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王鼎鈞《那樹》讀後感(精選5篇)

王鼎鈞《那樹》讀後感(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王鼎鈞《那樹》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王鼎鈞《那樹》讀後感(精選5篇)
  王鼎鈞《那樹》讀後感1

家門口有棵老樹。春天,最早在我眼前抹上綠色的總是它。夏天,它用繁茂的枝葉爲路人撐出一片陰涼。秋天,落葉掉了一地,踩上去軟軟的。冬天,失去美麗的它,堅持着,守護着我,風吹雪打都不倒。

我經常站在它綠色的大傘下,用手接住從樹隙中掉出來的細碎陽光,輕釦在手掌中,一時間,陽光照進了心底。

然而有一天,樹死了。

死因是伐木工人從底部將其鋸斷。被鋸斷的兩根粗壯的樹幹已經被捆綁上車,周圍有不少圍觀的人:有人用手量它的寬度;有人搖頭感嘆;孩子們聚在一起數大樹的年輪,來估算該叫它“爺爺”還是“太爺爺”,人們沉浸在各自的世界裏,忘了主角。

我輕輕走到老樹旁邊,聽它的遺囑,聽他重重的嘆息聲。它告訴我了許多我早已忘卻的事情。

我忘記了它是用怎樣的芬芳,消除我煩躁不安的心情。

我忘記了它是用怎樣的心情,陪我等待四季的交替。

我忘記了它是用怎樣的溫柔,看着我一點點長大。

這時,汽車開動了。於是我的心開始疼,當我看見它就那樣一點點從我的視線中變小,除了流眼淚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我開始夜夜夢見老樹,夢見他又回到我身邊,對我說,會一直在我左右。可夢總會醒的,儘管我想就這麼一直睡着,一直帶着老樹的傷痛,一直陷在它那光禿禿的樹樁裏。

我想我們都忘記了,時間是世界上最好的治癒師,再深的傷口,也會收縮閉合。當我漸漸習慣沒有老樹的時候,我看到了王鼎鈞的《那樹》。於是,當我每次再經過老樹光禿禿的樹樁時,就會手足無措的愣在那裏,心就會不停的下沉下沉,形成旋渦,將我包圍。

我就要一直記着你嗎?老樹。老樹!

  王鼎鈞《那樹》讀後感2

那棵樹立在那條路邊上已經很久很久了。當那路還只是一條泥濘的小徑時,它就立在那裏;當路上駛過第一輛汽車之前,它就立在那裏;當這一帶只有稀稀落落幾處老式平房時,它就立在那裏。

那樹有一點佝僂,露出老態,但是堅固穩定,樹頂像剛炸開的焰火一樣繁密。認識那棵樹的人都說:有一年,颱風連吹兩天兩夜,附近的樹被吹斷,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樹屹立不搖,而且據說,連一片樹葉都沒有掉下來。這真令人難以置信。可是,據說,當這一帶還沒有建造新式公寓之前,陸上臺風緊急警報聲中,總有人到樹幹上漩渦形的洞裏插一柱香呢!

那的確是一株堅固的大樹,黴黑潮溼的皮層上,有隆起的筋和縱裂的紋,像生鐵鑄就的模樣。幾丈以外的泥土下,還看出有樹根的伏脈。在夏天的太陽下挺着頸子急走的人,會像獵犬一樣奔到樹下,吸一口濃陰,仰臉看千掌千指托住陽光,看指縫間漏下來的碎貢。有時候,的確連樹葉也完全靜止。

於是鳥來了,鳥叫的時候,幾丈外幼稚園裏的孩子也在唱歌。

於是情侶止步,夜晚,樹下有更黑的黑暗;於是那樹,那沉默的樹,暗中伸展它的根,加長它所能蔭庇的土地,一釐米一釐米地向外。

但是,這世界上還有別的東西,別的東西延伸得更快,柏油一里一里鋪過來,高壓線一千碼一千碼架過來,公寓樓房一排一排捱過來。所有原來在地面上自然生長的東西都被剷除,被連根拔起。只有那樹被一重又一重死魚般的灰白色包圍,連根鬚都被壓路機碾進灰色之下,但樹頂仍在雨後滴翠,有新的建築物襯托,綠得更深沉。公共汽車在樹旁插下站牌,讓下車的人好在樹下從容撐傘。入夜,毛毛細雨比貓步還輕,跌進樹葉裏匯成敲響路面的點點滴滴,泄漏了祕密,很溼,也很詩意。那樹被工頭和工務局裏的科員端詳過計算過無數次,但它依然綠着。

