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讓學生學會閱讀羣文閱讀這樣做》讀後感大綱

《讓學生學會閱讀羣文閱讀這樣做》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讓學生學會閱讀羣文閱讀這樣做》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讓學生學會閱讀羣文閱讀這樣做》讀後感

  《讓學生學會閱讀羣文閱讀這樣做》讀後感1

最近,我拜讀了蔣軍晶老師寫的《讓學生學會閱讀》一書。此書從什麼是羣文閱讀、羣文閱讀的操作方式、不同題材怎麼進行羣文閱讀等方面詳細介紹瞭如何進行羣文閱讀。讀着讀着,我越來越覺得羣文閱讀是如此的魅力四射,如此的接地氣,它會讓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有魅力,更有活力。

所謂羣文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在較短的單位時間內,針對一個議題,進行多文本的閱讀教學。那麼從單篇到羣文,對閱讀教學而言,意義究竟何在?意味着老師不可能講太多話,意味着老師不可能提太多問題,意味着老師不能發起太多討論。老師話多了,問題多了,對話多了,學生閱讀的時間相對就少了,此長彼消,文章學生就讀不完了。所以,羣文閱讀必須發展讓學,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自己在閱讀中學習閱讀。

羣文閱讀還意味着老師對課堂結構的藝術性不能太苛求,起承轉合,層層通進,環環相扣,步步爲營,前後呼應的課堂,往往是聯結和環節偏多、轉換頻復的課堂,這樣的課堂間接地侵佔了孩子們自讀自悟的時間,使他們沒有大塊時間讀、大塊時間悟。而沒有大塊時間讀、大塊時間悟,羣文閱讀就不可能實現。

羣文閱讀意味着老師不可能很深、很細、很透地講析文章。在羣文閱讀裏,你不可能這麼上,很簡單,時間來不及。我們不能按部就班地從字詞的學習開始,經由句式、篇章結構、內容探討進行教學。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步步紮實,羣文閱讀一定要抓住重點,突出要點,把握難點,一定要學會放棄。

羣文閱讀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自己在閱讀中學習閱讀。我們必須根據讀本的不同性質,更多地讓學生嘗試略讀、瀏覽、跳讀等閱讀方式,必須更多地嘗試真實的更實用的閱讀。因此,羣文閱讀更是對我們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課堂上,如果要讓學生讀一羣文章,就意味着我們老師要去讀更多的文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學生更自主、更愉悅地閱讀、理解、質疑、發現,從而達到提升其閱讀能力的效果。

我們學校前兩年也做過羣文閱讀的研究,學生的閱讀量、閱讀能力真的令我們刮目相看。今年我教的是二年級,我想從二年級就開始進行簡單的羣文閱讀,用上蔣老師教的方法,讓我班學生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

  《讓學生學會閱讀羣文閱讀這樣做》讀後感2

最近閱讀了蔣軍晶的《讓學生學會閱讀——羣文閱讀這樣做》這本書,自己在工作室的學習中,對這種教學方式有了一些認識,自己在教學中也在嘗試着做,可是覺得自己做的很"膚淺"、表面化,存在很多問題。 讀完這本書,對蔣老師更加喜歡。蔣老師對教材解讀深入,課外閱讀廣泛,將課內課外的文本能夠進行巧妙的組合,帶領學生圍繞一個"話題"進行有趣的學習。佩服蔣老師之餘,也會思考,蔣老師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書中談到"羣文閱讀對老師的意義"時,剛剛好就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關於找不到合適的文章,自己心中也有此困惑,正因爲有這樣的困惑,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教師的成長,因爲只有多閱讀,逼着自己去閱讀,提升閱讀能力,擴大自己的閱讀量,讓自己成爲閱讀者,這纔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針對不同的文體如何進行羣文閱讀,蔣老師也做了詳細的講解,神話、童話、散文、兒童詩、小說、語言、知識性文本,不同文體在教學時抓的重點不一樣,例如不能把童話當做記敘文來教,否則就丟了童話的文本特徵了。

因此我在進行部編三年級語文教學時,在第三單元"童話世界"中,有意識的將課文內容進行了甄別分類與補充組合。比如:第一,童話對比閱讀:《去年的樹》和《那一定會很好》,讓孩子們自主歸納出兩篇相同主人公的童話的異同;第二,童話拓展閱讀:《去年的樹》和《雪孩子》、《在牛肚子裏旅行》,讓孩子們通過羣文閱讀,感受童話世界中主人公珍貴的友誼。羣文閱讀和主題教學、單元整組教學在蔣老師的觀點中雖有細微差別,但大致相同。

