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舌戰羣儒成語解釋

舌戰羣儒成語解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2K 次

【注音】shé zhàn qún rú

舌戰羣儒成語解釋

【典故】諸葛亮舌戰羣儒。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

【釋義】舌戰:激烈爭辯;儒:指讀書人。指同很多人辯論,並駁倒對方。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口才好

【結構】主謂式

【同韻詞】敦世厲俗、心滿原足、情若手足、福倚禍伏、遁世離俗、悼心失圖、名師出高徒、神氣十足、同歸殊途、遺風餘俗、......

【年代】古代

【謎語】諸葛亮出使東吳

【邂逅語】諸葛亮遊東吳

【英文】a verbal battle; a verbal duel; a war of words; a wordy conflict; a contest of words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劉表去世,劉琮投降曹操,形勢對劉備與孫權極爲不利。劉備派諸葛亮隨魯肅一起前往東吳去說服孫權聯合抗曹。諸葛亮在孫權的殿前先後把張昭,虞翻、步陟、陸績的投降主義駁得體無完膚,孫權終於同意聯劉抗曹

【成語示列】諸葛亮舌戰羣儒,薛綜謂劉玄德乃織蓆敗履之徒。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

【成語造句】

◎ 一些主要情節,如險走柴桑,舌戰羣儒,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等也進行了藝術加工,並在原著的基礎上加以豐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