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問學的讀後感推薦

關於問學的讀後感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一)

關於問學的讀後感推薦

當我讀到餘秋雨先生《問學》一書談論孔子的章節時,不禁爲之一震,餘先生用極其優美的散文筆調,把原本很艱澀的語句,論述得極其簡約形象。洋洋灑灑即使用幾百萬字的篇幅,幾十本的學術着作也難以論述清楚。但是,餘秋雨先生用很凝練的語言這樣瀟灑地闡述道:

在找真實的孔子章節中,對孔子的記憶大多是他的一些話而不是他這個人。我們的記憶是穿過千年迷霧,去尋找真實的他。看了這本書之後,我在網上找尋了孔子一生的磨難坎坷。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孔子3歲喪父,隨母親顏徵在移居闕里,並受其教。孔子幼年,“爲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少時家境貧寒,15歲立志於學。及長,做過管理倉庫的“委吏” 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虛心好學,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30歲時,已博學多才,成爲當地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並在闕里收徒授業,開創私人辦學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愛人”。他把“仁”作爲行仁的規範和目的,使“仁”和“禮”相互爲用。主張統治者對人民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從而再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進而實現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這段話是何等的精準和優美,說出來即是詩情,寫下來不輸美感。當代文化研究學者,我看已極少能有餘秋雨先生這樣的才情和學識。有的學者的論述,會生硬得讓人感覺是啃了花崗岩石頭,而散文家們,即使有這種化理性爲感性的文筆,也少卻了學者的學養。餘秋雨先生恰恰有着極其深厚的學術底蘊,又有尋常學者們所不及的文筆,闡述得如此飄逸。而海洋文明呢,餘秋雨先生用了“彼岸”這個意象,很簡單,很有想象空間。用任何繁雜的比喻,都沒有這種簡潔來得開門見山而讓人過目難忘。當餘秋雨先生論述到農耕文明時,這就更細膩和娓娓道來了,他認爲,中國的農耕文明在乎精耕細作,在乎秋後收成,那就必須聚族而居,因此最容易形成中國自己的分配結構、倫理結構,這種結構經過時間固定、積澱,便形成了中華文明的農耕特徵,孔子的儒家文化也相應而生。

看了這本書,我才更深地瞭解對孔子的一生經歷,讓我感慨。《問學》這樣一本書裏,如此高屋建瓴的學術判斷和思考結晶,隨處可見,雖然當我看到有幾篇章節中還不夠領悟透徹,但我從中也有些收穫。這本書的形式,是採取“課堂互動”的對話,在書中都是一些北大高材生,然後和餘秋雨有問有答,用關鍵詞講就是特“和諧”。而採取這種互動的“問學”方式,餘秋雨也是瞄準了“百家講壇”這塊兒靶子做類比,認爲“問學”顯然比“百家講壇”有趣。

(二)

時光荏苒,逝者如斯,人生百年如白駒過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滄海一粟。浮生若夢,斗轉星移,時間在指尖不經意流走,更讓人珍惜讀書的可貴。

《問學》以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爲主線,從甲骨文的發現說開去,從先秦諸子講到唐詩宋詞,從書法、繪畫講到西方文明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從古代政治體制講到歷史的演進,涉獵之廣,讓人歎爲觀止。

本書夾敘夾議,通過餘秋雨與北大學生關於中國文化的對話,在這裏進行了辨析與思考。生動的課堂氣氛,令人心馳神往、如沐春風。這是一本面向當代大學生的讀物,這更是爲廣大讀者朋友準備的精品大餐。《問學》是一張帶領讀者穿越到過去領略中國文化的導遊圖,而帶着我們進行文字之旅、遊覽各個時期歷史景點的講解員就是餘秋雨和他的那些北大學生。讀者觀後身心愉悅,魂靈暫脫軀殼片刻,世俗之心也略得昇華。

秋雨先生梳理了以《詩經》、莊子、司馬遷、唐宋詩詞、元代戲劇、明清小說、白話文運動爲里程碑的中國文學史;又簡述了以先秦諸子、儒道之爭、佛教匯入、南宋重整中國哲學、明清心學、近代中西之辯的中國思想史。視角廣漫而深刻,語言生動而平實,對文化史中重要人物的精彩評述使歷史線條更加豐滿,着實可作爲一部中國文化史的簡明讀本。

這本質地厚重,內容豐沛的《問學》,是一部課堂問答集。近十餘年來,餘秋雨先生一直在以親身歷險的方式考察着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過電視和書籍在全球華文界造成巨大影響。本書淵源就是餘秋雨老師在鳳凰衛視主持的文化類座談節目《秋雨時分》。餘秋雨在自序中寫道:“我以整整一年時間與北大的中文、歷史、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