花。”她認爲自己是一朵小花,只是那麼一朵帶着一絲芬芳的小花,在風雨中執着的盛開着,以最大的努力回報春天。

本書一共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清淡與憂患。寫了她的教學反思和由孩子身上引發的對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在這其中與朋友的交流、與《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等。第二個部分主要寫了她在語文教學中的所做所想。第三個部分寫了她到日本參觀的所見所感,特別是對比中國和日本教育的不同所引發的深刻的體會。最後一個部分寫了她博覽羣書的讀後感。

從竇老師真實質樸的語言中,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她對教育的熱愛,在教學過程中的快樂。這一點從第一次觀摩她的課的時候我就深刻地感受到了,她的快樂感染着每一個人,每一位學生都深深地被她吸引,在歡笑中學到知識。她也曾在日日夜夜不停地拼搏與奮鬥。她的成功源於她的勤奮,她的執着與堅強。因爲她熱愛教育,熱愛孩子,竇老師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只要與孩子們在一起,心情就會變得像藍天一樣純淨。”這樣的話聽起來很容易,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卻很難達到這樣的境界,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不斷製造意外的孩子,厭煩的情緒總會有,這種厭煩就是因爲我們還沒能完全把自己的愛浸透到孩子們的骨子裏。

“境由心生”是竇老師在《心中盛滿陽光》一文中提到的,都知道每天面對繁雜的事務,孩子不經意間製造的麻煩,面對自己專業成長的困惑與壓力,還有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的不滿現象,我們能做什麼呢?我們不能改變這一切,我們只能換個角度想問題,也就是竇老師總結出的四條人生哲理:一是改變態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如意,我總是會想怎麼是這個樣子的,怎麼不能像我想像的那樣去發展的?這樣真的很累,就好像和人相處,很多事情也不是像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樣,我們改變不了別人,改變不了事情,我們只能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對事情的態度。當然也不要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感覺很無奈,其實這樣挺好的,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很多快樂的因素,做什麼心態最重要。二是享受過程。“生命是一個括號,左邊是出生,右邊是死亡,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號。要學會享受這個過程——無論是精彩還是糟糕。”看到這句話很有感觸。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要走,都有自己不同的未來。誰說只有讀大學纔有出息了?誰說賺到大錢就是本事了?每個人有自己獨特的人生,無論是繁花似錦還是落葉紛飛,都要細細地品味,活出自己的精彩。三是活在當下。這句話很熟悉,老師們經常會說,就好像知足常樂,就好像那個稱自己是船長的老師——Mr Kitin所說:及時行樂。四是學會感恩。抱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學習,去工作,去生活,就可以得到很多快樂,正如我們改變態度的對面對人生一樣。學會感恩,即是擁有幸福。

身處教師這個崗位,有很多事情會不盡人意,教學中也會存在很多的不足。在讀了《小紅花的背後》一文之後,我陷入了沉思。我在課堂上和學生日常行爲上都給學生實行分數制,然後給他們獎勵小星星。本來我想把這樣一個表格直接掛在教室的牆上,現在我覺得這樣可能很不好。它可能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孩子,可也在同時傷害了一些孩子。那些貼滿小星星的孩子感覺無比的驕傲,可對那些只有寥寥幾顆星或近乎空白的孩子來說,無疑是造成自卑的因素。我們說學習上沒有失敗者,只要付出努力了,每個孩子都是最棒的。沒有一個真正不想學習的孩子,做爲老師我們不可以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不可以鄙視任何一個孩子,我們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全面地發展。

竇桂梅讓我瞭解了激情與快樂,瞭解了對教育的熱愛與真誠。我希望我可以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可以像她一樣成長爲一朵綻放的玫瑰。讓我的教育事業中充滿芳香,充滿愛。

