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目送的讀後感怎麼寫大綱

目送的讀後感怎麼寫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我覺得龍應臺的文字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和力,靜靜的,緩緩的,有些許的小幽默,也有深深的寓意。似是和一個熟人淡淡地講述着自己的經歷。下面目送的讀後感怎麼寫,歡迎參考閱讀!

目送的讀後感怎麼寫

目送的讀後感怎麼寫

記得我第一次讀《目送》這篇散文是在高二1篇閱讀題中,雖說是純文本分析,也爲其文字動容。如今,舊文新品,發現那種感動已不再基於作者的描寫,更多的是自己的經歷與生活感觸。

那時,我還是個不懂事的少年,讀到這篇散文時,便被其樸實細膩的文字描寫吸引住了。文章主要講述作者與兒子、作者與父親間在不同時間的目送場景。三代人,作者擔爲橋樑,同樣的目送,展現出不一樣的畫面與情感。

作者與兒子間的一次次目送,是成長的印記。作者目送兒子第一次上學,兒子是滿臉的不捨和頻繁的回眸;16歲,作者送兒子去做交換生,只是作者用眼睛跟着孩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兒子卻不曾回頭;21歲,兒子到作者任教的大學讀書,縱使乘坐同一班車,也不說話。成長,讓子女和父母間似乎多了隔閡,多了祕密,一路上,是父母心痠痛楚的眼淚。

作者與父親間的一次次目送,是生老病死,親人逝去的無奈與感傷。作者的目送,一直到父親的逝世,留下作者一人。父親用他的離去,告訴他,不必追。

現在,我已成年,享受大學生活,也經歷了父母的目送,我能夠體會到他們內心的無奈與不捨。

有時,當我暢想未來的理想,突然想起遠在家鄉的父母,才發現在未來的計劃中,遺漏了他們的身影。曾想過,父母用大半生來撫養我,到頭來可能換來的只是我漸行漸遠的背影,這是怎樣的淒涼。因而,我銘記,自己的奮鬥,一方面是爲將來的生活,還有更關鍵的是回報一直愛我,目送我的父母。我要做的,就是不希望自己也像作者那樣,努力了大半輩子,最後留給我的只是傷情的目送,無盡的遺憾。

我依稀記得,大一剛開學,父母送我上車的畫面。他們人手拎着行李,一直把我送到汽車上。或許是讀過《目送》的緣故,我只是默默跟在他們身後,不想讓他們看着我漸行漸遠而又不能挽留的背影。後來,汽車發動了,我向着父母揮手告別,只見母親早已控制不住淚水,掩面痛哭,只有父親堅強的忍住淚水,向我揮手再見。汽車越開越遠,父母的身影也越來越小,我分明看見他們相擁在一起。在父母眼中,越來越小的汽車,留給他們的也只有三個無情的字——不必追。

有一天,我們終將爲人父,爲人母,終將會深刻體會父母的難處,我們也會像作者寫的'那樣:“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終於,我們長大了,要面臨親人逝去的瞬間,並且總會看破悲歡離合,生離死別。終於,有一天,被目送的人換成了要老去的我們。只是,我們來的值得,就好。

路的前方,是親人的背影,當我們走到他們的位置時,我們的身後也會多了曾經的我們,就像曾經前方的人一樣,我們用背影告訴他們,不必追,只要你還記得我,足矣。

目送的讀後感怎麼寫

龍應臺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爲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寫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癡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愛情》、《明白》、《胭脂》、《爲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場面,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別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平靜中透露着的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永遠記得兒子在第一次拿到學習成績單時的情景,手拿獎狀,在人羣中急切地尋找我地樣子,那時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學四年,每次打電話時,即便是在腳骨折臥牀時,他的聲音是歡快的語調,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媽媽,我很好!”我很感謝兒子的孝順,但心裏也明白,兒子長大了,能自己擔待所有的傷痛,對父母的依戀會越來越少,每每想到這,那種酸楚而又心存喜悅的無奈,瞬間會填滿我整個胸膛。

讀《目送》會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親走時的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親時,母親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世間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後還是沉寂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目送》所描寫的都是人們所經歷的,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爲逝去的或正在遠去的親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腳步,能留下的就是記憶;讀《目送》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

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