計程車像飢蝗擁來。“爲什麼這兒有一棵樹呢?”一個司機喃喃。“而且是這麼老這麼大的樹。”乘客也喃喃。在車輪揚起的滾滾黃塵裏,在一片焦躁惱怒喇叭聲裏,那一片清陰不再有用處。公共汽車站搬了,搬進候車亭。水果攤搬了,搬到行人能悠閒地停住的地方。幼稚園也要搬,看何處能屬於孩子。只有那樹屹立不動,連一片葉子也不落下。那一蓬蓬葉子照舊綠,綠得很。

啊,啊,樹是沒有腳的。樹是世襲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樹離根,根離土,樹即毀滅。它們的傳統是引頸受戮,即使是神話作家也不曾說森林逃亡。連一片葉也不逃走,無論風力多大。任憑頭上已飄過十萬朵雲,地上疊過二十萬個腳印,任憑在那枝丫間跳躍的鳥族已換了五十代子孫,任憑鳥的'子孫已棲息每一座青山。當幼苗長出來,當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說:“你綠在這裏,綠着生,綠着死,死復綠。”

這天,一個喝醉了的駕駛者,以60英里的速度,對準樹幹撞去。於是人死。於是交通專家宣判那樹要償命。於是這一天來了,電鋸從樹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樹僅僅在倒地時呻吟了一聲。這次屠殺安排在深夜進行,爲了不影響馬路上的交通。夜很靜,像樹的祖先時代,星臨萬戶,天象莊嚴,可是樹沒有說什麼,上帝也沒有。一切預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與樹爲鄰的一位老太太偏說她聽到老樹嘆息,一聲又一聲,像嚴重的哮喘病。伐樹的工人什麼也沒聽見,樹緩緩傾斜時,他們只發現一件事:本來藏在葉底下的那盞路燈格外明亮,馬路豁然開曠,像拓寬了幾尺。

屍體的肢解和搬運連夜完成。一個人說:昨天早晨,她掃過這條街,樹仍在,住在樹幹裏的螞蟻大搬家,由樹根到馬路對面,流成一條細細的黑河。老樹是通靈的,它預知被伐,將自己的災禍先告訴體內的寄生蟲。於是弱小而堅韌的民族,決定遠征,一如當初它們遠征而來。兩個星期後,根被挖走了,爲了割下這顆生滿虯鬚的大頭顱,劊子手貼近它做了個陷阱,切斷所有的動脈靜脈。時間仍然是在夜間,這一夜無星無月,黑得像一塊仙草冰。他們帶利斧和十字鎬來,帶工作燈來,人造的強光把舉鎬揮斧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樓的窗簾上,跳躍奔騰如巨無霸。汗水超過了預算數,有人懷疑已死未朽之木還能頑抗,在陷阱未填平之前,車輛改道,幾個以違規爲樂的摩托車騎士跌進去,擡進醫院。不過這一切都過去了。現在,日月光華,周道如砥,已無人知道有過這麼一棵樹,更沒有人知道幾千條斷根壓在一層石子一層瀝青又一層柏油下悶死。

  王鼎鈞《那樹》讀後感3

這是一個蒼老的靈魂。他堅持着、努力着挺立着,試圖不去倒下。他做到了,在強大的颱風面前他屹立不動,甚至“連一片樹葉都沒有掉下來”;同時,他也沒做到,在電鋸面前他“僅僅在倒地時呻吟了一聲”。是因爲人類的力量強大地勝過自然了嗎?可是,人類的活動在大自然面前是那麼渺孝可笑!

這是一個愛心漫溢的靈魂。他堅持着、努力着想繼續給予在烈日下疾走的人們他的涼茶一般的濃蔭。他做到了,在夏天人們“像獵犬一樣奔到樹下,吸一口濃蔭”,他盡力伸展他的臂膀,用厚重的綠蔭擁抱樹下的人們;可是,他今後再也做不到了,因爲螞蟻們已經“來參加樹的葬禮”了。

這是一個孤獨的靈魂。他堅持着、努力着想讓別人理解他,理解他的一顆孤獨的心。他做到了,在他的軀幹中有一羣深愛着他和他深愛着的螞蟻王國,孤獨和孤獨就因此撞出了火花;可是同時,他也失敗了,對於無辜的他,人們的態度是什麼呢——奇怪、憎惡再加上幸災樂禍?

