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商鞅變法》有感1200字大綱

讀《商鞅變法》有感1200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古人云:“民無信不立!”今天,我讀了《商鞅變法》這個故事,更深切感受到了其中的道理。

讀《商鞅變法》有感1200字

《商鞅變法》是一個發生在戰國時期秦國的故事。戰國時期,烽火連天,戰亂不休,當時秦國十分落後荒廢。剛上任的秦孝公胸懷大志,一心想改變秦國落後的面貌,便招賢納士。商鞅聽到這個消息,來到秦國,說服了秦孝公推行變法。要變法就必須先獲得老百姓的信任。商鞅便在南門外立起一根木頭,誰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便可以獲得十兩黃金。十兩黃金可是個不小的數目,只要扛一根木頭?誰信呢?商鞅見沒有人去扛木頭,便把賞金加到了五十兩黃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位大漢站了出來,扛起木頭就走,商鞅也信守諾言,給了他五十兩黃金。百姓紛紛認爲商鞅可信,便協助他治國,秦國就漸漸富強起來。商鞅的誠信也爲後來的“秦王掃六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誠信這個問題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雖然只是個簡單的是非問題,但實踐起來卻很難。我們常會遇到類似的道德難題,“玩”還是“不玩”,“給”還是“不給”,“扶”還是“不扶”……

玩還是不玩?我從小就特別愛玩網玩遊戲,但爸爸媽媽只允許我在週末玩。小時候,我嚴格要求自己,一直恪守規定,絕不觸碰底線。記得有一次,媽媽去外地培訓,爸爸也不在,外婆來我家陪我。我早早就做完了作業,外婆就讓我玩會兒電腦。我心中牢記與爸爸媽媽的約定,拒絕了外婆的提議。外婆對我刮目相看,說我是個誠信的孩子。漸漸地,我長大了,上了初中,我卻越來越不自覺,時常失信,常常偷玩手機、電腦,生活中充斥着謊言……在道德難題面前,我放棄了誠信,選擇了欺騙。在這緊要關頭,我可不能被網絡遊戲衝昏了頭腦,遮蔽了雙眼!

“給”還是“不給”?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上街,遇到了一位乞討的老人。老人衣衫襤褸,白髮蒼蒼,眼裏噙着淚水。他湊到我身邊,搖晃着破舊的罐子,說:“孩子,行行好吧!我已經好多天沒吃東西了……”老師和父母常常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有愛之人,於是我便把兜裏的所有零花錢一骨腦投到了罐子裏。老人投來感謝的目光,連連道謝。那一刻,我體會到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快樂!可是沒兩天,在同一個地方,我又遇到了那個老人,嘴裏依然說着那一番話。在“給”還是“不給”之間,我不禁猶豫了,他是不是電視上所說的專業乞討?是不是在利用我們的'同情與善心?是不是在品嚐着不勞而獲的甜頭?他有手有腳,完全可以自食其力的呀?此時的我迷茫了。在道德難題面前,我選擇了友善,他卻用欺騙回報了我。

扶還是不扶?前一段時間,有幾則新聞傳得沸沸揚揚,講的是年輕人或小朋友在路上扶起了被車撞摔倒受傷的老人後,反而被老人誣陷成肇事者……“做好事反被誣陷”,引起軒然大波,輿論一片譁然。湖北武漢,88歲的李大爺在離家不到100米的菜場口摔倒後無人幫扶,最終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就在同一天,上海,一名拄着柺棍的老人不慎摔倒,血流滿面。儘管路人甚多,但始終沒有一個人願意上前攙扶。10分鐘後,由於路人報警,兩位民警迅速趕到,對老人實施救助。老人在摔倒後因無人敢扶而死亡的事例頻繁出現。老人們不誠信的行爲,正在慢慢毀掉大家的價值觀。人們都在感嘆現在道德滑坡、世風日下。在道德難題面前,老人們選擇了失信。當然讓人感動的一幕也還是有的,去年的福州街頭,一位老大爺騎電動車不慎摔倒,正當人們仍在糾結“扶,還是不扶”時,老人被兩雙稚嫩的小手緩緩攙起。在道德難題面前,他們勇敢地選擇了“扶”,放棄了“不扶”。他們攙起的不僅僅是那摔傷的老人,更是人心,是民族道德良知的迴歸!

玩與不玩?給與不給?扶與不扶?面對這三個難題,難道我們心中就不會燃起對誠信、對友善、對道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