玫瑰與教育讀後感的範文3

我一直不是很喜歡讀大部頭的書,特別是說理性的,更是不願意讀。但自從調入四小接手一年級以來,我在教學中遇到了種種的問題,心中的疑惑迫使我去尋找這迷茫中的突破口,帶着求知的心態讀完了這本書,這本書猶如一盞導航燈,引領我走出教育的誤區。

《玫瑰與教育》是竇桂梅名師的經典著作之一。竇老師經常這樣激烈自己:生命的能量釋放就好比開花,意志是根。這本書一共有四輯:第一輯清淡與憂患,其中寫了作者的教學反思、由孩子身上引發的對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與朋友的交流、與《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第二輯在聽說讀寫的背後,主要寫了作者在語文教學的所做、所想;第三輯日本的教育管窺,寫了作者到日本參觀的所見、所感,特別對於中國和日本教育的對比與不同有了很深的體會,第四輯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寫了作者博覽羣書的讀後感。

在書的封面有這樣一段小字:“我們蕭蕭的樹葉都有聲響回答那風和雨,你是誰呢,那樣沉默着?我不過是一朵花。是的,我只不過是一朵小花,帶着一絲芬芳,和着風和雨,我卻執着地孕育着,盛開着,以最大的努力回報春天。”我們的工作何嘗不是如此呢,作爲一名教師,不過是一朵不被人關注的小花,教師的成就被關注的機率何嘗的小呢?但是我們仍然要孕育,仍然要盛開,因爲我們工作的意義不在於自己獲得了多少,而在於你給予了別人多少。

通過讀《玫瑰與教育》我懂得了教師存在的意義,教師要做“內生”型的教師,堅持不間斷的讀書,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讀的書多了,在用到時就不會覺得手足無措,教學質量自然就提高了。不管這種提高是否得到關注,但自我的心境提高了,教學就不再是乏味的,百無聊賴的工作,而我們變成了那散發着迷人芳香的玫瑰。

竇老師還提到孩子的心靈需要教師悉心的呵護。“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輕放’孩子的心——這是爲人師的底線。” 每個孩子的心都是純淨透明的,作爲老師不應該給任何一個孩子扣小帽子,貼小標籤,因爲每個孩子的潛力都是無窮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時要關注每一個孩子,愛護每一個孩子的心靈,不管他接受能力好還是壞,都要讓孩子相信他是最出色的,讓其所有的潛力在恰當的時機都能全部發揮,我們也就實現了教育的目的所在。

竇老師講到:“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了,把簡單的事做好就不簡單了。”

教師是最平凡不過的崗位,但是我們極少將這一平凡的職業做到極致。在竇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普通從教者走過的艱辛的成長道路;看到了一個教師心中永不言敗爲着理想執著追求的堅定信念;看到了一個普通的從教者的不普通之處。如果每位教師都能奕竇老師的這種心態來工作,相信每一位教師都會成爲不平凡的教師。我們之所以平凡,是因爲我們自認平凡,如果我們抱有一顆平常心,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那麼我們所付出的`就是最偉大的事業。

書中,竇老師還強調要正確看待學生的成績。孩子的成績固然重要,但是有一樣東西比成績還要重要,那就是品質。現在,全國上下都提倡孩子學習國學文化,利用古文的背誦來陶冶學生的身心,使其具備中國傳統的優秀品質。不得不說,孩子由於環境及早期教育的不同,在學習能力上存在着差異,這就致使學生的成績也千差萬別。但是作爲我們,應該正確的看待成績,對於後進生我們應該摘除眼鏡看待他們,多鼓勵、多關心他們,讓他們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希望,我覺得挽救一個後進生比培養是個優等生還要重要。

讀完這本書後,心中所有的苦悶都已經煙消雲散了。孩子的調皮,上課的隨意也需要得到尊重。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正是他們童真童趣的完美體現。作爲教師應該悉心地引導他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而傳統的訓斥對於這羣“被誇獎”慣了的孩子是沒有作用的。老師真心的付出定會得到孩子的認可,老師的身教勝於言教。作爲教師,一絲不苟的做事,無形之中也會引導孩子。相信我會與我的這羣孩子們相處的越來越好。

