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2010年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銘。該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羣(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人們可以瞭解到瘋子亦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一)

在智者的領域中,天才站在左,瘋子站在右,那中間是誰呢?——題記

週末兩天,恰好時間充足,我便乘此機會讀完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這是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我可從未聽說過這類書籍)。作者高銘用了四年時間,接觸了數百名“非常態人類”才完成這本着作。

書中講述了作者與多位精神病人接觸的經歷,每一個故事都簡單明瞭,又撲朔迷離。總而言之,它們(故事)清楚到讓人感覺身臨其境,以致於更加迷霧重重。在他(作者)所接觸到的患者中,有研究哲學、心理學、人體、生物學、宗教(主要是佛教)、量子物理學、符號學、瑪雅文明的各種各樣的人,還有一些多重人格者,“永生者”,“小說”家以及俱怕夢境、細菌甚至是月亮的人。作者的寫作水平很不一般,他將每個人物的形象、性格和已知的內心世界刻畫得栩栩如生,彷彿他們就在你眼前與你交談。由此可見,作者在收集素材與寫作上下了很大功夫,才讓我們讀者閱讀時體會到了一種特別的樂趣。

讀完書之後,多數患者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知識淵博,機智過人。他們中間相當一部分具備了天才所具備的天資,可謂天賦異稟。然而,過人的天賦與他們極端的思想所結合之後,所誕生的便是一個畸形(心理上)天才——瘋子。例如:有位少年因研究量子物理學太過癡迷,結果漸漸產生了幻覺(也許他所說的東西真實存在,但我們無法看見,目前的科學也無法解釋),最後進了精神病院治療。還有一位公務員,爲了研究瑪雅文明及其預言,不惜辭去工作,將全部精力投入研究,時間長了後精神開始出現異常,終於被判定爲精神病人。但是,不管怎樣,他們的智慧與能力不可否認,儘管在我們眼中他們是“非常態人類”,但這或許是因爲他們瞭解了一些我們所不知的事物,讓我們誤認爲他們有“問題”。因此,瘋子即是超能智者,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天才。

儘管瘋子的智慧超於常人,但由於他們思維方式不同常人,甚至會產生危害,所以總要被關在鐵門與鐵窗的後面,與囚犯無差。然而一些天才有時也會透露出瘋子的影子。如果說瘋子是另一種天才,那麼天才就是沒被關起來的瘋子。因此,這讓我不禁聯想到了一個詞——中庸。所謂中庸,就是中正和永恆持久,這是一種爲人之道,處世哲學。中庸的智慧,不僅利於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發展(這恰好填補了精神病人不善於打交道的短處),也是在做人做事上實用的學問。學習中庸,可以讓你受益終生,也許中庸之道不能讓你成爲最聰明的人,但它可以讓你成爲人際關係最好、爲人處事精明的人才,而這樣的人才,恰好介於瘋子與天才之間。所以,我希望我自己和所有正在努力的人,一定要學會中庸,切不可走兩個極端,否則你不是名垂千古便是一事無成,這樣對人而言精神壓力不是太大了嗎?與其這樣,不如學習中庸,讓自己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

爲了實現這個目標(成爲人才),我將會繼續努力,決不偏左或右,筆直地走下去。

天才與瘋子並排站着,中間有條粗線將他們一分爲二,而人才便站在這條線上。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二)

天才和瘋子是個怎樣的界定?什麼是天才,什麼是瘋子?小時候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想,天才就是高智商,瘋子就是精神病,彷彿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永遠不可能有交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改變了很多我對這兩者的看法。

這是我看過最好看的書之一,即使是有之一,也不影響我所表達的對這本書的喜愛,好久沒遇到一本自己如此喜歡的書了。喜歡這本書,不僅因爲作者輕鬆的筆調,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展示了的一個自己幾乎沒有接觸過的世界,展示出來的獨特視角。

在大多數人的眼裏,瘋子都是精神病院裏,精神出了問題,神經錯亂,舉止怪異的人,簡而言之,即是腦子有病。然而看過《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後,我發現瘋子不應該被這樣子定義的,他們中很多有自己的思想,頁很清楚自己在想什麼,甚至很多想法是很有科學性的,就像書中的“四維蟲子”和“時間的盡頭”等節所提到的,患者的思維是很嚴密的,所講到的量子力學也是有根有據的,講述時思路清晰嚴謹,若是在大學課堂講課,相信是很有資深教授的範兒的。但是這樣的人卻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人們把他們當成瘋子,只是因爲他們的思想被絕大多數人所不能理解和接受。若是人們能寬容地對待這樣的思想,換個角度來看“瘋子們”一些天馬行空式的想法,或許他們就是坐在研究院的科學家了。

