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譯註讀後感450字大綱

論語譯註讀後感450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論語譯註》更像是一本工具書,但又不同於新華字典之類的專業性較強的工具書。小編今天爲大家帶來論語譯註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譯註讀後感450字

  論語譯註讀後感_第1篇

暑假伊始,我偶然看到一個由美國留學生拍攝發佈的視頻,瞭解了美國文學課(相當於中國的語文課),得知了課程的主要內容就是閱讀世界名著。所以,一向疲於閱讀書籍的我,萌生了前所未有的,伴着隱隱期待的閱讀的念頭。

恰巧,語文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三本書,就這樣,我讀了第一本書——《論語譯註》。

相比於另外的兩本書,《論語譯註》更像是一本工具書,但又不同於新華字典之類的專業性較強的工具書。《論語譯註》的譯文與註釋有些古文言文的影子,讓人不禁有種閱覽古書的滋味。《論語譯註》能讓我們對《論語》中相對晦澀難懂的語句瞭解得更準確。

《論語》,千百年來一直被廣爲流傳,蘊含着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爲國人知曉。大到中國與別國的外交,小到街頭巷尾的世俗小事無不體現着《論語》中的儒家思想和爲人處事、待人接物的道理。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此話揭露了社會上一部分人花言巧語,表裏不一的面貌,也提出了自身(也代表着大多數人)對此類人的看法。僞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順,內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卻同他要好,以如此的態度存活於世,不僅自己在寂寥無人時會覺得身心疲累,難以僞裝下去,而且他人也認爲其虛僞可恥,不屑與此人有所往來。人生在世,莫不如活得真實自在,活得坦率自然。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此所謂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也曾聽說過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智者,每天都有人排着隊向智者請求指點。某日,一位母親千里迢迢來請求智者勸導兒子不要吃糖,智者令母子倆一月後再前來,一月後,母子倆如期而至,智者只簡單說:以後莫要再吃糖。母親疑惑問道:爲何一月前不直接勸導兒子?智者神祕一笑:一月前,我未曾戒掉食糖。這個故事亦是同樣的道理,在端正了自身的行爲之前,你又如何有資格去使別人端正自己呢?而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爲,管理政事還有什麼困難呢?因此,正人先正己,自古以來都是爲官、爲長者應有的品德。

《論語》的思想內涵豐富,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此不過列舉一二,論語值得學生乃至成年人去深究,而《論語譯註》是你閱讀論語時極佳的伴侶。

  論語譯註讀後感_第2篇

孔子說:善人,我不能看見了;能看見有操守的人,就可以了。本來沒有,卻裝作有;本來空虛,卻裝作充足;本來窮困,卻要豪華,這樣的人便難於保持一定的操守了。

我們都希望和有操守的人交往做朋友,因爲他們有原則,不會爲了名利而喪失底線(直白的說就是不會爲了自己的利益,在背後捅我們一刀)。但是,人們不會主動說,我是有操守的或我是沒有操守的,只能靠自己去分辨。

孔子告訴我們,那些“裝”的人,通常難於保持操守。爲什麼呢?操守在原文中用的是“恆”字,意思是長久。長久的人是不會爲了虛名而做表面功夫,因爲裝的了一時,裝不了一世。如果只是爲了某種情況,去裝一時,那他就不是一個長久的人。

有人說:我們不要做那種一根筋,要靈活,要因時而變。這就涉及到哲學問題了,適度原則告訴我們,凡事不能走極端。我們說的恆、長久,也是在相對正確(或者說,我們自己內心認爲正確,但另一個人不一定就完全認同)的方向上的恆、長久。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們常說日本人一根筋、不知變通,中國人靈活,然而現實是人們都願意買日本製造的產品。

順便問一聲,同等價位、同樣功能的商品,你會買哪家的呢?

  論語譯註讀後感_第3篇

孔子說:顏回的學問道德差不多了吧,可是常常窮的沒有辦法。端木賜不安本分,去囤積投機,猜測行情,竟每每猜對了(就像在說證券投資一樣)。

這裏提到的'端木賜,複姓端木,字子貢,孔門十哲之一。大家都以爲孔子最喜愛顏回,但端木賜也是他的得意弟子。《論語》中,子貢的名字出現57次,而顏回的名字僅出現32次。他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爲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子貢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爲後世商界所推崇。

他是孔子周遊列國經濟上的支持者。經商成爲他宣傳政治主張和實現外交才幹的重要條件。《史記·貨殖列傳》載:“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越王勾踐甚至“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子貢通過經商,達到如此顯赫地位,成爲孔子的代言人和傑出的外交家。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端木賜發揮自己經商的才能,積累鉅額財富,從而有能力推動儒學的傳播。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雖然微不足道,但也有自己的理想。足夠的財富有助我們更好、更快的實現我們的目標,所以努力賺錢不代表“鑽到錢眼裏去了”,而是我們實現目的的一種手段。

爲了理想,而努力賺錢吧,只要不忘初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