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戰羣儒讀後感(精選6篇)

戰羣儒讀後感(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戰羣儒讀後感(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戰羣儒讀後感(精選6篇)

  戰羣儒讀後感1

我又一次沉浸在了《三國演義》之中。這是一本智慧之書,一本謀略之書,而其中幾個情節更爲經典,家喻戶曉,無人不知,就如《諸葛亮舌戰羣儒》。

那是公元208年,劉備兵敗新野,諸葛亮前往東吳商議聯合抗曹之計。我彷彿走進了書中,和諸葛亮一起來到宮殿內,眼前是一羣主張聯曹、滿懷敵意的東吳謀士,我不禁暗暗爲諸葛亮捏了一把汗,想看看他到底如何應對。忽然,一名謀士出言刁難諸葛亮,只見諸葛亮鎮定自若,說了一番綿裏藏針的話語,巧妙地化解了尷尬。我的臉上漸漸露出笑容,更加好奇接下來他的精彩表現。果然,一個又一個謀士敗在了諸葛亮嘴下,皆說不出話來。我完全入了迷,竟拍手叫好。諸葛亮終於靠自己的能言善辯、足智多謀說服孫權、使孫權決定攻打曹操。

好一個才智超人、忠君愛國的諸葛亮!他在衆多謀士之前還能十分冷靜已經是很令人欽佩的,但他還能用得體的語言絕地反擊,讓自己處於有利的位置,難道那不是憑藉着他的智慧嗎?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的忠君愛國也讓我爲之感動,這不僅在諸葛亮的言語能體現出來,在他那一笑一行中也讓我清楚地感覺到。諸葛亮真不愧是“智絕”!

這本名著中,我再次感受到智慧的重要。是它幫助諸葛亮成功地說服孫權抗曹;是它讓曹操一點一點被挫敗;是它讓劉備實現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完成興國大業……生活中何嘗不是如此呢?只有智慧,才能完成一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有擁有智慧,才能真正把握住人生;只有成爲智慧的人,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變得更加大膽與自信,登上成功的頂峯。你不用擔心自己的實力,只要在生活中一點一點地積累智慧,靈活運用,跨出人生中的一大步,一定就是個智慧之人。

  戰羣儒讀後感2

最近,重新拜讀《三國演義》,讓我對裏面的章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特別是諸葛亮舌戰儒羣,讓我讚不絕口,拍手叫絕。

三國時,面對曹操的百萬熊兵壓境,諸葛亮只有與吳侯孫權結爲同盟纔是上策,否則定是寡不敵衆。但是如何能說服孫權身邊這些滿腹經綸的文臣武將呢?看完這一章回以後,我對諸葛亮佩服的五體投地,原來他靠的是他的七寸不爛之舌。當看到第一個謀士張昭滿懷敵意的問諸葛亮爲什麼言行不一,不斷躲避曹兵時,我不禁爲諸葛亮捏了一把汗,因爲張昭是吳國第一謀士。諸葛亮當然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他借物喻人,用大鵬日行萬里來喻人。又用治病吃藥來比喻當時的戰略格局。他巧妙的化解了尷尬,讓自己處於有利地位,接着又用“圍魏救趙”之計來駁回虞翻刁難。可見諸葛亮面對不同的儒士論辯方法也隨機應變,加上自己的沉着冷靜,心理戰術和還有他的能言善辯,足智多謀。最後孫權決定攻打曹操。這一回真是太精彩了。俗話說三寸之舌能抵百萬之兵一點都沒有錯。

讀完這個故事,你可能覺得諸葛亮的口才讓他插上了翅膀。但是他的口才也是來自他的高學識。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積累,在聰明的人也枉費。聯想到我們今天的學習中,我覺得一個人的學問不是裝就能裝出來的,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質華。我終於領悟到老師爲什麼每天讓我們要多看四大名著了,之前我也覺得反正看不看老師也不知道。爲了自己以後不會落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地步,還是要行動起來,多儲備知識啊。同時,我覺得在學習過程中,也要活學活用,如果一天到晚,背死書,最後可能也會變成一個書呆子。

最後合上書本,我給自己立了一個目標:要博覽羣書,儲備豐富的知識,用知識縫製鎧甲,將來才能披甲前行。

  戰羣儒讀後感3

《舌戰羣儒》是《三國演義》中特別精彩的一段,講得是諸葛孔明憑藉着過人的膽識和智慧,力排衆議,最終完成了說服東吳一同抗曹的故事。這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的劉備剛剛被曹操擊敗,憑藉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抵抗曹操的,這時候諸葛亮出使東吳聯合東吳的力量阻擋曹操就成了必然。隻身去東吳的諸葛亮表現出了驚人的膽識,膽識背後也隱藏了孔明過人的智慧。張昭、虞翻、步騭、薛綜等人都是能言善辯的文臣,除了張昭,基本上一個回合就敗了。滔滔不絕的的辯才讓我臣服,有理有據的觀點讓人信服。這纔有了之後的赤壁之戰,有了之後三國鼎立的格局。