天才和瘋子有時只是時代的差別,如果在一千多年前有人整天拿電腦,航天飛機什麼的來說事,人們肯定也覺得他們是瘋子,可是在今天,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每一個人都不會對此有絲毫的質疑,它們都成爲了現實。再如,尼采,梵高,愛因斯坦等天才都有不被大家所理解的時候。尼采是西方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他最早開始批判西方現代社會,然而他的學說在他的時代卻沒有引起人們重視,這位自稱是太陽的哲學家後來還被送進了精神病院。梵高也因自己的畫風和當時的主流不同而不被大家所待見,後來也進了精神病院。天才若是生不逢時,便也成了瘋子。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理解萬歲。我想在以後的日子,即使我不懂“瘋子們”的世界,我也會尊重他們的想法,有時並不是別人的想法怪異,只是那是自己沒法達到的高度。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三)

有時天才和瘋子真的只是只差一步,精神病人之所以被判爲患有精神疾病,只不過是他們的世界觀與我們正常人的世界觀不一樣,與主流的世界觀不一樣。“有一天你認爲我瘋了,其實是你瘋了。”

假期裏,我讀了一本關於精神病人的世界的書。它並不是一本介紹精神病人生活或者治療的書,而是一本關於精神病人異於常人的世界觀。這是一本極具有人文情懷的精神病患訪談錄,作者通過多次接觸二十多個精神病人,瞭解他們的世界觀,根據筆錄和錄音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羣的獨特深刻的所思所想。

當大家聽到精神病人時,就會想起那些行爲怪異,冷血殘酷,瘋瘋癲癲的人。這就是精神病人嗎?先前我以爲是,後來讀這本書時我才發現,有時天才和瘋子真的只是只差一步,精神病人之所以被判爲患有精神疾病,只不過是他們的世界觀與我們正常人(在我們看來我們是正常人,在精神病患看來我們纔是不正常)的世界觀不一樣,與主流的`世界觀不一樣,而我們正常人難以接受他們的世界觀,因此爲了維護社會的和諧,把與我們正常世界觀不一樣的人界定一個圈,把他們圍起來。

在這本書裏,很多都是一些精神病人對於世界的本質的一種看法。裏面有一個精神病人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稱自己是另外一個宇宙的地球人。他支持多宇宙論,多宇宙論就是宇宙不是一個,而是很多個,舉一個例子,假設讓你回到五十年前殺死你的祖父,那麼就不會有你的存在,但是沒有你的存在,怎麼殺死你的祖父呢?於是會有你存在的宇宙,也會有你殺不死你祖父的宇宙,也有你不存在的宇宙。更令人難以相信的是他來到我們目前存在的這個宇宙是通過精神傳輸。精神傳輸,聽起來讓人覺得不可能,但其實如果量子力學達到一定的高度,是可行的。此時此刻我們還能認爲他真是一個瘋子嗎?可是他的真實性無法得到證明,因爲我們的技術沒有達到這樣一個程度,也不能接受他的說法,因爲多宇宙論在物理屆裏還存在着爭議。

關於精神病人,我還覺得他們很可悲。這本書記載了一個可憐的人,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做一個可怕的夢,他夢見自己睡了很久很久,當他醒來的時候卻是一個陌生的地方,包裹着他的是一種類似於雞蛋薄膜的物質,他憑着生存本能撐破物質,走出來時發現是一個陌生的房間,他逃到房外,看到都是十間一模一樣的房間,裏面同樣有雞蛋膜一樣的物質,可是裏面包裹着的確實已經乾癟的死屍,再走出這一層,才發現他正在一隻大船上,周邊都是一望無際的海,沒有任何生物,他哭了,哭得嘶聲裂解,因爲他知道,這個世界只剩下他一個人了,他很絕望。這一篇目就叫《孤獨的守望者》。那種無所不在的孤獨,不是寂寞,吞噬着僅有的一絲靈魂,無法解脫,只能承受,直到崩潰。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覺得有一種難過的感覺,甚至覺得可怕的。它顛覆了我對精神病人的看法。其實精神病人的思維是如此的開闊,想象力如此的豐富,並且比正常人更優秀的是他們能夠不斷思考世界的本質,他們的知識如此的深厚,甚至能提出量子力學,相對論等深厚的學術研討。他們表達他們的世界觀時,絕大部分不是瘋言瘋語完全聽不懂,而是非常具有邏輯性。正是如此我才覺得可怕,從邏輯上講,雖然他們很主觀,但是並沒有明顯的漏洞來讓我們推翻,我們會在潛意識中認可這些東西,會不自覺的改變我們的世界觀和社會觀。此時讓我迷惑的是,他們是真天才還是莫名其妙的瘋子?

最後我覺得書中以爲精神病人說的話很有意思,於是摘抄了下來:“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有一天你認爲我瘋了,其實是你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