對於惡劣的環境,他含笑迎接;對於與他格格不入的人類文明與現代的象徵,他沉默地接受;對於那致命的電鋸,他咬着牙一聲不吭地忍受。自始至終,他從來都沒說什麼。但是,在寂靜的夜晚,你是否聽到了那聲幽幽的長嘆,你又是否嗅到了空氣中濃重的辛酸?

樹,最大的悲哀就是樹自己。

  王鼎鈞《那樹》讀後感4

樹是世襲的土着者,是春泥的效死者。

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適者生存”,當然跟不上步伐的就會被淘汰,這是現代社會所有人的思想。但是,讀了《那樹》這篇文章,徹底改變了我的思想,作者利用那棵樹各個方面的遭遇從而反映出了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和行爲在不經意間淘汰了許多不該淘汰的東西。

談回報——“在夏天的太陽下挺着頸子急走的人,會像獵犬一樣奔到樹下,吸一口濃陰……”。茂密的樹葉給行人帶來涼爽;樹上鳥兒歡快的叫聲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美麗的枝葉給情侶創造了愜意的環境。但是“柏油路一里一里鋪過來,高壓線一千碼一千碼架過來,公寓樓房一排一排捱過來”人們卻嫌那樹礙眼,它爲人們付出了那麼多,無怨無悔,最後人們卻在一夜之間結束了它的生命。那樹庇陰人類,保護大地,竟被人們因私利砍伐殆盡。

談對老者——本文表面上是寫了老樹的一生。當然,聯繫到人類社會,是否是在隱喻現代人對老者缺乏尊敬呢?那樹在那裏立了那麼多年,默默爲周圍的人們奉獻着自己僅有的一點利益,可人們爲了發展卻毫無留戀將它淘汰掉。從另一個角度想想;父母天天陪着我們把我們養這麼大,這麼多年默默爲我們付出,但現代社會有許多人爲了自己的事業,棄自己父母不養的不計其數,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在街頭隨處可見。

談創新與傳統——人們爲了發展,卻在不經意間丟掉了許多不該丟掉的東西。

發展的確需要創新,但是有一些歷史和傳統是不可以淘汰的。那棵樹並沒有影響到道路的修建,人們卻將它砍掉。如果人們爲了發展經濟,把所有的樹都砍伐掉,到時候道路四通八達,到處都是鐵路。但是,如果有一天發生洪水,泥石流,沒有了樹木的支撐,我們該怎麼辦?這與歷史潮流的發展不是也一個概念嗎?作者由那樹悲壯的人生,暗示着工業文明血腥的征服農業文明,也照示着時代潮流對一切傳統事物的衝擊,人類的建設活動在不斷的破壞着自然環境,就連街區百年老樹也遭到滅頂之災。人類是不是應該深思呢?

  王鼎鈞《那樹》讀後感5

陽光透過樹,波光粼粼的灑落在我的手上,呼吸着山間的純淨空氣,不由想起了王鼎鈞的《那樹》,使我深深的爲之感動。

無數的人曾從它的身邊走過,卻不知道它經歷了些什麼。它曾看過萬千的社會,在第一輛車經過它的時候;它曾延伸着它的手臂,在烈日炎炎中蔭庇着人羣的時候;它曾給人類帶來希望,在臺風到來卻屹立不倒的時候。

那樹,生長。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天空是蔚藍的,它和很多樹栽種在一起,這兒總是有很多人類,但是從來沒有人傷害它。它也盡心盡力的幫助人類,用自己的根莖葉去回報人類帶給它的生命。

那樹,長大。它漸漸看到了很多人類的陋習,四周的大樹倒下了,天空不再蔚藍,一根根的煙囪豎立。它從不感到怨恨,它呼吸着人類帶來的骯髒空氣,改善這受污染的環境,用自己的力量去努力。

那樹,蒼老。它老了,連根鬚都被壓路機碾進灰色之下,它知道自己有一天會被人類所砍伐。它從不說話,沉默的走過它生命的盡頭,它還一釐米一釐米的伸展着它的手臂,只爲了人們那一片清涼。

那樹,死去。在車輪揚起的滾滾黃塵裏,在一片焦躁惱怒的喇叭聲裏,那一片清陰不再有用處。在螞蟻國搬走以後,人類終於找到它的價值——讓路。它僅在倒地的時候呻吟了一聲,那樹死去了……

在歷史這條長流裏,它是無數事物的見證者,它爲人們在夏日中帶來陣陣清涼,它在城市中被沙塵吞沒。

那樹,沒有抱怨,沒有怨恨,沒有後悔。《那樹》這篇文章,深深的讓我感動,讓我們去感謝——那樹。