讀完這本書,特別是策略的指導、以及案例的分析,對自己今後在主題教學中的嘗試有更強的指導意義。無論是羣文閱讀,還是主題閱讀,目的都是讓孩子在課堂上能夠閱讀更多篇目,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正如蔣老師在書中所說:"我們和學生在課堂上研究文學表達,並非要把學生培養成作家,而是要和學生嘗試像作家一樣思考,通過對文學表達的發現促進對文本的理解與感受。"

  《讓學生學會閱讀羣文閱讀這樣做》讀後感3

在全民閱讀的影響下,我也抽空翻看了蔣軍晶老師寫的《讓學生學會閱讀——羣文閱讀這樣做》一書。

此書從什麼是羣文閱讀、羣文閱讀的操作方式、不同題材怎麼進行羣文閱讀等方面詳細介紹瞭如何進行羣文閱讀,感覺讀後受益匪淺。

一、指導學生略讀、瀏覽、跳讀,提高閱讀的速度。

傳統語文課堂上,往往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讀課文要教兩課時,略讀課文要教一課時。而羣文閱讀,則要求學生在一個單位時間內閱讀相關聯的多篇文章,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文章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羣文閱讀,意味着不能將“朗讀”,“有感情朗讀”無限放大,要有新的閱讀方式和習慣。在羣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在一節課中需要讀三篇以上的文章,就要求學生提高閱讀速度,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於小學高段學生的默讀速度也進行了要求: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因此,教師必須根據讀物的不同性質,指導學生更多地嘗試略讀、瀏覽、跳讀等閱讀方式,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初讀課文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快速默讀課文,讀文後對文本內容用關鍵詞句進行概括;再讀課文時跳讀、掃讀,把重點詞、句、段劃出來讀一讀,強化學生的閱讀感受。

二、指導學生質疑,促其思辨能力的提高。

羣文閱讀教學,不同體裁、不同表達形式、不同語言風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給學生帶來了豐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間,也給學生帶來了許多疑惑,難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討論中釐清。在羣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學會質疑討論,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同學進行討論。蔣軍晶老師就列舉了自己執教的羣文閱讀《創世神話》一課。首先,他在引導學生尋找各國創世神話故事的共同之處時,激發學生質疑:爲什麼不同地方的原始人都認爲原始世界像一個蛋、神話故事中都有一個本領超人的神、世界萬物都是神變化而來的……質疑後引導學生猜測討論:我認爲雞蛋裏黑糊糊的,當時混沌的世界也是黑色的;世界上所有的星球都是圓的,蛋也是圓的;蛋是封閉的,我估計原始人認爲宇宙是永遠都走不出去的……。類似這樣的開放性的問題,對於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是我們傳統課堂中單篇課文無法實現的.。

三、不同文體,規律可循。

對於不同的文體,如何進行羣文閱讀,在這本書中蔣老師也一一做了講解,神話、童話、散文、兒童詩、小說、語言、知識性文本,不同文體在教學時抓的重點不一樣。例如:抓住矛盾讀懂詩歌,利用反覆結構教童話,追索原意教散文等。

有收穫,也有困惑。蔣軍晶老師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團隊,不論是羣文閱讀同議題文章的蒐集和篩選,還是文章的解讀與教學的實施,都有一羣志同道合的老師共商大計,他們不孤單!可是,我們勢單力薄,缺乏一路同行的人。不過,蔣軍晶老師曾說:只有做起來,纔會有真進步!所以,我就在我們班進行了一次“美麗的謊言”羣文閱讀課。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人間真情”單元有兩篇課文《唯一的聽衆》、《別餓壞了那匹馬》。這兩篇文章有一個共同點:美麗的謊言。我就從這兩篇文章導入,引導學生髮現並總結出“美麗的謊言”一般都有三個共同的要素:善意的動機、刻意的言行、心靈的震撼。接着,爲了驗證這個發現,當堂拓展閱讀了兩篇課外文章《謊言與音樂會》、《偉大的謊言》。學生通過快速默讀、小組討論驗證了“美麗的謊言”具備相同的三要素。最後,讓學生們對比閱讀《爸爸最值錢》,思考:謊言都是美麗的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各抒己見,思維的火花被當堂點燃。我順勢利導:下節課我們將圍繞“辯論: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進行口語交際。請大家明確觀點,收集證據,一決高下!

無論是羣文閱讀,還是主題閱讀,目的都是讓孩子在課堂上能夠閱讀更多篇目,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正如蔣老師在書中所說:“我們和學生在課堂上研究文學表達,並非要把學生培養成作家,而是要和學生嘗試像作家一樣思考,通過對文學表達的發現促進對文本的理解與感受。”我想:這就是羣文閱讀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