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導語:恆久,在時間的外衣下堅守着感情的從一而終;忍耐,弱化自身的個性尊嚴以學會包容;恩慈,普度陷入崖底的人心。在毫無文化水平的哈桑的內心中,貯存着的善良和憐憫之心會令很多人質疑學術爭吵的意義。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追風箏的人》讀後感,歡迎閱讀。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熟知自己的懦弱。當學校的小霸王把冰涼的手伸進我的後背取暖,我只會假裝不管不顧,最後還是在同學的鼓舞下對他做出反抗;我也知道自己的自私,舅舅送了我一個錄音機,來家裏小住的表姐對此愛不釋手,爸爸——也就是她的舅舅——就給她也買了一個,而我的反應竟然是新的給我,舊的給她。

所以如今讀着《追風箏的人》,我能立刻感覺到作者洞察人性的能力。書中的阿米爾童年如兒時的我,自私、懦弱、不敢承擔責任,或許這是很多獨生子女的共性,更何況阿米爾在阿富汗有個地位顯赫的父親,而他是哈桑口中尊貴的少爺。

我應該慶幸自己並非生活在政局動盪的中東,在和平年代,這樣卑劣的性格纔不容易被放大。而書中的“我”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對待自己兒時的玩伴哈桑終究不能當其爲朋友,在榮耀的誘惑與天性的膽怯中,他也沒能爲哈桑的落難而挺身而出。這讓他愧疚不安,成年後仍是念念不忘

兒時的一切都將成爲成年後行爲的潛在原因,這或許是我念念不完“單獨二胎”的理由。我的童年孤獨而無助,不敢告知父母的那些事情,終究只能成爲自己的祕密。如今我仍有“喃喃自語”的習慣,去對抗長久以來的孤單。長大之後,我纔開始察覺自己需要學會“讚揚、分享、承擔”這些事情,就像走在一條漫長的救贖道路上,依然是孑然一身。

在阿米爾多年之後回到暌違已久的阿富汗,他得知了那個讓他痛苦不已的祕密,也揭開了他父親不爲人知的另一面。在我之前的臆想中,我以爲那會是革命之類的主旋律,後來發現不過是人性的陰暗面。我並非指責他父親做了如何不堪的事情,那些人之常情,只有經歷過才發現不過是殊途同歸。

爲了救贖自己,阿米爾選擇了前往阿富汗解救哈桑的兒子。此時,童年的良師益友、身後的賢妻、故去的父親,一幕幕童年往事、一場場生死離別、一段段愛恨情仇,都化作了他背後強大的動力,讓他有膽量去和蠻不講理的塔利班講道理。

塔利班在阿富汗的暴行,早已公諸於衆,可當時真正置身其中的阿富汗人卻多麼無可奈何。他們的神,安拉,沒有在這個人間地獄給出任何神蹟,但若沒有信仰,他們是否會更早地分崩離析。阿米爾在街頭遇見的老乞丐是當年的大學教授,這與某個時期的我朝多麼相似,只是後者的處境其實更加堪憂,前者尚有信仰——哪怕那僅僅是心裏安慰——後者連最後的港灣都失去了,想到這裏,我才真正體會到和平的可貴,在龐大冗雜的帝國,失去信仰的人們如螻蟻偷生,此時若有狂風暴雨,大廈將傾矣!

打個寒戰,繼續讀下去。哈桑和他的妻子被塔利班斃命於自家門口之後,哈桑的孩子被放置在孤兒院,阿米爾的救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這是必然的。如果只是解救了一個孩子,未必能使阿米爾得到解脫,有時候上帝的安排就是如此令人不解而又周全。

與童年宿敵的對峙,就好像重新面對一次選擇。如果當年就做出對的抉擇,那麼“我”的後半生會完全改變。多麼可怕的蝴蝶效應,就像中國人說的“三歲看到老”,孩子早早擁有了他一生的性格特點,而性格恰恰決定了命運。如今,被兒時“舊知”狂揍的時候,身邊的孩子做出了他的父親哈桑當年就想做的事情——射瞎對方的左眼,然後和阿米爾一起離開了這所塔利班建造的地獄。或許救贖就是條不歸路,在被精神蹂躪的那些年,阿米爾的心裏其實是多麼渴望這麼一場之於身體的摧殘,因爲這不過是來自於身體髮膚的疼痛,而當年那逃避傷害的轉身離開,讓童年的他給自己心中種下了多麼苦澀而難解的惡因。如今在這條名爲救贖的不歸路上,他與過去的自己徹底斷裂。

最後的結局其實不重要,追風箏的人,從當年的哈桑換成了如今的阿米爾,走在美國寬闊的道路上,他在阿富汗的自我救贖之路並非一個人在戰鬥。美國攻打阿富汗,或許對於阿富汗人是真正的解脫,他們終於可以回到那個“有限”自由的年代,唱着自由的歌曲,而不必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可以用生而爲人的尊嚴方式活着,但如果這個國度依舊是過去那樣的腐朽,或許下一次“塔利班們”的到來不會太久遠。你知道我的意思,塔利班並非阿富汗特產。

全書文筆雋永,故事一流,難得我看一本譯著毫不艱澀,感謝胡塞尼,也感謝李繼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