玫瑰與教育讀後感的範文4

這個假期,我懷着對名師的崇敬,讀完了竇桂梅老師寫的《玫瑰與教育》,乍看題目,還以爲是教育教學理論,其實不然,這是竇老師平時的一些雜感,有的是寫在網上的一些隨筆,書中的內容有的是與教育有關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讀後感。讀完這本書,好象更瞭解她了,書中對我最有益的莫過於她有關教學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維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對自己工作中一些問題的思考。

《玫瑰與教育》記錄的就是竇桂梅老師教育生命一次次花開的軌跡。她爲學生創設了廣闊的心靈和精神空間,同時以情動人,那些娓娓道來的文字,緩緩流淌出的是慈母對女兒的疼愛;老師對學生的關愛;領導對下屬的期待;智者對朋友的友愛。讀竇桂梅老師的《玫瑰與教育》,感覺就如同與一位親近的朋友談心,親切,自然,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本書分爲四輯:第一輯清淡與憂患,其中寫了作者的教學反思;第二輯在聽說讀寫的背後,主要寫了作者在語文教學的所做、所想;第三輯日本的教育管窺,寫了作者到日本參觀的所見、所感;第四輯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寫了作者的很多讀後感。

積極實踐,勤於積累。竇桂梅老師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長起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斷地創新實踐,並且善於積累總結。竇桂梅老師在不斷的探索中始終保持着自己敏銳的觸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談教育的弊端,勇於用自己的言語發聲,勇於上探索性的課。有實踐就要有反思,不斷地積累已成爲竇桂梅老師的自覺行爲。她的個人專著的出版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我在成長,我在寫。”

有人說,教育是一門藝術。這話一點都不錯,我認爲,這門藝術的關鍵就是能夠靈活地運用各種教育方法,而老師對學生真誠的愛是掌握這門藝術的訣竅,更重要的是掌握愛的藝術。

有些老師常抱怨,現在的學生不好教,好話聽不進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沒良心;也有些老師總是常常以“我是恨鐵不成鋼”來寬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簡單甚至粗暴,認爲只要出發點對,是愛學生,是爲學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計較。於是就出現了不問青紅皁白的斥責,甚至打罵學生的現象,其實我們有沒有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我的話是否撥動了學生的心絃,我的“愛”是否能被學生欣然接受。其實,這是教師情感教育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缺乏了“愛”,更缺乏了“愛”的藝術性。

也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學生調皮、不聽話時,我們就對他們嚴加管教,這也不準,那也不準,動輒批評,甚至有時大發雷霆。很快,學生確實“老實”了,也許我們還會暗暗自喜,但其實這有可能是一種假象,學生只是迫於你的權威,嘴巴不敢說,內心卻不服氣。 所以,我們的教育必須從愛出發,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從心底裏關心愛護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細心和同情心,這樣,許多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作爲老師,我認爲,對學生要從心底裏拿出全部的愛心,愛得質樸,愛得自然,但是,這還是不夠的,要想使愛獨具魅力,還必須順應童心,別具匠心,震撼人心,講求愛的藝術。我想,這纔是我們畢生所追求的東西。

有這樣的名師,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欽佩竇桂梅老師的同時,我作爲一個小學教師,就應該學習她的教學方法和精神,從她的身上得到對我的身心和教學工作有利的東西。

《玫瑰與教育》記錄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開的軌跡,抒寫的是“玫瑰”對教育的一片真情,對生活的熱愛,對事業、家庭、愛情的體悟,因爲真,所以愛。在她的眼裏,教育本身就是開不敗的玫瑰花。

在教學中,能成爲驕人玫瑰的畢竟是少數,但只要我們善於自我“澆灌”,善於自我“反思”,我相信我們也一樣能夠激情綻放,留一縷芬芳在教育的這片園地裏!讓我們都來做一朵綻放在那校園裏的玫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