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關於獲取知識有感

讀關於獲取知識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8W 次

  (一)

讀關於獲取知識有感

我讀了《關於獲取知識》。寫一寫自己的讀後感受。關於知識,我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但是擁有知識就一定有力量嗎?不盡然,如果存在於你頭腦中的知識只是一些字、詞、句、篇,只是一些概念、公式,只是一些人名、事件,這麼這些“知識”就不能稱之爲真正的知識,用蘇氏的話說就是“不能活動的貨物”。“貨物”越多,重量越重,相反你的力量就會越校那麼,如何使知識變成力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將掌握的知識使它不斷地運轉起來,也就是運用起來,使它不僅成爲你“懂得東西”,更要使它成爲你獲取新的知識的手段。蘇氏說:只有當知識成爲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爲知識。這樣,他掌握的知識越多,他學習起來就會越容易,他的思考力就會越強,以此他就會有能力去掌握更多的知識,形成一個良性地“知識長進”的過程。

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記住一條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用知識去獲取知識”,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會主動地無意識地將已掌握的知識與新的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從而產生新的知識增長點。在這個“獲缺“建構”的過程中,“疑問”佔了很重要的位置,只有學生在新舊知識聯繫掛鉤的交接點上產生了疑問,才能激起它探究的慾望,纔會動用起它過去的知識去尋求解決的途徑,“這種抽取已有知識來解決疑問的辦法,就是獲取知識”。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妮據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穫與體驗。

  (二)

我讀了《給教師的建議》前面的幾條建議,特別是第七條和第八條,《知識—— 即是目的,也是手段》與《關於獲取知識》。寫一寫自己的讀後感受。從一定程度上說,這兩條有着很緊密的聯繫。關於知識,我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但是擁有知識就一定有力量嗎?不盡然,如果存在於你頭腦中的知識只是一些字、詞、句、篇,只是一些概念、公式,只是一些人名、事件,這麼這些“ 知識” 就不能稱之爲真正的知識,用蘇氏的話說就是“ 不能活動的貨物” 。“ 貨物” 越多,重量越重,相反你的力量就會越小。那麼,如何使知識變成力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將掌握的知識使它不斷地運轉起來,也就是運用起來,使它不僅成爲你“ 懂得東西” ,更要使它成爲你獲取新的知識的手段。蘇氏說:只有當知識成爲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爲知識。這樣,他掌握的知識越多,他學習起來就會越容易,他的思考力就會越強,以此他就會有能力去掌握更多的知識,形成一個良性地“ 知識長進” 的過程。那麼如何做到這一點呢?蘇氏在這裏用“ 詞” 作爲例子給我們闡述了他的作法,簡而言之,就是在低年級要讓學過的`詞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發生聯繫,要讓詞成爲表達他們思想、促進他們思考的一種工具,這樣,原先存在於他們頭腦中的“ 詞” 就不是一個個純粹的符號,而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 小精靈” ,他們是在用詞進行思考,從而有了自己的思想。正如蘇氏在這條建議的最後一段所言:如果詞不是作爲一種創造的手段而活躍在兒童的心靈裏,如果兒童只是記誦別人的思想,而不創造自己的思想並用詞把它們表達出來,那麼他就會對詞采取冷淡、漠不關心和不易接受的態度。

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記住一條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 用知識去獲取知識” ,蘇氏將這條原則說成是“ 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景),藉助其他人(教材、資料、媒體、實物等)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會主動地無意識地將已掌握的知識與新的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從而產生新的知識增長點。在這個“ 獲取”“ 建構” 的過程中,“ 疑問” 佔了很重要的位置,只有學生在新舊知識聯繫掛鉤的交接點上產生了疑問,才能激起它探究的慾望,纔會動用起它過去的知識去尋求解決的途徑,“ 這種抽取已有知識來解決疑問的辦法,就是獲取知識” 。如何使學生產生疑問,又如何使學生在思考中獲取知識呢?這裏邊需要很高的教育技巧,也

需要老師不僅要深入瞭解學生,更需要深入地思考與鑽研,比如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你要明白在課堂上哪些知識應該講,哪些不應該,哪些只是點到爲止;哪些知識對哪些學生應該詳細講,對哪些學生少講或者不講。重要的是要找到每一位學生的知識“ 生長點” ,使他們在老師的點撥、引導下,在自己知識的階梯上,又邁上一階。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 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妮據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穫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