怎麼才能做到像諸葛亮的辯才能力呢?我想,除了有膽識和智慧之外,還需要堅定的目標和信念。對事情有充分的理解能力,有大局觀,這是自信的源泉。

  戰羣儒讀後感4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舌戰羣儒》這一篇文章,裏面有一個計策叫激將法,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響。激將法是諸葛亮對孫權使用的計謀,目的是讓孫權和諸葛亮聯合起來打曹操,才能讓天下從此太平、國泰民安。孫權起初不願意和劉備聯合,諸葛亮用誇張的手法對孫權說:曹操有一百多萬人,兵多將廣,你一個人跟他打,等於拿雞蛋碰石頭;何況曹操糧草充足。您不如聽張紹的話,投降曹操。孫權聽了這句話就很生氣,最後決心跟着劉備攜手共進,共同攻打曹操,決一死戰,曹操的隊伍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狽不堪。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對激將法有了一些瞭解,我們生活和學習上,老師和家長就常用這個方法。例如期末考試,我算計算題時非常粗心,於是我媽媽就說:要是你期末考試計算題錯了很多,那你每天就做100道題。考完之後,我發現我計算題只錯了一點點。我現在才發現,我媽媽用的是激將法。諸葛亮真是有勇有謀,在那個時候就懂得利用人的心理,使用激將法。

  戰羣儒讀後感5

經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前往江東,爲說服孫權抗曹而“舌戰羣儒”的故事情節,讓人們津津樂道。從現代的角度看來,“舌戰羣儒”涉及到辯論的智慧與技巧。

如何在與別人進行一場辯論時佔據優勢呢?“舌戰羣儒”的小說故事中給出了幾個關鍵點。首先是將對方先捧後摔,欲抑先揚。列舉事實證據,暗示對方能力不行。比如,“羣儒”中的張昭一上場,就先用三顧茅廬前的“自比管樂、如魚得水”等事實將諸葛亮擡高,再列舉諸葛亮跟了劉備後的種種敗績,諸葛亮你不是承認自己挺厲害的嗎,爲什麼跟劉備後地盤反而變小了呢?如果張昭碰上的是普通人,這“先捧後摔”一招肯定讓對方啞口無言。但他遇到的是諸葛亮,巧妙的是諸葛亮運用了以下幾個辯論智慧點化解難題。

張昭列舉的`事實俱在,諸葛亮只能強調自我境界:道德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戰略上別有良圖。人在江湖混,無非靠兩點:人格與能力。中國人在傳統上崇尚人格魅力,把個人的道德境界看得比能力還重要。再來,諸葛亮用更多種種有利於自己的事實,比如說自己客觀條件差、照顧百姓等等,但就是在這麼差的條件下取得了各種勝利。最後搬出名將韓信也曾如此不堪,古人即使這樣能成就大業。我諸葛亮至少做了些實在事,而你張昭卻只會紙上談兵。

“孔明欲效儀、秦之舌,遊說東吳耶?”步儒直接點出諸葛亮就是來忽悠江東免費抗曹的。但步儒用錯了典故,蘇秦張儀在歷史上算是正面人物,想要黑諸葛亮還用錯了人物。所以諸葛亮抓住他這個錯誤直接攻擊完勝,而繞過是不是來忽悠的問題。

總而言之,“舌戰羣儒”中涉及幾個關鍵的辯論要點。第一,先捧後摔,讓對方順着你立的杆子往上爬。第二,比不過能力事實就比道德境界。第三,能力與人格都不過的話,就跟優秀的古人比擡高自己。第四,最後一招,對方言辭錯誤可以以此開闢新的辯論點,或是直接繞過問題忽悠對方。

  戰羣儒讀後感6

《舌戰羣儒》主要寫了孔明爲了勸說孫權聯合抗曹,與東吳諸臣舌戰之事,這篇文章主要通過人物的語言說明其中的道理,同時通過東吳羣臣的反應來側面描寫孔明的機智。

大戰過後,曹軍乘勝進逼東吳。是戰是降,令孫權左右爲難。此時劉備一行人投奔江夏,孫權命魯肅去向劉備探聽曹軍虛實,魯肅見了孔明,力勸孔明聯合抗曹,正中孔明下懷。於是,孔明隨魯肅返回,去見孫權。此時東吳上下,都因曹兵進逼而驚慌失措,文官們都勸孫權投降,而武將們則力主抗曹。一羣謀士見孔明來到東吳,料想是來遊說孫權抗曹。於是衆人故意爲難孔明,想讓他答不上來而放棄。可是他們的每一句刁難的話,孔明都對答如流,如張昭問孔明爲什麼言行不一,不斷地躲避曹兵,孔明卻借物喻人,用大鵬日行萬里來喻人,又用治病吃藥來比喻當時戰略格局。而應對虞翻拿劉備的失敗爲難孔明,孔明用圍魏救趙之計,駁回了他的問題,同時讓他張口結舌,啞口無言。接着孔明又駁回了步騭的問話。薛綜侮辱劉備,被孔明厲聲遏住,路績的問話被孔明以嘲笑的語氣說得語塞。最後是嚴?和程德樞的問話,也被孔明一一破解。就這樣,面對諸儒的詰難,諸葛亮神態自若,一一作答,然而他又不甘於只是作答,每於答後發起攻勢。對張昭,由於他是東吳重臣,第一謀士,諸葛亮採取擒賊先擒王的策略,娓娓道來,嚴密防守之後大舉進攻,使張昭無一言可對。而對以下諸儒則多以簡潔明快的對答迅速結束戰鬥,詳略的不同、論辯方法的不同顯示出諸葛亮的機動靈活,着實令人歎服。說得衆人瞠目結舌,面面相覷,以至衆人盡皆失色。真可謂三寸之舌能抵百萬之兵。

《舌戰羣儒》一文我看了幾遍,覺得孔明的論辯在文中尤爲重要。他面對羣儒潮水般涌來的詰難,沉着應戰,或引經據典,或轉換論題,或厲聲責問,或反脣相譏,可謂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文章顯現出孔明的機智,更顯現出了他的膽識和口才。

如果說,《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精品,那麼《舌戰羣儒》就是精品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